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于:2019年12月20日
这里总结了历年真题中常考的知识点 知识点后附上了相关真题 已经总结了大部分,还有一些知识点没写完
笔记格式说明: 加粗字体用于表示小标题、句子主干 ==黄记号笔==用于划出一大段话中的重点词汇
下表统计了涉及到这些知识点的简答题、论述题的数量和最近出现的年份
次数越多、年份越近的知识点越靠前
知识点 | 频次 | 最近出现年份 |
---|---|---|
矢量数据结构 | 8 | 2015 |
开发GIS软件 | 7 | 2015 |
空间数据质量 | 7 | 2014 |
纸质地图数字化 | 6 | 2015 |
叠置分析 | 6 | 2014 |
GIS学科前沿(未来趋势) | 5 | 2015 |
空间索引 | 5 | 2012 |
数字高程模型,DEM | 5 | 2011 |
空间数据的比较 | 4 | 2015 |
空间分析 | 4 | 2014 |
元数据 | 4 | 2008 |
网络分析、定位与分配 | 3 | 2015 |
数据压缩 | 3 | 2013 |
空间数据可视化 | 3 | 2013 |
数据源及输入方法 | 3 | 2012 |
GIS的三层含义 | 2 | 2012 |
空间关系 | 2 | 2012 |
Voronoi图,Thiessen多边形 | 2 | 2011 |
(空间)数据模型 | 2 | 2008 |
Delaunay三角网(TIN) | 1 | 2013 |
最近几年的热门概念: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云计算
- 物联网
- 区块链
- 5G
- VR, AR, MR
相关链接:
知乎回答:大数据在GIS方面有什么体现,或者是说怎样将GIS和大数据、云计算结合起来?
相关真题:
2015 简答题 6、随着云计算、室内导航等概念的提出,简述GIS今后应用趋势。
2015 论述题 3、试论述移动计算的技术趋势及其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推动作用。
2014 论述题 1、结合当前趋势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依赖哪几个相关学科领域?这些学科对GIS的发展各有哪些主要贡献?
2012 论述题 1、试结合所学知识就网络GIS、三维GIS和移动GIS这三个当前GIS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的研究目标、关键技术和应用趋势等问题综合论述你的理解和看法。
2005 简答题 7、从地理信息的本质方面回答,为什么分布式GIS是GIS发展的一个趋势?
这些题目中的热点词是: 云GIS、云计算、移动GIS、移动计算、室内导航、网络GIS、分布式GIS、三维GIS
是什么,可以干什么
云计算(课本1.1.7 5)
21世纪初期为GIS的空间信息网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和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时代。
随着GIS技术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空间信息分布式存取、共享与交换、互操作、系统集成等成为新的发展亮点。
空间信息网格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分布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云计算是网格的延伸。 在技术上,SIG和云计算是一个分布的网络化环境,连接着==空间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处理工具和软件==,以及==用户==,能够协同组合各种空间信息资源,完成空间信息的应用与服务。
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可以提出多种数据和处理的请求,系统能够联合地理分布数据、计算、网络和处理软件等各种资源,协同完成多个用户的请求。
SIG和云计算以一种新的结构、方法和技术来==管理、访问、分析、整合==分布的空间数据,充分利用空间信息系统的各种资源提供服务,实现空间信息的有效==共享与互操作==,提供空间信息的联机分析处理与服务,
并基于栅格技术提供如下的功能:
说明:这个“栅格技术”和“栅格数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美军提出了全球信息栅格技术。 所谓全球信息栅格,就是由可以链接到全球任意两点或多点的信息传输能力、实现相关软件和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的操作使用人员组成栅格化的信息综合体。
-
海量空间数据处理能力,能存储、访问和管理从TB到PB量级的海量数据;
-
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和处理,从数据产生模型和信息、进而产生知识;
-
提供可视化、多媒体的的空间信息服务;
-
高性能计算与空间信息处理能力,能大规模、高精度、高质量地处理问题,提供高速度、高效率、实时、及时的计算与信息处理能力;
-
空间资源共享功能,能实现应用层面的互连互通和各种异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包括计算资源共享(如高性能计算设备)、数据和信息共享(如3S集成)、应用和服务共享(如在线分析处理)、设备共享(如海量存储系统)、软件系统共享(如ArcGIS、MapInfo)等;
-
集成现有系统的能力,不仅可以用于构造新的先进空间信息系统,也可以用于集成现有空间信息系统,从而提供延续性、继承性,保护用户投资;
-
异地协同工作能力,大规模的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地域跨度大,涉及多个异地单位,需要提供远程访问数据与服务、一站式服务和无障碍服务(统一用户界面);
-
支持异构系统的能力,现实中的大型系统常常是综合应用系统,而SIG和云计算通过实用开放的技术标准,可以提供互操作性和信息的一致性;
-
