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docs/feed.xml b/docs/feed.xml
index 1f93aa8fc..e7a7d176c 100644
--- a/docs/feed.xml
+++ b/docs/feed.xml
@@ -1,4 +1,110 @@
-Jekyll 2025-01-15T15:00:25+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feed.xml 零博客 Read blog on demand. 省港盃實為川港盃? 2025-01-15T09:52:17+08:00 2025-01-15T09:52:17+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7%9C%81%E6%B8%AF%E7%9B%83%E5%AF%A6%E7%82%BA%E5%B7%9D%E6%B8%AF%E7%9B%83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473596892_1016437933854413_807647931263717984_n.jp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em>題為編輯所擬。</em></p>
+Jekyll 2025-01-15T18:00:2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feed.xml 零博客 Read blog on demand. 消委會提醒電動輪椅非所有人士適合 部分慢性病患不應使用 2025-01-15T17:22:26+08:00 2025-01-15T17:22:26+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6%B6%88%E5%A7%94%E6%9C%83%E6%8F%90%E9%86%92%E9%9B%BB%E5%8B%95%E8%BC%AA%E6%A4%85%E9%9D%9E%E6%89%80%E6%9C%89%E4%BA%BA%E5%A3%AB%E9%81%A9%E5%90%88-%E9%83%A8%E5%88%86%E6%85%A2%E6%80%A7%E7%97%85%E6%82%A3%E4%B8%8D%E6%87%89%E4%BD%BF%E7%94%A8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5jvghvhgv.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不少人如長者或殘疾人士等行動不便,或選擇到不同機構租用電動輪椅代步。消委會今日發布新一份《選擇》月刊,調查了 10 間電動輪椅租貸機構,即 6 間非牟利機構及 4 間商業機構,發現全部商業機構均沒有要求租用者事前接受專業評估和訓練。消委會則指非所有行動不便人士適合使用電動輪椅,包括部分慢性病患者及曾出現「半側空間忽略」的中風人士。消委會建議患者和照顧者需接受最少 2 至 4 次的專業培訓,並應了解租賃條款及保單的受保範圍,以選擇最適合的電動輪椅款式。</p>
+<p>是次調查的 6 間非牟利機構分別為工程及醫療義務工作協會、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香港復康諮詢協會、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貸服務、復康資源協會、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復康座椅服務中心,4 間商業機構則為文化村-Whill HK、心健醫護用品有限公司、鉑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星之輪椅。</p>
+<p><strong>非所有行動不便人士適合使用電動輪椅 </strong></p>
+<p>消委會表示,電動輪椅並非適合所有行動不便人士使用。部分慢性病患者,如出現未受控的糖尿病、高血壓、會突然暈眩或昏倒、精神紊亂等,以及曾中風人士若出現「半側空間忽略」,即對身體其中一側的視覺或聽覺等出現意識缺失,均不應使用電動輪椅。消委會建議,患者和照顧者需接受最少 2 至 4 次的專業培訓,包括安全及準確停泊電動輪椅、進出房間、住所、升降機、過馬路、以及使用交通工具等。然而,是次調查中,6 間非牟利機構在租用者申請租用電動輪椅均要求其提供專業醫護人員的轉介信,或需接受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但 4 間商業機構卻沒有相關要求。</p>
+<p><strong>倡當局對電動輪椅限速</strong></p>
+<p>早前網上流傳影片,有人使用雙人電動輪椅在行人路及公路飛馳,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然而,電動輪椅不被視為「汽車」,故《道路交通條例》中與「汽車」相關的條文不一定適用於電動輪椅,但《道路使用者守則》所載有關行人須遵守的規則和指示,大部分則適用於輪椅使用者。消委會倡當局可參考海外的限速措施,加強對電動輪椅使用規管。</p>
+<p><strong>電動輪椅每月租金差距逾 5 倍</strong></p>
+<p>一部電動輪椅售價介乎數千甚至數萬元,消委會指該10間機構均提供按周或按月計算租金的出租電動輪椅服務,租金由每周 200 至 800 元,或每月 400 元 至 2,500 元不等,而租用期則由最少一星期起至不設上限。至於按金方面,視乎租用的電動輪椅款式,該 10 間機構收取介乎 0 至 12,000 元的按金,而香港復康諮詢協會、復康資源協會、鉑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星之輪椅,該4間機構沒有運送輪椅服務,其餘 6 間則會按地區收取運費。</p>
+<p>就故障處理安排方面,大部分機構均表示租用者可向其致電查詢,在了解情況後安排維修。當中只有香港復康諮詢協會沒有提供維修服務,另外 6 間機構可安排專人上門檢查或維修,3 間則要求租用者自行把電動輪椅送回機構,如需要機構上門收取電動輪椅作維修,租用者或需自付運費。</p>
+<p><strong>消費者應了解租賃條款及保單受保範圍</strong></p>
+<p>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留意機構在租賃條款上有否列明為租用者在使用電動輪椅時發生的意外負上責任,個別保險或包括租用者使用電動輪椅時導致的責任,但每張保單的受保範圍各有不同,故投保人應諮詢保險公司或中介人,詳細了解箇中條款與細則。</p>
+<p>對於考慮使用電動輪椅的人士,消委會建議其應先接受專業醫護人員評估及訓練,一才決定是否租賃或購買,並先了解家居環境及經常出入地點是否適合使用電動輪椅,若空間有限,亦可考慮使用摺疊式電動輪椅。</p>
+<p><strong>使用者勿胡亂改裝電動輪椅</strong></p>
+<p>至於正在使用電動輪椅人士,消委會建議其在每次出行前應確保輪椅狀況良好,包括有充足電源、輪椅須佩有安全帶。而初次使用電動輪椅者在操控時應按部就班,調校至最低速度,按實際情況才逐漸加速。</p>
+<p>消委會最後提醒,使用電動輪椅人士不應胡亂自行改裝電動輪椅,例如在電動輪椅上添加配件,亦不應改動或鑽穿輪椅硬件。若使用者要在晚上出行,應穿上較鮮色、淺色或反光質料的衣服,並盡量使用較平坦的路面,避免翻側。另外,體重達 100 公斤或以上的使用者需要考慮輪椅的承重量,在使用電動輪椅時,不應載上其他乘客。若消費者直接從外地購買電動輪椅,應注意輪椅的插頭或電源規格是否適合本地使用。</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不少人如長者或殘疾人士等行動不便,或選擇到不同機構租用電動輪椅代步。消委會今日發布新一份《選擇》月刊,調查了 10 間電動輪椅租貸機構,即 6 間非牟利機構及 4 間商業機構,發現全部商業機構均沒有要求租用者事前接受專業評估和訓練。消委會則指非所有行動不便人士適合使用電動輪椅,包括部分慢性病患者及曾出現「半側空間忽略」的中風人士。消委會建議患者和照顧者需接受最少 2 至 4 次的專業培訓,並應了解租賃條款及保單的受保範圍,以選擇最適合的電動輪椅款式。 是次調查的 6 間非牟利機構分別為工程及醫療義務工作協會、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香港復康諮詢協會、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貸服務、復康資源協會、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復康座椅服務中心,4 間商業機構則為文化村-Whill HK、心健醫護用品有限公司、鉑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星之輪椅。 非所有行動不便人士適合使用電動輪椅 消委會表示,電動輪椅並非適合所有行動不便人士使用。部分慢性病患者,如出現未受控的糖尿病、高血壓、會突然暈眩或昏倒、精神紊亂等,以及曾中風人士若出現「半側空間忽略」,即對身體其中一側的視覺或聽覺等出現意識缺失,均不應使用電動輪椅。消委會建議,患者和照顧者需接受最少 2 至 4 次的專業培訓,包括安全及準確停泊電動輪椅、進出房間、住所、升降機、過馬路、以及使用交通工具等。然而,是次調查中,6 間非牟利機構在租用者申請租用電動輪椅均要求其提供專業醫護人員的轉介信,或需接受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但 4 間商業機構卻沒有相關要求。 倡當局對電動輪椅限速 早前網上流傳影片,有人使用雙人電動輪椅在行人路及公路飛馳,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然而,電動輪椅不被視為「汽車」,故《道路交通條例》中與「汽車」相關的條文不一定適用於電動輪椅,但《道路使用者守則》所載有關行人須遵守的規則和指示,大部分則適用於輪椅使用者。消委會倡當局可參考海外的限速措施,加強對電動輪椅使用規管。 電動輪椅每月租金差距逾 5 倍 一部電動輪椅售價介乎數千甚至數萬元,消委會指該10間機構均提供按周或按月計算租金的出租電動輪椅服務,租金由每周 200 至 800 元,或每月 400 元 至 2,500 元不等,而租用期則由最少一星期起至不設上限。至於按金方面,視乎租用的電動輪椅款式,該 10 間機構收取介乎 0 至 12,000 元的按金,而香港復康諮詢協會、復康資源協會、鉑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星之輪椅,該4間機構沒有運送輪椅服務,其餘 6 間則會按地區收取運費。 就故障處理安排方面,大部分機構均表示租用者可向其致電查詢,在了解情況後安排維修。當中只有香港復康諮詢協會沒有提供維修服務,另外 6 間機構可安排專人上門檢查或維修,3 間則要求租用者自行把電動輪椅送回機構,如需要機構上門收取電動輪椅作維修,租用者或需自付運費。 消費者應了解租賃條款及保單受保範圍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留意機構在租賃條款上有否列明為租用者在使用電動輪椅時發生的意外負上責任,個別保險或包括租用者使用電動輪椅時導致的責任,但每張保單的受保範圍各有不同,故投保人應諮詢保險公司或中介人,詳細了解箇中條款與細則。 對於考慮使用電動輪椅的人士,消委會建議其應先接受專業醫護人員評估及訓練,一才決定是否租賃或購買,並先了解家居環境及經常出入地點是否適合使用電動輪椅,若空間有限,亦可考慮使用摺疊式電動輪椅。 使用者勿胡亂改裝電動輪椅 至於正在使用電動輪椅人士,消委會建議其在每次出行前應確保輪椅狀況良好,包括有充足電源、輪椅須佩有安全帶。而初次使用電動輪椅者在操控時應按部就班,調校至最低速度,按實際情況才逐漸加速。 消委會最後提醒,使用電動輪椅人士不應胡亂自行改裝電動輪椅,例如在電動輪椅上添加配件,亦不應改動或鑽穿輪椅硬件。若使用者要在晚上出行,應穿上較鮮色、淺色或反光質料的衣服,並盡量使用較平坦的路面,避免翻側。另外,體重達 100 公斤或以上的使用者需要考慮輪椅的承重量,在使用電動輪椅時,不應載上其他乘客。若消費者直接從外地購買電動輪椅,應注意輪椅的插頭或電源規格是否適合本地使用。 【財政預算案】新民黨倡提高違反交通條例罰款 黎棟國:既產生阻嚇作用亦可增加收入 2025-01-15T15:27:27+08:00 2025-01-15T15:27:27+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8%B2%A1%E6%94%BF%E9%A0%90%E7%AE%97%E6%A1%88-%E6%96%B0%E6%B0%91%E9%BB%A8%E5%80%A1%E6%8F%90%E9%AB%98%E9%81%95%E5%8F%8D%E4%BA%A4%E9%80%9A%E6%A2%9D%E4%BE%8B%E7%BD%B0%E6%AC%BE-%E9%BB%8E%E6%A3%9F%E5%9C%8B-%E6%97%A2%E7%94%A2%E7%94%9F%E9%98%BB%E5%9A%87%E4%BD%9C%E7%94%A8%E4%BA%A6%E5%8F%AF%E5%A2%9E%E5%8A%A0%E6%94%B6%E5%85%A5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5hvgfgfhh.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政府下月公布《財政預算案》,新民黨今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建議,建議政府考慮提高超速駕駛、衝紅燈等違反交通條例罰款金額。立法會議員黎棟國稱,相關違法行為可造成嚴重後果,而本港現時就交通條例的罰款金額屬相當低:「既可產生阻嚇作用,亦都可以為政府庫房增加收入。」</p>
+<p>新民黨就《財政預算案》建議包括刺激經濟、管理公共財政,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按照現時本港消費模式,最容易帶動本地經濟是刺激股市及樓市。</p>
+<p><strong>倡加入「IPO通」、「地產通」 葉劉:可對樓市起即時刺激作用</strong></p>
+<p>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將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配置資產,繼續支持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葉劉淑儀就建議加入「IPO通」,讓內地及香港投資者購買兩地的新股,認為如果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上市的新股,能集資起碼10億以上,及不可超過發行量20%:「會有助讓A股嚟香港上市,亦有助內地企業透過香港市場國際化。」</p>
