-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
/
musicians.txt
632 lines (632 loc) · 434 KB
/
musicians.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1723/12/22 1787/6/20 卡尔·弗里德里希·阿贝尔 (Abel, Carl Fri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9%98%BF%E8%B4%9D%E5%B0%94 卡尔·弗里德里希·阿贝尔(德语:Carl Friedrich Abel,1723年12月22日-1787年6月20日),德国作曲家,维奥尔琴演奏家。早年到莱比锡师从巴赫,后来到德累斯顿工作。1758年去伦敦,与J.C.巴赫合作举行音乐会,在当时的伦敦音乐界扮演重要的角色。阿贝尔的作品很多,他的音乐风格优雅精致,善于表达细腻的感情。他为低音维奥尔琴写的奏鸣曲是这一乐器的重要保留曲目。
1893/10/23 1974/2/2 让·阿布西尔 (Absil, Je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C2%B7%E9%98%BF%E5%B8%83%E8%A5%BF%E5%B0%94 让·阿布西尔(法语:Jean Absil,1893年10月23日-1974年2月2日),比利时作曲家。早年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1922年获罗马大奖,到意大利和法国深造,结识了米约和伊贝尔。回国后长期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任教。其作品风格早期受瓦格纳影响较大,后来亦体现一定的现代性,但始终保持调性。他最出色的创作是钢琴作品。
1803/7/24 1856/5/3 阿道夫·亚当 (Adam, Adolph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81%93%E5%A4%AB%C2%B7%E4%BA%9A%E5%BD%93 阿道夫·夏尔·亚当(法语:Adolphe Charles Adam,1803年7月24日-1856年5月3日),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1947/2/15 9999/99/99 约翰·亚当斯 (Adams,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4%BA%9A%E5%BD%93%E6%96%AF_(%E4%BD%9C%E6%9B%B2%E5%AE%B6) 约翰·库利奇·亚当斯(英语:John Coolidge Adams,1947年2月15日-),一般简称为约翰·亚当斯或亚当斯,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亚当斯的音乐结合了简约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的部分风格,其歌剧《尼克松在中国》是20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
1911/2/3 1940/6/20 耶罕·阿兰 (Alain, Jeh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7%BD%95%C2%B7%E9%98%BF%E5%85%B0 耶罕·阿里斯特·阿兰(法语:Jehan Ariste Alain,1911年2月3日-1940年6月20日),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父亲是一位出色的管风琴师,妹妹是著名管风琴家玛丽-克莱尔·阿兰。阿兰1927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杜卡斯等人学习作曲和管风琴演奏,学业成绩出色,经常获得各种奖项。二战爆发后,阿兰加入法军,成为一名摩托车手。1940年6月,他所在的部队在索米尔遭遇德军,阿兰在消灭了16名德军之后英勇战死。[1]他传世的作品不多,主要是为键盘乐器而作的。他的音乐在和声运用上十分大胆,常有印象派和东方音乐的情调,大大开拓了管风琴的表现力。
1860/5/29 1909/5/18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 (Albéniz, Isaa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8%90%A8%E5%85%8B%C2%B7%E9%98%BF%E5%B0%94%E8%B4%9D%E5%B0%BC%E5%85%B9 伊萨克·曼努埃尔·弗兰西斯科·阿尔贝尼兹·帕斯卡尔(西班牙语:Isaac Manuel Francisco Albéniz Pascual,1860年5月29日-1909年5月18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作曲家,钢琴家。
1864/4/10 1932/3/3 欧根·达尔伯特 (d'Albert, Euge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6%A0%B9%C2%B7%E8%BE%BE%E5%B0%94%E4%BC%AF%E7%89%B9 欧根·达尔伯特(德语:Eugen d'Albert,1864年4月10日-1932年3月3日),苏格兰裔德国-瑞士钢琴家,作曲家。
1671/6/8 1751/1/17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 (Albinoni, Tomas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98%E9%A9%AC%E7%B4%A2%C2%B7%E9%98%BF%E5%B0%94%E6%AF%94%E8%AF%BA%E5%B0%BC 托马索·乔瓦尼·阿尔比诺尼(意大利语:Tomaso Giovanni Albinoni,1671年6月8日-1751年1月17日),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n托马索·齐奥凡尼·阿尔比诺尼1671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是一个富裕的造纸商的长子。少年时当过歌手,而作为小提琴手他当时更出名,后来从事歌剧和乐器作曲。因为父子关系不和,1709年其父亲去世前在遗嘱中免除了他的财产继承权(按意大利人的惯例,家庭财产应由长子继承)。从此他专心致志地为自己的爱好而作曲,并办了一所相当成功的专门培养歌唱家的艺校。他妻子就是一位歌剧演员。阿尔比诺尼一生在威尼斯度过,但去过许多地方,并得到当地名流的款待。他创作过81部歌剧,但大多数未出版,以后手稿遗失。其乐器作曲较为幸运,出版过10集,当时深受欢迎,并多次印刷,可惜他所有的音乐手稿和印刷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几乎毁于一殆。\n阿尔比诺尼擅长协奏曲的写作,曾对巴赫产生重要的影响。他的主要器乐作品都已录制成CD。
1736/2/3 1809/3/9 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 (Albrechtsberger, Johann Geor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A0%BC%E5%A5%A5%E5%B0%94%E6%A0%BC%C2%B7%E9%98%BF%E5%B0%94%E5%B8%83%E9%9B%B7%E5%B8%8C%E8%8C%A8%E8%B4%9D%E6%A0%BC 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德语: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1736年2月3日-1809年3月9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长期担任圣斯蒂芬大教堂和奥地利宫廷的管风琴师,同时还是当时最伟大的对位法教师。他的学生有贝多芬,雷哈,胡梅尔等一批著名作曲家。而他本人的作品则数量不多,且并不出名。
1872/5/1 1960/5/8 雨果·阿尔芬 (Alfvén, Hug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A8%E6%9E%9C%C2%B7%E9%98%BF%E5%B0%94%E8%8A%AC 胡戈·埃米尔·阿尔芬(瑞典語:Hugo Emil Alfvén,1872年5月1日-1960年5月8日),瑞典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画家。早年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学习,后长期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阿尔芬主要创作管弦乐作品,尤擅对海景的描绘。其作品配器色彩丰富,常富于民间音乐特色。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一瑞典狂想曲《仲夏守夜》。[1]
1813/11/30 1888/3/29 夏尔-瓦朗坦·阿尔康 (Alkan, Charles-Valent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E7%93%A6%E6%9C%97%E5%9D%A6%C2%B7%E9%98%BF%E5%B0%94%E5%BA%B7 夏尔-瓦朗坦·阿尔康(法语:Charles-Valentin Alkan,1813年11月30日-1888年3月29日),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钢琴家。
1861/7/12 1906/2/25 安东·阿连斯基 (Arensky,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9%98%BF%E8%BF%9E%E6%96%AF%E5%9F%BA 安东·斯蒂凡诺维奇·阿连斯基(俄语:Анто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Аренский,1861年7月12日-1906年2月25日),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82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和声学教授。1895年经巴拉基列夫推荐到圣彼得堡指挥帝国合唱团,1901年因健康原因退休,1906年因肺结核死于芬兰的疗养地。\n阿连斯基的音乐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具有旋律优美动听,结构纤巧精致的特点,唯较缺乏情感与力量。他最擅长的创作领域是室内乐。
1921/10/21 2006/9/23 马尔科姆·阿诺德 (Arnold, Malcol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B0%94%E7%A7%91%E5%A7%86%C2%B7%E9%98%BF%E8%AF%BA%E5%BE%B7 馬爾康·亨利·亞諾爵士,CBE(英语:Sir Malcolm Henry Arnold,1921年10月21日-2006年9月23日)是一名英國作曲家。\n亞諾年輕時以小號家為其主要職業,30歲後他則專注於作曲。他和布列頓一樣都是當時英國很有名氣的作曲家,而他寫的輕音樂如威爾士舞曲、英格蘭舞曲、蘇格蘭舞曲、愛爾蘭舞曲和康瓦耳舞曲皆為他有名的作品。
1806/1/27 1826/1/17 胡安·克里索斯托莫·阿里亚加 (Arriaga, Juan Crisóstom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5%AE%89%C2%B7%E5%85%8B%E9%87%8C%E7%B4%A2%E6%96%AF%E6%89%98%E8%8E%AB%C2%B7%E9%98%BF%E9%87%8C%E4%BA%9A%E5%8A%A0 胡安·克里索斯托莫·雅各布·安东尼奥·德·阿里亚加-巴尔佐拉(西班牙语:Juan Crisóstomo Jacobo Antonio de Arriaga y Balzola ,1806年1月27日-1826年1月17日),西班牙作曲家。他和莫扎特的生日是同一天,早年也以神童著称,因而被誉为“西班牙的莫扎特”。[1]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不幸因肺病逝世,死时未满20岁。其作品虽数量很少,但体现出较高的创作水平,令后人为他的早逝扼腕叹息。
1920/9/23 9999/99/99 亚历山大·阿鲁秋年 (Arutiunian,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9%98%BF%E9%B2%81%E7%A7%8B%E5%B9%B4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阿鲁秋年(亞美尼亞文:Ալեքսանդր Գրիգորի Հարությունյանը,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Арутюня́н,1920年9月23日-),亞美尼亞作曲家。早年在埃里温学习,1948年获得苏联国家奖金,并获得哈恰图良的青睐。他一直和苏联当局保持合作关系,并创作一些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风格的音乐。阿鲁秋年擅长写作管乐作品,他的小号协奏曲非常著名。
1884/7/29 1949/1/27 鲍里斯·阿萨菲耶夫 (Asafyev, Bor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D%E9%87%8C%E6%96%AF%C2%B7%E9%98%BF%E8%90%A8%E8%8F%B2%E8%80%B6%E5%A4%AB 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俄语:Бори́с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са́фьев,1884年7月29日-1949年1月27日),俄国-苏联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写有很多歌剧和芭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巴黎的火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他的音乐理论著作在苏联的音乐生活中也很有影响力。
1887/12/12 1974/2/15 库特·阿特伯格 (Atterberg, Ku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93%E7%89%B9%C2%B7%E9%98%BF%E7%89%B9%E4%BC%AF%E6%A0%BC 库特·马格努斯·阿特伯格(瑞典語:Kurt Magnus Atterberg,1887年12月12日-1974年2月15日),瑞典作曲家。早年业余学习大提琴和作曲,后长期在国家专利局工作,并同时任音乐评论员。阿特伯格的音乐继承了贝多芬精神,在音乐语言上主要受到勃拉姆斯,雷格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其管弦乐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宏大的结构和丰富的配器,在瑞典音乐史上地位颇高。
1782/1/29 1871/5/13 丹尼尔·奥柏 (Auber, Dani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B9%E5%B0%BC%E5%B0%94%C2%B7%E5%A5%A5%E6%9F%8F 丹尼尔·弗朗索瓦·埃斯普雷特·奥柏(法语:Daniel François Esprit Auber,1782年1月29日-1871年5月13日),法国作曲家,\n他早年在伦敦商界当小职员,1804年回国,致力于音乐创作,曾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皇家小圣堂乐长等职。\n他作有歌剧约50部,包括代表作《石匠》、《青铜马》、《假面舞会》、《波尔蒂契的哑女》等,其中《波尔蒂契的哑女》以1647年那不勒斯渔民反抗西班牙统治起义为题材,1830年在布鲁塞尔上演,对同年比利时人民反抗荷兰的独立运动起了鼓动作用。
1899/2/15 1983/7/23 乔治·奥里克 (Auric, Georg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A5%A5%E9%87%8C%E5%85%8B 乔治·奥里克(法语:Georges Auric,1899年2月15日-1983年7月23日),法国作曲家,主要以电影配乐著称。奥里克早年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又师从丹第。[1]1920年代他加入了著名的青年作曲家团体六人团。但是后来他的主要兴趣转向电影音乐,并为多部法国、英国及美国好莱坞影片创作配乐,著名的包括了《虎口脱险》《红磨坊》《罗马假日》等。1960年代以后他又转向创作传统的室内乐,直到1983年逝世。
1709/2/16 1770/5/9 查尔斯·阿维森 (Avison,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5%B0%94%E6%96%AF%C2%B7%E9%98%BF%E7%BB%B4%E6%A3%AE 查尔斯·阿维森(英语:Charles Avison,1709年2月16日-1770年5月9日),英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伦敦从杰米尼亚尼学习,后回到家乡纽卡斯尔担任管风琴师。他的音乐主要是巴洛克风格,但也有一定的古典主义特征,他的大协奏曲和亨德尔的同类作品一样,都是英国作曲家在该领域的杰出创作。阿维森还作有音乐评论文集《论音乐表现》,该书是第一部得到出版的英语音乐评论著作。
1916/5/10 2011/1/29 米尔顿·巴比特 (Babbitt, Mil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B0%94%E9%A1%BF%C2%B7%E5%B7%B4%E6%AF%94%E7%89%B9 米尔顿·拜伦·巴比特(英语:Milton Byron Babbitt,1916年5月10日-2011年1月29日),美国当代作曲家及数学家,生于费城,从小学习多种乐器。1931年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数学,后转入纽约大学学习音乐,4年后获得音乐学士学位。1938年至194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音乐和数学。创作了不少十二音音乐作品后,巴比特于50年代参与了RCA公司的电子合成器的研发,并在创作中使用电子乐器。1964年巴比特创作了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夜莺”(Philomel),一部以希腊神话为背景的小型音乐会曲,由女高音、钢琴、电子合成器、磁带演出。1958年,巴比特因在《高真度8/2》杂志上发表题为《谁在乎你听不听!》的评论文章,而引起对当代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广泛争议。
1909/2/5 1969/1/17 格拉奇娜·巴切维茨 (Bacewicz, Grażyn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6%8B%89%E5%A5%87%E5%A8%9C%C2%B7%E5%B7%B4%E5%88%87%E7%BB%B4%E8%8C%A8 格拉奇娜·巴切维茨(波兰语:Grażyna Bacewicz,1909年2月5日-1969年1月17日),波兰女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后接受帕德雷夫斯基资助赴巴黎师从娜迪亚·布朗热,回国后在乐队演奏小提琴为生。二战后回到罗兹任教,后来因车祸不幸致残。她的作品多为弦乐器而作,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同时也有一定的现代性。
1714/3/8 1788/12/14 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 (Bach, Carl Philipp Emanu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8%8F%B2%E5%88%A9%E6%99%AE%C2%B7%E5%9F%83%E6%9B%BC%E5%8A%AA%E5%9F%83%E5%B0%94%C2%B7%E5%B7%B4%E8%B5%AB 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德语: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年3月8日-1788年12月14日),德国作曲家,J.S.巴赫的三子。
1735/9/5 1782/1/1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 (Bach, Johann Christi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85%8B%E9%87%8C%E6%96%AF%E8%92%82%E5%AE%89%C2%B7%E5%B7%B4%E8%B5%AB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年9月5日-1782年1月1日),生于德国莱比锡,卒于英国伦敦。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儿子(排行第十一),为其第二位夫人 Anna Magdalena Wilcke 所生。
1732/6/21 1795/1/26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巴赫 (Bach,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BC%97%C2%B7%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B7%B4%E8%B5%AB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n\n約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巴赫(德语: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 ,1732年6月21日-1795年1月26日),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九子。\n約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巴赫早年从其父学习音乐,1750年起在比克堡宫廷任职,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键盘奏鸣曲等作品。其音乐体现了从洛可可到古典主义风格的转变。
1685/3/31 1750/7/28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Bach, Johann Sebasti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A1%9E%E5%B7%B4%E6%96%AF%E8%92%82%E5%AE%89%C2%B7%E5%B7%B4%E8%B5%AB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爾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现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n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一个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樂长,在德國萊比錫圣多马教堂度过了一生中的絕大多数时间。\n尽管他的音乐并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但由于音乐的风尚迅速转向为洛可可和古典主义风格,巴赫的复调音乐音乐被视为陈腐之物,其成就长时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而闻名。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均对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舒曼在莱比锡的图书馆中发现了巴赫的受难曲,并且由作曲家門德爾松在音乐会上演奏,才震惊音乐界。此后門德爾松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整理和推广,经过几代音乐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渐获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1710/11/22 1784/7/1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 (Bach, Wilhelm Friedeman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5%BC%97%E9%87%8C%E5%BE%B7%E6%9B%BC%C2%B7%E5%B7%B4%E8%B5%AB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德语: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J.S.巴赫的长子。
1847/12/1 1907/6/4 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 (Backer-Grøndahl, Agath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A%A0%E7%89%B9%C2%B7%E5%B7%B4%E5%85%8B-%E6%A0%BC%E4%BC%A6%E8%BE%BE%E5%B0%94 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挪威语:Agathe Backer-Grøndahl ,1847年12月1日-1907年6月4日),挪威女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学习钢琴演奏,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会钢琴家。1865年到柏林学习,后又到魏玛师从李斯特,并与格里格成为好友。[1]晚年因病致聋,不得不放弃演出。她的作品数量很多,艺术歌曲优美动听,而为钢琴而作的许多练习曲则有辉煌的演出效果。
1837/1/2 1910/5/29 米利·巴拉基列夫 (Balakirev, Mil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88%A9%C2%B7%E5%B7%B4%E6%8B%89%E5%9F%BA%E5%88%97%E5%A4%AB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俄语: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1837年1月2日-1910年5月29日),俄罗斯钢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以积极推动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而闻名。\n巴拉基列夫与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丁共同组成了推进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的强力集团。
1808/5/15 1870/10/20 迈克尔·威廉·巴尔夫 (Balfe, Michael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88%E5%85%8B%E5%B0%94%C2%B7%E5%A8%81%E5%BB%89%C2%B7%E5%B7%B4%E5%B0%94%E5%A4%AB 迈克尔·威廉·巴尔夫(英语:Michael William Balfe,1808年5月15日-1870年10月20日),爱尔兰作曲家。父亲是一位舞蹈教师,巴尔夫7岁时就开始演奏小提琴,后来到伦敦学习,1825年到意大利学习声乐,1829年创作了第一部歌剧。1835年回国,成为著名的歌剧作曲家。1843年创作了代表作《波西米亚女郎》。他在歌剧创作中重视采用民歌,音乐旋律通俗优美,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欢迎。
1868/8/7 1946/10/16 格兰维尔·班托克 (Bantock, Granvill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5%85%B0%E7%BB%B4%E5%B0%94%C2%B7%E7%8F%AD%E6%89%98%E5%85%8B 格兰维尔·班托克爵士,(英语:Sir Granville Bantock,1868年8月7日-1946年10月16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伦敦,并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在伦敦和利物浦任指挥,并首演了许多同时代作曲家的新作,如戴留斯的《布里格集市》等。1908年起先后在伯明翰大学和圣三一音乐学院执教,1930年受封为骑士,1946年于伦敦逝世。班托克和西贝柳斯是好友,并受到他的很大影响。班托克多写作标题音乐,作品富于文学性。他的配器技巧高超,有时使用颇具创意的乐队编制(如《凯尔特交响曲》中使用了六架竖琴),并特别喜爱运用赫布里底群岛地区的凯尔特民歌。但总的来说,他的作品并无多少新意,现在已不常演出。
1910/3/9 1981/1/23 塞缪尔·巴伯 (Barber, Samu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E%E7%BC%AA%E5%B0%94%C2%B7%E5%B7%B4%E4%BC%AF 塞缪尔·奥斯本·巴伯二世(英语:Samuel Osborne Barber II,1910年3月9日-1981年1月23日),美国作曲家,写有交响曲、歌剧、合唱、以及钢琴曲。他的《弦乐柔板》(Adagio for Strings)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改编自他的弦乐四重奏中的一个乐章。他是20世纪作曲家中作品上演比较频繁的一位。\n他与意大利裔美国作曲家梅诺蒂的艺术合作和感情生活也一直被传为佳话。
1828/10/3 1897/2/23 沃尔德马尔·巴吉尔 (Bargiel, Woldema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3%E5%B0%94%E5%BE%B7%E9%A9%AC%E5%B0%94%C2%B7%E5%B7%B4%E5%90%89%E5%B0%94 沃尔德马尔·巴吉尔(德语:Woldemar Bargiel,1828年10月3日-1897年2月23日),德国作曲家,音乐学家。他是克拉拉·舒曼的异父弟,自幼受到舒曼和门德尔松的培养,[1]后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柏林任教。他的作品风格接近舒曼和门德尔松,旋律优美,形式严密,但显得比较保守。另外,他还是第一版舒曼全集的编辑者之一。
1885/5/5 1944/8/7 奥古斯丁·巴里奥斯 (Barrios, Agustí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5%8F%A4%E6%96%AF%E4%B8%81%C2%B7%E5%B7%B4%E9%87%8C%E5%A5%A5%E6%96%AF 奥古斯丁·皮奥·巴里奥斯(西班牙语:Agustín Pío Barrios,1885年5月5日-1944年8月7日),又名Agustín Barrios Mangoré,巴拉圭作曲家,吉他演奏家。他的父亲是阿根廷驻巴拉圭的领事,特别喜爱吉他,巴里奥斯很小就学习了吉他和巴拉圭竖琴等多种乐器。13岁时,他到亚松森学习音乐,不久就开始在南美各地公开演出。1934年,他还前往欧洲巡演,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1939年他到萨尔瓦多任教,并卒于该国。巴里奥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充分开发了吉他的表现力,同时又高雅脱俗,令人动容。
1881/3/25 1945/9/26 巴托克·贝拉 (Bartók, Bél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6%89%98%E5%85%8B%C2%B7%E8%B4%9D%E6%8B%89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匈牙利语: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生於匈牙利的納吉聖米克洛斯(今羅馬尼亞境內),是二十世紀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他的很多创举剧烈震动了整个20世纪艺术圈, 一些专家们甚至坚信他的精华可以与贝多芬相提并论。
1883/11/8 1953/10/3 阿诺德·巴克斯 (Bax, Arno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AF%BA%E5%BE%B7%C2%B7%E5%B7%B4%E5%85%8B%E6%96%AF 阿诺德·埃德华·特雷弗·巴克斯爵士,KCVO(英语:Sir Arnold Edward Trevor Bax,1883年11月8日-1953年10月3日),英国作曲家,诗人。
1867/9/5 1944/12/27 艾米·比奇 (Beach, Am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7%B1%B3%C2%B7%E6%AF%94%E5%A5%87 艾米·玛西·切妮·比奇(英语:Amy Marcy Cheney Beach,1867年9月5日-1944年12月27日),常被称为“比奇夫人”,美国女作曲家,钢琴家。
1770/12/16 1827/3/26 路德維希·范·贝多芬 (Beethoven, Ludwig V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6%AD%E5%B8%8C%C2%B7%E8%8C%83%C2%B7%E8%B2%9D%E5%A4%9A%E8%8A%AC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華文世界,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1801/11/3 1835/9/23 温琴佐·贝利尼 (Bellini, Vincenz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8%A9%E7%90%B4%E4%BD%90%C2%B7%E8%B4%9D%E5%88%A9%E5%B0%BC 温琴佐·萨尔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贝利尼(意大利语: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年11月3日-1835年9月23日)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3岁开始学习音乐,18岁时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贝利尼并没有像其同时代人那样热心于谐歌剧的创作,唯一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歌剧是他的第一部舞台作品阿代尔森与萨尔维纳(1825年),其中包含着一个用那不勒斯方言演唱的喜剧男低音。总的来讲,在贝利尼的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是一种浪漫主义式的忧郁。他的早期歌剧作品被认为在管弦乐的配器方面有所不足,《诺尔玛》后这一缺点得以克服。贝利尼的作品有两大特点:其一是美妙的旋律;其二是高难度的美声唱段,这两者的完美融合便是他歌剧的魅力所在。他歌剧中的许多咏叹调,至今仍被奉为“美声唱法”的经典教材。
1709/11/22 1786/3/7 弗朗兹·本达 (Benda,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6%9C%AC%E8%BE%BE 弗朗兹·本达(德语:Franz Benda,捷克语:František Benda,1709年11月22日-1786年3月7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小提琴家。少年时曾在德累斯顿的宫廷中工作过,后来受腓特烈大帝聘请到波茨坦宫廷任职终身。他的作品体现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变迁,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n弗朗兹·本达之弟格奥尔格·安东·本达也是一位著名作曲家。
1722/6/30 1795/11/1 格奥尔格·安东·本达 (Benda, Georg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5%A5%A5%E5%B0%94%E6%A0%BC%C2%B7%E5%AE%89%E4%B8%9C%C2%B7%E6%9C%AC%E8%BE%BE 格奥尔格·安东·本达(德语:Georg Anton Benda,捷克语:Jiří Antonín Benda,1722年6月30日-1795年11月1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在波茨坦随其兄弗朗兹·本达工作,1749后年到哥达任职终身。与其兄不同,格奥尔格·安东·本达主要是一位声乐作曲家,他的歌剧在当时获得很高的评价。
1893/9/18 1960/4/10 阿瑟·本杰明 (Benjamin, Arthu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9F%C2%B7%E6%9C%AC%E6%9D%B0%E6%98%8E 阿瑟·莱斯利·本杰明(英语:Arthur Leslie Benjamin,1893年9月18日-1960年4月10日),澳大利亚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生于悉尼,后到英国师事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1]1919年回澳大利亚教书,后又到英国从教,学生中包括本杰明·布里顿。[2]他一直活跃于指挥和钢琴演奏舞台,也曾写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最著名的作品是《牙买加伦巴》(选自他的《牙买加小品两首》),这首小曲使牙买加这个西印度群岛小国名声大增,本杰明因此受到牙买加政府的奖励。[3]他的电影配乐包括《擒凶记》等。1960年逝世于伦敦。
1834/8/17 1901/3/8 彼得·伯努瓦 (Benoit, Pe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4%BC%AF%E5%8A%AA%E7%93%A6 彼得·莱昂纳德·利奥波德·伯努瓦(荷蘭語:Peter Leonard Leopold Benoit,1834年8月17日-1901年3月8日),比利时弗莱芒作曲家。生于乡村风琴师家庭,早年入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访问法国和德国后回国工作,后建立安特卫普音乐学院,致力于建立弗莱芒民族乐派。虽然其音乐语言并不太具有民族特色,但仍在比利时音乐史上占有很高地位。[1]
1885/2/9 1935/12/24 阿尔班·贝尔格 (Berg, Alb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7%8F%AD%C2%B7%E8%B4%9D%E5%B0%94%E6%A0%BC 阿尔班·馬利亞·約翰尼斯·贝尔格(德语: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也逝于該地,是与勋伯格、韦伯恩齐名的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n贝尔格的音乐集马勒的后期浪漫主義和勋伯格的无调性手法和后来的十二音序之大成。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是舊有传统的捍卫者,但是无可置疑地他是20世纪音乐的革新者。貝爾格因為虫咬導致的感染,於50歲的耶誕夜去世。
1925/10/24 2003/5/27 卢西亚诺·贝里奥 (Berio, Lucia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8%A5%BF%E4%BA%9A%E8%AF%BA%C2%B7%E8%B4%9D%E9%87%8C%E5%A5%A5 卢西亚诺·贝里奥(意大利语:Luciano Berio,1925年10月24日-2003年5月27日),意大利作曲家。曾与马代尔纳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后来应米约之邀赴美国加州任教。返欧后在巴黎等地从事音乐研究。2003年在罗马去世。\n贝里奥是20世纪下半叶很重要的一位先锋派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结合了序列主义、电子音乐、机遇音乐、以及“拼贴”手法,作品中常有摘用前人名作的例子。同时他也没有远离意大利的歌剧传统,曾改编过很多前辈大师的作品。他续完的新版本普契尼《图兰朵》于2002年首演。[1]
1802/2/20 1870/4/8 夏尔·德·贝里奥 (Beriot, Charles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C2%B7%E5%BE%B7%C2%B7%E8%B4%9D%E9%87%8C%E5%A5%A5 夏尔-奥古斯特·德·贝里奥(法语:Charles Auguste de Bériot,1802年2月20日-1870年4月8日),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
1803/12/11 1869/3/8 埃克托·柏辽兹 (Berlioz, Hect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5%8B%E6%89%98%C2%B7%E6%9F%8F%E8%BE%BD%E5%85%B9 埃克托·路易·柏辽兹(法语:Hector Louis Berlioz,1803年12月11日-1869年3月8日),又译白辽士,法国浪漫派作曲家,以1830年写的《幻想交响曲》闻名。
1918/8/25 1990/10/14 伦納德·伯恩斯坦 (Bernstein, Leon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6%E7%BA%B3%E5%BE%B7%C2%B7%E4%BC%AF%E6%81%A9%E6%96%AF%E5%9D%A6 雷納德·伯恩斯坦(英语: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享年72歲),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劳伦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n伯恩斯坦的出生名字为路易斯·伯恩斯坦。16岁时他更名为伦纳德。193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辟斯顿、EB希尔学习作曲,1939年毕业。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布鲁诺·瓦尔特。\n1943年,临时代替生病的布鲁诺·瓦尔特上台,指挥了三个难曲中的难曲而大获成功,自此在乐坛上崭露头角(当时的曲目为《唐吉诃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与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当时他就已经有不少作品面世,包括第一号交响曲《耶利米》、芭蕾舞剧《自由想像》、音乐剧《夜生活》等等。自1943年起频频担任纽约爱乐的客席指挥,在1959年升任为该乐团音乐总监,成为土生土长美国人中,第一位获得指挥国际级乐团殊荣的指挥家。他在任的十一年间,开创了该团的黄金时代,其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这十一年间号称纽约爱乐的黄金岁月。期间,他还和乐团拍摄了电视节目《年轻人的音乐会》,为古典音乐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作用。\n自纽爱退休后,他转往欧洲发展,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不过显然事与愿违。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n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两天,伯恩斯坦在钢琴家朱斯图斯·弗朗兹的邀请下到柏林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地点分别是柏林爱乐厅和音乐会堂,由Unitel摄影。当时正值柏林墙倒下,伯恩斯坦将交响曲中席勒的欢乐颂改为“自由颂”。伯恩斯坦对此说道:“我肯定,贝多芬会同意咱们这么做的”。超过20个国家,一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这场音乐会。\n他的指挥曲目曲目范围广大,从巴洛克,到现代各家都有涉猎,尤其是浪漫派作品。其中又以马勒的作品为最。但是,作为作曲家,他也有不少著名作品。1935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作品,为钢琴与人声所作的《赞歌148》。他一生共创造了3部交响曲(第一交响乐“耶利米”、第二交响乐“焦虑的年代”、第三交响乐“犹太诗文”),《西区故事》、《天真汉》、《在小镇上》等多部音乐剧,以及一些歌剧歌曲等。
1796/7/23 1868/4/3 弗朗兹·贝瓦尔德 (Berwald,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8%B4%9D%E7%93%A6%E5%B0%94%E5%BE%B7 弗朗兹·贝瓦尔德(瑞典語:Franz Berwald,1796年7月23日-1868年4月3日),瑞典作曲家。早年曾在宫廷管弦乐团任职,后为生计所迫曾长时期担任外科医生,玻璃商等职务。晚年曾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任教。音乐风格类似德奥浪漫主义,但旋律与和声写法独具特色。其作品在生前不受重视,死后逐渐得到上演机会,现在被视为最重要的瑞典作曲家。
1803/7/25 1863/5/14 费迪南德·拜厄 (Beyer, Ferdina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8%BF%AA%E5%8D%97%E5%BE%B7%C2%B7%E6%8B%9C%E5%8E%84 费迪南德·拜厄(德语:Ferdinand Beyer,1803年7月25日-1863年5月14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生平不详。作品大都是沙龙风格的钢琴曲,钢琴改编曲。\n最重要作品是儿童钢琴入门教程作品101号《钢琴基本教程》(Elementary Instruction Book for the Pianoforte)。这本教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是固定位置的五指练习,第二阶段是音阶练习。大部分曲目都是在C大调和G大调基础上的同一风格的练习,有助于发展手指的独立性和力度。\n这本教程在东北亚,拉丁美洲都是最广泛使用的初级教程,大量出版。同时也有很多批评,如音乐性不够,过分强调机械式手指练习,不适用于幼儿,缺乏复调音乐的练习,进入低音谱表的时间太晚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有针对幼儿的改编教材,或者配合使用的补充教材出版。在欧美很少作为系统的儿童教程使用。
1644/8/12 1704/5/3 海因里希·比贝尔 (Biber, Heinrich Igna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6%AF%94%E8%B4%9D%E5%B0%94 海因里希·伊格纳兹·弗朗兹·凡·比贝尔(德语:Heinrich Ignaz Franz von Biber,1644年8月12日-1704年5月3日),波西米亞-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n比貝爾生于瓦尔腾堡的一個波西米亞小鎮(今捷克斯特拉茨·波德·拉尔斯肯),在维也纳師從施梅尔策学习。比貝爾早年在格拉茨和克羅梅日什工作,後來他非法地離開了在克羅梅日什的雇主并定居於薩爾斯堡。他余生都留在了那里,并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絕大部分作品。偶爾,他也會舉辦巡演。\n比貝爾是器樂歷史上最重要的小提琴作曲家之一。他卓越的技巧讓他能在演奏中輕易地到達第六甚至第七把位,在復雜的複音段落中駕馭多重按弦,并探索變格定弦的多種可能性。他還撰寫了已知最早的小提琴獨奏曲目之一——《神跡奏鳴曲》(又稱為《玫瑰經奏鳴曲》)中里程碑性的《帕薩卡利亞》舞曲。在比貝爾生活的年代,他的音樂被整個歐洲所熟知和模仿。十八世紀晚期,他被音樂史家Charles Burney稱頌為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作曲家。二十世紀後期,比貝爾的音樂,尤其是《神跡奏鳴曲》,重新為人所重視。如今,它正廣泛地被人演奏和錄音。
0000/00/00 1460/9/20 吉尔·班舒瓦 (Binchois, Gil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5%B0%94%C2%B7%E7%8F%AD%E8%88%92%E7%93%A6 吉尔·班舒瓦(法语:Gilles Binchois,约1400年-1460年9月20日),又称吉尔·德·班斯(Gilles de Bins),法国-弗莱芒作曲家、管风琴家。与同时期的纪尧姆·迪费一样,他是弗莱芒乐派的第一代(勃艮第乐派)代表之一。他于1419年至1423年在蒙斯担任管风琴师,后来据信曾当过兵。[1]后来成为一名教士。他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旋律优美,其歌颂骑士精神和爱情的世俗歌曲尤受当时的王公贵族喜爱。班舒瓦现在被认为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38/10/25 1875/6/3 喬治·比才 (Bizet, Georg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6%AF%94%E6%89%8D 乔治·比才[1](法语:Georges Bizet,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法国作曲家。比才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等。\n比才生于巴黎,本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九岁时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57年他获得罗马奖金,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n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门》创作于1873年;该剧取材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写出身农家的龙骑兵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为走私贩,最后在情场角逐中手刃卡门的故事。该剧由於題材等因素,最初的演出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n1873年他创作完成的作品还有歌剧《罗马》。\n《卡門》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但巧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n然而,圣桑、柴科夫斯基、德彪西等人都给予该剧很高的评价。尼采甚至以此部歌剧来对瓦格纳的作品进行抨击。后来的事实验证了他们的预见,《卡门》成为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也是歌剧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1891/9/2 1975/3/27 阿瑟·布利斯 (Bliss, Arthu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9F%C2%B7%E5%B8%83%E5%88%A9%E6%96%AF 阿瑟·爱德华·多蒙德·布利斯爵士,CH,KCVO(英语:Sir Arthur Edward Drummond Bliss,1891年9月2日-1975年3月27日),英国作曲家。
1880/7/24 1959/7/15 欧内斯特·布洛赫 (Bloch, Erne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5%B8%83%E6%B4%9B%E8%B5%AB 欧内斯特·布洛赫(英语:Ernest Bloch,1880年7月24日-1959年7月15日),犹太血统的瑞士裔美国作曲家,指挥家。
1743/2/19 1805/5/28 路易吉·博凯里尼 (Boccherini, Luig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5%90%89%C2%B7%E5%8D%9A%E5%87%AF%E9%87%8C%E5%B0%BC 路易吉·鲁道夫·博凯里尼(意大利语:Luigi Rodolfo Boccherini,1743年2月19日-1805年5月28日),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
1862/9/25 1897/10/17 莱昂·波尔曼 (Boëllmann, Lé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6%98%82%C2%B7%E6%B3%A2%E5%B0%94%E6%9B%BC 莱昂·波尔曼(法语:Léon Boëllmann,1862年9月25日-1897年10月17日),又译伯埃尔曼,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生于阿尔萨斯地区,后进入尼德迈尔音乐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管风琴师,并在法国各地演出。[1]1897年逝世。波尔曼的作品受到圣桑的影响较大,现在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为管风琴而作的《哥特组曲》,另外他的室内乐曲也有较高水平。
1775/12/16 1834/10/8 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厄 (Boieldieu, François-Adrie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7%B4%A2%E7%93%A6-%E9%98%BF%E5%BE%B7%E9%87%8C%E5%AE%89%C2%B7%E5%B8%83%E7%93%A6%E5%B0%94%E8%BF%AA%E5%8E%84 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厄(法语: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1775年12月16日-1834年10月8日),法国作曲家。父亲是鲁昂当地的主教,早年学习演奏管风琴和钢琴,后来到[巴黎[]定居,与著名小提琴家罗德合作举办过许多音乐会。17973年他的第一部歌剧《有罪的女儿》上演获得成功,自此走上创作歌剧的道路。1803年曾到圣彼得堡担任指挥,回国后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布瓦尔迪厄一生共写有四十多部歌剧,以喜歌剧最为出色,特别是《巴格达的理发师》和《白衣女郎》。[1]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旋律优美动人,戏剧性强,在法国音乐史上地位很高。
1842/2/24 1918/6/10 阿里格·博伊托 (Boito, Arrig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87%8C%E6%A0%BC%C2%B7%E5%8D%9A%E4%BC%8A%E6%89%98 阿里格·博伊托(意大利语:Arrigo Boito,1842年2月24日-1918年6月10日),意大利文学家,作曲家。1856年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68年写出成名作歌剧《梅菲斯特费勒斯》,另一部歌剧《尼禄》则一直未能完成。博伊托主要以歌剧脚本作家闻名,他是威尔第的《奥塞罗》《法尔斯塔夫》等歌剧的脚本作者。
1775/12/28 1842/8/18 若奥·多明戈·彭坦波 (Bomtempo, João Doming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5%E5%A5%A5%C2%B7%E5%A4%9A%E6%98%8E%E6%88%88%C2%B7%E5%BD%AD%E5%9D%A6%E6%B3%A2 若奥·多明戈·彭坦波(葡萄牙語:João Domingos Bomtempo,1775年12月28日-1842年8月18日),葡萄牙作曲家,钢琴家。曾在法国,英国长期以钢琴家身份活动,1822年回国并创建里斯本音乐学院,在葡萄牙音乐史上有重大贡献。他创作了葡萄牙最早的交响曲和大量钢琴作品,音乐风格一定程度上受到贝多芬的影响。
1677/6/18 1726/7/8 安东尼奥·马利亚·博农奇尼 (Bononcini, Antonio Mar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B0%BC%E5%A5%A5%C2%B7%E9%A9%AC%E5%88%A9%E4%BA%9A%C2%B7%E5%8D%9A%E5%86%9C%E5%A5%87%E5%B0%BC 安东尼奥·马利亚·博农奇尼(意大利语:Antonio Maria Bononcini,1677年6月18日-1726年7月8日),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大提琴家。
1833/11/12 1887/2/27 亚历山大·鲍罗丁 (Borodin,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9%B2%8D%E7%BD%97%E4%B8%81 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1833年11月12日-1887年2月27日)出生在聖彼得堡,也去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國的作曲家同時也是化學家。十九世紀末俄國主要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之一。\n他与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和穆索尔斯基组成强力集团。
1877/2/28 1952/10/25 谢尔盖·波特凯维茨 (Bortkiewicz, Serge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2%E5%B0%94%E7%9B%96%C2%B7%E6%B3%A2%E7%89%B9%E5%87%AF%E7%BB%B4%E8%8C%A8 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乌克兰语:Сергій Едуардович Борткевич,1877年2月28日-1952年10月25日),乌克兰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900年到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之后长期在西欧生活。1914年一战爆发,被遣送回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流亡欧洲,先后定居于柏林和维也纳。晚年曾任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n波特凯维茨被称为“乌克兰的拉赫玛尼诺夫”。其钢琴作品旋律优美,演奏技巧高超,富于描绘性。他的音乐在20世纪长期被埋没,到本世纪才得以复兴。
1751/10/28 1825/10/10 德米特里·博尔特尼扬斯基 (Bortniansky, Dmit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7%B1%B3%E7%89%B9%E9%87%8C%C2%B7%E5%8D%9A%E5%B0%94%E7%89%B9%E5%B0%BC%E6%89%AC%E6%96%AF%E5%9F%BA 德米特里·斯捷潘诺维奇·博尔特尼扬斯基(乌克兰语:Дмитро Степанович Бортнянський,俄语:Дмитрий Степанович Бортнянский, 1751年10月28日-1825年10月10日),又译波特年斯基,乌克兰作曲家。早年进入帝国宫廷合唱团,后受叶卡捷琳娜二世委派到意大利师从作曲家加卢皮学习,并在当地创作了一些成功的歌剧。1779年返俄,之后长期在宫廷任职。博尔特尼扬斯基的器乐作品主要受意大利古典主义的影响,声乐作品则具有一定的俄罗斯民族特征,尤以其四十余首合唱协奏曲著名。
1821/12/22 1889/7/7 乔瓦尼·博泰西尼 (Bottesini, Giovann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7%93%A6%E5%B0%BC%C2%B7%E5%8D%9A%E6%B3%B0%E8%A5%BF%E5%B0%BC 乔瓦尼·博泰西尼(意大利语:Giovanni Bottesini,1821年12月22日-1889年7月7日)是一位意大利的低音提琴家、指挥家以及作曲家。虽然博泰西尼生前作为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等多重分身活跃在舞台上,但在西方音乐史上,尤其是提琴艺术史上,博泰西尼主要是以低音提琴炫技名家的身份而为后人所知。他的作曲生涯也主要是为了低音提琴服务的,并将这种乐器的独奏性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高度。后世称博泰西尼为“低音提琴上的帕格尼尼”。
1884/2/22 1961/11/23 约克·鲍文 (Bowen, Yor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5%85%8B%C2%B7%E9%B2%8D%E6%96%87 埃德温·约克·鲍文(英语:Edwin York Bowen,1884年2月22日-1961年11月23日),英国作曲家,钢琴家。
1711/9/11 1779/2/7 威廉·博伊斯 (Boyce,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5%8D%9A%E4%BC%8A%E6%96%AF 威廉·博伊斯(英语:William Boyce,1711年9月11日-1779年2月7日),英国作曲家,音乐学家。自幼在教堂唱诗班演唱,后来又担任管风琴师。1755年被聘为王室音乐指导(en:Master of the Queen's Music),但晚年因病致聋。博伊斯是18世纪最重要的英国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亨德尔庄严,恢弘的音乐风格,技巧精湛,并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一定影响。他创作的许多宗教音乐至今还在礼拜仪式中运用。另外,博伊斯还编辑了珀塞尔,威廉·伯德的作品。
1893/8/21 1918/3/15 莉莉·布朗热 (Boulanger, Na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89%E8%8E%89%C2%B7%E5%B8%83%E6%9C%97%E7%83%AD 莉莉·布朗热(法语:Lili Boulanger,1893年8月21日-1918年3月15日),法国女作曲家,娜迪亚·布朗热之妹。她是一位音乐神童,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到1912年才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获罗马大奖引起轰动。一战期间献身公益事业,但因健康恶化,不幸于1918年逝世,年仅24岁。[1]她在短暂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继承了福莱的创作传统,又受到德彪西的影响,风格细腻优美,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1887/9/16 1979/10/22 娜迪亚·布朗热 (Boulanger, Na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9C%E8%BF%AA%E4%BA%9A%C2%B7%E5%B8%83%E6%9C%97%E7%83%AD 娜迪亚·茱丽叶·布朗热(法语:Nadia Juliette Boulanger,1887年9月16日-1979年10月22日),法国女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音乐世家,奶奶瑪麗·茱莉是音樂家,爺爺弗雷德里克是大提琴演奏者,而其父親恩斯特·布朗熱是罗马大奖得主,其母親萊莎·穆歇茲卡亞是俄国公主,其妹妹莉莉·布朗热也是著名作曲家。她本人曾从事过作曲,其康塔塔《美人鱼》曾获罗马大奖第二名。[1]但她主要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教师著称,她从1907年开始执教,许多20世纪著名的音乐家都出自她的门下,其中包括了从辟斯顿到菲利普·格拉斯的几代美国作曲家,为美国20世纪的古典音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的学生中除了大量正统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外,还有跨界的阿根廷探戈音乐大师皮亚佐拉。此外她还致力于对蒙特威尔第、许茨等早期音乐作曲家的研究。
1925/3/26 9999/99/99 皮埃尔·布列兹 (Boulez, Pierr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9F%83%E5%B0%94%C2%B7%E5%B8%83%E5%88%97%E5%85%B9 皮埃尔·布莱兹(法语:Pierre Boulez,1925年3月26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1833/5/7 1897/4/3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Brahms, Johann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E5%86%85%E6%96%AF%C2%B7%E5%8B%83%E6%8B%89%E5%A7%86%E6%96%AF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n\n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他被一些评论家将其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他對標題音樂與華格納樂劇形式不認同,走純粹音樂路線。
1879/2/26 1941/1/10 弗兰克·布里奇 (Bridge, Franc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5%85%B0%E5%85%8B%C2%B7%E5%B8%83%E9%87%8C%E5%A5%87 弗兰克·布里奇(英语:Frank Bridge,1879年2月26日-1941年1月10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家。生于海滨城市布赖顿,后到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中提琴,毕业后从事演奏和指挥,布里顿是他的私人学生。布里奇善于配器,所作管弦乐曲具有丰富的音响效果,而他的室内乐作品,如第三和第四弦乐四重奏则体现出十二音主义的影响。[1]不过今天他的作品中仍然在演奏的只有一些小品,如钢琴曲《迷迭香》,小提琴曲《无穷动》等。
1913/11/22 1976/12/4 本杰明·布里顿 (Britten, Benjam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6%9D%B0%E6%98%8E%C2%B7%E5%B8%83%E9%87%8C%E9%A1%BF 愛德華·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頓男爵,OM,CH(英语: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他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由於他的出生日和相傳掌管音樂的主保聖人聖西西里亞(Saint Cecilla)的聖日相同,因此有人認為他有過人的音樂才華是上天所賦于的。\n布烈頓的樂曲種類算多樣化,而他的歌唱類作品(不論是歌劇、合唱曲、獨唱曲還是宗教合唱)及管絃樂配器都是被公認為相當出色的。這與他的合作伙伴及親密伙伴彼得·皮尔斯甚有關連,皮爾斯不但為布烈頓提供了大量創作靈感,亦是作為他各類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烈頓所完成的13齣歌劇,除了第1齣《保羅·班揚》(或譯作《吹牛大王》)外,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是由皮爾斯所擔任。同時,由於布烈頓自少已在教會中獻唱,因此亦創作出不少具水準的宗教合唱作品。\n布烈頓的代表作為數不少,大致可按早、中、後期創作來劃份。早期的代表作有《簡易交響曲》、《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靈光集》、《交響安魂曲》、《聖誕頌歌》、為男高音、圓號和絃樂團所寫的《小夜曲》等;中期則有《彼得·格林》等多部歌劇、《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為男高音、7件獨奏樂器和絃樂團所寫的《夜曲》、《战争安魂曲》等,晚期代表作則有為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所寫的《大提琴交響曲》、第2,3號大提琴組曲,以及多首以聖經內容為題裁的教會寓言劇。
1732/1/2 1771/10/14 弗朗蒂舍克·布里克西 (Brixi, Františe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8%92%82%E8%88%8D%E5%85%8B%C2%B7%E5%B8%83%E9%87%8C%E5%85%8B%E8%A5%BF 弗朗蒂舍克·克萨韦尔·布里克西(捷克语:František Xaver Brixi,1732年1月2日-1771年10月14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其父西蒙·布里克西也是作曲家。布里克西先后在布拉格的多所教堂任职,他的宗教音乐作品在当时广为传播。
1939/3/1 9999/99/99 莱奥·布劳威尔 (Brouwer, Le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5%A5%A5%C2%B7%E5%B8%83%E5%8A%B3%E5%A8%81%E5%B0%94 胡安·莱奥维吉尔多·布劳威尔·梅兹奎达(西班牙语:Juan Leovigildo Brouwer Mezquida,1939年3月1日-),古巴作曲家,吉他演奏家。早年赴美学习,师从斯蒂芬·沃尔普。之后经常在各国巡回演出,并接受了古巴政府的许多官方职务。布劳尔的早期作品是民族主义风格的,但在70年代后,他开始采用无调性和偶然音乐等现代技法。近来他的创作风格又趋向传统。
1838/1/6 1920/10/2 马克斯·布鲁赫 (Bruch, Ma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E6%96%AF%C2%B7%E5%B8%83%E9%B2%81%E8%B5%AB 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德语:Max Christian Friedrich Bruch,1838年1月6日-1920年10月2日) ,德国浪漫樂派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是《第一号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n布鲁赫出生於科隆,在那里他师从作曲家钢琴家Ferdinand Hiller接受早期的音乐教育,然后在曼海姆、科布伦茨、柏林等地从事音乐教学和指挥,1880年-1883年担任the 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Society指挥,从1890年到1910年退休之间,他在柏林音乐学院(Berlin Hochschule für Musik)教授音乐,培养出一批有名望的学生。\n布鲁赫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其中以《第一协奏曲》最为闻名。此外还作有有小提琴与乐队的《苏格兰幻想曲》等。
1824/9/4 1896/10/11 安東·布鲁克纳 (Bruckner,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5%B8%83%E9%B2%81%E5%85%8B%E7%BA%B3 安东·布鲁克纳(德语:Anton Bruckner,1824年9月4日-1896年10月11日)生於奥地利安斯菲尔登,於维也纳逝世,是一位奥地利作曲家, 管风琴演奏者和音乐教育家。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那規模宏大的交响曲。他的作品对二十世纪的音乐史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1806/12/4 1874/2/13 弗里德里希·布尔格缪勒 (Burgmüller, Fri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B8%83%E7%88%BE%E6%A0%BC%E7%B9%86%E5%8B%92 約翰·弗里德里希·法蘭茲·布爾格繆勒(德语:Johann Friedrich Franz Burgmüller,1806年12月4日-1874年2月13日)為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為家中的長男,其父親及弟弟諾伯特·布爾格繆勒都是音樂家。其父親在魏瑪的戲劇院擔任指揮,而諾伯特則也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在當時,諾伯特的名聲甚至超越弗里德里希·布爾格繆勒。