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不断变化,系统运行管理策略不断变化,使用模式不断变化,IT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因此需要SIG具有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
SIG和云计算是GIS发展的最新阶段,研究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名词解释,云GIS,我的回答: 云GIS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分布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个人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总结 地理信息服务:用这套系统可以做的事
专业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01.115) 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进行==采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输出==、==更新==、==维护管理==和==应用==,以及在不同用户、不同系统、不同地点之间==传输==地理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01.114) 研究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空间的地球表层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地理信息服务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01.113) 在多种通信==网络==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规范标准==,以多种方式(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获取==地理空间信息,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查询==、==感知==、==掌握==、==利用==地理环境提供信息支持的技术方式。 是地球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真题:
2012 简答题 1、试述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有哪些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2006 简答题 1、什么是GIS?简要回答GIS的技术优势是什么?
下面解释了这两个易混淆概念的关系
1、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是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一个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语义==以及==一致性约束==的概念的集合。
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 在数据库中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各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二维表。
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之间的区别很模糊。事实上, 数据模型是数据表达的概念模型, 数据结构是数据表达的物理实现,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实现。
2、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模型是描述空间实体及其相互联系的概念系统,与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如何表示地理信息有关。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是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结构是关于空间数据建模不同层次的概念, 前者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与表达, 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有效的内部数据表示。
相关真题:
2008 简答题 5、数据模型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2007 论述题 1、试从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的角度论述空间数据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物理实现技术?
矢量、栅格和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比较
对于手机端,此表适合横屏查看
矢量数据表达 | 栅格数据表达 | TIN 数据表达 | |
---|---|---|---|
建模焦点 | 针对离散特征建模,并提供精确的形状和边界。 | 针对连续的地理现象和地表影像建模。 | 针对地形表面或其它观测量,如趋势面的建模。 |
数据源 | |||
空间数据存储 | 以栅格数据的左下角为起点,存储高×宽的栅格单元,栅格单元的位置由行号和列号确定。 | 每个三角形表面的顶点具有x,y坐标,并存储顶点和组成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 |
特征表达 | 由高程数据点位置定义三角面大小以及高程,可以方便定义地性线等。 | ||
