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c4c8545414dae23c1c024b85b620af9e56e29695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ChuishenX Date: Sun, 4 Aug 2024 23:16:45 +0800 Subject: [PATCH] Site updated: 2024-08-04 23:16:37 --- 01/46years.html | 2 +- 01/AnswerInTheWind.html | 2 +- 01/ArcadianShepherd.html | 2 +- 01/CrystallizedNight.html | 2 +- 01/DanseMacabre.html | 2 +- 01/DownAndOutInHeavenAndHell.html | 2 +- 01/EMDLPART1.html | 2 +- 01/FindingOccultism.html | 2 +- 01/FlaskAudio.html | 2 +- 01/FlaskCaptcha.html | 2 +- 01/FreeAsHell.html | 2 +- 01/FromCaliforniaToKashima.html | 2 +- 01/GUIedRandom.html | 2 +- 01/GUIedRandom2.html | 2 +- 01/HopelessTalkWithFiends.html | 2 +- 01/InvisibleInkOne.html | 2 +- 01/InvisibleInkTwo.html | 2 +- 01/JoiningLiterarySociety.html | 2 +- 01/LifeThinker.html | 2 +- 01/MarkdownConvertion.html | 2 +- 01/Midnightmare.html | 2 +- 01/MirrorsOnTheCeiling.html | 4 +- 01/MyFavSongs.html | 2 +- 01/NightAtKamisato.html | 125 ++++++++++++++++++ 01/PhiloScriptPart1.html | 2 +- 01/PhiloScriptPart2.html | 2 +- 01/RottenMaze.html | 2 +- 01/The-Grimoire-of-Chuishen.html | 2 +- 01/TheFallenReconstruction.html | 2 +- 01/Thirteen.html | 2 +- 01/VideoAudio.html | 2 +- 01/WordsWordsWords.html | 2 +- "01/\342\232\252.html" | 2 +- 404.html | 2 +- about/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05/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07/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08/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09/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10/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2/page/2/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3/07/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3/10/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3/11/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3/12/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3/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4/03/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4/04/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4/06/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4/07/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4/08/index.html | 83 ++++++++++++ archives/2024/index.html | 2 +- archives/2024/page/2/index.html | 2 +- archives/index.html | 2 +- archives/page/2/index.html | 2 +- archives/page/3/index.html | 2 +- archives/page/4/index.html | 2 +- atom.xml | 50 ++++--- categories/index.html | 2 +- content.json | 2 +- index.html | 27 +++- page-sitemap.xml | 2 +- page/2/index.html | 6 +- page/3/index.html | 8 +- page/4/index.html | 7 +- post-sitemap.xml | 8 ++ search.xml | 23 ++++ series/index.html | 8 +- service-worker.js | 2 +- service-worker.js.map | 2 +- sitemap.xml | 6 +- suggestion/index.html | 2 +- tag-sitemap.xml | 6 +- tags/Minecraft/index.html | 2 +- tags/Python/index.html | 2 +- tags/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 +- "tags/\345\206\231\344\275\234/index.html" | 26 +++- .../page/2/index.html" | 4 +- .../index.html" | 2 +- "tags/\345\246\204\350\260\210/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 +- "tags/\346\221\204\345\275\261/index.html" | 2 +- "tags/\346\226\207\345\255\246/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 +- "tags/\346\227\240\350\201\212/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 +- .../index.html" | 26 +++- "tags/\346\270\270\350\256\260/index.html" | 2 +- "tags/\347\274\226\347\250\213/index.html" | 2 +- "tags/\350\256\277\350\260\210/index.html" | 2 +- "tags/\350\257\227/index.html" | 2 +- "tags/\351\232\217\347\254\224/index.html" | 26 +++- "tags/\351\237\263\344\271\220/index.html" | 2 +- 97 files changed, 469 insertions(+), 134 dele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01/NightAtKamisato.html create mode 100644 archives/2024/08/index.html diff --git a/01/46years.html b/01/46years.html index 4c40ad4c..823ddb58 100644 --- a/01/46years.html +++ b/01/46years.html @@ -58,7 +58,7 @@

后记

评论

评论

+

行步于夜晚的白鹭城

亲爱的犹大:

+

我最最敬爱的叔父,我很高兴收到你的信,我最近过的很好。在61号公路与你告别之后,我去了土耳其,几周前我到了京都,又乘坐东海道到了姬路。尽管白鹭城与几个世纪前的她相比起来,略显苍老了些,但是我仍然能认出她的模样。毕竟,尚存与这世上的,再没有什么能比那如同仙鹭一般立于丘峰之上的古堡更能令我身心愉悦了。相较于我前些日子造访过的君士坦丁堡,这里游人很少;只可惜我到的时候,樱花已凋敝,我走近树下,嗅到甜蜜而酸腐的气息,抬起头望,青叶隐天蔽日。

+

在京都时,我与熟人打听了一下。我们曾看到的金阁寺之景已在一九五〇年作了旧,我们曾见证的存在于过去的整体分裂成了碎片,他们执着于东拼西凑,用尽了借口和计谋,却没法把一切归回原始状态。我造访金阁寺时,在一条小径上,看见了一个衣着体面的青年在埋葬一个流浪汉,我问他这个流浪汉是谁,他说他也不知道。流浪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种释怀的笑,他还没死,我想提醒青年,但青年却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于是我没有出声,看着他庄重地埋葬了一具活着的尸体。他从包中掏出一瓶水,他开启瓶盖,我诧异地闻到了狄奥尼索斯之酒的芳香。与其他饮用那甘泉的人一样,他舒服地麻木了。他也成了一具活着的尸体,只不过没有人去掩埋他罢了。无间之钟的音响从金碧辉煌的断瓦残垣间传来,我知道我得走了,这里并没有我要寻找的东西;空旷的人群与那音响相和;我感到坚定,我要离开金阁寺,我要离开日本,去下一个目的地。

+

在我离开日本之后,我看见了一条X上的讯息,一个维特鲁威人发了一个视频,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被一个巴尔巴厘安士兵打的血肉模糊,下巴骨被整个拆下;即使他还能存活,他的后半生已经无法以常人的方式进食,这种伤害是永恒的,他生不如死。那个维特鲁威人声泪俱下地说,大总统只是被击中了耳朵,但在萨迦,一个小时就有四五十个人在空袭中遇难;但人们关心大总统,而不关心那些死去的人们。但很多人保持冷漠,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

+

现在道德这东西好像不时髦了,像我这样的老东西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之类的词汇,从一些人提起它们时的腔调来看,我怀疑他们是在找借口。我记得约莫两千年前我们头一回去伯利恒的时候,也听耶稣讲过一些类似的阐释道德的话(或者完全相反,我那个时候还听不懂加利利那块的方言,讽刺的是,他死后我才学会),但是耶稣是个更加有魅力的人,我能听他唠上好久,尽管有时候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我怀疑大总统的很多粉丝们也是像我这样的,他们在台下,大总统在台上,大总统说一些令人费解的话,然后他们在下面欢呼雀跃。那几本《福音》八成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不懂,但是听着很积极和振奋,他们把这些令人们亢奋的话语记录下来,祈祷以后大伙读到这些的时候也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

但是耶稣走了之后过了一千多年,他们读那些令人振奋的话语时并不感到亢奋,而是感到的是一种与欲望完全相反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他们用看不见的绳索把自己绑住,像我们那次去拜访那个吓人的萨德侯爵时,他所描述的那种东西一样——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现在,人们将禁止自己的欲望,同时禁止别人产生欲望;在这样的冷冰冰的世界里,最温暖的地方将会是地牢。为什么人们要给自己套上一层层枷锁才能感到温暖呢?

+

我相信叔父您也在数千年的“行走”中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将古早的人们当作精神的寄托,以他们的信徒的名义向他们忏悔,我认为这是好的,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好人”和“坏人”干着相同的事情,他们在犯下最伤天害理的过错之后,只需要向自己信奉的那一尊神像忏悔,就可以放下心里的道德牵挂了。第二天,他们就可以从不安中走出来,去干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

离开的前天晚上,我行步在白鹭城,星辰隐去了身形,远处有人在用手电筒打暗号,我裸着双足,在草地上走着;我触摸着墙壁,道别着前进,却发现一道数百年前就已存在于鹭翼之上的伤疤。过了这么久还没愈合吗?或许永远都愈合不了了。我释怀了,便试着同你一样向前走。

+

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追求美好的品德,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们坚信善必将胜过恶,可能几千年前我还信邪不压正,现在可得另说了。我们追求“善”,只是因为“善”是好的,而且大概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好,这就足够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依然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追求“善”,直到我漫长生命的尽头。

+

爱你的以扫

+

2024年7月4日

+

亲爱的以扫:

+

我至亲至爱的侄儿,我收到你的信已经有十几日了,但我前几日在你父亲以色列的坟墓里工作,我在查看是否需要修缮他的墓穴。他生前曾与我说,他希望在他死后,人们可以带走他罪恶的遗产,只留下他美好的,与他一同埋葬在六尺之下;我非常高兴地发现事实恰恰截然相反,秘宝和文物不翼而飞,但债券和尸体永远被压在了石棺中。我想他应该也无法因此来责怪我,毕竟我没有动过他的一分一文。

+

你说得对,现在的世道确实变了,一切的语言都被构造成了武器和监牢。有些人过去为了发泄而发声,而现在为了发声而发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切有意义的语言都会被审查,但他们迫切地想要别人听到,因为再没有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思想,他们就要窒息在渺茫的空虚中了(我觉得与你在信中写的“空旷的人群”有些类似)。但若是别人听到的只是一个人无意义地喃喃,那他的发声还有意义吗?没有,但是他仍然可以沉浸在自己享受了发言权利的喜悦,以及“被听见”时所产生的自我安慰中。他们的语言已经沦为了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很难再被称之为语言。