1810/2/8 1836/5/7 诺伯特·布尔格缪勒 (Burgmüller, Nor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B%BE%E4%BC%AF%E7%89%B9%C2%B7%E5%B8%83%E7%88%BE%E6%A0%BC%E7%B9%86%E5%8B%92 奥古斯特·约瑟夫·諾伯特·布爾格繆勒(德语:August Joseph Norbert Burgmüller,1810年2月8日-1836年5月7日)是一位德國作曲家。從小便展現作曲天份,並向路易斯·施波爾(Louis Spohr)學習作曲。其父親、哥哥都是音樂家,父親在魏瑪的戲劇院擔任指揮;哥哥弗里德里希·布爾格繆勒就是鋼琴教本「25首練習曲」的作者。\n雖然諾伯特·布爾格繆勒在當時擁有比哥哥弗里德里希·布爾格繆勒更高的名聲,卻在26歲的時候因癲癇猝死;孟德爾頌的送葬進行曲也是為了紀念布爾格繆勒所作。\n其作品包含鋼琴奏鳴曲、室內樂曲、交響曲等。
1866/4/1 1924/7/27 费卢西奥·布索尼 (Busoni, Ferrucc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8D%A2%E8%A5%BF%E5%A5%A5%C2%B7%E5%B8%83%E7%B4%A2%E5%B0%BC 费卢西奥·但丁·米开朗基罗·本韦努托·布索尼(意大利语:Ferruccio Dante Michelangiolo Benvenuto Busoni,1866年4月1日-1924年7月27日),意大利钢琴家,作曲家。\n布索尼1866年生于恩波利,幼年即展现高超的音乐天赋,8岁登台演奏钢琴。10岁到格拉茨学习,之后曾在赫尔辛基,莫斯科,波士顿等地任教,1894年定居柏林,一战期间避居瑞士,后返回德国,1924年逝世于柏林。\n布索尼虽为意大利人,但其作品是完全的德奥风格。早期作品受李斯特和勃拉姆斯影响,规模宏大,技巧艰难。晚年提倡新古典主义,并提出电子音乐等设想。\n布索尼也是伟大的钢琴家,并留有数张珍贵录音。他为钢琴改编了巴赫的许多管风琴作品和无伴奏小提琴曲《夏康》。
0000/00/00 1707/5/9 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 (Buxtehude, Diet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AA%E7%89%B9%E9%87%8C%E5%B8%8C%C2%B7%E5%B8%83%E5%85%8B%E6%96%AF%E7%89%B9%E8%83%A1%E5%BE%B7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德语:Dieterich Buxtehude,1637年-1707年5月9日),巴洛克時期德國-丹麥裔作曲家及风琴手。他的出生地備受爭議,一般認為他出生於1637年的赫爾辛堡。他承認丹麥為他的祖國。\n1668年,布克斯特胡德受聘为吕贝克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他开始驰名全欧。\n1637年,他创办了“晚间音乐崇拜”,每年圣诞节前五个星期日连续举行,场面盛大。又传说称,J.S.巴赫年轻时曾慕名从200英里外徒步前往聆听其演奏,足见布克斯特胡德当时名声之隆。\n他的很多管风琴作品影响了后来巴赫的创作,而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也在音乐史上十分重要。
0000/00/00 1623/7/4 威廉·伯德 (Byrd,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4%BC%AF%E5%BE%B7 威廉·伯德(英语:William Byrd,1539或1540年-1623年7月4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罗马天主教徒,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他是塔利斯的学生,曾与之联合出版圣歌集。他的经文歌和弥撒曲都充分展示了他的对位才能,而他的器乐作品也在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伯德堪称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
1912/9/5 1992/8/12 约翰·凯奇 (Cage,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87%AF%E5%A5%87 約翰·米尔顿·凱吉(英语: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國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勋伯格的学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個樂章,卻沒有任何一個音符。他是即興音樂(aleatory music,或“机遇音乐”,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樂器的非標準使用)、電子音樂的先驅。雖然他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認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同时是一位蘑菇专家。
1660/12/4 1744/6/29 安德烈·坎普拉 (Campra, Andr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5%9D%8E%E6%99%AE%E6%8B%89 安德烈·坎普拉(法语:André Campra,1660年12月4日-1744年6月29日),生于普罗旺斯,逝世於凡尔赛宫,法国作曲家和指挥。
1879/10/21 1957/11/4 约瑟夫·康特卢布 (Canteloube,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5%BA%B7%E7%89%B9%E5%8D%A2%E5%B8%83 玛利亚-约瑟夫·康特卢布·德·马拉莱(法语:Marie-Joseph Canteloube de Malaret,1879年10月21日-1957年11月4日),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生于法国南部的奥弗涅山区,少时曾在银行工作,后到巴黎圣乐学院师从丹第学习,并成为一名作曲家。1925年,他创建了旨在收集民歌的组织,前往法国南部,收集了很多当地民歌和宗教曲调。1941年,他曾经为维希政权服务过,[1]成为生涯中的污点。康特卢布的作品较多,但目前大部分已被遗忘,仍在演出的只有他改编自民间旋律的《奥弗涅山区歌曲集》,这些歌曲朴素优美,在经过作曲家的润色之后,更加动人。另外,康特卢布还是一位音乐学家,撰写了丹第的传记。
1878/11/23 1925/4/22 安德烈·卡普莱 (Caplet, Andr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5%8D%A1%E6%99%AE%E8%8E%B1 安德烈·卡普莱(法语:André Caplet,1878年11月23日-1925年4月22日),法国作曲家。出生于从勒阿弗尔到翁弗勒尔的一艘船上,是一名音乐神童。1901年他获得罗马大奖,名列拉威尔之前。后来他成为德彪西的好友和助手,为德彪西的许多乐曲做了配器工作(如《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儿童园地》等)。1910年到波士顿歌剧院任职,一战爆发后参军入伍,在战斗中受到毒气攻击,留下后遗症,1925年死于胸膜炎。卡普莱的作品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受德彪西影响很大。他最出色的作品是艺术歌曲。[1]
1931/9/7 2009/1/3 查尔斯·卡米莱里 (Carmilleri,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5%B0%94%E6%96%AF%C2%B7%E5%8D%A1%E7%B1%B3%E8%8E%B1%E9%87%8C 查尔斯·卡米莱里(馬耳他语:Charles Camilleri,1931年9月7日-2009年1月3日),马耳他作曲家。其作品受马耳他民间音乐的影响,[1]并大量采用亚非音乐元素,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被誉为马耳他古典音乐的象征。
1931/8/10 2003/3/27 埃德温·卡尔 (Carr, Edw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BE%B7%E6%B8%A9%C2%B7%E5%8D%A1%E5%B0%94 埃德温·詹姆斯·奈恩·卡尔(英语:Edwin James Nairn Carr,1931年8月10日-2003年3月27日),新西兰作曲家,曾受教于道格拉斯·利尔本和本杰明·弗兰克尔,后来到意大利和德国,曾被卡尔·奥尔夫教过。返回大洋洲后从事教学及作曲。作品体裁比较广泛,是新西兰重要的作曲家之一。[1]
1908/12/11 9999/99/99 艾略特·卡特 (Carter, Elliot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7%95%A5%E7%89%B9%C2%B7%E5%8D%A1%E7%89%B9 艾略特·库克·卡特(英语:Elliott Cook Carter, Jr.,1908年12月11日-),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
1876/12/29 1973/10/22 帕布罗·卡萨尔斯 (Casals, Pabl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5%B8%83%E7%BD%97%C2%B7%E5%8D%A1%E8%90%A8%E5%B0%94%E6%96%AF 帕乌·卡薩爾斯-德菲洛(加泰羅尼亞文:Pau Casals i Defilló,1876年12月29日-1973年10月22日),常作帕布罗·卡萨尔斯(西班牙语:Pablo Casals),西班牙大提琴家,作曲家,指揮家。\n1888年,才十二歲,他考入巴塞羅那的Escuela Municipal de Música,學習大提琴,音樂理論和鋼琴。\n他最重要的作品為於1936至1939期間灌錄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作為作曲家,他主要創作宗教音樂和管弦樂。最著名的作曲作品則為El Pessebre(1960)。\n在1958年他曾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1895/4/3 1968/3/16 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 (Castelnuovo-Tedesco, Mar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9%87%8C%E5%A5%A5%C2%B7%E5%8D%A1%E6%96%AF%E6%B3%B0%E5%B0%94%E8%AF%BA%E6%B2%83-%E6%B3%B0%E4%BB%A3%E6%96%AF%E7%A7%91 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意大利语:Mario Castelnuovo-Tedesco,1895年4月3日-1968年3月16日),犹太血统的美籍意大利作曲家。
1861/4/27 1926/5/21 乔治·卡托瓦 (Catoire, Georg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8D%A1%E6%89%98%E7%93%A6 乔治·利沃维奇·卡托瓦(俄语:Георгий Львович Катуар ,1861年4月27日-1926年5月21日),法国血统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年轻时曾在柏林学习,后来结识柴可夫斯基,决定从事音乐创作。后曾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他是俄罗斯作曲家中少有的瓦格纳主义者,[1]但却不以写作管弦乐和歌剧见长。其作品一般有复杂的形式和丰富的和声色彩。
1906/3/7 1940/12/12 亚历杭德罗·加西亚·卡图尔拉 (Caturla, Alejandro Garcí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6%9D%AD%E5%BE%B7%E7%BD%97%C2%B7%E5%8A%A0%E8%A5%BF%E4%BA%9A%C2%B7%E5%8D%A1%E5%9B%BE%E5%B0%94%E6%8B%89 亚历杭德罗·加西亚·卡图尔拉(西班牙语:Alejandro García Caturla,1906年3月7日-1940年12月12日),古巴作曲家。从小学习小提琴,同时又学习法律。1928年到巴黎师从娜迪亚·布朗热,归国后担任法官,业余作曲。1940年不幸被歹徒暗杀。卡图尔拉的作品以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现代主义的和声相结合而著称。
1841/1/18 1894/9/13 埃马纽埃尔·夏布里埃 (Chabrier, Alexis-Emmanu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9%A9%AC%E7%BA%BD%E5%9F%83%E5%B0%94%C2%B7%E5%A4%8F%E5%B8%83%E9%87%8C%E5%9F%83 亚历克西斯-艾曼紐·夏布里耶(法语:Alexis-Emmanuel Chabrier,1841年1月18日-1894年9月13日),法國浪漫主义作曲家。\n夏布里耶听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后,决定放弃公职,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此后他创作了包括歌剧和管弦乐在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者是管弦乐狂想曲《西班牙》。
1854/11/13 1931/4/4 乔治·查德威克 (Chadwick, Georg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6%9F%A5%E5%BE%B7%E5%A8%81%E5%85%8B 乔治·怀特菲尔德·查德威克(英语:George Whitefield Chadwick,1854年11月13日-1931年4月4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自幼爱好音乐,早年曾经随父经商,得以经常参加音乐演出。后来到莱比锡和慕尼黑求学,回国后担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校长。[1]他的作品很多,虽然风格比较保守,但有时也采用一些美国民歌作为创作素材,其教学活动对后代也有一定影响。
1857/8/8 1944/4/13 塞西莉·夏米娜德 (Chaminade, Cécil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E%E8%A5%BF%E8%8E%89%C2%B7%E5%A4%8F%E7%B1%B3%E5%A8%9C%E5%BE%B7 塞西莉·露易丝·斯蒂芬妮·夏米娜德(法语:Cécile Louise Stéphanie Chaminade,1857年8月8日-1944年4月13日),法国女作曲家,钢琴家。8岁就开始作曲,但由于父亲的阻挠未能进入音乐学院,只能私下师从戈达等人学习。18岁时以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出,获巨大成功,后到欧洲各地巡演,还曾访问美国,广受欢迎。晚年很少作曲和演出,但录制了一批珍贵录音。1944年逝世于蒙特卡罗。夏米娜德是最著名的女性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数量较多,以沙龙性质的钢琴曲为主,旋律优美,效果突出。而目前她最著名的作品则是《长笛小协奏曲》。[1]
1860/6/25 1956/2/18 古斯塔夫·夏庞蒂埃 (Charpentier, Gustav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6%96%AF%E5%A1%94%E5%A4%AB%C2%B7%E5%A4%8F%E5%BA%9E%E8%92%82%E5%9F%83 古斯塔夫·夏庞蒂埃(法语:Gustave Charpentier,1860年6月25日-1956年2月18日),法國作曲家。生于一个工人家庭,早年曾在纺织厂做过工,后来得到资助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87年获罗马大奖,1900年写出成名作,歌剧《路易丝》,盛演不衰。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1902年创办了通俗音乐学院,面向工人阶级进行免费音乐教育。[1]191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夏庞蒂埃崇拜瓦格纳,他的歌剧常采用主导动机的写法,配器精致,音乐技法高超。在题材上选用贴近小市民生活的故事,生动感人,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在当时影响很大。
1855/1/20 1899/7/10 欧内斯特·肖松 (Chausson, Erne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8%82%96%E6%9D%BE 阿梅德-欧内斯特·肖松(法语:Amédée-Ernest Chausson,1855年1月20日-1899年7月10日),法國作曲家。
1899/6/13 1978/8/2 卡洛斯·查維斯 (Chávez, Carl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6%B4%9B%E6%96%AF%C2%B7%E6%9F%A5%E7%B6%AD%E6%96%AF 卡洛斯·安东尼奥·德·帕度亚·查维斯-拉米雷斯(西班牙语:Carlos Antonio de Padua Chávez y Ramírez,1899年6月13日-1978年8月2日),又译夏威士,墨西哥最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亦是知名指揮家與樂團經理人。\n查维斯的作品风格深受印第安传统影响,然而他很少直接采用民间音乐素材。\n其主要作品有六首交響曲,其中以第二印第安人小交響曲最受歡迎,他還是墨西哥交響樂團的創立人。
1951/8/28 9999/99/99 陳其鋼 (Chen, Qig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5%85%B6%E9%8B%BC 陈其钢(1951年8月28日-),法籍中国作曲家,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同时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词曲创作者。
1953/4/4 9999/99/99 陳怡 (Chen, Y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88%E6%80%A1_(%E4%BD%9C%E6%9B%B2%E5%AE%B6) 陈怡(1953年4月4日-)生于广东广州,著名女作曲家,现旅居美国。陈怡三岁时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但在文革期间中断学业。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她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师从于吴祖强教授,与谭盾、陈其钢、叶小纲、郭文景、周龙、刘索拉等人是同班同学。1984年,陈怡创作钢琴曲《多耶》,多受好评,并于1985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的一等奖。1986年陈怡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位女硕士,同年获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和阿根廷作曲家达维多夫斯基(Mario Davidovsky)。陈怡于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后担任美国作曲家管弦乐团和纽约新音乐乐团作曲家顾问、美国妇女爱乐乐团的驻团作曲家,她的作品也在全美乃至全球获得多个大奖。2006年,陈怡被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学院聘为终身教授。2008年陈怡接受英国BBC广播三台委托,创作管弦乐曲《奥林匹克之火》。
1760/9/8 1842/3/15 路易吉·凯鲁比尼 (Cherubini, Luig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5%90%89%C2%B7%E5%87%B1%E9%AD%AF%E6%AF%94%E5%B0%BC 马里亚·路易吉·卡洛·泽诺比奥·萨尔瓦多·凯鲁比尼(意大利语: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1760年9月8日-1842年3月15日)[1]是一位出生於意大利、在法國渡過其大部分創作生涯的作曲家,以創作歌劇和基督宗教聖樂著名,曾任杜伊勒里宫皇家劇院音樂總監,法國王室音樂總監,還有巴黎音樂學院院長。貝多芬認為凱魯比尼是自己同輩當中最偉大的作曲家。[2]
1810/3/1 1849/10/17 弗雷德里克·肖邦 (Chopin, Frédéri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9B%B7%E5%BE%B7%E9%87%8C%E5%85%8B%C2%B7%E8%82%96%E9%82%A6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蕭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齊歇克·蕭邦(波兰语: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時拼作Szopen),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n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真實出生日期目前仍有爭議,其拉丁文出生文獻(出生證明和教堂受洗紀錄)上記載為1810年2月22日,但其父母與家人均以3月1日作為蕭邦生日,目前音樂史學界的考證,傾向3月1日為其正確出生日期,而2月22日為當年他的父親在報戶口時,誤算了出生週數所致(比實際出生日期提早整整一星期)。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部谐谑曲、3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多夜曲,59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1923/6/29 9999/99/99 周文中 (Chou, Wen-chu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6%96%87%E4%B8%AD 周文中(1923年6月29日-),美籍华裔作曲家,祖籍常州,生于烟台,1946年赴美,1958年加入美籍。师从法裔现代派作曲家大师埃德加·瓦雷兹,后来成为瓦雷兹作品的保管人,并致力于校订瓦雷兹作品。[1]周文中本人作为作曲家,既吸收了瓦雷兹的风格,又有强烈的东方色彩,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花月正春风》、《唐人得意小品两首》、《山水画》、《渔歌》、《卦喻》、《花落知多少》,打击乐四重奏《谷应》,室内乐队曲《雾中北京》,清唱剧《思凡》等。周文中还是谭盾、盛宗亮等新一代著名华人作曲家的老师。
1749/1/24 1801/1/11 多米尼科·奇马罗萨 (Cimarosa, Domenic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7%B1%B3%E5%B0%BC%E7%A7%91%C2%B7%E5%A5%87%E9%A9%AC%E7%BD%97%E8%90%A8 多米尼科·奇马罗萨(意大利语:Domenico Cimarosa,1749年1月24日-1801年1月11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n奇马罗萨1772年毕业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开始创作歌剧,1787年赴俄任圣彼得堡宫廷作曲家,1791年任维也纳宫廷乐长,1799年法军占领那不勒斯,奇马罗萨因支持法军后被驱逐,客死威尼斯。他是18世纪最重要的喜歌剧作曲家之一,作品旋律优美丰富,情调幽默机智,唯感情深度不及莫扎特。其歌剧创作对罗西尼,多尼采蒂等都有较大影响。
1752/1/23 1832/3/10 穆齐奥·克莱门蒂 (Clementi, Muz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86%E9%BD%90%E5%A5%A5%C2%B7%E5%85%8B%E8%8E%B1%E9%97%A8%E8%92%82 穆齐奥·克莱门蒂(意大利语:Muzio Clementi,1752年1月23日-1832年3月10日),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钢琴乐器的开发者,钢琴制造家,音乐出版商,钢琴教师。
1649/1/22 1709/7/17 帕斯科·科拉斯 (Collasse, Pasca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6%96%AF%E7%A7%91%C2%B7%E7%A7%91%E6%8B%89%E6%96%AF 帕斯科·科拉斯(法语:Pascal Collasse,1649年1月22日-1709年7月17日),巴洛克时代的法国作曲家。
1900/11/4 1990/12/2 阿隆·科普兰 (Copland, Aar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9A%86%C2%B7%E7%A7%91%E6%99%AE%E5%85%B0 阿隆·科普兰(英语:Aaron Copland,1900年11月4日-1990年12月2日),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1653/2/17 1713/1/8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 (Corelli, Arcangel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5%9D%8E%E6%9D%B0%E7%BD%97%C2%B7%E7%A7%91%E9%9B%B7%E5%88%A9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意大利语:Arcangelo Corelli,1653年2月17日-1713年1月8日),又译科莱里,是巴洛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幾乎只為弦樂器創作。器樂領域裡,他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時代裡聲望無人能及,音樂史上人稱「現代小提琴技巧創建者」、「世界第一偉大小提琴手」及「大協奏曲之父」。\n科雷利出生在波隆附近的小城鎮,十三歲開始學習,二十一歲時去了羅馬,很快地就成被人們視為一位具有超級技巧的小提琴家和傑出的指揮家,在當時也為一些的重要音樂贊助者演奏。他曾經受雇於兩位出身貴族家庭的紅衣主教,並帶領一支歌劇管弦樂團,最後死在羅馬。\n由於科雷利風格的純粹和形式上的平衡,長久以來被公認為風格的典範。他的作品曾多次出版,並在他逝世後一個世紀在音樂會節目中保有一席之地。他一生共有六套為弦樂器而作的作品得以出版:
1935/2/16 9999/99/99 约翰·科里利亚诺 (Corigliano,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7%A7%91%E9%87%8C%E5%88%A9%E4%BA%9A%E8%AF%BA 约翰·科里利亚诺(英语:John Corigliano,1935年2月16日-),意大利裔美国作曲家,[1]現為紐約市立大學雷曼分校音樂系的卓越教授。出身於音樂家庭,父親老约翰·科里利亚诺曾在紐約愛樂擔任首席達23年;母親則是一位鋼琴家及專業伴奏。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及曼克頓音樂學院,並在伯恩斯坦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期間,他曾協助樂團所舉辦的「年青人音樂會(Young People's Concerts)」中擔任製作人。\n科里利亚诺現時所創作的樂曲超過一百首,其中以交響作品較為著名。他的成名作是創作於1980至83年,暫時唯一的歌劇《凡爾赛的幽靈》,是為大都会歌剧院100周年而作的委約作品,另外,1991年完成的《第1號交響曲》,題裁則取自當時才開始受重視愛滋病,當中的四個樂章,分別紀念他的四位因受愛滋病感染而離世的音樂家朋友,而本曲亦為他贏得「葛洛麥爾作曲大獎」(Grawemeyer Award)。2001年,他再憑為絃樂團而作的《第2號交響曲》贏得「普立茲音樂獎」(Pulitzer Prize for Music)。而於2003年為女高音及樂團而寫成的聯篇歌集《鈴鼓先生》(Mr. Tambourine Man)令他於6年後首度獲得「格林美獎」。\n除了交響音樂外,科里利亚诺亦對電影音樂相當投入。代表作有《變形博士》(Altered States,1980);《怒火山河》(Revolution,或譯作《革命》,1985)及《紅提琴》(The Red Violin,1997-98)。其中《紅提琴》中的部份選段後來更選用在《小提琴協奏曲》(2003)中,成為不少一流小提琴家的演奏曲目之一。\n整體而言,科里利亚诺的音樂风格独特,不落窠臼,充满现代性的同时也有浪漫主义音乐的感人力量,是美国当代古典音乐创作的旗手之一。
1824/12/24 1874/10/26 彼得·科内利乌斯 (Cornelius, Pe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7%A7%91%E5%86%85%E5%88%A9%E4%B9%8C%E6%96%AF 卡尔·奥古斯特·彼得·科内利乌斯(德语:Carl August Peter Cornelius,1824年12月24日-1874年10月26日),德国作曲家,文学家。他很早就开始学习音乐,1844年移居柏林,结识了门德尔松,同时又与艾兴多夫,保罗·海泽等人过从甚密。1852年他移居魏玛,创作了成名作《巴格达理发师》。后来他在维也纳结识了瓦格纳并与之成为好友。科内利乌斯的音乐作品不多,风格比较轻巧细腻。他同时还是一位音乐评论家和诗人,并编辑过教堂用圣诗集。
1668/11/10 1733/9/12 弗朗索瓦·库普兰 (Couperin, Franco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7%B4%A2%E7%93%A6%C2%B7%E5%BA%93%E6%99%AE%E5%85%B0 弗朗索瓦·库普兰(法语:François Couperin,1668年11月10日-1733年9月12日),法国著名的音乐家族库普兰家族成员,作曲家路易·库普兰的侄子,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也是最伟大的羽管键琴音乐家。他是库普兰家族诸位音乐家中最有盛名的,因此被称为“大库普兰”(le Grand Couperin),还有人将“法国键盘音乐之父”的荣誉加在他头上。
1897/3/1 1965/12/10 亨利·考埃尔 (Cowell, Hen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C2%B7%E8%80%83%E5%9F%83%E5%B0%94 亨利·考埃尔(英语:Henry Cowell,1897年3月1日-1965年12月10日),美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
1879/5/22 1932/9/14 让·克哈斯 (Cras, Je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C2%B7%E5%85%8B%E5%93%88%E6%96%AF 让·埃米尔·保罗·克哈斯(法语:Jean Émile Paul Cras,1879年5月22日-1932年9月14日),法国布列塔尼作曲家、海军将领。生、卒于布雷斯特。作为军官,克哈斯在一战中战功卓著,尤其是亚得里亚海战役。终其一生,克哈斯都在从事海军职务。他还曾发明了一种以他名字命名的导航绘图仪。[1]\n在繁忙的海军事务之中,克哈斯把主要的空闲时间都投入了作曲,甚至经常在舰船上进行创作。他曾与作曲家亨利·迪帕克相识,后者对其才华甚为欣赏。他的创作范围甚广,其中有歌剧、室内乐、管弦乐、钢琴作品和歌曲等。他的歌剧《波吕斐摩斯》改编自象征派诗人阿尔贝·萨曼的戏剧。克哈斯的音乐风格受到迪帕克、肖松以及印象派的影响,他家乡布列塔尼的风土人情也对其影响不小,使他一定程度上有民族乐派的特点。但是克哈斯音乐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作为一个终日与大海为伴的人,对海洋充满色彩的描绘。克哈斯被认为是最善于创作与大海有关的音乐的作曲家之一。
1678/12/30 1727/8/14 威廉·克罗夫特 (Croft,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5%85%8B%E7%BD%97%E5%A4%AB%E7%89%B9 威廉·克罗夫特(英语:William Croft,1678年12月30日-1727年8月14日)是一個英國作曲家和管風琴手。\n克罗夫特出生在沃里克郡艾丁顿的莊園裡,在皇室小禮拜堂完成教育,師從約翰·布洛(John Blow)直到1698年。到了1700年他已經成為了蘇活區聖安妮教堂裡的管風琴手.。1707年,他取代了過世的耶利米·克拉克,成為皇家小禮拜堂的孩童導師(其中的學生包含毛利斯.格林),接下來的一年裡,他更接替約翰·布洛成為西敏寺的管風琴手。並為安妮女王的葬禮以及隔年,1714年英王喬治一世加冕儀式作曲。\n1724年,克罗夫特出版了《音樂敬拜》一書,其中匯整了許多教會音樂,這是第一本統整教會敬拜音樂的樂譜出版品。其後,他的健康開始惡化,在巴斯逝世。
1775/10/15 1838/7/28 伯恩哈德·亨里克·克鲁赛尔 (Crusell, Bernhard Henri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F%E6%81%A9%E5%93%88%E5%BE%B7%C2%B7%E4%BA%A8%E9%87%8C%E5%85%8B%C2%B7%E5%85%8B%E9%B2%81%E8%B5%9B%E5%B0%94 伯恩哈德·亨里克·克鲁赛尔(瑞典語:Bernhard Henrik Crusell,1775年10月15日-1838年7月28日),芬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斯德哥尔摩以单簧管演奏家的身份度过的。克鲁赛尔被誉为西贝柳斯之前最伟大的芬兰作曲家,其单簧管作品风格优雅,旋律动人,技巧丰富,在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1835/1/18 1918/3/13 塞萨尔·居伊 (Cui, Césa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E%E8%90%A8%E5%B0%94%C2%B7%E5%B1%85%E4%BC%8A 策扎尔·安东诺维奇·居伊(俄语:Цезарь Антонович Кюи,1835年1月18日-1918年3月13日),法裔-立陶宛裔俄罗斯军官、作曲家、音乐评论家。\n居伊与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丁共同组成了推进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的强力集团。
1791/2/21 1857/7/15 卡尔·车尔尼 (Czerny,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8%BD%A6%E5%B0%94%E5%B0%BC 卡尔·车尔尼(德语:C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钢琴教育家。
1904/2/3 1975/2/19 路易吉·达拉皮科拉 (Dallapiccola, Luig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5%90%89%C2%B7%E8%BE%BE%E6%8B%89%E7%9A%AE%E7%A7%91%E6%8B%89 路易吉·达拉皮科拉(意大利语:Luigi Dallapiccola,1904年2月3日-1975年2月19日),意大利作曲家。
1763/6/15 1826/4/13 弗朗兹·但齐 (Danzi,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4%BD%86%E9%BD%90 费迪南德·但齊(德语:Ferdinand Danzi,1763年6月15日-1826年4月13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大提琴家。出生在曼海姆附近的一座小城市,并在曼海姆开始音乐生涯,后来先后在慕尼黑,斯图加特,卡尔斯鲁厄的宫廷任职。他的作品数量很多,涉及当时的各种音乐体裁,但今天主要以管乐作品知名,特别是为长笛,大管而作的协奏曲,以及管乐室内乐作品。
1813/2/14 1869/1/17 亚历山大·达尔戈梅日斯基 (Dargomyzhsky,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8%BE%BE%E5%B0%94%E6%88%88%E6%A2%85%E6%97%A5%E6%96%AF%E5%9F%BA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达尔戈梅日斯基(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Даргомыжский,1813年2月14日-1869年1月17日),俄罗斯作曲家。早年结识格林卡后,受其鼓励决定投身音乐事业,但他创作的几部歌剧都不大成功。晚年结识了强力集团的几位作曲家,并与他们建立了密切联系。达尔戈梅日斯基的创作以声乐作品为主,上承格林卡的风格,并对穆索尔斯基等作曲家有重要影响。他在最后一部歌剧《石客》(生前未完成,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续完)中取消了咏叹调和宣叙调之分,力图把俄语的特点和音乐结合起来。
1838/3/15 1889/2/26 卡尔·达维多夫 (Davidov, K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8%BE%BE%E7%BB%B4%E5%A4%9A%E5%A4%AB 卡尔·尤利耶维奇·达维多夫(俄语:Карл Юльевич Давыдов,1838年3月15日-1889年2月26日),俄国大提琴家、作曲家。曾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主要演奏大提琴,偶尔作曲,并曾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达维多夫是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大提琴家之一,柴可夫斯基称他为“大提琴沙皇”。[1]他于1870年获得的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是一把绝世名琴,后世以“达维多夫斯特拉迪瓦里”命名,这把琴后来的主人包括杰奎琳·杜普蕾和马友友。他的著名音乐创作包括四部大提琴协奏曲。
1862/8/22 1918/3/25 克劳德·德彪西 (Debussy, Clau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5%8A%B3%E5%BE%B7%C2%B7%E5%BE%B7%E5%BD%AA%E8%A5%BF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後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1]。\n德彪西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并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2]。《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不管怎样,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1],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3][4]。其音乐对自他已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
0000/00/00 1726/6/18 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 (Delalande, Michael Rich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6%AD%87%E5%B0%94%C2%B7%E7%90%86%E6%9F%A5%E5%BE%B7%C2%B7%E5%BE%B7%E6%8B%89%E5%85%B0%E5%BE%B7 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法语:Michel Richard Delalande,1657年-1726年6月18日),作为一位多产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是法国大经文歌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写了将近80首大经文歌,同时他也是管风琴演奏家。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以“国王晚宴交响曲”著称。德拉兰德也写芭蕾舞剧和抒情悲剧。
1836/2/21 1891/1/16 利奥·德里布 (Délibes, Lé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A5%A5%C2%B7%E5%BE%B7%E9%87%8C%E5%B8%83 克莱芒·菲利贝·莱奥·德利布(法语:Clément Philibert Léo Delibes,1836年2月21日-1891年1月16日),法國歌劇、芭蕾舞劇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管风琴家。\n德利布出生於圣日尔曼迪瓦尔(即今日薩爾特省拉夫賴士),父親是一個郵差,在他年幼時已過身;母親則是業餘的音樂演奏家,而祖父亦曾當過歌劇歌手,因此德利布自少便從家人中接觸音樂。1847年他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阿道夫·亞當學習作曲,當時也學習聲樂和鍵盤。畢業後先後在國家歌劇院(Théâtre Lyrique)、巴黎歌劇院(Paris Opéra)、聖皮埃爾德夏尤教堂(Saint-Pierre-de-Chaillot)等擔任合唱指揮、伴奏或風琴演奏手。1871年與莱昂蒂内(Léontine Estelle Denain)結婚。\n德利布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和舞台劇有關,他先後共完成了超過20齣的歌劇和輕歌劇和三齣芭蕾舞剧,他亦有創作藝術歌曲等作品,但室樂、管絃樂作品則近乎欠奉。當中以芭蕾舞剧《夢偶情緣》和《西尔维亚》,歌剧《拉克美》為他的代表作。
1862/1/29 1934/6/10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Delius, Frederic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9B%B7%E5%BE%B7%E9%87%8C%E5%85%8B%C2%B7%E6%88%B4%E7%95%99%E6%96%AF 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西奥多·戴留斯,CH(英语:Frederick Albert Theodore Delius,1862年1月29日-1934年6月10日),又译“大流士”,“弗雷德里克”又作“弗里茨”(Fritz),德国血统的英国作曲家。
1929/4/6 1996/11/24 爱迪生·杰尼索夫 (Denisov, Edis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8%BF%AA%E7%94%9F%C2%B7%E6%9D%B0%E5%B0%BC%E7%B4%A2%E5%A4%AB 爱迪生·瓦西里耶维奇·杰尼索夫(俄语:Эдисо́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Дени́сов,1929年4月6日-1996年11月24日),苏联-俄罗斯作曲家,生于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其家人为了向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致敬而给他起了“爱迪生”一名(杰尼索夫的父亲是个电气工程师)。[1]他因为不顾苏联当局限制,坚持用现代手法作曲,故而不得不转入“地下”创作。[2]杰尼索夫原来学习数学,后来在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劝说下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舍巴林学作曲。所创作的作品多有先锋派特征,常与施尼特凯、古拜杜丽娜并称为苏联先锋派音乐三杰。90年代以后移居法国,1996年逝世于巴黎。
1672/4/6 1726/6/18 安德烈·卡迪纳·德图什 (Destouches, André Cardina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5%8D%A1%E8%BF%AA%E7%BA%B3%C2%B7%E5%BE%B7%E5%9B%BE%E4%BB%80 安德烈·卡迪纳·德图什(法语:André Cardinal Destouches,1672年4月6日-1726年6月18日),法国作曲家,以他的芭蕾歌剧Les élémens著称。
1781/9/5 1858/4/8 安东·迪亚贝利 (Diabelli,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8%BF%AA%E4%BA%9A%E8%B4%9D%E5%88%A9 安东·迪亚贝利(德语:Anton Diabelli,1781年9月5日-1858年4月8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出版商。出生于萨尔茨堡附近,从米歇尔·海顿学习。后移居维也纳,于1818年开办了出版公司。1823年,他创作了一首圆舞曲,并邀请当时51位著名作曲家参与创作变奏曲。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即因此而成。他的出版事业非常成功,同时作为业余作曲家,他为钢琴和吉他也写了很多作品,今天主要作为教学使用。
1862/9/2 1921/4/5 阿尔丰斯·迪彭布罗克 (Diepenbrock, Alphon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8%B0%E6%96%AF%C2%B7%E8%BF%AA%E5%BD%AD%E5%B8%83%E7%BD%97%E5%85%8B 阿尔丰斯·约翰内斯·玛利亚·迪彭布罗克(荷蘭語:Alphonsus Johannes Maria Diepenbrock , 1862年9月2日-1921年4月5日),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文学家。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学习古典文学,音乐方面全靠自学成才。1894年,辞去教职决定从事音乐事业。后结识了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勋伯格等作曲家,并在荷兰指挥许多近代作曲家的作品上演。迪彭布罗克的音乐作品受到中世纪教堂音乐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较大,后期部分作品也有印象主义特征。
1739/11/2 1799/10/24 卡尔·冯·迪特斯多夫 (Dittersdorf, Carl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86%AF%C2%B7%E8%BF%AA%E7%89%B9%E6%96%AF%E5%A4%9A%E5%A4%AB 奥古斯特·卡尔·迪特斯·冯·迪特斯多夫(德语:August 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1739年11月2日-1799年10月24日),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1877/6/27 1960/2/9 多赫南伊·埃尔诺 (Dohnanyi, Ern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8%B5%AB%E5%8D%97%E4%BC%8A%C2%B7%E5%9F%83%E5%B0%94%E8%AF%BA 多赫南伊·埃尔诺(匈牙利语:Dohnányi Ernő,德语:Ernst von Dohnányi,1877年6月27日-1960年2月9日),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其孙克里斯托弗是著名的当代指挥家。
1797/11/29 1848/4/8 葛塔诺·多尼采蒂 (Donizetti, Gaeta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1%9B%E5%A1%94%E8%AF%BA%C2%B7%E5%A4%9A%E5%B0%BC%E9%87%87%E8%92%82 多米尼科·葛塔諾·玛利亚·多尼采蒂(意大利语:Domenico Gaetano Maria Donizetti,1797年11月29日-1848年4月8日),又譯唐尼采蒂,是一位義大利著名的歌劇作曲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是1835年首演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n多尼采蒂出生於貝爾加莫(Bergamo)一個並非音樂世家的窮苦家庭。但在1806年他成為西門·邁爾(Simon Mayr)在貝爾加莫的慈善學校的第一批學生中的一員。\n多尼采蒂以他的歌劇著名,不過他也寫了不少其他格式的音樂,如教會禮樂,弦樂四重奏和一些管弦樂樂曲。\n他的弟弟朱塞佩·多尼采蒂在1828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宮廷音樂總監,為蘇丹馬哈茂德二世服務。\n多尼采蒂作品的聲樂風格,豐富了由罗西尼和贝利尼推至流行市場的美聲歌劇基礎。這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被視為19世紀初美聲歌剧的典範之作。
1835/10/7 1913/2/26 费利克斯·德莱塞克 (Draeseke, Feli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88%A9%E5%85%8B%E6%96%AF%C2%B7%E5%BE%B7%E8%8E%B1%E5%A1%9E%E5%85%8B 费利克斯·奥古斯特·伯恩哈德·德莱塞克(德语:Felix August Bernhard Draeseke,1835年10月7日-1913年2月26日),德国作曲家。早年曾就读于莱比锡音乐学院,但他更接近李斯特与瓦格纳。1861年他到卢塞恩工作,回国后定居于德累斯顿。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他是最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作品被广泛地演出。[1]他的音乐风格更接近于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擅长对位,而旋律天赋较逊。
1930/3/1 1995/8/29 皮埃尔·马克斯·杜布瓦 (Dubois, Pierre Ma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9F%83%E5%B0%94%C2%B7%E9%A9%AC%E5%85%8B%E6%96%AF%C2%B7%E6%9D%9C%E5%B8%83%E7%93%A6 皮埃尔·马克斯·杜布瓦(法语:Pierre Max Dubois,1930年3月1日-1995年8月29日),法國作曲家,出生於Graulnet。他在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就讀期間受到法國六人团(Les Six)成員之一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的指導,並將六人組的新音樂主張帶入二十世紀中期,雖然知名度不高卻被受尊敬。曾於獲1955年的羅馬大獎及1964年的巴黎音樂大獎[1]。其作品仍保留傳統調性與旋律,運用有趣的和聲與織度造就明亮的聽覺效果[2]。為木管樂器創作為數不少的作品,尤其是薩克斯管,其中包括許多獨奏與室內樂作品。作品主要有《F大調薩克斯管四重奏》(Quartet for Saxophones in F )以及為中音薩克斯管創作的《性格小品組曲》(Pieces caracteristiques en forme de suite)等。他於1995年逝世於法國羅康庫(Rocquencourt)。
1837/8/24 1924/6/11 提奥多·杜布瓦 (Dubois, Théodor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F%90%E5%A5%A5%E5%A4%9A%C2%B7%E6%9D%9C%E5%B8%83%E7%93%A6 弗朗索瓦-克莱门特·提奥多·杜布瓦(法语:François-Clément Théodore Dubois ,1837年8月24日-1924年6月11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马恩省的一个小镇,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61年获罗马大奖,后在圣克罗蒂德圣殿任合唱指挥并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1896-1905年担任校长,后因取消拉威尔参加罗马大奖评比资格引起争议而辞职。[1]杜布瓦的一些宗教音乐和歌剧在当时曾经一度流行,现在已不再演奏,主要作为音乐教育家而出名。
1397/8/5 1474/11/27 纪尧姆·迪费 (Dufay, Guillaum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A%E5%B0%A7%E5%A7%86%C2%B7%E8%BF%AA%E8%B4%B9 纪尧姆·迪费(法语:Guillaume Dufay,1397年8月5日-1474年11月27日),又译杜飞,Dufay或作Du Fay,法国-弗莱芒作曲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过渡期的代表性作曲家。
1865/10/1 1935/5/17 保罗·杜卡斯 (Dukas, Pau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7%BD%97%C2%B7%E6%9D%9C%E5%8D%A1%E6%96%AF 保罗·亞伯蘭·杜卡斯(法语:Paul Abraham Dukas,1865年10月1日-1935年5月17日),法国作曲家。\n杜卡斯1882年便获得罗马大奖二等奖。他的早年创作风格深受瓦格纳影响,以配器色彩丰富见称,1897年以《魔法师的弟子》一举成名。这部管弦乐曲日后由于成为迪士尼经典动画片《幻想曲》的核心片断而变得十分著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精品比例很大,其中包括芭蕾《仙女》和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n杜卡斯1888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910年-1913年、1928年-1935年两度任该院作曲教授,他的学生中包括了大量的著名作曲家。其中有西班牙盲人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戈,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梅西安,以及中国作曲家冼星海。
1886/5/3 1971/5/30 马塞尔·迪普雷 (Dupré, Marc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A1%9E%E5%B0%94%C2%B7%E8%BF%AA%E6%99%AE%E9%9B%B7 马塞尔·迪普雷(法语:Marcel Dupré,1886年5月3日-1971年5月30日),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出生在鲁昂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当地的管风琴师,并在自己家中建造了一架管风琴。迪普雷18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管风琴演奏。1914年获罗马大奖,1920年成功举办了10场系列音乐会,背谱演奏巴赫的所有管风琴曲。1926年受聘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1934年接替维多尔任圣叙尔比斯教堂的管风琴师直到去世。迪普雷的作品以管风琴曲为主。[1]他的音乐受到巴赫和维尔纳的影响较大,但和声与对位的写作更为复杂,且带有印象主义特点,要求很高的演奏技巧,受到管风琴家广泛欢迎。
1888/5/27 1979/7/3 路易·迪雷 (Durey, Lou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C2%B7%E8%BF%AA%E9%9B%B7 路易·迪雷(法语:Louis Durey,1888年5月27日-1979年7月3日),法国作曲家,六人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后来加入共产党,创作了不少政治性明显的音乐,包括以毛泽东、胡志明等人的诗歌作品为词的声乐作品。[1]
1731/12/8 1799/2/12 弗朗蒂舍克·克萨韦尔·杜舍克 (Dušek, František Xav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8%92%82%E8%88%8D%E5%85%8B%C2%B7%E5%85%8B%E8%90%A8%E9%9F%A6%E5%B0%94%C2%B7%E6%9D%9C%E8%88%8D%E5%85%8B 弗朗蒂舍克·克萨韦尔·杜舍克(捷克语:František Xaver Dušek,1731年12月8日-1799年2月12日),波西米亚作曲家,钢琴家。他长期在布拉格以担任成功的钢琴教师谋生,同时是一位重要的交响曲作者。他与莫扎特关系非同寻常。他的妻子是一位出色的女高音,经常在莫扎特的歌剧演出中担任角色。
1760/2/12 1812/3/20 扬·拉迪斯拉夫·杜舍克 (Dussek, Jan Ladisl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AC%C2%B7%E6%8B%89%E8%BF%AA%E6%96%AF%E6%8B%89%E5%A4%AB%C2%B7%E6%9D%9C%E8%88%8D%E5%85%8B 扬·拉迪斯拉夫·杜舍克(捷克语:Jan Ladislav Dussek,1760年2月12日-1812年3月20日),波西米亚钢琴家,作曲家。自幼展现出过人的音乐才华,1782年访问汉堡,从C.P.E.巴赫学习。同年展开钢琴演奏生涯,在欧洲各地取得巨大成功。杜舍克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他常使用丰满的半音化和声,自由的转调和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并大量采用踏板,对钢琴音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04/6/19 1972/8/23 巴里斯·德瓦利奥纳斯 (Dvarionas, Baly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9%87%8C%E6%96%AF%C2%B7%E5%BE%B7%E7%93%A6%E5%88%A9%E5%A5%A5%E7%BA%B3%E6%96%AF 巴里斯·德瓦利奥纳斯(立陶宛语:Balys Dvarionas,1904年6月19日-1972年8月23日),立陶宛-苏联作曲家。作品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获得斯大林奖[1]并被著名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演奏。
1841/9/8 1904/5/1 安东宁·德沃夏克 (Dvorák, Antoní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AE%81%C2%B7%E5%BE%B7%E6%B2%83%E5%A4%8F%E5%85%8B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n\n安东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於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于捷克)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镇伏尔塔瓦河旁的磨房内,卒於布拉格,是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
1848/1/21 1933/2/12 亨利·迪帕克 (Duparc, Henr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C2%B7%E8%BF%AA%E5%B8%95%E5%85%8B 欧仁·玛丽·亨利·富凯·迪帕克(法语:Eugène Marie Henri Fouques Duparc,1848年1月21日-1933年2月12日),法国作曲家。他是弗兰克的最初一些学生之一,1871年,与圣桑等人一起成立了民族现代音乐协会并任书记,但是在1885年,他由于长期受神经衰弱困扰辞去职务,并开始隐居,后来与克哈斯成为好友。[1]他晚年毁掉了自己的许多作品,在他留下来的少数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十余首艺术歌曲。这些歌曲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诗意,歌词与音乐密不可分,是法语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对后代影响很大。[2]
1902/1/11 1986/6/16 莫里斯·迪吕弗莱 (Duruflé, Mauri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9%87%8C%E6%96%AF%C2%B7%E8%BF%AA%E5%90%95%E5%BC%97%E8%8E%B1 莫里斯·迪吕弗莱(法语:Maurice Duruflé,1902年1月11日-1986年6月16日),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在巴黎音乐学院从杜卡斯和图内米尔学习,成为出色的管风琴演奏者。1943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任和声学教授。1975年遭遇车祸,放弃演出,1986年逝世。[1]迪吕弗莱严于律己,他的作品很少,写法也比较保守,但质量很高,具有庄严肃穆的特色,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天主教徒的虔诚。另外,迪吕弗莱的妻子玛丽-玛德莱娜也是一位出色的管风琴家。http://www.requiemsurvey.org/composers.php?id=274
1898/7/6 1962/9/6 汉斯·艾斯勒 (Eisler, Hann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AF%C2%B7%E8%89%BE%E6%96%AF%E5%8B%92 汉斯·艾斯勒(德语:Hanns Eisler,1898年7月6日-1962年9月6日),犹太血统的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社会活动家。
1857/6/2 1934/2/23 爱德华·埃尔加 (Elgar, Edw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E%B7%E5%8D%8E%C2%B7%E5%9F%83%E5%B0%94%E5%8A%A0 爱德华·威廉·埃尔加爵士,第一代從男爵,OM,GCVO(英语:Sir Edward William Elgar, 1st Baronet,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英格蘭浪漫派作曲家,代表作包括《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和《威風凜凜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n其中較為華人熟悉的作品有,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あたしンち)結尾曲便是以其作品《威風凜凜進行曲》改編:而其另一名作《愛的禮讚》(Salut d'Amour)部分旋律先後出現於香港流行歌手梁洛施之《先苦後甜》及韓國兒童歌唱組合七公主的《Love Song》(中文改編版為台灣歌手楊丞琳之《慶祝》)中 。
1881/8/19 1955/5/4 乔治·埃内斯库 (Enescu, Georg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9F%83%E5%86%85%E6%96%AF%E5%BA%93 乔治·埃内斯库(羅馬尼亞語:George Enescu,1881年8月19日-1955年5月4日),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1810/11/7 1893/6/15 艾凯尔·费伦茨 (Erkel, Feren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5%87%AF%E5%B0%94%C2%B7%E8%B4%B9%E4%BC%A6%E8%8C%A8 艾凯尔·费伦茨(匈牙利语:Erkel Ferenc,德语:Franz Erkel,1810年11月7日-1893年6月15日),或譯法蘭茲·艾爾科(德语:Franz Erkel),匈牙利作曲家。少年时代即开始从事歌剧的指挥与创作,并曾任布达佩斯爱乐乐团指挥和匈牙利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他是匈牙利民族歌剧的奠基人,[1]也是匈牙利国歌的作者。作品民族气息浓厚,规模宏大,政治性强,在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n艾凯尔还是一名出色的棋手。
1824/3/2 1884/5/12 海因里希·威尔海姆·恩斯特 (Ernst, Heinrich Wilhei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0%94%E6%B5%B7%E5%A7%86%C2%B7%E6%81%A9%E6%96%AF%E7%89%B9 海因里希·威尔海姆·恩斯特(德语:Heinrich Wilhelm Ernst,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犹太血统的摩拉维亚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即到维也纳学习音乐,1828年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决心成为一名小提琴家。不久他就成为帕格尼尼的有力竞争对手。1844年后,他经常居住在英法两国,直到去世。恩斯特的作品有极高的演奏难度,常常使用复杂的复调写作技巧,是对小提琴家的巨大挑战。
1876/11/23 1946/11/14 曼努埃尔·德·法利亚 (Falla, Manuel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C%E5%8A%AA%E5%9F%83%E5%B0%94%C2%B7%E5%BE%B7%C2%B7%E6%B3%95%E5%88%A9%E4%BA%9A 曼努埃尔·德·法雅-马特乌(西班牙语:Manuel de Falla y Matheu,1876年11月23日-1946年11月14日),又译法里雅、法拉、法利亚,是一位西班牙古典音乐作曲家。
1845/5/12 1924/11/4 加布里埃爾·福莱 (Fauré, Gabri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5%B8%83%E9%87%8C%E5%9F%83%E5%B0%94%C2%B7%E7%A6%8F%E8%8E%B1 加布里埃爾·于尔班·福莱(法语:Gabriel Urbain Fauré,1845年5月12日-1924年11月4日),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以及音樂教育家。福莱前承聖桑,後繼者則有拉威爾與德彪西;早期與聖桑一同為法國國民樂派奠基,後期在巴黎音樂學院任內力行改革,提拔後進,對於法國近代音樂發展起了軸承的作用。佛瑞的音樂作品以聲樂與室內樂聞名,在和聲與旋律的語法上也影響了他的後輩。
1850/12/21 1900/10/15 兹德涅克·菲比赫 (Fibich, Zdeně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B9%E5%BE%B7%E6%B6%85%E5%85%8B%C2%B7%E8%8F%B2%E6%AF%94%E8%B5%AB 兹德涅克·菲比赫(捷克语:Zdeněk Fibich ,1850年12月21日-1900年10月15日),捷克作曲家。早年随母亲学钢琴,后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1875年回布拉格任剧院指挥。 1881年辞职,靠作曲和私人教学为生。1900年因肺炎去世。\n菲比赫是与德沃夏克同时代的重要捷克作曲家,其风格较少民族特色,更接近德奥传统。他的音乐常常富于文学气息,擅于写景叙事,尤以戏剧作品著名。他的四套钢琴小品集《情绪、印象与回忆》包含有376首小品,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钢琴套曲。
1782/7/26 1837/1/23 约翰·菲尔德 (Field,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8%8F%B2%E5%B0%94%E5%BE%B7 约翰·菲尔德(英语:John Field,1782年7月26日-1837年1月23日),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
1812/4/27 1883/1/24 弗里德里希·冯·弗洛托 (Flotow, Friedrich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86%AF%C2%B7%E5%BC%97%E6%B4%9B%E6%89%98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费迪南德·冯·弗洛托(德语:Friedrich Adolf Ferdinand von Flotow,1812年4月27日-1883年1月24日),德国作曲家。1827年赴巴黎师从雷哈,期间结识了梅耶贝尔,罗西尼,阿莱维,奥柏等作曲家,并立志于歌剧创作。1844年写出成名作《亚历山德罗·斯特拉代拉》。后曾到什未林任职,晚年居住在维也纳。他的作品风格比较轻快,受法国音乐的影响较大。目前他的歌剧中经常上演的只有一部《玛尔塔》。
1859/12/30 1951/5/29 约瑟夫·博胡斯拉夫·费尔斯特 (Foerster, Josef Bohusl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5%8D%9A%E8%83%A1%E6%96%AF%E6%8B%89%E5%A4%AB%C2%B7%E8%B4%B9%E5%B0%94%E6%96%AF%E7%89%B9 约瑟夫·博胡斯拉夫·费尔斯特(捷克语:Josef Bohuslav Foerster ,1859年12月30日-1951年5月29日),捷克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生于一个音乐世家,早年就学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毕业后曾担任乐评家,并成为马勒的好友。[1]1901年到汉堡任教,1918年回国,晚年受到很高尊崇。费尔斯特寿命很长,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在各种体裁上都有建树。他的作品常带有丰富的个人情感,有时显出神秘倾向。在音乐风格上,很少民族主义色彩,接近德奥传统。他的绝大部分作品目前已很少演奏。
1853/3/5 1937/4/4 阿瑟·富特 (Foote, Arthu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9F%C2%B7%E5%AF%8C%E7%89%B9 阿瑟·富特(英语:Arthur Foote,1853年3月5日-1937年4月4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哈佛大学师从佩因学习,[1]后又到法国进修。回国后担任管风琴师并从事教学。富特是19世纪重要的美国作曲家,他主要写作室内乐,风格接近勃拉姆斯。他还写过一些音乐教材,被广泛使用。
1880/11/1 1939/4/25 约翰·福尔兹 (Foulds,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7%A6%8F%E5%B0%94%E5%85%B9 约翰·赫伯特·福尔兹(英语:John Herbert Foulds,1880年11月1日-1939年4月25日),英国作曲家。其父是哈莱管弦乐团的巴松管演奏员,福尔兹初学大提琴,后来因汉斯·里赫特赏识获得指挥的机会,同时学习作曲。他创作的轻音乐在英国广受欢迎,而严肃音乐的演出机会则很少。1927年他赴巴黎,以为电影配乐为生。1935年到印度搜集民歌并在德里担任音乐指导,1939年在印度逝世。福尔兹的音乐主要是浪漫主义风格,他擅长创作旋律,同时也喜爱异国情调,其音乐通常富于描绘性,优美动听。