拓扑关系 | 栅格单元的邻近关系通过栅格行列号的增加或减少确定。 | 每个三角形与邻近多边形邻接。 | |
空间分析 | |||
制图输出 | 输出矢量图形精美,精度高,不适合表达输出连续分布的地理现象制图,或面状色彩填充地物特征。 | 适合输出连续地理分布现象的制图或影像输出,不适合绘制点、线地物特征。 | 能够最佳表达地形表面变化,可以用色彩表达地形、坡度和坡向,或三维显示。 |
相关真题:
2015 简答题 3、试述镶嵌数据模型在空间数据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 简答题 1、简述GIS中空间数据的特点 3、简述和比较矢量与栅格数据的特点
2006 简答题 6、比较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2001 简述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中图形数据结构的主要类型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1) 实体数据结构(非拓扑结构):
面条结构(Spaghetti结构) 典型例子:ArcGIS的shapefile文件格式
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 多边形号 | 点坐标 | 属性 | |:------:|:------:|:------:|:------:|:------:| | A | ( x1, y1 ), ( x2, y2 ), ( x4, y4 ), ……, ( x1, y1 ) | 1 | | B | ( x1, y1 ), ( x8, y8 ), ( x7, y7 ), ……, ( x1, y1 ) | 2 | | ……
缺点:
- 公共边重复存储,数据冗余,难以保证数据独立性和一致性;
- 无拓扑关系,只适用于显示、输出及一般查询;
- 多边形分解和合并不易进行,邻域处理较复杂;
- 处理嵌套多边形(多边形的空洞)比较麻烦;
适用范围: 制图及一般查询,不适合复杂的空间分析。
(2) 拓扑数据结构:
索引式结构,弧段/点位字典模型
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多边形表:
多边形号 | 弧段号 | 属性 |
---|---|---|
A | a, b, e | …… |
B | e, d, b | …… |
…… |
弧段表:
弧段号 | 点号 |
---|---|
a | 5, 4, 3, 2, 1 |
b | 8, 9, 10 |
…… |
点坐标表:
点号 | 坐标 |
---|---|
1 | ( x1, y1 ) |
2 | ( x2, y2 ) |
…… |
双重独立编码结构,DIME 这种数据结构最早是由美国人口统计系统采用的一种编码方式,简称DIME(dual independent map encoding)编码系统。它是以城市街道为编码主体,它的特点是采用了拓扑编码结构,这种结构最适合于城市信息系统(如城市地级宗地的管理)。
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线段表:
把多边形的边(弧段)拆成一条条线段,每一条直线段都列在此表中
线号 | 起点 | 终点 | 左多边形 | 右多边形 |
---|---|---|---|---|
a | 1 | 6 | Q | A |
b | 2 | 1 | Q | A |
…… |
点坐标表:
点号 | 坐标 |
---|---|
1 | ( x1, y1 ) |
2 | ( x2, y2 ) |
…… |
链状双重独立编码结构 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DIME数据结构的一种改进。
- 在DIME中,一条边只能用直线两端点的序号及相邻的多边形来表示;
- 而在链状数据结构中,将若干直线段合为一个弧段(或链段),每个弧段可以有许多中间点。
典型例子:ArcGIS的Coverage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多边形表:
多边形号 | 弧段号 | 属性 如周长、面积等 |
---|---|---|
A | a, b, e | …… |
B | e, d, b | …… |
…… |
弧段表:
一行表示一整条弧段,只存弧段的起点和终点,中间点存在弧段节点表中
弧段号 | 起点 | 终点 | 左多边形 | 右多边形 |
---|---|---|---|---|
a | 5 | 1 | Q | A |
b | 7 | 1 | A | B |
…… |
弧段节点表:
弧段号 | 点号 |
---|---|
a | 5, 4, 3, 2, 1 |
b | 7, 8, 1 |
c | 1, 9, 10, 11, 12, 13 |
…… |
点坐标表:
点号 | 坐标 |
---|---|
1 | ( x1, y1 ) |
2 | ( x2, y2 ) |
3 | ( x3, y3 ) |
…… |
POLYVRT PLOYVRT模型(Polygon Convertor,多边形转换器):
- 美国计算机图形与空间分析实验室基于弧段结构构造;
- POLYVRT模型综合了弧段/点位字典模型和DIME模型,但它的点位字典划分为独立的点和结点。
- 将弧段的关系按DIME给出,弧段的端点被称为结点而不是点;
- 结点与点严格区分。
POLYVRT数据结构的基本元素是“弧段”。
- “弧段”在两端有结点,并伴随有共享该弧段的左右多边形的码,“弧段”可以由任意多个结点构成。
- 此外,在POLYVRT中还为每个多边形建立了一个环绕边界的弧段目录表,
- 以及为点建立一个点所关联的弧段目录表,
- 并在弧段关系表中,将点所关联的弧段和组成多边形的边界弧段用串行指针连接起来。
DIME 与 POLYVRT 的比较 DIME与POLYVRT模型本质是一样的,都使用边界线作为描述多边形空间关系的基本单元。 区别在于:边界线的选择策略不同。
- DIME模型以两个数据点间的线段为关系的描述和记录单元,
- 而POLYVRT模型以两个结点的链为记录单元。
两种模型都不能对线要素间的邻接关系进行显示描述。
相关真题:
2015 简答题 2、描述矢量数据的链式双重独立编码的文件及其数据结构是什么?
2015 论述题 2、试结合拓扑数据结构谈谈你对于“从线几何向面拓扑”发展历程的理解。
2014 简答题 2、描述矢量数据的链式双重独立编码的文件及其数据结构是什么?