+

我或许与你提起过,你或许已经忘了;在漫长的行途中,我最欣赏的旅伴是克里斯蒂安·罗森科鲁兹,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同我们一样在大地上行走,将东方的智慧带回西方,尽管他并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种行为很值得钦佩。但这种方式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在的人们环游世界,却无法从其他文明的身上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

有人说狄奥尼索斯之酒,就是献祭时流下的鲜血酿成的;大祭司将木杖敲入白岩,裂缝之间就会流出红酒;暴君举起军刀,大地之上就会血流成河。很不幸的是,人们仍然在重复他们几千年前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活人献祭给“神”,但那个神不再是主,而那个被献祭的也不再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在和平中的人们沉浸于幻觉中,这致幻剂却恰恰是由鲜血酿成的。但最显目的赤诚者的鲜血,到最后也只是血迹,消磨了,又容易被人遗忘。

+

我在鹿岛神宫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故人。那天的天空是金橙色的,云莫名地透出青白的光。他要走了,我劝他在离开之前回家乡一次,他反问我我有多久没有回到过迦南了。我那时才意识到我已经忘却迦南了,他又指向远方的楼宇,说他的家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碾碎了,那一座座破旧阴湿的小屋现在可能连残存的木屑也找不到了。在他还有余力的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从异乡回到常陆,在混凝土铸成的高墙的缝隙间寻找着某种缺失的东西。他很确信自己的家就在这些缝隙之间,城市用空虚来填满自己,空隙反而成了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现在不这么做了,因为缝隙已经被填满了,他只能幻想,或许还有些东西存在于六尺深下。我与他告别之后,我乘坐着东海道到了京都。

+

在东海道上,我品鉴了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用塑料模仿的景色永远无法比拟它的美,虽然我知道其中的许多细节都只不过是广重想象出来的,但我宁愿相信他的想象,也不愿意相信现代的所谓高清复原。或许这是我的一种固执,我相信最能理解的就是你了。遗憾的是归时已入夏日,春之雨和雪晴的景色我都没看到,有些可惜。我发现日本的景色就是短暂的,或许正是美好的短暂,才催生了歌川这样能用深邃的双眼捕捉下珍贵一瞬的艺术家。在最后一程,我合上画册,睡了一觉,梦里的世界很美好,绿意盎然的断崖在远方静静矗立,蓝天白云被青绿淡黄色的枝叶掩住,千百种花在天地交界画出奇特的彩色曲线。远方的碧绿水潭由风打破沉静,涟漪一起,波纹不断。

+

我从睡梦中醒来,但不知为何。我睁开双眼,没有人呼唤我,且离到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窗帘也是拉上的,拉开来,却发现赤橙色的炎阳,从蔚蓝色的大海之下升起,它映照着每一个人。莲台野,金阁寺,白鹭城,三条大桥,都从其被逐渐摧残消磨的历史和神话中走出来,沐浴在金光之下,我以往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呢?或许走出困境的秘密,就在隐匿于这无尽发散的光与热之中。但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不如就让这秘密弥散与沉默之中吧。

+

莫噤声,侄儿,天亮了。

+

爱你的犹大

+

2024年9月23日

+
作者

Lafcadia

发布于

2024-08-04

更新于

2024-08-04

许可协议

评论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npsb;Update my browser now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01/PhiloScriptPart1.html b/01/PhiloScriptPart1.html index 3d152615..c5f7c2d2 100644 --- a/01/PhiloScriptPart1.html +++ b/01/PhiloScriptPart1.html @@ -63,7 +63,7 @@

后记
-
-

七月 2022

七月 2022

-
-

九月 2022

九月 2022

-

十月 2022

十月 2022

-
-
-

七月 2023

七月 2023

-

十月 2023

十月 2023

-
-
-
-
-
-

六月 2024

六月 2024

-
+

八月 2024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npsb;Update my browser now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4/index.html b/archives/2024/index.html index 4ea55570..be3d11ca 100644 --- a/archives/2024/index.html +++ b/archives/2024/index.html @@ -30,7 +30,7 @@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switchTab, false); })(); -
-
-
-
-
-
-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

行步于夜晚的白鹭城

亲爱的犹大:

+

我最最敬爱的叔父,我很高兴收到你的信,我最近过的很好。在61号公路与你告别之后,我去了土耳其,几周前我到了京都,又乘坐东海道到了姬路。尽管白鹭城与几个世纪前的她相比起来,略显苍老了些,但是我仍然能认出她的模样。毕竟,尚存与这世上的,再没有什么能比那如同仙鹭一般立于丘峰之上的古堡更能令我身心愉悦了。相较于我前些日子造访过的君士坦丁堡,这里游人很少;只可惜我到的时候,樱花已凋敝,我走近树下,嗅到甜蜜而酸腐的气息,抬起头望,青叶隐天蔽日。

+

在京都时,我与熟人打听了一下。我们曾看到的金阁寺之景已在一九五〇年作了旧,我们曾见证的存在于过去的整体分裂成了碎片,他们执着于东拼西凑,用尽了借口和计谋,却没法把一切归回原始状态。我造访金阁寺时,在一条小径上,看见了一个衣着体面的青年在埋葬一个流浪汉,我问他这个流浪汉是谁,他说他也不知道。流浪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种释怀的笑,他还没死,我想提醒青年,但青年却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于是我没有出声,看着他庄重地埋葬了一具活着的尸体。他从包中掏出一瓶水,他开启瓶盖,我诧异地闻到了狄奥尼索斯之酒的芳香。与其他饮用那甘泉的人一样,他舒服地麻木了。他也成了一具活着的尸体,只不过没有人去掩埋他罢了。无间之钟的音响从金碧辉煌的断瓦残垣间传来,我知道我得走了,这里并没有我要寻找的东西;空旷的人群与那音响相和;我感到坚定,我要离开金阁寺,我要离开日本,去下一个目的地。

+

在我离开日本之后,我看见了一条X上的讯息,一个维特鲁威人发了一个视频,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被一个巴尔巴厘安士兵打的血肉模糊,下巴骨被整个拆下;即使他还能存活,他的后半生已经无法以常人的方式进食,这种伤害是永恒的,他生不如死。那个维特鲁威人声泪俱下地说,大总统只是被击中了耳朵,但在萨迦,一个小时就有四五十个人在空袭中遇难;但人们关心大总统,而不关心那些死去的人们。但很多人保持冷漠,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

+

现在道德这东西好像不时髦了,像我这样的老东西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之类的词汇,从一些人提起它们时的腔调来看,我怀疑他们是在找借口。我记得约莫两千年前我们头一回去伯利恒的时候,也听耶稣讲过一些类似的阐释道德的话(或者完全相反,我那个时候还听不懂加利利那块的方言,讽刺的是,他死后我才学会),但是耶稣是个更加有魅力的人,我能听他唠上好久,尽管有时候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我怀疑大总统的很多粉丝们也是像我这样的,他们在台下,大总统在台上,大总统说一些令人费解的话,然后他们在下面欢呼雀跃。那几本《福音》八成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不懂,但是听着很积极和振奋,他们把这些令人们亢奋的话语记录下来,祈祷以后大伙读到这些的时候也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

但是耶稣走了之后过了一千多年,他们读那些令人振奋的话语时并不感到亢奋,而是感到的是一种与欲望完全相反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他们用看不见的绳索把自己绑住,像我们那次去拜访那个吓人的萨德侯爵时,他所描述的那种东西一样——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现在,人们将禁止自己的欲望,同时禁止别人产生欲望;在这样的冷冰冰的世界里,最温暖的地方将会是地牢。为什么人们要给自己套上一层层枷锁才能感到温暖呢?

+

我相信叔父您也在数千年的“行走”中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将古早的人们当作精神的寄托,以他们的信徒的名义向他们忏悔,我认为这是好的,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好人”和“坏人”干着相同的事情,他们在犯下最伤天害理的过错之后,只需要向自己信奉的那一尊神像忏悔,就可以放下心里的道德牵挂了。第二天,他们就可以从不安中走出来,去干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

离开的前天晚上,我行步在白鹭城,星辰隐去了身形,远处有人在用手电筒打暗号,我裸着双足,在草地上走着;我触摸着墙壁,道别着前进,却发现一道数百年前就已存在于鹭翼之上的伤疤。过了这么久还没愈合吗?或许永远都愈合不了了。我释怀了,便试着同你一样向前走。

+

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追求美好的品德,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们坚信善必将胜过恶,可能几千年前我还信邪不压正,现在可得另说了。我们追求“善”,只是因为“善”是好的,而且大概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好,这就足够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依然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追求“善”,直到我漫长生命的尽头。

+

爱你的以扫

+

2024年7月4日

+

亲爱的以扫:

+

我至亲至爱的侄儿,我收到你的信已经有十几日了,但我前几日在你父亲以色列的坟墓里工作,我在查看是否需要修缮他的墓穴。他生前曾与我说,他希望在他死后,人们可以带走他罪恶的遗产,只留下他美好的,与他一同埋葬在六尺之下;我非常高兴地发现事实恰恰截然相反,秘宝和文物不翼而飞,但债券和尸体永远被压在了石棺中。我想他应该也无法因此来责怪我,毕竟我没有动过他的一分一文。

+

你说得对,现在的世道确实变了,一切的语言都被构造成了武器和监牢。有些人过去为了发泄而发声,而现在为了发声而发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切有意义的语言都会被审查,但他们迫切地想要别人听到,因为再没有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思想,他们就要窒息在渺茫的空虚中了(我觉得与你在信中写的“空旷的人群”有些类似)。但若是别人听到的只是一个人无意义地喃喃,那他的发声还有意义吗?没有,但是他仍然可以沉浸在自己享受了发言权利的喜悦,以及“被听见”时所产生的自我安慰中。他们的语言已经沦为了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很难再被称之为语言。

+

我或许与你提起过,你或许已经忘了;在漫长的行途中,我最欣赏的旅伴是克里斯蒂安·罗森科鲁兹,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同我们一样在大地上行走,将东方的智慧带回西方,尽管他并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种行为很值得钦佩。但这种方式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在的人们环游世界,却无法从其他文明的身上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