1822/12/10 1890/11/8 塞扎尔·弗兰克 (Franck, Césa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E%E6%89%8E%E5%B0%94%C2%B7%E5%BC%97%E5%85%B0%E5%85%8B 塞扎尔-奥古斯特-让-纪尧姆-胡伯特·弗兰克(法语:César-Auguste-Jean-Guillaume-Hubert Franck,1822年12月10日-1890年11月8日),比利时裔法国[1]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n弗兰克1835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一度回到比利时进行独奏表演,但并不成功。1844年,他回到巴黎,自此后一直在巴黎以授课为生。1872年起,他被聘为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李斯特曾经评价他的管风琴演奏为“巴赫再世”。\n1890年5月,弗兰克遭遇车祸,卧床数月后于11月8日逝世。
1712/1/24 1786/8/17 腓特烈二世 (Friedrich I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5%93%E7%89%B9%E7%83%88%E4%BA%8C%E4%B8%96_(%E6%99%AE%E9%B2%81%E5%A3%AB)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军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举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其使普魯士在欧洲大陆取得霸權,并向以普鲁士为中心武力统一德意志的道路迈出第一步。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而且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
1813/8/10 1864/12/21 威廉·亨利·弗赖 (Fry, William Hen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4%BA%A8%E5%88%A9%C2%B7%E5%BC%97%E8%B5%96 威廉·亨利·弗赖(英语:William Henry Fry,1813年8月10日-1864年12月21日),美国作曲家、乐评家,美国古典音乐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他创作了美国最早的重要歌剧《莱奥诺拉》,也是美国最早为大型管弦乐队写作的作曲家。他的《圣诞老人交响曲》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把萨克斯风用进管弦乐队的尝试。他也热情支持其他美国作曲家的创作。[1]
1847/2/15 1927/2/19 罗伯特·富克斯 (Fuchs, Ro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5%AF%8C%E5%85%8B%E6%96%AF 罗伯特·富克斯(德语:Robert Fuchs,1847年2月15日-1927年2月19日),奥地利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其学生中有众多著名作曲家。其作品为浪漫主义风格,受勃拉姆斯影响较大。\n罗伯特·富克斯之兄约翰·尼波默克·富克斯也是作曲家。
1886/1/25 1954/11/30 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 (Furtwängler, Wilhel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0%94%E6%B5%B7%E5%A7%86%C2%B7%E5%AF%8C%E7%89%B9%E6%96%87%E6%A0%BC%E5%8B%92 威廉·富特文格勒(德语:Wilhelm Furtwängler,1886年1月25日-1954年11月30日),德国指挥家,作曲家。
0000/00/00 1741/2/13 约翰·约瑟夫·富克斯 (Fux, Johann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7%BA%A6%E7%91%9F%E5%A4%AB%C2%B7%E5%AF%8C%E5%85%8B%E6%96%AF 约翰·约瑟夫·富克斯(德语:Johann Joseph Fux,1660年-1741年2月13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出生在斯蒂里亚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到格拉茨任管风琴师。1690年左右到维也纳,成为宫廷作曲家直到去世。富克斯的主要成就体现在音乐理论方面,他的《艺术津梁》是一部著名的对位法教科书,影响了几代作曲家。他的作品相对价值不高,主要是宗教音乐。
0000/00/00 1585/8/30 安德烈·加布里埃利 (Gabrieli, Andre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5%8A%A0%E5%B8%83%E9%87%8C%E5%9F%83%E5%88%A9 安德烈·加布里埃利(意大利语:Andrea Gabrieli,约1510年-1585年8月30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作为维拉尔特的学生,他继承了威尼斯乐派的传统,并在经文歌中加入器乐。其管风琴曲在音乐史上也颇为重要。\n作曲家乔万尼·加布里埃利是他的侄子。
0000/00/00 1612/8/12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 (Gabrieli, Giovann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4%B8%87%E5%B0%BC%C2%B7%E5%8A%A0%E5%B8%83%E9%87%8C%E5%9F%83%E5%88%A9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意大利语:Giovanni Gabrieli,1554或1557年-1612年8月1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安德烈·加布里埃利之侄。曾从拉索学习,后在慕尼黑工作过,1584年任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管风琴师。其作品风格华丽,声乐和器乐的技巧都高度发展,促进了赋格曲式的形成,被认为是文艺复兴音乐的高峰,并通过其学生许茨对德国音乐产生很大影响。
1817/2/22 1890/12/21 尼尔斯·加德 (Gade, Niel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B0%94%E6%96%AF%C2%B7%E5%8A%A0%E5%BE%B7 尼尔斯·威尔海姆·加德(丹麥語:Niels Wilhelm Gade,1817年2月22日-1890年12月21日),丹麦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管风琴家。早年在哥本哈根担任小提琴手,1840年写出成名作序曲《奥西安的回声》。1843年门德尔松指挥其第一交响曲在莱比锡首演,后到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8年返哥本哈根,创建哥本哈根音乐学院。加德的音乐创作主要遵循德奥传统,尤其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音乐旋律优美,结构精致。其创作和社会活动对北欧民族乐派的发展影响很大。
1896/9/25 1970/1/5 罗伯托·格哈德 (Gerhard, Ro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6%89%98%C2%B7%E6%A0%BC%E5%93%88%E5%BE%B7 罗伯托·格哈德(西班牙语:Robert Gerhard,1896年9月25日-1970年1月5日),德国-瑞士裔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作曲家,母为阿尔萨斯人,原名Robert Juan Rene Gerhard。初曾从格拉纳多斯学钢琴,从费利佩·佩德雷尔学作曲。后来得到勋伯格的赏识后又成为后者的学生。西班牙内战期间被迫迁居国外,先到巴黎,后到剑桥,[1]最终逝世于剑桥。格哈德是序列主义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代表之一,但也有着鲜明的西班牙民族个性。他在其第三交响曲“拼贴”中使用了录音带。
1566/3/8 1613/9/8 卡洛·杰苏阿尔多 (Gesualdo, Carl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6%B4%9B%C2%B7%E6%9D%B0%E8%8B%8F%E9%98%BF%E5%B0%94%E5%A4%9A 卡洛·杰苏阿尔多(意大利语:Carlo Gesualdo,1566年3月8日-1613年9月8日),[1]韦诺萨亲王、孔扎(Conza)伯爵。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杰出的作曲家、鲁特琴演奏家。
1898/9/26 1937/7/11 喬治·格什温 (Gershwin, Georg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6%A0%BC%E4%BB%80%E6%B8%A9 乔治·格什温(英语:George Gershwin,1898年9月26日-1937年7月11日)是一位美国作曲家。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原名雅各布·格肖维茨(Jacob Gershowitz)。\n格什温的贡献是把古典音乐的风格与爵士乐和布鲁斯的风格结合了起来。格什温1937年夏因患脑癌去世,去世时三十九岁。\nhyhjjdhcdhjkzvH== 作品 ==
1916/4/11 1983/6/25 阿尔伯托·希纳斯特拉 (Ginastera, Albert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C%AF%E6%89%98%C2%B7%E5%B8%8C%E7%BA%B3%E6%96%AF%E7%89%B9%E6%8B%89 阿尔伯托·埃瓦里斯托·希纳斯特拉(西班牙语:Alberto Evaristo Ginastera ,1916年4月11日-1983年6月25日),阿根廷作曲家。早年在阿根廷国内学习,1945年赴美师从科普兰,回国后,发起组织作曲家协会并在多所大学任教。1971年旅居瑞士。希纳斯特拉的早期作品受阿根廷民间音乐影响,富于舞蹈节奏和生活气息。50年代后开始采用序列音乐,但仍保持与传统的联系。其作品在拉丁美洲音乐史上拥有崇高地位,被认为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
1867/8/28 1948/11/12 翁贝托·焦尔达诺 (Giordano, Umbert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F%81%E8%B4%9D%E6%89%98%C2%B7%E7%84%A6%E5%B0%94%E8%BE%BE%E8%AF%BA 翁贝托·梅诺蒂·玛利亚·焦尔达诺(意大利语:Umberto Menotti Maria Giordano,1867年8月28日-1948年11月12日)出生于福贾(Foggia,意大利东南部一城市),他的父亲是一名药剂师,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击剑运动员,但焦尔达诺的身上显示出的是音乐的天赋。不顾家庭的反对,乔达诺于1882年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并在那里学习了七年。在校期间,他创作了第一部歌剧《Marina》,在出版商 Edoardo Sonzogno 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焦尔达诺是所有参赛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作曲家,他后来与当时获得第一名的作曲家马斯卡尼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随即,Sonzogno 委托作曲家写一部歌剧《Mala vita》(悲惨的生活),1892年2月在罗马 Teatro Argentina 首演,因为这部歌剧冷酷的描述了一名那不勒斯妓女的不幸的生活,所以遭到意大利观众的激烈的咒骂,但在维也纳、柏林和布拉格却很受欢迎。1894年,焦尔达诺开始谱写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安德烈·谢尼埃》(Andrea Chenier),1896年3月28日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大获成功,之后便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1903年后焦尔达诺的创作进入了低谷,他最后的作品是一部于1929年在米兰首演的独幕剧《Il re》。1948年11月,作曲家于米兰逝世。\n焦尔乔达诺的整个创作时期,其作品带有鲜明的真实主义风格。真实主义(Verismo)指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一种艺术潮流,在1890年代十分流行,在歌剧创作上导致音乐话剧式的艺术处理,尝试将现实中的性格、场景和情感搬上舞台,为追求个别情节不惜牺牲结构的统一和有机的发展。作品中的管弦乐没有明显的划分,旋律连绵不断,主要描写社会底层的人物。最具代变的作品有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La Boheme,1896),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1890)和莱翁卡瓦洛的丑角(Pagliacci,1892)。
1937/1/31 9999/99/99 菲利普·格拉斯 (Glass, Phili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B2%E5%88%A9%E6%99%AE%C2%B7%E6%A0%BC%E6%8B%89%E6%96%AF 菲利普·莫里斯·格拉斯(英语:Philip Morris Glass,1937年1月31日-),美国当代作曲家,简约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了传统古典音乐的几乎所有体裁,并且在流行音乐领域有不少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4/5/23 1936/1/22 路易斯·格拉斯 (Glass, Lou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6%96%AF%C2%B7%E6%A0%BC%E6%8B%89%E6%96%AF 路易斯·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格拉斯(丹麥語:Louis Christian August Glass,1864年5月23日-1936年1月22日),丹麦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师从加德,后又到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他曾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但后来一只手瘫痪,被迫退出舞台,专心于作曲。他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的,受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的影响较大,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中著名的有第六交响曲“丹麦人的诞生”等。
0000/00/00 9999/99/99 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 (Glazunov,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6%A0%BC%E6%8B%89%E7%A5%96%E8%AF%BA%E5%A4%AB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Глазунов,1865年8月10日 - 1936年3月21日),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师和指挥家。1906年至1917年间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后参与重组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和后来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并继续担任院长直至1930年。格拉祖诺夫担任院长期间最著名的学生是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1928年,格拉祖诺夫离开苏联,前往欧洲和美国游历,最后定居在巴黎。\n格拉祖诺夫成名颇早,其初期作品接近强力集团风格,后力图在作品中将强力集团与柴可夫斯基的风格融合,并大量运用对位法。格拉祖诺夫的音乐配器色彩丰富,旋律优美,写作技巧精湛。格拉祖诺夫从本质上说是一位器乐作曲家,尤以其管弦乐,芭蕾音乐和室内乐著称。他还是罕见的写作管风琴作品的俄罗斯作曲家。
1875/1/11 1956/6/23 莱因霍尔德·格里埃尔 (Gliére, Reinho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5%9B%A0%E9%9C%8D%E5%B0%94%E5%BE%B7%C2%B7%E6%A0%BC%E9%87%8C%E5%9F%83%E5%B0%94 莱因霍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俄语:Рейнгольд Морицевич Глиэр,1875年1月11日-1956年6月23日),乌克兰-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
1804/6/1 1857/2/15 米哈依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Glinka, Mikhai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93%88%E4%BE%9D%E5%B0%94%C2%B7%E4%BC%8A%E4%B8%87%E8%AF%BA%E7%BB%B4%E5%A5%87%C2%B7%E6%A0%BC%E6%9E%97%E5%8D%A1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俄语: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1804年6月1日-1857年2月15日),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特别是对俄国浪漫樂派强力集团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俄国交响乐的奠基人。曾经的俄罗斯国歌《爱国歌》即是格林卡的作品。
1714/7/2 1787/11/5 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 (Gluck, Christoph Williba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A4%AB%C2%B7%E7%BB%B4%E5%88%A9%E5%B7%B4%E5%B0%94%E5%BE%B7%C2%B7%E6%A0%BC%E9%B2%81%E5%85%8B 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里特·冯·格鲁克(德语: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1714年7月2日-1787年11月5日),德国作曲家。在布拉格学习音乐,后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创作,毕业后去英国旅行。1750年结婚后定居维也纳,四年后任宫廷歌剧院的乐队指挥,并创作了大量的意大利田园剧和法国喜歌剧,1762年,他在《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尝试改革,创立了一种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其一生创作了一百余部歌剧,但当中很多已经遗失。作曲家在巴黎写的最后一部法语歌剧首演失败后回到维也纳,在那里逝世。
1849/8/18 1895/1/10 本杰明·戈达 (Godard, Benjam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6%9D%B0%E6%98%8E%C2%B7%E6%88%88%E8%BE%BE 本杰明·路易·保罗·戈达(法语:Benjamin Louis Paul Godard,1849年8月18日-1895年1月10日),法国作曲家,小提琴家。自幼从维厄当学习小提琴演奏,并和他一起到欧洲各地演出。1887年戈达成为巴黎音乐学院的一名教授。他是瓦格纳风格的坚决抵制者,作品数量很多,虽然旋律优美但较缺乏特色,目前经常演奏的仅有选自歌剧《约斯兰》的一首小提琴小品《摇篮曲》。[1]
1870/2/13 1938/11/21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Godowsky, Leopo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A5%A5%E6%B3%A2%E5%BE%B7%C2%B7%E6%88%88%E5%A4%9A%E5%A4%AB%E6%96%AF%E5%9F%BA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波兰语:Leopold Godowsky,1870年2月13日-1938年11月21日),犹太血统的美籍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840/12/7 1876/12/3 赫尔曼·格茨 (Goetz, Herman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AB%E5%B0%94%E6%9B%BC%C2%B7%E6%A0%BC%E8%8C%A8 赫尔曼·古斯塔夫·格茨(德语:Hermann Gustav Goetz,1840年12月7日-1876年12月3日),德国作曲家。生于东普鲁士,在柏林学习,1863年到瑞士工作,任批评家和指挥,并结识了勃拉姆斯,1876年因肺结核逝世。[1]格茨是浪漫主义中期比较重要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作品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较大,虽风格较为保守,但具有旋律优美流畅,结构工整,抒情性强的特点,在当时相当受欢迎,其喜歌剧《驯悍记》以及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现在还时有演出。
1830/5/18 1915/1/2 卡尔·戈德马克 (Goldmark, K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6%88%88%E5%BE%B7%E9%A9%AC%E5%85%8B 卡尔·戈德马克(德语:Karl Goldmark,匈牙利语:Goldmark Károly ,1830年5月18日-1915年1月2日),犹太血统的匈牙利作曲家,小提琴家。生于一贫困家庭,有兄弟姐妹十余人。早年到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作曲方面基本靠自学成才。后一直居住维也纳,并成为勃拉姆斯的好友。戈德马克擅长配器,并有较高的旋律天赋,其作品优美动听,平易近人,常具有一定民间色彩。但由于内涵稍逊,故今天演出机会不多。[1]
1933/12/6 2010/11/12 亨里克·戈雷斯基 (Górecki, Henry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9%87%8C%E5%85%8B%C2%B7%E6%88%88%E9%9B%B7%E6%96%AF%E5%9F%BA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波兰语:Henryk Mikołaj Górecki,1933年12月6日-2010年11月12日),波兰作曲家。一般被认为是神圣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一开始受到韦伯恩的序列主义影响,但是后来更注重从传统的波兰圣咏、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那里得来的灵感。其《第三交响曲》由于鲜明的有调性风格而深受全世界听众的喜爱,是20世纪下半叶古典音乐中少有的现象。
1895/10/11 1982/10/16 雅科夫·戈托瓦茨 (Gotovac, Jako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7%A7%91%E5%A4%AB%C2%B7%E6%88%88%E6%89%98%E7%93%A6%E8%8C%A8 雅科夫·戈托瓦茨(克罗地亚语:Jakov Gotovac,1895年10月11日-1982年10月16日),克罗地亚作曲家。原先学习法律,后来到维也纳学习音乐。回国后在希贝尼克创建了音乐协会,后来又到萨格勒布任剧院指挥。他的作品为晚期浪漫主义,经常采用克罗地亚民间音乐,风格通俗易解。他的歌剧《诙谐者埃罗》是最著名的克罗地亚民族歌剧。
1829/5/8 1869/12/28 路易斯·莫罗·戈特沙尔克 (Gottschalk, Louis Moreau)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6%96%AF%C2%B7%E8%8E%AB%E7%BD%97%C2%B7%E6%88%88%E7%89%B9%E6%B2%99%E5%B0%94%E5%85%8B 路易斯·莫罗·戈特沙尔克(英语:Louis Moreau Gottschalk ,1829年5月8日-1869年12月28日),美国作曲家,钢琴家。他是犹太人和克里奥尔人的混血儿,早年在路易斯安那的生活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1842年到欧洲发展,但被巴黎音乐学院拒收,后来作为钢琴演奏家成名。回到美洲后,他在中南美洲各地巡回演出,1869年在巴西因疟疾去世。[1]戈特沙尔克主要写作钢琴作品,作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曲家,他的作品富于民族性,并经常引用西印度群岛民间音乐,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音乐在长期被遗忘后,近来已得到复兴。
1818/6/17 1893/10/18 夏尔·古诺 (Gounod,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C2%B7%E5%8F%A4%E8%AF%BA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法语:Charles-François Gounod,1818年6月17日-1893年10月18日),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是歌剧《浮士德》。\n古诺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一位画家。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836年进入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师从佛芒特·阿萊維。1839年以清唱剧“费迪南德”获得羅馬大獎第1名。随后他获得公费到意大利深造的机会,研究帕勒斯特里那等宗教音乐。1842年回国路上他接触到德奥众多名家和作品,包括門德爾松,深受影响。在巴黎,他先后担任多个乐团和合唱团的管风琴师和指挥。\n1851年古诺创作了第一部歌剧《萨福》,但是反响平平。1852年的第2部歌劇《殘酷的修女》,也遭到失敗。1859年根据歌德作品改编而成的歌剧《浮士德》取得极大成功,因为曲調通俗,色彩豐富,抒情柔美,开创了一代新风,奠定了他世界性的地位。此外,他的著名歌剧作品还有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年)。\n古诺是虔诚的教徒,因此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作品,他华丽而质朴的风格在宗教音乐中也独树一帜。主要代表作包括脍炙人口的《圣母颂》(在巴赫作品基础上增写的旋律)、《聖塞西勒慶典彌撒曲》、梵蒂冈的国歌《教皇进行曲》等。
1882/7/8 1961/2/20 珀西·格兰杰 (Grainger, Perc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F%80%E8%A5%BF%C2%B7%E6%A0%BC%E5%85%B0%E6%9D%B0 帕西·奧爾德裏奇·葛人傑(英语:Percy Aldridge Grainger,1882年7月8日-1961年2月20日)是著名的澳大利亞鋼琴家、作曲家、以及薩克斯風演奏家。一次大戰後成為美國公民。精通俄語、挪威語、冰島語等11種語言。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樂曲,其中也包括鋼琴曲、管弦樂曲、管樂曲、以及大量改編自民謠的曲子。提倡「自由音樂」(Free Music)。
1867/7/27 1916/3/24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 (Granados, Enriqu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A9%E9%87%8C%E5%85%8B%C2%B7%E6%A0%BC%E6%8B%89%E7%BA%B3%E5%A4%9A%E6%96%AF 潘塔莱昂·恩里克·科斯坦佐·格拉纳多斯-坎皮尼亚(西班牙语:Pantaléon Enrique Costanzo Granados y Campiña,1867年7月27日-1916年3月24日),加泰罗尼亚钢琴家和古典音乐作曲家。他被看作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他的音乐体现出了独特的西班牙风格,他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画家,其绘画风格与弗朗西斯科·戈雅相似。
1704/5/7 1759/8/8 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 (Graun, Karl Hein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88%BE%C2%B7%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6%A0%BC%E5%8B%9E%E6%81%A9 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德语:Carl Heinrich Graun,1704年5月7日-1759年8月8日),德国作曲家。先在德累斯顿的歌剧院合唱团工作,后移居不伦瑞克,写出最初的几部歌剧。1740年受腓特烈大帝邀请任宫廷乐长直到去世。他是与哈塞齐名的重要德国歌剧作曲家,所作均为意大利歌剧。[1]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但今天已很少演出。\n格劳恩之兄约翰·戈特利布·格劳恩也是作曲家。
1864/10/25 1956/1/3 亚历山大·格列恰尼诺夫 (Grechaninov,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6%A0%BC%E5%88%97%E6%81%B0%E5%B0%BC%E8%AF%BA%E5%A4%AB 亚历山大·蒂洪诺维奇·格列恰尼诺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Тихонович Гречанинов,1864年10月25日-1956年1月3日),俄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生于莫斯科,[1]曾受教于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与后者发生争执之后转投里姆斯基-科萨科夫,[2]俄国革命之后曾留在国内数年,但是后来决定移居国外,先是在法国,然后到美国,直到以91岁高龄在纽约逝世。格列恰尼诺夫的作品是浪漫主义时期与20世纪的过渡期作品,体现了俄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深厚传统,其交响曲和宗教性合唱作品以及室内乐等都十分动听。
1862/10/10 1940/8/29 阿图尔·德·格里夫 (Greef, Arthur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9B%BE%E5%B0%94%C2%B7%E5%BE%B7%C2%B7%E6%A0%BC%E9%87%8C%E5%A4%AB 阿图尔·德·赫里夫(荷蘭語:Arthur De Greef,1862年10月10日-1940年8月29日),比利时弗拉芒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后赴魏玛师从李斯特,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并留下许多珍贵录音。[1]格里夫的作品主要呈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一定程度上类似拉赫玛尼诺夫。
1843/6/15 1907/9/4 爱德华·格里格 (Grieg, Edv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E%B7%E5%8D%8E%C2%B7%E6%A0%BC%E9%87%8C%E6%A0%BC 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挪威语:Edvard Hagerup Grieg ,1843年6月15日-1907年9月4日),挪威作曲家,出生于卑尔根,祖先是蘇格蘭人。\n他具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倾向,作品大多以风俗生活、北欧民间传说、文学著作或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人物;代表作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霍爾堡組曲》和《钢琴抒情组曲》;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其作品以民族性著稱。
1884/9/17 1920/4/8 查尔斯·格里费斯 (Griffes,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5%B0%94%E6%96%AF%C2%B7%E6%A0%BC%E9%87%8C%E8%B4%B9%E6%96%AF 查尔斯·汤姆林森·格里费斯(英语: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1884年9月17日-1920年4月8日),美国作曲家。早年到德国师从洪佩尔丁克学习,并周游欧洲,回国后担任教职,1920年因流感不幸英年早逝。[1]格里费斯是20世纪早期重要的美国作曲家,同时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钢琴曲《音画三首》和《罗马素描》采用了德彪西式的写作手法,他同时也对东方文化非常感兴趣,常在作品中采用五声音阶和全音阶,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1907/2/1 1993/1/13 莫扎特·卡马戈·瓜尼埃里 (Guarnieri, Mozart Camarg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6%89%8E%E7%89%B9%C2%B7%E5%8D%A1%E9%A9%AC%E6%88%88%C2%B7%E7%93%9C%E5%B0%BC%E5%9F%83%E9%87%8C 莫扎特·卡马戈·瓜尼埃里(葡萄牙語:Mozart Camargo Guarnieri,1907年2月1日-1993年1月13日),巴西作曲家。早年在圣保罗学习,后赴巴黎师从凯什兰,1942年访问美国,演出了许多自己的作品。回国后担任指挥并在音乐学院任教。他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作品较少明显的民族风格,常采用较为复杂的复调手法,具有新古典主义的特征。
1912/4/5 2000/10/29 卡洛斯·瓜斯塔维诺 (Guastavino, Carl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6%B4%9B%E6%96%AF%C2%B7%E7%93%9C%E6%96%AF%E5%A1%94%E7%BB%B4%E8%AF%BA 卡洛斯·瓜斯塔维诺(西班牙语:Carlos Guastavino ,1912年4月5日-2000年10月29日),阿根廷作曲家。早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学习音乐,1947年赴英国演出,受到欢迎。1956年访问了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一直留在阿根廷从事创作。瓜斯塔维诺是一位典型的民族主义作曲家, 他在作品中经常采用阿根廷民间音乐的旋律,同时还结合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欢迎。
1931/10/24 9999/99/99 索菲娅·古拜杜丽娜 (Gubaidulina, Sof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A2%E8%8F%B2%E5%A8%85%C2%B7%E5%8F%A4%E6%8B%9C%E6%9D%9C%E4%B8%BD%E5%A8%9C 索菲娅·阿斯戈托芙娜·古拜杜丽娜(俄语:Софи́я Асгатовна Губайду́лина,鞑靼语:София Әсгать кызы Гобәйдуллина,Sofia Äsğät qızı Ğöbäydullina,1931年10月24日-),鞑靼血统的苏联-俄罗斯女作曲家。\n古拜杜丽娜生于苏联鞑靼自治共和国的奇斯托波尔市,父为鞑靼族,母为斯拉夫人。年少时在喀山学习音乐,后曾从舍巴林学习,并得到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鼓励。[1]一直对各种现代派音乐创作技巧有着浓厚兴趣,有不少人把她与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爱迪生·杰尼索夫并称为苏联先锋派音乐三巨头。后来致力于对苏联以及其他地区的民族乐器的研究。创作过很多需要使用民族乐器的作品。她于1992年起定居于德国。\n古拜杜丽娜的国际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提琴家基东·克雷默等人的推广,现在她已经被认为是当代古典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她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是提献给由小提琴家安娜-苏菲·穆特首演并录音。
1837/3/12 1911/3/29 亚历山大·吉尔芒 (Guilmant, Alexandr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5%90%89%E5%B0%94%E8%8A%92 费利克斯-亚历山大·吉尔芒(法语:Félix-Alexandre Guilmant,1837年3月12日-1911年3月29日),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生于滨海布洛涅,1871年到巴黎担任管风琴师,后到欧美各地巡回演出。1894年和丹第等人一起创办了圣乐学校,1896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师。[1]吉尔芒的作品主要为管风琴而写,他的音乐风格和弗兰克与维多尔有些接近,以气魄宏伟壮观而著称。
1956/2/1 9999/99/99 郭文景 (Guo, Wenj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AD%E6%96%87%E6%99%AF 郭文景(1956年2月1日-),中国作曲家,生于重庆。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3年毕业后回重庆工作,曾任四川省重庆市音协副主席。1990年回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郭文景深受四川文化影响,经常把无调性的创作技法融入四川民歌风格的作品中。所写歌剧《狂人日记》在数个国家的歌剧院演出过。被称为是“唯一一位未曾在国外长期居住而有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
1763/2/20 1850/3/19 阿达尔伯特·吉罗维茨 (Gyrowetz, Adal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BE%BE%E5%B0%94%E4%BC%AF%E7%89%B9%C2%B7%E5%90%89%E7%BD%97%E7%BB%B4%E8%8C%A8 阿达尔伯特·吉罗维茨(捷克语:Vojtěch Matyáš Jírovec}},{{德语:Adalbert Gyrowetz,1763年2月20日-1850年3月19日),波西米亚作曲家。早年在布拉格学音乐,1785年到维也纳,结识了莫扎特。之后在欧洲各地游历,晚年回到维也纳终老。吉罗维茨是一位长寿的多产作曲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的音乐风格受莫扎特影响较大。
1899/6/21 1944/10/17 帕维尔·哈斯 (Haas, Pav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7%BB%B4%E5%B0%94%C2%B7%E5%93%88%E6%96%AF 帕维尔·哈斯(德语:Pavel Haas ,1899年6月21日-1944年10月17日),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早年从雅纳切克学习,后从事商业经营,业余作曲。纳粹占领捷克后,1941年哈斯被送进集中营,1944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送进毒气室杀害。哈斯的创作风格接近其老师,他爱好中国文化,曾采用中国诗人的作品谱成艺术歌曲。
1893/6/21 1973/11/18 阿洛伊斯·哈巴 (Hába, Alo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B4%9B%E4%BC%8A%E6%96%AF%C2%B7%E5%93%88%E5%B7%B4 阿洛伊斯·哈巴(捷克语:Alois Hába,1893年6月21日-1973年11月18日),捷克当代作曲家,微分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1874/8/9 1947/1/28 雷纳尔多·哈恩 (Hahn, Reynald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7%E7%BA%B3%E5%B0%94%E5%A4%9A%C2%B7%E5%93%88%E6%81%A9 雷纳尔多·哈恩(法语:Reynaldo Hahn,1874年8月9日-1947年1月28日),委内瑞拉裔法國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人,母亲是巴斯克人。出生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哈恩三岁就和父母一起来到巴黎,10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909年他成为法国公民,一战爆发后,他志愿加入军队作战。战后曾在戛纳和巴黎的歌剧院任指挥,并撰写音乐评论。哈恩的作品种类丰富,但其中最出色的是他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动人,伴奏技法精湛,抒发了作曲家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一直为世人所喜爱。
1799/5/27 1862/3/17 雅克·弗洛蒙塔尔·阿莱维 (Halévy, Jacques Fromenta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85%8B%C2%B7%E5%BC%97%E6%B4%9B%E8%92%99%E5%A1%94%E5%B0%94%C2%B7%E9%98%BF%E8%8E%B1%E7%BB%B4 雅克-弗朗索瓦-弗洛蒙塔尔-埃利·阿莱维(法语:Jacques-François-Fromental-Élie Halévy,1799年5月27日-1862年3月17日),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
1856/1/11 1941/12/3 约翰·哈尔沃森 (Halvorsen, Joh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93%88%E5%B0%94%E6%B2%83%E6%A3%AE 约翰·哈尔沃森(挪威语:Johan Halvorsen,1856年1月11日-1941年12月3日),挪威作曲家。早年曾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演奏,回国后先后任卑尔根爱乐乐团和国家剧院的指挥。其音乐主要受格里格的影响,有一定民族特色,但个人风格不够突出。
1843/4/8 1923/7/13 阿斯格尔·哈梅里克 (Hamerik, Asg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96%AF%E6%A0%BC%E5%B0%94%C2%B7%E5%93%88%E6%A2%85%E9%87%8C%E5%85%8B 阿斯格尔·哈梅里克(丹麥語:Asger Hamerik,1843年4月8日-1923年7月13日),丹麦作曲家。早年在哥本哈根学习音乐,并与安徒生成为好友。后到德国和法国进修,并受到柏辽兹的教导和鼓励。1871年他赴美国,在巴尔的摩担任合唱指挥和教师,1900年回国,晚年因身体原因几乎停止了创作。哈梅里克的早期作品风格比较传统,而后期作品受到法国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常采用非传统的和声以及宏大的结构,音乐色彩丰富。他的代表作是七部交响曲,这些交响曲都有标题。同时哈梅里克的教学活动对美国音乐的早期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n哈梅里克的儿子埃贝·哈梅里克和妻子玛格丽特·哈梅里克都是作曲家。
1685/2/23 1759/4/14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Handel, George Frideri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5%A5%A5%E5%B0%94%E6%A0%BC%C2%B7%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4%BA%A8%E5%BE%B7%E5%B0%94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乐(英语:Italian Baroque)的作曲家,出生於德國,后来定居並入籍英国,他的名字亦按英语的習慣改为乔治·弗里德里克·韓德尔(英语:George Frideric Handel)。
1819/7/2 1900/3/19 夏尔-路易·哈农 (Hanon, Charles-Lou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E8%B7%AF%E6%98%93%C2%B7%E5%93%88%E5%86%9C 夏尔-路易·哈农(法语:Charles-Louis Hanon,1819年7月2日-1900年3月19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哈农钢琴练指法》(此为常见译名,原名为《钢琴艺术家的六十首练习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运用为钢琴技巧训练教材。[1]
1896/10/28 1981/2/26 霍华德·汉森 (Hanson, How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8D%E5%8D%8E%E5%BE%B7%C2%B7%E6%B1%89%E6%A3%AE 霍华德·哈罗德·汉森(英语:Howard Harold Hanson,1896年10月28日-1981年2月26日),瑞典血统的美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n汉森于1896年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瓦胡市。早年在西北大学学习,后到罗马进修。回国后长期担任伊斯特曼音乐学院院长。作为指挥家,举行了一系列专场音乐会和音乐节,专门宣传推广美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其作品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规模宏大,旋律优美,但音乐语言较为保守。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北欧”,第二交响曲“浪漫”等。
1938/12/20 9999/99/99 约翰·哈比森 (Harbison,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93%88%E6%AF%94%E6%A3%AE 约翰·哈里斯·哈比森(英语:John Harris Harbison,1938年12月20日-),又译哈滨逊[1]。生于新泽西州,美国当代作曲家,其歌剧和合唱作品在当代乐坛上有一定的重要性。哈比森的父母都从事音乐工作,他五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即兴演奏钢琴曲,十二岁的时候自组了一个爵士乐队。在哈佛大学毕业的同时,哈滨逊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颁发的美术硕士学位。从1984年起,哈滨逊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杜克大学等处任教。\n作为一个出色的作曲家,哈比森的音乐创作十分丰富,其风格明晰而富于逻辑性,同时他也是位诗人,歌剧《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很多经典的台词就出自他手。哈比森的许多作品均获得了很高的评誉,其中清唱剧《飞入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为他赢得了1987年的普利策奖,1989年凭借他的钢琴协奏曲获得林肯中心的弗瑞德海姆“Friedheim”一等奖,1998年赢得年度黑兹“Heinz”奖金(表彰那些对艺术和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每年有五个名额),2000年获得哈佛大学艺术勋章,2002年获得美国作曲家协会颁发的卓越作曲家奖。\n另外,作为指挥家的哈比森带领过许多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1990年-1992年,哈比森担任了圣保罗室内管弦乐队,演出了从蒙特威爾第至今的作品;1991年,在欧加尔音乐节上,哈比森担任了苏格兰室内管弦乐队的指挥;2003年的演出季节,哈比森将担任西雅图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此外,哈比森曾担任过指挥的乐团还有:洛杉矶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及亨德尔-海顿协会等。
1898/2/12 1979/10/1 罗伊·哈里斯 (Harris, Ro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8A%C2%B7%E5%93%88%E9%87%8C%E6%96%AF 罗伊·埃尔斯沃思·哈里斯(英语:Roy Ellsworth Harris,1898年2月12日-1979年10月1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一个凯尔特裔农民家庭,后随父母移居加利福尼亚。1919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经济,但后来接受了布利斯的指导,并赴巴黎从娜迪亚·布朗热学习作曲,回国后在朱利亚德音乐学院等地任教。哈里斯被誉为“美国的雅纳切克”,他为数众多的交响曲音乐风格粗犷朴实,大量采用美国民间音乐,通俗易懂,富于活力,以第三交响曲最为著名。他的室内乐创作也有一定影响。另外,哈里斯还对政治历史题材兴趣很高,写了许多与美国内战和二战有关的音乐作品。
1805/5/14 1900/3/10 约翰·彼得·埃米琉斯·哈特曼 (Hartmann, Johan Peter Emili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BD%BC%E5%BE%97%C2%B7%E5%9F%83%E7%B1%B3%E7%90%89%E6%96%AF%C2%B7%E5%93%88%E7%89%B9%E6%9B%BC 约翰·彼得·埃米琉斯·哈特曼(丹麥語:Johann Peter Emilius Hartmann,1805年5月14日-1900年3月10日),德国血统的丹麦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曾学习法律并长期担任公务员。同时任管风琴师,1832年首演了歌剧《渡鸦》。1836年到德国和法国访问,回国后参与创建哥本哈根音乐学院。作品为浪漫主义风格。其女婿为著名作曲家加德,[1]其子埃米尔也是作曲家。
1905/8/2 1963/12/5 卡尔·阿玛德乌斯·哈特曼 (Hartmann, Karl Amade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9%98%BF%E7%8E%9B%E5%BE%B7%E4%B9%8C%E6%96%AF%C2%B7%E5%93%88%E7%89%B9%E6%9B%BC 卡尔·阿玛德乌斯·哈特曼(德语:Karl Amadeus Hartmann,1905年8月2日-1963年12月5日),德国作曲家。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少年时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23年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又师从韦伯恩。希特勒上台后,他因反对纳粹而停止了创作,二战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新音乐的推广。哈特曼的作品时代风格鲜明,擅于运用对位,多采用无调性而不流于晦涩,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奥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1852/9/30 1924/3/29 汉密尔顿·哈蒂 (Harty, Hamil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5%AF%86%E5%B0%94%E9%A1%BF%C2%B7%E5%93%88%E8%92%82 赫伯特·汉密尔顿·哈蒂爵士(英语:Sir Herbert Hamilton Harty,1852年9月30日-1924年3月29日),爱尔兰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早年他作为伴奏家登台,曾与克莱斯勒,西盖蒂等名家合作过。后来他结识了汉斯·里希特,受到其帮助,先后出任哈莱管弦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的指挥,1925年受封爵士。哈蒂的作品数量不多,均为管弦乐而作,有优美的旋律和突出的民族风格。
1699/3/25 1783/12/6 约翰·阿道夫·哈塞 (Hasse, Johann Adol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9%98%BF%E9%81%93%E5%A4%AB%C2%B7%E5%93%88%E5%A1%9E 约翰·阿道夫·哈塞(德语:Johann Adolph Hasse,1699年3月25日-1783年12月6日),德国作曲家。
1883/3/19 1959/9/22 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 (Hauer, Josef Matthia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9%A9%AC%E8%92%82%E4%BA%9A%E6%96%AF%C2%B7%E8%B1%AA%E5%B0%94 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德语:Josef Matthias Hauer,1883年3月19日-1959年9月22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没有接受过多少专门的音乐训练,主要靠自学成才。自1912年起,豪尔就开始思考十二音列问题,1919年发现了“十二音列的规律”,并先于勋伯格创作出了第一部十二音作品,之后他与勋伯格就十二音技法的著作权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纳粹上台后,豪尔遭到迫害,晚年默默无闻,逝世于维也纳。豪尔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大量理论著作上,他的音乐作品虽然数量很多,但普遍认为质量并不高,很少有机会演出。
1732/3/31 1809/5/31 約瑟夫·海頓 (Haydn,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6%B5%B7%E9%A1%BF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德语: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德意志/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杰出代表。被譽稱交響樂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n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個小村莊羅勞,出身于一個贫穷的车匠家庭,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两部清唱剧《創世紀》和《四季》,同时也写作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歌剧、轻歌剧、12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n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n他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
1737/9/14 1806/8/10 米歇尔·海顿 (Haydn, Micha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6%AD%87%E5%B0%94%C2%B7%E6%B5%B7%E9%A1%BF 约翰·米歇尔·海顿(德语:Johann Michael Haydn,1737年9月14日-1806年8月10日),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之弟。幼年即到维也纳的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任歌手,后来先后到奥拉迪亚和萨尔茨堡任职。在萨尔茨堡他结识了莫扎特,并与他成为好友。1806年病逝于萨尔茨堡。米歇尔·海顿的作品不如其兄长的数量众多,主要写作宗教音乐。他的一部分作品被认为对莫扎特有一定影响。
1903/7/20 1999/4/27 贺绿汀 (He, Lüt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A%E7%BB%BF%E6%B1%80 贺绿汀(1903年7月20日-1999年4月27日),名楷,号抱真,湖南省邵东县人,中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n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名誉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上海音协名誉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名誉院长。1982年,国际音乐理事会第20届年会上,被选为国际音乐理事会终生荣誉会员,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音乐家。\n贺绿汀从事音乐工作76年,谱写了3部大合唱、6部不同形式的歌剧(其中两部与人合作)、5部话剧配乐、近200首歌曲、25首合唱曲、5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7部电影音乐和一些器乐独奏曲。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第一奖。歌曲《游击队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n2003年9月为纪念贺绿汀而建造的贺绿汀音乐厅在上海音乐学院正式开业。音乐厅建筑面积4324平方米。其中剧场面积537平方米,层高14米。开畅式的专业音乐厅舞台面积为125平方米。可容纳三管制乐队演奏。舞台台宽(台口)14.9米,台深8.4米,音乐厅观众席742座,为一层观众席和二层两侧包厢席。[1]
1813/5/15 1888/1/14 斯蒂芬·海勒 (Heller, Stephe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8%92%82%E8%8A%AC%C2%B7%E6%B5%B7%E5%8B%92 斯蒂芬·海勒(德语:Stephen Heller,1813年5月15日-1888年1月14日),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早年从车尔尼学习,后移居巴黎,成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海勒目前主要由于大量钢琴练习曲知名,特别是他的作品45,46,47号是优秀的练习曲,常用于钢琴教学。[1]
1814/5/12 1889/10/10 阿道夫·冯·亨泽尔特 (Henselt, Adolf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81%93%E5%A4%AB%C2%B7%E5%86%AF%C2%B7%E4%BA%A8%E6%B3%BD%E5%B0%94%E7%89%B9 阿道夫·冯·亨泽尔特(德语:Adolf von Henselt,1814年5月12日-1889年10月10日),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幼年从胡梅尔学习,并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1838年移居圣彼得堡,担任宫廷演奏家并经常到欧洲各地演出。亨泽尔特的创作寿命不长,30岁以后就停止了作曲,其原因至今未明。他的作品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常使用四行谱表记谱,音乐效果辉煌。他的演奏和创作对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形成与发展颇有影响。[1]
1738/11/15 1822/8/25 威廉·赫歇尔 (Herschel,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8%B5%AB%E6%AD%87%E5%B0%94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爵士,FRS,KH(Sir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德語原名: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1738年11月15日-1822年8月25日),出生於德國漢諾威,英國天文學家及音樂家,曾作出多項天文發現,包括天王星等。被譽為「恆星天文學之父」
1791/1/28 1833/1/19 费迪南·埃罗尔德 (Hérold, Ferdina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8%BF%AA%E5%8D%97%C2%B7%E5%9F%83%E7%BD%97%E5%B0%94%E5%BE%B7 路易·约瑟夫·费迪南·埃罗尔德(法语:Louis Joseph Ferdinand Hérold,1791年1月28日-1833年1月19日),法国作曲家。生于一个音乐世家,180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12年获罗马大奖。之后他和布瓦尔迪厄以及奥柏都合作过,[1]但直到1826年,他的歌剧《玛丽亚》才获得成功。1831年他创作出最出色的一部歌剧《赞帕》,但两年后就因为肺结核不幸去世。埃罗尔德的歌剧旋律优美,戏剧性强,但写作手法还不够成熟。目前仍在演奏的只有《赞帕》的序曲。
1843/6/10 1900/10/9 海因里希·冯·赫尔佐根伯格 (Herzogenberg, Heinrich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5%86%AF%C2%B7%E8%B5%AB%E5%B0%94%E4%BD%90%E6%A0%B9%E4%BC%AF%E6%A0%BC 海因里希·彼得·弗雷赫尔·冯·赫尔佐根伯格(德语:Heinrich Peter Freiherr von Herzogenberg,1843年6月10日-1900年10月9日),法国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
0000/00/00 1179/9/17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Hildegard von Binge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BE%E6%A0%B9%E7%9A%84%E5%B8%8C%E5%B0%94%E5%BE%B7%E5%8A%A0%E5%BE%B7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德语:Hildegard von Bingen,1098年-1179年9月17日),拉丁文作Hildegardis Bingensis,中世纪德國神学家、作曲家及作家。她擔任女修道院長、修院領袖,同时也是个哲学家、科学家、医师、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及博物学家。
1869/12/16 1960/10/30 阿尔弗雷德·希尔 (Hill, Alfre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5%BC%97%E9%9B%B7%E5%BE%B7%C2%B7%E5%B8%8C%E5%B0%94 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希尔,CMG,OBE(英语:Alfred Francis Hill,1869年12月16日-196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亚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墨尔本,早年在新西兰生活。曾在莱比锡学习音乐,并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演奏小提琴。[1]返回大洋洲后在新西兰待了一段时间,最后在悉尼定居,并致力于澳大利亚的古典音乐基础建设、音乐教育以及作曲。他的作品数量很大,包括多部歌剧、交响曲以及弦乐四重奏等,有对大洋洲原住民如毛利人元素的运用。1960年希尔逝世于悉尼。他被认为是大洋洲古典音乐的重要先驱者之一。
1811/10/24 1885/5/11 费迪南·希勒 (Hiller, Ferdina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8%BF%AA%E5%8D%97%C2%B7%E5%B8%8C%E5%8B%92 费迪南·希勒(德语:Ferdinand Hiller,1811年10月24日-1885年5月11日),德国作曲家。10岁就公开演出莫扎特的作品,后来成为胡梅尔的学生,并随他探望了临终的贝多芬。[1]1828年他移居巴黎,希望靠创作歌剧出名,但失败了。回国后担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指挥。1850年到科隆任宫廷乐长直到去世。希勒是一位性格外向的人,他与当时的许多作曲家都是好友,包括肖邦、舒曼、门德尔松、瓦格纳等。他的作品数量很多,但目前已很少演奏。
1895/11/16 1963/12/8 保罗·欣德米特 (Hindemith,Pau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7%BE%85%C2%B7%E6%AC%A3%E5%BE%B7%E7%B1%B3%E7%89%B9 保羅·亨德密特(德语:Paul Hindemith,1895年11月16日-1963年12月8日),又譯興德米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哈瑙(Hanau)。他身兼多職,為作曲家、理論家、教師、中提琴家和指揮家。不論是音樂作品或是在音樂想法上,欣德米特都是近代重要的德國作曲家之一。
1909/12/20 1996/9/1 沃恩·霍尔姆波 (Holmboe, Vag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3%E6%81%A9%C2%B7%E9%9C%8D%E5%B0%94%E5%A7%86%E6%B3%A2 沃恩·吉尔丁·霍尔姆波(丹麥語:Vagn Gylding Holmboe,1909年12月20日-1996年9月1日),丹麦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得尼尔森推荐入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后去柏林师从托赫。回国后长期在哥本哈根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纳尔戈尔等许多学生。其作品常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善于用复调手法发展短小的动机,并有突出的北欧色彩。受尼尔森,西贝柳斯和肖斯塔科维奇影响较大。被誉为尼尔森之后最重要的丹麦作曲家。
1874/9/21 1934/5/25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Holst, Gust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6%96%AF%E5%A1%94%E5%A4%AB%C2%B7%E9%9C%8D%E5%B0%94%E6%96%AF%E7%89%B9 古斯塔夫·西奥多·霍尔斯特(英语:Gustav Theodore Holst,1874年9月21日-1934年5月25日),英國作曲家。原名為Gustav (Theodore) von Holst,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去掉了名字中的von。出生於音樂世家,祖先多為英國人,其餘為瑞典人。19歲時,進入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師事查尔斯·威利尔斯·斯坦福五年。1906年後邊擔任倫敦聖保羅(St Paul)女子學校音樂系主任,邊同時進行作曲。在音樂寫作上,除大膽地進行和聲的實驗外,也採用多調的作曲手法。代表作為管弦樂組曲《行星組曲》(The Planets)。
1892/3/10 1955/11/27 阿图尔·奥乃格 (Honegger, Arthu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9C%96%E7%88%BE%C2%B7%E5%A5%A7%E4%B9%83%E6%A0%BC 阿圖爾·奧乃格(法语:Arthur Honegger,(香港譯為: 康涅格),1892年3月10日-1955年11月27日),於法國出世的瑞士作曲家。大部份時間生活於巴黎,是法國六人團的成員,其最著名作品是模仿蒸氣車頭聲音的管絃樂交響樂章「太平洋 231」。
1911/3/8 2000/6/21 阿兰·霍夫哈奈斯 (Hovhaness, Al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5%B0%C2%B7%E9%9C%8D%E5%A4%AB%E5%93%88%E5%A5%88%E6%96%AF 阿兰·霍夫哈奈斯(英语:Alan Hovhaness,亞美尼亞文:Ալան Հովհաննես,1911年3月8日-2000年6月21日),亚美尼亚-苏格兰裔美国作曲家,20世纪最多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1]