2012 简答题 5、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DIME与POLYVRT的联系和区别。
2011 简答题 6、根据或设计一个拓扑数据结构表(比如DIME或POLYVRT),写出一个算法完成下列查询:已知面(或多边形)编号,通过访问边(或弧段)的左右面,组成此面的边界边(有顺序)
2009 论述题 1、试论述面条模型与拓扑模型的主要区别和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2004 简答题 2、自己设计一个有点、线、面的地图,并用链状双重独立式编码组织数据。
2001 简述题 5、举例说明拓扑数据结构。
Delaunay三角网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
Delaunay三角网是一系列相连的但不重叠的三角形的集合。这些三角形的外接圆做的内部不包含其它任何顶点。
Delaunay三角网具有这样的性质: 空外接圆性质: 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不包含面内的其它任何顶点,称为空外接圆性质,是判别Delaunay三角网的一项标准。 最大最小角性质: 在所有可能的三角剖分中,Delaunay三角剖分使每个三角形中的最小角达到最大。
Delaunay三角网的优点: 结构良好、数据结构简单、数据冗余度小、存储效率高、易于更新、与不规则地形特征和谐一致。 局限性: 算法实现比较复杂,但现在已经有了较多成熟的实现算法,
应用: Delaunay三角网可以用于处理和空间拓扑相关的问题; 是地表数字化表现的手段和分析工具; Delaunay 三角网与Voronoi图都是普遍采用的分析区域离散数据的有力工具。
可参考: 课本4.2.6.2 表面的TIN数据表达 (P135)
相关真题:
2013 简答题 4、简述Delaunay三角网的基本特征。
定义: 把平面分成N个区,每一个区包括一个点,该点所在的区域是距离该点最近点的集合。 Voronoi多边形由一组由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多边形所组成。
相关真题:
2011 简答题 3、简述泰森(Thiessen)多边形的特性及其作用
2005 简答题 4、泰森多边形有何特性?
定义: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起伏的数字表达。它由对地形表面取样所得的一组点坐标数据和一套对地面进行描述的算法组成,其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它是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的数据组,代表着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
(1) 主要表示方法
DEM的数学表示方法: 整体拟合法(傅里叶级数、高次各项式)、 局部拟合法(规则和不规则分块)
DEM的图形表示方法: 线(等高线、山省线、山谷线、海岸线)、 点(山顶点、凹陷点、背点、谷点、鞍点、平地点)
(2) 主要表示模型及优缺点
对于手机端,此表适合横屏查看
优点 | 缺点 | |
---|---|---|
规则格网模型 | 方便计算等高线、坡度坡向、山坡阴影和自动提取的流域地形,是DEM最广泛使用的格式。 | 不能准确表示地形的结构和细节,数据量大,不便于管理,通常需要压缩存储。 |
等高线模型 | 建模简单、数据量小、适合各类比例尺。 | 表示拓扑能力差,只适用于表达连续且渐变的地形。 |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 算法实现较复杂,对特殊的地形线需要调整。 | |
层次模型 (表达多种不同精度水平的数字高程模型) |
相关真题:
2011 简答题 2、数字地面模型一般含有哪几类信息
2010 简答题 2、简述DEM的特点和作用
2009 简答题 4、列举基于DEM的主要空间分析方法和应用。
2005 简答题 6、DEM最常用的两种表示方法是什么,它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2001 简答题 4、DEM的优、缺点及其主要用途。
原课本 6.8 P174
栅格数据的压缩
栅格数据的压缩是指栅格数据量的减少。 压缩技术主要有:游程长度编码、块状编码、四叉树法等。
矢量数据的压缩
矢量数据压缩的目的是删除冗余数据,减少数据的存储量,节省存储空间,加快后续处理的速度。
压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线性要素中心轴线和面状要素的边界线的特征,减少弧段矢量坐标串中顶点的个数(节点不能去除)。
常用的压缩方法有如下几种:
-
间隔取点法: 每隔规定的距离取一点,或者每隔k个点取一点,但首末点一定要保留。
-
垂距法和偏角法: 这两种方法是按照垂距或偏角的限差选取符合或超过限差的点。
-
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法,分裂法
- 首先,将弧段的起点与终点用直线连接, 再找出到该直线的距离最大,且大于阈值的点(最大阈值点);
- 接着,以该点为分界点,将整条曲线分割成两段;
- 找出两段的最大阈值点;
- 重复操作1、2,直至再也找不到最大阈值点为止。
就得到了一条更简化的,更平滑的,与原曲线十分近似的曲线。
相关真题:
2013 简答题 3、简述折(曲)线光滑的基本原理和光滑算法。
2010 简答题 4、简述道格拉斯压缩算法的原理及其特点
2005 简答题 9、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法进行数据压缩的逻辑步骤是什么?该方法有何用途?