有人说狄奥尼索斯之酒,就是献祭时流下的鲜血酿成的;大祭司将木杖敲入白岩,裂缝之间就会流出红酒;暴君举起军刀,大地之上就会血流成河。很不幸的是,人们仍然在重复他们几千年前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活人献祭给“神”,但那个神不再是主,而那个被献祭的也不再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在和平中的人们沉浸于幻觉中,这致幻剂却恰恰是由鲜血酿成的。但最显目的赤诚者的鲜血,到最后也只是血迹,消磨了,又容易被人遗忘。

+

我在鹿岛神宫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故人。那天的天空是金橙色的,云莫名地透出青白的光。他要走了,我劝他在离开之前回家乡一次,他反问我我有多久没有回到过迦南了。我那时才意识到我已经忘却迦南了,他又指向远方的楼宇,说他的家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碾碎了,那一座座破旧阴湿的小屋现在可能连残存的木屑也找不到了。在他还有余力的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从异乡回到常陆,在混凝土铸成的高墙的缝隙间寻找着某种缺失的东西。他很确信自己的家就在这些缝隙之间,城市用空虚来填满自己,空隙反而成了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现在不这么做了,因为缝隙已经被填满了,他只能幻想,或许还有些东西存在于六尺深下。我与他告别之后,我乘坐着东海道到了京都。

+

在东海道上,我品鉴了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用塑料模仿的景色永远无法比拟它的美,虽然我知道其中的许多细节都只不过是广重想象出来的,但我宁愿相信他的想象,也不愿意相信现代的所谓高清复原。或许这是我的一种固执,我相信最能理解的就是你了。遗憾的是归时已入夏日,春之雨和雪晴的景色我都没看到,有些可惜。我发现日本的景色就是短暂的,或许正是美好的短暂,才催生了歌川这样能用深邃的双眼捕捉下珍贵一瞬的艺术家。在最后一程,我合上画册,睡了一觉,梦里的世界很美好,绿意盎然的断崖在远方静静矗立,蓝天白云被青绿淡黄色的枝叶掩住,千百种花在天地交界画出奇特的彩色曲线。远方的碧绿水潭由风打破沉静,涟漪一起,波纹不断。

+

我从睡梦中醒来,但不知为何。我睁开双眼,没有人呼唤我,且离到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窗帘也是拉上的,拉开来,却发现赤橙色的炎阳,从蔚蓝色的大海之下升起,它映照着每一个人。莲台野,金阁寺,白鹭城,三条大桥,都从其被逐渐摧残消磨的历史和神话中走出来,沐浴在金光之下,我以往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呢?或许走出困境的秘密,就在隐匿于这无尽发散的光与热之中。但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不如就让这秘密弥散与沉默之中吧。

+

莫噤声,侄儿,天亮了。

+

爱你的犹大

+

2024年9月23日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我看向四周,这条小道上没有别的人。我想问他,但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我转向他,用食指指向自己的脸。他哑然失笑,以一种几乎注意不到的角度点了点头。

阅读更多

我最喜欢的 15 首歌曲

1. Like a Rolling Stone by Bob Dylan

我最爱的英文歌曲,无需用语言过多矫饰我对它的推崇。

When you ain’t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ose.
当你一无所有,你就无所失去。

@@ -45,8 +67,7 @@

阿卡迪亚的牧羊人

“列车到站了,先生,欢迎来到阿卡迪亚。”乘务员走进包厢,向詹森·汉弗莱鞠了一躬。

汉弗莱转向乘务员,她注意到他的眼角微微湿润,便掏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他。

“发生了什么事吗,先生?”

-

“没什么,我有时庸人自扰,徒增伤感而已。”

阅读更多

脚本哲学(1) Minecraft 服务器区块与备份脚本

开始之前

我好久没写技术类的推文了,原因很简单,我有些跟不上大伙的节奏,我技术力过于低下。但仔细想想,发一些技术文章还是可以精进自己的技术的,于是便打算重新开始,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新系列,叫做“脚本哲学”。

-

另外,在最新的决定中,我将这个博客分为了三个网站,一个是本站,主要发技术文章;一个是 Legacy,是旧物的堆积地;以及 Memoria ,是我与远冬的文学博客。《御伽之国的鬼岛》《白银树之恋》等文章已被迁至 Legacy。《日记八集》中的部分篇目,已被永久删除。

阅读更多
-

妄谈 V1C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Part 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Act 1 Days of Future Past

他确实完全地死了,他的预言没有实现。过去奈拉比斯曾深信不疑,预言家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命运的精确描绘。或许命运在预言者最自信的时候,对他也开了个玩笑吧。死亡即是命运唯一而必然的终结,在将遗体托付给罗马的贵人之前,在这一方面,命运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是他唯一的宽慰了。但从远方吹来的风中,他仿佛又一次听见施洗者约翰缓缓道来的预言。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零章 在天堂和地狱间沉浮 Down & Out In Heaven & Hell

三途川的河水很凉,上方是滴下的石油,但是汇入河中却成了血红的河水。天之色乃黑色,地之色乃赤红,红色的不朽的曼珠沙华生长着。河上浮着船夫的小舟,是纯白的,船头与他也是白的。大部分时候,船夫不需要摇桨摆撸,由于水会自动将船引向应当到达之地。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六章 滇雪山林 Ouroboros Ring

我在各种琐事中,挺过了一轮轮考试,读完了《挪威的森林》,那是来自天明的推荐,我有时也在想怜月与我与书中的主人公与木月有无相似之处,结论是有却不多。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我从未真正意义上了解过怜月,哪怕是从数年后的我的视角来看,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多。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五章 夜黑风高 Midnightmare

“所以今天又是什么?”我向押送我的人影说,“不会是101号房吧。”

+

脚本哲学(1) Minecraft 服务器区块与备份脚本

开始之前

我好久没写技术类的推文了,原因很简单,我有些跟不上大伙的节奏,我技术力过于低下。但仔细想想,发一些技术文章还是可以精进自己的技术的,于是便打算重新开始,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新系列,叫做“脚本哲学”。

+

另外,在最新的决定中,我将这个博客分为了三个网站,一个是本站,主要发技术文章;一个是 Legacy,是旧物的堆积地;以及 Memoria ,是我与远冬的文学博客。《御伽之国的鬼岛》《白银树之恋》等文章已被迁至 Legacy。《日记八集》中的部分篇目,已被永久删除。

阅读更多

妄谈 V1C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Part 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Act 1 Days of Future Past

他确实完全地死了,他的预言没有实现。过去奈拉比斯曾深信不疑,预言家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命运的精确描绘。或许命运在预言者最自信的时候,对他也开了个玩笑吧。死亡即是命运唯一而必然的终结,在将遗体托付给罗马的贵人之前,在这一方面,命运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是他唯一的宽慰了。但从远方吹来的风中,他仿佛又一次听见施洗者约翰缓缓道来的预言。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零章 在天堂和地狱间沉浮 Down & Out In Heaven & Hell

三途川的河水很凉,上方是滴下的石油,但是汇入河中却成了血红的河水。天之色乃黑色,地之色乃赤红,红色的不朽的曼珠沙华生长着。河上浮着船夫的小舟,是纯白的,船头与他也是白的。大部分时候,船夫不需要摇桨摆撸,由于水会自动将船引向应当到达之地。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六章 滇雪山林 Ouroboros Ring

我在各种琐事中,挺过了一轮轮考试,读完了《挪威的森林》,那是来自天明的推荐,我有时也在想怜月与我与书中的主人公与木月有无相似之处,结论是有却不多。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我从未真正意义上了解过怜月,哪怕是从数年后的我的视角来看,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多。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五章 夜黑风高 Midnightmare

“所以今天又是什么?”我向押送我的人影说,“不会是101号房吧。”

他一言不发,将我推了进去。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全是镜子的房间,入口和出口也成了平滑镜面的一部分。我看着自己,也看着镜子反射出的镜子。“人人都知道101号房里有什么,只有你对于它一无所知。”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四章 腐水迷宫 Rotten Maze

循环,再循环,再循环,我整夜深陷在这迷宫里走不出去。接着,我看见那从苍白中探出病怏的身躯的太阳从正西方升起。腐烂的水从四周涌上来,我意识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然后那死水充盈了我的身体,我的肺,我以为它将亡我,但它只是再推我一把,将我完全地推离这迷宫,让我看见以苍白掩盖空虚无物的天和即将凋谢的太阳。而就在我看见那空白的阳光的时刻,我看见了真正的阳光。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三章 自由意志 Free as Hell

“文字是一面破碎的镜子,同时以个体与整体存在,折射光,让它显现出千万层不同的精神图像。在思维展开之时,不仅读者被剖析,读者也被剖析了。但看见结构森严的网络从立体的高维结构,总结归纳、消隐为一部简单、清晰又被层层剥离,沦为简单的图画式表达时,其巨大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在那线格之间,在那缺失的表达之间,人应当填补些东西。”我向坐在我隔壁的王天明如此说道。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二章 水晶之夜 Crystallized Night

-

回忆本质上来说,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的过程,慢慢地让记忆重新分离重组体现事实的过程,看清那过往自己谬误的过程,最为痛苦,最为透彻,最为清晰。在此之前,要先让它稳定下来,然后再慢慢品味这智慧与痛苦。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一章 死亡之舞 Danse Macabre

红色的帷幕下有许多奇装异服的异人,屏幕上空调多彩的背景前,有着对我来说唯一的实际表意物,即字幕。毕竟演员自己不一定理解台词,理解了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表达了我也不一定能看懂。为免除前两者的表意误差,我还是决定看字幕。《罗密欧与朱莉叶》,音乐剧,嘈杂的人群,一个试图从抽象符号中看见一些实际之物的人,还有一个注定的不眠夜。