1938/1/1 9999/99/99 萧泰然 (Hsiao, Tyze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A7%E6%B3%B0%E7%84%B6 蕭泰然(1938年1月1日-),台灣音樂家。台灣高雄市出生。集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於一身。一生致力於台灣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的創作。被譽為「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1904/3/23 1938/5/9 黄自 (Huang, Z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8%87%AA 黃自(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字今吾,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人,中國著名作曲家。\n黄自幼飽讀詩書,尤愛音樂。1916年入北京清華學校,开始接触西洋音乐。1924年清華學校畢業,赴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留学,攻读心理学,毕业后于1928年转入耶魯大學學習西洋音樂的理論與作曲,1929年毕业后回国。返國後任教於上海滬江大學、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学校。1935年,黃自發起創辦了第一個由全華人組成的管弦樂團——上海管弦乐团。著名的音樂家賀綠汀、朱英、江定仙、林聲、林聲翕、劉雪庵等,皆乃黃自門生。由於黃自從習西樂與協助國民政府譜寫抗戰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期被視為資產階級音樂學閥,其作品被認為是感情頹靡的輓歌。其弟子賀綠汀等也遭到嚴厲批判。直到改革開放之後,黃自的貢獻才重新獲得中國大陆音樂界的重視。1938年因傷寒大腸出血症逝世于上海。
1852/6/28 1921/12/25 汉斯·胡伯 (Huber, Han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AF%C2%B7%E8%83%A1%E4%BC%AF 汉斯·胡伯(德语:Hans Huber,1852年6月28日-1921年12月25日),瑞士作曲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赖内克,1877年回国,后在巴塞尔任教。其作品受德奥风格影响明显,学院派气息浓重,但同时亦能注意采用瑞士民间音乐和传统题材(如第一交响曲“威廉·退尔”)。
1778/11/14 1837/10/17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 (Hummel, Johann Nepomu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B0%BC%E6%B3%A2%E9%BB%98%E5%85%8B%C2%B7%E8%83%A1%E6%A2%85%E5%B0%94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德语: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年11月14日-1837年10月17日),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普莱斯堡(今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少年从莫扎特学习,并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793年到维也纳,从海顿和萨列里学习。1804-1811年曾任埃斯特哈齐宫廷乐长。181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同时在欧洲各地从事演出和教学。1837年逝世于魏玛。\n胡梅尔的创作以钢琴音乐为中心。其作品风格雅致,曲调优美,早期类似莫扎特风格,后期作品较为接近浪漫主义。旋律多用半音变化,富于装饰性。胡梅尔的演奏和创作活动对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作曲家都有较大影响。\n胡梅尔也创作了著名的《小号协奏曲》(Trumpet Concerto),其知名度仅次于海顿的同类作品。
1854/9/1 1921/9/27 恩格尔贝特·洪佩尔丁克 (Humperdinck, Engel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A9%E6%A0%BC%E5%B0%94%E8%B4%9D%E7%89%B9%C2%B7%E6%B4%AA%E4%BD%A9%E5%B0%94%E4%B8%81%E5%85%8B 恩格尔伯特·洪佩尔丁克 (德语:Engelbert Humperdinck,1854年9月1日-1921年9月27日),又译洪普丁克,是一位德国后浪漫主义作曲家。
1890/8/15 1962/2/5 雅克·伊贝尔 (Ibert, Jacqu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85%8B%C2%B7%E4%BC%8A%E8%B4%9D%E5%B0%94 雅克·弗朗索瓦·安东·伊贝尔(法语:Jacques François Antoine Ibert,1890年8月15日-1962年2月5日),法国作曲家。早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一战期间在海军服役,1919年获罗马大奖,到罗马进修,故未加入六人团。1937年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956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伊贝尔的音乐创作受德彪西和拉威尔影响,同时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其作品结构简洁生动,色彩丰富,常有阿拉伯特色,特别擅长使用管乐器。
1914/5/31 2006/2/8 伊福部昭 (Ifukube, Akir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7%A6%8F%E9%83%A8%E6%98%AD 伊福部 昭(1914年5月31日-2006年2月8日),是日本作曲家、編曲家、日本北海道出身。幼时听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而决定做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访问亚洲时曾对他的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后来的创作中,尤以怪兽电影《哥斯拉》系列的配乐著称。2006年去世。
1851/3/27 1931/12/2 樊尚·丹第 (D'Indy, Vincen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8%8A%E5%B0%9A%C2%B7%E4%B8%B9%E7%AC%AC 保罗·马利·西奥多·樊尚·丹第(法语:Paul Marie Théodore Vincent d'Indy,1851年3月27日-1931年12月2日),法国作曲家和音乐教师。
1879/8/13 1953/6/12 约翰·艾尔兰 (Ireland,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8%89%BE%E5%B0%94%E5%85%B0 约翰·尼科尔森·艾尔兰,(英语:John Nicholson Ireland,1879年8月13日-1953年6月12日),英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曼彻斯特大区的一个苏格兰家庭,少年就成为孤儿,[1]后进入皇家音乐学院从斯坦福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从事教学和作曲工作之余,他也喜爱旅行,特别喜爱海峡群岛的风光。退休后,他隐居在萨塞克斯郡。艾尔兰的音乐曲风精致柔美,善于写景绘色和处理细腻温和的情感,常使用五声音阶,有时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但总体上保持浪漫主义的风格。他的室内乐和钢琴音乐成就尤为突出。
1874/10/20 1954/5/19 查尔斯·艾夫斯 (Ives,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5%B0%94%E6%96%AF%C2%B7%E8%89%BE%E5%A4%AB%E6%96%AF 查理斯·爱德华·艾伍士(英语:Charles Edward Ives,1874年10月20日-1954年5月19日)是美國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他被認為是首先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美國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艾伍士所創作的音樂在他有生之年都沒有受到青睞,連帶他大多數的作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皆未曾演出過。時至今日,艾伍士的音樂被視為"美國音樂根源"之一,美國式的作曲風格表現在貫串於其作品之中的美國民謠音樂。他的試驗性替後人開創出許多音樂上的可能性。
1859/11/19 1935/1/28 米哈伊尔·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 (Ippolitov-Ivanov, Mikhai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93%88%E4%BC%8A%E5%B0%94%C2%B7%E4%BC%8A%E6%B3%A2%E9%87%8C%E6%89%98%E5%A4%AB-%E4%BC%8A%E5%87%A1%E8%AF%BA%E5%A4%AB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俄语: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Ипполитов-Иванов,1859年11月19日-1935年1月28日),俄罗斯-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到第比利斯工作。1893年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职,1905-1924年任院长,十月革命后与苏联官方合作。他的作品多受到高加索民间音乐的影响,色彩绚烂,旋律优美,富于东方风格。
1831/8/13 1901/2/1 萨洛蒙·雅达松 (Jadassohn, Salom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6%B4%9B%E8%92%99%C2%B7%E9%9B%85%E8%BE%BE%E6%9D%BE 萨洛蒙·雅达松(德语:Salomon Jadassohn,1831年8月13日-1901年2月1日) ,犹太血统的德国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早年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他的作品数量很多,继承了门德尔松的风格,但目前很少演出。
1854/7/3 1928/8/12 莱奥什·雅纳切克 (Janáček, Leo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5%A5%A5%E4%BB%80%C2%B7%E9%9B%85%E7%BA%B3%E5%88%87%E5%85%8B 莱奥什·雅纳切克(捷克语:Leoš Janáček,1854年7月3日-1928年8月12日),捷克摩拉维亚作曲家。
0000/00/00 9999/99/99 克莱门特·雅内坎 (Janequin, Clémen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8%8E%B1%E9%97%A8%E7%89%B9%C2%B7%E9%9B%85%E5%86%85%E5%9D%8E 克莱门特·雅内坎(法语:Clément Janequin,1485年-1558年),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20岁他为波尔多的一位议会官员工作,后任职于波尔多和安茹的教堂。雅内坎的成长之路非常标新立异,并非像一般人那样从教堂唱诗班的歌手做起,然后逐步走向作曲家,而是靠世俗的尚松艺术,1528年巴黎出版了他的一个尚松集子,富有新意的是,他的尚松常常模仿自然界的声响,特别是各种动物,在取得这些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尤其是一些演唱时间较长的大型尚松,比如《小鸟之歌》(Le Chant des oyseaus)等。
1910/6/11 1983/10/24 江文也 (Jiang, Weny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6%96%87%E4%B9%9F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台灣作曲家。
1831/6/28 1907/8/15 约瑟夫·约阿希姆 (Joachim,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7%BA%A6%E9%98%BF%E5%B8%8C%E5%A7%86 约瑟夫·约阿希姆(德语:Joseph Joachim,1831年6月28日-1907年8月15日),匈牙利写法为约阿希姆·约瑟夫(Joachim József),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德国小提琴学派在19世纪后半期的领袖人物。
1905/8/8 1974/12/20 安德烈·若利韦 (Jolivet, Andr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8%8B%A5%E5%88%A9%E9%9F%A6 安德烈·若利韦(法语:André Jolivet,1905年8月8日-1974年12月20日),法国20世纪著名作曲家。
1873/12/14 1953/7/12 约瑟夫·戎冈 (Jongen,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6%88%8E%E5%86%88 玛利-阿尔丰斯-尼古拉-约瑟夫·戎冈(法语:Marie-Alphonse-Nicolas-Joseph Jongen,1873年12月14日-1953年7月12日),比利时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在列日音乐学院学习,1897年获罗马大奖,回国后先后在列日和布鲁塞尔任教。其作品基本是浪漫主义风格,也受到德彪西的一定影响,以色彩丰富著称。他的《交响协奏曲》为多数管风琴家所喜爱。
0000/00/00 1521/8/27 若斯坎·德普雷 (Josquin des Pre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5%E6%96%AF%E5%9D%8E%C2%B7%E5%BE%B7%E6%99%AE%E9%9B%B7 若斯坎·德普雷(法语:Josquin des Prez,1450年到1455年之间-1521年8月27日),又作Josquin Desprez,简称常作Josquin(若斯坎),法国-弗莱芒作曲家,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n若斯坎作为迪费和帕莱斯特里纳之间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复调音乐大师,可被视为西方音乐史上的一座高峰。若斯坎早年生平不详,他很有可能是奥克冈的学生。 [1]他于15世纪后半叶去了意大利,最初作为米兰大教堂的歌手,后任职于斯福尔扎公爵的私人教堂,他在米兰度过了近30年,16世纪初他到了法国宫廷工作,短暂几年又返回至意大利,担任费拉拉宫廷的教堂乐正。1504年他重返法国与比利时交界处的埃斯考河畔孔代。若斯坎能够完美地将自己的创新灵感注入作品中,他的弥撒曲尽管形式传统,但是其音乐构思确富有艺术新意,为以后作曲家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1904/12/30 1987/2/18 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 (Kabalevsky, Dmitr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7%B1%B3%E7%89%B9%E9%87%8C%C2%B7%E5%8D%A1%E5%B7%B4%E5%88%97%E5%A4%AB%E6%96%AF%E5%9F%BA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俄语:Дми́тр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Кабале́вский,1904年12月30日-1987年2月18日[1]),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圣彼得堡,曾受教于苏联著名作曲家米亚斯科夫斯基,194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8年,日丹诺夫对作曲家进行“形式主义”批判时,卡巴列夫斯基一开始曾被列入黑名单,但后来据说由于卡氏与官方的联系,他的名字被撤掉。[2]1987年逝世于莫斯科。卡巴列夫斯基总体来说是一位不那么激进的作曲家,音乐语汇偏向传统。他曾多次获得官方大奖。他曾多年致力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被认为是20世纪重要儿童音乐作曲家之一。[3]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以罗曼·罗兰小说为蓝本的歌剧《科拉斯·布勒尼翁》,其著名的序曲兼有典型的俄罗斯忧郁曲调和狂野的节奏,常常被单独拿出来演出和录音。
1856/12/2 1933/7/6 罗伯特·卡亚努斯 (Kajanus, Ro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5%8D%A1%E4%BA%9A%E5%8A%AA%E6%96%AF 罗伯特·卡亚努斯(芬兰语:Robert Kajanus,1856年12月2日-1933年7月6日),芬兰指挥家、作曲家,西贝柳斯之前芬兰最重要的古典音乐界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深受芬兰民间传说与民族音乐的影响,并对西贝柳斯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虽然最终后者的光芒几乎将他完全盖过。他作为指挥家,也大大促进了芬兰古典音乐的发展,他是西贝柳斯作品的积极推广者,曾为他的很多部作品录过音。[1]
1866/1/13 1901/1/11 瓦西里·卡林尼科夫 (Kalinnikov, Vasil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3%A6%E8%A5%BF%E9%87%8C%C2%B7%E5%8D%A1%E6%9E%97%E5%B0%BC%E7%A7%91%E5%A4%AB 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卡林尼科夫(俄语:Василий Сергеевич Калинников,1866年1月13日-1901年1月11日),俄罗斯作曲家。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早年曾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但因学费问题辍学,后学习大管演奏以维生。1892年得柴可夫斯基推荐担任剧院指挥,但由于肺结核加重,不得不辞职到克里米亚休养,并死于该地。卡林尼科夫以其第一交响曲著名,该作品在风格上类似柴可夫斯基,但结构更为严谨,并采用循环曲式,全曲笼罩着梦幻般的俄罗斯气息。
1801/2/21 1866/12/3 扬·卡利沃达 (Kalivoda, J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AC%C2%B7%E5%8D%A1%E5%88%A9%E6%B2%83%E8%BE%BE 扬·克什提特尔·瓦茨拉夫·卡利沃达(捷克语:Jan Křtitel Václav Kalivoda,德语:Johann Baptist Wenzel Kalliwoda,1801年2月21日-1866年12月3日),波西米亚作曲家。早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1822年到多瑙艾辛根的菲斯滕贝格大公宫廷任职,直到1865年退休。他的作品很多,在当时获得了舒曼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交响曲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
1785/11/7 1849/6/10 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雷纳 (Kalkbrenner, Fri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8D%A1%E5%B0%94%E5%85%8B%E5%B8%83%E9%9B%B7%E7%BA%B3 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卡尔克布雷纳(德语:Friedrich Wilhelm Kalkbrenner ,1785年11月7日-1849年6月10日),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来成为欧洲一流的钢琴家,晚年以教学为生。他的演奏在当时颇受欢迎,肖邦曾有意向他学习,并把自己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题献给他。卡尔克布雷纳的作品很多,但主要为沙龙音乐性质,目前已很少演奏。
1883/12/24 1962/4/3 马诺利斯·卡洛米里斯 (Kalomiris, Manol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8%AF%BA%E5%88%A9%E6%96%AF%C2%B7%E5%8D%A1%E6%B4%9B%E7%B1%B3%E9%87%8C%E6%96%AF 马诺利斯·卡洛米里斯(希腊语:Μανώλης Καλομοίρης,1883年12月24日-1962年4月3日),希腊作曲家。早年曾到维也纳学习,归国后创办了国家音乐学院,是希腊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之一。其作品受到理查·施特劳斯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和声丰富复杂,配器手法精湛,并善于吸收希腊民间音乐。
1877/11/21 1933/4/9 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 (Karg-Elert, Sigfri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D%90%E6%A0%BC%E5%BC%97%E9%87%8C%E5%BE%B7%C2%B7%E5%8D%A1%E6%A0%BC-%E5%9F%83%E5%8B%92%E7%89%B9 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德语:Sigfrid Karg-Elert,1877年11月21日-1933年4月9日),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并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弹奏管风琴和簧风琴。他以对各种键盘乐器和管乐器的深入掌握而知名,作品继承了巴赫风格,同时也受到德彪西和斯克里亚宾的影响,具有结构复杂,色彩丰富,效果辉煌的特点。\n卡格-埃勒特原姓卡格(Karg),但由于此字在德语中意为“贪婪”,后来应经纪人之要求便加上意为“灵敏”的“Elert”。
1876/12/11 1909/2/8 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 (Karłowicz, Mieczysław)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A5%87%E6%96%AF%E6%8B%89%E5%A4%AB%C2%B7%E5%8D%A1%E6%B4%9B%E7%BB%B4%E8%8C%A8 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波兰语:Mieczysław Karłowicz,1876年12月11日-1909年2月8日)[1],波兰作曲家。先后在华沙和柏林接受音乐教育,1902年回国,大力宣传推广瓦格纳风格的音乐,并与“青年波兰”作曲家小组关系密切。1909年因雪崩事故逝世于塔特拉山。[2]卡洛维茨的音乐风格受德奥浪漫主义影响较大,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他的管弦乐作品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内蕴深刻崇高,但有时不易索解。
1875/8/9 1959/11/26 阿尔伯特·凯特尔比 (Ketèlbey, Albert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C%AF%E7%89%B9%C2%B7%E5%87%AF%E7%89%B9%E5%B0%94%E6%AF%94 阿尔伯特·威廉·凯特尔比(英语:Albert William Ketèlbey,1875年8月9日-1959年11月26日),英國作曲家。生于英国伯明翰的阿斯顿,作曲家、指挥、钢琴家。
1903/6/6 1978/5/1 阿拉姆·哈恰图良 (Khachaturian, Ar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8B%89%E5%A7%86%C2%B7%E5%93%88%E6%81%B0%E5%9B%BE%E8%89%AF 阿拉姆·哈恰圖良(亞美尼亞文:Արամ Խաչատրյան,俄语:Аpaм Ильич Xaчaтypян,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苏联亞美尼亞族作曲家。\n哈恰圖良生於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的一個亞美尼亞家庭。1921年他到了莫斯科,先在格涅辛音樂學院向米哈伊爾·格涅辛學習大提琴,之後並學習作曲,1929年他進入了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米亚斯科夫斯基學習。1930年,他與同學也是作曲家的妮娜·瑪卡洛娃結婚。1951年起成為了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n哈恰圖良的創作具有亞美尼亞民族音樂的特點,代表作有舞劇《斯巴達克斯》、《加雅涅》(曾於斯坦利·庫布里克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作為配樂,其中包含著名的《馬刀舞曲》)等。他也是前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的作者。
1913/6/10 2007/8/14 吉洪·赫连尼科夫 (Khrennikov, Tikh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6%B4%AA%C2%B7%E8%B5%AB%E8%BF%9E%E5%B0%BC%E7%A7%91%E5%A4%AB 吉洪·尼古拉耶维奇·赫连尼科夫(俄语:Тихон Николаевич Хренников,1913年6月10日-2007年8月14日),苏联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曾执掌苏联作曲家协会长达数十年,因为1948年带头对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人进行批判而著名,众多作曲家在此事件中被指责为“形式主义”从而遭受了各种程度的迫害。数十年后他作为作曲家协会的领导又公开批评七名年轻作曲家,并封杀他们的作品,这七人中包括了古拜杜丽娜和杰尼索夫。[1]对赫连尼科夫的评价一向很有争议,有的认为他并非杰出的作曲家,只是靠取悦当局和打压其他作曲家而获得名利;有的则认为他其实是迫不得已,而他风格保守的音乐作品也确实具有一定价值。2007年在莫斯科逝世。
1932/7/17 9999/99/99 沃伊切赫·基拉尔 (Kilar, Wojcie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3%E4%BC%8A%E5%88%87%E8%B5%AB%C2%B7%E5%9F%BA%E6%8B%89%E5%B0%94 沃伊切赫·基拉尔(波兰语:Wojciech Kilar,1932年7月17日-),波兰古典音乐和电影配乐作曲家。
1900/9/20 1961/5/29 乌诺·克拉米 (Klami, Uu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8C%E8%AF%BA%C2%B7%E5%85%8B%E6%8B%89%E7%B1%B3 乌诺·克拉米(芬兰语:Uuno Klami,1900年9月20日-1961年5月29日),芬兰作曲家。早年曾在巴黎和维也纳学习,并参加过多次芬兰与苏联的战争。1961年因心脏病发作死于一艘帆船上。克拉米的作品继承西贝柳斯,多采用芬兰民族题材,但音乐上受到斯特拉文斯基和拉威尔的影响,具有配器精美,节奏鲜明的特点,在芬兰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1859/9/24 1933/10/27 朱利叶斯·克伦格尔 (Klengel, Juli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88%A9%E5%8F%B6%E6%96%AF%C2%B7%E5%85%8B%E4%BC%A6%E6%A0%BC%E5%B0%94 朱利叶斯·克伦格尔(德语:Julius Klengel,1859年9月24日-1933年10月27日),德国大提琴家、作曲家。15岁起进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22岁成为声部首席,[1]后来更成为闻名欧洲的独奏大提琴家。后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教书,并从事作曲。他的主要作品是大提琴技巧练习曲和一些协奏曲,包括四部大提琴协奏曲。他的学生中包括了大提琴家皮亚蒂戈尔斯基和费尔曼。
1882/12/16 1967/3/6 柯达伊·佐尔坦 (Kodály, Zoltá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F%E8%BE%BE%E4%BC%8A%C2%B7%E4%BD%90%E5%B0%94%E5%9D%A6 柯达伊·佐尔坦(匈牙利语:Kodály Zoltán,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生於匈牙利的凱奇凱梅特,死於布達佩斯,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樂收集家、語言學家、音樂教育家與哲學家。\n1892年開始學習音樂,1900年進入布達佩斯大學修習哲學與語言學,並同時在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Liszt Ferenc Leneművészeti Egyetem,又名Royal Academy of Music in Budapest)上課。他在音樂學院獲得作曲與教學學位,並在大學修得哲學與語言學學位之後,前往巴黎维多尔門下學習,在那受到德布西音樂風格影響。
1867/11/27 1950/12/31 夏尔·凯什兰 (Koechlin,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C2%B7%E5%87%AF%E4%BB%80%E5%85%B0 夏尔·路易·欧仁·凯什兰[1](法语:Charles Louis Eugène Koechlin,1867年11月27日-1950年12月31日),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从马斯内和福莱学习,之后一直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其作品数量很多,体裁风格各异。常采用色彩丰富的配器,复杂的对位和接近无调性的音乐语言。凯什兰也是著名的音乐学家,写有研究福莱和德彪西的专著。
1897/5/29 1957/11/29 埃里希·科恩戈尔德 (Korngold, Erich Wolfg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9%87%8C%E5%B8%8C%C2%B7%E7%A7%91%E6%81%A9%E6%88%88%E5%B0%94%E5%BE%B7 埃里希·沃尔夫冈·科恩戈尔德(德语:Erich Wolfgang Korngold,1897年5月29日-1957年11月29日),犹太血统的美籍奥地利作曲家。\n科恩戈尔德1897年生于奥匈帝国的布爾諾(现在属于捷克),其父是音乐评论家,4岁时随父搬到维也纳,在那里跟随有成就的音乐家学习音乐。1906年经马勒介绍从策姆林斯基学习,17岁时就写出两部歌剧。1920年他因谱写歌剧《死城》一举成名。1934年流亡美国,为好莱坞写作大量电影配乐。他为影片《侠盗罗宾汉》谱写的配乐被列入《AFI百年百大电影配乐》。\n其作品为后浪漫主义风格,气魄宏大,旋律优美,配器生动,唯风格略嫌保守。后世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约翰·威廉斯深受其影响。
1747/6/26 1818/5/7 列奥波德·科策卢 (Kozeluch, Leopo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7%E5%A5%A5%E6%B3%A2%E5%BE%B7%C2%B7%E7%A7%91%E7%AD%96%E5%8D%A2 列奥波德·科策卢(德语:Leopold Koželuh,1747年6月26日-1818年5月7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小提琴家。在布拉格成名,1778年移居维也纳,成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的音乐教师。1792年回布拉格宫廷任职。科策卢也是一名共济会的会员。他的作品很多,但音乐风格较为保守,还曾经对海顿音乐中的革新倾向作出批评。
1756/6/20 1792/12/15 约瑟夫·马丁·克劳斯 (Kraus, Joseph Mart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9%A9%AC%E4%B8%81%C2%B7%E5%85%8B%E5%8A%B3%E6%96%AF 约瑟夫·马丁·克劳斯(德语:Joseph Martin Kraus,1756年6月20日-1792年12月15日),德裔瑞典作曲家。早年在美因茨和埃尔福特等地学习,1777年应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之邀到瑞典宫廷工作。后曾在欧洲各地游历并结识格鲁克,海顿,莫扎特等人。克劳斯被誉为“瑞典的莫扎特”,[1]其作品风格有与莫扎特近似之处,但感情色彩更为丰富,织体较为丰满充实。近年来他的音乐作品正得到广泛的复兴。
1875/2/2 1962/1/29 弗里茨·克莱斯勒 (Kreisler, Frit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8%8C%A8%C2%B7%E5%85%8B%E8%8E%B1%E6%96%AF%E5%8B%92 弗里茨·克莱斯勒(德语:Fritz Kreisler,1875年2月2日-1962年1月29日),美国籍奥地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是当时最出名的小提琴家之一。
1900/8/23 1991/12/22 恩斯特·克热内克 (Krenek, Ern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A9%E6%96%AF%E7%89%B9%C2%B7%E5%85%8B%E7%83%AD%E5%86%85%E5%85%8B 恩斯特·克热内克(德语:Ernst Krenek,1900年8月23日-1991年12月22日),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1759/11/27 1831/1/8 弗朗兹·克罗默尔 (Krommer,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5%85%8B%E7%BD%97%E9%BB%98%E5%B0%94 弗朗兹·克罗默尔(德语:Franz Krommer,捷克语:František Kramář,1759年11月27日-1831年1月8日),摩拉维亚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学习小提琴,移居维也纳后曾在乐队中任职。1790年移居布达佩斯,1795年回到维也纳,1813年进入奥地利宫廷供职直到去世。克罗默尔的作品很多,风格各异,有部分作品体现了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管乐作品目前演奏较多。
1786/9/11 1832/3/12 弗里德里希·库劳 (Kuhlau, Fri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BA%93%E5%8A%B3 弗里德里希·丹尼尔·鲁道夫·库劳(德语:Friedrich Daniel Rudolf Kuhlau,1786年9月11日-1832年3月12日),德裔丹麦作曲家。早年在汉堡学习,7岁时因溜冰时不慎摔倒以致右眼失明。1810年为逃避拿破仑征兵流亡到丹麦。[1]库劳的作品受贝多芬影响较显著,特别擅长钢琴和长笛作品的写作(但他本人并不会吹长笛)。其钢琴小奏鸣曲被广泛应用为初级教材,歌剧《精灵山》被誉为第一部丹麦民族歌剧。
1926/2/19 9999/99/99 库塔格·捷尔吉 (Kurtág, Györg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93%E5%A1%94%E6%A0%BC%C2%B7%E6%8D%B7%E5%B0%94%E5%90%89 库塔格·捷尔吉(匈牙利语:György Kurtág,1926年2月1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巴纳特地区的匈牙利作曲家,先锋派音乐的著名代表之一。他曾受教于米约和梅西安,后又 曾受到韦伯恩以及序列主义的影响。所作作品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较大 。库塔格与同时代的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是好友。 [1]
1823/1/27 1892/4/22 爱德华·拉罗 (Lalo, Edou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E%B7%E5%8D%8E%C2%B7%E6%8B%89%E7%BD%97 爱德华-维克多-安东尼·拉罗(法语:Édouard-Victoire-Antoine Lalo,1823年1月27日-1892年4月22日),是一位法国作曲家,以作品《西班牙交响曲》闻名。其子多次说自己的家族来自西班牙,但是现在已经证明他的说法毫无根据。
1893/7/28 1952/7/10 乌埃德·兰戛尔 (Langgaard, Rue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8C%E5%9F%83%E5%BE%B7%C2%B7%E5%85%B0%E6%88%9B%E5%B0%94 乌埃德·兰戛尔(丹麥語:Rued Langgaard,1893年7月28日-1952年7月10日),原名Rud Immanuel Langgaard,丹麦作曲家,管风琴家。其父齐格弗里德也是作曲家。早年学习钢琴和管风琴演奏,后长期在各地任管风琴师。作品数量颇多,体裁各异。音乐语言为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富于戏剧性,多数作品带有独特的标题。他的音乐生前不受重视,近年来逐渐得到重新发掘。
1801/4/12 1843/4/14 约瑟夫·兰纳 (Lanner,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5%85%B0%E7%BA%B3 约瑟夫·弗兰茨·卡尔·兰纳(德语:Josef Franz Karl Lanner,1801年4月12日-1843年4月14日),著名奧地利作曲家。蘭納是第一位把圆舞曲從簡單的鄉間舞曲改良到上層社會所喜歡曲式的維也納作曲家,無論是作為伴奏音樂還是音樂會的樂章。蘭納因此名成利就,得以與對手兼好友老约翰·施特劳斯齊名,為後人所紀念。但蘭納在奧地利國外的名氣始終不及老约翰·施特劳斯,因為施特劳斯有機會帶領自己的樂團到英國和法國作巡迴演出,但蘭納卻無此機會。
0000/00/00 9999/99/99 拉索 (Lassus, Orlando di(Lass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7%B4%A2 奥兰多·德·拉絮斯(荷蘭語:Orlande de Lassus,1532年-1594年),又称拉索(Orlando di Lasso),弗莱芒作曲家。幼年为唱诗班歌童,因嗓音优美,曾被附近其他合唱团诱拐三次。先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工作,1556年到慕尼黑任职直到逝世。他是文艺复兴晚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作品平易通俗,善于运用生活化的音调。拉絮斯是复调音乐的一代宗师。他的合唱曲《回声》也很著名。
1697/5/10 1764/10/22 让-玛丽·勒克莱尔 (Leclair, Jean-Mari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E7%8E%9B%E4%B8%BD%C2%B7%E5%8B%92%E5%85%8B%E8%8E%B1%E5%B0%94 让-玛丽·勒克莱尔(法语:Jean-Marie Leclair,1697年5月10日-1764年10月22日),法国小提琴家,作曲家。
1895/8/6 1963/11/29 埃内斯托·莱库纳 (Lecuona, Ernest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6%85%E6%96%AF%E6%89%98%C2%B7%E8%8E%B1%E5%BA%93%E7%BA%B3 埃内斯托·莱库纳·卡萨多(西班牙语:Ernesto Lecuona y Casado ,1895年8月6日-1963年11月29日),古巴作曲家,钢琴家。11岁开始作曲,16岁就在哈瓦那一所音乐学校任教。1916年赴美举行钢琴独奏会,获得好评,后又到欧洲各地演出。回国后他致力于创作舞曲,同时也写了许多古典音乐作品。卡斯特罗上台后流亡国外,卒于加那利群岛。莱库纳是最著名的古巴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是古巴舞曲节奏与欧洲和声的完美结合。
1870/4/30 1948/10/24 弗朗兹·莱哈尔 (Lehár,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8%8E%B1%E5%93%88%E5%B0%94 弗朗兹·莱哈尔(德语:Franz Lehár,1870年4月30日-1948年10月24日)是一位匈牙利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匈牙利名为Lehár Ferenc。\n莱哈尔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在德沃夏克鼓励下开始作曲。他的音乐生涯始于军队乐队长,后来才在定居地维也纳投入其轻歌剧创作生涯。\n他的轻歌剧《风流寡妇》获得世界性的胜利,连同时代的古斯塔夫·马勒都十分喜爱这部作品。其他較著名的作品有《卢森堡公爵》、《微笑的大地》、《帕格尼尼》和《沙皇太子》。他的大部分男高音咏叹调是写给理查德·陶伯的。\n他轻歌剧的成功使他获得大量财富,他购买了维也纳的史肯耐德小皇宫,仆人簇拥。他在遗嘱中写道,他的大部分财产和他的房子将会捐给他的出生地Bad Ischl和帮助穷困的艺术家。\n莱哈尔和爱默里希·卡尔曼是两战期间所谓的“银色”维也纳轻歌剧时代的开启者。
1899/5/1 1968/6/30 琼·莱夫斯 (Leifs, Jó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BC%C2%B7%E8%8E%B1%E5%A4%AB%E6%96%AF 琼·莱夫斯(冰島語:Jón Leifs,1899年5月1日-1968年6月30日),冰岛作曲家。早年到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后长期在德国生活,1945年冰岛独立后回国居住。其作品大量采用冰岛民间音乐元素,并结合现代音乐技法,音乐风格常具有粗犷荒野的特点,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冰岛作曲家之一。\n中国著名指挥家邵恩曾指挥过莱夫斯的作品。[1]
1870/1/20 1894/1/21 纪尧姆·勒克 (Lekeu, Guillaum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A%E5%B0%A7%E5%A7%86%C2%B7%E5%8B%92%E5%85%8B 纪尧姆·勒克(法语:Guillaume Lekeu,1870年1月20日-1894年1月21日),比利时作曲家。早年自学音乐,1888年到巴黎师从弗兰克,弗兰克逝世后师从丹第。1891年获罗马大奖第二名。1894年不幸因伤寒英年早逝。[1]勒克的作品受到弗兰克的影响明显,常采用循环主题,风格细腻优美。
1857/4/23 1919/8/9 鲁杰罗·莱翁卡瓦洛 (Leoncavallo, Ruggier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6%9D%B0%E7%BD%97%C2%B7%E8%8E%B1%E7%BF%81%E5%8D%A1%E7%93%A6%E6%B4%9B 鲁杰罗·莱翁卡瓦洛(意大利语:Ruggero Leoncavallo,1857年4月23日-1919年8月9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n莱翁卡瓦洛学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推崇瓦格纳并受其影响;作有歌剧约20部;根据卡拉勃里安村情杀事件所作的歌剧《丑角》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品,音乐粗放而富于戏剧性,与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齐名。\n莱翁卡瓦洛也曾写作歌剧《波希米亚人》,并因与普契尼的同名作品发生冲突而导致两人关系破裂。[1]
1830/6/22 1915/11/14 提奥多·莱谢蒂茨基 (Leschetizky, Theod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F%90%E5%A5%A5%E5%A4%9A%C2%B7%E8%8E%B1%E8%B0%A2%E8%92%82%E8%8C%A8%E5%9F%BA 提奥多·莱谢蒂茨基(波兰语:Theodor Leschetizky,1830年6月22日-1915年11月14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早年到维也纳学习,14岁就开始教钢琴。后曾经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工作。他是史上最著名的钢琴教师之一,同时也作有一些钢琴曲和两部歌剧。
1919/1/2 2000/3/19 李焕之 (Li, Huanzh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85%A5%E4%B9%8B 李焕之(1919年1月2日-2000年3月19日),原名李昭彩,又名李鍾煥,中国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師,1919年1月2日在香港出生。\n李煥之的父親李孫修祖籍中國福建省南部(閩南)泉州晉江市,母親鄭惠珍(基督徒)祖籍台灣台北,兩人在台北結婚後,到香港工作,生下他和他的哥哥。\n他早年在厦门双十中学就读,1936年考進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師從蕭友梅等教授學習。\n1938年,從香港到延安參加革命,入讀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師從冼星海教授學習作曲和指揮藝術。1938年11月2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n魯迅藝術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音樂系主任。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中央音樂學院工作,後調中央歌舞團。1960年出任中央民族樂團首任團長,並兼第一任首席指揮。\n曾率團到亞洲(日本等)、非洲(坦尚尼亞、津巴布韦等)、拉丁美洲、歐洲(匈牙利、英國、法國、德國等)、蘇聯、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舉行音樂會,擔任指揮,東京的音樂會實況錄音在日本出版了黑膠唱片專輯和音樂光盤。\n李煥之與妻子李群育有3個兒子:李大康、李小康、李毅康,長子李大康是資深錄音師。\n譜曲作品有《社會主義好》、《摸著石頭過河》、《春節序曲》、《春節組曲》、《第一交響曲—英雄海島》、《鄉音寄懷》、《汨羅江幻想曲》(箏協奏曲)、《箜篌引》(香港中樂團委約創作)、《晉江之歌》、《白鷺女神之歌》、《一片相思一片情》、《大地之詩》、《第二交響曲—路》、《秦王破陣樂》、《春到中原》(與李群合作)、《小鳥的天堂》(與李群合作)等。另外他还为《义勇军进行曲》做了配器。\n2000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
1923/5/28 2006/6/12 利盖蒂·捷尔吉 (Ligeti, Gyorg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7%9B%96%E8%92%82%C2%B7%E6%8D%B7%E5%B0%94%E5%90%89 利盖蒂·捷尔吉·山多尔(匈牙利语:Ligeti György Sándor,1923年5月28日-2006年6月12日),当代古典音乐先锋派作曲家。 原籍匈牙利,1956年离开匈牙利,先在科隆作电子音乐实验,1967年入奥地利籍。利盖蒂虽然受电子音乐的启发,但是它主要还是创作用传统乐器演奏的作品。
1915/11/2 2001/6/6 道格拉斯·利尔本 (Lilburn, Dougla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6%A0%BC%E6%8B%89%E6%96%AF%C2%B7%E5%88%A9%E5%B0%94%E6%9C%AC 道格拉斯·戈登·利尔本,ONZ(英语:Douglas Gordon Lilburn,1915年11月2日-2001年6月6日),新西兰古典音乐作曲家。生于旺加努伊,后在伦敦求学,师从大作曲家沃恩-威廉斯。[1]1940年返回新西兰后,活跃于当地的文艺界,并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任教。2001年在惠灵顿去世。作为新西兰古典音乐创作的先驱者之一,利尔本把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与新西兰的风土人情,包括毛利人的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后来他也有做先锋派音乐(如电子音乐)的试验。
1811/10/22 1886/7/31 弗朗兹·李斯特 (Liszt,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6%9D%8E%E6%96%AF%E7%89%B9 李斯特·费伦茨(匈牙利语:Liszt Ferenc,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更常见名称为弗朗茨·李斯特(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0000/00/00 9999/99/99 马修·洛克 (Locke, Matthew)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4%BF%AE%C2%B7%E6%B4%9B%E5%85%8B 马修·洛克(英语:Matthew Locke,1622年5月-1677年),英国作曲家,天主教徒。其音乐创作是奥兰多·吉本斯和亨利·珀赛尔之间的桥梁。作品包括喜劇配樂《暴風雨》等。
1796/11/30 1869/4/20 卡尔·勒韦 (Loewe,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8B%92%E9%9F%A6 约翰·卡尔·戈特弗里德·勒韦(德语:Johann Carl Gottfried Loewe,1796年11月30日-1869年4月20日),德国作曲家,歌唱家。
1801/10/23 1851/1/21 阿尔伯特·洛尔青 (Lortzing, Al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C%AF%E7%89%B9%C2%B7%E6%B4%9B%E5%B0%94%E9%9D%92 古斯塔夫·阿尔伯特·洛尔青(德语:Gustav Albert Lortzing,1801年10月23日-1851年1月21日),德国作曲家。
1772/11/28 1806/10/10 路易·斐迪南亲王 (Prince Louis Ferdinand of Pruss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C2%B7%E6%96%90%E8%BF%AA%E5%8D%97%E4%BA%B2%E7%8E%8B_(1772-1806) 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克里斯蒂安亲王(德语:Friedrich Ludwig Christian,1772年11月28日-1806年10月10日),常被称为“Louis Ferdinand”(路易·斐迪南),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贵族,军事统帅,业余作曲家,钢琴家。
1632/11/28 1687/3/22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Lully, Jean-Baptist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E5%B7%B4%E6%99%AE%E8%92%82%E6%96%AF%E7%89%B9%C2%B7%E5%90%95%E5%88%A9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法语:Jean-Baptiste Lully,1632年11月28日-1687年3月22日),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珀塞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1913/1/25 1994/2/7 维托尔德·卢托斯瓦夫斯基 (Lutoslawski, Wito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6%89%98%E5%B0%94%E5%BE%B7%C2%B7%E5%8D%A2%E6%89%98%E6%96%AF%E7%93%A6%E5%A4%AB%E6%96%AF%E5%9F%BA 维托尔德·罗曼·卢托斯瓦夫斯基(波兰语:Witold Roman Lutosławski,1913年1月25日-1994年2月7日),波兰作曲家、指挥家。早年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鋼琴及作曲,受波兰民间音乐影响。二战前的作品多毁于战火。50年代后开始采用序列音乐技法和自创的“機遇音樂”[1],作品中的部份段落由演奏者隨機即興演奏,而創出獨特的風格,获得崇高的国际声望,是20世纪最著名的波兰作曲家之一。其音乐作品虽采用多种复杂的现代音乐技巧,但始终富于真情实感和丰富的音乐效果,受到各国听众的广泛欢迎。比較著名的作品包括四首交響曲,管弦樂協奏曲,為數不少的協奏曲和聯篇歌曲等。
1855/5/11 1914/8/28 阿纳托利·里亚多夫 (Lyadov, Anatol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BA%B3%E6%89%98%E5%88%A9%C2%B7%E9%87%8C%E4%BA%9A%E5%A4%9A%E5%A4%AB 阿纳托利·康斯坦丁诺维奇·里亚多夫(俄语:Анато́л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Ля́дов,1855年5月11日-1914年8月28日),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后结识强力集团成员,并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187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与别利亚耶夫关系密切,曾向他推荐年轻的格拉祖诺夫的作品。\n里亚多夫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各种小品,以《魔湖》《基基莫拉》《巴巴·亚加》等交响诗最为著名,他在这些作品中采用了类似于印象主义的技巧。其他作品多数有明显的俄罗斯风格。
1859/11/30 1924/11/8 谢尔盖·利亚普诺夫 (Lyapunov, Serge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2%E5%B0%94%E7%9B%96%C2%B7%E5%88%A9%E4%BA%9A%E6%99%AE%E8%AF%BA%E5%A4%AB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利亚普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Ляпунов,1859年11月30日-1924年11月8日),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1885年结识巴拉基列夫,此后一直深受其影响。1893年,他与巴拉基列夫和里亚多夫一同搜集民歌。之后曾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1911年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1923年流亡法国,次年病逝于巴黎。\n利亚普诺夫的作品主要受李斯特和强力集团的影响。其乐队作品多采用民歌旋律,同时有复杂的形式。钢琴作品写法近似李斯特,一般需要高度演奏技巧,特别是著名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n利亚普诺夫之兄亚历山大·利亚普诺夫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1895/1/3 1968/4/15 鲍里斯·利亚托申斯基 (Lyatoshynsky, Bory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D%E9%87%8C%E6%96%AF%C2%B7%E5%88%A9%E4%BA%9A%E6%89%98%E7%94%B3%E6%96%AF%E5%9F%BA 鲍里斯·米克拉约夫维奇·利亚托申斯基(乌克兰语:Борис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Лятошинський,1895年1月3日-1968年4月15日),乌克兰-苏联作曲家。早年在基辅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在基辅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利亚托辛斯基的作品主要继承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传统,大量采用乌克兰民歌旋律,风格质朴生动,为乌克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2/5/7 1987/5/20 马思聪 (Ma, Sico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6%80%9D%E8%81%AA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1]。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n马思聪早年曾赴法国巴黎求学,并在后来考入了法国的巴黎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1932年初,马思聪由法国回到中国,并在同一年与王慕理结婚。此后陆续创作了《摇篮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多部著名音乐作品。1949年12月,马思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n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思聪遭到了造反派的批斗。1967年1月15日晚,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次女马瑞雪和儿子马如龙出走香港,后由美国驻香港领事陪同飞抵美国。同年5月,在康生和谢富治的示意下成立的“马思聪专案组”(又名“002号专案组”)开始对马思聪出走的经过进行调查,株连马家亲属数十人。1968年,马思聪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这一罪名直至1985年才得以平反。\n1987年5月,马思聪在美国接受心脏手术时手术失败,于5月20日逝世于美国费城,得年75岁。
1860/12/18 1908/1/23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Macdowell, Edw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E%B7%E5%8D%8E%C2%B7%E9%BA%A6%E5%85%8B%E9%81%93%E5%A8%81%E5%B0%94 爱德华·亚历山大·麦克道威尔(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1860年12月18日-1908年1月23日),美国作曲家。
0000/00/00 9999/99/99 纪尧姆·德·馬肖 (Machaut, Guillaume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A%E5%B0%A7%E5%A7%86%C2%B7%E5%BE%B7%C2%B7%E9%A6%AC%E8%82%96 纪尧姆·德·马肖(法语:Guillaume de Machaut,约1300年-1377年4月),法国中世纪作曲家、诗人。曾任职于多位贵族的宫廷。他是中世纪的文化名人之一,“新艺术”(Ars Nova)的主要实践者之一,被誉为“最后一位同时又是作曲家的伟大诗人”。
1887/2/17 1947/10/6 里维·马代托亚 (Madetoja, Leev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C%E7%BB%B4%C2%B7%E9%A9%AC%E4%BB%A3%E6%89%98%E4%BA%9A 里维·安提·马代托亚(芬兰语:Leevi Antti Madetoja,1887年2月17日-1947年10月6日),芬兰作曲家。作品包括交响曲、歌剧等,在芬兰的民族音乐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胜过芬兰头号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一点便是,他在西贝柳斯并没有多少成就的歌剧领域开创了芬兰歌剧的新天地,他的《奥斯特罗波的尼亚人》是芬兰歌剧的一部地位相当显著的作品。[1]
1865/7/9 1914/9/3 阿尔伯里克·马尼亚尔 (Magnard, Albéri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C%AF%E9%87%8C%E5%85%8B%C2%B7%E9%A9%AC%E5%B0%BC%E4%BA%9A%E5%B0%94 路西安·但尼·加布里埃尔·阿尔伯里克·马尼亚尔(法语:Lucien Denis Gabriel Albéric Magnard,1865年7月9日-1914年9月3日),法國作曲家。早年学习法律,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斯内。结识丹第后深受影响,并从其学习。1896年在圣乐学院任教。1914年一战爆发。马尼亚尔为保护住宅,开枪打死入侵的德军,结果不幸被杀害。[1]\n马尼亚尔的创作风格受弗兰克和丹第影响较大,其作品常用循环主题写法,结构宏大复杂,多使用对位,音乐语言严肃崇高,被誉为“法国的布鲁克纳”。在生前他的作品不受欢迎,多为自费出版。现在他的许多作品,特别是四部交响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上演机会。
1860/7/7 1911/5/18 古斯塔夫·馬勒 (Mahler, Gust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6%96%AF%E5%A1%94%E5%A4%AB%C2%B7%E9%A6%AC%E5%8B%92 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是奥地利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当时领先的指挥家之一。作为作曲家,他是十九世纪的德奥传统和二十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被禁止,直至二战之后才得到复兴,人们方认识到其价值。到如今,马勒的音乐是演出和录音最频繁的作品之一。\n马勒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希米亚,出身并不显贵,但在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才华。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欧洲众歌剧院中担当过指挥;并于1897年担任Vienna Court Opera总监。在维也纳的十年里,马勒虽从犹太教转变为天主教,但由于其犹太血统,颇受反犹倾向舆论的攻击和排挤。然而他的演出不仅水平优异,而且具有创新性,使他依然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对瓦格纳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绎,更为突出。晚年他也短暂地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n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较少。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十部交响曲篇幅很长,最短者也接近一个小时;规模庞大,增加了乐队编制,并在第二、三、四、八几部中还加入了人声;其鸿篇巨制《第八交响曲》除大型乐队之外,更动用了八位独唱家和两个混声四部合唱团,首演时乐手数达一千人以上。马勒的作品首演时,通常具有争议,并且很久之后才得到批评家的认可;一个例外是其《第八交响曲“千人”》,在首演时就大获成功。马勒的音乐直接影响了许多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尤其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此外,肖斯塔科维奇和布里顿也受了马勒影响。1955年,成立了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以纪念其生平与作品。\n馬勒是最後一位德奧音樂大師,他終結綿延數世紀美好音樂的創作。馬勒之後,十二音列、無調性音樂等等似乎都說明了傳統調性音樂創作輝煌時代的終結
1882/3/18 1973/8/1 吉安·弗朗西斯科·马利皮耶罗 (Malipiero, Gian Francesc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5%AE%89%C2%B7%E5%BC%97%E6%9C%97%E8%A5%BF%E6%96%AF%E7%A7%91%C2%B7%E9%A9%AC%E5%88%A9%E7%9A%AE%E8%80%B6%E7%BD%97 吉安·弗朗西斯科·马利皮耶罗(意大利语:Gian Francesco Malipiero,1882年3月18日-1973年8月1日),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学家。
1912/8/9 1983/3/7 伊戈尔·马克维奇 (Markevitch, Ig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88%88%E5%B0%94%C2%B7%E9%A9%AC%E5%85%8B%E7%BB%B4%E5%A5%87 伊戈尔·鲍里索维奇·马克维奇(乌克兰语:Ігор Борисович Маркевич, 1912年8月9日-1983年3月7日),乌克兰指挥家,作曲家。两岁时就随家人移居到西欧,科尔托发现了他的音乐才能,带他到巴黎师从娜迪亚·布朗热。1929年他与贾吉列夫合作,写了很多芭蕾音乐。二战后他停止作曲,从事指挥,先后在加拿大,瑞士,法国等地的乐团中任职。他的音乐作品受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影响较大,有丰富的节奏和音色。在指挥方面,他特别擅长诠释斯特拉文斯基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1816/7/16 1898/1/16 安托万·弗朗索瓦·马蒙泰尔 (Marmontel, Antoine Franço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6%89%98%E8%90%AC%C2%B7%E5%BC%97%E6%9C%97%E7%B4%A2%E7%93%A6%C2%B7%E9%A6%AC%E8%92%99%E6%B3%B0%E7%88%BE 安托萬·弗朗索瓦·馬蒙泰爾(法语:Antoine François Marmonte,1816年7月16日-1898年1月16日),法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
1795/8/16 1861/12/16 海因里希·马施纳 (Marschner, Hein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9%A9%AC%E6%96%BD%E7%BA%B3 海因里希·马施纳(德语:Heinrich Marschner,1795年8月16日-1861年12月16日),德国作曲家。
1706/4/24 1784/8/4 乔凡尼·巴蒂斯塔·马蒂尼 (Martini, Giovanni Battist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5%87%A1%E5%B0%BC%C2%B7%E5%B7%B4%E8%92%82%E6%96%AF%E5%A1%94%C2%B7%E9%A9%AC%E8%92%82%E5%B0%BC 喬凡尼·巴蒂斯塔·馬蒂尼(意大利语: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1706年4月24日-1784年8月4日),義大利音樂家,出生於意大利博洛尼亚。
1890/9/15 1974/11/21 弗兰克·马丁 (Martin, Fra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5%85%B0%E5%85%8B%C2%B7%E9%A9%AC%E4%B8%81 弗兰克·马丁(法语:Frank Martin,1890年9月15日-1974年11月21日),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学习数学,后曾任钢琴手和羽管键琴手。1946年移居荷兰,1950-1957年在科隆音乐学院任教,学生中有施托克豪森。马丁的音乐色彩多变,情感非常丰富。[1]他善于将十二音体系和调性音乐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和声语言,被誉为最重要的瑞士作曲家。
1754/5/2 1806/1/30 比森特·马丁-索勒 (Martín y Soler, Vicent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6%A3%AE%E7%89%B9%C2%B7%E9%A9%AC%E4%B8%81-%E7%B4%A2%E5%8B%92 比森特·马丁-索勒(西班牙语:Vicente Martín y Soler,1754年5月2日-1806年1月30日),西班牙作曲家,被誉为“巴伦西亚莫扎特”。他早年曾跟随马蒂尼学习过,后移居那不勒斯,创作了最初的一批作品。1785年移居维也纳,与洛伦佐·达·彭特合作,写出他最著名的几部歌剧。同时他还结识了莫扎特和萨列里,莫扎特并在《唐·乔望尼》中引用了他的一支旋律。[1]1788年他受聘到圣彼得堡的宫廷任职,并在当地写了一些俄语歌剧和芭蕾舞剧。马丁-索勒是18世纪重要的喜歌剧作曲家,他的作品数量众多,活动范围广泛,对当时的音乐有很大的影响。
1890/12/8 1959/8/28 博胡斯拉夫·马尔蒂努 (Martinů, Bohusl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A%E8%83%A1%E6%96%AF%E6%8B%89%E5%A4%AB%C2%B7%E9%A6%AC%E7%88%BE%E8%92%82%E5%8A%AA 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捷克语:Bohuslav Martinů,1890年12月8日-1959年8月28日),捷克作曲家,常被視為雅纳切克的後繼人。7歲開始學小提琴,1906年進入布拉格音樂院,後又轉入管風琴學校,後被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避居鄉下,開始作曲,1923年至法國向作曲家阿尔伯特·鲁塞尔學習作曲,1932年他作的弦樂五重奏獲得柯立茲獎,1940年離開法國,1941年到美國紐約,在美國期間寫下六首交響曲及其他許多樂曲。
1856/1/6 1909/6/1 朱塞佩·马尔图齐 (Martucci, Giusepp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A1%9E%E4%BD%A9%C2%B7%E9%A9%AC%E5%B0%94%E5%9B%BE%E9%BD%90 朱塞佩·马尔图齐(意大利语:Giuseppe Martucci,1856年1月6日-1909年6月1日),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号手,马尔图齐自幼学习钢琴,后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演奏,指挥和作曲。[1]他是当时意大利作曲家中罕见的不写作歌剧而以器乐作品为主要创作对象的人。其作品风格受到勃拉姆斯的影响很大,同时又结合了李斯特式的辉煌技巧,演出效果好,但风格略显保守。他的音乐活动为20世纪意大利器乐音乐的复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托斯卡尼尼和马利皮耶罗等人的赞誉,后者并认为马尔图齐的第二交响曲堪称意大利非歌剧音乐复兴的开端。