+<p>葉劉續提到,現時互聯互通屬「垂直通」,建議推行屬橫向的「地產通」,舉例指可以撥200億元,讓已購買北向債券人士作抵押品以購買香港房產,「建議中央鬆一鬆」,認為對樓市能起即時刺激作用。</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jJ8V80dt77"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429723_c5e347e5b4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葉劉淑儀</em></p>
+<p><strong>籲削減公共開支5%至恢復收支平衡 公務員同時凍薪</strong></p>
+<p>針對本港財政赤字嚴重,葉劉淑儀稱目前連同發債、基金回撥,財政赤字已逾2,000億元,並自2019年以來已錄得逾千億元財赤,認為已屬結構性財赤,對本港財政金融穩定性不利。葉劉呼籲,陳茂波必須採取果斷措施,認為可削減公共開支5%,直至恢復收支平衡:「覺得應該要大刀闊斧啲,一個19萬公務員編制嘅政府,咁龐大嘅政府,佢一定有啲地方可以削減。」</p>
+<p>另外,新民黨建議公務員凍薪,葉劉稱「公務員就唔好加薪啦」:「公務員舊年只係加2%,開支都87億。如果公務員凍薪,都慳咗好大數目啦。」針對公務員編制,葉劉稱編制上為19萬人,但現時只有17萬,建議押後招聘6個月,「已經慳返好多工資㗎啦」。</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Spw5jR9018"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429718_a73d787b95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黎棟國</em></p>
+<p><strong>研增收非民生類服務費、加徵差餉 葉劉:我本人係直接最受影響</strong></p>
+<p>除了提高超速駕駛、衝紅燈等違反交通條例罰款,新民黨認為,政府基於用者自付的原則,應考慮在民生以外增加收費。黎棟國就稱在屯赤隧道通車後,經青馬大橋往大嶼山亦毋須收費,但維護費用仍佔部門一定開支,促當局恢復相關收費,並可向業主加徵差餉費用。</p>
+<p>被問到增加非民生類服務費及差餉,會否有向中產開刀的感覺,葉劉淑儀稱「我本人係直接最受影響」,指一眾業主並非基層、貧乏人士,「對香港税收應該有啲貢獻」:「加幾多係政府決定,但集腋成裘就有幫助。」</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政府下月公布《財政預算案》,新民黨今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建議,建議政府考慮提高超速駕駛、衝紅燈等違反交通條例罰款金額。立法會議員黎棟國稱,相關違法行為可造成嚴重後果,而本港現時就交通條例的罰款金額屬相當低:「既可產生阻嚇作用,亦都可以為政府庫房增加收入。」 新民黨就《財政預算案》建議包括刺激經濟、管理公共財政,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按照現時本港消費模式,最容易帶動本地經濟是刺激股市及樓市。 倡加入「IPO通」、「地產通」 葉劉:可對樓市起即時刺激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將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配置資產,繼續支持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葉劉淑儀就建議加入「IPO通」,讓內地及香港投資者購買兩地的新股,認為如果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上市的新股,能集資起碼10億以上,及不可超過發行量20%:「會有助讓A股嚟香港上市,亦有助內地企業透過香港市場國際化。」 葉劉續提到,現時互聯互通屬「垂直通」,建議推行屬橫向的「地產通」,舉例指可以撥200億元,讓已購買北向債券人士作抵押品以購買香港房產,「建議中央鬆一鬆」,認為對樓市能起即時刺激作用。 葉劉淑儀 籲削減公共開支5%至恢復收支平衡 公務員同時凍薪 針對本港財政赤字嚴重,葉劉淑儀稱目前連同發債、基金回撥,財政赤字已逾2,000億元,並自2019年以來已錄得逾千億元財赤,認為已屬結構性財赤,對本港財政金融穩定性不利。葉劉呼籲,陳茂波必須採取果斷措施,認為可削減公共開支5%,直至恢復收支平衡:「覺得應該要大刀闊斧啲,一個19萬公務員編制嘅政府,咁龐大嘅政府,佢一定有啲地方可以削減。」 另外,新民黨建議公務員凍薪,葉劉稱「公務員就唔好加薪啦」:「公務員舊年只係加2%,開支都87億。如果公務員凍薪,都慳咗好大數目啦。」針對公務員編制,葉劉稱編制上為19萬人,但現時只有17萬,建議押後招聘6個月,「已經慳返好多工資㗎啦」。 黎棟國 研增收非民生類服務費、加徵差餉 葉劉:我本人係直接最受影響 除了提高超速駕駛、衝紅燈等違反交通條例罰款,新民黨認為,政府基於用者自付的原則,應考慮在民生以外增加收費。黎棟國就稱在屯赤隧道通車後,經青馬大橋往大嶼山亦毋須收費,但維護費用仍佔部門一定開支,促當局恢復相關收費,並可向業主加徵差餉費用。 被問到增加非民生類服務費及差餉,會否有向中產開刀的感覺,葉劉淑儀稱「我本人係直接最受影響」,指一眾業主並非基層、貧乏人士,「對香港税收應該有啲貢獻」:「加幾多係政府決定,但集腋成裘就有幫助。」 版權: 禁止衍生 近5年司法覆核案政府勝率七成 葉劉關注敗訴官員需否「問責」 2025-01-15T13:57:14+08:00 2025-01-15T13:57:1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8%BF%915%E5%B9%B4%E5%8F%B8%E6%B3%95%E8%A6%86%E6%A0%B8%E6%A1%88%E6%94%BF%E5%BA%9C%E5%8B%9D%E7%8E%87%E4%B8%83%E6%88%90-%E8%91%89%E5%8A%89%E9%97%9C%E6%B3%A8%E6%95%97%E8%A8%B4%E5%AE%98%E5%93%A1%E9%9C%80%E5%90%A6-%E5%95%8F%E8%B2%AC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5nhvhbjbjhhc.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近5年有61宗涉及指稱政府過度限制基本人權的司法覆核申請,當中有42宗獲高院原訟庭裁定勝訴,只有5宗被判敗訴或政府妥協和解。敗訴的5宗官司,政府共須支付約92萬訟費。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問到律政司在部分勝算不高的官司,為何仍要堅持上訴,政府未來如何要求敗訴官員「問責」。林定國指確有「較具挑戰性」的案件,但因行會和立法會真誠相信法例合符人權,故要據理力爭,亦需法庭對某些重大議題作出「終局性、權威性判決」。</p>
+<p>葉劉淑儀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她關注到政府在近5年的司法覆核的勝敗率,以及所招致的開支。她又指出法庭早有案例頒下「相稱性測試」的法律原則,政府過往有否出現勝算不高但仍堅持上訴的案件,她又問到,政府未來會如何要求官員就案件敗訴「問責」。</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A7sFn25RiU"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709035_2614f08abb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葉劉淑儀</em></p>
+<p><strong>14宗案件待決</strong></p>
+<p>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的回覆沒有觸及「問責」的部分,他交出過往5年數字,指撇除免遣反聲請個案,共有61宗涉及指稱政府過度限制基本人權的個案,2020年有7宗,2021年有14宗,2022年18宗,2023年10宗,2024年則有12宗。</p>
+<p>在61宗案件中,14宗尚待高等法院裁決;42宗個案政府獲高院判勝訴,5宗個案政府被法庭判敗訴,或政府因妥協而和解。他強調政府即使敗訴,法庭過往未曾批評政府濫用程序,或浪費時間和資源。</p>
+<p>至於招致的律師費用,林定國表示未有備存有關內部員工的開支數字;而每年招聘外判大律師的費用平均389萬元。訟費方面,在獲判勝訴的司法覆核案中,政府合共獲得415萬元訟費;敗訴個案的訟費合共支付92萬元。</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k4eL20FDqj"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524503_53ce93e34e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林定國</em></p>
+<p><strong>司法覆核「唔係非黑即白」</strong></p>
+<p>林定國又表示終院的「相稱性測試」是一個複雜法律概念,首先要分析政府施加的限制有否合理目的,然後判斷限制是否具邏緝、是否可以達至目的,再進一步是考慮限制是否合乎比例和合理性。他指與訟方經常出現很大爭拗,「唔係非黑即白簡單法律問題」。</p>
+<p>他續指,在處理司法覆核案件時律政司一定與相關政策局仔細研究,才會給予法律意見,勝算雖然是考慮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考慮。即使敗訴亦不代表法院全盤接納申請人理據,可以只是部份勝訴。</p>
+<p><strong>司長:「負責任政府」要力爭上訴</strong></p>
+<p>他表示法庭裁定對公眾利益,例如政治、社會、經濟、資源運用有深遠影響,行政會議和立法會在制定政策和立法時,都經審慎考慮並真誠地相信符合人權自由,他稱作為一個「負責任政府」,要據理力爭。他又指確有「較具挑戰性」案件,但當出現重大議題爭議,政府需要法庭作出「終局性、具權威性」判決和理由,政府才能重新決定政策。</p>
+<p>葉劉淑儀又問到,過往兩年的司法覆核個案數字有下跌,是否申請人無法取得法援,最終削弱司法覆核制度信心。林定國不認同,他指數字下跌可以有不同理由,法援其中一個門檻是案件具合理可爭辯性,他稱「門檻唔高」,只要有合理理據,市民都可以享有訴諸法律的權利。他又指該權利「一啲都無減損到」,香港仍有非常高的法治水平。</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近5年有61宗涉及指稱政府過度限制基本人權的司法覆核申請,當中有42宗獲高院原訟庭裁定勝訴,只有5宗被判敗訴或政府妥協和解。敗訴的5宗官司,政府共須支付約92萬訟費。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問到律政司在部分勝算不高的官司,為何仍要堅持上訴,政府未來如何要求敗訴官員「問責」。林定國指確有「較具挑戰性」的案件,但因行會和立法會真誠相信法例合符人權,故要據理力爭,亦需法庭對某些重大議題作出「終局性、權威性判決」。 葉劉淑儀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她關注到政府在近5年的司法覆核的勝敗率,以及所招致的開支。她又指出法庭早有案例頒下「相稱性測試」的法律原則,政府過往有否出現勝算不高但仍堅持上訴的案件,她又問到,政府未來會如何要求官員就案件敗訴「問責」。 葉劉淑儀 14宗案件待決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的回覆沒有觸及「問責」的部分,他交出過往5年數字,指撇除免遣反聲請個案,共有61宗涉及指稱政府過度限制基本人權的個案,2020年有7宗,2021年有14宗,2022年18宗,2023年10宗,2024年則有12宗。 在61宗案件中,14宗尚待高等法院裁決;42宗個案政府獲高院判勝訴,5宗個案政府被法庭判敗訴,或政府因妥協而和解。他強調政府即使敗訴,法庭過往未曾批評政府濫用程序,或浪費時間和資源。 至於招致的律師費用,林定國表示未有備存有關內部員工的開支數字;而每年招聘外判大律師的費用平均389萬元。訟費方面,在獲判勝訴的司法覆核案中,政府合共獲得415萬元訟費;敗訴個案的訟費合共支付92萬元。 林定國 司法覆核「唔係非黑即白」 林定國又表示終院的「相稱性測試」是一個複雜法律概念,首先要分析政府施加的限制有否合理目的,然後判斷限制是否具邏緝、是否可以達至目的,再進一步是考慮限制是否合乎比例和合理性。他指與訟方經常出現很大爭拗,「唔係非黑即白簡單法律問題」。 他續指,在處理司法覆核案件時律政司一定與相關政策局仔細研究,才會給予法律意見,勝算雖然是考慮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考慮。即使敗訴亦不代表法院全盤接納申請人理據,可以只是部份勝訴。 司長:「負責任政府」要力爭上訴 他表示法庭裁定對公眾利益,例如政治、社會、經濟、資源運用有深遠影響,行政會議和立法會在制定政策和立法時,都經審慎考慮並真誠地相信符合人權自由,他稱作為一個「負責任政府」,要據理力爭。他又指確有「較具挑戰性」案件,但當出現重大議題爭議,政府需要法庭作出「終局性、具權威性」判決和理由,政府才能重新決定政策。 葉劉淑儀又問到,過往兩年的司法覆核個案數字有下跌,是否申請人無法取得法援,最終削弱司法覆核制度信心。林定國不認同,他指數字下跌可以有不同理由,法援其中一個門檻是案件具合理可爭辯性,他稱「門檻唔高」,只要有合理理據,市民都可以享有訴諸法律的權利。他又指該權利「一啲都無減損到」,香港仍有非常高的法治水平。 版權: 禁止衍生 鍾劍華成立「海內外民研」 將進行民調圍繞六四、身份認同等 2025-01-15T13:43:29+08:00 2025-01-15T13:43:29+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9%8D%BE%E5%8A%8D%E8%8F%AF%E6%88%90%E7%AB%8B-%E6%B5%B7%E5%85%A7%E5%A4%96%E6%B0%91%E7%A0%94-%E5%B0%87%E9%80%B2%E8%A1%8C%E6%B0%91%E8%AA%BF%E5%9C%8D%E7%B9%9E%E5%85%AD%E5%9B%9B-%E8%BA%AB%E4%BB%BD%E8%AA%8D%E5%90%8C%E7%AD%89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1280-338.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警方國安處上月懸紅100萬通緝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又在過去兩日先後<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5%9C%8B%E5%AE%89%E8%99%95%E7%A8%B1%E9%8D%BE%E5%BA%AD%E8%80%80%E6%B6%89%E5%88%A9%E7%94%A8%E6%A9%9F%E6%A7%8B%E5%8D%94%E5%8A%A9%E6%8C%87%E5%90%8D%E6%BD%9B%E9%80%83%E8%80%85-%E9%84%A7%E7%82%B3%E5%BC%B7%EF%BC%9A%E5%91%A2%E5%88%BB%E4%BB%B2%E6%9C%AA%E6%8B%98%E6%8D%95">「邀請」其前拍檔、香港民研主席鍾庭耀</a>,以及<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5%9C%8B%E5%AE%89%E8%99%95%E4%BB%8A%E6%97%A9%E5%B8%B6%E8%B5%B0%E9%8D%BE%E5%8A%8D%E8%8F%AF%E5%A6%BB%E5%85%92%E5%88%B0%E8%AD%A6%E7%BD%B2%E3%80%8C%E5%8D%94%E5%8A%A9%E8%AA%BF%E6%9F%A5%E3%80%8D">仍在港的鍾劍華妻兒</a>到警署協助調查。在連串行動後,鍾劍華按原定計劃,周二(14日)晚上宣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稱將進行約 10 個民意調查計劃,暫定題目圍繞「香港人身份認同」、「法治」、「社會政策」、「自由」、「六四事件」等。</p>