阅读更多

无韵之歌

闻《凋叶棕》

1
2
3
4
雨过石楼夏入秋,孤荷残叶谁来收?
临春偏感萧寒意,苞花散尽君见否?
叶凋树枯人落泪,无言语默失其所。
何必分别感涕零,万水千山曾踏过。
阅读更多

日记八集:琐事雨谈

“下大雨啦!同学们记得打伞!”食堂的一个大伯卖力地喊着。

-

英特食堂门口未曾有一把伞,大雨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下起了。我身上只一件单衣,不便过雨走路,学校的伞价格颇高,我买不大起,我便请求一旁与我同行的小王同我一起绕行一个通道。那通道人不少,但很黑很长。

阅读更多
-

游记:黄鹤楼的遗憾

公路片的开头,我们先是从杭州一路开到武汉。武汉大学的樱花没有看到,倒是看到了这座城市被病毒留下的阴影,核酸的队伍很长,挡住太阳的视线,将夕阳的影子留下。

阅读更多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寻找深秘——《十三而立》完稿一周年纪念篇

《十三而立》其实是我迄今为止写过的最长的小说类型文,如果硬要说在计划内的最长小说,那应该就是还在写的《白银树之恋》了。其实《十三而立》在原本的计划内是有上下篇的,并且上篇早在一年前就写完,下篇其实也写完了,但是由于不成熟没有发上来。对我来说,它的润色工作是很困难的,特别在文字原稿被撕破的情况下,连码字码上来也很困难。

阅读更多

十三而立

「当时我有着许多非凡的欲望,我最近才明白这只是梦中的呓语。等到看到童年的尽头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无穷尽的选择题,然而在现实向你抛来的责任面前,人总是没有选择的。」

阅读更多

Markdown转换器

零、紧跟时事

听说WPS塌房了,我的内心没有一丝波澜,毕竟一直在用Markdown写作,但是由于需要,还是要写一个方便的Markdown转换器。主要是为了方便手机阅读,其次则是方便给他人传阅。

阅读更多

视音频转换器

零、前言

前面其实说过了,我要做视音频转换器,终于在旅途的车上挤出来了这段代码。

+

日记八集:琐事雨谈

“下大雨啦!同学们记得打伞!”食堂的一个大伯卖力地喊着。

+

英特食堂门口未曾有一把伞,大雨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下起了。我身上只一件单衣,不便过雨走路,学校的伞价格颇高,我买不大起,我便请求一旁与我同行的小王同我一起绕行一个通道。那通道人不少,但很黑很长。

阅读更多

游记:黄鹤楼的遗憾

公路片的开头,我们先是从杭州一路开到武汉。武汉大学的樱花没有看到,倒是看到了这座城市被病毒留下的阴影,核酸的队伍很长,挡住太阳的视线,将夕阳的影子留下。

阅读更多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寻找深秘——《十三而立》完稿一周年纪念篇

《十三而立》其实是我迄今为止写过的最长的小说类型文,如果硬要说在计划内的最长小说,那应该就是还在写的《白银树之恋》了。其实《十三而立》在原本的计划内是有上下篇的,并且上篇早在一年前就写完,下篇其实也写完了,但是由于不成熟没有发上来。对我来说,它的润色工作是很困难的,特别在文字原稿被撕破的情况下,连码字码上来也很困难。

阅读更多

十三而立

「当时我有着许多非凡的欲望,我最近才明白这只是梦中的呓语。等到看到童年的尽头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无穷尽的选择题,然而在现实向你抛来的责任面前,人总是没有选择的。」

阅读更多

Markdown转换器

零、紧跟时事

听说WPS塌房了,我的内心没有一丝波澜,毕竟一直在用Markdown写作,但是由于需要,还是要写一个方便的Markdown转换器。主要是为了方便手机阅读,其次则是方便给他人传阅。

阅读更多

视音频转换器

零、前言

前面其实说过了,我要做视音频转换器,终于在旅途的车上挤出来了这段代码。

土土作为头号测试员(小白鼠),表示非常满意。

阅读更多

摇人机2007

一、前言与废话

书接上文。这个玩意被我们班的人玩烂了,我”突发奇想”打算加点功能。

上次可能没把这个bonus.txt的功能讲清楚,bonus.txt的每一行都会被读取然后被random.sample函数读取,然后生成随机数。其实本来想要用更加复杂的算法生成抽人动画的,想想觉得没意思。

然后这次写了一下初始化(防止bonus.txt不存在)和整数数列生成。

阅读更多

利用Requests和网易云音乐的API制作简单的网易云音乐下载器

一、前言与废话

这是个挺老的玩意了,我第一次尝试做这玩意的时候是在2018年我去千岛湖旅游的时候。

2022宅在温州乡下(想不宅也没办法,压根出不了家门),翻硬盘,翻到了这玩意,决定重写一遍

感觉这几年自己就没什么进步,估计退步了不少。

感觉天空的湛蓝也在为我的忧郁而忧郁。果然这个时候最想要飞翔在空中。但是在这种需要感情共鸣的时候,还不如听一首《魔法使的忧郁》。

-

果然是在想念谁,不然周围那么多人走过,自己怎么会感到孤单呢?

阅读更多

利用 Flask 和 FFmpeg 制作简单的音乐转换器

一、前言与废话

我跟土土聊了一会天,然后我说:“要不我们俩写个音频转换器,用Python+Flask?”

-

“没问题。”

-

下午,我写完了。

-

土土懵了(说好一起写的呢Q w Q)。

阅读更多
-

利用 Flask 和 Captcha 制作简单的验证码生成器

一、前言与废话

多年之前,我曾经给土土发过一个神奇的本地验证码生成器。当时我有一个习惯,写什么都要加个GUI,但是因为我想想觉得验证码生成器没必要有GUI,所以就没写。但是我写了一个叫BabyMode的函数,这个函数其实很简单,就是在Module无法导入的时候把所有模块全都下载安装一遍(用pip)。这个函数后来成为了我们俩之间的梗。

阅读更多

利用PySide2和random模块制作简单的摇人机

一、前言与废话

这次是我在学校里写的,所以没有我和土土的废话。

+

利用 Flask 和 FFmpeg 制作简单的音乐转换器

一、前言与废话

我跟土土聊了一会天,然后我说:“要不我们俩写个音频转换器,用Python+Flask?”

+

“没问题。”

+

下午,我写完了。

+

土土懵了(说好一起写的呢Q w Q)。

阅读更多

利用 Flask 和 Captcha 制作简单的验证码生成器

一、前言与废话

多年之前,我曾经给土土发过一个神奇的本地验证码生成器。当时我有一个习惯,写什么都要加个GUI,但是因为我想想觉得验证码生成器没必要有GUI,所以就没写。但是我写了一个叫BabyMode的函数,这个函数其实很简单,就是在Module无法导入的时候把所有模块全都下载安装一遍(用pip)。这个函数后来成为了我们俩之间的梗。

阅读更多

利用PySide2和random模块制作简单的摇人机

一、前言与废话

这次是我在学校里写的,所以没有我和土土的废话。

我感觉我透过镜子看事物,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但是却触摸不到事情的本质,因此,这镜子使我目盲。

-

直到我发现这镜子是我眼睛中的晶状体。

阅读更多

评论

评论

脚本哲学(1) Minecraft 服务器区块与备份脚本

开始之前

我好久没写技术类的推文了,原因很简单,我有些跟不上大伙的节奏,我技术力过于低下。但仔细想想,发一些技术文章还是可以精进自己的技术的,于是便打算重新开始,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新系列,叫做“脚本哲学”。

-

另外,在最新的决定中,我将这个博客分为了三个网站,一个是本站,主要发技术文章;一个是 Legacy,是旧物的堆积地;以及 Memoria ,是我与远冬的文学博客。《御伽之国的鬼岛》《白银树之恋》等文章已被迁至 Legacy。《日记八集》中的部分篇目,已被永久删除。

阅读更多
-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

行步于夜晚的白鹭城

亲爱的犹大:

+

我最最敬爱的叔父,我很高兴收到你的信,我最近过的很好。在61号公路与你告别之后,我去了土耳其,几周前我到了京都,又乘坐东海道到了姬路。尽管白鹭城与几个世纪前的她相比起来,略显苍老了些,但是我仍然能认出她的模样。毕竟,尚存与这世上的,再没有什么能比那如同仙鹭一般立于丘峰之上的古堡更能令我身心愉悦了。相较于我前些日子造访过的君士坦丁堡,这里游人很少;只可惜我到的时候,樱花已凋敝,我走近树下,嗅到甜蜜而酸腐的气息,抬起头望,青叶隐天蔽日。

+

在京都时,我与熟人打听了一下。我们曾看到的金阁寺之景已在一九五〇年作了旧,我们曾见证的存在于过去的整体分裂成了碎片,他们执着于东拼西凑,用尽了借口和计谋,却没法把一切归回原始状态。我造访金阁寺时,在一条小径上,看见了一个衣着体面的青年在埋葬一个流浪汉,我问他这个流浪汉是谁,他说他也不知道。流浪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种释怀的笑,他还没死,我想提醒青年,但青年却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于是我没有出声,看着他庄重地埋葬了一具活着的尸体。他从包中掏出一瓶水,他开启瓶盖,我诧异地闻到了狄奥尼索斯之酒的芳香。与其他饮用那甘泉的人一样,他舒服地麻木了。他也成了一具活着的尸体,只不过没有人去掩埋他罢了。无间之钟的音响从金碧辉煌的断瓦残垣间传来,我知道我得走了,这里并没有我要寻找的东西;空旷的人群与那音响相和;我感到坚定,我要离开金阁寺,我要离开日本,去下一个目的地。

+

在我离开日本之后,我看见了一条X上的讯息,一个维特鲁威人发了一个视频,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被一个巴尔巴厘安士兵打的血肉模糊,下巴骨被整个拆下;即使他还能存活,他的后半生已经无法以常人的方式进食,这种伤害是永恒的,他生不如死。那个维特鲁威人声泪俱下地说,大总统只是被击中了耳朵,但在萨迦,一个小时就有四五十个人在空袭中遇难;但人们关心大总统,而不关心那些死去的人们。但很多人保持冷漠,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

+

现在道德这东西好像不时髦了,像我这样的老东西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之类的词汇,从一些人提起它们时的腔调来看,我怀疑他们是在找借口。我记得约莫两千年前我们头一回去伯利恒的时候,也听耶稣讲过一些类似的阐释道德的话(或者完全相反,我那个时候还听不懂加利利那块的方言,讽刺的是,他死后我才学会),但是耶稣是个更加有魅力的人,我能听他唠上好久,尽管有时候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我怀疑大总统的很多粉丝们也是像我这样的,他们在台下,大总统在台上,大总统说一些令人费解的话,然后他们在下面欢呼雀跃。那几本《福音》八成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不懂,但是听着很积极和振奋,他们把这些令人们亢奋的话语记录下来,祈祷以后大伙读到这些的时候也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

但是耶稣走了之后过了一千多年,他们读那些令人振奋的话语时并不感到亢奋,而是感到的是一种与欲望完全相反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他们用看不见的绳索把自己绑住,像我们那次去拜访那个吓人的萨德侯爵时,他所描述的那种东西一样——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现在,人们将禁止自己的欲望,同时禁止别人产生欲望;在这样的冷冰冰的世界里,最温暖的地方将会是地牢。为什么人们要给自己套上一层层枷锁才能感到温暖呢?

