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持守正创新 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2.央视快评:
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3.今年以来国家水网建设全面提速;
4.【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抓好“三夏”生产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5.全国助残日:
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6.中国旅游日 各地推出丰富旅游产品;
7.4月我国民航国际客运规模突破500万人次;
8.我国县乡村三级客货邮服务站点超5万个;
9.【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小小传感器 做成大产业;
10.武王墩考古新发现 生动展现中华文化辉煌印记;
11.广东广西强降雨持续 华北东北有强对流天气;
12.国内联播快讯:
(1)1—4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1.7%;
(2)《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发布;
(3)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4)今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运量突破3万标箱;
(5)陕西西安中亚公园开园迎客;
(6)黑龙江今年将更新农业机械17万台以上;
(7)“国聘行动2024”雄安高质量发展专场举办;
(8)巴赫为总台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和转播团队授牌;
(9)第五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在四川宜宾起跑;
13.以军继续在拉法等地展开军事行动 哈马斯谴责以军袭击杰巴利耶难民营 联合国机构称以色列在拉法行动迫使80万人逃离;
14.俄称继续在哈尔科夫推进 乌称正采取措施稳定前线局势 俄外长称俄与西方军事政治对抗正全面展开;
15.国际联播快讯:
(1)美国纽约爆发抗议和冲突 多人被捕;
(2)阿富汗西部洪水灾害造成130人死亡;
(3)苏丹北达尔富尔州战况激烈;
(4)美密苏里州一高中毕业典礼发生枪击事件。 (《新闻联播》 20240519 19:0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广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表示一定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不断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部署,为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路径,我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5月的广西龙胜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开耕节”。人们置身在2000多年历史的龙脊梯田,宛若走进一幅生机盎然的立体农耕图景。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去年这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超过400万人次。当地以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还景于民,不再单纯依赖门票经济。截至目前,浙江A级旅游景区943家中取消门票的有610家。传统观光景区通过提质升级,建设全功能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整体收入不降反升。
在山东曲阜,以《诗经》为主题的雅乐表演、灯火闪耀的尼山夜游季、汉服游园,当地在创新中“活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从随团游、自由行到游轮游、自驾游览,人们有了更多出游方式;从轻点手机订机票、订酒店到扫码入园进馆参观,再到自助语音讲解、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的应用,类型丰富的旅游新业态新场景让人们在旅游中领略和感受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山河之美。
据统计,2023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一年增加23.61亿,增长93.3%。其中,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86亿,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乡村旅游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兴产业。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旅游收入将从2022年4.46万亿元增长到6万亿元。
与此同时,旅游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形象、促进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人数达到657.5万人次。其中,旅游观光人数最多,占比超三成。“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不断向纵深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台播发央视快评《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全面提速。
1至4月,新开工江西乐平水利枢纽、黄河宁夏段治理、湖南梅山灌区等20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比去年同期多6项。同时,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实施。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20多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超1.76亿人。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重大项目,在输水总干线出口段施工现场,双臂凿岩台车正在隧洞内向前掘进。工程完工后,将连通长江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两大战略水源。
大中型灌区新建和现代化改造项目也加快建设。1至4月,已实施927项,完成投资175亿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抓好“三夏”生产,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风吹麦浪,满地金黄。为确保麦收工作顺利进行,四川组织了700多支农机应急服务队,目前全省910万亩小麦已经收获过半。安徽大范围普及新型联合收割机,帮助广大农户抢收小麦。
江苏3500多万亩小麦丰收在望,各级农技植保人员惠民下乡,指导农户做好小麦测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浙江宁波、桐庐等地启用智能化循环式烘干机,24小时连续作业,温度、水分等实时监控,大幅提高麦收作业效率。