1882/5/11 1964/9/3 约瑟夫·马克思 (Marx,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9%A9%AC%E5%85%8B%E6%80%9D 约瑟夫·鲁伯特·鲁道夫·马克思(德语:Joseph Rupert Rudolf Marx ,1882年5月11日-1964年9月3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格拉茨学习哲学,20多岁才开始作曲。后移居维也纳,担任教师和音乐评论员。约瑟夫·马克思的作品都是调性音乐,风格比较保守。他主要以艺术歌曲著名,他的歌曲有些接近印象主义,以丰富的和声与旋律著称。
1863/12/7 1945/8/2 皮埃特罗·馬斯卡尼 (Mascagni, Pietr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9F%83%E7%89%B9%E7%BD%97%C2%B7%E9%A9%AC%E6%96%AF%E5%8D%A1%E5%B0%BC 皮埃特罗·安东尼奥·斯泰法诺·马斯卡尼(意大利语:Pietro Antonio Stefano Mascagni,1863年12月7日-1945年8月2日),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剧《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1890年)。曾就读米兰音乐学院,但是两年后退学,参加一个三流巡回剧团,担任指挥。1889年,以歌剧《乡村骑士》参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奥主办的创作比赛,荣获一等奖。次年该剧在罗马上演并获得成功。1935年,逢迎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创作了歌剧《尼禄》,在其人生中留下污点。
1842/5/12 1912/8/13 儒勒·馬斯内 (Massenet, Ju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4%92%E5%8B%92%C2%B7%E9%A9%AC%E6%96%AF%E5%86%85 儒勒·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法语: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1842年5月12日-1912年8月13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n马斯内生于卢瓦尔省附近的小城镇,父亲是高级工程师。他从小显露出在音乐上的天赋,11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毕业时获得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歌剧创作,三年后回到巴黎。1878年开始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同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99年荣获二级勋位。
1934/9/8 9999/99/99 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 (Maxwell Davies, Pe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9%A9%AC%E5%85%8B%E6%96%AF%E9%9F%A6%E5%B0%94%C2%B7%E6%88%B4%E7%BB%B4%E6%96%AF 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爵士,CBE(英语:Sir Peter Maxwell Davies,1934年9月8日-),一般简称为马克斯韦尔·戴维斯,英国作曲家。早年在曼彻斯特音乐学院求学,与同学伯特威斯尔,戈尔等组成合奏团。1956年到达姆施塔特学习,1962-1964年师从塞欣斯和巴比特。1970年移居奥克尼群岛,专心创作。1993年受封勋爵,2004年任女王音乐指导。马克斯韦尔-戴维斯是英国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对序列音乐有强烈兴趣,同时其作品又受到文艺复兴音乐和东方音乐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1880/1/5 1951/11/13 尼古拉·梅特纳 (Medtner, Nicol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6%A2%85%E7%89%B9%E7%BA%B3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俄语:Никола́й Ка́рлович Ме́тнер,1880年1月5日-1951年11月13日),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
1953/11/23 9999/99/99 约翰·德·梅杰 (Meij, Johan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BE%B7%C2%B7%E6%A2%85%E6%9D%B0 约翰内斯·亚伯拉罕·德·梅杰(荷蘭語:Johannes Abraham de Meij,1953年11月23日-),简称约翰·德·梅杰(Johan de Meij),荷兰作曲家,编曲家,长号演奏家,指挥家。其最著名作品之一为基于托尔金的小说创作的第一交响曲《指环王》(魔戒)。[1]他的很多为管乐队改编的曲子也广受欢迎。
1875/2/2 1937/2/14 埃尔基·梅拉尔丁 (Melartin, Erk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B0%94%E5%9F%BA%C2%B7%E6%A2%85%E6%8B%89%E5%B0%94%E4%B8%81 埃尔基·梅拉尔丁(芬兰语:Erkki Melartin,1875年2月2日-1937年2月14日),芬兰作曲家,指挥家。生于今俄罗斯境内,早年在维也纳学习,归国后任乐团指挥,曾在北美,印度等地游历。他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现代性,体现出马勒和尼尔森的影响。
1805/11/14 1847/5/14 范妮·门德尔松 (Mendelssohn, Fann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C%83%E5%A6%AE%C2%B7%E9%97%A8%E5%BE%B7%E5%B0%94%E6%9D%BE 范妮·夏西莉·门德尔松(德语:Fanny Cäcilie Mendelssohn ,1805年11月14日-1847年5月14日),夫姓为亨塞尔(Hensel),德国女钢琴家,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之姊。她自幼就显示出色的音乐才能,早年的作品曾博得莫谢莱斯的赞赏。但由于当时社会与音乐界对女性的偏见,最终未能走上音乐创作之路,但她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有些曾以门德尔松之名义出版。現時整存的作品多達四百多首。她与弟弟的关系非常亲密,1847年,门德尔松在听闻姐姐去世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并于同年11月去世。
1809/2/3 1847/11/4 費利克斯·门德爾松 (Mendelssohn, Feli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2%BB%E5%88%A9%E5%85%8B%E6%96%AF%C2%B7%E9%96%80%E5%BE%B7%E7%88%BE%E6%9D%BE 雅各·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稱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又译孟德尔颂、门登思宋、棉底路斯孙等。德国犹太裔作曲家,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逝于莱比锡。门德尔松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893/6/29 1958/9/29 阿尔·梅利康托 (Merikanto, Aarr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C2%B7%E6%A2%85%E5%88%A9%E5%BA%B7%E6%89%98 阿尔·梅利康托(芬兰语:Aarre Merikanto,1893年6月29日-1958年9月29日),芬兰作曲家。奥斯卡·梅利康托之子。曾先后在莱比锡和莫斯科学习,后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风格较为保守,有一定印象主义特征,擅长配器。
1868/8/5 1924/2/17 奥斯卡·梅利康托 (Merikanto, Oska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96%AF%E5%8D%A1%C2%B7%E6%A2%85%E5%88%A9%E5%BA%B7%E6%89%98 奥斯卡·梅利康托(芬兰语:Oskar Merikanto,1868年8月5日-1924年2月17日),芬兰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生于一个瑞典人家庭,但后来将姓名改为芬兰写法。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曲家,能指挥乐队并演奏多种乐器。和西贝柳斯一样,他的作品在芬兰音乐史上起着开拓性的作用。
1853/12/30 1929/2/24 安德烈·梅萨热 (Messager, Andr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6%A2%85%E8%90%A8%E7%83%AD 安德烈·夏尔·普罗斯佩·梅萨热(法语:André Charles Prosper Messager ,1853年12月30日-1929年2月24日),法国作曲家。早年从圣桑和福莱学习,并与他们成为好友,后来曾担任管风琴师,1898年起在巴黎喜歌剧院任指挥,后又到伦敦任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指挥。[1]一战爆发后,他避居瑞士,回国后曾与贾吉列夫合作。[2]梅萨热是奥芬巴赫之后最著名的法国喜歌剧作曲家,生前作品非常流行,但现在演出不多。
1908/12/10 1992/4/27 奥立佛·梅西安 (Messiaen, Olivi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7%AB%8B%E4%BD%9B%C2%B7%E6%A2%85%E8%A5%BF%E5%AE%89 奧立佛·梅湘(法语:Olivier Messiaen 法語讀音: [ɔlivje mɛsjɑ̃],1908年12月10日-1992年4月27日),法國作曲家、風琴家及鳥類學家,普遍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常融入複雜的節奏語言(他私下鍾愛古希臘和印度音樂),並以「有限移調調式」(梅湘自他早期作品中提出的概念)鋪陳出和聲與旋律。梅湘身為一位天主教徒,曲作中常流露出他對信仰的虔誠。\n他時常遠行,因而在作品中融入了多樣元素,例如日本音樂、猶他州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的風景以及聖方濟各的生活等。梅湘曾形容,當他聽見和音、尤其是根據他的音樂調式所譜出的和聲時,會不由自主產生共鳴、聯想到色彩(即所謂的聯覺現象),進而將這些色彩結合、轉化入旋律之中。有一段時間,他全心投入關於「全序列主義」參數化的實驗,因此被後世認定是序列主義領域的革新先鋒。他是首位在管弦樂曲中使用電子琴(即梅湘的馬特諾電子琴)的作曲家之一。
1791/9/5 1864/5/2 贾科莫·梅耶贝尔 (Meyerbeer, Giacom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E%E7%A7%91%E8%8E%AB%C2%B7%E6%A2%85%E8%80%B6%E8%B4%9D%E5%B0%94 贾科莫·梅耶贝尔(德语:Giacomo Meyerbeer,1791年9月5日-1864年5月2日),犹太血统的德国作曲家,长期在法国生活。
1897/9/3 1986/2/19 弗朗西斯科·米戈农 (Mignone, Francisc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8%A5%BF%E6%96%AF%E7%A7%91%C2%B7%E7%B1%B3%E6%88%88%E5%86%9C 弗朗西斯科·保罗·米戈农(葡萄牙語:Francisco Paulo Mignone,1897年9月3日-1986年2月19日),巴西作曲家。早年先后在圣保罗和米兰学习,创作了成名作,意大利歌剧《钻石商》。理查·施特劳斯访问巴西时曾经指挥过其选曲。回国后先后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任教。米戈农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受意大利音乐的影响较大,富于巴西民间舞蹈的节奏特点,音乐色彩丰富,表现力强。
1892/9/4 1974/6/22 达律斯·米約 (Milhaud, Dari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BE%E5%BE%8B%E6%96%AF%C2%B7%E7%B1%B3%E7%BA%A6 达律斯·米约(法语:Darius Milhaud,1892年9月4日-1974年6月22日),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
1826/3/23 1917/12/7 路德维希·明库斯 (Minkus, Ludwi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6%98%8E%E5%BA%93%E6%96%AF 路德维希·明库斯(德语:Ludwig Minkus,1826年3月23日-1917年12月7日),又名莱昂·费奥多耶维奇·明库斯(Léon Fyodorovich Minkus),捷克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早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并创作了一些圆舞曲。1846年赴巴黎,开始从事芭蕾音乐创作,1853年到俄罗斯,他在俄罗斯工作30多年,与佩蒂帕合作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芭蕾舞剧。1891年退休后回到维也纳居住直到去世。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芭蕾音乐作曲家之一,作品旋律优美迷人,情感丰富,富于异国情调,在当时影响很大。代表作品包括《堂吉诃德》等。
1893/4/16 1987/6/30 费德里科·蒙波 (Mompou, Federic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BE%B7%E9%87%8C%E7%A7%91%C2%B7%E8%92%99%E6%B3%A2 费德里科·蒙波·丹科斯(加泰羅尼亞文:Federico Mompou i Dencausse,西班牙语:Federico Mompou,1893年4月16日-1987年6月30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作曲家。他的创作受到印象主义音乐以及埃里克·萨蒂的简约风格影响,十分恬淡安逸,而又带着淡淡的西班牙气质。他不写作大型作品,所作基本上都是钢琴曲、歌曲、吉他曲等小规模作品。由于其独特的风格,蒙波的音乐在20世纪乐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并获得过不少奖项。[1]
1711/12/25 1772/10/8 让-约瑟夫·卡桑尼·德·蒙东维尔 (Mondonville, Jean-Joseph Cassanea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E7%BA%A6%E7%91%9F%E5%A4%AB%C2%B7%E5%8D%A1%E6%A1%91%E5%B0%BC%C2%B7%E5%BE%B7%C2%B7%E8%92%99%E4%B8%9C%E7%BB%B4%E5%B0%94 让-约瑟夫·卡桑尼·德·蒙东维尔(法语:Jean-Joseph Cassanea de Mondonville,1711年12月25日-1772年10月8日),法国作曲家。他和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是同时代人,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曲家路易·克劳德·达坎(Louis Claude Daquin)之子皮埃尔-路易·达坎(Louis Claude Daquin)曾宣称:“如果我不能成为拉莫,我就要成为蒙东维尔,再没有人比他更出色了。”
1819/5/5 1872/6/4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 (Moniuszko, Stanislaw)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5%9D%A6%E5%B0%BC%E6%96%AF%E6%8B%89%E5%A4%AB%C2%B7%E8%8E%AB%E7%BA%BD%E4%BB%80%E7%A7%91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波兰语:Stanisław Moniuszko,1819年5月5日-1872年6月4日),波兰作曲家、指挥家。1819年生于明斯克附近的乌贝尔庄园。1837年到柏林学习音乐,回国后在维尔诺和华沙担任指挥。其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被誉为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始人。
1567/5/15 1643/11/29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Monteverdi, Claud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5%8A%B3%E8%BF%AA%E5%A5%A5%C2%B7%E8%92%99%E7%89%B9%E5%A8%81%E5%B0%94%E7%AC%AC 克劳迪奥·乔瓦尼·安东尼奥·蒙特威尔第(意大利语: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1567年5月15日-1643年11月29日),意大利作曲家。出生於意大利北部克雷莫納市的他,從小就接觸聖歌等音樂教育,並在未成年即有作品面世。16世紀末,受到貢薩加家族支助下,他與宮廷歌手合作,出版了牧歌等普羅歌曲。而《奧菲歐》可算是蒙特威尔第最出名的歌劇。\n蒙特威尔第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牧歌创作是这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体裁的巅峰,而他的歌剧创作则是这种体裁的奠基之作。他是巴洛克音乐的早期代表。\n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他雖不是第一個寫出歌劇的作曲家,然而他所創作的歌劇卻可以一直流傳至今日,甚至影響在後世各樂派的作曲家。\n1567年5月15日蒙台威爾第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克里蒙那(Cremona),他的父親鮑德薩爾是一位外科醫師,十六世紀的克里蒙那,盛行音樂,當地出現許多有名的製琴師。\n1576年加入了克雷蒙納教堂的樂隊,1580~1590年期間追隨英吉奈利(Marco Antonio Ingegneri)學習音樂,在這期間便學習開始創作,1582年發表第一部作品《神怪小曲集》,1587年開始創作牧歌《madrigal》曲集,蒙台威爾第這一生總共創作了九冊的牧歌。1590年於曼托瓦受聘進入龔薩加公爵府中,擔任歌手及古大提琴手的工作。\n1599年5月,蒙台威爾第與克勞迪雅˙凱塔尼奧結婚。1600年他的事業才正開始發展,獲得宮廷樂長的職位,1607年完成並首演他的第一部歌劇《奧菲歐》(L'Orfeo),然而在他事業順利時,1607年年底他的妻子卻因病去世,格年,接著發表蒙台威爾第的第二部歌劇《阿莉安娜》(L'Ariana) 。\n1612年龔薩加公爵過世後,他的事業有了改變,公爵之子法蘭西斯科(Francesco)繼位,蒙台威爾第遭到解聘,他離開曼拖瓦回到克里蒙那,然而沒過多久,法蘭西斯科即因病去世,其弟費迪南多(Ferdinando)繼位,新任的公爵隨即邀請蒙台威爾第再度來擔任宮廷樂長,然而當時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樂團的指揮去世,蒙台威爾第受召前往,在威尼斯接受試聽演出後,隨即被授與樂團指揮一職,一直到1643年去世。\n主要的作品包含歌劇《奧菲歐》、《阿莉安娜》、《唐克雷第與克羅林達之戰》、《烏里塞還鄉》、《波佩亞的加冕》以及牧歌集曲共九冊等。其中歌劇《奧菲歐》不僅是蒙台威爾第的最早的歌劇作品,這部歌劇也是史上最初的傑作。作品中,他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弦,利用序曲、重唱、间奏曲以加强戏剧音乐的表现力与舞台气氛;又利用弓弦乐器的震音、拨弦奏法,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性能,为近代管弦乐法的先导;所作牧歌富于诗意与戏剧性,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世俗音乐发展到最高阶段,并成功的跨入另一個時期「巴洛克」。
1794/5/23 1870/3/10 伊格纳兹·莫谢莱斯 (Moscheles, Igna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A0%BC%E7%BA%B3%E5%85%B9%C2%B7%E8%8E%AB%E8%B0%A2%E8%8E%B1%E6%96%AF 伊格纳兹·莫谢莱斯(德语:Ignaz Moscheles,1794年5月23日-1870年3月10日),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钢琴家。
1900/8/11 1973/7/12 亚历山大·莫索洛夫 (Mosolov,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8%8E%AB%E7%B4%A2%E6%B4%9B%E5%A4%AB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莫索洛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Мосолов,1900年8月11日-1973年7月12日),苏联早期先锋派作曲家。被认为是“结构主义”以及“未来主义”者,早年创作的作品《铸钢厂》(源自其本人一芭蕾舞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这部作品用逼真的手法表现了工业化的景象。但是后来他的创作被苏联官方批判,他本人亦因此长期被打压及迫害。1973年在莫斯科逝世。他的其他创作还包括歌剧、交响曲等。
1854/8/23 1925/3/4 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 (Moszkowski, Morit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9%87%8C%E8%8C%A8%C2%B7%E8%8E%AB%E4%BB%80%E7%A7%91%E5%A4%AB%E6%96%AF%E5%9F%BA 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德语:Moritz Moszkowski,1854年8月23日-1925年3月4日),犹太血统的波兰裔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生于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早年在德累斯顿和柏林学习,后长期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1899年定居巴黎。莫什科夫斯基的作品技巧辉煌,旋律优美,特别善于表达异国情调,唯内涵稍逊。所作钢琴练习曲在中国被广泛作为中高级教材使用。[1]
1719/11/14 1787/5/28 利奥波德·莫扎特 (Leopold, Moza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A5%A5%E6%B3%A2%E5%BE%B7%C2%B7%E8%8E%AB%E6%89%8E%E7%89%B9 约翰·格奥尔格·利奥波德·莫扎特(德语: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1719年11月14日-1787年5月28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奧格斯堡帝国自由城市(今德國),在神聖羅馬市國奧地利大公國薩爾斯堡(名義上帝國首都)逝世,是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和瑪利亞·安娜·莫札特的父親。
1756/1/27 1791/12/5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 (Mozart, Wolfgang Amade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3%E5%B0%94%E5%A4%AB%E5%86%88%C2%B7%E9%98%BF%E7%8E%9B%E8%BF%AA%E4%B9%8C%E6%96%AF%C2%B7%E8%8E%AB%E6%89%8E%E7%89%B9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时期的薩爾茲堡,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n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根據當代的考證顯示,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的變遷。
1791/7/26 1844/7/29 弗朗兹·克萨韦尔·沃尔夫冈·莫扎特 (Mozart, Franz Xaver Wolfg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5%85%8B%E8%90%A8%E9%9F%A6%E5%B0%94%C2%B7%E6%B2%83%E5%B0%94%E5%A4%AB%E5%86%88%C2%B7%E8%8E%AB%E6%89%8E%E7%89%B9 弗朗兹·克萨韦尔·沃尔夫冈·莫扎特(德语:Franz Xaver Wolfgang Mozart,1791年7月26日-1844年7月29日),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之子。与其父一样是一位音乐神童,虽然很早就开始从事演出和教学,但一直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功。他一生没有结婚生子,同时他的哥哥卡尔·托马斯·莫扎特也没有后代,因此莫扎特已经绝后。弗朗兹·克萨韦尔·沃尔夫冈·莫扎特的作品不多,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特征。
1839/3/21 1881/3/28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 (Mussorgsky, Mode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6%9D%B0%E6%96%AF%E7%89%B9%C2%B7%E5%BD%BC%E5%BE%97%E7%BD%97%E7%BB%B4%E5%A5%87%C2%B7%E7%A9%86%E7%B4%A2%E5%B0%94%E6%96%AF%E5%9F%BA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俄语:Модест Петрович Мусоргский,1839年3月21日-1881年3月28日),俄罗斯作曲家。他以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歌曲和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著名。他与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以及巴拉基列夫组成“强力集团”或称“五人团”,被认为是19世纪典型的俄罗斯本土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早逝,其身后留下很多未完成或未配器的作品,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或拉威尔等人补充完成。
1881/4/20 1950/8/8 尼古拉·米亚斯科夫斯基 (Myaskovsky, Nicol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7%B1%B3%E4%BA%9A%E6%96%AF%E7%A7%91%E5%A4%AB%E6%96%AF%E5%9F%BA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Яковлевич Мясковский,1881年4月20日-1950年8月8日)),俄罗斯-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最為人所認識的是一生創作了27首交響曲,佔其87首已編號的作品中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產量。因此後人亦稱他為「蘇聯交響曲之夫」。
1737/3/9 1781/2/4 约瑟夫·米斯利维切克 (Mysliveček, Jose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7%B1%B3%E6%96%AF%E5%88%A9%E7%BB%B4%E5%88%87%E5%85%8B 约瑟夫·米斯利维切克(捷克语:Josef Mysliveček,1737年3月9日-1781年2月4日),波西米亚作曲家。早年曾学习哲学,后离家学音乐。1767年他的歌剧《柏勒洛丰》首演大获成功。1770年结识了莫扎特一家并与他们成为好友。莫扎特曾在作品中采用过他的音乐主题。米斯利维切克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写了26部歌剧和大量器乐作品。他的音乐风格优雅和谐,受意大利音乐影响较大。
1810/6/9 1849/5/11 奥托·尼古拉 (Nicolai, Ott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89%98%C2%B7%E5%B0%BC%E5%8F%A4%E6%8B%89 卡尔·奥托·埃亨弗里德·尼古拉(德语:Carl Otto Ehrenfried Nicolai,1810年6月9日-1849年5月11日)是一位德国作曲家。\n他的名气来自于其意大利风格的歌剧,最出名的是《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1865/6/9 1931/10/3 卡尔·尼尔森 (Nielsen,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B0%BC%E5%B0%94%E6%A3%AE 卡尔·奥古斯特·尼尔森(丹麥語:Carl August Nielsen,1865年6月9日-1931年10月3日),丹麦作曲家和指挥家。
1924/1/29 1990/3/8 路易吉·诺诺 (Nono, Luig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5%90%89%C2%B7%E8%AF%BA%E8%AF%BA 路易吉·诺诺(意大利语:Luigi Nono,1924年1月29日-1990年3月8日)是一位意大利著名的当代作曲家,意大利共产党员,因创作了具有强烈左翼思想的歌剧《偏狭的1960年》而引人注目。他的风格是先锋派音乐与后浪漫主义强烈抒情性的结合。\n諾諾與另外兩位同時期作曲家贝里奥和布梭悌並稱為二十世紀末的義大利三傑,諾諾因為迎娶了荀白克的女兒,且後來轉往德國柏林音樂院教授音樂,所以被歸為義大利三傑中的德國派。
1846/5/2 1909/1/23 齐格蒙特·诺斯科夫斯基 (Noskowski, Zygmun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D%90%E6%A0%BC%E8%92%99%E7%89%B9%C2%B7%E8%AF%BA%E6%96%AF%E7%A7%91%E5%A4%AB%E6%96%AF%E5%9F%BA 齐格蒙特·诺斯科夫斯基(波兰语:Zygmunt Noskowski,1846年5月2日-1909年1月23日),波兰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后来赴柏林深造,回国后在华沙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席曼诺夫斯基,[1]卡洛维茨等大批优秀的作曲家。诺斯科夫斯基被认为是第一位出色的波兰管弦乐作曲家,尽管他的音乐比较缺乏个人特色和民族特色,但仍然在波兰音乐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1870/12/5 1949/7/18 维捷斯拉夫·诺瓦克 (Novák, Vítězsl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6%8D%B7%E6%96%AF%E6%8B%89%E5%A4%AB%C2%B7%E8%AF%BA%E7%93%A6%E5%85%8B 维捷斯拉夫·诺瓦克(捷克语:Vítězslav Novák,1870年12月5日-1949年7月18日),捷克作曲家。生于波西米亚南部的一个山区小镇,后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德沃夏克。1909年起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并成为捷克音乐界现代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纳粹入侵和二战后他一直留在捷克,并从事回忆录的写作。\n诺瓦克的音乐风格受德奥晚期浪漫主义,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受到德彪西的一些影响。一部分作品有较强的现代性,但晚期作品又趋于保守。他在创作中始终注意保持捷克民族风格,运用丰富优美的配器,因此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尊敬。
1932/7/13 9999/99/99 珀尔·纳尔戈尔 (Nørgård, P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F%80%E5%B0%94%C2%B7%E7%BA%B3%E5%B0%94%E6%88%88%E5%B0%94 珀尔·纳尔戈尔(丹麥語:Per Nørgård,1932年7月13日-),丹麦作曲家。20世纪下半叶比较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曾受教于沃恩·霍尔姆波以及娜迪娅·布朗热,他在创作中运用复杂的对位技巧以及序列主义的一些技法。他的创造性行为包括发明了“无限音列”(Infinity row)。[1]
0000/00/00 9999/99/99 雅各布·奥布雷赫特 (Obrecht, Jacob)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90%84%E5%B8%83%C2%B7%E5%A5%A5%E5%B8%83%E9%9B%B7%E8%B5%AB%E7%89%B9 雅各布·奥布雷赫特(荷蘭語:Jacob Obrecht,1457或1458年-1505年7月),弗莱芒作曲家,曾先后在康布雷,布鲁日,安特卫普,费拉拉等地任职。作品结构清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其复调写法亦颇为高超。
0000/00/00 1497/2/6 约翰内斯·奥克冈 (Ockeghem, Johann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E5%86%85%E6%96%AF%C2%B7%E5%A5%A5%E5%85%8B%E5%86%88 约翰内斯·奥克冈(荷蘭語:Johannes Ockeghem,约1410年-1497年2月6日),弗莱芒作曲家,曾在安特卫普任职,自1452年起开始为法国王室服务。其作品特点是运用绵长不断的乐句,少用模仿,从而形成流动的风格。他是弗莱芒乐派的第一代作曲家,其创作风格对若斯坎,奥布雷赫特等都有较大影响。
1819/6/20 1880/10/5 雅克·奥芬巴赫 (Offenbach, Jacqu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85%8B%C2%B7%E5%A5%A5%E8%8A%AC%E5%B7%B4%E8%B5%AB 雅克·奥芬巴赫(法语:Jacques Offenbach,1819年6月20日-1880年10月5日),出生於德国的法国作曲家。代表作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n奥芬巴赫1819年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出版家兼犹太教堂唱诗班主唱。1833年奥芬巴赫14岁时随家人移居法国,并考入巴黎音乐院,36岁的时候他开设了一家轻歌剧院。但繁重的工作以及频频往返于伦敦、维也纳等地演出使奥芬巴赫患上了多种疾病,终于创作最后一部歌剧时病情恶化去世,享年61岁。奥芬巴赫一生作有大量作品,被后人尊为轻歌剧的奠基人,其轻歌剧情节轻快幽默,曲风优美,多採用当时流行的歌曲、舞曲形式,使作品通俗易懂。奥芬巴赫最出色的几部轻歌剧比当时大多数真正的喜歌剧显示出更持久的力量,这些作品是《地狱中的奥菲欧》(1858年)和《美丽的海伦》(1864年)等。\n1881年作曲家死后上演的《霍夫曼的故事》抒情性较强,可以说是他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1784/7/27 1853/10/3 乔治·翁斯洛 (Onslow, Georg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7%BF%81%E6%96%AF%E6%B4%9B 安德烈·乔治·路易·翁斯洛(法语:André George Louis Onslow,1784年7月27日-1853年10月3日),英裔法国作曲家。其父亲是一位英国贵族,母亲是法国人。少年时在伦敦从克拉默学钢琴,在巴黎从雷哈学作曲,后回到故乡定居并从事创作,1842年接替凯鲁比尼任法兰西学院院士。翁斯洛的作品很多,受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影响较大。其室内乐在当时声誉极高,被誉为可以和莫扎特与贝多芬相媲美的作品,他本人也被誉为“法国的贝多芬”。但后来他的音乐长时期被埋没,直到最近才被重新发掘。
1895/7/10 1982/3/29 卡尔·奥尔夫 (Orff,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A5%A5%E5%B0%94%E5%A4%AB 卡尔·奥尔夫(德语:Carl Orff,1895年7月10日-1982年3月29日),又译卡尔·奥福或卡尔·奥夫,德國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
1653/9/1 1706/3/3 约翰·帕赫贝尔 (Pachelbel, Johan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B8%95%E8%B5%AB%E8%B4%9D%E5%B0%94 约翰·帕赫贝尔(德语:Johann Pachelbel,1653年9月1日-1706年3月3日),德国著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先後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帕海貝爾在西洋音樂史上經常被忽略,他的作品也都沒有獲得妥善的保管,西方費盡心思想找出有關他的圖片但就是遍尋不著。即使提到,也多半僅是說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風琴大師而已,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赫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因為他是當時最偉大的風琴作曲家,而巴赫的哥哥就曾在他門下學習。帕赫贝尔的一生寫了很多的教會音樂,因為他信奉當時新興的路德教派,自然的也當了好幾個教堂的風琴師。他著名作品包括眾贊歌前奏曲七十八首、由三把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D大調卡農與吉格》等。
1860/11/18 1941/6/29 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 (Paderewski, Ignacy J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A0%BC%E7%BA%B3%E5%A5%87%C2%B7%E6%89%AC%C2%B7%E5%B8%95%E5%BE%B7%E9%9B%B7%E5%A4%AB%E6%96%AF%E5%9F%BA 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GBE(波兰语:Ignacy Jan Paderewski,1860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9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外交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世界级钢琴大师之一,1919年曾出任波兰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
1839/1/9 1906/4/25 约翰·诺尔斯·佩因 (Paine, John Know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8%AF%BA%E5%B0%94%E6%96%AF%C2%B7%E4%BD%A9%E5%9B%A0 约翰·诺尔斯·佩因(英语:John Knowles Paine,1839年1月9日-1906年4月25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到欧洲学习,回国后定居于波士顿,并在哈佛大学任教,成为美国本土第一位音乐教授。[1]佩因在美国早期音乐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他的创作和教学活动对美国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740/5/9 1816/6/5 乔万尼·帕伊谢洛 (Paisiello, Giovann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4%B8%87%E5%B0%BC%C2%B7%E5%B8%95%E4%BC%8A%E8%B0%A2%E6%B4%9B 乔万尼·帕伊谢洛(意大利语:Giovanni Paisiello,1740年5月9日-1816年6月5日),意大利作曲家。早年显示出歌唱天赋后被送进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1764年写出第一部喜歌剧,获得成功,逐渐成为当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1776-1784年应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之邀赴俄任宫廷乐队指挥,1782年创作出最著名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1784年回到那不勒斯任宫廷乐长,1802年又被拿破仑聘为皇家小教堂乐长,晚年回那不勒斯居住并死于该地。帕伊谢洛和奇马罗萨都是18世纪后半叶那不勒斯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意大利喜歌剧的重要作曲家。帕伊谢洛的作品曲调优美诙谐,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富于戏剧性,在管弦乐的使用方面有独到之处,曾对莫扎特起过一定的影响。他的一部分宗教音乐和器乐作品也较为优秀。
1878/2/16 1951/12/16 塞利姆·帕姆格伦 (Palmgren, Seli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E%E5%88%A9%E5%A7%86%C2%B7%E5%B8%95%E5%A7%86%E6%A0%BC%E4%BC%A6 塞利姆·帕姆格伦(芬兰语:Selim Palmgren,1878年2月16日-1951年12月16日),芬兰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芬兰的肖邦”。出生于芬兰西部的一个小城,1895年入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到欧洲大陆进修,师从布索尼。[1]回国后成为钢琴家和指挥家,1921年赴美演出,回国后从事教学。帕姆格伦的作品数量很多,大部分是钢琴小品,基本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受到印象主义影响较大,常常运用芬兰民间音乐素材,长于描绘优美的景色,颇为听众喜爱。
1914/9/24 1991/10/27 安德热·帕努夫尼克 (Panufnik, Andrzej)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AD%C2%B7%E5%B8%95%E5%8A%AA%E5%A4%AB%E5%B0%BC%E5%85%8B 安德热·帕努夫尼克爵士(波兰语:Sir Andrzej Panufnik,1914年9月24日-1991年10月27日),英籍波兰作曲家,指挥家。
1863/9/15 1919/12/18 霍雷肖·帕克 (Parker, Horat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8D%E9%9B%B7%E8%82%96%C2%B7%E5%B8%95%E5%85%8B 霍雷肖·威廉·帕克(英语:Horatio William Parker,1863年9月15日-1919年12月18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到慕尼黑从赖因贝格尔学习,归国后在耶鲁大学任教。他的创作风格受德奥传统影响很深,擅于写作大型作品,代表作有歌剧《莫娜》,康塔塔《最后时刻》等。另外,他还是艾夫斯的老师。[1]
1848/2/27 1918/10/7 休伯特·帕里 (Parry, Hu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91%E4%BC%AF%E7%89%B9%C2%B7%E5%B8%95%E9%87%8C 查尔斯·休伯特·哈斯廷斯·帕里爵士,(英语:Sir Charles Hubert Hastings Parry,1848年2月27日-1918年10月7日),英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
1935/9/11 9999/99/99 阿沃·帕特 (Pärt, Arv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B2%83%C2%B7%E5%B8%95%E7%89%B9 阿沃·帕特(愛沙尼亞語:Arvo Pärt,1935年9月11日-)出生於愛沙尼亞派德,是20世紀的愛沙尼亞作曲家。他的作品以合唱聖樂最為人所知。「神聖簡約主義」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1782/10/27 1840/5/27 尼可罗·帕格尼尼 (Paganini, Niccol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F%E7%BD%97%C2%B7%E5%B8%95%E6%A0%BC%E5%B0%BC%E5%B0%BC 尼可罗·帕格尼尼(意大利语: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0000/00/00 1594/2/2 乔万尼·帕莱斯特里纳 (Palestrina, Giovanni Pierluigi d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4%B8%87%E5%B0%BC%C2%B7%E5%B8%95%E8%8E%B1%E6%96%AF%E7%89%B9%E9%87%8C%E7%BA%B3 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意大利语: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1594年2月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被广泛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1841/2/19 1922/8/19 费利佩·佩德雷尔 (Pedrell, Feli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88%A9%E4%BD%A9%C2%B7%E4%BD%A9%E5%BE%B7%E9%9B%B7%E5%B0%94 费利佩·佩德雷尔(西班牙语:Felip Pedrell,1841年2月19日-1922年8月19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作曲家,音乐学家。他编辑整理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音乐作品,同时是西班牙民族音乐的积极支持者。
1933/11/23 9999/99/99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 (Penderecki, Krzyszto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BC%97%C2%B7%E6%BD%98%E5%BE%B7%E5%88%97%E8%8C%A8%E5%9F%BA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波兰语:Krzysztof Penderecki,1933年11月23日-),又译彭德雷茨基,波兰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
1710/1/4 1736/3/17 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 (Pergolesi, Giovanni Battist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7%93%A6%E5%B0%BC%C2%B7%E5%B7%B4%E8%92%82%E6%96%AF%E5%A1%94%C2%B7%E4%BD%A9%E5%B0%94%E6%88%88%E8%8E%B1%E8%A5%BF 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意大利语: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年1月4日-1736年3月17日)意大利作曲家。15岁即在洛雷托圣母音乐院任教,22岁时为那不勒斯大地震而作弥撒曲,大获成功。代表作《女仆作夫人》(1733年)。26岁时去世。他是意大利喜剧歌剧的先驱,并对欧洲喜剧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867/2/27 1942/12/3 威尔海姆·彼得森-伯格 (Peterson-Berger, Wilhel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0%94%E6%B5%B7%E5%A7%86%C2%B7%E5%BD%BC%E5%BE%97%E6%A3%AE-%E4%BC%AF%E6%A0%BC 奥洛夫·威尔海姆·彼得森-伯格(瑞典語:Olof Wilhelm Peterson-Berger,1867年2月27日-1942年12月3日),瑞典作曲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
1911/9/19 1980/6/20 阿兰·佩特森 (Pettersson, All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5%B0%C2%B7%E4%BD%A9%E7%89%B9%E6%A3%AE 古斯塔夫·阿兰·佩特森(瑞典語:Gustav Allan Pettersson,1911年9月19日-1980年6月20日),瑞典作曲家。早年曾在斯德哥尔摩和巴黎学习中提琴演奏,后又从奥涅格学作曲。回国后由于身体原因长期休养。彼得森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瑞典作曲家之一,也是20世纪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其管弦乐作品大多为单乐章形式,规模宏大以至于冗长,使用复杂的对位法,但始终保持调性,音乐语言受马勒和奥涅格的影响很大。CPO公司录制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交响曲全集。
1869/5/5 1949/5/22 汉斯·普菲茨纳 (Pfitzner, Han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AF%C2%B7%E6%99%AE%E8%8F%B2%E8%8C%A8%E7%BA%B3 汉斯·埃里希·普菲茨纳(德语:Hans Erich Pfitzner,1869年5月5日-1949年5月22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德奥末期浪漫乐派代表人。
1726/9/7 1795/8/31 弗朗索瓦-安德烈·丹尼根·菲利多尔 (Philidor, François-André Danic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7%B4%A2%E7%93%A6-%E5%AE%89%E5%BE%B7%E7%83%88%C2%B7%E4%B8%B9%E5%B0%BC%E6%A0%B9%C2%B7%E8%8F%B2%E5%88%A9%E5%A4%9A%E5%B0%94 弗朗索瓦-安德烈·丹尼根·菲利多尔(法语:François-André Danican Philidor,1726年9月7日-1795年8月31日),18世紀中叶法國国际象棋大師,作曲家。他重视“兵”在棋局内的地位。他试图把棋艺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被認为是第一個對國際象棋作出系統分析的棋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国际象棋分析》。在作曲方面,他是18世纪法国喜歌剧的代表性作曲家,作品富于戏剧性,贴近群众生活,在当时很受欢迎。
1863/8/16 1937/7/17 加布里埃尔·皮爾纳 (Pierné, Gabri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5%B8%83%E9%87%8C%E5%9F%83%E5%B0%94%C2%B7%E7%9A%AE%E5%B0%94%E7%BA%B3 亨利·康斯坦特·加布里埃尔·皮尔纳(法语:Henri Constant Gabriel Pierné,1863年8月16日-1937年7月17日),法國作曲家,指挥家,管风琴家。1870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90-1898年继弗兰克任圣克洛蒂尔德大教堂管风琴师,1903-1934年任科洛纳音乐会指挥。皮尔纳的作品风格优美清澈,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亦常有崇高深邃和诙谐幽默的成分,对各种乐器的使用都有深刻的理解。
1894/9/8 1947/3/18 威廉·皮佩尔 (Pijper, Wille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7%9A%AE%E4%BD%A9%E5%B0%94 威廉·弗雷德里克·约翰内斯·皮佩尔(荷蘭語:Willem Frederik Johannes Pijper,1894年9月8日-1947年3月18日),荷兰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少时体弱多病,基本靠自学成才,后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教授作曲并撰写音乐评论。其作品多数是无调性的,但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在20世纪荷兰音乐史上有很高地位。
1894/1/20 1976/11/12 瓦尔特·辟斯顿 (Piston, Wal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3%A6%E5%B0%94%E7%89%B9%C2%B7%E8%BE%9F%E6%96%AF%E9%A1%BF 沃尔特·哈默·辟斯顿(英语:Walter Hamor Piston,1894年1月20日-1976年11月12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缅因州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后随父母移居波士顿。1920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因成绩优秀获得到欧洲大陆留学的奖学金,并去巴黎师从杜卡斯和娜迪亚·布朗热,1926年回国后在母校任教直到1960年退休。辟斯顿是受人尊敬的老一代美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很大,有时也采用十二音技法,但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优美风格。他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另外,辟斯顿撰写的许多音乐理论教材如《和声学》《配器法》《对位法》等影响很大,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且有中文译本。
1880/9/20 1968/2/13 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 (Pizzetti, Ildebrand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5%B0%94%E4%BB%A3%E5%B8%83%E5%85%B0%E5%A4%9A%C2%B7%E7%9A%AE%E6%B3%BD%E8%92%82 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意大利语:Ildebrando Pizzetti,1880年9月20日-1968年2月13日),意大利作曲家。早年在帕尔马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佛罗伦萨,米兰,罗马等地任教。在墨索里尼统治期间,皮泽蒂曾与法西斯政权保持密切的关系。[1]皮泽蒂是20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他推崇威尔第,反对当时流行的真实主义创作风格,在作品中常采用大量的合唱和朗诵调,具有古朴庄严的特征。他的器乐作品多为浪漫主义风格。水平也比较高。
1757/6/18 1831/11/14 伊格纳兹·普莱耶尔 (Pleyel, Igna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A0%BC%E7%BA%B3%E5%85%B9%C2%B7%E6%99%AE%E8%8E%B1%E8%80%B6%E5%B0%94 伊格纳兹·约瑟夫·普莱耶尔(德语:Ignaz Josef Pleyel,法语:Ignace Joseph Pleyel,1757年6月18日-1831年11月14日),法籍奥地利作曲家,商人。
1882/12/8 1948/4/24 曼努埃尔·庞塞 (Ponce, Manu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C%E5%8A%AA%E5%9F%83%E5%B0%94%C2%B7%E5%BA%9E%E5%A1%9E 曼努埃尔·玛利亚·庞塞·库埃拉(西班牙语:Manuel María Ponce Cuéllar,1882年12月8日-1948年4月24日),墨西哥作曲家。幼年即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后进入墨西哥国家音乐学院,又到意大利和德国学习,之后回国任教,为墨西哥古典音乐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庞塞的作品主要为浪漫主义风格,旋律优美,充满拉丁气息。他的许多吉他曲都是吉他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
1843/6/16 1913/8/7 大卫·波佩尔 (Popper, Davi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8D%AB%C2%B7%E6%B3%A2%E4%BD%A9%E5%B0%94 大卫·波佩尔(捷克语:David Popper,1843年6月16日-1913年8月7日),又译包佩,犹太血统的捷克大提琴家、作曲家。
1899/1/7 1963/1/30 弗朗西斯·普朗克 (Poulenc, Franc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8%A5%BF%E6%96%AF%C2%B7%E6%99%AE%E6%9C%97%E5%85%8B 弗朗西斯·让·马塞尔·普朗克(法语: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1899年1月7日-1963年1月30日),又译浦朗克。法国钢琴家、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n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5岁跟母亲学钢琴,15岁时跟随西班牙钢琴家R·比涅斯学习。在作曲方面,他1924年为俄国佳吉列夫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一举成名。不过,普朗克除了曾跟法国作曲家凯什兰学过一段时间外,并无深厚功底。但是后来作曲技术日益精湛,创作出各种体裁的大量作品,包括几部相当杰出的歌剧,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n1963年1月30日在巴黎逝世。
1891/4/23 1953/3/5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Prokofiev, Serge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2%E5%B0%94%E7%9B%96%C2%B7%E6%99%AE%E7%BD%97%E7%A7%91%E8%8F%B2%E8%80%B6%E5%A4%AB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英语: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俄语: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是一位蘇联作曲家。他曾被授予“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1858/12/22 1924/11/29 贾科莫·普契尼 (Puccini, Giacom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E%E7%A7%91%E8%8E%AB%C2%B7%E6%99%AE%E5%A5%91%E5%B0%BC 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歇尔·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意大利语: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1858年12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是一位義大利的歌劇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亞人》、《托斯卡》與《蝴蝶夫人》等歌劇,也是世界上最常演出的歌劇之一[1][2]。這些歌劇當中的一些歌曲已經成為了現代文化的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賈尼·斯基基》的《親愛的爸爸》與《杜蘭朵公主》中的《公主徹夜未眠》在內。
1659/9/10 1695/11/21 亨利·珀塞尔 (Purcell, Hen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C2%B7%E7%8F%80%E5%A1%9E%E7%88%BE 亨利·普賽爾(英语:Henry Purcell,1659年9月10日-1695年11月21日),巴洛克時期的英格蘭作曲家,吸收法國與義大利音樂的特點,創作出獨特的英國巴洛克音樂風格。\n生於倫敦的西敏地區,父親曾任查理二世的宮廷樂師。少年時是王室小禮拜堂合唱團團員,嗓子受傷後任樂器保管員。曾从约翰·布洛学习。1680年成為西敏寺的管風琴師,1682年又兼任王室小禮拜堂管風琴師。1695年猝逝,年僅36歲,據< 音樂家的羅曼史> 壹書, 有一天, 普賽爾因夜歸而被妻子拒諳門外, 因感冒而凍死;葬於西敏寺內他的管風琴附近。普賽爾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器樂、歌曲、話劇配樂及少數歌劇,在英國古典音樂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是英国歌剧名作。而他的戏剧配乐《摩尔人的复仇》中的一个主题更被20世纪作曲家布里顿用进《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0000/00/00 9999/99/99 瞿小松 (Qu, Xiao-so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E%BF%E5%B0%8F%E6%9D%BE 瞿小松(1952年-),中国作曲家。1952年出生于贵州贵阳。1972年开始自学小提琴,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同学中有叶小纲、谭盾、郭文景、陈其钢等。1983年毕业留校任教。后来曾旅居美国。瞿小松的创作风格融合了西方先锋派和中国文化的意境,别具一格。他的代表作包括混合室内乐《MongDong》等。
1873/4/1 1943/3/28 谢尔盖·拉赫玛尼諾夫 (Rachmaninoff, Serge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7%88%BE%E8%93%8B%C2%B7%E6%8B%89%E8%B5%AB%E7%91%AA%E5%B0%BC%E8%AB%BE%E5%A4%AB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諾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於俄國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1943年臨終前入美國籍。他的作品甚富俄國色彩,充滿激情、旋律優美,其鋼琴作品更是以難度見稱,不少鋼琴演奏家曾納入表演曲目中。
1822/5/27 1882/6/24 约阿希姆·拉夫 (Raff, Joachi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9%98%BF%E5%B8%8C%E5%A7%86%C2%B7%E6%8B%89%E5%A4%AB 约瑟夫·约阿希姆·拉夫(德语:Joseph Joachim Raff,1822年5月27日-1882年6月24日),瑞士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早年自学音乐,后受到门德尔松和舒曼的推荐,并出任李斯特的助手。1877年任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校长。拉夫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作品编号到200多。大部分管弦乐作品都带有标题,一定程度上近似李斯特,但整体风格仍比较传统。室内乐作品相对具有更高的质量,创作技巧娴熟,旋律优美动人。他的某些作品(如第七交响曲《阿尔卑斯》)被认为对西贝柳斯和理查·施特劳斯有一定影响。[1]
1683/9/25 1764/9/12 让-菲利普·拉莫 (Rameau, Jean-Philipp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E8%8F%B2%E5%88%A9%E6%99%AE%C2%B7%E6%8B%89%E8%8E%AB 让-菲利普·拉莫(法语:Jean-Philippe Rameau,1683年9月25日-1764年9月12日)是法国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是继讓-巴普蒂斯特·呂利之后最伟大的法国歌剧作曲家,不但是当时法国乐坛的领军人物,还是和声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1875/3/7 1937/12/28 莫里斯·拉威尔 (Ravel, Mauri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9%87%8C%E6%96%AF%C2%B7%E6%8B%89%E5%A8%81%E5%B0%94 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法语: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与克勞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n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加斯巴之夜》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n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1928/10/9 9999/99/99 埃诺约哈尼·劳塔瓦拉 (Rautavaara, Einojuhan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8%AF%BA%E7%BA%A6%E5%93%88%E5%B0%BC%C2%B7%E5%8A%B3%E5%A1%94%E7%93%A6%E6%8B%89 埃诺约哈尼·劳塔瓦拉(芬兰语:Einojuhani Rautavaara,1928年10月9日-),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之后芬兰最出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他曾跟随美国作曲家塞欣斯、科普兰等学习。早期采用序列主义技法创作。[1]但后来形成了独特的空灵、脱俗的风格。他的著名作品包括交响曲、歌剧(其中《文森特》讲述荷兰画家凡·高的故事),以及“鸟鸣协奏曲”《北极之歌》等。
1873/3/19 1916/5/16 马克斯·雷格 (Reger, Ma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E6%96%AF%C2%B7%E9%9B%B7%E6%A0%BC 约翰·巴普蒂斯特·约瑟夫·马克西米连·雷格(德语:Johann Baptist Joseph Maximilian Reger,1873年3月19日-1916年5月16日),简称马克斯·雷格(Max Reger),德国后浪漫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
1936/10/3 9999/99/99 斯蒂夫·莱奇 (Reich, Stev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8%92%82%E5%A4%AB%C2%B7%E8%8E%B1%E5%A5%87 斯蒂芬·米歇尔·莱奇(英语:Stephen Michael Reich,( /ˈraɪʃ/,1936年10月3日-),是猶太裔美国简约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但更常用的名字是斯蒂夫·莱奇。\n要留意的是他的姓氏讀法,‘ei’應以德語的讀法-即應讀作/aɪ/(英語字母i)而不是/eɪ/,而‘ch’,官方的讀法(以至最近樂譜出版社Boosey & Hawkes在網上製作一系列有關慶祝作曲家75歲生日的片段)是/ʃ/(如英語的sh),然而也有部份人-特別是美國人,會依德語的讀法,讀成/h/,兩者均可。但卻不是/tʃ/或空音。部份華語使用者的翻譯其實不太準確。\n莱奇生于纽约,受教于米约和贝里奥,并受到非洲、亚洲音乐以及简约派作曲家特里·赖利的影响。曾进行过很多电子音乐方面的实验。他的作品有的概念十分新颖,例如拍手音乐,从头到尾演奏者的演奏方式就是拍手掌。他在1966年组建了自己的乐团“斯蒂夫·莱奇与音乐家”。2009年他的《双六重奏》获得了普利策奖。[1]
1770/2/26 1836/5/18 安东·雷哈 (Reicha,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9%9B%B7%E5%93%88 安东·雷哈(德语:Anton Reicha,捷克语:Antonín Rejcha,1770年2月26日-1836年5月18日),法籍波西米亚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1824/6/23 1910/3/10 卡尔·赖内克 (Reinecke,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8%B5%96%E5%86%85%E5%85%8B 卡尔·海因里希·卡尔斯滕·赖内克(德语:Carl Heinrich Carsten Reinecke ,1824年6月23日-1910年3月10日) ,德国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生于当时丹麦境内,后曾任克里斯蒂安八世的宫廷钢琴家。1851年到科隆音乐学院任教,1860年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指挥,同时任莱比锡音乐学院教职,培养了大批作曲家。1904年,他留下了自动钢琴录音,是最早留下录音的钢琴家。赖内克在任教之余,也创作了许多作品,最著名的有长笛奏鸣曲“乌亭”等。