定义:
空间索引是指在存储空间数据时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索引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 比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空间索引技术通过更加有效的组织方式,抽取与空间定位相关的信息组成对原空间数据的索引,以较小的数据量管理大量数据的查询,从而提高空间查询的效率和空间定位的准确性。
BSP树
《空间数据库》5.3.3 P129
BSP树(Binary Space Partitioning Tree,二值空间划分树)是一种二叉树,将空间逐级进行一分为二的划分。
BSP树能很好地与空间对象的分布情况相适应,但一般而言,BSP 树深度较大,对各种操作均有不利影响。
B树 B指Balance,因为B树的原英文名称为B-tree,而国内很多人喜欢把B-tree译作B-树,其实,这是个非常不好的直译,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如人们可能会以为B-树是一种树,而B树又是另一种树。而事实上是,B-tree就是指的B树。特此说明。
B-树 是多叉平衡树。 是一个节点可以拥有多于2个子节点的二叉搜索树。 B树是对二叉搜索树的改进。
R树 R树索引是一种高效的空间索引,是B树在多维空间的扩展,也是平衡树。结构类似于B+平衡树。
对于一棵M阶的R树,R树中每个
非叶结点都由若干个数据对 (p, MBR) 组成。p是指向其对应孩子结点的指针。
叶结点则是由若干个 (OI, MBR) 组成。OI是空间对象的标号,通过该标号可以得到对应空间对象的详细的信息。
MBR (Minimal Boundary Rect) 为包含其对应孩子的最小边界矩形。这个最小外接矩形是个广义上的概念,二维上是矩形,三维空间上就是长方体MBV (Minimum Bounding Volume) ,以此类推到高维空间。
四叉树 四叉树空间索引
- 对区域进行多层次的划分,
- 将每层区域分成四个子区域,
- 按次序编码记录各个子区域,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 根据编码,就可判定空间实体包含在哪一层次的哪一个子区域中
为了便于按次序记录各个子区域,可以将每一个子区域按进行线性四叉树的编码,建立起Morton码与空间实体的对应关系。
四叉树编码(空间填充曲线)包括:
- 行程编码
- Morton码(或称Peano键)
- Hilbert编码
- Gray编码
实验证明,2、3 最适合对多维数据进行索引排序。
相关真题:
2012 简答题 4、试述四叉树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哪些应用及其实现原理。
2011 简答题 5、简述空间索引中的BSP树,简单举例说明
2009 简答题 5、四叉树在GIS中有哪些用途?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2006 简答题 5、为什么要对地理数据库建立空间索引,举例说明建立空间索引的方法。
2002 简答题 5、四叉树是如何定义的?举例说明四叉树的分解过程。 7、什么是空间索引?有什么用途?
空间关系的类型,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空间查询或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1) 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可抽象为点、线、多边形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
空间关系包括三种基本类型:拓扑、方位、度量。
拓扑关系:拓扑关系体现了空间目标之间不依赖于几何形变的内在联系。
方位关系:指在一定的参考框架下,从一个空间目标到另一个空间目标的指向。
度量关系:反映两个空间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和相似程度.
(2) 空间关系的计算方法有:
-
拓扑关系计算:
- 基手目标分解的方法(四交模型、九交模型)
- 基于目标整体的方法(区间关系模型、空间代数模型等)
- 基于混合的方法(层次模型)
-
方向关系计算:
- 定性方向关系计算(锥型模型、投影模型、String模型、方向关系矩阵模型)
- 定量方向关系计算
-
度量关系计算:
- 空间基本单元间的距离关系,
- 栅格中像元间的距离关系.