+<p>鍾呼籲各地香港人登記參與計劃,包括移居海外及仍在香港的人,「希望將香港人嘅民意繼續喺一個公共平台呈現」。他亦強調,計劃與香港民研沒有任何連聯繫,也不會公開資金來源,沒有任何政黨或組織參與。</p>
+<p><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5%9C%8B%E5%AE%89%E8%99%95%E6%96%B0%E9%80%9A%E7%B7%9D%E9%8D%BE%E5%8A%8D%E8%8F%AF%E3%80%81%E9%84%AD%E6%95%AC%E5%9F%BA%E3%80%81%E9%8D%BE%E7%BF%B0%E6%9E%97%E3%80%81%E5%8A%89%E7%8F%88%E6%B1%B6%E3%80%81%E4%BD%95%E8%89%AF%E6%87%8B%E3%80%81%E5%BC%B5%E6%99%9E%E6%99%B4-%E5%90%84%E6%87%B8%E7%B4%85100%E8%90%AC%E5%85%83">國安處上月增加6名百萬通緝人士</a>,當中包括著名社會學者、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處方指他涉違反「煽動分裂國家」及「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包括於2024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間多次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鼓吹「港獨」,及於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間多次透過不同的平台和形式,請求外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制裁」、封鎖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p>
+<p>翻查資料,鍾劍華在2022年4月公布自己已離港赴英。他被通緝後,鍾庭耀曾回應記者,指對對方與香港民研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亦很久沒有聯絡。</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16g1ngKo37" title="c7d2746e-9aa2-4715-9e62-c5b510213357"><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292641_fb7766c772_b.jpg" width="1024" alt="c7d2746e-9aa2-4715-9e62-c5b510213357" /></a><br /><em>宣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 網上記者會截圖</em></p>
+<p><strong>鍾劍華:部分曾持續多年民調「被迫暫停」 盼延續香港公民社會聲音</strong></p>
+<p>鍾劍華在香港時間周二(14日)晚上公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計劃設有7人顧問委員會,包括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浸大前政治學者黃偉國、前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大律師王瑞紅、前區議員葉錦龍、東京大學及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研究員Athena Tong,另有一人因風險不願公開身份。</p>
+<p>鍾指,團隊成員先後因為不同原因移居海外,但一直關心香港事務,亦知道很多移居海外的港人仍然以「香港人」身份自居;同時,他眼見港人有很多意見都難以公開表達,部分在香港曾經持續進行多年的民意調查計劃「被迫陷於停頓」,因此籌劃「海內外民研」,盼能延續香港公民社會的聲音,向各界展示港人對公共事務及社會問題的看法。</p>
+<p>翻查資料,香港民研去年6月原定發布「六四週年調查報告」,惟因應相關政府部門經過風險評估後的建議,決定取消發布。同月,香港民研取消大約四之一的定期調查題目,<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6%B0%91%E7%A0%94%E4%B8%8D%E5%86%8D%E5%85%AC%E5%B8%838%E9%A0%85%E6%B0%91%E6%84%8F%E8%AA%BF%E6%9F%A5-%E5%8C%85%E6%8B%AC%E5%85%AD%E5%9B%9B%E3%80%81%E7%B4%80%E5%BE%8B%E9%83%A8%E9%9A%8A%E6%B0%91%E6%9C%9B%E7%AD%89">不再公布8類民調數據</a>,包括回歸系列、身分認同、兩岸問題、世界視野、六四事件、議員評分、紀律部隊民望和部份社會指標。</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zJWY4897mF" title="IMG_4325"><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2931612_11eea9c950_b.jpg" width="1024" alt="IMG_4325" /></a><br /><em>警方國安處周一(13日)突然搜查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鍾庭耀的住所,並將他帶回民研辦公室取證。</em></p>
+<p><strong>強調只索取「意見群組」成員基本資料</strong></p>
+<p>「海內外民研」將在 2025至2026年期間進行約 10 個民意調查計劃,暫定題目圍繞「香港人身份認同」、「法治」、「社會政策」、「自由」、「六四事件」等。鍾劍華稱,任何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 18 歲或以上人士,不論居住在哪個國家,均可加入計劃的「意見群組」,目標超過一千人。</p>
+<p>鍾強調,計劃只會索取意見群組成員最基本的資料,包括稱謂、性別、年齡、電郵地址、居住地區等,絕不索取參與者的中英文全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護照號碼、IP 地址等敏感個人資料;而計劃的網站伺服器和存放數據的雲端系統均在美國和瑞士,資料會受到加密保護。</p>
+<p>團隊稱每次完成民調,都會發佈相關結果供公眾參考,歡迎持任何政治立場的港人透過計劃反映意見。團隊又表示,不便透露計劃的資金來源,但強調資金來源合法,亦並非來自任何政治組織。</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警方國安處上月懸紅100萬通緝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又在過去兩日先後「邀請」其前拍檔、香港民研主席鍾庭耀,以及仍在港的鍾劍華妻兒到警署協助調查。在連串行動後,鍾劍華按原定計劃,周二(14日)晚上宣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稱將進行約 10 個民意調查計劃,暫定題目圍繞「香港人身份認同」、「法治」、「社會政策」、「自由」、「六四事件」等。 鍾呼籲各地香港人登記參與計劃,包括移居海外及仍在香港的人,「希望將香港人嘅民意繼續喺一個公共平台呈現」。他亦強調,計劃與香港民研沒有任何連聯繫,也不會公開資金來源,沒有任何政黨或組織參與。 國安處上月增加6名百萬通緝人士,當中包括著名社會學者、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處方指他涉違反「煽動分裂國家」及「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包括於2024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間多次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鼓吹「港獨」,及於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間多次透過不同的平台和形式,請求外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制裁」、封鎖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 翻查資料,鍾劍華在2022年4月公布自己已離港赴英。他被通緝後,鍾庭耀曾回應記者,指對對方與香港民研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亦很久沒有聯絡。 宣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 網上記者會截圖 鍾劍華:部分曾持續多年民調「被迫暫停」 盼延續香港公民社會聲音 鍾劍華在香港時間周二(14日)晚上公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計劃設有7人顧問委員會,包括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浸大前政治學者黃偉國、前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大律師王瑞紅、前區議員葉錦龍、東京大學及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研究員Athena Tong,另有一人因風險不願公開身份。 鍾指,團隊成員先後因為不同原因移居海外,但一直關心香港事務,亦知道很多移居海外的港人仍然以「香港人」身份自居;同時,他眼見港人有很多意見都難以公開表達,部分在香港曾經持續進行多年的民意調查計劃「被迫陷於停頓」,因此籌劃「海內外民研」,盼能延續香港公民社會的聲音,向各界展示港人對公共事務及社會問題的看法。 翻查資料,香港民研去年6月原定發布「六四週年調查報告」,惟因應相關政府部門經過風險評估後的建議,決定取消發布。同月,香港民研取消大約四之一的定期調查題目,不再公布8類民調數據,包括回歸系列、身分認同、兩岸問題、世界視野、六四事件、議員評分、紀律部隊民望和部份社會指標。 警方國安處周一(13日)突然搜查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鍾庭耀的住所,並將他帶回民研辦公室取證。 強調只索取「意見群組」成員基本資料 「海內外民研」將在 2025至2026年期間進行約 10 個民意調查計劃,暫定題目圍繞「香港人身份認同」、「法治」、「社會政策」、「自由」、「六四事件」等。鍾劍華稱,任何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 18 歲或以上人士,不論居住在哪個國家,均可加入計劃的「意見群組」,目標超過一千人。 鍾強調,計劃只會索取意見群組成員最基本的資料,包括稱謂、性別、年齡、電郵地址、居住地區等,絕不索取參與者的中英文全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護照號碼、IP 地址等敏感個人資料;而計劃的網站伺服器和存放數據的雲端系統均在美國和瑞士,資料會受到加密保護。 團隊稱每次完成民調,都會發佈相關結果供公眾參考,歡迎持任何政治立場的港人透過計劃反映意見。團隊又表示,不便透露計劃的資金來源,但強調資金來源合法,亦並非來自任何政治組織。 美國TikTok禁令周日生效 「難民」湧入小紅書 2025-01-15T13:22:56+08:00 2025-01-15T13:22:56+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7%BE%8E%E5%9C%8Btiktok%E7%A6%81%E4%BB%A4%E5%91%A8%E6%97%A5%E7%94%9F%E6%95%88-%E9%9B%A3%E6%B0%91-%E6%B9%A7%E5%85%A5%E5%B0%8F%E7%B4%85%E6%9B%B8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tiktok.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美國政府對社交媒體TikTok「不賣即禁」的法令將在本月19日生效,法令要求TikTok出售在美業務,否則將面臨全面禁用。近日,有大量自稱「TikTok難民」的美國用戶不滿禁令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言論自由,湧入中國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令其成為蘋果App Store美國區的下載榜首。</p>