+

我相信叔父您也在数千年的“行走”中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将古早的人们当作精神的寄托,以他们的信徒的名义向他们忏悔,我认为这是好的,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好人”和“坏人”干着相同的事情,他们在犯下最伤天害理的过错之后,只需要向自己信奉的那一尊神像忏悔,就可以放下心里的道德牵挂了。第二天,他们就可以从不安中走出来,去干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

离开的前天晚上,我行步在白鹭城,星辰隐去了身形,远处有人在用手电筒打暗号,我裸着双足,在草地上走着;我触摸着墙壁,道别着前进,却发现一道数百年前就已存在于鹭翼之上的伤疤。过了这么久还没愈合吗?或许永远都愈合不了了。我释怀了,便试着同你一样向前走。

+

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追求美好的品德,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们坚信善必将胜过恶,可能几千年前我还信邪不压正,现在可得另说了。我们追求“善”,只是因为“善”是好的,而且大概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好,这就足够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依然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追求“善”,直到我漫长生命的尽头。

+

爱你的以扫

+

2024年7月4日

+

亲爱的以扫:

+

我至亲至爱的侄儿,我收到你的信已经有十几日了,但我前几日在你父亲以色列的坟墓里工作,我在查看是否需要修缮他的墓穴。他生前曾与我说,他希望在他死后,人们可以带走他罪恶的遗产,只留下他美好的,与他一同埋葬在六尺之下;我非常高兴地发现事实恰恰截然相反,秘宝和文物不翼而飞,但债券和尸体永远被压在了石棺中。我想他应该也无法因此来责怪我,毕竟我没有动过他的一分一文。

+

你说得对,现在的世道确实变了,一切的语言都被构造成了武器和监牢。有些人过去为了发泄而发声,而现在为了发声而发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切有意义的语言都会被审查,但他们迫切地想要别人听到,因为再没有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思想,他们就要窒息在渺茫的空虚中了(我觉得与你在信中写的“空旷的人群”有些类似)。但若是别人听到的只是一个人无意义地喃喃,那他的发声还有意义吗?没有,但是他仍然可以沉浸在自己享受了发言权利的喜悦,以及“被听见”时所产生的自我安慰中。他们的语言已经沦为了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很难再被称之为语言。

+

我或许与你提起过,你或许已经忘了;在漫长的行途中,我最欣赏的旅伴是克里斯蒂安·罗森科鲁兹,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同我们一样在大地上行走,将东方的智慧带回西方,尽管他并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种行为很值得钦佩。但这种方式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在的人们环游世界,却无法从其他文明的身上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

有人说狄奥尼索斯之酒,就是献祭时流下的鲜血酿成的;大祭司将木杖敲入白岩,裂缝之间就会流出红酒;暴君举起军刀,大地之上就会血流成河。很不幸的是,人们仍然在重复他们几千年前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活人献祭给“神”,但那个神不再是主,而那个被献祭的也不再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在和平中的人们沉浸于幻觉中,这致幻剂却恰恰是由鲜血酿成的。但最显目的赤诚者的鲜血,到最后也只是血迹,消磨了,又容易被人遗忘。

+

我在鹿岛神宫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故人。那天的天空是金橙色的,云莫名地透出青白的光。他要走了,我劝他在离开之前回家乡一次,他反问我我有多久没有回到过迦南了。我那时才意识到我已经忘却迦南了,他又指向远方的楼宇,说他的家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碾碎了,那一座座破旧阴湿的小屋现在可能连残存的木屑也找不到了。在他还有余力的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从异乡回到常陆,在混凝土铸成的高墙的缝隙间寻找着某种缺失的东西。他很确信自己的家就在这些缝隙之间,城市用空虚来填满自己,空隙反而成了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现在不这么做了,因为缝隙已经被填满了,他只能幻想,或许还有些东西存在于六尺深下。我与他告别之后,我乘坐着东海道到了京都。

+

在东海道上,我品鉴了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用塑料模仿的景色永远无法比拟它的美,虽然我知道其中的许多细节都只不过是广重想象出来的,但我宁愿相信他的想象,也不愿意相信现代的所谓高清复原。或许这是我的一种固执,我相信最能理解的就是你了。遗憾的是归时已入夏日,春之雨和雪晴的景色我都没看到,有些可惜。我发现日本的景色就是短暂的,或许正是美好的短暂,才催生了歌川这样能用深邃的双眼捕捉下珍贵一瞬的艺术家。在最后一程,我合上画册,睡了一觉,梦里的世界很美好,绿意盎然的断崖在远方静静矗立,蓝天白云被青绿淡黄色的枝叶掩住,千百种花在天地交界画出奇特的彩色曲线。远方的碧绿水潭由风打破沉静,涟漪一起,波纹不断。

+

我从睡梦中醒来,但不知为何。我睁开双眼,没有人呼唤我,且离到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窗帘也是拉上的,拉开来,却发现赤橙色的炎阳,从蔚蓝色的大海之下升起,它映照着每一个人。莲台野,金阁寺,白鹭城,三条大桥,都从其被逐渐摧残消磨的历史和神话中走出来,沐浴在金光之下,我以往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呢?或许走出困境的秘密,就在隐匿于这无尽发散的光与热之中。但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不如就让这秘密弥散与沉默之中吧。

+

莫噤声,侄儿,天亮了。

+

爱你的犹大

+

2024年9月23日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我看向四周,这条小道上没有别的人。我想问他,但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我转向他,用食指指向自己的脸。他哑然失笑,以一种几乎注意不到的角度点了点头。

阅读更多

西海岸,东海道

From California, To Kashima

“您好,请问能占用您宝贵的时间,问您一些问题吗?”一个清脆的女声用英语说道,克里斯蒂安从朦胧中醒来,他忘了自己是何时睡着的,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表,是六时三十分。

“嗯?”克里斯蒂安抬起头,望向眼不知何时坐到了自己旁边的少女。

阅读更多

天鸡文学社

@@ -40,7 +62,7 @@

汉弗莱转向乘务员,她注意到他的眼角微微湿润,便掏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他。

“发生了什么事吗,先生?”

“没什么,我有时庸人自扰,徒增伤感而已。”

阅读更多

妄谈 V1C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Part 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Act 1 Days of Future Past

他确实完全地死了,他的预言没有实现。过去奈拉比斯曾深信不疑,预言家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命运的精确描绘。或许命运在预言者最自信的时候,对他也开了个玩笑吧。死亡即是命运唯一而必然的终结,在将遗体托付给罗马的贵人之前,在这一方面,命运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是他唯一的宽慰了。但从远方吹来的风中,他仿佛又一次听见施洗者约翰缓缓道来的预言。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零章 在天堂和地狱间沉浮 Down & Out In Heaven & Hell

三途川的河水很凉,上方是滴下的石油,但是汇入河中却成了血红的河水。天之色乃黑色,地之色乃赤红,红色的不朽的曼珠沙华生长着。河上浮着船夫的小舟,是纯白的,船头与他也是白的。大部分时候,船夫不需要摇桨摆撸,由于水会自动将船引向应当到达之地。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六章 滇雪山林 Ouroboros Ring

我在各种琐事中,挺过了一轮轮考试,读完了《挪威的森林》,那是来自天明的推荐,我有时也在想怜月与我与书中的主人公与木月有无相似之处,结论是有却不多。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我从未真正意义上了解过怜月,哪怕是从数年后的我的视角来看,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多。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五章 夜黑风高 Midnightmare

“所以今天又是什么?”我向押送我的人影说,“不会是101号房吧。”

-

他一言不发,将我推了进去。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全是镜子的房间,入口和出口也成了平滑镜面的一部分。我看着自己,也看着镜子反射出的镜子。“人人都知道101号房里有什么,只有你对于它一无所知。”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四章 腐水迷宫 Rotten Maze

循环,再循环,再循环,我整夜深陷在这迷宫里走不出去。接着,我看见那从苍白中探出病怏的身躯的太阳从正西方升起。腐烂的水从四周涌上来,我意识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然后那死水充盈了我的身体,我的肺,我以为它将亡我,但它只是再推我一把,将我完全地推离这迷宫,让我看见以苍白掩盖空虚无物的天和即将凋谢的太阳。而就在我看见那空白的阳光的时刻,我看见了真正的阳光。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三章 自由意志 Free as Hell

“文字是一面破碎的镜子,同时以个体与整体存在,折射光,让它显现出千万层不同的精神图像。在思维展开之时,不仅读者被剖析,读者也被剖析了。但看见结构森严的网络从立体的高维结构,总结归纳、消隐为一部简单、清晰又被层层剥离,沦为简单的图画式表达时,其巨大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在那线格之间,在那缺失的表达之间,人应当填补些东西。”我向坐在我隔壁的王天明如此说道。