1879/7/9 1936/4/18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 (Respighi, Ottori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89%98%E9%87%8C%E8%AF%BA%C2%B7%E9%9B%B7%E6%96%AF%E5%BA%87%E5%9F%BA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意大利语:Ottorino Respighi,1879年7月9日-1936年4月18日)意大利作曲家,作品融合了印象派和新古典主义风格。這是因為他特別對16-18世紀的音樂有所研究。
1899/12/31 1940/10/5 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 (Revueltas, Silvestr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B0%94%E7%BB%B4%E6%96%AF%E7%89%B9%E9%87%8C%C2%B7%E9%9B%B7%E7%BB%B4%E5%B0%94%E5%A1%94%E6%96%AF 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桑切斯(西班牙语:Silvestre Revueltas Sánchez,1899年12月31日-1940年10月5日),墨西哥作曲家。早年在墨西哥和美国学习音乐,1929年应查维斯邀请任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助理指挥,曾赴西班牙参加内战。1940年因肺炎病逝于墨西哥城。作品受墨西哥民间音乐影响,并采用无调性,音乐生动而色彩丰富。多有表现墨西哥古文明之作。
1860/5/4 1945/8/2 艾米尔·冯·雷兹尼克 (Reznicek, Emil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7%B1%B3%E5%B0%94%C2%B7%E5%86%AF%C2%B7%E9%9B%B7%E5%85%B9%E5%B0%BC%E5%85%8B 艾米尔·尼古拉斯··冯·雷兹尼切克(德语:Emil Nikolaus von Reznicek,1860年5月4日-1945年8月2日),捷克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最初曾学习法律,后改学音乐,在布拉格担任合唱指挥,1902年移居柏林,成为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和指挥家。雷兹尼克的曲风属于晚期浪漫主义,以擅于讽刺著称,他和理查·施特劳斯私交不错,但写了数部讽刺理查的作品,如交响诗《失意者》针对《英雄生涯》,歌剧《梯尔的恶作剧》针对理查的同名交响诗等,他还作有一部标题为“讽刺”的交响曲。不过他最流行的作品还是歌剧,特别是其喜歌剧《狄安娜小姐》的序曲流传颇广。
1839/3/17 1901/11/25 约瑟夫·赖因贝格尔 (Rheinberger, 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8%B5%96%E5%9B%A0%E8%B4%9D%E6%A0%BC%E5%B0%94 约瑟夫·加布里埃尔·赖因贝格尔(德语:Joseph Gabriel Rheinberger,1839年3月17日-1901年11月25日),列支敦士登作曲家,管风琴家。长期在德国生活,在慕尼黑音乐学院任教多年。他的一部分作品受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影响,但主要作品如大量管风琴曲和宗教合唱曲则风格较为传统,写作手法精密严谨,同时又富于浪漫主义精神。[1]
1709/12/1 1789/9/12 弗朗兹·克萨韦尔·里赫特 (Richter, Franz Xav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5%85%8B%E8%90%A8%E9%9F%A6%E5%B0%94%C2%B7%E9%87%8C%E8%B5%AB%E7%89%B9 弗朗兹·克萨韦尔·里赫特(德语:Franz Xaver Richter,捷克语:František Xaver Richter,1709年12月1日-1789年9月12日),摩拉维亚作曲家。1747年加入著名的曼海姆管弦乐团,1769年到斯特拉斯堡任职,并死于该地。他和约翰·斯塔米茨一样是曼海姆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交响曲的形成贡献卓著。
1784/11/28 1838/1/13 费迪南德·里斯 (Ries, Ferdina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8%BF%AA%E5%8D%97%E5%BE%B7%C2%B7%E9%87%8C%E6%96%AF 费迪南德·里斯(德语:Ferdinand Ries,1784年11月28日-1838年1月13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的学生和助手。自1803年起,他从家乡波恩来到维也纳,受到贝多芬的赞赏,从他学习钢琴演奏,并充当秘书和抄谱员。1813年,他来到伦敦,担任指挥并帮助出版了贝多芬的许多作品。1824年回国到法兰克福任职,并在那里去世。晚年他出版了一部有关贝多芬的回忆录,是研究贝多芬的重要史料。里斯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作品受贝多芬影响很大,但虽然具有严谨的表面形式,却缺乏内在精神,有时流于平庸。
1952/3/13 9999/99/99 沃尔夫冈·里姆 (Rihm, Wolfg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3%E5%B0%94%E5%A4%AB%E5%86%88%C2%B7%E9%87%8C%E5%A7%86 沃尔夫冈·里姆(德语:Wolfgang Rihm,1952年3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当代德国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曾从著名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学习,其数百部音乐作品广泛运用了多种现代技巧。
1935/7/24 9999/99/99 特里·赖利 (Riley, Ter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B9%E9%87%8C%C2%B7%E8%B5%96%E5%88%A9 特里·赖利(英语:Terry Riley,1935年7月24日-),美国简约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他是简约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作品常采用大量重复的简单音型,同时运用磁带。虽然其创作理念影响较大,但由于作品较为单调晦涩,故流传不广。他最有名的作品是《C音》,被称为简约主义的开山之作。
1844/3/18 1908/6/21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Rimsky-Korsakov, Nikol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9%87%8C%E5%A7%86%E6%96%AF%E5%9F%BA-%E7%A7%91%E8%90%A8%E7%A7%91%E5%A4%AB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Римский-Корсаков,1844年3月18日-1908年6月21日)是一位俄罗斯作曲家,在季赫温出生。他和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巴拉基列夫和居伊并称为“强力集团”。\n1856年在圣彼得堡入海军军官候补生队,同时业余时间学习钢琴演奏、观赏歌剧及听音乐会,与巴拉基列夫等人交往,交流音乐创作感受。1862-65年出海航行。1865年完成他的第一部交响乐。1869年续成达尔戈梅日斯基(Dargomyzhsky)的歌剧《石客》(The Stone Guest)。\n1871年他成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乐器和作曲教授。1874年到1881年他是免费音乐学校的领导,并以指挥家和教育家姿态亮相。他的学生有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奥托里诺·雷斯皮基、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n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写有15部歌剧,多部管弦乐,特别是标题音乐、合唱曲、室内乐、钢琴作品,歌曲和改编曲。\n1882年后的大部分时间用在行政、指挥方面并抽空为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的《霍万兴那》(Khovanshchina)及其他作品进行修订及配器。1887年鲍罗廷(Borodin)逝世,其遗作《伊戈尔王子》(Prince Igor)又由他和他的学生格拉祖诺夫(Glazunov)来担负完成和配器的任务。但利用此项作的间隙创作出他自己最富于色彩的两首伤口:《西班牙随想曲》(Spanish Caprice)及《天方夜譚》組曲(Sheherazade,又譯舍赫拉查达)。\n此后他受1888-99年在俄国首次演出瓦格纳的歌剧《指环》(Ring)的影响,转而专心从事歌剧创作。他有一段时间因患神经衰弱而无法工作,但到90年代又恢复创造性的劳动,并在1896年为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Boris Godunov)整理出完整的演出本,虽然今天对这个版本有部分的不信任,但在学者们恢复穆索尔斯基的原作面貌之前,一直停靠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编的本子使这部歌剧得以流传。\n1905年因同情革命学生,曾一度被解除彼得堡音乐院教授的职务,其作品也遭禁演两个月的处分。与当局这一冲突在他最后一部讽刺歌剧《金鸡》(The Golden Cockerel)中有所反映。此剧曾遭政府禁演,待他逝世后方有机会上演。1906年又修订《鲍里斯·戈杜诺夫》,1907年曾在巴黎指挥贾吉列夫(Diaghilev)举办的俄罗斯音乐演奏会。\n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赋不如其民族乐派中的同伴,但在清晰而富于色彩的配器技巧方面却超过了他们,而且今天对我们来说,他的音乐似乎成为沙皇俄国时代煊赫与壮观的集中体现。其歌剧之光彩近来已再次被人们所肯定。他对其最杰出的学生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影响,在《火鸟》(The Firebird)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还撰有供和声及配器作的教科书,并写有自传。
1901/11/22 1999/7/6 华金·罗德里戈 (Rodrigo, Joaqu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9%87%91%C2%B7%E7%BD%97%E5%BE%B7%E9%87%8C%E6%88%88 霍亞金·羅德利果,阿兰胡埃斯公园侯爵(西班牙语:Joaquín Rodrigo Vidre,Marqués de los Jardines de Aranjuez,1901年11月22日-1999年7月6日),西班牙作曲家。
1900/6/12 1939/3/7 阿马德奥·罗尔丹 (Roldán, Amade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A9%AC%E5%BE%B7%E5%A5%A5%C2%B7%E7%BD%97%E5%B0%94%E4%B8%B9 阿马德奥·罗尔丹·加尔德斯(西班牙语:Amadeo Roldán y Gardes,1900年6月12日-1939年3月7日),古巴作曲家。生于巴黎,在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回国后任哈瓦那爱乐乐团首席,后任指挥直到去世。他早期作品有印象派倾向,后受到古巴黑人民歌的启发,节奏丰富,民族色彩浓厚,善于使用打击乐器。\n作品有舞剧《列巴姆巴朗巴》、《古巴主题序曲》、《三首小诗》(东方、叫卖声、黑人节日)、弦乐四重奏《黑人之诗》、《节奏》(6首 其中2首全部采用民间打击乐器)等。
1855/5/9 1932/9/13 朱利叶斯·隆特根 (Röntgen, Juli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88%A9%E5%8F%B6%E6%96%AF%C2%B7%E9%9A%86%E7%89%B9%E6%A0%B9 朱利叶斯·恩格尔伯特·隆特根(德语:Julius Engelbert Röntgen , 1855年5月9日-1932年9月13日),德国血统的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早年在莱比锡生活,结识了李斯特。1878年后经常访问荷兰,1919年入荷兰籍。隆特根是一位多产作曲家,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影响,晚期也采用一些现代技巧。他的大部分作品目前还未被演奏和录音。
1864/6/15 1955/11/22 居伊·罗帕茨 (Ropartz, Gu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85%E4%BC%8A%C2%B7%E7%BD%97%E5%B8%95%E8%8C%A8 约瑟夫·居伊·罗帕茨(法语:Joseph Guy Ropartz,1864年6月15日-1955年11月22日),法國布列塔尼作曲家,指挥家。生于阿摩尔滨海省的一个小村庄,后来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马斯内和弗兰克,并与马尼亚尔结成好友。后来他先后在南锡和斯特拉斯堡任教并指挥乐队,1929年退休隐居,1949年被选入法兰西艺术院。晚年双目失明。[1]罗帕茨的作品受到弗兰克和丹第的影响,有时也有一定的印象派特征。不过总体上说,他是一位典型的布列塔尼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比较严肃,常常富于宗教性,有时也采用一些民歌。在布列塔尼文艺复兴运动中,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1868/1/25 1894/7/9 胡文蒂诺·罗萨斯 (Rosas, Juventi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6%96%87%E8%92%82%E8%AB%BE%C2%B7%E7%BE%85%E8%96%A9%E6%96%AF 何塞·胡文蒂诺·波利卡尔波·罗萨斯·卡德纳斯(西班牙语:José Juventino Policarpo Rosas Cadenas,1868年1月25日-1894年7月9日),墨西哥作曲家。瓜納華托州聖·克魯斯·德·加列安納(Santa Cruz de Galeana)貧困的印地安奧托米(Otomi)人,自幼隨父賣藝為生。\n當他7歲時,無論怎樣的音樂,從教堂鍾響至街頭小提琴演奏,全是他賴以維生的方式。並視音樂為終生志業 、勇於追求更好的音樂,包括他用一首圓舞曲、換一雙鞋子。之後,他搬入墨西哥市、很快地,成了著名的音樂家 與作曲家!12歲他那一年加入市內最紅的舞團,在他十幾歲時、曾同著名歌手Angela Peralta(安琪拉·佩拉爾塔),雖曾兩次申請國家音樂學院以及簡略研究、主要還是憑藉自修,來完成高等教育的學習。15歲、便成為『墨西哥城歌劇院』樂隊小提琴手,後入國立墨西哥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樂理以及小提琴,然而、仍以流浪賣藝為生。曾任陸軍樂隊、墨西哥城阿爾法羅私人樂隊,同時亦積極的從事音樂創作。\n羅薩斯最著名代表作:『Sobre las Olas』或稱『水波圓舞曲』,這首一流的華爾茲鋼琴曲、常被人搞錯,以為是維也納作品,並與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相提並論。1884年,他在路易安納州的紐奧良市,首度公開發表了這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經典華爾茲、又在1888年的墨西哥與歐洲再版,作為一流的華爾茲樂曲…它不但經典且融入紐奧良爵士音樂,以及Tejano德亞諾(西班牙語的德克薩斯)的方式。1893年他引領樂隊,出席了芝加哥世界博覽會、最後死於古巴的休爾基德洛·德·巴塔巴諾(Surgidero de Batabanó)、15年後─也就是1909年,他的骨駭回到墨西哥。
0000/00/00 1792/6/30 安东尼奥·罗塞蒂 (Rosetti, Anton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B0%BC%E5%A5%A5%C2%B7%E7%BD%97%E5%A1%9E%E8%92%82 安东尼奥·罗塞蒂(意大利语:Antonio Rosetti,捷克语:František Antonín Rössler,1750年-1792年6月30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原名弗朗蒂舍克·安东宁·罗斯勒,后来将名字改成意大利形式。曾先后在瓦伦斯坦和梅克伦堡-施维林任职。他的作品在当时评价很高,如圆号协奏曲曾经影响了莫扎特。他的安魂曲也在莫扎特葬礼上演奏。
1881/1/4 1944/8/23 尼古拉·罗斯拉维茨 (Roslavets, Nicol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7%BD%97%E6%96%AF%E6%8B%89%E7%BB%B4%E8%8C%A8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俄语: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Рославец,1881年1月4日-1944年8月23日),俄罗斯—苏联作曲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曾经颇为活跃,积极参与左派音乐运动。1930年被批判,1931-1933年到塔什干,后回到莫斯科,晚年实际上被官方封杀。罗斯拉维茨的早期作品受斯克里亚宾影响,其后逐渐采用更为激进的无调性,音乐规模宏大,音响和结构极端复杂,难以理解。其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得以复兴,被誉为“俄罗斯的勋伯格”。
1792/2/29 1868/11/13 焦阿基诺·罗西尼 (Rossini, Gioachi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6%E9%98%BF%E5%9F%BA%E8%AF%BA%C2%B7%E7%BD%97%E8%A5%BF%E5%B0%BC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意大利语: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年2月29日-1868年11月13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生前创作了39部歌剧以及宗教音乐和室内乐。
1911/12/3 1979/4/10 尼诺·罗塔 (Rota, Ni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8%AF%BA%C2%B7%E7%BD%97%E5%A1%94 尼诺·罗塔(意大利语:Nino Rota,1911年12月3日-1979年4月10日),意大利作曲家,亦常為電影配樂。\n在11岁时就写出一部清唱剧,后来到罗马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从卡塞拉和皮泽蒂学习。毕业后曾短暂留居美国,并开始创作电影配乐,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部,包括不少费德里柯·费里尼及盧奇諾·維斯孔蒂的電影,卻以《教父》及其續集最为知名。另外也写了很多古典音樂作品,包括10部歌劇及5部芭蕾舞。\n罗塔的创作风格比较传统,特别擅长写作优美的旋律,作品广为传播,为大众所喜爱。
1858/8/1 1884/6/25 汉斯·罗特 (Rott, Han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AF%C2%B7%E7%BD%97%E7%89%B9 汉斯·罗特(德语:Hans Rott,1858年8月1日-1884年6月25日),奥地利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罗特自幼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布鲁克纳,并和马勒同居一室。毕业后他到教堂演奏管风琴为生,业余作曲。1880年他完成了E大调交响曲,并将总谱送交勃拉姆斯,但勃拉姆斯粗暴地批评了这部作品,使罗特受到很大打击,并最终精神失常,死于精神病院。[1]今天看来,罗特的作品虽然稚气未脱,但体现出很高的创作水平和创新意识,目前经常得到演奏机会。
1869/4/5 1937/8/23 阿尔伯特·鲁塞尔 (Roussel, Al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C%AF%E7%89%B9%C2%B7%E9%B2%81%E5%A1%9E%E5%B0%94 阿尔伯特·夏尔·保罗·玛丽·鲁塞尔(法语:Albert Charles Paul Marie Roussel,1869年4月5日-1937年8月23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07/4/18 1995/7/27 罗饶·米克罗斯 (Rózsa, Mikló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9%A5%B6%C2%B7%E7%B1%B3%E5%85%8B%E7%BD%97%E6%96%AF 罗饶·米克罗斯(匈牙利语:Rózsa Miklós,1907年4月18日-1995年7月27日),美籍匈牙利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并喜爱当地民歌。后来他到莱比锡学习音乐,并创作了最初的一些作品。1932年移居巴黎,开始创作电影配乐,[1]1939年到美国,成为好莱坞的重要电影音乐作曲家,曾屡次获奥斯卡金像奖。罗饶的创作风格比较传统,音乐色彩绚烂,配器丰富,常具有匈牙利民族风情,颇为世人喜爱。
1829/11/28 1894/11/20 安東·魯賓斯坦 (Rubinstein,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6%9D%B1%C2%B7%E9%AD%AF%E8%B3%93%E6%96%AF%E5%9D%A6 安東·格里戈里耶維奇·魯賓斯坦(俄语:Ант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убинштейн,1829年11月28日-1894年11月20日),俄羅斯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華語地區一般簡稱其為安東·魯賓斯坦,而不是“魯賓斯坦”,以與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相區別。\n安東·魯賓斯坦出生於Vikhvatinets(現今屬於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一個猶太家庭中。很小的時候即開始學鋼琴,並在9歲時第一次登台演出。他的老師亞歷山大·維洛營(Alexander Villoing)曾將他帶往巴黎,並在蕭邦及李斯特面前表演。之後,與他的弟弟尼古萊·魯賓斯坦被母親帶往柏林,跟隨Siegfried Dehn學習作曲及音樂理論,並因此受到孟德爾頌與邁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的賞識與資助。\n他於1850年代後期開始以鋼琴家的身份巡迴演出,最終定居在聖彼得堡。1862年,他與他弟弟尼古萊一同創立了俄羅斯的第一間音樂學校——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1835/6/2 1881/3/23 尼古拉·鲁宾斯坦 (Rubinstein, Nikol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9%B2%81%E5%AE%BE%E6%96%AF%E5%9D%A6 尼古萊·格里戈里耶維奇·魯賓斯坦(俄语:Никола́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убинште́йн,1835年6月2日-1881年3月23日),俄羅斯鋼琴家及作曲家。他是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也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好友。\n尼古萊·魯賓斯坦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猶太家庭中,父親當時開了一家小工廠,小時候跟隨著母親學鋼琴,大一點時,則與他哥哥一樣受教於亞歷山大·維洛營(Alexander Villoing)。在1840年代時,他與他哥哥被母親帶往柏林,受教於Siegfried Dehn,並因此受到孟德爾頌與邁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的賞識與資助。1866年9月1日,他成為了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創辦人。在當時,他被認為是同時代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直到近來才被他哥哥安東的光環逐漸掩蓋。儘管如此,他的鋼琴演奏與安東狂放式的演奏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尼古萊較堅持古典主義的演奏風格,類似於克拉拉·舒曼,而與李斯特·費倫茨差別較大。\n在莫斯科任職期間,他曾邀請柴可夫斯基為他寫了著名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根據柴可夫斯基的信件描述,魯賓斯坦對於這首作品印象不佳,並希望他重寫,但他拒絕了。因此最後這首作品由鋼琴家漢斯·馮·彪羅做了世界首演。儘管如此,在魯賓斯坦於巴黎去世之後,柴可夫斯基為紀念他而寫了《a小調鋼琴三重奏》。\n尼古萊·魯賓斯坦在作曲方面也有不錯的成就。他最著名的作品為《g小調塔朗泰拉》以及《舒曼主題幻想曲》,皆為鋼琴獨奏。
1876/3/11 1971/10/24 卡尔·拉格尔斯 (Ruggles,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6%8B%89%E6%A0%BC%E5%B0%94%E6%96%AF 查尔斯·斯普拉格·拉格尔斯(英语:Charles Sprague Ruggles,1876年3月11日-1971年10月24日),年轻时因为仰慕德奥作曲家而改名为德语化的“卡尔·拉格尔斯”(Carl Ruggles),美国作曲家。拉格尔斯寿命很长,但创作数量不多,因为他的创作态度相当严谨,并常常进行自我否定,销毁了大量作品。流传下来的完整作品极少,但在美国音乐史上意义重大。[1]其音乐风格极不协和,多为无调性音乐。代表作包括管弦乐曲《踩太阳的人》(Sun-Treader)、钢琴(或管弦乐)曲《招魂》(Evocations)等。拉格尔斯是查尔斯·艾夫斯的同时代人以及朋友。
1945/9/24 9999/99/99 约翰·鲁特 (Rutter,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9%B2%81%E7%89%B9 約翰·米爾福德·盧特,CBE(John Milford Rutter,1945年9月24日-),英國作曲家及合唱指揮,擅長處理大型聖樂合唱作品,曾編寫多首聖樂作品,包括《榮耀頌》(Gloria)、《安魂曲》(Requiem)、《大地好風光》(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一切美麗光明物》(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等。\n盧特於劍橋Clare College進修音樂,並於1975至1979年期間於該學院任職管風琴學者及音樂主任。他於1981年成立劍橋合唱團(Cambridge Singers),於其中擔任指揮,並以他旗下的Collegium Records名義製作多首聖樂作品錄音。盧特現居英國劍橋,並經常與各地不同合唱團及交響樂團合作。\n盧特的創作多屬合唱類型,其中包括有讚美詩、聖誕歌及教會禮儀用詩歌。除此以外,他亦有創作非宗教性質的詩歌。盧特亦擅長編曲,以懷古的手法融入音樂中,他的聖樂作品令人感到平靜、莊嚴,卻又不會流於陳舊、過時;他亦曾改編多首美國黑人靈歌,以不同的元素融入作品中,不斷擴展聖樂合唱的領域,令他成為二十世紀眾多音樂家中,在聖樂合唱方面較受重視的一位。
1765/10/26 1815/4/8 雅各布·扬·莱巴 (Ryba, Jakub J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90%84%E5%B8%83%C2%B7%E6%89%AC%C2%B7%E8%8E%B1%E5%B7%B4 雅各布·西蒙·扬·莱巴(捷克语:Jakub Šimon Jan Ryba ,1765年10月26日-1815年4月8日),波西米亚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莱巴1780年到布拉格的一所文科中学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并爱上了古典音乐,希望走上音乐道路。然而他的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莱巴为此和父亲产生了矛盾,但他最后还是前往罗日米塔尔下特什姆施内姆的一所小学任教师并担任当地教堂的唱诗班指挥。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学校运转良好,但他和当地牧师与议会矛盾很大,因此他的很多要求如修缮校舍等都被拒绝。1796年,他写了著名的《圣诞弥撒》,其标题为“嘿,主人”,体现出他希望与牧师和解的意愿。1815年,由于忍受不了贫困和饱受敌视的生活,他在树林里自杀。[1]莱巴现存的作品主要都是宗教音乐,《圣诞弥撒》等作品在捷克经常演出。据说他还创作了一千余首器乐作品,但目前只有十余首尚存。[2]
1897/4/17 1992/3/27 哈拉尔·萨弗鲁德 (Sæverud, Hara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6%8B%89%E5%B0%94%C2%B7%E8%90%A8%E5%BC%97%E9%B2%81%E5%BE%B7 哈拉尔·西古尔德·约翰·萨弗鲁德(挪威语:Harald Sigurd Johan Sæverud ,1897年4月17日-1992年3月27日),挪威作曲家,指挥家。先后在卑尔根和柏林学习音乐,后长期在卑尔根生活和创作,并任卑尔根爱乐乐团的客座指挥。纳粹入侵挪威后,他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晚年获得许多荣誉,并被挪威王室封为骑士。萨弗鲁德被认为是挪威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以新古典主义为基础,融合进挪威民间音乐和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1835/10/9 1921/12/16 卡米尔·聖桑 (Saint-Saëns, Camill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B1%B3%E7%88%BE%C2%B7%E8%81%96%E6%A1%91 夏尔·卡米尔·聖桑(法语: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是一位屬於浪漫時期的法國鋼琴及管風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法國樂壇及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重要的作品有《動物狂歡節》、《骷髏之舞》、《參孫與大利拉》等。
1750/8/18 1825/5/7 安东尼奥·薩列里 (Salieri, Anton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B0%BC%E5%A5%A5%C2%B7%E8%90%A8%E5%88%97%E9%87%8C 安东尼奥·萨列里(意大利语:Antonio Salieri,1750年8月18日-1825年5月7日)生于威尼斯共和国莱尼亚诺,在维也纳逝世,意大利作曲家。
1935/4/9 9999/99/99 奥利斯·萨利南 (Sallinen, Aul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5%88%A9%E6%96%AF%C2%B7%E8%90%A8%E5%88%A9%E5%8D%97 奥利斯·海伊基·萨利南(芬兰语:Aulis Heikki Sallinen,1935年4月9日-),又译萨利农,萨利宁或塞林南,芬兰作曲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乐坛上有较重要的地位。作品所涉体裁广泛,有不少在选题上与之前的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一脉相承,如歌剧《库勒沃》。他的第七交响曲《甘道夫之梦》与托尔金的著名小说《指环王》有密切关联。[1]
0000/00/00 1775/1/15 乔万尼·巴蒂斯塔·萨马丁尼 (Sammartini, Giovanni Battist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4%B8%87%E5%B0%BC%C2%B7%E5%B7%B4%E8%92%82%E6%96%AF%E5%A1%94%C2%B7%E8%90%A8%E9%A9%AC%E4%B8%81%E5%B0%BC 乔万尼·巴蒂斯塔·萨马丁尼(意大利语: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1700或1701年-1775年1月15日),法国血统的意大利作曲家。早年从父学习音乐,1720年在宫廷乐队任双簧管手,1728年起终身担任乐长。萨马丁尼是古典主义早期重要的作曲家,创作了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交响曲,对奏鸣曲式的形成有重大贡献。海顿的交响曲与萨马丁尼的作品很有相似之处,但是海顿本人否认受到了他的影响。[1]\n乔万尼·萨马丁尼之兄朱塞佩·萨马丁尼也是作曲家。
1844/3/10 1908/9/20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Sarasate, Pabl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5%B8%83%E7%BD%97%C2%B7%E5%BE%B7%C2%B7%E8%90%A8%E6%8B%89%E8%90%A8%E8%92%82 帕布罗·马丁·梅利顿·德·萨拉萨蒂-纳瓦斯库埃斯(西班牙语: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1844年3月10日-1908年9月20日),西班牙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1866/5/17 1925/7/1 埃里克·萨蒂 (Satie, Eri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9%87%8C%E5%85%8B%C2%B7%E8%90%A8%E8%92%82 埃里克·阿尔弗雷德·莱斯利·薩蒂(法语: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1866年5月17日-1925年7月1日),后来自己改名为Erik Satie,是法國的作曲家。他被法国音乐六人团尊为导师,是二十世纪法国前卫音乐的先声。\n他的作品大多數都以本名出版,但在1880年代後期,他曾經以維吉尼·勒鮑(Virginie Lebeau,Lebeau 雖然是法國一個姓氏,但其實可以拆開成為兩個字:le beau,意思就是「美男子」)作為筆名。
1907/9/7 1991/1/6 艾赫迈德·阿德南·赛贡 (Saygun, Ahmed Adn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8%B5%AB%E8%BF%88%E5%BE%B7%C2%B7%E9%98%BF%E5%BE%B7%E5%8D%97%C2%B7%E8%B5%9B%E8%B4%A1 艾赫迈德·阿德南·赛贡(土耳其语:Ahmet Adnan Saygun,1907年9月7日-1991年1月6日),又译萨伊衮,土耳其古典音乐作曲家,以融会欧洲古典音乐传统和土耳其风格著称,是土耳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土耳其五人团”成员。他曾协助匈牙利大作曲家巴托克收集民歌。[1]他的音乐创作囊括了多种欧洲音乐体裁,包括土耳其第一部重要的歌剧《厄兹索伊》(en:Özsoy)。
1660/5/2 1725/10/24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Scarlatti, Alessandr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BE%B7%E7%BD%97%C2%B7%E6%96%AF%E5%8D%A1%E6%8B%89%E8%92%82 彼得罗·亚历山德罗·加斯帕雷·斯卡拉蒂(意大利语:Pietro Alessandro Gaspare Scarlatti,1660年5月2日-1725年10月24日),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作曲家,以歌剧和室内康塔塔而闻名。\n亚历山德罗的两个儿子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和彼得罗·菲利波·斯卡拉蒂都是作曲家。
1685/10/25 1757/7/23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Scarlatti, Domenic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6%A2%85%E5%B0%BC%E7%A7%91%C2%B7%E6%96%AF%E5%8D%A1%E6%8B%89%E8%92%82 朱塞佩·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意大利语:Giuseppe Domenico Scarlatti,1685年10月25日-1757年7月23日),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国作曲家、羽管键琴演奏家。他被认为是一位巴洛克作曲家,但其音乐风格已受到了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影响。他的555首奏鸣曲的绝大部分为羽管键琴而作,另外还有少量的弦乐合奏和管风琴作品。\n多梅尼科的父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和兄弟彼得罗·菲利波·斯卡拉蒂都是作曲家。
1850/1/6 1924/12/8 克萨韦尔·沙尔文卡 (Scharwenka, Xav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8%90%A8%E9%9F%A6%E5%B0%94%C2%B7%E6%B2%99%E5%B0%94%E6%96%87%E5%8D%A1 弗朗兹·克萨韦尔·沙尔文卡(德语:Franz Xaver Scharwenka ,1850年1月6日-1924年12月8日),波兰血统的德国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587/11/3 1654/3/24 萨缪尔·沙伊特 (Scheidt, Samu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7%BC%AA%E5%B0%94%C2%B7%E6%B2%99%E4%BC%8A%E7%89%B9 萨缪尔·沙伊特(德语:Samuel Scheidt,1587年11月3日-1654年3月24日),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作为斯韦林克的学生,是北德管风琴学派的早期代表之一。其作品对布克斯特胡德,巴赫都有一定影响。
1868/4/19 1933/7/24 马克斯·冯·席林斯 (Schillings, Max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E6%96%AF%C2%B7%E5%86%AF%C2%B7%E5%B8%AD%E6%9E%97%E6%96%AF 马克斯·冯·席林斯(德语:Max von Schillings,1868年4月19日-1933年7月24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德国西部的一个小城市,早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任哲学教师。但他一直痴迷于音乐,后来曾参加过拜罗伊特音乐节并担任助手,1908年到斯图加特担任指挥,1918年接替理查·施特劳斯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指挥。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呈晚期浪漫主义风格,最著名的是歌剧《蒙娜丽莎》,但该剧与达芬奇的同名画作并无直接联系,另有小提琴协奏曲等管弦乐作品。
0000/00/00 9999/99/99 约翰·海因里希·施梅尔策 (Schmelzer, Johann Hein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6%96%BD%E6%A2%85%E5%B0%94%E7%AD%96 约翰·海因里希·施梅尔策(德语: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1620年-1680年3月),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1643年他被任命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小号手,1649年成为宫廷小提琴家,1671年升任副乐长。他为小提琴创作的大量作品开拓了这件乐器的表现力,并通过他的著名学生比贝尔传于后世。
1874/12/22 1939/2/11 弗朗兹·施密特 (Schmidt,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6%96%BD%E5%AF%86%E7%89%B9 弗朗兹·施密特(德文:Franz Schmidt,1874年12月22日-1939年2月11日),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大提琴家。生于普雷斯堡(今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早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乐团任大提琴手。1914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1927-1931年任校长。晚年被迫与纳粹合作。其作品为后浪漫主义风格,善于运用对位法,音乐语言复杂难解。所作四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德奥交响曲传统的终结。
1870/9/28 1958/8/17 弗洛朗·施米特 (Schmitt, Floren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B4%9B%E6%9C%97%C2%B7%E6%96%BD%E7%B1%B3%E7%89%B9 弗洛朗·施米特(法语:Florent Schmitt ,1870年9月28日-1958年8月17日),法國作曲家。早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00年获得罗马大奖而成名。后来曾担任音乐评论家,对新音乐持反对态度。他寿命很长,作品也多,生前曾十分著名,但现在作品已不再流行。他的风格是较为传统的,常有宏大的结构和复杂的音响,有时接近于瓦格纳。目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作于1907年的哑剧配乐《莎乐美的悲剧》[1]
1934/10/24 1998/8/3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 (Schnittke, Alfre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5%BC%97%E9%9B%B7%E5%BE%B7%C2%B7%E6%96%BD%E5%B0%BC%E7%89%B9%E5%87%AF 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俄语:Альфре́д Га́рриевич Шни́тке,1934年10月24日-1998年8月3日),犹太血统的苏联-俄罗斯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1886/9/1 1957/3/8 奥特马·舍克 (Schoeck, Othma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7%89%B9%E9%A9%AC%C2%B7%E8%88%8D%E5%85%8B 奥特马·舍克(德语:Othmar Schoeck,1886年9月1日-1957年3月8日),瑞士作曲家,指挥家。早年从雷格学习,后回国任指挥。结识布索尼后,深受其影响。二战期间,曾因与纳粹有所合作而备受争议。[1]舍克的作品主要以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为主,和声复杂丰富,旋律高度半音化,感情色彩强烈。某些作品也呈现无调性的风格。舍克特别擅长声乐作品的写作,他的四百余首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地位颇高。
1874/9/13 1951/7/13 阿诺德·勋伯格 (Schoenberg, Arno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AF%BA%E5%BE%B7%C2%B7%E5%8B%8B%E4%BC%AF%E6%A0%BC 阿诺德·勋伯格(德语:Arnold Schö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后改姓氏写法为Schoenberg,奥地利20世纪音乐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教育家、畫家、作家,曾向亞歷山大·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Zemlinsky) 學習作曲,其後並迎娶策氏之妹為妻。\n勋伯格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他開創了第二維也納樂派、編寫《和聲學》(1911)、提出《十二音列理論》(1923),深遠地影響了二十世紀音樂的後續發展。 起初,勋伯格受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影響,創作風格被歸類為浪漫派晚期的半音主義,1908 年結識畫家康定斯基,並和他共同舉辦享譽一時的藍騎士畫展,兩位藝術家在創作理念上交相刺激影響,而開啟了勋伯格音樂創作上著名的表現主義時期,在此期間,勋伯格的音樂創作,慢慢由浪漫晚期的複雜調性轉為無調音樂,無調音樂時期維持大約十五年,於1923年,正式提出他的十二音列理論(twelve-tone system),正式進入他的十二音列時期。\n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的多年里,勋伯格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思考音乐结构上,1911年他开始执教于柏林和维也纳。1933年,纳粹指责其音乐颓废,是毒害德国青年的垃圾,把身为犹太人的作曲家赶出了其任教8年的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此后勋伯格定居于美国,前后在波士顿和洛杉矶任教。\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勋伯格不再信仰天主教,而改信犹太教,他始终关注自己同胞的命运,终于在1947年,凭着一种无法竭止的情感于12天里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音乐的杰作《华沙幸存者》,这部为朗诵、男声合唱以及管弦乐队而作的作品仿佛是作曲家灵魂深处的巨大悲鸣,象征着一个犹太人的全部尊严。作曲家晚年创作了几部完整系列的12音作品,摩西与亚伦是其最后一部歌剧,可惜作曲家逝世时尚未完成,故演出时通常略去第三幕。此外,勋伯格还是一位画家,其中他的自画像最为著名。\n勋伯格與其最重要的兩大弟子魏本和貝爾格在音樂史上被稱作「第二維也納樂派」,以有別於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第一維也納樂派」。
1878/3/23 1934/5/21 弗朗兹·施雷克尔 (Schreker,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6%96%BD%E9%9B%B7%E5%85%8B%E5%B0%94 弗朗兹·施雷克尔(德语:Franz Schreker,1878年3月23日-1934年5月21日),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892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1907年建立维也纳爱乐合唱团,1920-1932年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校长。纳粹上台后遭到迫害,1934年逝世于柏林。\n施雷克尔主要创作歌剧,音乐继承瓦格纳以及理查·施特劳斯的风格,并具有表现主义特征。
1797/1/31 1828/11/19 弗朗兹·舒伯特 (Schubert, Fra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8%88%92%E4%BC%AF%E7%89%B9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n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 , 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 :《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被称为《偉大交响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n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接濟。\n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墓旁。
1894/6/8 1942/8/18 埃尔文·舒尔霍夫 (Schulhoff, Erw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B0%94%E6%96%87%C2%B7%E8%88%92%E5%B0%94%E9%9C%8D%E5%A4%AB 埃尔文·舒尔霍夫(德语:Erwin Schulhoff,1894年6月8日-1942年8月18日),犹太血统的德裔捷克作曲家,钢琴家。
1819/9/13 1896/5/20 克拉拉·舒曼 (Schumann, Clar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6%8B%89%E6%8B%89%C2%B7%E8%88%92%E6%9B%BC 克拉拉·舒曼(德语:Clara Schumann,1819年9月13日-1896年5月20日)為著名德國鋼琴家與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之妻。
1810/6/8 1856/7/29 羅伯特·舒曼 (Schumann, Ro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4%BC%AF%E7%89%B9%C2%B7%E8%88%92%E6%9B%BC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n\n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语: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又译薛满,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热情敏感,富有民主主义思想。夫人克拉拉也是著名钢琴家。著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受其帮助提携。
1910/8/4 1992/2/15 威廉·舒曼 (Schuman,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8%88%92%E6%9B%BC 威廉·霍华德·舒曼(英语:William Howard Schuman,1910年8月4日-1992年2月15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早年学习商业,1930年听了托斯卡尼尼的音乐会后立志成为作曲家。后从哈里斯学习,1945年任朱利亚德音乐学院院长,1961年任林肯中心主任。威廉·舒曼的作品受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始终保持调性,善于运用强烈的节奏和复杂的对位。
1585/10/8 1672/11/6 海因里希·许茨 (Schütz, Hein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A0%E9%87%8C%E5%B8%8C%C2%B7%E8%AE%B8%E8%8C%A8 海因里希·许茨(德语:Heinrich Schütz,1585年10月8日-1672年11月6日),德国作曲家。\n许茨是巴赫之前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曾学习法律,但是后来到威尼斯跟随乔万尼·加布里埃利学习音乐。曾在德累斯顿宫廷乐队任职。他写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夫内》,但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将意大利的声乐风格与德国复调音乐传统中,创作了大量杰出的合唱作品。其地位可以与意大利的蒙特威尔第相媲美。
1872/1/6 1915/4/27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 (Scriabin,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6%96%AF%E5%85%8B%E9%87%8C%E4%BA%9A%E5%AE%BE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1872年1月6日-1915年4月27日),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既是神秘主義者,也是無調性音乐的先驅。
1908/2/12 1919/6/22 朱利安·斯克里亚宾 (Scriabin, Juli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88%A9%E5%AE%89%C2%B7%E6%96%AF%E5%85%8B%E9%87%8C%E4%BA%9A%E5%AE%BE 朱利安·亚历山德罗维奇·斯克里亚宾(俄语:Юли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крябин,1908年2月12日-1919年6月22日),俄国音乐神童,大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的儿子。他本人在家庭氛围熏陶下,学会弹钢琴和作曲,所写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几首钢琴前奏曲,风格与其父的晚期风格比较接近,[1]其技法之成熟令人震惊,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怀疑其是否真是朱利安的作品。因为朱利安11岁时就在第聂伯河划船时落水溺亡了。现在出版的这几首前奏曲的唱片和乐谱上所署的作者依然是朱利安本人。[2]
1929/4/29 9999/99/99 彼得·斯克尔索普 (Sculthorpe, Pe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6%96%AF%E5%85%8B%E5%B0%94%E7%B4%A2%E6%99%AE 彼得·乔舒亚·斯克尔索普,AO,OBE(英语:Peter Joshua Sculthorpe,1929年4月29日-),澳大利亚作曲家。生于塔斯马尼亚岛的朗塞斯顿,7岁起写作音乐。早年曾在澳大利亚本土学习音乐经营商店,后在牛津大学师从作曲家埃贡·维雷茨和埃德蒙·鲁布拉,[1]回国后在悉尼大学任教。后又任耶鲁大学驻校作曲家。斯克尔索普的音乐以广泛吸收澳大利亚原住民、日本、东南亚的传统音乐风格为显著特征,也有关注环保的题材。被誉为自珀西·格兰杰后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作曲家。[2]
1704/6/4 1742/8/25 卡洛斯·塞夏斯 (Seixas, Carl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6%B4%9B%E6%96%AF%C2%B7%E5%A1%9E%E5%A4%8F%E6%96%AF 若热·安东尼奥·卡洛斯·德·塞夏斯(葡萄牙語:José António Carlos de Seixas,1704年6月4日-1742年8月25日),葡萄牙作曲家,管风琴家。14岁时就在家乡教堂任管风琴师,后移居里斯本,在宫廷工作,并结识了D.斯卡拉蒂。1735年被封为骑士。作品风格受德国音乐影响较大。其大部分手稿都在里斯本大地震中佚失。[1]
1896/12/28 1985/3/16 罗杰·塞欣斯 (Sessions, Rog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6%9D%B0%C2%B7%E5%A1%9E%E6%AC%A3%E6%96%AF 罗杰·亨廷顿·塞欣斯(英语:Roger Huntington Sessions,1896年12月28日-1985年3月16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音乐,是美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之一。后来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朱利亚德音乐学院任教,其学生中有许多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主要采用交响曲等传统体裁,形式严谨,内容较为晦涩难懂。他的早期风格受新古典主义影响较大,晚年则采用序列主义风格写作。
1872/7/20 1921/3/24 德奥达·德·塞弗拉克 (Séverac, Déodat d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5%A5%A5%E8%BE%BE%C2%B7%E5%BE%B7%C2%B7%E5%A1%9E%E5%BC%97%E6%8B%89%E5%85%8B 约瑟夫-玛利亚·德奥达·德·塞弗拉克(法语:Joseph-Marie Déodat de Séverac,1872年7月20日-1921年3月24日,法國作曲家。出生于法国南部朗格多克地区的一个小镇,到圣乐学校师从丹第学习。后来他结识了阿尔贝尼兹,成为他的助手,并在他死后续写了他的一些未完成作品。[1]晚年居住在法国和西班牙边境地区。塞弗拉克的音乐体现了普罗旺斯和加泰罗尼亚民间文化的深刻影响,作品中大量采用民间元素,并结合运用印象派的写作手法,音乐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1841/5/28 1914/12/14 乔万尼·斯甘巴蒂 (Sgambati, Giovann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4%B8%87%E5%B0%BC%C2%B7%E6%96%AF%E7%94%98%E5%B7%B4%E8%92%82 乔万尼·斯甘巴蒂(意大利语:Giovanni Sgambati,1841年5月28日-1914年12月14日),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是意英混血儿,早年曾学习声乐和钢琴,在罗马结识了李斯特,受到其赞赏和支持,并受其影响开始对德奥音乐产生兴趣。后来他在罗马创办了管弦乐和室内乐定期音乐会,并以指挥家身份巡回演出,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斯甘巴蒂创作了大量李斯特式的钢琴小品以及一些交响曲,协奏曲等器乐作品,他有很高的旋律天赋,但在结构掌握方面稍逊。斯甘巴蒂的音乐活动对20世纪意大利音乐的复兴起了较大的影响。
1932/12/16 9999/99/99 罗季翁·谢德林 (Shchedrin, Rodi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5%AD%A3%E7%BF%81%C2%B7%E8%B0%A2%E5%BE%B7%E6%9E%97 罗季翁·康斯坦丁诺维奇·谢德林(俄语:Родио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Щедрин,1932年12月16日-),苏联—俄罗斯作曲家。曾受教于米亚斯科夫斯基,对俄罗斯民间音乐颇有研究,是苏联相当有影响力和官方地位的作曲家。[1]他的后期作品逐渐带有先锋派手法。他的代表作是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芭蕾《卡门组曲》。\n他的妻子是比他大七岁的,伟大的芭蕾舞女演员玛娅.普丽谢斯卡娅。
1902/6/11 1963/5/29 维沙翁·舍巴林 (Shebalin, Vissari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6%B2%99%E7%BF%81%C2%B7%E8%88%8D%E5%B7%B4%E6%9E%97 维沙翁·雅科夫列维奇·舍巴林(俄语:Виссар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Шебалин,1902年6月11日-1963年5月29日)[1],苏联作曲家,风格较为传统、深沉,受其师米亚斯科夫斯基影响较大。早年曾续成穆索尔斯基的歌剧《索罗钦集市》。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重要职务,但在1948年日丹诺夫对“形式主义”的大批判中被解职,后又复职。晚年患中风,几乎失去说话能力,但仍然有不少创作。[2]他的学生包括了古拜杜丽娜和杰尼索夫。
1906/9/25 1975/8/9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Shostakovich, Dmitr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7%B1%B3%E7%89%B9%E9%87%8C%C2%B7%E8%82%96%E6%96%AF%E5%A1%94%E7%A7%91%E7%BB%B4%E5%A5%87 迪米崔·迪米崔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俄语: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前苏联时期俄国作曲家。他一生大部份時間都留在蘇聯,但同時也是當年少數名氣能傳至西方世界的作曲家,被譽為是二十世紀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n蕭斯塔科維奇在蘇共政權中曾得過不少榮譽。例如他曾獲得當年蘇聯紅軍總參謀長、蘇聯元帥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的資助,可是,亦因為他曾試過與斯大林主義及官僚作風有所衝突而兩度遭蘇共譴責兩次(在1936年和1948年)他的作品亦一度被禁止演出。斯大林過身後,他多次獲頒發多項 國家的獎項和榮譽,也曾當過最高蘇維埃代表。\n蕭斯塔科維奇的音樂作品既融合了後浪漫主義(如馬勒)和新古典主義風格(如普羅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但亦不乏二十世紀的不協調音色和創作手法,因此他的音樂作品間中受到了官方的爭議,然而他的作品,普遍仍受到歡迎和好評。
1865/12/8 1957/9/20 让·西贝柳斯 (Sibelius, Je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A9%C2%B7%E8%A5%BF%E8%B4%9D%E6%9F%B3%E6%96%AF 西恩·西貝流士(芬兰语:Jean Sibelius,1865年12月8日-1957年9月20日),芬蘭音樂家,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
1856/1/11 1941/12/3 克里斯蒂安·辛丁 (Sinding, Christi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9%87%8C%E6%96%AF%E8%92%82%E5%AE%89%C2%B7%E8%BE%9B%E4%B8%81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辛丁(挪威语:Christian August Sinding ,1856年1月11日-1941年12月3日),挪威作曲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曾长时间在德国居住并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晚年回国,逝世前曾加入纳粹,[1]成为其生涯中的污点。辛丁是格里格之后最重要的挪威作曲家,音乐受瓦格纳的影响很大,但保持较明显的民族乐派特点,擅于创作优美的旋律,但音乐个性不够鲜明。生前其作品曾非常流行,现在只有少数作品仍有上演机会。
1904/3/21 1949/9/19 尼科斯·斯卡尔科塔斯 (Skalkottas, Nikola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7%A7%91%E6%96%AF%C2%B7%E6%96%AF%E5%8D%A1%E5%B0%94%E7%A7%91%E5%A1%94%E6%96%AF 尼科斯·斯卡尔科塔斯(希腊语:Nίκος Σκαλκώτας,1904年3月21日-1949年9月19日),尼科斯又称尼库劳斯(Νικόλαος),希腊作曲家。
1824/3/2 1884/5/12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Smetana, B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9D%E5%A4%9A%E4%BC%8A%E9%BD%90%C2%B7%E6%96%AF%E7%BE%8E%E5%A1%94%E9%82%A3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捷克语:Bedřich Smetana 捷克語發音: [ˈbɛdr̝ɪx ˈsmɛtana]  ( 聆聽),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生於波希米亞利托米什爾,卒於布拉格,捷克作曲家。他的音樂成功發揚了捷克民族文化,和捷克的獨立密不可分,因此被譽為捷克音樂之父。在國際間他以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最具代表性;包括交響詩組曲《我的祖國》細膩地演繹了捷克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景緻,以及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
1729/12/3 1783/12/20 安东尼奥·索勒 (Soler, Anton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B0%BC%E5%A5%A5%C2%B7%E7%B4%A2%E5%8B%92 安东尼奥·弗朗西斯科·哈维·何塞·索勒·拉莫斯(西班牙语:Antonio Francisco Javier José Soler Ramos,1729年12月3日-1783年12月20日),西班牙加泰隆尼亚作曲家,神父。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修道院中以管风琴师身份度过的。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00多首键盘奏鸣曲,[1]风格受D.斯卡拉蒂的影响,但体现出较多的古典主义特征,并常采用多乐章结构。
1778/2/14 1839/7/8 费尔南多·索尔 (Sor, Fernand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B0%94%E5%8D%97%E5%A4%9A%C2%B7%E7%B4%A2%E5%B0%94 費爾南多·索爾(西班牙语:Fernando Sor,1778年2月14日-1839年7月8日),西班牙作曲家,以及吉它演奏家。1778年生於西班牙巴塞罗那。自幼学习吉它,十九岁时在巴塞罗那上演所作歌剧。此后曾在马德里、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地演奏吉它,同时大量创作音乐作品。自1827年定居巴黎後一心研究吉它艺术。主要作品为吉它奏鸣曲、变奏曲、练习曲等。作品风格属于典型的古典乐派,亦被稱為“吉他的貝多芬”。1839年于法国巴黎逝世。其代表作品有吉它独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伟大的独奏》、《月光》(原为《b小调练习曲》)等。
1854/11/6 1932/3/6 约翰·菲利普·苏萨 (Sousa, John Phili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8%8F%B2%E5%88%A9%E6%99%AE%C2%B7%E8%8B%8F%E8%90%A8 約翰·菲利普·蘇沙(英语: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美國軍人、作曲家、指揮家,創作過一百首以上的進行曲,被稱為「進行曲之王」(The March King)。\n生於華盛頓特區,父親是葡萄牙裔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隊長號手。13歲時父親便讓他也加入該樂團。\n1892年成立自己的樂團,在美國及世界各地表演自己創作的進行曲。\n除了進行曲,蘇沙也創作了許多輕歌劇。他還出版過三本小說及一本自傳。
1784/4/5 1859/10/22 路易斯·施波尔 (Spohr, Lou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6%96%AF%C2%B7%E6%96%BD%E6%B3%A2%E5%B0%94 路易斯·施波尔(法语:Louis Spohr,1784年4月5日-1859年10月22日),原名Ludwig Spohr,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n施波尔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小提琴协奏曲的数目很是惊人。其歌剧和清唱剧也曾经十分流行。但现在他的室内乐也日渐引起关注。\n作为指挥家,施波尔是瓦格纳的早期拥护者,曾指挥演出过他的数部歌剧。施波尔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挥棒的指挥之一。
0000/00/00 9999/99/99 安东·斯塔米茨 (Stamitz, An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6%96%AF%E5%A1%94%E7%B1%B3%E8%8C%A8 安东·塔达乌斯·约翰·尼波默克·斯塔米茨(德语:Anton Thadäus Johann Nepomuk Stamitz,捷克语:Antonín Thadaeus Jan Nepomuk Stamic,1750或1754年-1798或1809年),捷克裔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从父约翰·斯塔米茨学习,1770年随其兄卡尔·斯塔米茨访问巴黎,1782-1789年在凡尔赛任职,1798年后不知所终。作品风格与卡尔·斯塔米茨类似。
1745/5/7 1801/11/90 卡尔·斯塔米茨 (Stamitz, Ca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6%96%AF%E5%A1%94%E7%B1%B3%E8%8C%A8 卡尔·菲利普·斯塔米茨(德语:Karl Philipp Stamitz,1745年5月7日-1801年11月90日),捷克裔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约翰·斯塔米茨之子,安东·斯塔米茨之兄。早年从父学习,1762年入曼海姆管弦乐团,1770移居巴黎,1779或1780年移居海牙,晚年定居耶拿。其作品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
1717/6/17 1757/3/27 约翰·斯塔米茨 (Stamitz, Johan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96%AF%E5%A1%94%E7%B1%B3%E8%8C%A8 约翰·文策尔·安东·斯塔米茨(德语:Johann Wenzel Anton Stamitz,捷克语:Jan Václav Antonín Stamic,1717年6月17日-1757年3月27日),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n约翰·斯塔米茨生于今捷克境内,早年在耶稣会学校接受音乐教育,1734年入布拉格大学学习,1741年至曼海姆任职,1754年曾短暂旅居巴黎。约翰·斯塔米茨是著名的曼海姆古典乐派的创建者之一,作品具有清晰简洁的和声语言,鲜明的力度对比和明快优雅的旋律。创作活动对交响曲,协奏曲和奏鸣曲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道路。\n约翰·斯塔米茨之子卡尔·斯塔米茨和安东·斯塔米茨也是著名的作曲家。