+<p>以中文為主的小紅書出現大量英文內容,產生各種文化碰撞。有內地用戶推薦中餐、介紹普通話潮語,有海外用戶想了解中國人對特朗普、跨性別人士等議題的看法。不少內地網民認為,今次事件是對外宣傳中國的機會,亦了解到美國的各種制度並沒有想象中好。同時,有貼文呼籲新用戶避免討論政治、宗教和毒品,並要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p>
+<p><strong>TikTok禁令本周日生效</strong></p>
+<p>針對TikTok的禁令源自拜登政府在去年四月簽署的法令,要求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出售在美業務,否則將全面遭禁用。本周日(19日)是該法令的生效日,儘管字節跳動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認為禁令違憲,法院在10日的聽證會上,表示傾向於維持禁令。</p>
+<p>分析認為,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或許可以給TikTok帶來一線生機。儘管特朗普在2020年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強制出售TikTok,但在2024年,他利用TikTok籠絡了大量年青選民的心。他指,打擊TikTok無疑有利於Facebook,年青人「沒有它會發瘋」。</p>
+<p>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其中不少內容創作者倚靠帳戶帶來的流量維生。面對即將生效的禁令,大量用戶開始「轉移陣地」。蘋果美國區App Store的下載排行榜上,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一躍成為榜首,緊隨其後的是TikTok旗下的另一軟件Lemon8。</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2Q6798K4X0"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649220_d80c61c3fb_c.jpg" width="800" alt="無標題" /></a></p>
+<p><strong>英文內容湧入產生文化碰撞</strong></p>
+<p>過去兩日,超過70萬新用戶註冊了小紅書帳號,該軟件在美國的下載量較一星期前增長了194%,使用「TikTok Refugee」標籤的貼文就達近6萬條。一夜之間,以中文為主的平台出現了大量英文,以及中美兩地用戶使用翻譯軟件發表的中英雙語內容,成了文化碰撞的場域。</p>
+<p>捕捉到用戶爆增趨勢的小紅書網紅們紛紛發布英文短片,介紹小紅書的使用指南,教授簡單的普通話和潮語,推薦中式美食等,並獲得大量讚好。不少美國用戶則帶著好奇的眼光詢問內地人對於各種社會議題的看法,包括特朗普、跨性別人士等。亦有內地人曬出英文功課求答案,美國人則貼出數學題求助。</p>
+<p>美媒分析指,美國用戶大量湧入中國社交平台,表達他們對TikTok禁令的不滿和擔憂。有美國網民在小紅書發影片談到該禁令,認為美國政府收窄了民主討論的空間,稱言論自由「沒有商量的餘地(non-negotiable)」。也有人貼出各類迷因圖,戲謔自己和中國間諜重聚,諷刺美政府以國安為由禁用TikTok。</p>
+<p><strong>小紅書:新的統戰地?</strong></p>
+<p>有內地用戶表示,在小紅書發貼的大多數中國人,從未有機會與普通的美國人進行直接交流,形容這是最好的「大外宣(大規模對外宣傳)」機會。</p>
+<p>突如其來的海外用戶,給內地網民帶來震驚之餘,令不少人感嘆原本以為美國有言論自由,如今感覺「中國才是真正意義上freedom of speech」。中美網民交流了兩地工資水平、醫療保障制度之後,有內地人表示對美國「祛魅」,打破了固有思維中對發達國家的想像。</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e72171490y" title="Untitled-1"><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6384902_bc2285a01e_z.jpg" alt="Untitled-1" /></a></p>
+<p>更有大量貼文發出呼籲,要求在中國的社交軟件,「請勿提及政治、宗教、毒品等敏感話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拒絕黃賭毒。」不過,有最新貼文顯示,最新版的小紅書已根據中國境內和境外的IP地址將內容區分開,意味著中國用戶或許很快無法和海外用戶直接交流。</p>
+<p><strong>TikTok近年遭多國限制</strong></p>
+<p>2016年9月,內地社交媒體抖音上線,以其精準的演算法和令人沉迷的短視頻,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軟件之一。次年5月,抖音海外版TikTok上線,很快成為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下載榜首。</p>
+<p>不過,針對TikTok的爭議逐漸增多,包括其向中國政府提供用戶數據,以及傳播虛假或煽動性內容,令各國政府對TikTok產生警惕,遭到禁用或被迫與當地企業合作。目前,加拿大、英國、台灣等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而尼泊爾和印度則全面禁用TikTok。</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美國政府對社交媒體TikTok「不賣即禁」的法令將在本月19日生效,法令要求TikTok出售在美業務,否則將面臨全面禁用。近日,有大量自稱「TikTok難民」的美國用戶不滿禁令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言論自由,湧入中國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令其成為蘋果App Store美國區的下載榜首。 以中文為主的小紅書出現大量英文內容,產生各種文化碰撞。有內地用戶推薦中餐、介紹普通話潮語,有海外用戶想了解中國人對特朗普、跨性別人士等議題的看法。不少內地網民認為,今次事件是對外宣傳中國的機會,亦了解到美國的各種制度並沒有想象中好。同時,有貼文呼籲新用戶避免討論政治、宗教和毒品,並要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TikTok禁令本周日生效 針對TikTok的禁令源自拜登政府在去年四月簽署的法令,要求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出售在美業務,否則將全面遭禁用。本周日(19日)是該法令的生效日,儘管字節跳動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認為禁令違憲,法院在10日的聽證會上,表示傾向於維持禁令。 分析認為,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或許可以給TikTok帶來一線生機。儘管特朗普在2020年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強制出售TikTok,但在2024年,他利用TikTok籠絡了大量年青選民的心。他指,打擊TikTok無疑有利於Facebook,年青人「沒有它會發瘋」。 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其中不少內容創作者倚靠帳戶帶來的流量維生。面對即將生效的禁令,大量用戶開始「轉移陣地」。蘋果美國區App Store的下載排行榜上,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一躍成為榜首,緊隨其後的是TikTok旗下的另一軟件Lemon8。 英文內容湧入產生文化碰撞 過去兩日,超過70萬新用戶註冊了小紅書帳號,該軟件在美國的下載量較一星期前增長了194%,使用「TikTok Refugee」標籤的貼文就達近6萬條。一夜之間,以中文為主的平台出現了大量英文,以及中美兩地用戶使用翻譯軟件發表的中英雙語內容,成了文化碰撞的場域。 捕捉到用戶爆增趨勢的小紅書網紅們紛紛發布英文短片,介紹小紅書的使用指南,教授簡單的普通話和潮語,推薦中式美食等,並獲得大量讚好。不少美國用戶則帶著好奇的眼光詢問內地人對於各種社會議題的看法,包括特朗普、跨性別人士等。亦有內地人曬出英文功課求答案,美國人則貼出數學題求助。 美媒分析指,美國用戶大量湧入中國社交平台,表達他們對TikTok禁令的不滿和擔憂。有美國網民在小紅書發影片談到該禁令,認為美國政府收窄了民主討論的空間,稱言論自由「沒有商量的餘地(non-negotiable)」。也有人貼出各類迷因圖,戲謔自己和中國間諜重聚,諷刺美政府以國安為由禁用TikTok。 小紅書:新的統戰地? 有內地用戶表示,在小紅書發貼的大多數中國人,從未有機會與普通的美國人進行直接交流,形容這是最好的「大外宣(大規模對外宣傳)」機會。 突如其來的海外用戶,給內地網民帶來震驚之餘,令不少人感嘆原本以為美國有言論自由,如今感覺「中國才是真正意義上freedom of speech」。中美網民交流了兩地工資水平、醫療保障制度之後,有內地人表示對美國「祛魅」,打破了固有思維中對發達國家的想像。 更有大量貼文發出呼籲,要求在中國的社交軟件,「請勿提及政治、宗教、毒品等敏感話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拒絕黃賭毒。」不過,有最新貼文顯示,最新版的小紅書已根據中國境內和境外的IP地址將內容區分開,意味著中國用戶或許很快無法和海外用戶直接交流。 TikTok近年遭多國限制 2016年9月,內地社交媒體抖音上線,以其精準的演算法和令人沉迷的短視頻,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軟件之一。次年5月,抖音海外版TikTok上線,很快成為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下載榜首。 不過,針對TikTok的爭議逐漸增多,包括其向中國政府提供用戶數據,以及傳播虛假或煽動性內容,令各國政府對TikTok產生警惕,遭到禁用或被迫與當地企業合作。目前,加拿大、英國、台灣等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而尼泊爾和印度則全面禁用TikTok。 版權: 禁止衍生 議員倡推宗教旅遊 研製作遊戲向參加者送徽章及解鎖任務 2025-01-15T12:47:44+08:00 2025-01-15T12:47:4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8%AD%B0%E5%93%A1%E5%80%A1%E6%8E%A8%E5%AE%97%E6%95%99%E6%97%85%E9%81%8A-%E7%A0%94%E8%A3%BD%E4%BD%9C%E9%81%8A%E6%88%B2%E5%90%91%E5%8F%83%E5%8A%A0%E8%80%85%E9%80%81%E5%BE%BD%E7%AB%A0%E5%8F%8A%E8%A7%A3%E9%8E%96%E4%BB%BB%E5%8B%99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5hgvghvwts.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提出口頭質詢,促推動宗教文化旅遊。他建議加強宣傳相關活動,推廣禪修及素食文化,以及研究製作與本地宗教相關的線上及線下遊戲,例如向完成參觀一個宗教景點的參加者致送徽章及解鎖下一個參觀任務。</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rwRG4Xr81t" title="楊永杰"><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32627160_6f69af22b6_b.jpg" width="1024" alt="楊永杰" /></a><br /><em>楊永杰(資料圖片)</em></p>
+<p>楊永杰在質詢中指,香港的宗教文化源遠流長且包羅萬象,黃大仙祠、志蓮淨苑、文武廟及紅磡觀音廟等傳統寺廟均保留不同宗教派系的信仰與習俗,而天壇大佛、寶蓮禪寺及慈山寺等亦為本港著名的旅遊景點。除遊戲外,他亦倡他制訂香港宗教文化地圖。</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zSM28JbBgM"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454914375_0048672cb8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麥美娟(資料圖片)</em></p>
+<p>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稱,當局一直運用本港宗教旅遊資源,例如向旅客介紹宗教景點如大嶼山寶蓮寺、南涌天后宮、沙田車公廟及大埔林村天后廟等,華人廟宇委員會亦與旅發局等合作舉辦廟宇導賞團等。</p>
+<p>她亦提到當局一直利用網上宣傳,包括旅發局上載短片推介傳統宗教應節活動,例如新年到車公廟參拜等。文體旅局副局長劉震亦指旅發局有與海外媒體合作,安排其訪港並拍攝短片介紹本地廟宇等。</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3tW2E84pXs" title="DSC_1406"><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057863147_0a4c9653b5_b.jpg" width="1024" alt="DSC_1406" /></a><br /><em>資料圖片</em></p>
+<p>旅遊界姚柏良以澳門為例,指當地的天主教堂玫瑰堂舉行中樂表演,令其印象深刻,認為可於宗教場所舉辦聯乘(Crossover)活動。麥美娟稱黃大仙廟亦有busking,當局會續聯繫不同宗教團體推動宗教旅遊相關工作。</p>
+<p>林筱魯以台灣為例,稱靜修為「大市場」,指本港大嶼山亦有不少可供靜修的場所。麥美娟稱留意到相關趨勢,本港不少古剎亦一直有不同禪修活動,當局會聯絡宗教團體,商討在不影響其宗教活動下為旅客提供多元化體驗。</p>