阅读更多
-

寂白之间 第二章 水晶之夜 Crystallized Night

+

寂白之间 第三章 自由意志 Free as Hell

“文字是一面破碎的镜子,同时以个体与整体存在,折射光,让它显现出千万层不同的精神图像。在思维展开之时,不仅读者被剖析,读者也被剖析了。但看见结构森严的网络从立体的高维结构,总结归纳、消隐为一部简单、清晰又被层层剥离,沦为简单的图画式表达时,其巨大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在那线格之间,在那缺失的表达之间,人应当填补些东西。”我向坐在我隔壁的王天明如此说道。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二章 水晶之夜 Crystallized Night

-

回忆本质上来说,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的过程,慢慢地让记忆重新分离重组体现事实的过程,看清那过往自己谬误的过程,最为痛苦,最为透彻,最为清晰。在此之前,要先让它稳定下来,然后再慢慢品味这智慧与痛苦。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一章 死亡之舞 Danse Macabre

红色的帷幕下有许多奇装异服的异人,屏幕上空调多彩的背景前,有着对我来说唯一的实际表意物,即字幕。毕竟演员自己不一定理解台词,理解了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表达了我也不一定能看懂。为免除前两者的表意误差,我还是决定看字幕。《罗密欧与朱莉叶》,音乐剧,嘈杂的人群,一个试图从抽象符号中看见一些实际之物的人,还有一个注定的不眠夜。

阅读更多

无韵之歌

闻《凋叶棕》

1
2
3
4
雨过石楼夏入秋,孤荷残叶谁来收?
临春偏感萧寒意,苞花散尽君见否?
叶凋树枯人落泪,无言语默失其所。
何必分别感涕零,万水千山曾踏过。
阅读更多

游记:黄鹤楼的遗憾

公路片的开头,我们先是从杭州一路开到武汉。武汉大学的樱花没有看到,倒是看到了这座城市被病毒留下的阴影,核酸的队伍很长,挡住太阳的视线,将夕阳的影子留下。

阅读更多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十三而立

「当时我有着许多非凡的欲望,我最近才明白这只是梦中的呓语。等到看到童年的尽头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无穷尽的选择题,然而在现实向你抛来的责任面前,人总是没有选择的。」

阅读更多
-

十三而立

「当时我有着许多非凡的欲望,我最近才明白这只是梦中的呓语。等到看到童年的尽头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无穷尽的选择题,然而在现实向你抛来的责任面前,人总是没有选择的。」

阅读更多

十三而立

「当时我有着许多非凡的欲望,我最近才明白这只是梦中的呓语。等到看到童年的尽头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无穷尽的选择题,然而在现实向你抛来的责任面前,人总是没有选择的。」

阅读更多
-

妄谈 V1C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Part 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Act 1 Days of Future Past

他确实完全地死了,他的预言没有实现。过去奈拉比斯曾深信不疑,预言家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命运的精确描绘。或许命运在预言者最自信的时候,对他也开了个玩笑吧。死亡即是命运唯一而必然的终结,在将遗体托付给罗马的贵人之前,在这一方面,命运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是他唯一的宽慰了。但从远方吹来的风中,他仿佛又一次听见施洗者约翰缓缓道来的预言。

阅读更多

妄谈 V1C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Part 1 施洗者的预言 Answer in the Wind

Act 1 Days of Future Past

他确实完全地死了,他的预言没有实现。过去奈拉比斯曾深信不疑,预言家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命运的精确描绘。或许命运在预言者最自信的时候,对他也开了个玩笑吧。死亡即是命运唯一而必然的终结,在将遗体托付给罗马的贵人之前,在这一方面,命运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是他唯一的宽慰了。但从远方吹来的风中,他仿佛又一次听见施洗者约翰缓缓道来的预言。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零章 在天堂和地狱间沉浮 Down & Out In Heaven & Hell

三途川的河水很凉,上方是滴下的石油,但是汇入河中却成了血红的河水。天之色乃黑色,地之色乃赤红,红色的不朽的曼珠沙华生长着。河上浮着船夫的小舟,是纯白的,船头与他也是白的。大部分时候,船夫不需要摇桨摆撸,由于水会自动将船引向应当到达之地。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六章 滇雪山林 Ouroboros Ring

我在各种琐事中,挺过了一轮轮考试,读完了《挪威的森林》,那是来自天明的推荐,我有时也在想怜月与我与书中的主人公与木月有无相似之处,结论是有却不多。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我从未真正意义上了解过怜月,哪怕是从数年后的我的视角来看,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多。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五章 夜黑风高 Midnightmare

“所以今天又是什么?”我向押送我的人影说,“不会是101号房吧。”

他一言不发,将我推了进去。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全是镜子的房间,入口和出口也成了平滑镜面的一部分。我看着自己,也看着镜子反射出的镜子。“人人都知道101号房里有什么,只有你对于它一无所知。”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四章 腐水迷宫 Rotten Maze

循环,再循环,再循环,我整夜深陷在这迷宫里走不出去。接着,我看见那从苍白中探出病怏的身躯的太阳从正西方升起。腐烂的水从四周涌上来,我意识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然后那死水充盈了我的身体,我的肺,我以为它将亡我,但它只是再推我一把,将我完全地推离这迷宫,让我看见以苍白掩盖空虚无物的天和即将凋谢的太阳。而就在我看见那空白的阳光的时刻,我看见了真正的阳光。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三章 自由意志 Free as Hell

“文字是一面破碎的镜子,同时以个体与整体存在,折射光,让它显现出千万层不同的精神图像。在思维展开之时,不仅读者被剖析,读者也被剖析了。但看见结构森严的网络从立体的高维结构,总结归纳、消隐为一部简单、清晰又被层层剥离,沦为简单的图画式表达时,其巨大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在那线格之间,在那缺失的表达之间,人应当填补些东西。”我向坐在我隔壁的王天明如此说道。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二章 水晶之夜 Crystallized Night

-

回忆本质上来说,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的过程,慢慢地让记忆重新分离重组体现事实的过程,看清那过往自己谬误的过程,最为痛苦,最为透彻,最为清晰。在此之前,要先让它稳定下来,然后再慢慢品味这智慧与痛苦。

阅读更多

寂白之间 第一章 死亡之舞 Danse Macabre

红色的帷幕下有许多奇装异服的异人,屏幕上空调多彩的背景前,有着对我来说唯一的实际表意物,即字幕。毕竟演员自己不一定理解台词,理解了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表达了我也不一定能看懂。为免除前两者的表意误差,我还是决定看字幕。《罗密欧与朱莉叶》,音乐剧,嘈杂的人群,一个试图从抽象符号中看见一些实际之物的人,还有一个注定的不眠夜。

阅读更多
-

日记八集:琐事雨谈

“下大雨啦!同学们记得打伞!”食堂的一个大伯卖力地喊着。

-

英特食堂门口未曾有一把伞,大雨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下起了。我身上只一件单衣,不便过雨走路,学校的伞价格颇高,我买不大起,我便请求一旁与我同行的小王同我一起绕行一个通道。那通道人不少,但很黑很长。

阅读更多

寻找深秘——《十三而立》完稿一周年纪念篇

《十三而立》其实是我迄今为止写过的最长的小说类型文,如果硬要说在计划内的最长小说,那应该就是还在写的《白银树之恋》了。其实《十三而立》在原本的计划内是有上下篇的,并且上篇早在一年前就写完,下篇其实也写完了,但是由于不成熟没有发上来。对我来说,它的润色工作是很困难的,特别在文字原稿被撕破的情况下,连码字码上来也很困难。

阅读更多
-

访谈(二):天体物理与蔷薇十字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在天体物理社建立之后,我与天体物理社社长 Jesse 的访谈。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访谈(一):怀旧情结与梦核美学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我在听了本校书籍影像社的公开课《梦核美学》后,为了对于这种美学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与社团成员 Branny 进行的一次线上交流。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访谈(二):天体物理与蔷薇十字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在天体物理社建立之后,我与天体物理社社长 Jesse 的访谈。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访谈(一):怀旧情结与梦核美学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我在听了本校书籍影像社的公开课《梦核美学》后,为了对于这种美学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与社团成员 Branny 进行的一次线上交流。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日记八集:琐事雨谈

“下大雨啦!同学们记得打伞!”食堂的一个大伯卖力地喊着。

-

英特食堂门口未曾有一把伞,大雨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下起了。我身上只一件单衣,不便过雨走路,学校的伞价格颇高,我买不大起,我便请求一旁与我同行的小王同我一起绕行一个通道。那通道人不少,但很黑很长。

阅读更多

阿卡迪亚的牧羊人

“列车到站了,先生,欢迎来到阿卡迪亚。”乘务员走进包厢,向詹森·汉弗莱鞠了一躬。

汉弗莱转向乘务员,她注意到他的眼角微微湿润,便掏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他。

“发生了什么事吗,先生?”