1852/9/30 1924/3/29 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 (Stanford, Charles Villier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5%B0%94%E6%96%AF%C2%B7%E7%BB%B4%E5%88%A9%E5%B0%94%E6%96%AF%C2%B7%E6%96%AF%E5%9D%A6%E7%A6%8F 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爵士(英语:Sir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1852年9月30日-1924年3月29日),爱尔兰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871/2/7 1927/11/20 威尔海姆·斯丹哈默 (Stenhammar, Wilhel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0%94%E6%B5%B7%E5%A7%86%C2%B7%E6%96%AF%E4%B8%B9%E5%93%88%E9%BB%98 卡尔·威尔海姆·欧根·斯丹哈默(瑞典語:Carl Wilhelm Eugen Stenhammar,1871年2月7日-1927年11月20日),瑞典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早年在柏林学习,后长时间担任哥德堡管弦乐团指挥。他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瑞典作曲家之一,作品继承了瓦格纳的风格,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并带有明显的北欧音乐色彩。
1928/8/22 2007/12/5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 (Stockhausen, Karlheinz)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E6%B5%B7%E5%9B%A0%E8%8C%A8%C2%B7%E6%96%BD%E6%89%98%E5%85%8B%E8%B1%AA%E6%A3%AE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德语: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年8月22日-2007年12月5日),当代最重要的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1639/4/3 1682/2/25 亚历山德罗·斯特拉代拉 (Stradella, Alessandr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BE%B7%E7%BD%97%C2%B7%E6%96%AF%E7%89%B9%E6%8B%89%E4%BB%A3%E6%8B%89 亚历山德罗·斯特拉代拉(意大利语:Alessandro Stradella,1639年4月3日-1682年2月25日),意大利作曲家。早年曾被瑞典皇后聘用为歌手,1678年移居热那亚,1682年被谋杀。作品主要为康塔塔和大协奏曲,对大协奏曲体裁的产生与完善有重大贡献。\n斯特拉代拉生活放荡,其轶事曾被德国作曲家弗洛托编为歌剧。
1870/3/6 1954/1/11 奥斯卡·施特劳斯 (Straus, Osca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96%AF%E5%8D%A1%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奥斯卡·施特劳斯 (德语:Oscar Straus,1870年3月6日-1954年1月11日),奥地利作曲家。他原来的姓是Strauss,但他自己省略了一个字母S,以避免与施特劳斯家族混淆。先在柏林师从布鲁赫学习,后来回到维也纳。起先写作圆舞曲,后听从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建议转向轻歌剧创作,成为莱哈尔的重要竞争对手。1939年因纳粹上台,他流亡美国,晚年在好莱坞创作了一些电影配乐。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著称。
1835/3/15 1916/12/28 愛德華·施特勞斯 (Strauss, Edu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E%B7%E5%8D%8E%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爱德华·施特劳斯 (德语:Eduard Strauß,1835年3月15日-1916年12月28日),奥地利作曲家,也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幼子,家中暱稱為艾迪(Edi)。他和兩位哥哥小约翰·施特劳斯和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努力,成就了維也納的施特劳斯音樂王朝。而他整個家族支配了19世紀維也納的輕音樂時代,為歷任奧地利帝國和歐洲各國的帝皇公卿創作大量圓舞曲和波爾卡。
1804/3/14 1849/9/25 老约翰·施特劳斯 (Strauss, Johann 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81%E7%BA%A6%E7%BF%B0%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通常被称作约翰·施特劳斯一世或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和约瑟夫·兰纳一起普及了圆舞曲,并为其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他最著名的圆舞曲是《莱茵河女妖罗蕾莱》(作品第154号),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却是《拉德茨基进行曲》(作品第228号)。
1825/10/25 1899/6/3 小约翰·施特勞斯 (Strauss, Johann I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7%BA%A6%E7%BF%B0%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因与其父同名,故通常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或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以圆舞曲作品最为著名,如《蓝色多瑙河》。\n小约翰·施特劳斯是著名音乐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圆舞曲之王”的称号是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此外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们(例如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更为人所熟知。不仅是圆舞曲,他的一些波尔卡、进行曲以及轻歌剧也相当著名。
1827/8/20 1870/7/22 约瑟夫·施特劳斯 (Strauss, Jose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约瑟夫·施特劳斯(德语:Josef Strauss,1827年8月20日-1870年7月22日),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揮家,也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次子,常被親朋暱稱為佩皮(Pepi)。
1864/6/11 1949/9/8 理查·施特勞斯 (Strauss, Rich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6%9F%A5%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德语: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德国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施特劳斯稱呼,以与该家族的众多成员相区分。\n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圆号演奏家弗朗茨·施特劳斯(Franz Strauss),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教导,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的教导非常注重“浪漫主义”,但理查德·施特劳斯本身的音乐最后成为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n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识为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晚期的作品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等。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指挥偏好都表现出他对于德意志古典音乐传统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深受莫扎特和瓦格纳的影响(后者几乎影响了理查德·施特劳斯那个时代所有的作曲)。理查德·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n理查·施特劳斯在1933年曾担任纳粹德国的国家音乐局总监(事前未与他本人协商),后来因为在犹太籍音乐家与纳粹当局意见不合,于1935年辞职;战后受到审查,直到1948年才由政府正式澄清。事实上,他由于创作涉及同性恋话题的《埃莱克特拉》,与犹太作家茨威格合作《沉默的女人》,以及儿媳是犹太人等原因一直受到纳粹政府的监视。\n他还是美国电影《飘》配乐作曲家马克斯·史坦纳的教父和老师。
1882/6/17 1971/4/6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Stravinsky, Ig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88%88%E5%B0%94%C2%B7%E6%96%AF%E7%89%B9%E6%8B%89%E6%96%87%E6%96%AF%E5%9F%BA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俄语: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1882年6月17日-1971年4月6日),又譯斯特拉温斯基,俄國作曲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革新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人们誉为是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1840/9/30 1911/7/11 约翰·斯文森 (Svendsen, Joh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96%AF%E6%96%87%E6%A3%AE 约翰·塞夫林·斯文森(挪威语:Johan Severin Svendsen ,1840年9月30日-1911年7月11日),挪威作曲家,指挥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长期在国外居住。晚年放弃作曲,专心从事指挥。[1]斯文森的作品和同时代人格里格相比较为接近德奥浪漫主义主流风格。
1874/1/4 1935/5/29 约瑟夫·苏克 (Suk, Jose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8%8B%8F%E5%85%8B 约瑟夫·苏克(捷克语:Josef Suk,1874年1月4日-1935年5月29日),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德沃夏克,1898年与德沃夏克之女结婚,1905年丧妻。1922年起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学生有马尔蒂努等。苏克的音乐风格受德沃夏克影响较大,早期作品有一定的民族乐派色彩,但晚期作品风格有所变化,追求复杂的和声与对位。苏克有较高的旋律天赋,但风格比较保守,因此作品相对鲜为人知。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之一是《亚兹拉尔交响曲》。\n作为小提琴家,他是著名的捷克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之一,并长期担任第二小提琴。他的孙子也是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家。
1842/5/13 1900/11/22 阿瑟·萨利文 (Sullivan, Arthu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9F%C2%B7%E8%90%A8%E5%88%A9%E6%96%87 阿瑟·西摩尔·萨利文爵士,MVO(英语:Sir Arthur Seymour Sullivan,1842年5月13日-1900年11月22日),英国作曲家。早年曾在皇家音乐学院和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曾发现舒伯特的遗稿《罗莎蒙德》。1871-1896年与文学家吉尔伯特合作创作轻歌剧,以吉尔伯特与萨利文知名。其轻歌剧作品风趣幽默,艺术水准较高,在英语国家长期盛演不衰。代表作包括《皮纳福号军舰》等。
1819/4/18 1895/5/21 弗兰兹·冯·苏佩 (Suppè, Franz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5%85%B0%E5%85%B9%C2%B7%E5%86%AF%C2%B7%E8%8B%8F%E4%BD%A9 弗蘭茲·馮·蘇佩 或 范切斯科·蘇佩·德梅利(德语:Franz von Suppé、意大利语:Francesco Suppé Demelli,1819年4月18日-1895年5月21日),奧地利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指挥家,出生在今日的克羅地亞[1][2],主要创作轻歌剧。
1766/7/22 1803/9/17 弗朗兹·克萨韦尔·苏斯迈尔 (Süßmayr, Franz Xav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5%85%B9%C2%B7%E5%85%8B%E8%90%A8%E9%9F%A6%E5%B0%94%C2%B7%E8%8B%8F%E6%96%AF%E8%BF%88%E5%B0%94 弗朗兹·克萨韦尔·苏斯迈尔(德语:Franz Xaver Süßmayr,1766年7月22日-1803年9月17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学生。他本人虽然也有一些作品,但目前只因为续写了莫扎特的《安魂曲》而闻名。
0000/00/00 1621/10/16 扬·皮泰尔索恩·斯韦林克 (Sweelinck, Jan Pieterzo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AC%C2%B7%E7%9A%AE%E6%B3%B0%E5%B0%94%E7%B4%A2%E6%81%A9%C2%B7%E6%96%AF%E9%9F%A6%E6%9E%97%E5%85%8B 扬·皮泰尔索恩·斯韦林克(荷蘭語: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年-1621年10月16日)是一个地道的荷兰人,出生于阿姆斯特丹,在阿姆斯特丹成为城市教堂的管风琴师,最后去世于阿姆斯特丹。荷兰人视他为民族的骄傲,他的雕像和巴赫,贝多芬并立在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乐厅的门口。斯韦林克使得管风琴摆脱加尔文宗僅只於給有韵诗篇伴奏的地位,成为了极具表现力的乐器。斯韦林克为管风琴创作了大量的技巧性的托卡塔,自由的幻想曲,他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为管风琴引入了复调的利切卡尔,这是一种声部相互模仿的曲式,写法可以说是赋格的初级形式。此外,他还写了很多圣咏主题的变奏曲。\n斯韦林克影响了整个北德意志的管风琴家,后来北德的管风琴大师,不是出自他的门下,就是和他的学生很有渊源,他的学生沙因(Schein, Johann Hermann)和沙伊特(Scheidt, Samuel)把斯韦林克的管风琴圣咏进一步发展,确立了管风琴在路德教仪式中的地位,而舍德曼(Scheidemann, Heinrich)则把他的幻想曲与圣咏结合。斯韦林克之后的150年左右的德国管风琴音乐,几乎都是在他的创作模式下发展的,从雷因肯(Reinken, Johann Adam),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 Dietrich),吕贝克(Lubeck, Vincent),伯姆(Boehm, Georg),火炬一直传到老巴赫的手里,在他那里,管风琴音乐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而作曲形式上,仍然有斯韦林克的痕迹,比如圣咏幻想曲,利切卡尔,赋格以及圣咏主题的卡农和变奏曲。
1882/10/6 1937/3/28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 (Szymanowski, Kar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BD%97%E5%B0%94%C2%B7%E5%B8%AD%E6%9B%BC%E8%AF%BA%E5%A4%AB%E6%96%AF%E5%9F%BA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1882年10月6日-1937年3月28日),波兰作曲家、钢琴演奏家。\n席曼诺夫斯基是肖邦之后最伟大的波兰作曲家。其早年作品受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影响。1905年赴柏林学习,发起成立波兰青年音乐协会,创作了一些理查·斯特劳斯风格的作品,但未获认可。之后又转向印象主义风格。晚年任华沙音乐学院院长,作品多采用民歌。
1892/4/19 1983/11/7 热尔梅娜·塔耶芙尔 (Tailleferre, Germain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3%AD%E5%B0%94%E6%A2%85%E5%A8%9C%C2%B7%E5%A1%94%E8%80%B6%E8%8A%99%E5%B0%94 热尔梅娜·塔耶芙尔(法语:Germaine Tailleferre,1892年4月19日-1983年11月7日),法国女作曲家,六人团中唯一的女性成员。姓氏原作Taillefesse,因为与不支持自己学音乐的父亲抗争,她将姓氏改为Tailleferre。[1]从母亲学习钢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漫长的一生中,她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是在她的两次婚姻中,她的丈夫都阻挠她作曲,令她的音乐灵感大打折扣。
1930/10/8 1996/2/20 武满彻 (Takemitsu, Tōru)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A6%E6%BB%A1%E5%BD%BB 武满彻(1930年10月8日-1996年2月20日),日本20世纪古典音乐作曲家。
0000/00/00 1585/11/23 托马斯·塔利斯 (Tallis, Thoma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98%E9%A9%AC%E6%96%AF%C2%B7%E5%A1%94%E5%88%A9%E6%96%AF 托马斯·塔利斯(英语: Thomas Tallis,1505年-1585年11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曲家。他为英国国教创作了最早的一批音乐作品,被誉为英国早期作曲家中最杰出者,与威廉·伯德齐名。作曲家沃恩·威廉斯曾以他的作品主题作过著名的《塔利斯主题幻想曲》。
1957/8/18 9999/99/99 谭盾 (Tan, Du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D%E7%9B%BE 谭盾(1957年8月18日-),湖南长沙人,著名作曲家,现旅居美国纽约。约翰·凯奇的追随者,以其非常规音像手段,音乐剧场以及自己的作品中的大量拼贴(音响以及自己的其他作品)闻名,1987年获巴托克国际比赛首奖、1988年获新西兰国际杰出作曲奖、1990年获日本人野义郎作曲比赛首奖、1993年获美国贝丝最佳舞剧音乐创作奖、1994年,其交响乐作品专辑被BBC评为全球最佳十大唱片之一,并获日本文学艺术院最佳古典音乐唱片大奖、2001年获美国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1]\n他曾先后应邀担任德国慕尼黑国际歌剧比赛评委、荷兰国际作曲比赛评委、台湾国际华人作曲比赛评委和美国洛克菲勒委约作曲大奖评委。
1897/6/12 1986/11/15 亚历山大·汤斯曼 (Tansman, Alexandr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6%B1%A4%E6%96%AF%E6%9B%BC 亚历山大·汤斯曼(波兰语:Alexandre Tansman,1897年6月12日-1986年11月15日),犹太血统的法籍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华沙学习,一战后迁居巴黎,长期以钢琴家身份活动并谱写电影配乐和爵士乐。其作品主要受新古典主义影响,最著名的作品是吉他曲《卡瓦蒂纳》。[1]
1856/11/25 1915/1/19 谢尔盖·塔涅耶夫 (Taneyev, Serge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2%E5%B0%94%E7%9B%96%C2%B7%E5%A1%94%E6%B6%85%E8%80%B6%E5%A4%AB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俄语: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Танеев,1856年11月25日-1915年1月19日),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
1852/11/21 1909/12/15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 (Tárrega, Francisco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8%A5%BF%E6%96%AF%E7%A7%91%C2%B7%E5%A1%94%E9%9B%B7%E5%8A%A0 弗朗西斯科·德·阿西斯·塔雷加-艾瑟阿(西班牙语:Francisco de Asís Tárrega y Eixea,1852年11月21日-1909年12月15日),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被誉为“近代吉他音乐之父”,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吉他音乐复兴者。古典吉他十大名曲中有一半出自他手:《泪》、《晨之歌》、《阿狄利达》、《阿拉伯风格随想曲》、《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作品数量达到300多部,其中众多作品一直被许多吉他爱好者青睐并不断练习。
1692/4/8 1770/2/26 朱塞佩·塔蒂尼 (Tartini, Giusepp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A1%9E%E4%BD%A9%C2%B7%E5%A1%94%E8%92%82%E5%B0%BC 朱塞佩·塔替尼(意大利语:Giuseppe Tartini,1692年4月8日-1770年2月26日)是一位著名的威尼斯作曲家兼小提琴家。
1944/1/28 9999/99/99 约翰·塔文纳 (Tavener,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A1%94%E6%96%87%E7%BA%B3 约翰·肯尼思·塔文纳爵士(英语:Sir John Kenneth Tavener,1944年1月28日-),英国作曲家,以宗教精神深厚的合唱作品著称。
0000/00/00 1545/10/18 约翰·塔弗纳 (Taverner,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A1%94%E5%BC%97%E7%BA%B3 约翰·塔弗纳(英语: John Taverner,1490年-1545年10月18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曲家。代表作有弥撒曲,经文歌等,是复调音乐的大师。其生平曾被英国作曲家马克斯韦尔·戴维斯谱成歌剧。\n当代英国作曲家、塔弗纳的后代,约翰·塔文纳爵士的姓名拼法(John Tavener)与约翰·塔弗纳相近,请勿将两人混淆。
1925/9/10 1996/2/7 鲍里斯·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Bor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D%E9%87%8C%E6%96%AF%C2%B7%E6%9F%B4%E5%8F%AF%E5%A4%AB%E6%96%AF%E5%9F%BA 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柴可夫斯基(俄语:Бори́с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925年9月10日-1996年2月7日),苏联作曲家。他与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并无联系。[1]他曾师从舍巴林以及米亚斯科夫斯基,还有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兼有现代派风格和民族气息。写有很多传统题材作品以及电影配乐。
1840/5/7 1893/11/6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Pyotr Ily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4%BC%8A%E9%87%8C%E5%A5%87%C2%B7%E6%9F%B4%E5%8F%AF%E5%A4%AB%E6%96%AF%E5%9F%BA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语: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乐派特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後来者。\n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後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可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後,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n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但也有不少學者根據他留下的信件資料,以及友人的描述,並不贊同他是同性戀者的說法。柴氏在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俄国铁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通信。後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後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後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後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謎。\n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可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1873/5/15 1945/6/26 尼古拉·切列普宁 (Tcherepnin, Nicol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5%88%87%E5%88%97%E6%99%AE%E5%AE%81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切列普宁(俄语: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ерепни́н,1873年5月15日-1945年6月26日),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18年移居第比利斯,1921年流亡巴黎。[1]尼古拉·齐尔品擅长创作戏剧作品,音乐富于色彩性和描绘性。其子亚历山大·切列普宁(中文名齐尔品)也是著名作曲家。
1899/1/21 1977/9/29 亚历山大·齐尔品 (Tcherepnin, Alexand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9%BD%90%E5%B0%94%E5%93%81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ерепнин,1899年1月21日-1977年9月29日),又译切列普宁,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其父是作曲家尼古拉·切列普宁。1921年随父流亡巴黎,1934-1937年到远东巡演,游历了中国和日本,并与中国钢琴家李献敏结婚,后定居美国,被他发掘或推介的东亚作曲家包括贺绿汀、伊福部昭、江文也等,1977年逝世于巴黎。齐尔品的作品含丰富的民族元素,常采用各种民族调式和自创的调式,并尝试电子音乐。但他的作品始终保持明显的旋律性。
1681/3/14 1767/6/25 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 (Telemann, Georg Philip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5%A5%A5%E5%B0%94%E6%A0%BC%C2%B7%E8%8F%B2%E5%88%A9%E6%99%AE%C2%B7%E6%B3%B0%E5%8B%92%E6%9B%BC 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德语: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年3月14日-1767年6月25日),是其在世時的时代最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他通过作品和演奏中新的脉动,大大的影响了18世纪上半叶的音乐世界。
1812/1/8 1871/4/27 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 (Thalberg, Sigismo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90%89%E6%96%AF%E8%92%99%E5%BE%B7%C2%B7%E5%A1%94%E5%B0%94%E8%B4%9D%E6%A0%BC 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德语:Sigismond Thalberg,1812年1月8日-1871年4月27日),瑞士钢琴家,作曲家。
1925/7/29 9999/99/99 米基斯·提奥多拉基斯 (Theodorakis, Mik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9F%BA%E6%96%AF%C2%B7%E6%8F%90%E5%A5%A5%E5%A4%9A%E6%8B%89%E5%9F%BA%E6%96%AF 米基斯·提奥多拉基斯(希腊语:Μίκης Θεοδωράκης,1925年7月29日-),希腊政治活动家、作曲家。早年曾师从梅西安,创作过不少严肃音乐作品。但是后来主要以政治活动著名,军政府时期曾被逮捕。[1]后来曾在希腊政府任职。他最著名的音乐创作大多是歌曲和电影配乐。
1811/8/5 1896/2/12 昂布鲁瓦·托马 (Thomas, Ambro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2%E5%B8%83%E9%B2%81%E7%93%A6%C2%B7%E6%89%98%E9%A9%AC 夏尔·路易·昂布鲁瓦·托马(法语:Charles Louis Ambroise Thomas ,1811年8月5日-1896年2月12日),19世纪法国作曲家,1832年曾获得罗马最高奖(Grand Prix de Rome),1840年起开始了歌剧的创作。
1861/11/30 1907/2/5 路德维希·图伊勒 (Thuille, Ludwi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5%9B%BE%E4%BC%8A%E5%8B%92 路德维希·图伊勒(德语:Ludwig Thuille,1861年11月30日-1907年2月5日),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南蒂罗尔,幼年父母双亡,在因斯布鲁克生活,后到慕尼黑从赖因贝格尔学习,并在当地任教,与理查·施特劳斯结为好友。[1]图伊勒是一位风格比较保守的作曲家,他虽然也写有几部歌剧,但并未获得长久的成功,目前评价较高的主要是他的室内乐作品,如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与管乐六重奏等。
0000/00/00 9999/99/99 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 (Tinctoris, Johann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E5%86%85%E6%96%AF%C2%B7%E5%BB%B7%E5%85%8B%E6%89%98%E9%87%8C%E6%96%AF 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荷蘭語:Johannes Tinctoris,1435年-1511年),文艺复兴时期弗莱芒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编撰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音乐辞典,他的《对位艺术》论述了对位法。其音乐作品有《武士弥撒》等。
1905/1/2 1998/1/8 迈克尔·蒂皮特 (Tippett, Micha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88%E5%85%8B%E5%B0%94%C2%B7%E8%92%82%E7%9A%AE%E7%89%B9 迈克尔·肯普·蒂皮特爵士,OM,CH,CBE(英语:Sir Michael Kemp Tippett,1905年1月2日-1998年1月8日),英国20世纪著名作曲家。
1887/12/7 1964/10/1 恩斯特·托赫 (Toch, Ern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A9%E6%96%AF%E7%89%B9%C2%B7%E6%89%98%E8%B5%AB 恩斯特·托赫(德语:Ernst Toch,1887年12月7日-1964年10月1日),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早年在法兰克福学习,后移居曼海姆。纳粹上台后遭到迫害,流亡到美国,居住在加利福尼亚。他的作品数量很多,风格各异,有一部分呈新古典主义风格,也有的具有浪漫主义气息。他发明了所谓“语音音乐”的技术。
1774/4/17 1850/4/3 瓦茨拉夫·托马谢克 (Tomášek, Václa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3%A6%E8%8C%A8%E6%8B%89%E5%A4%AB%C2%B7%E6%89%98%E9%A9%AC%E8%B0%A2%E5%85%8B 瓦茨拉夫·扬·克什提特尔·托马谢克(捷克语:Václav Jan Křtitel Tomášek ,1774年4月17日-1850年4月3日),波西米亚作曲家,钢琴家。他主要靠自学成才,1824年前在贵族家庭教钢琴为生。后来他开办了一家成功的钢琴学校。托马谢克和贝多芬与歌德都私交甚好。沃日谢克的作品体现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过渡的特征,他的钢琴曲在当时较为流行,对舒伯特,舒曼的作品有一定影响。
1658/4/22 1709/2/8 朱塞佩·托雷利 (Torelli, Giusepp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A1%9E%E4%BD%A9%C2%B7%E6%89%98%E9%9B%B7%E5%88%A9 朱塞佩·托雷利(意大利语:Giuseppe Torelli,1658年4月22日-1709年2月8日),意大利小提琴家、教师、巴洛克风格作曲家。 他是独奏协奏曲体裁的创始人,作品对巴赫和维瓦尔第都有很大影响。
1870/1/22 1939/11/4 夏尔·图内米尔 (Tournemire, Char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C2%B7%E5%9B%BE%E5%86%85%E7%B1%B3%E5%B0%94 夏尔·图内米尔(法语:Charles Tournemire,1870年1月22日-1939年11月4日[1]),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是弗兰克的学生,后来在圣克罗蒂德圣殿担任管风琴师,并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他的作品很多,最著名的是作于1927-1932年的管风琴曲《神秘的管风琴》,该曲共分51部分,每部分各由五首小品组成,总共演奏时间长达15小时左右。他还作有八部交响曲等其他作品,但目前演奏不多。[2]
1905/6/18 1982/3/27 爱德华·图宾 (Tubin, Edu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E%B7%E5%8D%8E%C2%B7%E5%9B%BE%E5%AE%BE 爱德华·图宾(愛沙尼亞語:Eduard Tubin,1905年6月18日-1982年3月27日),瑞典籍爱沙尼亚作曲家。出生于贫困的渔民家庭,早年在塔尔图学习音乐,后到匈牙利访问,结识了巴托克和柯达伊。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后,图宾于1944年流亡瑞典并入瑞典籍。在瑞典工作期间,他整理了大量巴洛克音乐文献。图宾的早期作品受爱沙尼亚民间音乐的影响较大,晚期作品风格更具现代性,常有焦虑,恐怖的音响特征。在指挥家贾维的宣传下,图宾的作品已逐渐为听众所熟知。
1882/12/9 1949/1/14 华金·图里纳 (Turina, Joaquí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9%87%91%C2%B7%E5%9B%BE%E9%87%8C%E7%BA%B3 华金·图里纳·佩雷斯(西班牙语:Joaquín Turina Pérez,1882年12月9日-1949年1月14日),西班牙作曲家。早年在巴黎学习,师从丹第并结识了德彪西和拉威尔。1914年回国,1931年出任马德里音乐学院教授。图里纳的作品受到安达卢西亚民间音乐的强烈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印象主义音乐特点,作品富于民族特色和多变的色彩。[1]
1908/10/19 1981/2/1 盖尔·特维特 (Tveitt, Geir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B%96%E5%B0%94%C2%B7%E7%89%B9%E7%BB%B4%E7%89%B9 盖尔·特维特(挪威语:Geirr Tveitt,1908年10月19日-1981年2月1日),挪威作曲家,钢琴家。早年生活在挪威乡下,深受当地民间音乐的感染。在结识了辛丁之后,受到其鼓励,决定从事音乐创作。1928年,特维特赴巴黎学习,先后师从奥涅格,娜迪亚·布朗热等人,并在各地旅行演出。回国后,他居住在卑尔根附近的乡村,广泛搜集民间音乐。但不幸的是,1962年和1970年他的房屋先后遭遇暴风雪和火灾,使他的大量手稿被毁。特维特的音乐大量使用民间曲调和民族乐器,并结合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的丰富节奏以及印象主义音乐的配器,色彩丰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1898/1/1 1944/10/18 维克托·乌尔曼 (Ullmann, Vikt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85%8B%E6%89%98%C2%B7%E4%B9%8C%E5%B0%94%E6%9B%BC 维克托·乌尔曼(德语:Viktor Ullmann ,1898年1月1日-1944年10月18日),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早年在维也纳求学时结识了勋伯格,后从策姆林斯基学习。30年代初,在瑞士担任乐团指挥。1935年从哈巴学习微分音音乐。1942年被纳粹送进集中营,后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乌尔曼广泛使用各种现代技巧,且他的音乐常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1887/8/25 1952/12/14 法尔泰因·瓦伦 (Valen, Farte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5%B0%94%E6%B3%B0%E5%9B%A0%C2%B7%E7%93%A6%E4%BC%A6 奥拉夫·法尔泰因·瓦伦(挪威语:Olav Fartein Valen,1887年8月25日-1952年12月14日),挪威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幼年时曾在马达加斯加生活过五年。后到柏林学习音乐。1927年到奥斯陆大学任音乐档案管理员,1935年获作曲家年金,得以专心创作。瓦伦的作品多采用激进的无调性写法,风格类似勋伯格。二战后,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同。
1739/5/12 1813/8/20 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 (Vanhal, Johann Bapti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5%B7%B4%E8%92%82%E6%96%AF%E7%89%B9%C2%B7%E4%B8%87%E5%93%88%E5%B0%94 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德语:Johann Baptist Vanhal,捷克语:Jan Křtitel Vaňhal,1739年5月12日-1813年8月20日),波西米亚作曲家。\n万哈尔出生在波西米亚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接受音乐教育,18岁时就成为家乡的管风琴师和合唱团团长。1760年,伯爵夫人带他来到了维也纳,跟随迪特斯多夫学习。不久之后,他就在音乐界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威望。1769年在他的保护人的赞助下,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意大利学习。1760年他又回到了维也纳,他曾和海顿, 莫扎特, 迪特斯多夫一起表演弦乐四重奏。1813年8月20日去世。\n万哈尔是一位极多产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1300首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作品、教堂音乐、歌剧、声乐作品以及写给不同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包括小提琴协奏曲、低音提琴协奏曲。他的作品和大多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一样旋律优美,积极向上,融合技巧、灵敏和机智于一体,为世人所接受。
1883/12/22 1965/11/6 埃德加·瓦雷兹 (Varèse, Edg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BE%B7%E5%8A%A0%C2%B7%E7%93%A6%E9%9B%B7%E5%85%B9 埃德加·维克多·阿西尔·夏尔·瓦雷兹(法文:Edgard Victor Achille Charles Varèse,1883年12月22日-1965年11月6日),法裔美国作曲家。早年在巴黎师从丹第,维多尔和鲁塞尔学习,1907年移居柏林,1915年到美国,之后长期在美国从事创作。瓦雷兹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在序列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和微分音的运用上都有很大贡献,大大开发了音乐的表现力,被尊为“电子音乐之父”。
1872/3/30 1956/3/11 谢尔盖·瓦西连科 (Vasilenko, Serge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2%E5%B0%94%E7%9B%96%C2%B7%E7%93%A6%E8%A5%BF%E8%BF%9E%E7%A7%91 谢尔盖·尼基弗若维奇·瓦西连科(俄语:Сергей Никифорович Василенко ,1872年3月30日-1956年3月11日),俄罗斯-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其作品常富于异国情调。
1946/4/16 9999/99/99 彼得里斯·瓦斯克斯 (Vasks, Peter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E9%87%8C%E6%96%AF%C2%B7%E7%93%A6%E6%96%AF%E5%85%8B%E6%96%AF 彼得里斯·瓦斯克斯(拉脱维亚语:Pēteris Vasks,1946年4月16日-),拉脫維亞裔作曲家。神圣简约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之一。\n瓦斯克斯生於拉脫維亞利耶帕亚县的艾什曼(Aizpute)一個浸信會牧師家庭。他被訓練成低音提琴手,並曾加入幾個拉脫維亞樂團,之後他進入了位於立陶宛(Lithuania)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國家學院去學習作曲,他要走到立陶宛學習音樂是基於蘇聯對浸信會人士的壓抑政策。他於1990年代開始於拉脫維亞外獲得知名度。\n初時,瓦斯克斯的風格類似於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ławski),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和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的隨機實驗。之後他的作品包括了拉脫維亞音樂中的元素,例如 柔和及具田園風格式的英國管協奏曲(1989)。大體來說瓦斯克斯的作品都是能清楚地表達他的訊息,並有著單一的及具力量的和諧。抒情的一段過後是激烈的不和階音,或是被具軍樂感覺的陰暗部份所打斷。他曾使用並延伸極簡抽象派藝術的技巧,但他沒有成為任何特定方法的奴隸。\n瓦斯克斯重視環境問題,你可於他的作品中,例如第二號弦樂四重奏(1984)中找到原始清新的及被破壞的大自然感覺。其他重要作品包括“如歌的(Cantabile)” (1979)及“悲傷的音樂(Musica dolorosa)” (1984)。他曾寫過五首弦樂四重奏,第四首(2003)是獻及克隆納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n瓦斯克斯是Vienna Herder Award 1996及拉脫維亞音樂大獎(Latvian Grand Music Award) 1997年度的的得獎者,後者是為表揚他的小提琴協奏曲Tālā Gaisma(1996-7)。他的重要作品還有第二號交響曲-流浪者(Viatore, Symphony #2),音樂是位已故的朋友(Music for a deceased Friend)等等。
1872/10/12 1958/8/26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 (Vaughan Williams, Ral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5%B0%94%E5%A4%AB%C2%B7%E6%B2%83%E6%81%A9-%E5%A8%81%E5%BB%89%E6%96%AF 雷夫·佛漢·威廉斯,OM(英语: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年10月12日-1958年8月26日)是英國交響曲、室內樂、歌劇、合唱音樂和電影配樂作曲家。他亦是英國民歌的收集家。
1813/10/10 1901/1/27 朱塞佩·威爾第 (Verdi, Giusepp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A1%9E%E4%BD%A9%C2%B7%E5%A8%81%E7%88%BE%E7%AC%AC 朱塞佩·福圖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意大利语: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于帕尔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于米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n威尔第从1824年开始学习音乐,他为焦阿基诺·罗西尼的歌剧《塞維利亞的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写了序曲。然后他去米兰,但那里的音乐学院拒绝接受他,他并不灰心,继续自学。\n他的处女作是《奧貝爾托》(Oberto),此后他又写了《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这是他第一部喜劇,但不成功。1842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納布科》。\n其后他的佳作屡出不叠。1872年他的另一部巨著《阿依達》(Aida)问世。對於这部歌剧的創作目的,坊間有不少傳言。實際上這歌劇並不是為开罗總督歌剧院的开幕式,也不是為苏伊士运河开航而作的。\n威尔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尔第支持意大利当时的独立运动,他的一些作品中有暗示这个运动的情节。直到今天还有人建议将他为《納布科》所作的合唱《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作为意大利的国歌。
1868/4/22 1948/6/1 若热·维阿纳·达·莫塔 (Vianna da Motta, Jos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5%E7%83%AD%C2%B7%E7%BB%B4%E9%98%BF%E7%BA%B3%C2%B7%E8%BE%BE%C2%B7%E8%8E%AB%E5%A1%94 若热·维阿纳·达·莫塔(葡萄牙語:José Vianna da Motta,1868年4月22日-1948年6月1日),葡萄牙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晚年的得意弟子,曾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家,同时也作有许多作品,并大量采用葡萄牙民间音乐。1957年为纪念他设置了一项音乐比赛。
1870/10/8 1937/6/2 路易·维尔纳 (Vierne, Lou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C2%B7%E7%BB%B4%E5%B0%94%E7%BA%B3 路易·维克多·儒勒·维尔纳(法语:Louis Victor Jules Vierne,1870年10月8日-1937年6月2日),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
1820/2/17 1881/6/6 亨利·维厄当 (Vieuxtemps, Henr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C2%B7%E7%BB%B4%E5%8E%84%E5%BD%93 亨利·弗朗索瓦·约瑟夫·维厄当(法语:Henri François Joseph Vieuxtemps,1820年2月17日-1881年6月6日),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
1887/3/5 1959/11/17 海托爾·維拉-羅伯斯 (Villa-Lobos, Heit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6%89%98%E7%88%BE%C2%B7%E7%B6%AD%E6%8B%89-%E7%BE%85%E4%BC%AF%E6%96%AF 海托尔·维拉-羅伯斯(葡萄牙語:Heitor Villa-Lobos,1887年3月5日-1959年11月17日),生於巴西,拉美最負盛名的古典樂作曲家,也是著名的指揮家和大提琴家。其音樂作品風格深受巴西民俗音樂影響。\n代表作包括《巴西的巴赫风格》第二部的末樂章《內地小火車》和第五部的第一樂章《詠嘆調》;鋼琴組曲《玩偶之家1號》中的第七樂章《小丑》。
1678/3/4 1741/7/28 安東尼奧·维瓦尔第 (Vivaldi, Antoni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B0%BC%E5%A5%A5%C2%B7%E7%BB%B4%E7%93%A6%E5%B0%94%E7%AC%AC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昵称Il Prete Rosso(红发神父),是一位意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为《四季》。
1899/3/13 1978/9/8 潘乔·弗拉季格罗夫 (Vladigerov, Panch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D%98%E4%B9%94%C2%B7%E5%BC%97%E6%8B%89%E5%AD%A3%E6%A0%BC%E7%BD%97%E5%A4%AB 潘乔·哈日拉诺夫·弗拉季格罗夫(保加利亚语:Панчо Хараланов Владигеров,1899年3月13日-1978年9月8日),保加利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柏林学习,后曾任德意志剧院音乐指导,并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晚年回国居住。他是最著名的保加利亚作曲家之一,创作风格虽较为传统,但注意结合民间音乐,使作品色彩丰富,优美动听,拥有较高的国际声望。
1815/4/6 1883/10/30 罗伯特·福尔克曼 (Volkmann, Robe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7%A6%8F%E5%B0%94%E5%85%8B%E6%9B%BC 弗里德里希·罗伯特·福尔克曼(德语:Friedrich Robert Volkmann,1815年4月6日-1883年10月30日),又译沃克曼,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1791/5/11 1825/11/19 扬·瓦茨拉夫·沃日谢克 (Voříšek, Jan Václav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AC%C2%B7%E7%93%A6%E8%8C%A8%E6%8B%89%E5%A4%AB%C2%B7%E6%B2%83%E6%97%A5%E8%B0%A2%E5%85%8B 扬·瓦茨拉夫·胡果·沃日谢克(捷克语:Jan Václav Hugo Voříšek ,1791年5月11日-1825年11月19日),波西米亚作曲家,钢琴家。九岁时就在家乡公开演出,后来到布拉格师从托马谢克。1813年移居维也纳,结识了贝多芬和胡梅尔,并与舒伯特成为至交好友。1822年进入宫廷任职,后不幸因肺结核英年早逝。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颇高,对舒伯特的钢琴音乐有较大影响,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761/6/13 1820/8/6 安东宁·弗拉尼茨基 (Vranický, Antoní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E5%AE%81%C2%B7%E5%BC%97%E6%8B%89%E5%B0%BC%E8%8C%A8%E5%9F%BA 安东宁·弗拉尼茨基(捷克语: Antonín Vranický,德语: Anton Wranitzky,1761年6月13日-1820年8月6日),波西米亚作曲家。帕维尔·弗拉尼茨基之弟,但不如其兄出名,作品数量也较少。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室内乐。
1756/12/30 1808/9/29 帕维尔·弗拉尼茨基 (Vranický, Pav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7%BB%B4%E5%B0%94%C2%B7%E5%BC%97%E6%8B%89%E5%B0%BC%E8%8C%A8%E5%9F%BA 帕维尔·弗拉尼茨基(捷克语:Pavel Vranický,德语:Paul Wranitzky,1756年12月30日-1808年9月29日),波西米亚作曲家,指挥家。早年学习神学,1776年来到维也纳,师从海顿学习,后到埃斯特哈齐任职,1790年任剧院指挥,掌管宫廷歌剧事务。他指挥了海顿的《创世纪》和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首演。帕维尔·弗拉尼茨基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歌剧是早期德语歌剧的典范,他的交响曲则体现了他对管弦乐形式的深刻理解。\n帕维尔·弗拉尼茨基的弟弟安东宁·弗拉尼茨基也是一位作曲家。
1715/1/29 1777/3/1 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弗·瓦根塞尔 (Wagenseil, Georg Christo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5%A5%A5%E5%B0%94%E6%A0%BC%C2%B7%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BC%97%C2%B7%E7%93%A6%E6%A0%B9%E5%A1%9E%E5%B0%94 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弗·瓦根塞尔(德语:Georg Christoph Wagenseil,1715年1月29日-1777年3月1日),奥地利作曲家。他是约翰·富克斯最喜欢的学生,并继任他成为维也纳宫廷作曲家。他的作品是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的典范,对海顿和莫扎特都有一定影响,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基础。
1813/5/22 1883/2/13 理查德·瓦格纳 (Wagner, Rich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6%9F%A5%E5%BE%B7%C2%B7%E7%93%A6%E6%A0%BC%E7%BA%B3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德语: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1869/6/6 1930/8/4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Wagner, Siegfrie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D%90%E6%A0%BC%E5%BC%97%E9%87%8C%E5%BE%B7%C2%B7%E7%93%A6%E6%A0%BC%E7%BA%B3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德语:Siegfried Wagner,1869年6月6日-1930年8月4日),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之子,李斯特的外孙。他很早就开始作曲,后来从瓦格纳的学生洪佩尔丁克学习。1896年,他在拜罗伊特担任指挥,1908年成为拜罗伊特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他作有18部歌剧和一些管弦乐曲、声乐曲,但水平不高,基本沿袭了其父的音乐风格,目前已很少演出。\n齐格弗里德·瓦格纳是一名双性恋者。[1]
1902/3/29 1983/3/8 威廉·沃尔顿 (Walton, Willia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6%B2%83%E7%88%BE%E9%A0%93 威廉·特纳·沃尔顿爵士,OM(英语: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1902年3月29日-1983年3月8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兰开夏郡奥尔德姆(今属大曼彻斯特郡)。少年时代进入牛津大教堂合唱团,青年时代曾在伦敦爵士乐俱乐部弹奏钢琴,同时进行创作。他的音乐创作基本上是靠自学的。其风格深受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影响。他的成名作品是为诗人伊迪丝·西特韦尔(Edith Sitwell)的诗歌《门面》(Façade)谱写的背景音乐。[1]
1937/12/13 9999/99/99 王西麟 (Wang, Xil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8%A5%BF%E9%BA%9F 王西麟(1937年12月13日-),中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
1894/10/30 1930/12/27 彼得·沃洛克 (Warlock, Pe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6%B2%83%E6%B4%9B%E5%85%8B 彼得·沃洛克(英语: Peter Warlock,1894年10月30日-1930年12月27日),英国作曲家,文学家。真名為菲利普·阿诺德·夏舜霆(Philip Arnold Heseltine),他的音樂及文學作品通常都以筆名發表。
0000/00/00 1826/6/5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 (Weber, Carl Maria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88%BE%C2%B7%E9%A6%AC%E5%88%A9%E4%BA%9E%C2%B7%E9%A6%AE%C2%B7%E9%9F%8B%E4%BC%AF 卡尔·马利亚·弗里德里希·恩斯特·冯·韦伯(德语:Carl Maria Friedrich Ernst von Weber,1786年11月18日或19日-1826年6月5日),德意志作曲家。\n韦伯从小接受良好的音乐薰陶,母亲是一名歌手,父亲是巡回剧团的经理,他随父亲在各地旅行的时候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并接触到繁多的民间音乐,这成为他后来所创作的民族主义题材歌剧的源泉。10岁时跟随海顿的弟弟米夏埃尔学习作曲,1798年去慕尼黑深造,之后定居维也纳。从1804年开始,先后在布雷斯劳、布拉格和德雷斯顿等地担任指挥。1824年为英国皇家歌剧院写作《奥伯龙》,两年后首演时作曲家亲往伦敦指挥,但经过长途的劳累他的身体情况恶化,于首演两个月后客死异乡。\n《魔弹射手》(《自由射手》)是他最成功的歌剧,取材于阿培尔(Johann August Apel)的小说,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另外还有1823年的《欧丽安特》,这部歌剧中没有口白,音乐持续不断,虽然脚本比较晦涩,但完全地复制出中世纪骑士社会的气氛。\n韦伯十分鍾愛钢琴的音色,因此写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其中要数1819年献给其妻子的钢琴独奏曲《邀舞》最为出色。这支曲子描绘的是在舞会上,一位绅士彬彬有礼地邀请一位害羞的淑女共舞,小姐拒绝了,男子更加恳切地相邀,小姐红着脸将手递给男子,两人步入舞池,他们随着优美的圆舞曲翩翩起舞,一边亲切地交谈着,曲终人散时,男子向小姐致谢,带她走出舞池。\n韦伯的堂姐康斯坦斯·韦伯是莫札特的妻子。
1883/12/3 1945/9/15 安东·韦伯恩 (Webern, Anton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9%9F%A6%E4%BC%AF%E6%81%A9 安东·弗雷德里克·威廉·冯·韦伯恩(德语: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1883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又译魏本,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n韦伯恩1883年出生于维也纳,1902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学,1904年-1908年师从于勋伯格,与勋伯格、贝尔格组成新维也纳乐派(或称第二维也纳乐派),1920年起定居维也纳,从事指挥和教学。纳粹占领奥地利期间,因受纳粹迫害(希特勒明令禁止演出第二維也納樂派的音樂),不得不过隐居生活。1945年前往萨尔茨堡看望女儿、女婿,在宵禁、灯火管制時於户外吸烟,被一美国士兵誤杀(该士兵在戰後因懊悔而酗酒,於1955年身亡)。\n创作上分三个阶段:\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韦伯恩的影响越来越大。他曾醉心于神秘主义的数字冥想和形式主义的音响排列探索;他的许多尝试被后来的作曲家进一步发展,音色序列法被法国作曲家兼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发展为序列主义音乐;点描主义音乐首次将无声视为一种音响与有声取得相同的地位,极大的启发了约翰·凯奇、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等作曲家。
1900/3/2 1950/4/3 库特·魏尔 (Weill, Kur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93%E7%89%B9%C2%B7%E9%AD%8F%E5%B0%94 寇特·尤利安·威爾(德语:Kurt Julian Weill,1900年3月2日-1950年4月3日[1]),是德國(晚年歸化美國籍)作曲家,自1920年代起活躍至過世。他是劇院的首席作曲家,並替音樂廳創作了許多作品。
1919/12/8 1996/2/26 米奇斯瓦夫·魏因贝格 (Weinberg, Mieczysław)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A5%87%E6%96%AF%E7%93%A6%E5%A4%AB%C2%B7%E9%AD%8F%E5%9B%A0%E8%B4%9D%E6%A0%BC 米奇斯瓦夫·魏因贝格(波兰语:Mieczysław Weinberg,[1]1919年12月8日-1996年2月26日),犹太血统的波兰裔俄罗斯-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1939年德军入侵后全家被屠杀,他逃到苏联,先在塔什干工作。1943年,所作《第一交响曲》得肖斯塔科维奇赏识,移居莫斯科。1953年,因是犹太人被苏联当局以莫须有罪名逮捕,幸而斯大林去世,被释放。后一直居住在莫斯科。魏因贝格是一位风格保守的多产作曲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受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但风格更加平静深刻,较少讽刺性,仍常带有明显的政治和民族色彩。
1898/1/8 1967/8/8 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 (Weinberger, Jaromí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7%BD%97%E7%B1%B3%E5%B0%94%C2%B7%E9%AD%8F%E5%9B%A0%E8%B4%9D%E6%A0%BC%E5%B0%94 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捷克语:Jaromír Weinberger,1898年1月8日-1967年8月8日),又译温伯格,美籍捷克作曲家,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裔家庭,曾跟随维捷斯拉夫·诺瓦克和马克斯·雷格学习,[1]1939年逃亡美国。他的音乐深受民间音乐影响,通俗易懂,最著名的是歌剧《风笛手什万达》(en:Schwanda the Bagpiper),尤其是其中的“波尔卡与赋格”。\n魏因贝格尔于1967年8月8日自杀身亡。[2]
1863/6/6 1942/5/7 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 (Weingartner, Felix)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88%A9%E5%85%8B%E6%96%AF%C2%B7%E9%AD%8F%E5%9B%A0%E5%8A%A0%E7%89%B9%E7%BA%B3 保罗·费利克斯·冯·魏因加特纳(德语:Paul Felix von Weingartner,1863年6月6日-1942年5月7日),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生于一个下层贵族家庭,1883年到魏玛从李斯特学习,之后在德国各地歌剧院担任指挥。1891年他执掌柏林皇家歌剧院,后来又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接替马勒的职位。1927年他移居瑞士,1940年在伦敦演出了最后一场音乐会。他是当时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其浪漫主义指挥风格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他留下了史上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录音。作为作曲家,他也作有很多作品,例如多达八部的交响曲,但目前已不再演奏。
1875/2/26 1935/1/16 理查德·魏茨 (Wetz, Richar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6%9F%A5%E5%BE%B7%C2%B7%E9%AD%8F%E8%8C%A8 理查德·魏茨(德语:Richard Wetz,1875年2月26日-1935年1月16日),德国作曲家,音乐学家。
1774/3/5 1842/10/8 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 (Weyse, Christoph Ernst Fried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BC%97%C2%B7%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9%9F%A6%E7%91%9F 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丹麥語:Christoph Ernst Friedrich Weyse,1774年3月5日-1842年10月8日),丹麦作曲家。生于德意志境内(当时属丹麦),后到哥本哈根学习音乐,并担任管风琴师。1819年起任宫廷音乐家。韦瑟是丹麦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类似维也纳古典乐派,具有和谐,优美,雅致的特点。他的歌剧和艺术歌曲创作对丹麦民族音乐的兴起有很大影响,另外他的七部交响曲也很优秀。
1844/2/21 1937/3/12 夏尔-玛丽·维多尔 (Widor, Charles-Mari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94-%E7%8E%9B%E4%B8%BD%C2%B7%E7%BB%B4%E5%A4%9A%E5%B0%94 夏爾-瑪麗·讓·艾伯·魏多(法语:Charles-Marie Jean Albert Widor,1844年2月21日-1937年3月12日)是一名法國管風琴師,作曲家和音樂教師。
1835/7/10 1880/3/10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 (Wieniawski, Henry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9%87%8C%E5%85%8B%C2%B7%E7%BB%B4%E5%B0%BC%E4%BA%9A%E5%A4%AB%E6%96%AF%E5%9F%BA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波兰语:Henryk Wieniawski,1835年7月10日-1880年3月10日),波兰作曲家、小提琴家。