+<p>民建聯林琳指本港清真寺有多年歷史,問當局如何作「包裝」,劉震指如宗教團體願意開放予旅客,當局亦願意配合,旅行代理商如有意推廣亦可與政府聯絡。</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提出口頭質詢,促推動宗教文化旅遊。他建議加強宣傳相關活動,推廣禪修及素食文化,以及研究製作與本地宗教相關的線上及線下遊戲,例如向完成參觀一個宗教景點的參加者致送徽章及解鎖下一個參觀任務。 楊永杰(資料圖片) 楊永杰在質詢中指,香港的宗教文化源遠流長且包羅萬象,黃大仙祠、志蓮淨苑、文武廟及紅磡觀音廟等傳統寺廟均保留不同宗教派系的信仰與習俗,而天壇大佛、寶蓮禪寺及慈山寺等亦為本港著名的旅遊景點。除遊戲外,他亦倡他制訂香港宗教文化地圖。 麥美娟(資料圖片)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稱,當局一直運用本港宗教旅遊資源,例如向旅客介紹宗教景點如大嶼山寶蓮寺、南涌天后宮、沙田車公廟及大埔林村天后廟等,華人廟宇委員會亦與旅發局等合作舉辦廟宇導賞團等。 她亦提到當局一直利用網上宣傳,包括旅發局上載短片推介傳統宗教應節活動,例如新年到車公廟參拜等。文體旅局副局長劉震亦指旅發局有與海外媒體合作,安排其訪港並拍攝短片介紹本地廟宇等。 資料圖片 旅遊界姚柏良以澳門為例,指當地的天主教堂玫瑰堂舉行中樂表演,令其印象深刻,認為可於宗教場所舉辦聯乘(Crossover)活動。麥美娟稱黃大仙廟亦有busking,當局會續聯繫不同宗教團體推動宗教旅遊相關工作。 林筱魯以台灣為例,稱靜修為「大市場」,指本港大嶼山亦有不少可供靜修的場所。麥美娟稱留意到相關趨勢,本港不少古剎亦一直有不同禪修活動,當局會聯絡宗教團體,商討在不影響其宗教活動下為旅客提供多元化體驗。 民建聯林琳指本港清真寺有多年歷史,問當局如何作「包裝」,劉震指如宗教團體願意開放予旅客,當局亦願意配合,旅行代理商如有意推廣亦可與政府聯絡。 自學人生-線上課程: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音樂版權管理認證 2025-01-15T12:43:03+08:00 2025-01-15T12:43:03+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matters/2025/01/15/MATTERS-%E8%87%AA%E5%AD%B8%E4%BA%BA%E7%94%9F-%E7%B7%9A%E4%B8%8A%E8%AA%B2%E7%A8%8B-youtube-music-rights-management-certification-%E9%9F%B3%E6%A8%82%E7%89%88%E6%AC%8A%E7%AE%A1%E7%90%86%E8%AA%8D%E8%AD%89 <h2>自學人生-線上課程: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音樂版權管理認證</h2><figure class="image"><img src="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7aba9a55-06da-4631-8ee8-23924624c8ec.png/public"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figcaption>自學人生-線上課程: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音樂版權管理認證</figcaption></figure><p>在繁華的都市之中,有一位青年名喚十力卜。十力卜自幼熱愛音樂,然奈何生活繁忙,無法專注於學習音樂版權之道。某日,他漫步於互聯網的浩瀚海洋中,偶然發現了一門名為“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的線上課程。十力卜心念一轉,暗道:“此乃天賜良機,豈可錯過?”</p><p>自此之後,每當夜幕低垂,十力卜便在家中燈火下,展開學習之旅。網課時間靈活,恰如十力卜所需,不必為交通奔波,省下不少費用與時間。心無旁騖,沉浸於知識的海洋中,彷彿置身於古書卷帙之間。</p><p>課程內容豐富,包含了版權法的基礎、數字版權管理之術,及YouTube版權工具之使用。一日,好友阿芳來訪,見十力卜聚精會神,遂問道:“汝在研讀何書?”</p><p> 十力卜笑道:“我在學習保護音樂版權之道,此課真乃至寶,還教我如何應對侵權投訴。”阿芳聽罷,亦興起,共同加入了學習的行列。</p><p>隨著學習的深入,十力卜漸感自身非止於學識增長,更是心理上的昇華。其信心倍增,將作品發布於YouTube之上,運用所學知識保護自己的創作。不久後,他更創辦了一個小型工作坊,教導其他音樂愛好者如何管理音樂版權。</p><p>十力卜之故事,正如古訓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網上學習,不僅令吾輩掌握新技,亦可實現自我突破。無論是音樂愛好者,抑或渴望成長之人,皆能在此數位時代中,尋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p><p><strong>線上課程概述:</strong></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skillshop.exceedlms.com/student/path/78186-youtube-music-rights-management-certification">skillshop.exceedlms....</a></p><p><strong>名稱: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strong></p><p>音樂版權管理認證</p><p>提供者: Google</p><p>時長: 4 小時</p><p>難度: 進階</p><p>證書: 完成課程後可獲得證書。</p><p>語言: 提供多種語言版本,包含英文 。</p><h3>課程模組 </h3><p>*預備問卷 (Optional): 一個非強制性的問卷,用於評估學員的先備知識。</p><p>* 數位音樂版權在 YouTube 上的運用 (Optional): 此模組應會涵蓋音樂版權的基本概念,包括著作權、表演權等相關法律知識,以及如何在 YouTube 平台上應用這些知識。 它可能包含案例研究,說明如何在 YouTube 上處理音樂版權問題。</p><p>*音樂資產 (Optional): 此模組應該會深入探討 YouTube 的音樂資產系統。 學員將學習如何聲明音樂資產的所有權,如何選擇有效的參考資源,以及如何管理這些資產。 這部分可能包含 Content ID 系統的使用方法。</p><p>*聲明和政策 (Optional): 此模組將重點放在 YouTube 的聲明和政策機制上。 學員將學習如何使用聲明來控制他們的內容,如何理解和遵守 YouTube 的上傳和比對政策,以及如何在發生版權衝突和爭議時有效處理。 它可能包含處理共享所有權和多重聲明情境的策略。</p><p>*傳送和數據管理 (Optional): 此模組將涵蓋音樂內容傳送到 YouTube 的不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 YouTube 提供的報告工具來監控音樂資產的效能。 學員將學習如何分析數據,以優化他們的音樂版權管理策略。</p><p>*評估測驗 (Required): 一個為期 2 小時的必修測驗,用於評估學員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p><p><strong>整體而言,這個課程適合:</strong></p><p>*音樂產業從業者 (例如音樂製作人、唱片公司、音樂發行商)</p><p>*YouTube 創作者 (尤其是有使用音樂內容的創作者)</p><p>*負責管理音樂版權的專業人士</p><p><strong>課程的優點:</strong></p><p>*由 Google 提供,保證課程內容的權威性和可靠性。</p><p>*涵蓋音樂版權管理的廣泛知識,從基礎到進階。</p><p>*提供實用的工具和策略,幫助學員有效管理音樂版權。</p><p>*完成課程後可獲得證書,證明學員已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p><p>完</p><p>寫作日期:2025年1月15日 </p><p>完成時間 : 11:15pm</p><p>圖. Skillshop</p><figure class="image"><img src="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328bac55-94e0-41bd-b86e-ec781f71cf4c.jpeg/public"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figcaption></figcaption></figure><p>文. 東加豆</p><p><strong>相關文章:</strong></p><p>微故事+自學人生 自學人生: Google Prompting Essentials </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bean-learning.blogspot.com/2024/12/google-prompting-essentials.html">bean-learning.blogsp...</a></p><p>微故事+自學人生 Google IT Support </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bean-learning.blogspot.com/2024/12/google-it-support.html">bean-learning.blogsp...</a></p><p>我除了分享學習, 也有寫微故事,製作有聲書等等,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p><p>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me//">tonkabean.me/支</a><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me/%E6%94%AF%E6%8C%81%E8%88%87%E9%BC%93%E5%8B%B5/">持與鼓勵/</a></p><p>關於我:<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me/">tonkabean.me/</a></p><p><br class="smart">故事選集</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matters.town/@tonkab...</a></p><p><br class="smart"></p> 東加豆 自學人生-線上課程: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音樂版權管理認證自學人生-線上課程: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音樂版權管理認證在繁華的都市之中,有一位青年名喚十力卜。十力卜自幼熱愛音樂,然奈何生活繁忙,無法專注於學習音樂版權之道。某日,他漫步於互聯網的浩瀚海洋中,偶然發現了一門名為“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的線上課程。十力卜心念一轉,暗道:“此乃天賜良機,豈可錯過?”自此之後,每當夜幕低垂,十力卜便在家中燈火下,展開學習之旅。網課時間靈活,恰如十力卜所需,不必為交通奔波,省下不少費用與時間。心無旁騖,沉浸於知識的海洋中,彷彿置身於古書卷帙之間。課程內容豐富,包含了版權法的基礎、數字版權管理之術,及YouTube版權工具之使用。一日,好友阿芳來訪,見十力卜聚精會神,遂問道:“汝在研讀何書?” 十力卜笑道:“我在學習保護音樂版權之道,此課真乃至寶,還教我如何應對侵權投訴。”阿芳聽罷,亦興起,共同加入了學習的行列。隨著學習的深入,十力卜漸感自身非止於學識增長,更是心理上的昇華。其信心倍增,將作品發布於YouTube之上,運用所學知識保護自己的創作。不久後,他更創辦了一個小型工作坊,教導其他音樂愛好者如何管理音樂版權。十力卜之故事,正如古訓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網上學習,不僅令吾輩掌握新技,亦可實現自我突破。無論是音樂愛好者,抑或渴望成長之人,皆能在此數位時代中,尋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線上課程概述:skillshop.exceedlms....名稱: Youtube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音樂版權管理認證提供者: Google時長: 4 小時難度: 進階證書: 完成課程後可獲得證書。語言: 提供多種語言版本,包含英文 。課程模組 *預備問卷 (Optional): 一個非強制性的問卷,用於評估學員的先備知識。* 數位音樂版權在 YouTube 上的運用 (Optional): 此模組應會涵蓋音樂版權的基本概念,包括著作權、表演權等相關法律知識,以及如何在 YouTube 平台上應用這些知識。 它可能包含案例研究,說明如何在 YouTube 上處理音樂版權問題。*音樂資產 (Optional): 此模組應該會深入探討 YouTube 的音樂資產系統。 學員將學習如何聲明音樂資產的所有權,如何選擇有效的參考資源,以及如何管理這些資產。 這部分可能包含 Content ID 系統的使用方法。*聲明和政策 (Optional): 此模組將重點放在 YouTube 的聲明和政策機制上。 學員將學習如何使用聲明來控制他們的內容,如何理解和遵守 YouTube 的上傳和比對政策,以及如何在發生版權衝突和爭議時有效處理。 它可能包含處理共享所有權和多重聲明情境的策略。*傳送和數據管理 (Optional): 此模組將涵蓋音樂內容傳送到 YouTube 的不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 YouTube 提供的報告工具來監控音樂資產的效能。 學員將學習如何分析數據,以優化他們的音樂版權管理策略。*評估測驗 (Required): 一個為期 2 小時的必修測驗,用於評估學員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整體而言,這個課程適合:*音樂產業從業者 (例如音樂製作人、唱片公司、音樂發行商)*YouTube 創作者 (尤其是有使用音樂內容的創作者)*負責管理音樂版權的專業人士課程的優點:*由 Google 提供,保證課程內容的權威性和可靠性。*涵蓋音樂版權管理的廣泛知識,從基礎到進階。*提供實用的工具和策略,幫助學員有效管理音樂版權。*完成課程後可獲得證書,證明學員已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完寫作日期:2025年1月15日 完成時間 : 11:15pm圖. Skillshop文. 東加豆相關文章:微故事+自學人生 自學人生: Google Prompting Essentials bean-learning.blogsp...微故事+自學人生 Google IT Support bean-learning.blogsp...