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
- 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 用户口令的管理。
- 用户组的管理。
添加用户: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
选项: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 -f [缓冲天数] 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 -e 有效期限 指定帐号的有效期限;
-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
用户名:
- 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 useradd –d /home/sam -m sam
-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 /home/sam(/home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 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 /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 选项:
-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 -u 口令解锁。
- -d 使账号无口令。
-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 如果默认用户名,则修改当前用户的口令。
- 假设当前用户是sam,则下面的命令修改该用户自己的口令:passwd sam
- 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口令时,passwd命令会先询问原口令,验证后再要求用户输入两遍新口令,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一致,则将这个口令指定给用户;
- 超级用户为用户指定口令时,就不需要知道原口令。
- passwd -l sam
- 用 -l(lock) 选项锁定某一用户,使其不能登录
- passwd -d sam
- 为用户指定空口令
删除帐号: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 常用的选项是 -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 userdel -r sam
修改已有用户的信息: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 常用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选项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
- 查询用户信息: id 用户名
- 用户不存在是返回“无此用户”
- 查看当前用户/登录用户:who am i
- 切换用户:su - 切换用户名
- 从权限高切换到权限低的用户不需要输密码。
- 返回切换前的用户:exit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 选项有:
-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 groupadd -g 101 group2
- 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1,新组的组标识号是在当前已有的最大组标识号的基础上加1。
- groupadd -g 101 group2
- 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删除用户组: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 选项有:
-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 groupmod -g 102 group2
- 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 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例如:
- $ newgrp root
- 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类似于用户账号的管理,用户组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来完成。
用户(user)的配置文件,记录用户的各种信息。
- 每行的含义:
-
"用户名"是代表用户账号的字符串。
- 通常长度不超过8个字符,并且由大小写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登录名中不能有冒号(:),因为冒号在这里是分隔符。
- 为了兼容起见,登录名中最好不要包含点字符(.),并且不使用连字符(-)和加号(+)打头。
-
“口令”一些系统中,存放着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
- 虽然这个字段存放的只是用户口令的加密串,不是明文,但是由于/etc/passwd文件对所有用户都可读,所以这仍是一个安全隐患。因此,现在许多Linux 系统(如SVR4)都使用了shadow技术,把真正的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文件中,而在/etc/passwd文件的口令字段中只存放一个特殊的字符,例如“x”或者“*”。
-
“用户标识号”是一个整数,系统内部用它来标识用户。
- 一般情况下它与用户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几个用户名对应的用户标识号是一样的,系统内部将把它们视为同一个用户,但是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口令、不同的主目录以及不同的登录Shell等。
- 通常用户标识号的取值范围是0~65 535。0是超级用户root的标识号,1~99由系统保留,作为管理账号,普通用户的标识号从100开始。在Linux系统中,这个界限是500。
-
“组标识号”字段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它对应着/etc/group文件中的一条记录。
-
“注释性描述”字段记录着用户的一些个人情况。
- 例如用户的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等,这个字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在不同的Linux 系统中,这个字段的格式并没有统一。在许多Linux系统中,这个字段存放的是一段任意的注释性描述文字,用做finger命令的输出。
-
“主目录”,也就是用户的起始工作目录。
- 它是用户在登录到系统之后所处的目录。在大多数系统中,各用户的主目录都被组织在同一个特定的目录下,而用户主目录的名称就是该用户的登录名。各用户对自己的主目录有读、写、执行(搜索)权限,其他用户对此目录的访问权限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
用户登录后,要启动一个进程,负责将用户的操作传给内核,这个进程是用户登录到系统后运行的命令解释器或某个特定的程序,即Shell。
- Shell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接口。Linux的Shell有许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特点。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 csh(C Shell), ksh(Korn Shell), 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 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
-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和用户习惯为用户指定某个Shell。如果不指定Shell,那么系统使用sh为默认的登录Shell,即这个字段的值为/bin/sh。
- 用户的登录Shell也可以指定为某个特定的程序(此程序不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 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限制用户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运行结束后,用户就自动退出了系统。有些Linux 系统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统中登记了的程序才能出现在这个字段中。
-
系统中有一类用户称为伪用户(pseudo users)。
- 这些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也占有一条记录,但是不能登录,因为它们的登录Shell为空。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
-
口令配置文件
- 每行的含义:
-
"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
"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 Linux 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
"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
"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
"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
"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
"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
组(group)的配置文件,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