1862/11/23 1952/6/7 阿尔伯托·威廉斯 (Williams, Albert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4%BC%AF%E6%89%98%C2%B7%E5%A8%81%E5%BB%89%E6%96%AF 阿尔伯托·威廉斯(西班牙语:Alberto Williams ,1862年11月23日-1952年6月7日),阿根廷作曲家,音乐理论家。7岁就进入当地的音乐学校学习,1882年由政府支持赴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弗兰克,1889年回国,1893年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音乐学院,后又从事音乐出版事业。他不仅是一位多产作曲家,还写有许多乐理教科书和音乐随笔,以及一些诗歌。他的作品主要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标题音乐,受法国作曲家的影响明显,同时也采用阿根廷民间音乐素材。进入20世纪后,他有时也使用一些印象主义语汇。阿尔伯托·威廉斯被誉为“阿根廷音乐之父”,[1]是阿根廷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1932/2/8 9999/99/99 约翰·威廉斯 (Williams,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7%BF%B0%C2%B7%E5%A8%81%E5%BB%89%E6%96%AF_(%E4%BD%9C%E6%9B%B2%E5%AE%B6)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n\n约翰·汤纳·威廉斯(英语:John Towner Williams,1932年2月8日-),通常簡稱為約翰·威廉斯或約翰·威廉姆斯,生於美國紐約市長島,好萊塢知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電影配樂家。\n約翰·威廉斯於1948年隨其家人遷居洛杉磯,他在那裡就讀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洛杉磯市學院,並曾跟隨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學習作曲。\n在空軍役畢後,他返回紐約進入朱利亞德學院深造,並跟隨 Rosina Lhevinne 學習鋼琴。在紐約時,他以爵士樂鋼琴演奏家為工作,並在俱樂部表演和錄音。回到洛杉磯後,他開始了在電影事業的工作。他於60年代曾為許多電視節目作曲,並贏取過四座艾美獎。\n威廉斯作曲及指揮過的電影音樂超過一百部影片,包括《星球大战系列》、《超人》、《E.T.》、《虎克船長》、《辛德勒的名單》、《侏儸紀公園》、《夺宝奇兵系列》、《神鬼交鋒》、《哈利波特》(前三部)、《關鍵報告》、《決戰時刻》、《失落的世界》。他至今已获奥斯卡奖提名45次,其中40次原创配乐类奖项提名,5次原创歌曲提名,最终5次获奖,得獎作品為:《屋顶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获第44届原创或改编歌曲配乐奖)、《大白鲨》("Jaws",获第48届原创配乐奖)、《星球大战4,获第50届原创配乐奖》("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获第55届原创配乐奖)及《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获第66届原创配乐奖)。此外他至今还获得了20次金球奖提名并4度获奖。\n1980年1月,威廉斯出任當時已有85年歷史的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的第19任指揮,直到1993年12月才卸任。\n威廉斯为1984年奥运会开幕式创作了奥运会主题音乐交响乐《奥林匹克鼓号》(Olympic Fanfare and Theme),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创作了《召唤英雄》(Summon The Heroes)。[1][失效連結]
1931/11/21 2003/3/2 马尔科姆·威廉森 (Williamson, Malcol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B0%94%E7%A7%91%E5%A7%86%C2%B7%E5%A8%81%E5%BB%89%E6%A3%AE 马尔科姆·本杰明·格雷厄姆·克里斯托弗·威廉森,AO,CBE(英语:Malcolm Benjamin Graham Christopher Williamson,1931年11月21日-2003年3月2日),澳大利亚作曲家。创作体裁十分广泛,风格上受到布里顿、梅西安以及流行音乐等的影响,但总体上是旋律性的。1975年起继阿瑟·布利斯任王室音乐指导(en:Master of the Queen's Music),[1]担任此职长达28年,直至2003年去世。其继任者为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
1860/3/13 1903/2/22 雨果·沃尔夫 (Wolf, Hug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A8%E6%9E%9C%C2%B7%E6%B2%83%E5%B0%94%E5%A4%AB 胡戈·沃尔夫(德语:Hugo Wolf,1860年3月13日-1903年2月22日),又译吴尔湖,奥地利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境内的温迪施格拉茨(现名斯洛文尼亞格拉代茨)。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两年后被开除。1881年曾短暂担任过萨尔茨堡歌剧院第二合唱指挥,其他生活来源主要靠写音乐评论和友人接济。1897年,沃尔夫精神失常,1903年死于精神病院。\n沃尔夫是舒曼之后最伟大的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其歌曲作品继承了自舒伯特以来的传统,又深受瓦格纳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沃尔夫非常注重歌词的文学性,强调严格按歌词的重音和分节来谱曲。其歌曲多用通谱歌体,演唱方法近似朗诵调。钢琴伴奏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常用复杂的半音和声,有时也用简单的自然音和声。沃尔夫常短时期内集中为某个诗人的诗谱曲,力图表现其作品的内涵和个人的气质。\n沃尔夫亦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以常常恶毒中伤诋毁勃拉姆斯而知名。
1876/1/12 1948/1/21 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 (Wolf-Ferrari, Ermann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6%9B%BC%E8%AF%BA%C2%B7%E6%B2%83%E5%B0%94%E5%A4%AB-%E8%B4%B9%E6%8B%89%E9%87%8C 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意大利语:Ermanno Wolf-Ferrari,1876年1月12日-1948年1月21日),意大利作曲家。其父为德国人,母为意大利人,原名Ermanno Wolf,后在姓氏后加上母亲的原姓Ferrari。曾到慕尼黑师从赖因贝格尔学作曲,回国后结识了威尔第,并开始创作喜歌剧。一战后他先后移居瑞士和奥地利,晚年回国居住。沃尔夫-费拉里是20世纪初意大利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旋律优美动人,情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1]另外他还写有一些管弦乐和室内乐作品,其中以小提琴协奏曲较为著名。
1987/1/6 9999/99/99 黄雷基 (Wong, Lui-Ge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9%9B%B7%E5%9F%BA 黄雷基(1987年1月6日-),中国当代作曲家、民歌收集家。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在广西艺术学院学习作曲期间开始在山区收集民歌。[1]并创作了大量管弦乐、歌曲和配乐诗朗诵作品。黄雷基的风格将先锋派与广西民歌的传统结合起来,因而被誉为“广西巴托克”。[2]
1922/5/29 2001/2/4 伊阿尼斯·泽纳基斯 (Xenakis, Iann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9%98%BF%E5%B0%BC%E6%96%AF%C2%B7%E6%B3%BD%E7%BA%B3%E5%9F%BA%E6%96%AF 伊阿尼斯·泽纳基斯(希腊语:Ιάννης Ξενάκης,1922年5月29日-2001年2月4日),又译克赛纳基斯,希腊现当代作曲家、建筑师。生于罗马尼亚,先是学习建筑学和工程学,后来参加了二战中的希腊抵抗运动以及后来的希腊内战,在战场上面部负伤毁容,一只眼睛失明。[1]1947年赴巴黎,师从众多著名作曲家,尤其是梅西安。又作为建筑师与勒·柯布西耶合作,参与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场馆设计工作。2001年在巴黎去世。泽纳基斯现在主要以先锋派作曲家知名,他的音乐创作受到偶然音乐和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理念影响,但大部分作品仍由传统乐器演出。他创作的特点是把各种数学概念和理论引入音乐,但在音乐表达上也注重与希腊文化传统的联系。
1905/6/13 1945/10/30 冼星海 (Xian, Xingha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BC%E6%98%9F%E6%B5%B7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廣東番禺,出生於澳門,是中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1886/6/9 1965/12/29 山田耕筰 (Yamada, Kósça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7%94%B0%E8%80%95%E7%AD%B0 山田耕筰(1886年6月9日-1965年12月29日),日本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
1955/9/23 9999/99/99 叶小纲 (Ye, Xiaog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6%E5%B0%8F%E7%BA%B2 叶小纲(1955年9月23日-),中国当代现代音乐作曲家。祖籍广东,生于上海,父亲叶纯之也是作曲家。早年曾当过工人。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谭盾、郭文景、陈怡、陈其钢、刘索拉等人是同学。后曾师从英国作曲家戈尔,又在美国伊士曼音乐学院学习。在美国创作大量作品之后,他于1994年返回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目前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
1935/10/14 9999/99/99 拉蒙特·扬 (Young, La Mont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8%92%99%E7%89%B9%C2%B7%E6%89%AC 拉蒙特·桑顿·扬(英语:La Monte Thornton Young,1935年10月14日-),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生于一个摩门教家庭。他一般被认为是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作品相当激进,很多都是实验音乐,1962年创建恒音剧院。其作品的演奏方式包括在舞台上放飞蝴蝶以及给钢琴喂食等。[1][2]
1858/7/16 1931/5/12 欧仁·伊萨伊 (Ysaÿe, Eugèn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4%BB%81%C2%B7%E4%BC%8A%E8%90%A8%E4%BC%8A 欧仁-奥古斯特·伊萨伊(法语:Eugène-Auguste Ysaÿe,1858年7月16日-1931年5月12日),又译易沙意,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
1917/9/17 1995/11/3 尹伊桑 (Yun, Is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9%E4%BC%8A%E6%A1%91 尹伊桑(朝鮮語:윤이상,1917年9月17日-1995年11月3日),是一位韓國出生,在德國活躍的著名音樂家、指揮家。他的作品通行世界,被誉为20世纪亚裔著名作曲家之一。\n尹伊桑在日韓合併後的朝鮮南部小鎮、慶尚南道的San Chung Gun 山清郡出生。1935年,他前往日本本土的大阪學習大提琴和樂理及東京修讀作曲及對位法。回到朝鮮後,曾因為參與反日運動而被逮捕。其後,他成為音樂老師。二戰後,韓國獨立。1956年,尹伊桑前往法國留學,再移居西德。1959年,他所寫的《7種樂器的音樂》得到世界的注目,其作品開始為世界所認識。\n1967年他50歲時,前往東柏林演奏,發生KCIA間諜案,他被遞解出境,並被移送往南韓。他在南韓被逮捕、拷問。當法庭宣判尹伊桑死刑的消息公布後,引起全世界嘩然。基於國際抗議的壓力下,尹伊桑被釋放。往後,他的餘生都在柏林藝術大學的作曲科任教。他的學生中不乏亞洲人,嶋津武仁就是他的其中一位學生。1971年歸化入德國籍,此後不再踏足祖國。1995年在柏林病逝。\n尹伊桑的創作一方面吸取了大量歐美現代派的技巧,一方面極力表現東方文化,尤其是道家的一些思想。他的歌劇很多取材于中國古典文學。\n為記念尹伊桑,統營把當地一條街命名為“尹伊桑街”,並於每年舉辦統營國際音樂節。“尹伊桑旧居”在重新修缮後,亦開放與遊人參觀。
1832/8/3 1914/12/16 伊万·扎伊茨 (Zajc, Iv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4%B8%87%C2%B7%E6%89%8E%E4%BC%8A%E8%8C%A8 伊万·扎伊茨(克罗地亚语:Ivan Zajc,1832年8月3日-1914年12月16日),克罗地亚作曲家。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1850-1855年到米兰学习,不久移居到维也纳,并创作了第一批成功的歌剧。1870年他回到萨格勒布,担任指挥并创作了一批克罗地亚民族歌剧。扎伊茨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编号到1000以上,为克罗地亚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679/10/16 1745/12/23 扬·迪斯马斯·泽伦卡 (Zelenka, Jan Disma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AC%C2%B7%E8%BF%AA%E6%96%AF%E9%A9%AC%E6%96%AF%C2%B7%E6%B3%BD%E4%BC%A6%E5%8D%A1 扬·迪斯马斯·泽伦卡(捷克语:Jan Dismas Zelenka ,1679年10月16日-1745年12月23日),波西米亚作曲家。早年在布拉格从耶稣会士接受音乐教育,1710年到德累斯顿宫廷任职,期间曾到维也纳从约翰·富克斯学对位法。后来他结识了巴赫并与之成为好友。1745年在德累斯顿逝世。泽伦卡主要创作宗教音乐,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娴熟的对位技巧,体现了崇高的情感。从上世纪60年代起,泽伦卡的音乐得到了广泛的复兴,特别是在中欧各国。
1871/10/14 1942/3/15 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 (Zemlinsky, Alexander v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5%86%AF%C2%B7%E7%AD%96%E5%A7%86%E6%9E%97%E6%96%AF%E5%9F%BA 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德语:Alexander von Zemlinsky,1871年10月14日-1942年3月15日),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维也纳,1884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曾得勃拉姆斯帮助。1895年结识勋伯格并教授其对位法。1920-1927年任布拉格德国音乐学院院长。1938年流亡美国,1942年死于纽约。\n策姆林斯基擅长写作声乐作品。其早期创作近似勃拉姆斯风格,后来受到勋伯格影响,开始采用无调性,但他的音乐始终和浪漫主义传统保持紧密的联系。\n策姆林斯基也是当时著名的指挥家。
1918/3/20 1970/8/10 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 (Zimmermann, Bernd Aloi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9D%E5%B0%94%E6%81%A9%E5%BE%B7%C2%B7%E9%98%BF%E6%B4%9B%E4%BC%8A%E6%96%AF%C2%B7%E9%BD%90%E9%BB%98%E5%B0%94%E6%9B%BC 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德语:Bernd Alois Zimmermann,1918年3月20日-1970年8月10日),本名Bernhard Alois Zimmermann,德国20世纪作曲家,主要活跃于二战后的西德。他的作曲风格有别于当时普遍的先锋派音乐,广泛采用了从序列主义到电子音乐的各种技法。但他更以拼贴音乐(Collage)的先驱者著称。他在其音乐作品中混合多种音乐,包括引用前人作品片断。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歌剧《士兵们》(Die Soldaten)。1970年8月10日,齐默尔曼自杀身亡。[1]
1883/7/25 1947/3/5 阿尔弗雷多·卡塞拉 (Casella, Alfred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5%BC%97%E9%9B%B7%E5%A4%9A%C2%B7%E5%8D%A1%E5%A1%9E%E6%8B%89 阿尔弗雷多·卡塞拉(意大利语:Alfredo Casella,1883年7月25日-1947年3月5日),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学家,钢琴家,指挥家。
0000/00/00 1626/2/20 约翰·道兰德 (Dowland, Joh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9%81%93%E5%85%B0%E5%BE%B7 约翰·道兰德(英语:John Dowland,1563年-1626年2月20日之前),英国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歌手,鲁特琴演奏家。
1862/5/2 1938/12/14 莫里斯·埃马努埃尔 (Emmanuel, Mauri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9%87%8C%E6%96%AF%C2%B7%E5%9F%83%E9%A9%AC%E5%8A%AA%E5%9F%83%E5%B0%94 玛利·弗朗索瓦·莫里斯·埃马努埃尔(法语:Marie Francois Maurice Emmanuel ,1862年5月2日-1938年12月14日),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第戎度过,后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德利布和弗兰克学习,并与德彪西结为好友。他在音乐史研究方面用功特深,后来成为古希腊音乐研究的权威,并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音乐史教授。[1]埃马努埃尔的作品不少,常在音乐中运用民间曲调,但写作技巧比较简单,也缺乏个人特色,因此流传不广,目前常被演奏的只有为钢琴而作的六首小奏鸣曲。
1734/1/17 1829/2/16 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 (Gossec, François-Josep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9C%97%E7%B4%A2%E7%93%A6-%E7%BA%A6%E7%91%9F%E5%A4%AB%C2%B7%E6%88%88%E5%A1%9E%E5%85%8B 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法语:François Joseph Gossec,1734年1月17日-1829年2月16日),在法国工作的比利时作曲家。\n生于比利时贫苦家庭,17岁时移居巴黎,并开始写作歌剧和宗教音乐,后组织了业余爱好者的音乐会并为其谱写交响曲;1784年创办皇家歌唱学校,1795年改名为巴黎音乐学院,他任学监兼作曲教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积极参与,1792年被派到比利时宣传,1795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16年波旁王朝复辟,他被逐出巴黎音乐界,移居城郊直到去世。\n戈塞克的作品气势宏伟,色彩丰富,喜好采用较大的编制,对柏辽兹的创作有一定影响。他在大革命期间创作的许多作品现在已基本不上演,唯有一首小品《加沃特舞曲》一直被听众所喜爱。
1926/7/1 9999/99/99 汉斯·维尔纳·亨策 (Henze, Hans Wern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AF%C2%B7%E7%BB%B4%E5%B0%94%E7%BA%B3%C2%B7%E4%BA%A8%E7%AD%96 汉斯·维尔纳·亨策(德语:Hans Werner Henze,1926年7月1日-),德国作曲家,马克思主义者,同性恋者。早年曾参加二战,1948年在达姆施塔特学习,1953年因政治原因定居意大利,60年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加入意大利共产党。亨策的创作数量颇丰,擅于抒发强烈的情感,广泛采用序列音乐和偶然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与传统保持密切联系。其作品常常带有明显的政治因素。例如《梅杜萨之筏》就是“写给切·格瓦拉的一首安魂曲”。他的歌剧数量甚多,比较著名的是《孤寂的林荫路》,取材于《玛侬·莱斯科》。
1911/7/7 2007/2/1 吉安·卡洛·梅诺蒂 (Menotti, Gian Carl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5%AE%89%C2%B7%E5%8D%A1%E6%B4%9B%C2%B7%E6%A2%85%E8%AF%BA%E8%92%82 吉安·卡洛·梅诺蒂(意大利语:Gian Carlo Menotti,1911年7月7日-2007年2月1日),意大利裔美国作曲家、歌剧台本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1]
1896/11/25 1989/9/30 维吉尔·汤姆森 (Thomson, Virgi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0%89%E5%B0%94%C2%B7%E6%B1%A4%E5%A7%86%E6%A3%AE 维吉尔·汤姆森(英语:Virgil Thomson,1896年11月25日-1989年9月30日),美国作曲家、评论家。早年曾旅居欧洲,与一些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以及法国“六人团”成员结识,并师从娜迪亚·布朗热。[1]后来他曾长期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从事音乐评论,并且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剧《三幕剧中的四圣徒》和《我们大家的母亲》等,还有曾获得普利策奖的电影配乐《路易斯安那故事》。作为乐评家,汤姆森为现代音乐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经常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例如攻击西贝柳斯等。
1903/2/6 1991/6/9 克劳迪奥·阿劳 (Claudio Arrau)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5%8A%B3%E8%BF%AA%E5%A5%A5%C2%B7%E9%98%BF%E5%8A%B3 克劳迪奥·利昂·阿劳(Claudio Arrau León,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钢琴家。他的演奏范围很广,从巴洛克到20世纪的古典音乐均有建树。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1922/2/1 2004/12/19 雷纳塔·泰巴尔迪 (Renata Tebald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7%E7%BA%B3%E5%A1%94%C2%B7%E6%B3%B0%E5%B7%B4%E5%B0%94%E8%BF%AA 雷纳塔·泰巴尔迪(Renata Ersilia Clotilde Tebaldi,在台灣被譯作「提芭蒂」,在大陆被譯作「苔芭尔蒂」,1922年2月1日于佩萨罗-2004年12月19日于圣马力诺)是意大利歌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歌剧界认为她有着“天使般的美丽歌喉”。\n泰巴尔迪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其父是佩萨罗一所学校的小提琴音乐老师。在1950年代到60年代,她与当时走红的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弗朗科·科雷利被誉为是一对“黄金搭档”。\n她常被拿來與同年代的希臘裔女高音卡拉絲相比較,被視為是卡拉絲的競爭對手。
1937/7/2 1969/1/31 顾圣婴 (Gu, Shengy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1%BE%E5%9C%A3%E5%A9%B4 顾圣婴(1937年7月2日-1969年1月31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无锡,中国女钢琴家,文革受难者。
1945/1/26 1987/10/19 杰奎琳·杜·普蕾 (Jacqueline du Pr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B0%E5%A5%8E%E7%90%B3%C2%B7%E6%9D%9C%C2%B7%E6%99%AE%E8%95%BE 杰奎琳·瑪麗·杜·普蕾,OBE(法语:Jacqueline Mary du Pré,1945年1月26日-1987年10月19日),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1928/5/30 2012/1/16 古斯塔夫·莱昂哈特 (Gustav Leonhardt)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stav_Leonhardt 莱昂哈特,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和指挥家。1928年生于荷兰,早年在瑞士巴塞尔圣歌学院从师于爱德华.穆勒,后来在维也纳学习音乐理论,并成为维也纳音乐学院的羽管键琴教授,80年代先后获达拉斯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哈佛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80年荣获伊拉兹马斯大奖。自1954年起,担任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教授以及当地着名的Nieuwe Kerk教堂管风琴手。莱昂哈特以荷兰为大本营,积极投身“古乐运动”,鼓舞、影响并且培养了整整一代年轻的古乐艺术家,包括古乐键盘家和管风琴家Bob van Asperen,横笛家、录音师Barthold Kuijken,大提琴家Anner Bylsma,并最终将荷兰发展成为“古乐运动”的重要中心。
1929/4/14 2012/1/25 Paavo Berglund (帕沃·贝里隆德)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avo_Berglund Paavo Allan Engelbert Berglund (April 14, 1929 – January 25, 2012) was a Finnish conductor.[1]
1929/7/26 2012/1/8 阿列克斯·魏森伯格 (Alexis Weissenberg)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exis_Weissenberg 魏森伯格出生于1929年的索菲亚;最早从身为钢琴老师的母亲那里习琴,后来则向保加利亚音乐家究拉季格罗夫学习,而在8岁时第一次上台公开表演。1944年前往巴勒斯坦,继续向里欧.凯斯坦伯格学琴,后来在1946年转往美国,在许纳贝尔、萨玛罗芙与蓝道芙斯卡的门下学习。
1912/1/7 2002/2/14 君特·旺德 (Günter Wand) http://en.wikipedia.org/wiki/G%C3%BCnter_Wand 君特·旺德(1912-2002),德国著名指挥家,几十年如一日在德奥传统严肃音乐体系中深耕,早年因指挥贝多芬作品成名,花甲之年开始指挥布鲁克纳,终成一代名家。曾任科隆歌剧院音乐总监(1945-1974),并与慕尼黑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与西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保持密切合作,并于1982年到1990年担任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6年之后,他更以八十岁的高龄每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交响作品。
1920/1/5 1995/6/12 阿图罗·米开兰杰利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elangeli 米开朗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1920-1995)意大利著名钢琴大师。10岁进米兰音乐学院师从安福西学钢琴,1933年毕业,1939年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获一等奖后,博洛尼亚的马蒂尼音乐学院聘他当钢琴教授。
1931/1/5 9999/99/99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 (Alfred Brend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5%BC%97%E9%9B%B7%E5%BE%B7%C2%B7%E5%B8%83%E4%BC%A6%E5%BE%B7%E5%B0%94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年1月5日—)是一位奥地利钢琴家。他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
1942/1/5 9999/99/99 毛利齊奧·波里尼 (Maurizio Pollin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F%9B%E5%88%A9%E9%BD%8A%E5%A5%A7%C2%B7%E6%B3%A2%E9%87%8C%E5%B0%BC 毛利齊奧·波里尼 (意大利语:Maurizio Pollini,1942年1月5日-),意大利鋼琴家。
1915/12/9 2006/8/3 伊莉莎白·舒瓦茲柯芙 (Elisabeth Schwarzkop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4%B8%BD%E8%8E%8E%E7%99%BD%C2%B7%E6%96%BD%E7%93%A6%E8%8C%A8%E7%A7%91%E6%99%AE%E5%A4%AB 奥尔加·伊丽莎白·弗里德里克·舒瓦兹科普夫女爵士,DBE (Dame Olga Maria Elisabeth Frederike Schwarzkopf(1915年12月9日于亚罗钦-2006年8月3日施伦斯),原名Olga Maria Elisabeth Frederike Schwarzkopf)是一位德国歌剧歌曲演员。她被视为20世纪后半叶女高音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尤擅长莫扎特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演绎。她在1953年与瓦尔特·莱格结婚,得英国国籍。在2006年8月2日夜晚到3日的凌晨間,於睡眠中過世,享年90歲。
1912/2/14 1935/7/17 聂耳 (Nie, 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82%E8%80%B3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中國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1926/10/15 1981/2/15 卡尔·李希特 (Karl Richt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6%9D%8E%E5%B8%8C%E7%89%B9 卡尔·李希特(Karl Richter,1926年10月15日-1981年2月15日),德国指挥家、管风琴演奏家。出生于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从小受巴赫音乐的熏陶。1949年-1950年间任萊比錫托马斯教堂管风琴师(巴赫也曾任此职)。1951年创立了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卡尔·李希特是演绎巴赫的权威,他生前录制了很多巴赫作品的录音。著名的錄音有:(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巴赫)《马太受难乐》、(巴赫)《约翰受难乐》、(巴赫)《b小调弥撒曲》、(亨德尔)《弥赛亚》等。卡尔·李希特对于用仿古乐器演奏巴洛克音乐的古乐运动并没有随波逐流,他更注重在“神”而非“形”上去再现巴赫。
1936/2/16 9999/99/99 Eliahu Inbal (依里亚胡·殷巴尔)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iahu_Inbal 依里亚胡·殷巴尔(Eliahu Inbal 1936 - )出生于以色列历史名城耶路撒冷,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并在两所国际音乐名校:以色列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读书,跟随著名指挥家费拉拉、切利比达克学习指挥艺术。26岁参加有名的Cantelli(康特里)指挥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1933/5/21 2012/2/25 Maurice André (莫里斯·安德烈)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urice_Andr%C3%A9 Maurice André (May 21, 1933 – February 25, 2012) was a French trumpeter, active in the classical music field.
1947/2/27 9999/99/99 基東·克雷默 (Gidon Kreme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6%9D%B1%C2%B7%E5%85%8B%E9%9B%B7%E9%BB%98 基東·克雷默(Gidon Kremer,1947年2月27日-),出生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是一名小提琴家及指揮家。\n4歲時,他在家鄉隨祖父及父親學習小提琴,7歲時進入里加音樂學校,接受正式的音樂教育。18歲,離開老家赴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小提琴大師大衛·奧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習琴。在莫斯科學習音樂期間,屢獲重要小提琴比賽獎項,如:布魯塞爾伊莉沙白女王大賽首獎、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從此展開忙碌的演奏生涯。\n基東·克雷默在70年代就已崛起於國際樂壇,對詮釋古典、浪漫樂曲有強烈個性,也相信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及演奏,絕不輕易妥協。90年代後,基東·克雷默積極為自己尋根,不僅促使他寫了第一本書「片段的童年」,還有計畫地灌錄東歐音樂。\n1996年11月,他成立了一支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由當地的年輕樂手組成。除了東歐音樂外,他還大力推廣探戈音樂,像是大師阿斯托尔·皮亚佐拉(Ástor Piazzolla)的作品。另外,他個人也嘗試了許多新音樂。
1896/3/1 1960/11/2 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 (Dimitris Mitropoul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A3%E7%B1%B3%E7%89%B9%E9%87%8C%E6%96%AF%C2%B7%E7%B1%B3%E7%89%B9%E7%BD%97%E6%99%AE%E6%B4%9B%E6%96%AF 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英语:Dimitris Mitropoulos,希腊语:Δημήτρης Μητρόπουλος,1896年3月1日-1960年11月2日,出生日的另一说法是2月18日),生于雅典,在米兰去世,是一位美国籍希腊指挥家、作曲家和钢琴家。\n米特罗波洛斯生于雅典求学于布鲁塞尔和柏林,他还是布索尼的学生。从1921年到1925年他在柏林国家歌剧院艾里希·克莱伯手下当助理指挥。紧接着他就在希腊多个地方任职。1930年他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他演奏钢琴兼指挥。就此他成为了第一个身兼此两职的现代音乐家。\n米特罗波洛斯1936年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成为他登陆美国第一声。后来他就在此定居并在1946年入籍。\n从1937年到1949年他是明尼亚波里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之后他就和纽约爱乐合作。1951年他成为该乐团的音乐总监(至1957年)。1954年他继布鲁诺·瓦尔特之后入主大都会歌剧院。他在那里指挥了很多新作品,还指挥了萨姆尔·巴伯的歌剧 凡尼莎,他还参与了这部歌剧的配器工作。\n他逝世于意大利米兰,终年64岁。当时他正在为马勒第三交响曲作排练。\n米特罗波洛斯是知名的同时代音乐,像第二维也纳乐派的捍卫者。他自己就作有大量的管弦乐作品,钢琴独奏作品,和为管弦乐队而改编的巴赫管风琴作品。
1914/2/21 1981/3/8 基里尔·康德拉辛 (Кирилл Петрович Кондраши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9%87%8C%E5%B0%94%C2%B7%E5%BA%B7%E5%BE%B7%E6%8B%89%E8%BE%9B 基里尔·彼得罗维奇·康德拉辛 (俄语 Кирилл Петрович Кондрашин; 1914年2月21日/3月6日于莫斯科-1981年3月8日于阿姆斯特丹)是一位俄国指挥家。\n康德拉辛出生音乐世家。他于1932–36年就读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38到1943年他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首席乐队张,接下来的13年,他在莫斯科帝国剧院不同职位上工作。1956起他成为莫斯科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60到1976年成为其艺术指导。1979年当他在荷兰巡回时突然寻求政治庇护。于是他就成为皇家音乐厅乐团的第二把手(首席是伯纳德·海廷克)。1981年他成为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但在上任之前突然逝世。
1930/3/6 9999/99/99 洛林·马泽尔 (Lorin Maaze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6%9E%97%C2%B7%E9%A9%AC%E6%B3%BD%E5%B0%94 洛林·马泽尔(1930年3月6日- ),指挥家,小提琴家,作曲家。\n马泽尔出生在法国,他的父母是美国人并且在美国被抚养大。他第一次于不到10岁时登台指挥,并于15岁时第一次小提琴演出。后来他在匹兹堡大学学习。1965年-1971年,它是柏林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的指挥,1965年-1975年,柏林广播交响乐团(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1972年-1982年,克里夫兰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1982年-1984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Vienna State Opera);1988年-1996年,匹兹堡交响乐团(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1993年-2002年,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2002年,他接任了Kurt Masur作为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音乐总监的职务。曾多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44/3/6 9999/99/99 奇里·特·卡娜娃 (Dame Kiri Janette Te Kanaw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87%E9%87%8C%C2%B7%E7%89%B9%C2%B7%E5%8D%A1%E5%A8%9C%E5%A8%83 奇里·珍內特·特·卡娜娃女爵士,DBE,ONZ,AC (Dame Kiri Janette Te Kanawa,1944年3月6日-),紐西蘭人,毛利及愛爾蘭混血兒,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卡娜娃女爵集神秘與端莊於一身,其嗓音溫潤柔美,富含母性。男高音魏卡士形容她的歌聲是「一只飄然的風箏」、指揮家蕭提則贊譽她似「春風裡浮漾的笛音」。
1939/3/8 9999/99/99 刘诗昆 (Liu, Shiku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8%E8%AF%97%E6%98%86 刘诗昆(1939年3月8日 (72歲)),中國鋼琴家,現居香港。前妻为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已经与第二任妻子盖燕离婚[1]。
1888/3/12 1965/10/25 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Hans Knappertsbus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AF%C2%B7%E5%85%8B%E7%BA%B3%E4%BD%A9%E8%8C%A8%E5%B8%83%E6%96%BD 汉斯·克纳佩茨布施 (1888年3月12日-1965年10月25日),著名的德国指挥家,被誉为指挥界的凯撒,瓦格纳作品的权威。 死于慕尼黑。\n他在科隆的音乐学院学习,1912年他在那市立剧院任乐队长,这也是他音乐生涯的开始。在慕尼黑他接替布努诺·瓦尔特任国家歌剧院指导,1938年他出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导。\n从 1937年 到 1945年 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n二战后他居住在慕尼黑,经常到拜鲁伊特音乐节上献演。\n他的录音很少,代表性的录音有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曲,瓦格纳的乐剧。
1916/4/22 1999/3/12 耶胡迪·梅纽因 (Yehudi Menuhin, Baron Menuh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8%83%A1%E8%BF%AA%C2%B7%E6%A2%85%E7%BA%BD%E5%9B%A0 耶胡迪·梅纽因,梅紐因男爵,OM,KBE(英语:Yehudi Menuhin, Baron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又譯曼紐因,美国犹太裔[1]小提琴家。他同時也是一位指揮,其大部分的演奏生涯都在英國。雖然他出生在紐約市,之後卻也成為了瑞士以及英國的公民。1999年3月12日在德国柏林逝世。
1902/11/1 1987/3/26 欧根·约胡姆 (Eugen Jochu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6%A0%B9%C2%B7%E7%BA%A6%E8%83%A1%E5%A7%86 欧根·约胡姆(Eugen Jochum,1902年11月1日-1987年3月26日),台灣譯為尤金.約夫姆,生於巴本豪森,逝於慕尼黑,是德国著名之指挥家。\n1932年他成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指挥。1949年-1960年他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指挥,并把乐团提升到德国一流乐团行列。之后他就到了阿姆斯特丹领导音乐会堂乐团。1975年受聘到伦敦交响乐团,被該樂團贈予「桂冠指揮」的榮譽。\n約夫姆是一位擅長德、奧系音樂之指揮家,在處理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作品時,常有令人驚豔之表現。他十分尊敬指揮界的前輩大師福特萬格勒,因此他在指揮風格上也與福特萬格勒一樣,以「彈性速度」,優先追求呈現樂曲的精神內涵,而不死守拘泥譜面,展現自由並充滿活力的風格詮釋而著稱,因此被視為最具福特萬格勒遺風之指揮大師。特别是他对布鲁克纳擁有強烈之熱愛、獨特之詮釋,曾擔任國際布魯克納協會的德國分會會長多年,同時也是第一位录制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的指挥家,並且在DG和EMI分別各留下一套全集錄音,是至今音樂界唯一同時有2套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錄音之指揮家。\n约胡姆还在拜鲁伊特音乐节上指挥过瓦格纳的作品,在录音室里则与多明戈合作,留下《纽伦堡的名歌手》一套。
1884/3/26 1969/7/5 威廉·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5%B7%B4%E5%85%8B%E8%B1%AA%E6%96%AF 威廉·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1884年3月26日-1969年7月5日),是一位德国钢琴家。巴克豪斯演绎的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尤为出名。同时他也被公认为杰出的室内乐演奏家。
1981/3/26 9999/99/99 宁峰 (Ning, Feng) http://baike.baidu.com/view/679708.htm#1 宁峰(1981-)四川成都人。2005年初,宁峰在国内的第一张专辑--《炫技燃情-宁峰小提琴独奏专辑》在国内发行。发行过宁峰录音的还有日本的“Triton”公司,比利时的“Cypres”公司。著名的荷兰的“Channel Classics”唱片公司以SACD形式全球发行一张宁峰演奏的帕格尼尼作品的专辑和一张二重奏唱片。[1]\n 2007年,宁峰在中国的音乐盛会--中国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上演奏。宁峰多次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俄罗斯、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地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宁峰还跟世界各地的许多知名乐团合作过,包括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澳门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匈牙利爱乐乐团,伦敦莫扎特演奏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蒙特利尔I Musici室内乐团,温尼泊格交响乐团,卡尔加里爱乐乐团,奥克兰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等等。
1927/3/27 2007/4/27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 (Мстисла́в Леопо́льдович Ростропо́ви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7%86%E6%96%AF%E8%92%82%E6%96%AF%E6%8B%89%E5%A4%AB%C2%B7%E5%88%97%E5%A5%A5%E6%B3%A2%E5%B0%94%E5%A4%9A%E7%BB%B4%E5%A5%87%C2%B7%E7%BD%97%E6%96%AF%E7%89%B9%E7%BD%97%E6%B3%A2%E7%BB%B4%E5%A5%87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台灣譯為:羅斯卓波維奇,俄语:Мстисла́в Леопо́льдович Ростропо́вич,1927年3月27日-2007年4月27日),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
1903/3/28 1991/5/8 鲁道夫·塞尔金 (Rudolf Serk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9%81%93%E5%A4%AB%C2%B7%E5%A1%9E%E5%B0%94%E9%87%91 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1903年3月28日-1991年5月8日),美籍钢琴家。\n出生于奥地利的钢琴家,1939年起移居美国。是最优秀的古典音乐(特别是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的演绎者。
1871/3/28 1951/3/21 Willem Mengelberg (威廉·孟根堡)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em_Mengelberg Joseph Willem Mengelberg (28 March 1871 – 21 March 1951) was a Dutch conductor, famous for his performances of Mahler and Strauss with the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893/3/31 1954/5/16 克萊門斯·克勞斯 (Clemens Heinrich Krau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8%90%8A%E9%96%80%E6%96%AF%C2%B7%E5%85%8B%E5%8B%9E%E6%96%AF 克萊門斯·海因里希·克勞斯(德语:Clemens Heinrich Krauß,1893年3月31日-1954年5月16日),著名奧地利指揮家,主要以擅長指揮理查德·施特勞斯的作品以及創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而聞名。
1908/4/5 1989/7/16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AB%E4%BC%AF%E7%89%B9%C2%B7%E5%86%AF%C2%B7%E5%8D%A1%E6%8B%89%E6%89%AC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1989年7月16日),出生于萨尔茨堡,是一位奥地利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n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70年。他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并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他热衷于录音和导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到1988年为止他发行超过1亿张唱片约700款录音[1]),包括众多的管弦乐,歌剧录音和歌剧电影,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被多次录制。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2][3][4]。
1891/1/20 1967/4/5 米沙·埃尔曼 (Mischa Elm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scha_Elman 米沙·埃尔曼是一位犹太血统的俄裔美国小提琴家,他于1891年1月20日出生在俄国的塔尔诺。埃尔曼是一位演奏曲目极为广泛的小提琴大师。在他一生长达6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几乎涉猎了小提琴音乐文献中的全部作品。
1882/4/17 1951/8/15 阿图尔·施纳贝尔 (Artur Schnab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ur_Schnabel 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Schnabel,1882-1951)世界著名钢琴家。1882年出生于当时划归奥地利版图的小城利普尼克(现为波兰城市)一个犹太家庭。自幼对音乐就有一种天生的领悟能力。7岁时投身在名师施密特门下学习钢琴和乐理知识。8岁时便公开登台表演。9岁时随父母迁居音乐之都维也纳,就学于名师莱舍蒂茨基门下,又随著名的奥地利指挥家,音乐学家曼迪切夫斯基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在莱舍蒂茨基的调教和策划下,11岁的施纳贝尔得以在维也纳正式举行首场独奏音乐会,于是,“超级神童”的雅号,及至16岁,他俨然已经是位有经验的音乐会老手了。1900年移居柏林,除现场演奏,开始尝试作曲。1905年同女中音歌唱家泰勒斯·贝尔结婚。除演奏活动外,施纳贝尔受柏林高等音乐学院的聘请,担任钢琴系教授,同时还涉及室内乐领域。1939年为躲避战乱来美国定居。于1944年加入美国国籍。晚年返回瑞士定居。
1925/5/28 2012/5/18 迪特里希·菲舍爾-迪斯考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AA%E7%89%B9%E9%87%8C%E5%B8%8C%C2%B7%E8%8F%B2%E8%88%8D%E7%88%BE-%E8%BF%AA%E6%96%AF%E8%80%83 迪特里希·菲舍爾-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1925年5月28日-2012年5月18日,原名Dietrich Fischer von Dieskau),德国男中音,同时他也是指挥家、画家、音乐作家和评论家。他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男中音之一,灌录过大量唱片(超过400张)。
1941/6/5 9999/99/99 玛尔塔·阿赫里奇 (Martha Argeric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1%AA%E5%A1%94%C2%B7%E9%98%BF%E6%A0%BC%E9%BA%97%E5%B8%8C 瑪塔·阿格麗希(西班牙语: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是一位來自阿根廷的鋼琴家。由於她對媒體和公眾場合的厭惡,使她大部分時間都保持遠離大眾的注目焦點;她很少接受訪問,因此,她和其他同等級的鋼琴家相比,也許並不是那麼知名。儘管如此,她仍廣泛地被肯定為當代最偉大的鋼琴大師之一。
1917/6/6 2001/10/19 李德倫 (Li, Delu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BE%B7%E5%80%AB 李德倫(1917年6月6日-2001年10月19日),中國知名指揮家,輔仁大學歷史系肄業,被譽為「中國交響樂之父」。李氏曾歷任中国交响乐团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艺术指导、常任指挥,北京交响乐团顾问等職。
1897/6/7 1970/7/30 乔治·塞尔 (György Szél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A1%9E%E5%B0%94 乔治·塞尔(György Széll,1897年6月7日-1970年7月30日)是一位美国籍的匈牙利指挥家。\n1897年塞尔生于布达佩斯。很早就开始了其音乐生涯,在1908年,11岁的他就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后来他在维也纳学习音乐作曲。\n1970年塞尔在克利夫兰去世。
1982/6/14 9999/99/99 郎朗 (Lang, L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8E%E6%9C%97 郎朗(1982年6月14日-),满族,出生于遼寧省沈阳市,是一位知名于世界的中国钢琴家。
1910/6/14 1976/5/12 鲁道夫·肯普 (Rudolf Kemp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9%81%93%E5%A4%AB%C2%B7%E8%82%AF%E6%99%AE 鲁道夫·肯普(1910年6月14日-1976年5月12日)是一位德国指挥家。\n生于德累斯顿,他也在自己的出生地学习了音乐。在他走上指挥岗位前,他在几个乐团里面演奏双簧管,1935年他在莱比锡歌剧院担任指挥。\n1949年到1952年间他指导德累斯顿国立乐团,之后的1952年到1954年则在慕尼黑继乔治·索尔蒂之后担任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指挥。1960年他首次在拜鲁伊特登台。从1961年到1975年他是皇家爱乐乐团的指挥,从1967年起直至其逝世他一直在慕尼黑爱乐乐团任职。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和BBC交响乐团合作紧密。肯普逝世于苏黎世\n他最擅长演绎的是理查·施特劳斯(他录制了全集作品)和理查·瓦格纳的作品。
1894/8/24 1981/8/14 卡尔·伯姆 (Karl Böh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88%BE%C2%B7%E8%B2%9D%E5%A7%86 卡尔·伯姆(Karl Böhm,1894年8月24日-1981年8月14日), 奥地利指挥家。伯姆被认为是德奥乐派管弦乐和歌剧的最权威的诠释者。他主要指挥德奥作曲家的作品,较少指挥其他国家作曲家的曲目。
1987/2/10 9999/99/99 王羽佳 (Yuja Wa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7%BE%BD%E4%BD%B3 王羽佳(1987年2月10日-),生于北京的华人钢琴家。自六岁起习琴。曾在北京西城区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费城寇提斯音乐学院进修,师从于格拉夫曼。
1914/8/9 1963/2/20 弗里乔伊·费伦茨 (Ferenc Fricsa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4%B9%94%E4%BC%8A%C2%B7%E8%B4%B9%E4%BC%A6%E8%8C%A8 弗里乔伊·费伦茨(匈牙利语:Fricsay Ferenc,1914年8月9日-1963年2月20日),生于布达佩斯,卒于巴塞尔,是一位活跃在匈牙利、奥地利和德国的匈牙利指挥家。
1918/7/24 2012/8/6 鲁杰罗·里奇 (Ruggiero Ricci)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ggiero_Ricci 鲁杰罗·里奇(1918年7月24日-2012年8月6日),美国小提琴家,以帕格尼尼作品的演奏和录音闻名。
1948/12/20 9999/99/99 内田光子 (Mitsuko Uchid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7%E7%94%B0%E5%85%89%E5%AD%90 内田光子女爵士,DBE(1948年12月20日-),英国的日本裔古典音乐钢琴家,现定居伦敦,早年于维也纳习钢琴,1970年在萧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亚军,后来先后获列斯国际钢琴比赛亚军、三得利音乐赏及朝日赏等国际音乐奖项。内田光子尤善于弹奏莫札特、贝多芬及舒伯特等人之作品,并曾与指挥家杰弗里·泰特合作灌录莫札特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内田光子于2005年获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劳者”称号,本身为日本国民的她在2001年获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以名誉性质奖授CBE勋衔,取得英籍以后,她复于2009年获英廷实授DBE勋衔,成为“女爵士”。
1887/1/28 1982/12/20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hur Rubinstei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9C%96%E7%88%BE%C2%B7%E9%AD%AF%E8%B3%93%E6%96%AF%E5%9D%A6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hur Rubinstein) 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瑞士日内瓦。20世纪最杰出,也是艺术生命最长的钢琴家之一。
1974/8/20 9999/99/99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Maxim Vengerov)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xim_Vengerov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俄罗斯小提琴家。1974年出生于新西伯利亚,受俄罗斯传统小提琴教育,有扎实的基础。后赴以色列师,从布劳(Z.Bron)学习。10岁获得“青年维尼亚夫斯基比赛”的第一名,16岁获得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从而确立了他的世界一流音乐家的地位。1994年被《留声机》杂志评为“年度新人”,从而在欧洲引起人们注目。1997年作为首位古典音乐家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音乐大使。2000年10月担任萨尔兰德斯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2001年曾来华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并在中央音乐学院作了讲座。
1912/3/19 1948/8/1 谭小麟 (Xiaolin Tan) http://baike.baidu.com/view/604452.htm 谭小麟(1911一1948)作曲家、琵琶演奏家。原籍广东开平,生于上海。自幼酷爱中国传统音乐,并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谭小麟的作品大都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的束缚,而运用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作曲技术,并使之舆清新的中国民族风格相给合。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清秀隽永的气韵。
1945/8/31 9999/99/99 伊扎克·帕尔曼 (Itzhak Perlm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89%8E%E5%85%8B%C2%B7%E5%B8%95%E5%B0%94%E6%9B%BC 伊扎克·帕尔曼((希伯来语:יצחק פרלמן,1945年8月31日-)生于雅法(今特拉维夫的一部分),以色列小提琴家和教师。他被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最出名之一。他在特拉维夫时,一次在收音机中听到有人拉小提琴,于是他决定学琴。1987年,他进入了以色列爱乐乐团,在华沙和布达佩斯,以及其他一些欧盟国家进行演出。1990年,他随以色列爱乐乐团到中国和印度两地开音乐会。
1935/10/12 2007/9/6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5%A5%87%E4%BA%9A%E8%AF%BA%C2%B7%E5%B8%95%E7%93%A6%E7%BD%97%E8%92%82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1935年10月12日-2007年9月6日),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别号“高音C之王”。
1961/9/7 9999/99/99 让-伊夫·蒂博戴 (Jean-Yves Thibaud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Jean-Yves_Thibaudet 让·伊夫·蒂博戴,出生于法国里昂,是法-德后裔,五岁时开始在当地学习钢琴,七岁时公开首演。12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阿尔多·齐科利尼和吕塞特·德卡夫,后者是拉威尔的合作者和朋友。15岁他获得音乐学院一等奖,三年后在纽约赢得青年音乐会艺术家试奏奖。2001年,法兰西共和国授予蒂博戴“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2002年,由于他的艺术成就和长期参与斯波莱托音乐节的活动被授予珀伽索斯飞马奖。
1941/9/10 9999/99/99 克利斯朵夫·霍格伍德 (Christopher Hogwoo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5%88%A9%E6%96%AF%E6%9C%B5%E5%A4%AB%C2%B7%E9%9C%8D%E6%A0%BC%E4%BC%8D%E5%BE%B7 克利斯朵夫·霍格伍德(Christopher Hogwood, 1941年 9月10日诺丁汉/英格兰),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指挥家和羽管键琴演奏者。霍格伍德在剑桥彭布洛克学院学习音乐。他是雷帕德、图斯顿、拉斐尔·普亚那和古斯塔夫·莱昂哈德的学生。他获得了奖学金在布拉格学习一年。之后他成为了伦敦早期音乐合奏团里的羽管键琴演奏者。这个合奏团以演奏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闻名。
1902/5/23 1974/9/18 斋藤秀雄 (齋藤 秀雄)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BD%8B%E8%97%A4%E7%A7%80%E9%9B%84 斋藤秀雄(1902年5月23日 - 1974年9月18日),东京出生的日本大提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
1912/9/19 2011/9/17 库特·桑德林 (Kurt Sanderl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Kurt_Sanderling 库特·桑德林,德国指挥家,活跃于苏联与东德。
1955/10/23 9999/99/99 细川俊夫 (細川 俊夫) http://ja.wikipedia.org/wiki/%E7%B4%B0%E5%B7%9D%E4%BF%8A%E5%A4%AB 细川俊夫(1955年10月23日 - ),日本现代音乐作曲家、指挥家。
1912/6/28 1996/8/14 谢尔盖·切利比达奇 (Sergiu Celibidach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2%E5%B0%94%E7%9B%96%C2%B7%E5%88%87%E5%88%A9%E6%AF%94%E8%BE%BE%E5%A5%87 谢尔盖·切利比达奇(罗马尼亚语:Sergiu Celibidache,1912年6月28日-1996年8月14日),罗马尼亚指挥家,被誉为古典乐坛上的"怪人"。
1918/9/22 1988/3/8 亨利克·谢林 (Henryk Szery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E5%85%8B%C2%B7%E8%B0%A2%E6%9E%97 亨利克·谢林(1918年9月22日-1988年3月8日),波兰裔墨西哥小提琴家。谢林出生于波兰Zelazowa Wola,自幼在柏林师从著名小提琴及小提琴教育家卡尔·弗莱希。1933年,以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其个人首场演出之曲目。1933年至1939年,在巴黎师从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学习音乐作曲。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通七种语言的他作为译员服务于波兰流亡政府,并在世界各地为盟军部队举办演奏会。在一次墨西哥城演奏会后,他接受了墨西哥大学的邀请,主持该大学的弦乐系。1946年加入墨西哥国籍。
1932/9/25 1982/10/4 格连·古尔德 (Glenn Goul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4%BC%A6%C2%B7%E5%8F%A4%E5%B0%94%E5%BE%B7 格伦·顾尔德(Glenn Gould,1932年9月25日-1982年10月4日),加拿大钢琴演奏家,以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乐曲闻名于世。1964年以后停止公开演奏,转向录音。
1877/9/26 1962/6/15 阿尔弗雷德·科尔托 (Alfred Denis Corto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5%BC%97%E9%9B%B7%E5%BE%B7%C2%B7%E7%A7%91%E5%B0%94%E6%89%98 阿尔弗雷德·德尼·科尔托 (Alfred Denis Cortot,1877年9月26日-1962年6月15日),是一位法国钢琴家、指挥家。
1930/9/26 1966/9/17 弗里茨·翁德里希 (Fritz Wunderlich)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itz_Wunderlich 弗里茨·翁德里希(Fritz Wunderlich),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在战争时饱经磨难,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伟大的歌唱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莫扎特歌手,却因为在度假时意外摔倒而去世,年仅36岁。
1880/9/27 1953/9/1 雅克·蒂奥 (Jacques Thibau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85%8B%C2%B7%E8%92%82%E5%A5%A5 雅克·蒂奥(Jacques Thibaud)(1880年9月27日-1953年9月1日)是一位法国小提琴家。蒂奥被认为是法国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1953年,73岁高龄的蒂奥乘坐法国航空洛克希德星座飞机前往尼斯,在临近降落时坠毁,机上成员全部遇难,大师随身携带的1720年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也化为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