我除了分享學習, 也有寫微故事,製作有聲書等等,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關於我:tonkabean.me/故事選集matters.town/@tonkab... 「愛」當選民建聯年度漢字 曾鈺成:因關愛隊深入人心 2025-01-15T11:52:43+08:00 2025-01-15T11:52:43+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6%84%9B-%E7%95%B6%E9%81%B8%E6%B0%91%E5%BB%BA%E8%81%AF%E5%B9%B4%E5%BA%A6%E6%BC%A2%E5%AD%97-%E6%9B%BE%E9%88%BA%E6%88%90-%E5%9B%A0%E9%97%9C%E6%84%9B%E9%9A%8A%E6%B7%B1%E5%85%A5%E4%BA%BA%E5%BF%83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5nnvgvhgDAB.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民建聯舉辦一年一度的「香港年度漢字評選」,今日公布結果,「愛」字以3,791票力壓其他候選漢字,成為年度漢字。民建聯創會主席曾鈺成表示皆因關愛隊:「我估呢係因為各區嗰啲關愛隊都深入人心,所以而家嗰『愛』字喺社會上面相當受歡迎嘅。」他希望除了關愛隊外,市民對周圍鄰里也能「有一份關愛嘅心」。</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69c4M1X098"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6298527_dfc9d91526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民建聯今日公布選舉結果,共有約13,500名市民參與投票,為近年新高。今年的十個候選字分別為「慶」、「創」、「穩」、「變」、「民」、「愛」、「樂」、「人」、「教」及「旅」。當中「愛」獲得3,791票,力壓其後分別得1,990票的「樂」及1,763票的「穩」,成為年度漢字。</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FBH53bD4kj"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6292682_8ee5c3e9fb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創黨主席曾鈺成一如以往以書法寫下年度漢字,並解釋「愛」字勝出的原因,「我估呢係因為各區嗰啲關愛隊都深入人心,所以而家嗰『愛』字喺社會上面相當受歡迎嘅。」他希望除了關愛隊外,市民對周圍鄰里也能「有一份關愛嘅心」。此外,曾鈺成表示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強調愛國愛港,並堅守愛國者治港的原則,當中亦包含了「愛」字。</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6q5iZnRR6o"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7424679_044104902c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活動獎品包括小米手機 Xiaomi MIX Flip,名額5個,以及價值300元的超市禮券安慰獎,名額30個。民建聯稍後會抽出幸運兒,並於1月17日在《大公報》等報章公布得獎名單。</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民建聯舉辦一年一度的「香港年度漢字評選」,今日公布結果,「愛」字以3,791票力壓其他候選漢字,成為年度漢字。民建聯創會主席曾鈺成表示皆因關愛隊:「我估呢係因為各區嗰啲關愛隊都深入人心,所以而家嗰『愛』字喺社會上面相當受歡迎嘅。」他希望除了關愛隊外,市民對周圍鄰里也能「有一份關愛嘅心」。 民建聯今日公布選舉結果,共有約13,500名市民參與投票,為近年新高。今年的十個候選字分別為「慶」、「創」、「穩」、「變」、「民」、「愛」、「樂」、「人」、「教」及「旅」。當中「愛」獲得3,791票,力壓其後分別得1,990票的「樂」及1,763票的「穩」,成為年度漢字。 創黨主席曾鈺成一如以往以書法寫下年度漢字,並解釋「愛」字勝出的原因,「我估呢係因為各區嗰啲關愛隊都深入人心,所以而家嗰『愛』字喺社會上面相當受歡迎嘅。」他希望除了關愛隊外,市民對周圍鄰里也能「有一份關愛嘅心」。此外,曾鈺成表示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強調愛國愛港,並堅守愛國者治港的原則,當中亦包含了「愛」字。 活動獎品包括小米手機 Xiaomi MIX Flip,名額5個,以及價值300元的超市禮券安慰獎,名額30個。民建聯稍後會抽出幸運兒,並於1月17日在《大公報》等報章公布得獎名單。 版權: 禁止衍生 消委會測試超高清智能電視 指中低價亦可滿足一般用戶需求 2025-01-15T11:17:17+08:00 2025-01-15T11:17:17+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6%B6%88%E5%A7%94%E6%9C%83%E6%B8%AC%E8%A9%A6%E8%B6%85%E9%AB%98%E6%B8%85%E6%99%BA%E8%83%BD%E9%9B%BB%E8%A6%96-%E6%8C%87%E4%B8%AD%E4%BD%8E%E5%83%B9%E4%BA%A6%E5%8F%AF%E6%BB%BF%E8%B6%B3%E4%B8%80%E8%88%AC%E7%94%A8%E6%88%B6%E9%9C%80%E6%B1%82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1280-337.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中,測試9款55吋超高清智能電視機,結果顯示售價較高的OLED樣本在整體畫面質素上評分較高。不過參照專家觀賞評審的評分,三類屏幕包括價格較低的LED及中價的QD/Mini LED樣本,亦可滿足一般用戶需求。</p>
+<p>消委會測試的9款55吋超高清智能電視機中,有三款為OLED、四款QD/Mini LED及兩款LED,售價介乎3,890元至21,980元。測試由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統籌,在歐洲的檢定中心進行,本港機電工程署則委託獨立實驗室進行能源效益及產品安全測試,全部樣本皆通過安全測試。</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60PUWSXe0w" title="1c_CHOICE 579_TV_Infograph_1"><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6189767_202a14e2cd_b.jpg" width="1024" alt="1c_CHOICE 579_TV_Infograph_1" /></a></p>
+<p>畫面測試包括可觀看角度、防反光能力、光暗均勻度及對比度和光亮度等,其中OLED屏幕由於每顆像素可獨立發光,在畫質上有條件性的優勢,三個樣本(三星、LG及Sony)皆獲4至4.5分。畫質評分較低的(獲3.5分)分別為採QD/Mini LED技術的王牌TCL,以及採LED技術的海信Hisense及創維Skyworth樣本。</p>
+<p>智能電視機能連接網絡,測試亦有檢視數據收集及保密表現,全部樣本的數據傳遞均經加密,惟部分樣本缺乏明確退出選項、條款難以理解等,僅一款樣本(樂聲牌Panasonic)評分達四分。</p>
+<p>耗電方面,OLED電視使用時較為耗電,以每天待機20小時及開機4小時估算,每年電費約為134至201元。保養期方面,各樣本年期由3至5年,部分代理商會在產品停售或停產後供應零件2至7年,消委會建議廠商效法內地及歐盟做法,為該些電視機提供至少5年零件供應,支持可持續消費。</p>
+<p>消委會提醒,市面雖然有一些售價較高的8K電視型號,惟大部分主流串流平台及網上影片皆未達8K解像度,仍以全高清為主,難以發揮其功效。消委會著市民不應只追求高規格型號,以免得物無所用。</p>
+<p>目前的電視屏幕技術中,以液晶顯像配以發光二極管作為背光來源統稱為LED電視,至於QD/Mini LED則加入一層所謂量子點,消委會指製造商聲稱能讓影像色彩更豐富明亮,惟整體影像仍以LED電視技術為主。OLED則為屏幕的每顆像素可自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組成影像,取代傳統的背光顯示,故能更細緻的呈現光暗層次。</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中,測試9款55吋超高清智能電視機,結果顯示售價較高的OLED樣本在整體畫面質素上評分較高。不過參照專家觀賞評審的評分,三類屏幕包括價格較低的LED及中價的QD/Mini LED樣本,亦可滿足一般用戶需求。 消委會測試的9款55吋超高清智能電視機中,有三款為OLED、四款QD/Mini LED及兩款LED,售價介乎3,890元至21,980元。測試由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統籌,在歐洲的檢定中心進行,本港機電工程署則委託獨立實驗室進行能源效益及產品安全測試,全部樣本皆通過安全測試。 畫面測試包括可觀看角度、防反光能力、光暗均勻度及對比度和光亮度等,其中OLED屏幕由於每顆像素可獨立發光,在畫質上有條件性的優勢,三個樣本(三星、LG及Sony)皆獲4至4.5分。畫質評分較低的(獲3.5分)分別為採QD/Mini LED技術的王牌TCL,以及採LED技術的海信Hisense及創維Skyworth樣本。 智能電視機能連接網絡,測試亦有檢視數據收集及保密表現,全部樣本的數據傳遞均經加密,惟部分樣本缺乏明確退出選項、條款難以理解等,僅一款樣本(樂聲牌Panasonic)評分達四分。 耗電方面,OLED電視使用時較為耗電,以每天待機20小時及開機4小時估算,每年電費約為134至201元。保養期方面,各樣本年期由3至5年,部分代理商會在產品停售或停產後供應零件2至7年,消委會建議廠商效法內地及歐盟做法,為該些電視機提供至少5年零件供應,支持可持續消費。 消委會提醒,市面雖然有一些售價較高的8K電視型號,惟大部分主流串流平台及網上影片皆未達8K解像度,仍以全高清為主,難以發揮其功效。消委會著市民不應只追求高規格型號,以免得物無所用。 目前的電視屏幕技術中,以液晶顯像配以發光二極管作為背光來源統稱為LED電視,至於QD/Mini LED則加入一層所謂量子點,消委會指製造商聲稱能讓影像色彩更豐富明亮,惟整體影像仍以LED電視技術為主。OLED則為屏幕的每顆像素可自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組成影像,取代傳統的背光顯示,故能更細緻的呈現光暗層次。 工地安全顧問:玻璃幕牆大廈應預留位置予連牆器 2025-01-15T10:49:00+08:00 2025-01-15T10:49:00+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5%B7%A5%E5%9C%B0%E5%AE%89%E5%85%A8%E9%A1%A7%E5%95%8F-%E7%8E%BB%E7%92%83%E5%B9%95%E7%89%86%E5%A4%A7%E5%BB%88%E6%87%89%E9%A0%90%E7%95%99%E4%BD%8D%E7%BD%AE%E4%BA%88%E9%80%A3%E7%89%86%E5%99%A8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1280-336.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em>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李光昇(右圖)</em></p>
+<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本港連續兩日發生嚴重工業事故,包括<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5%95%9F%E5%BE%B7%E6%96%B0%E9%86%AB%E9%99%A2%E5%A1%8C%E6%A3%9A-%E5%B7%A5%E6%9C%83%E6%96%99%E8%88%87%E9%80%A3%E7%89%86%E5%99%A8%E6%9C%89%E9%97%9C">啟德有棚架塌下</a>及<a href="https://bit.ly/3WG72NN">藍田有挖泥機墜坡</a>。其中啟德是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塌棚事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稱,政府舉行「武林大會」,與建造業界不同持分者共商改善。不過有工業安全顧問認為大會無法根治問題,「只不過話俾人聽我做咗嘢」,他指重點在於建築物設計時,沒有預留位置安裝連牆器。</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X5W62EA0r3"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4799682_190f65860e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em></p>
+<p>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李光昇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就藍田的事故,他認為可能涉操作員人為錯誤,原應向前變成向後,另外亦有機會涉及斜坡及工作台承托力,具體原因需現場檢查。李光昇重申機手在開機前,應先步行一次路線,清楚了解現場情況。</p>
+<p>至於啟德塌棚事故,他認為與去年同樣發生在啟德的塌棚致兩死的事故原因一模一樣。整個棚架倒塌,反映是的連牆器(俗稱「拉掹」)失效。李光昇認為問題涉及設計,以玻璃幕牆為主的大廈,玻璃之間沒有預留約6mm的空隙供安裝連牆器。如果沒有預留位置,當工友安裝玻璃時便需解開連牆器,致令棚架有機會倒塌,「任何建築商皆無辦法,一塊玻璃點去綁啲嘢?」「有預留位睇唔到佢點解唔綁,下面嗰個(建築商)其實好無奈。」</p>