-

“没什么,我有时庸人自扰,徒增伤感而已。”

阅读更多
-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

行步于夜晚的白鹭城

亲爱的犹大:

+

我最最敬爱的叔父,我很高兴收到你的信,我最近过的很好。在61号公路与你告别之后,我去了土耳其,几周前我到了京都,又乘坐东海道到了姬路。尽管白鹭城与几个世纪前的她相比起来,略显苍老了些,但是我仍然能认出她的模样。毕竟,尚存与这世上的,再没有什么能比那如同仙鹭一般立于丘峰之上的古堡更能令我身心愉悦了。相较于我前些日子造访过的君士坦丁堡,这里游人很少;只可惜我到的时候,樱花已凋敝,我走近树下,嗅到甜蜜而酸腐的气息,抬起头望,青叶隐天蔽日。

+

在京都时,我与熟人打听了一下。我们曾看到的金阁寺之景已在一九五〇年作了旧,我们曾见证的存在于过去的整体分裂成了碎片,他们执着于东拼西凑,用尽了借口和计谋,却没法把一切归回原始状态。我造访金阁寺时,在一条小径上,看见了一个衣着体面的青年在埋葬一个流浪汉,我问他这个流浪汉是谁,他说他也不知道。流浪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种释怀的笑,他还没死,我想提醒青年,但青年却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于是我没有出声,看着他庄重地埋葬了一具活着的尸体。他从包中掏出一瓶水,他开启瓶盖,我诧异地闻到了狄奥尼索斯之酒的芳香。与其他饮用那甘泉的人一样,他舒服地麻木了。他也成了一具活着的尸体,只不过没有人去掩埋他罢了。无间之钟的音响从金碧辉煌的断瓦残垣间传来,我知道我得走了,这里并没有我要寻找的东西;空旷的人群与那音响相和;我感到坚定,我要离开金阁寺,我要离开日本,去下一个目的地。

+

在我离开日本之后,我看见了一条X上的讯息,一个维特鲁威人发了一个视频,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被一个巴尔巴厘安士兵打的血肉模糊,下巴骨被整个拆下;即使他还能存活,他的后半生已经无法以常人的方式进食,这种伤害是永恒的,他生不如死。那个维特鲁威人声泪俱下地说,大总统只是被击中了耳朵,但在萨迦,一个小时就有四五十个人在空袭中遇难;但人们关心大总统,而不关心那些死去的人们。但很多人保持冷漠,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

+

现在道德这东西好像不时髦了,像我这样的老东西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之类的词汇,从一些人提起它们时的腔调来看,我怀疑他们是在找借口。我记得约莫两千年前我们头一回去伯利恒的时候,也听耶稣讲过一些类似的阐释道德的话(或者完全相反,我那个时候还听不懂加利利那块的方言,讽刺的是,他死后我才学会),但是耶稣是个更加有魅力的人,我能听他唠上好久,尽管有时候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我怀疑大总统的很多粉丝们也是像我这样的,他们在台下,大总统在台上,大总统说一些令人费解的话,然后他们在下面欢呼雀跃。那几本《福音》八成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不懂,但是听着很积极和振奋,他们把这些令人们亢奋的话语记录下来,祈祷以后大伙读到这些的时候也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

但是耶稣走了之后过了一千多年,他们读那些令人振奋的话语时并不感到亢奋,而是感到的是一种与欲望完全相反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他们用看不见的绳索把自己绑住,像我们那次去拜访那个吓人的萨德侯爵时,他所描述的那种东西一样——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现在,人们将禁止自己的欲望,同时禁止别人产生欲望;在这样的冷冰冰的世界里,最温暖的地方将会是地牢。为什么人们要给自己套上一层层枷锁才能感到温暖呢?

+

我相信叔父您也在数千年的“行走”中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将古早的人们当作精神的寄托,以他们的信徒的名义向他们忏悔,我认为这是好的,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好人”和“坏人”干着相同的事情,他们在犯下最伤天害理的过错之后,只需要向自己信奉的那一尊神像忏悔,就可以放下心里的道德牵挂了。第二天,他们就可以从不安中走出来,去干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

离开的前天晚上,我行步在白鹭城,星辰隐去了身形,远处有人在用手电筒打暗号,我裸着双足,在草地上走着;我触摸着墙壁,道别着前进,却发现一道数百年前就已存在于鹭翼之上的伤疤。过了这么久还没愈合吗?或许永远都愈合不了了。我释怀了,便试着同你一样向前走。

+

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追求美好的品德,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们坚信善必将胜过恶,可能几千年前我还信邪不压正,现在可得另说了。我们追求“善”,只是因为“善”是好的,而且大概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好,这就足够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依然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追求“善”,直到我漫长生命的尽头。

+

爱你的以扫

+

2024年7月4日

+

亲爱的以扫:

+

我至亲至爱的侄儿,我收到你的信已经有十几日了,但我前几日在你父亲以色列的坟墓里工作,我在查看是否需要修缮他的墓穴。他生前曾与我说,他希望在他死后,人们可以带走他罪恶的遗产,只留下他美好的,与他一同埋葬在六尺之下;我非常高兴地发现事实恰恰截然相反,秘宝和文物不翼而飞,但债券和尸体永远被压在了石棺中。我想他应该也无法因此来责怪我,毕竟我没有动过他的一分一文。

+

你说得对,现在的世道确实变了,一切的语言都被构造成了武器和监牢。有些人过去为了发泄而发声,而现在为了发声而发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切有意义的语言都会被审查,但他们迫切地想要别人听到,因为再没有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思想,他们就要窒息在渺茫的空虚中了(我觉得与你在信中写的“空旷的人群”有些类似)。但若是别人听到的只是一个人无意义地喃喃,那他的发声还有意义吗?没有,但是他仍然可以沉浸在自己享受了发言权利的喜悦,以及“被听见”时所产生的自我安慰中。他们的语言已经沦为了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很难再被称之为语言。

+

我或许与你提起过,你或许已经忘了;在漫长的行途中,我最欣赏的旅伴是克里斯蒂安·罗森科鲁兹,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同我们一样在大地上行走,将东方的智慧带回西方,尽管他并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种行为很值得钦佩。但这种方式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在的人们环游世界,却无法从其他文明的身上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

有人说狄奥尼索斯之酒,就是献祭时流下的鲜血酿成的;大祭司将木杖敲入白岩,裂缝之间就会流出红酒;暴君举起军刀,大地之上就会血流成河。很不幸的是,人们仍然在重复他们几千年前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活人献祭给“神”,但那个神不再是主,而那个被献祭的也不再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在和平中的人们沉浸于幻觉中,这致幻剂却恰恰是由鲜血酿成的。但最显目的赤诚者的鲜血,到最后也只是血迹,消磨了,又容易被人遗忘。

+

我在鹿岛神宫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故人。那天的天空是金橙色的,云莫名地透出青白的光。他要走了,我劝他在离开之前回家乡一次,他反问我我有多久没有回到过迦南了。我那时才意识到我已经忘却迦南了,他又指向远方的楼宇,说他的家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碾碎了,那一座座破旧阴湿的小屋现在可能连残存的木屑也找不到了。在他还有余力的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从异乡回到常陆,在混凝土铸成的高墙的缝隙间寻找着某种缺失的东西。他很确信自己的家就在这些缝隙之间,城市用空虚来填满自己,空隙反而成了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现在不这么做了,因为缝隙已经被填满了,他只能幻想,或许还有些东西存在于六尺深下。我与他告别之后,我乘坐着东海道到了京都。

+

在东海道上,我品鉴了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用塑料模仿的景色永远无法比拟它的美,虽然我知道其中的许多细节都只不过是广重想象出来的,但我宁愿相信他的想象,也不愿意相信现代的所谓高清复原。或许这是我的一种固执,我相信最能理解的就是你了。遗憾的是归时已入夏日,春之雨和雪晴的景色我都没看到,有些可惜。我发现日本的景色就是短暂的,或许正是美好的短暂,才催生了歌川这样能用深邃的双眼捕捉下珍贵一瞬的艺术家。在最后一程,我合上画册,睡了一觉,梦里的世界很美好,绿意盎然的断崖在远方静静矗立,蓝天白云被青绿淡黄色的枝叶掩住,千百种花在天地交界画出奇特的彩色曲线。远方的碧绿水潭由风打破沉静,涟漪一起,波纹不断。

+

我从睡梦中醒来,但不知为何。我睁开双眼,没有人呼唤我,且离到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窗帘也是拉上的,拉开来,却发现赤橙色的炎阳,从蔚蓝色的大海之下升起,它映照着每一个人。莲台野,金阁寺,白鹭城,三条大桥,都从其被逐渐摧残消磨的历史和神话中走出来,沐浴在金光之下,我以往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呢?或许走出困境的秘密,就在隐匿于这无尽发散的光与热之中。但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不如就让这秘密弥散与沉默之中吧。

+

莫噤声,侄儿,天亮了。

+

爱你的犹大

+

2024年9月23日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我看向四周,这条小道上没有别的人。我想问他,但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我转向他,用食指指向自己的脸。他哑然失笑,以一种几乎注意不到的角度点了点头。

阅读更多

西海岸,东海道

From California, To Kashima

“您好,请问能占用您宝贵的时间,问您一些问题吗?”一个清脆的女声用英语说道,克里斯蒂安从朦胧中醒来,他忘了自己是何时睡着的,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表,是六时三十分。

-

“嗯?”克里斯蒂安抬起头,望向眼不知何时坐到了自己旁边的少女。

阅读更多
-

游记:黄鹤楼的遗憾

公路片的开头,我们先是从杭州一路开到武汉。武汉大学的樱花没有看到,倒是看到了这座城市被病毒留下的阴影,核酸的队伍很长,挡住太阳的视线,将夕阳的影子留下。

阅读更多

游记:黄鹤楼的遗憾

公路片的开头,我们先是从杭州一路开到武汉。武汉大学的樱花没有看到,倒是看到了这座城市被病毒留下的阴影,核酸的队伍很长,挡住太阳的视线,将夕阳的影子留下。

阅读更多
-

访谈(二):天体物理与蔷薇十字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在天体物理社建立之后,我与天体物理社社长 Jesse 的访谈。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访谈(一):怀旧情结与梦核美学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我在听了本校书籍影像社的公开课《梦核美学》后,为了对于这种美学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与社团成员 Branny 进行的一次线上交流。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访谈(二):天体物理与蔷薇十字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在天体物理社建立之后,我与天体物理社社长 Jesse 的访谈。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访谈(一):怀旧情结与梦核美学

简要来说,这个系列是我与本校同学们的访谈。这次访谈是我在听了本校书籍影像社的公开课《梦核美学》后,为了对于这种美学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与社团成员 Branny 进行的一次线上交流。有轻微删改,发布前已征求对方同意。