备战夏收。山西运城提前做好农机检修、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发放跨区作业证等准备工作;河南周口各大仓储点积极腾仓并库,优化收储流程,提升收储能力。
眼下,南方早稻进入分蘖期。在江西南昌,193.5万亩早稻长势喜人,农户科学管水,及时追肥,为夏粮丰收打下基础;在广州增城,当地推广水稻增密增穗技术,水稻亩产有望提升200斤左右。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中国残联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战略协议,共同优化故宫无障碍设施,为持证残疾人参观提供便利,设计残疾人参观路线,提供盲文版介绍和面向残疾人的参观预约服务等。浙江、北京等地为解决轮椅使用者到电影院观影难问题,推出了“轮椅友好厅”,轮椅使用者在购票时就可以选择相应影厅。
山东、上海、湖南、江西等地设立科技助残展区,让残疾人现场体验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四川成都设立了科技助残行动专项基金,用于相关产品研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推出公交车智能导盲助乘系统,方便视障乘客乘车;广西柳州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与广西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加大残疾人亟需辅具的研发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各地举行系列活动,推出各类文旅惠民措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丰富的旅游体验。
“精彩北京 畅游京城”系列活动启动,北京推出文旅惠民“大礼包”,还将聚焦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打造三地特色文旅市集。广东各地市举办287项文旅活动,推出602项文旅惠民措施,包括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优惠减免门票等,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服务供给。
黑龙江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伊春举行,户外露营、森林音乐会、特色集市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河北保定骑行爱好者探寻乡村产业、品尝特色美食、畅览自然美景、领略传统文化。
新疆百余家景区推出免票、门票打折等活动,各地州市推出百余项惠民活动与公益性文艺汇演,激发旅游市场活力。江苏以“畅游水韵江苏,乐享幸福生活”为主题,发布夏季旅游线路,让游客进一步了解江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安徽多地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增加了微场景和微演艺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市民献上丰富的文旅“大餐”。
今天,西藏纳木错开湖,游客们不仅能欣赏高原风光,还能体验特色民俗活动。贵州贵阳市举办民族团结巡游大联欢,芦笙舞、木鼓舞、踩堂舞等非遗展演轮番登场。杭州发布100个生活微地标,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自然山水和文化底蕴。依托正在举办的世园会,四川成都推出世园会夜间消费体验场景,“游船+火锅”“游船+戏曲”等一系列夜间活动为游客打造文化旅游新体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中国民航局获悉,4月份,民航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其中,国内客运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8.1%;国际客运规模突破500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3.8%,恢复水平连续三个月超80%。
目前,我国国际客运航班通航70个国家,其中比2019年新增科威特、塞尔维亚、坦桑尼亚、卢森堡、巴布亚新几内亚5个通航国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客运航班量已恢复至每周4053班,约为2019年的76.6%,比行业平均恢复水平高3.5个百分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我国创新发展农村客货邮融合。目前,我国县乡村三级客货邮服务站点已超5万个,有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在山东无棣县,当地苇帘加工大户马振宇依托村里的快递网点干起了直播,每年光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出的苇帘就有10多万片,相比原来的仅批发内销,收入增长50%。
今年以来,我国各地整合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资源优势,建设“一点多能”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站点。截至目前,超11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建成5万余个客货邮融合站点,客车年代运邮件快件超过2亿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各地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河南郑州瞄准高端传感器产业,短短三年时间,相关企业数量翻番,产值增长了20%。当地的传感器产业是如何变大变强的?来看记者调研。
记者来到郑州几家大型传感器企业时,正赶上他们推出新产品。运动鞋里植入可弯折的触觉传感器,监测人的运动数据;传感器变成“电子皮肤”,能用到人形机器人上;柔性生产线上用上视觉传感器,可以对2000多款不同的铝板进行精准识别。
传感器被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里的“神经元”,也是物联网的关键零部件。最近几年,新能源车生产、工厂智能化改造、城市更新加快步伐都带来大量的传感器需求。在郑州传感器产业最集中的智能传感谷里,记者转了一圈,发现这样的小型供需对接会随时都在举办。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郑州当地所生产的传感器研发周期长、迭代速度慢。面对新一轮的传感器应用大爆发,郑州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类新型科研机构在当地悄然生长。
在新设的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里,记者留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尽管大家身着同一种工服,但名牌上的这排小字却不尽相同。有的是传感器企业的,有的是大学的,有的是物联网公司的,还有的来自行业协会。
新型科研机构打开了从“0”到“1”的窗口,但为了让新产品加速上市,还需要破解从“1”到“100”的难题。在政府引导下,一条拥有100多套高端精密制造设备的中试产线将通过产业联盟的方式实现共享共用。
今年一季度,郑州规模以上传感器及相关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企业正在向高技术制造业进阶,向新技术领域进发,向高端市场进军。
(更新时间戳: 171612297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