+<p>他明言當局擬舉辦的「武林大會」無法根治問題,「只不過話俾人聽我做咗嘢」。</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李光昇(右圖) (獨媒報導)本港連續兩日發生嚴重工業事故,包括啟德有棚架塌下及藍田有挖泥機墜坡。其中啟德是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塌棚事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稱,政府舉行「武林大會」,與建造業界不同持分者共商改善。不過有工業安全顧問認為大會無法根治問題,「只不過話俾人聽我做咗嘢」,他指重點在於建築物設計時,沒有預留位置安裝連牆器。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李光昇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就藍田的事故,他認為可能涉操作員人為錯誤,原應向前變成向後,另外亦有機會涉及斜坡及工作台承托力,具體原因需現場檢查。李光昇重申機手在開機前,應先步行一次路線,清楚了解現場情況。 至於啟德塌棚事故,他認為與去年同樣發生在啟德的塌棚致兩死的事故原因一模一樣。整個棚架倒塌,反映是的連牆器(俗稱「拉掹」)失效。李光昇認為問題涉及設計,以玻璃幕牆為主的大廈,玻璃之間沒有預留約6mm的空隙供安裝連牆器。如果沒有預留位置,當工友安裝玻璃時便需解開連牆器,致令棚架有機會倒塌,「任何建築商皆無辦法,一塊玻璃點去綁啲嘢?」「有預留位睇唔到佢點解唔綁,下面嗰個(建築商)其實好無奈。」 他明言當局擬舉辦的「武林大會」無法根治問題,「只不過話俾人聽我做咗嘢」。 省港盃實為川港盃? 2025-01-15T09:52:17+08:00 2025-01-15T09:52:17+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5/INMEDIA-%E7%9C%81%E6%B8%AF%E7%9B%83%E5%AF%A6%E7%82%BA%E5%B7%9D%E6%B8%AF%E7%9B%83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473596892_1016437933854413_807647931263717984_n.jp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em>題為編輯所擬。</em></p>
<p><strong>【公社一週雜記(2025/1/14)】</strong></p>
<p><strong>省港盃?</strong></p>
<p>首回合的公開售票要抽簽,令人大惑不解。上年越秀山的次回合賽事,入場人數就是幾千人,入座率大約是五成。而今次抽籤是真的有人會抽不到的。難道因為翻新過就要像啟德那樣要演練演練?</p>
@@ -183,7 +289,7 @@
<p>此外,新涌入的大批“难民流量”是否会鼓励小红书寻求更进一步的“出海”,或为海外用户推出商业模式,也有待观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篇报道认为,小红书提出要在2025年“从聚焦消费品行业向多行业需求扩展,并优化种草投放及商业产品能力”的目标或许有望“接住”流量,但其也质疑,小红书是否可能做到不做产品隔离的情况下,“平衡好多元文化表达与监管要求之间的关系”。</p>
<figure><small>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a data-anchor=""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href="mailto:editor@theinitium.com" class="copyright-link">端传媒编辑部</a>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 </small></figure> 端传媒实习记者 柱子 “洋抖难民”可以适应中国互联网规则吗?中国网友如何“维护社区生态“? 小红书带图评论的功能让交猫税变得很简单。哪怕帖子主题和猫咪无关,洋抖难民们都能通过发布猫咪图片获得上千点赞。网上截图 新年限时优惠:畅读会员首年9折(US$57);尊享会员首年75折(US$96,赠《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可随时取消续订。 1月13日,大量TikTok博主为了应对美国联邦法院对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禁令,在其账号表示将迁移到“REDnote”(注:小红书,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继续更新。很多TikTok用户将这个迁移行动视之为“对权威最后的反抗”。一时间,小红书上出现大量外国博主和英文贴文,小红书出现“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的标签,截至1月14日下午六时,该话题已有9.6万篇贴文、逾5350万阅读量,小红书还被戏称为“小洋书”。 自2020年起,两届美国政府多次就TikTok禁令进行提案、投票。2020年,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强制要求出售TikTok,称其“数据收集会让中国共产党获取美国人的个人和专有信息”。2024年4月,拜登正式签署禁令,要求TikTok剥离位于中国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否则将于1月19日面临在美国应用商店下架。 1月10日,美国最高法院就这项法案是否违反《第一修正案》举行辩论,最高法院倾向于维持TikTok禁令,这意味着1月19日后新用户将无法注册,TikTok也无法进行版本更新。已经安装的用户仍能进行使用,但随着时间推移,福布斯分析,无法更新的app性能将大幅降低。目前尚不清楚法院何时对此案作出最终裁决,但法院已宣布将于本周三(1月15日)公布对未决案件的意见,其中可能包括对TikTok禁令的裁决。 此前有分析认为美国TikTok用户或会转移至Facebook或Instagram等外国社交平台,没人想到仅有中文服务的小红书会成为迁移目的地。 小红书是总部位于上海的中文社交媒体,最初设计为美妆购物平台。千瓜调研平台数据指,小红书在2019年后的疫情期间实现大规模用户增长,目前拥有3亿月活跃用户,其中79%为女性。平台的用户购买力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2024年二次股票发行后估值约为170亿美元,此前已获得来自腾讯、阿里巴巴、真格基金、DST、红杉资本等13家公司的风险投资。 这款根植中国大陆的中文社交平台在1月13日晚冲上美国应用程序下载榜首,截至发稿前仍高居不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小红书在去年12月大约拥有130万美国移动用户。截至上周日,该应用下载量较前一周增长三倍。 目前没有具体数据显示小红书在过去一天内的下载人数。在TikTok #RedNote词条下,最高视频浏览量达到70万,而在小红书 #TikTok 词条下,浏览量累计达13.2亿。 一名小红书社区运营负责人对端传媒表示,目前自己和部分同事的运营工作没有因为英语用户的涌入受到太多影响,亦没有接到与英文审核相关的指令不过,在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话题关注量极大的情况下,端传媒观察小红书的热点榜单上,前二十名内并没有出现TikTok、美国相关内容。 “接受小红书隐私政策,甚至没看一眼”“对于权威的反抗”“告别我的间谍”“Cat Tax” 这群新用户被称为“TikTok Refugee”,中文译名“洋抖难民”,他们称此次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报复美国政府对TikTok的下架。一位用户发布的视频中写道,“我出于赌气,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小红书的隐私政策,甚至都没看一眼。是否允许app追踪手机动态?不用多说,拿去!”这则视频内容获得5万点赞。 一位用户发帖将这一批大规模迁移类比为“现代波士顿茶党”运动,称“我们在港口倾倒茶叶,因为被征收太多的税。而现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革命性时刻”。 在小红书评论区中,“洋抖难民”也给中文用户解释着他们到来的原因。在一个询问“为什么你们不去Instagram”的帖文下,坐标美国、用户名为初始设置的博主评论道,“这是对扎克伯格的厌恶。还有因为据说TikTok是因为中国间谍(Chinese Spy)被禁,所以有点像一种对权威的反抗。” TikTok用户选择迁移到小红书,或也与使用中国社交平台会遇到实名身份验证的“墙”有关。小红书可以直接在美国地区的应用商店下载,而其他中国的社交媒体,例如中国国内版本的抖音或短视频平台快手,则需要国内手机号和身份证件等双重验证,因此海外用户较难接触这些平台。 “Chinese Spy”(中国间谍)也成为两个平台上的热梗。很多“洋抖难民”在TikTok上“告别自己的中国间谍”。一位用户写道,“这就是我1月19日和我的中国间谍告别的场景,他给我的推荐算法无人能敌。”配图是《银河护卫队2》中养父Yondu牺牲自己拯救星爵,二人告别的场景。该视频获得20万点赞。 另一则帖文下,有人玩梗道,“我刚刚下载了小红书,我在想我会不会得到一个新的间谍,还是他们会重新分配我以前的那个。”评论回复道,“我觉得他们会重新分配你以前的那个,因为我今天刚下载,结果我的推荐页面已经很好地呈现出来了哈哈。” 很多“洋抖难民”对小红书的算法推荐界面感到亲切。有用户在TikTok分享自己的小红书账户界面,只要一直滑动下去,出现的全部都是说着英文的博主。 近期发生的Luigi刺杀美国医保公司CEO案件中,Luigi帅气的照片也成为连接两国网友的纽带。一位博主在视频中写道,“我刚用了这个app不到三小时,但是我看到Luigi视频的质量已经完全是大师级别,因为在我们这边关于Luigi的内容都被压下来了。” 洋抖难民们也很快发现了获得高赞的诀窍,即发布猫咪照片,网友称之为“Cat Tax(猫咪税)”。猫咪照片作为自我介绍封面,出现在难民们聚集的评论区里。小红书带图评论的功能让交猫税变得很简单。哪怕帖子主题和猫咪无关,洋抖难民们都能通过发布猫咪图片获得上千点赞。 此外,中文学习赛道也成为主流。大部分新用户不知道如何设置及隐藏小红书上的“收藏功能”,在他们的收藏夹里,很多人收藏的第一条视频即是“Useful Chinese”(实用中文)、“Verbs for Chinese Beginners”(给中文初学者的词汇)。一位博主最新发布的两条基础中文教学视频下,已经挤满IP地址为美国的用户。视频点赞量也从原来几百至几千的量级飞跃为上万。 只有部分“洋抖难民”的视频附有双语言字幕。目前,小红书官方并没有推出翻译辅助软件,平台自带的视频剪辑软件能够识别多语言字幕,但无法进行字幕翻译。大部分评论区里的“洋抖难民”表示自己使用了谷歌翻译,或使用ChatGPT。 日报|美出台AI新规管政策;“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港警要钟剑华妻儿助查 2025-01-14T21:28:00+08:00 2025-01-14T21:28:00+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itium/2025/01/14/INITIUM-%E6%97%A5%E6%8A%A5-%E7%BE%8E%E5%87%BA%E5%8F%B0ai%E6%96%B0%E8%A7%84%E7%AE%A1%E6%94%BF%E7%AD%96-tiktok%E9%9A%BE%E6%B0%91-%E6%B6%8C%E5%85%A5%E5%B0%8F%E7%BA%A2%E4%B9%A6-%E6%B8%AF%E8%AD%A6%E8%A6%81%E9%92%9F%E5%89%91%E5%8D%8E%E5%A6%BB%E5%84%BF%E5%8A%A9%E6%9F%A5 <blockquote><p><em>传TikTok或售马斯克;尹锡悦弹劾案庭审首场辩论结束;蓝绿再围绕陆配入籍年限争论</em></p></blockquote> <figure><img src="https://app.theinitium.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104/2025/01/63235/7f2c505afd6038087ee233d8b22da042-193632965_b969c1.jp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figcaption>2025年1月12日,印度阿拉哈巴德,人们在亚穆纳河畔观赏水上雷射表演。地球上规模最大朝圣集会、为期6周的印度教“大壶节”(Kumbh Mela)定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26日举行,吸引数百万信徒在恒河、亚穆纳河和神秘的萨拉斯瓦蒂河的交汇处进行沐浴仪式。2025年的节日与普通的大壶节相比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摄:Ritesh Shukla/Getty Images</figcaption> </figure>