(3) 空间关系查询中的应用:
在京沪线东边的城市(方位关系) 距离京沪线不超过50km(度量关系) 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属性查询) 长江穿过城市辖区(拓扑关系)
相关真题:
2012 简答题 3、什么是空间关系?空间关系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2001 简答题 1、点、线、面三者空间关系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使用GIS软件处理数据,这些空间数据从哪来?
1、数据源
2、输入方法
相关真题:
2012 简答题 2、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输入有哪些方法?详细描述实现的过程及其特点。
2009 简答题 1、GIS数据源主要有哪些?它们分别如何输入GIS系统?
2001 论述题 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类型有哪些?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数据输入方法? 数据输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哪些形式? 引起这些误差的要因素有哪些?
可参考: 课本 6.2 空间数据的数字化、6.3 空间数据坐标转换方法 (P260-264) 6.3.2.2 仿射变换
相关真题:
简答题
2015 简答题 1、试叙述通过扫描仪将纸质地图转换成地理信息系统矢量数据的主要步骤?
2014 简答题 4、仿射变换的公式是什么,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008 论述题 2、地图数字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请从不同地图要素类型出发说明纸质图模型和数字地图模型之间的关系。
2006 简答题 4、要实现自动化程度高的纸质地图扫描矢量化功能,GIS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2004 论述题 1、从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角度,讨论纸质地图与数字地图之间的对应空间目标的异同。
2002 简答题 2、有一幅地形图,数字化后发生了仿射变形,应如何处理?写出处理过程。
相关真题:
2008 论述题 1、什么是空间元数据?试到举一个地形图数据库中一般会包括哪些元数据?元数据的主要作用和主要管理方式有哪些?
2007 简答题 1、什么是空间元数据?对一个地形数据库,一般会包括哪些元数据?
2005 简答题 5、什么是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具有哪些主要作用
2004 论述题 2、什么是地理元数据?它有哪些作用?主要采用什么样的数据管理方法。
见课本6.6 P269
1. 定义:
GIS数据质量是指GIS中空间数据(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属性和时间特征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三者==统一性==的程度。
2. 指标(5个):
(1) 准确度: 用来定义地理实体位置、时间和属性的量测值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2) 精度: 空间数据表达的精确程度或精细程度,包括位置精度、时间精度和属性精度。
(3) 逻辑一致性: 指数据库中没有存在明显的矛盾,如多边形的闭合、节点匹配、拓扑关系的正确性或一致性等。
(4) 完备性(完整性): 是指数据库对所描述的客观世界对象的遗漏误差,如数据分类的完备性、实体类型的完备性、属性数据的完备性、注记的完整性等。
(5) 现势性: 如数据的采集时间,数据的更新时间的有效性等
3. 误差类型:
-
源误差 源误差是指数据采集和录入中产生的误差,源包括:
- 遥感数据
- 测量数据
- 属性数据
- GPS数据
- 地图
- 地图数字化精度
-
处理误差 处理误差是指GIS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时产生的误差,如在下列处理中产生的误差:
- 几何纠正
- 坐标变换
- 几何数据的编辑
- 属性数据的编辑
- 空间分析,如多边形叠置
- 图形化简,如数据压缩
- 数据格式转换
- 计算机截断误差
- 空间内插
- 矢量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
-
传播误差 传播误差是指对有误差的数据,经过模型处理,GIS产品存在着误差。 误差传播在GIS中可归结为三种:
- 代数运算造成的
- 逻辑运算造成的
- 不精确推理造成的
课本原文:
代数关系下的误差传播: 指对有误差的数据进行代数运算后,所得结果的误差。
逻辑关系下的误差传播: 指在GIS中对数据进行逻辑交、并等运算所引起的误传播,如叠置分析时的误差传播。
推理关系下的误差传播: 指不精确推理所造成的误差。
4. 评价方法(检查方法):
发现数据错误,探测数据精度和准确性,是研究数据质量的前提。 GIS中对数据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有
- 直接评价 、
- 间接评价 和
- 非定量描述 等。
课本原文:
直接评价法: 包括用计算机程序自动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
间接评价法: 是指通过外部知识或信息进行推理来确定空间数据的质量的方法。
非定量描述法: 是指通过对数据质量的各组成部分的评价结果进行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数据的总体质量的方法。
5.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指在空间、时间和属性方面,所表现的某些特性不能被数据收集者或使用者准确确定的特性。
相关真题:
2014 简答题 3、评价GIS数据质量的主要指标(内容)是什么?