阅读更多
-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醉月追忆

隐岐之国,自古为大和国放歧之人之地。受歧之人,多会于此。其位于蓬莱之岛之南,出云国之北。今夜远望,念隐岐国故人。新朝自有雅政,大和国维新,尝有奇人异士自隐岐之地而来。越明年,奸臣进谗言于天皇,天皇将隐岐之民与罪人遣回隐岐之国。令人唏嘘不已啊,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势力,一群正要走出黑暗的被歧视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新时代站起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了,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几乎就看到了光明,然后就又一次成为了罪人的代词。异哉,异哉。

阅读更多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

行步于夜晚的白鹭城

亲爱的犹大:

+

我最最敬爱的叔父,我很高兴收到你的信,我最近过的很好。在61号公路与你告别之后,我去了土耳其,几周前我到了京都,又乘坐东海道到了姬路。尽管白鹭城与几个世纪前的她相比起来,略显苍老了些,但是我仍然能认出她的模样。毕竟,尚存与这世上的,再没有什么能比那如同仙鹭一般立于丘峰之上的古堡更能令我身心愉悦了。相较于我前些日子造访过的君士坦丁堡,这里游人很少;只可惜我到的时候,樱花已凋敝,我走近树下,嗅到甜蜜而酸腐的气息,抬起头望,青叶隐天蔽日。

+

在京都时,我与熟人打听了一下。我们曾看到的金阁寺之景已在一九五〇年作了旧,我们曾见证的存在于过去的整体分裂成了碎片,他们执着于东拼西凑,用尽了借口和计谋,却没法把一切归回原始状态。我造访金阁寺时,在一条小径上,看见了一个衣着体面的青年在埋葬一个流浪汉,我问他这个流浪汉是谁,他说他也不知道。流浪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种释怀的笑,他还没死,我想提醒青年,但青年却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于是我没有出声,看着他庄重地埋葬了一具活着的尸体。他从包中掏出一瓶水,他开启瓶盖,我诧异地闻到了狄奥尼索斯之酒的芳香。与其他饮用那甘泉的人一样,他舒服地麻木了。他也成了一具活着的尸体,只不过没有人去掩埋他罢了。无间之钟的音响从金碧辉煌的断瓦残垣间传来,我知道我得走了,这里并没有我要寻找的东西;空旷的人群与那音响相和;我感到坚定,我要离开金阁寺,我要离开日本,去下一个目的地。

+

在我离开日本之后,我看见了一条X上的讯息,一个维特鲁威人发了一个视频,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被一个巴尔巴厘安士兵打的血肉模糊,下巴骨被整个拆下;即使他还能存活,他的后半生已经无法以常人的方式进食,这种伤害是永恒的,他生不如死。那个维特鲁威人声泪俱下地说,大总统只是被击中了耳朵,但在萨迦,一个小时就有四五十个人在空袭中遇难;但人们关心大总统,而不关心那些死去的人们。但很多人保持冷漠,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

+

现在道德这东西好像不时髦了,像我这样的老东西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之类的词汇,从一些人提起它们时的腔调来看,我怀疑他们是在找借口。我记得约莫两千年前我们头一回去伯利恒的时候,也听耶稣讲过一些类似的阐释道德的话(或者完全相反,我那个时候还听不懂加利利那块的方言,讽刺的是,他死后我才学会),但是耶稣是个更加有魅力的人,我能听他唠上好久,尽管有时候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我怀疑大总统的很多粉丝们也是像我这样的,他们在台下,大总统在台上,大总统说一些令人费解的话,然后他们在下面欢呼雀跃。那几本《福音》八成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不懂,但是听着很积极和振奋,他们把这些令人们亢奋的话语记录下来,祈祷以后大伙读到这些的时候也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

但是耶稣走了之后过了一千多年,他们读那些令人振奋的话语时并不感到亢奋,而是感到的是一种与欲望完全相反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他们用看不见的绳索把自己绑住,像我们那次去拜访那个吓人的萨德侯爵时,他所描述的那种东西一样——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现在,人们将禁止自己的欲望,同时禁止别人产生欲望;在这样的冷冰冰的世界里,最温暖的地方将会是地牢。为什么人们要给自己套上一层层枷锁才能感到温暖呢?

+

我相信叔父您也在数千年的“行走”中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将古早的人们当作精神的寄托,以他们的信徒的名义向他们忏悔,我认为这是好的,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好人”和“坏人”干着相同的事情,他们在犯下最伤天害理的过错之后,只需要向自己信奉的那一尊神像忏悔,就可以放下心里的道德牵挂了。第二天,他们就可以从不安中走出来,去干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

离开的前天晚上,我行步在白鹭城,星辰隐去了身形,远处有人在用手电筒打暗号,我裸着双足,在草地上走着;我触摸着墙壁,道别着前进,却发现一道数百年前就已存在于鹭翼之上的伤疤。过了这么久还没愈合吗?或许永远都愈合不了了。我释怀了,便试着同你一样向前走。

+

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追求美好的品德,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们坚信善必将胜过恶,可能几千年前我还信邪不压正,现在可得另说了。我们追求“善”,只是因为“善”是好的,而且大概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好,这就足够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依然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追求“善”,直到我漫长生命的尽头。

+

爱你的以扫

+

2024年7月4日

+

亲爱的以扫:

+

我至亲至爱的侄儿,我收到你的信已经有十几日了,但我前几日在你父亲以色列的坟墓里工作,我在查看是否需要修缮他的墓穴。他生前曾与我说,他希望在他死后,人们可以带走他罪恶的遗产,只留下他美好的,与他一同埋葬在六尺之下;我非常高兴地发现事实恰恰截然相反,秘宝和文物不翼而飞,但债券和尸体永远被压在了石棺中。我想他应该也无法因此来责怪我,毕竟我没有动过他的一分一文。

+

你说得对,现在的世道确实变了,一切的语言都被构造成了武器和监牢。有些人过去为了发泄而发声,而现在为了发声而发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切有意义的语言都会被审查,但他们迫切地想要别人听到,因为再没有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思想,他们就要窒息在渺茫的空虚中了(我觉得与你在信中写的“空旷的人群”有些类似)。但若是别人听到的只是一个人无意义地喃喃,那他的发声还有意义吗?没有,但是他仍然可以沉浸在自己享受了发言权利的喜悦,以及“被听见”时所产生的自我安慰中。他们的语言已经沦为了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很难再被称之为语言。

+

我或许与你提起过,你或许已经忘了;在漫长的行途中,我最欣赏的旅伴是克里斯蒂安·罗森科鲁兹,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同我们一样在大地上行走,将东方的智慧带回西方,尽管他并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种行为很值得钦佩。但这种方式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现在的人们环游世界,却无法从其他文明的身上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

有人说狄奥尼索斯之酒,就是献祭时流下的鲜血酿成的;大祭司将木杖敲入白岩,裂缝之间就会流出红酒;暴君举起军刀,大地之上就会血流成河。很不幸的是,人们仍然在重复他们几千年前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活人献祭给“神”,但那个神不再是主,而那个被献祭的也不再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在和平中的人们沉浸于幻觉中,这致幻剂却恰恰是由鲜血酿成的。但最显目的赤诚者的鲜血,到最后也只是血迹,消磨了,又容易被人遗忘。

+

我在鹿岛神宫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故人。那天的天空是金橙色的,云莫名地透出青白的光。他要走了,我劝他在离开之前回家乡一次,他反问我我有多久没有回到过迦南了。我那时才意识到我已经忘却迦南了,他又指向远方的楼宇,说他的家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碾碎了,那一座座破旧阴湿的小屋现在可能连残存的木屑也找不到了。在他还有余力的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从异乡回到常陆,在混凝土铸成的高墙的缝隙间寻找着某种缺失的东西。他很确信自己的家就在这些缝隙之间,城市用空虚来填满自己,空隙反而成了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现在不这么做了,因为缝隙已经被填满了,他只能幻想,或许还有些东西存在于六尺深下。我与他告别之后,我乘坐着东海道到了京都。

+

在东海道上,我品鉴了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用塑料模仿的景色永远无法比拟它的美,虽然我知道其中的许多细节都只不过是广重想象出来的,但我宁愿相信他的想象,也不愿意相信现代的所谓高清复原。或许这是我的一种固执,我相信最能理解的就是你了。遗憾的是归时已入夏日,春之雨和雪晴的景色我都没看到,有些可惜。我发现日本的景色就是短暂的,或许正是美好的短暂,才催生了歌川这样能用深邃的双眼捕捉下珍贵一瞬的艺术家。在最后一程,我合上画册,睡了一觉,梦里的世界很美好,绿意盎然的断崖在远方静静矗立,蓝天白云被青绿淡黄色的枝叶掩住,千百种花在天地交界画出奇特的彩色曲线。远方的碧绿水潭由风打破沉静,涟漪一起,波纹不断。

+

我从睡梦中醒来,但不知为何。我睁开双眼,没有人呼唤我,且离到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窗帘也是拉上的,拉开来,却发现赤橙色的炎阳,从蔚蓝色的大海之下升起,它映照着每一个人。莲台野,金阁寺,白鹭城,三条大桥,都从其被逐渐摧残消磨的历史和神话中走出来,沐浴在金光之下,我以往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呢?或许走出困境的秘密,就在隐匿于这无尽发散的光与热之中。但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不如就让这秘密弥散与沉默之中吧。

+

莫噤声,侄儿,天亮了。

+

爱你的犹大

+

2024年9月23日

+

金阁寺的一块天花板

那天上午,我在金阁寺散步时,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躺在一个双肩包上,那个包里面满满的,好像要鼓出来。我试图装作没看见他,快步地走过,但我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来自于他,但他没有开口。那声音说,“年轻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我看向四周,这条小道上没有别的人。我想问他,但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我转向他,用食指指向自己的脸。他哑然失笑,以一种几乎注意不到的角度点了点头。

阅读更多

西海岸,东海道

From California, To Kashima

“您好,请问能占用您宝贵的时间,问您一些问题吗?”一个清脆的女声用英语说道,克里斯蒂安从朦胧中醒来,他忘了自己是何时睡着的,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表,是六时三十分。

-

“嗯?”克里斯蒂安抬起头,望向眼不知何时坐到了自己旁边的少女。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