2010 简答题 5、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内容及其评价方法
2007 简答题 3、GIS数据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2006 简答题 7、如何描述空间数据的质量?
2002 简答题 3、什么是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包含哪些类型? 4、空间数据的误差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2001 论述题 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类型有哪些?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数据输入方法? 数据输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哪些形式? 引起这些误差的要因素有哪些?
相关真题:
2013 简答题 1、简述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2011 简答题 1、简述空间信息可视化的主要形式
2006 简答题 8、请回答对空间数据进行地图可视化的大致流程。
定义: 空间分析是 对空间、属性或二者共同信息进行统计描述或说明的方法和模型的集合。
综合现有的研究,可以将空间分析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 空间数据操作
- 如:缓冲区分析、相交分析、叠置分析、面积与距离量测、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等
- 空间数据分析
- 统计数据基本特征,识别异常
- 空间统计分析
- 空间建模
- 预测空间过程和结果
空间分析的目标可归纳为: 认知、解释、预报、调控
相关真题:
2014 简答题 6、GIS中常用空间分析模型包括哪些?
2013 简答题 2、简述GIS常用的几类(4种及以上)基本空间分析功能和作用。
2005 简答题 3、简要说明实现通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与各种应用领域专用模型结合的三种途径?
2004 简答题 4、试说明GIS中的空间分析有哪些?各自用途?
相关真题:
2014 简答题 5、简述多边形叠置分析的主要实施步骤。
2013 简答题 6、在不同专题要素的叠置分析中,叠置后常常产生一些小的多边形或区域,简述其处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011 简答题 4、在不同专题要素的叠置分析中,叠置后常常产生一些小的多边形或区域,简述其处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008 论述题 4、请以任何一个具有叠置分析功能的GIS软件为基础说明多边形矢量数据叠分析的基本过程
2004 论述题 3、多边形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过程。
2002 简答题 8、空间叠加分析有哪几类?
网络分析的主要任务,资源定位分配的应用
(1) 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是依据网络结构的拓扑关系,通过考察网络要素的空间及属性信息,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地理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等网状事物进行的分析。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研究网络的形态,模拟和分析网络上资源的流动和分配,以实现网络上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资源定位与分配
资源的定位:是指己知需求的分布,确定供应点的最佳位置。 包括:p-中值选址问题、覆盖选址问题、p-中心选址问题。
资源的分配:是指己知供应点,确定可以为哪些需求点提供服务。 包括:确定中心服务范围、确定中心资源分配范围。
(3) 实际应用
见课本
相关真题:
2015 简答题 2、举例说明网络分析中的定位与分配(Location-Allocation)分析模型有何实际应用? 其中使用直线距离和路径距离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2007 简答题 4、举例说明网络分析中的定位与分配(Location Allocation)分析模型有实际应用?其中使用直线距离和路径距离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2004 简答题 5、有哪些类型的网络分析问题并举例。
相关真题:
2015 简答题 4、采用底层开方式开发GIS软件所涉及的基本模块包括哪些?
2013 简答题 5、一个GIS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主要有哪几个基本阶段。
2009 论述题 2、试论述WebGIS与桌面GIS相比,在系统设计和实现方面主要需要考虑哪些环节的问题。
2008 论述题 3、在进行GIS软件二次开发中系统概要设计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2007 简答题 5、设想你需要设计一个图形编辑系统,通常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数据结构?要些具体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2006 简答题 9、试述GIS设计与开发的主要步聚
2005 简答题 2、一个实用GIS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哪五个主要部分?
1、不依赖现有的商业GIS软件,自己利用开源项目(OpenGIS等)从头开发一款GIS软件,遇到的各种问题,如: 要实现什么功能? (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输出、更新、维护管理、应用) 需要什么开源库? (我知道的有 proj4, geos, gdal)
2、开发这款GIS软件的过程中,要用到的各种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算法等。 有什么?怎么用? 如: 数据库(空间数据库) 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 数据索引(空间数据索引)
相关链接: 知乎回答:GIS技术栈 OSGeo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