+ </small></figure> 端传媒实习记者 柱子 “洋抖难民”可以适应中国互联网规则吗?中国网友如何“维护社区生态“? 小红书带图评论的功能让交猫税变得很简单。哪怕帖子主题和猫咪无关,洋抖难民们都能通过发布猫咪图片获得上千点赞。网上截图 新年限时优惠:畅读会员首年9折(US$57);尊享会员首年75折(US$96,赠《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可随时取消续订。 1月13日,大量TikTok博主为了应对美国联邦法院对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禁令,在其账号表示将迁移到“REDnote”(注:小红书,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继续更新。很多TikTok用户将这个迁移行动视之为“对权威最后的反抗”。一时间,小红书上出现大量外国博主和英文贴文,小红书出现“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的标签,截至1月14日下午六时,该话题已有9.6万篇贴文、逾5350万阅读量,小红书还被戏称为“小洋书”。 自2020年起,两届美国政府多次就TikTok禁令进行提案、投票。2020年,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强制要求出售TikTok,称其“数据收集会让中国共产党获取美国人的个人和专有信息”。2024年4月,拜登正式签署禁令,要求TikTok剥离位于中国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否则将于1月19日面临在美国应用商店下架。 1月10日,美国最高法院就这项法案是否违反《第一修正案》举行辩论,最高法院倾向于维持TikTok禁令,这意味着1月19日后新用户将无法注册,TikTok也无法进行版本更新。已经安装的用户仍能进行使用,但随着时间推移,福布斯分析,无法更新的app性能将大幅降低。目前尚不清楚法院何时对此案作出最终裁决,但法院已宣布将于本周三(1月15日)公布对未决案件的意见,其中可能包括对TikTok禁令的裁决。 此前有分析认为美国TikTok用户或会转移至Facebook或Instagram等外国社交平台,没人想到仅有中文服务的小红书会成为迁移目的地。 小红书是总部位于上海的中文社交媒体,最初设计为美妆购物平台。千瓜调研平台数据指,小红书在2019年后的疫情期间实现大规模用户增长,目前拥有3亿月活跃用户,其中79%为女性。平台的用户购买力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2024年二次股票发行后估值约为170亿美元,此前已获得来自腾讯、阿里巴巴、真格基金、DST、红杉资本等13家公司的风险投资。 这款根植中国大陆的中文社交平台在1月13日晚冲上美国应用程序下载榜首,截至发稿前仍高居不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小红书在去年12月大约拥有130万美国移动用户。截至上周日,该应用下载量较前一周增长三倍。 目前没有具体数据显示小红书在过去一天内的下载人数。在TikTok #RedNote词条下,最高视频浏览量达到70万,而在小红书 #TikTok 词条下,浏览量累计达13.2亿。 一名小红书社区运营负责人对端传媒表示,目前自己和部分同事的运营工作没有因为英语用户的涌入受到太多影响,亦没有接到与英文审核相关的指令不过,在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话题关注量极大的情况下,端传媒观察小红书的热点榜单上,前二十名内并没有出现TikTok、美国相关内容。 “接受小红书隐私政策,甚至没看一眼”“对于权威的反抗”“告别我的间谍”“Cat Tax” 这群新用户被称为“TikTok Refugee”,中文译名“洋抖难民”,他们称此次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报复美国政府对TikTok的下架。一位用户发布的视频中写道,“我出于赌气,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小红书的隐私政策,甚至都没看一眼。是否允许app追踪手机动态?不用多说,拿去!”这则视频内容获得5万点赞。 一位用户发帖将这一批大规模迁移类比为“现代波士顿茶党”运动,称“我们在港口倾倒茶叶,因为被征收太多的税。而现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革命性时刻”。 在小红书评论区中,“洋抖难民”也给中文用户解释着他们到来的原因。在一个询问“为什么你们不去Instagram”的帖文下,坐标美国、用户名为初始设置的博主评论道,“这是对扎克伯格的厌恶。还有因为据说TikTok是因为中国间谍(Chinese Spy)被禁,所以有点像一种对权威的反抗。” TikTok用户选择迁移到小红书,或也与使用中国社交平台会遇到实名身份验证的“墙”有关。小红书可以直接在美国地区的应用商店下载,而其他中国的社交媒体,例如中国国内版本的抖音或短视频平台快手,则需要国内手机号和身份证件等双重验证,因此海外用户较难接触这些平台。 “Chinese Spy”(中国间谍)也成为两个平台上的热梗。很多“洋抖难民”在TikTok上“告别自己的中国间谍”。一位用户写道,“这就是我1月19日和我的中国间谍告别的场景,他给我的推荐算法无人能敌。”配图是《银河护卫队2》中养父Yondu牺牲自己拯救星爵,二人告别的场景。该视频获得20万点赞。 另一则帖文下,有人玩梗道,“我刚刚下载了小红书,我在想我会不会得到一个新的间谍,还是他们会重新分配我以前的那个。”评论回复道,“我觉得他们会重新分配你以前的那个,因为我今天刚下载,结果我的推荐页面已经很好地呈现出来了哈哈。” 很多“洋抖难民”对小红书的算法推荐界面感到亲切。有用户在TikTok分享自己的小红书账户界面,只要一直滑动下去,出现的全部都是说着英文的博主。 近期发生的Luigi刺杀美国医保公司CEO案件中,Luigi帅气的照片也成为连接两国网友的纽带。一位博主在视频中写道,“我刚用了这个app不到三小时,但是我看到Luigi视频的质量已经完全是大师级别,因为在我们这边关于Luigi的内容都被压下来了。” 洋抖难民们也很快发现了获得高赞的诀窍,即发布猫咪照片,网友称之为“Cat Tax(猫咪税)”。猫咪照片作为自我介绍封面,出现在难民们聚集的评论区里。小红书带图评论的功能让交猫税变得很简单。哪怕帖子主题和猫咪无关,洋抖难民们都能通过发布猫咪图片获得上千点赞。 此外,中文学习赛道也成为主流。大部分新用户不知道如何设置及隐藏小红书上的“收藏功能”,在他们的收藏夹里,很多人收藏的第一条视频即是“Useful Chinese”(实用中文)、“Verbs for Chinese Beginners”(给中文初学者的词汇)。一位博主最新发布的两条基础中文教学视频下,已经挤满IP地址为美国的用户。视频点赞量也从原来几百至几千的量级飞跃为上万。 只有部分“洋抖难民”的视频附有双语言字幕。目前,小红书官方并没有推出翻译辅助软件,平台自带的视频剪辑软件能够识别多语言字幕,但无法进行字幕翻译。大部分评论区里的“洋抖难民”表示自己使用了谷歌翻译,或使用ChatGPT。 2024年度问卷|颠沛流离 2025-01-14T22:36:24+08:00 2025-01-14T22:36:2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matters/2025/01/14/MATTERS-2024%E5%B9%B4%E5%BA%A6%E9%97%AE%E5%8D%B7-%E9%A2%A0%E6%B2%9B%E6%B5%81%E7%A6%BB <p>我早早答过一次,以前的文章,都是写在其它地方,复制粘贴过来,那次难得用马特市的编辑器一次,就悲剧了,写半天看到左边有通知,点进去再回来,噢呵,没了。一生气差点想放弃今年的答卷了。所以,拖到现在。趁机吐槽一下,草稿箱自动保存了很多没用的草稿,为啥有用的没存上呢?</p><p>好吧,其实最该怪的是自己。</p><p>言归正传。</p><hr><ol><li><p>相比過去幾年,你覺得 2024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你有找到自己的節奏嗎?</p></li></ol><blockquote><p>怎么可能会漫长,简直瞬间就到头了。后半年颠沛流离,一直不在自己的节奏当中。以至于我经常很久发不了一篇文章,很久看了不一场电影,很久读不完一本书。2024年,是我在goodreads标记读书以来第一年没能完成阅读目标。年初订下50本,最终只读完了43本。整个9月,连1本也没有。那时深陷迷茫当中,不知父亲病情如何发展,不知未来何去何从。但是渐渐的,车到山前,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没有节奏的节奏。有时候甚至有点享受在其中。很久没睡的热炕,很久没经历过的寒冬,很久没生活在那么长的日照之下,很久不用管工作……</p></blockquote><blockquote><p>昨天傍晚走路去镇上取快递,月亮挂在天边,一路盯着我看。</p></blockquote><ol start="2"><li><p>分享你今年新發現或持續耕耘的領域(可以是新挖掘的興趣、專業領域、城市空間、自然秘境,也可以是一種對待自己或他人的方法)。</p></li></ol><blockquote><p>三月去了罗马和巴塞罗那。从帕尔玛岛乘船七个小时到巴塞,没看到海豚,也没看到鲸。十二月去了香港,香港人真多,饭馆也真多,山路真陡,跑了一场14公里的越野,腿疼了一周,也导致12月跑量没达标150公里。</p></blockquote><blockquote><p>十二月份还告别开了十一年的燃油车,换了台电车。此前纠结无数,最终稀里糊涂下订。经济下行,政府大范围补贴,某种程度上我是没禁住诱惑。 但电动汽车的智能化一直是吸引我的戒指,研究和摸索的过程充满焦虑又不乏兴奋。我从交了订金开始每天刷抖音和B站,看别人分享的低温续航,到现在快一个月了,终于认识到很多焦虑真的是社交媒体给的。像政治抑郁一样。我把车子开回老家哪天晚上,零下11度。老妈把炕烧太热我睡不着,不断用手机看车的电量、续航,到早上它整整掉了7KM续航。第二天晚上,我困得要死,一觉到天亮,它就只掉了2KM。 </p></blockquote><blockquote><p>在村里跑步也是从前没有的体验,看到很多逝去的时光,荒芜的田地,破败的房屋,阳光明媚,被路边晒太阳聊天的人盯着看,被狗追。 </p></blockquote><ol start="3"><li><p>今年你有什麼新獲得的身心平衡小訣竅?這些習慣或訣竅如何改變你的生活?</p></li></ol><blockquote><p>认命,妥协。</p></blockquote><blockquote><p>一度不知如何安置父母,很焦虑。后来送去养老院,不到一个月又进了重症室。再度接回家后,反而放松下来。这几个月,和哥姐轮流在家陪伴照顾,重拾年少时光。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生活既艰难又简单。刚冬天,手裂了几道口子,钻心疼。最近,随时戴手套,做饭是做饭的手套,洗碗是洗碗的手套,洗衣服又有洗衣服的手套,擦屎接尿还有专用的。 并且,决定就当个农村糙汉,尿完尿不洗手又能怎滴?伤就渐渐好了。</p></blockquote><ol start="4"><li><p>分享一個今年最好或最糟糕的時刻。回憶那個當下,你有什麼感受? </p></li></ol><blockquote><p>九月兄弟姐妹陪着父母在老家待了一个多月,老爷子死里逃生,事情反而变得棘手。这是人生很多荒唐和悲凉的时刻之一。很多很多年来最接近“团圆”的时间段,每天一起开荒,一起砍柴,一起重建破败的家园。白天一起吃饭,晚上一起在院子里生火,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听起来有些美好,是不是?然而像很多典型中国式家庭一样,大家各怀心事,顾左右而言它。到事情接近尾声时,争吵便接二连三。那天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在那里大吵一架,一哄而散。真惨。</p></blockquote><ol start="5"><li><p>今年對你具有意義的一段話、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場表演、一張照片(等),分享它的內容以及為你帶來的瞬間深刻時光,又或是啟發。</p></li></ol><blockquote><p>在2024年参加的最后一场马拉松比赛中跑了4小时40分,离我的PB还有半个小时的距离,但却是2020年以来的最好成绩。我觉得像经历了大病的人,在漫长的恢复当中于有点气馁之时,突然看到罅隙间透进来的一丝光亮。</p></blockquote><ol start="6"><li><p>今年透過什麼事情,讓你更認識了自己或他人?</p></li></ol><blockquote><p>今年两次面对如何安置父母的重大决策,当大哥的都选择了逃避。我也是很后来才知道,二十几年前,大姐病故,他也没有回家帮忙料理后事。</p></blockquote><ol start="7"><li><p>相比去年,今年你與自己的身體相處愉快嗎?</p></li></ol><blockquote><p>小的问题依然困扰,但庆幸没增加大的问题,基本愉快吧。</p></blockquote><ol start="8"><li><p>選一個時刻/當下/場景來代表 2024 年,你會選哪一個?</p></li></ol><blockquote><p>有次开车回家,错过了计划加油的服务区,下一个服务区的距离和里程表显示的剩余续航相差无几。不敢踩油门,跟在大货车后面,以低于八十公里的速度跑高速。再下一次离家,雨刮因为冰冻问题烧了保险,高速路上突然下起雨,看不清路,也是只敢跟着大货车龟速前行。</p></blockquote><blockquote><p>四个月跑了八千公里,而此前八个月,不到五千。 </p></blockquote><ol start="9"><li><p>寫一段很想對某個人說,但到了年末都還未能說出來的話。</p></li></ol><blockquote><p>想和我哥大醉一场,但他不喝酒。</p></blockquote><ol start="10"><li><p>請填空:2024,<strong>少喝点酒</strong> Matters.</p></li><li><p><a class="mention" href="https://matters.news/@Konjacfish" data-id="VXNlcjo2NjQ4Mw" data-user-name="Konjacfish" data-display-name="蒟蒻魚"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span>@蒟蒻魚</span></a> 来吧,趁农历年还没过,你也来玩吧。</p></li></ol> 阿布拉赫 我早早答过一次,以前的文章,都是写在其它地方,复制粘贴过来,那次难得用马特市的编辑器一次,就悲剧了,写半天看到左边有通知,点进去再回来,噢呵,没了。一生气差点想放弃今年的答卷了。所以,拖到现在。趁机吐槽一下,草稿箱自动保存了很多没用的草稿,为啥有用的没存上呢?好吧,其实最该怪的是自己。言归正传。相比過去幾年,你覺得 2024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你有找到自己的節奏嗎?怎么可能会漫长,简直瞬间就到头了。后半年颠沛流离,一直不在自己的节奏当中。以至于我经常很久发不了一篇文章,很久看了不一场电影,很久读不完一本书。2024年,是我在goodreads标记读书以来第一年没能完成阅读目标。年初订下50本,最终只读完了43本。整个9月,连1本也没有。那时深陷迷茫当中,不知父亲病情如何发展,不知未来何去何从。但是渐渐的,车到山前,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没有节奏的节奏。有时候甚至有点享受在其中。很久没睡的热炕,很久没经历过的寒冬,很久没生活在那么长的日照之下,很久不用管工作……昨天傍晚走路去镇上取快递,月亮挂在天边,一路盯着我看。分享你今年新發現或持續耕耘的領域(可以是新挖掘的興趣、專業領域、城市空間、自然秘境,也可以是一種對待自己或他人的方法)。三月去了罗马和巴塞罗那。从帕尔玛岛乘船七个小时到巴塞,没看到海豚,也没看到鲸。十二月去了香港,香港人真多,饭馆也真多,山路真陡,跑了一场14公里的越野,腿疼了一周,也导致12月跑量没达标150公里。十二月份还告别开了十一年的燃油车,换了台电车。此前纠结无数,最终稀里糊涂下订。经济下行,政府大范围补贴,某种程度上我是没禁住诱惑。 但电动汽车的智能化一直是吸引我的戒指,研究和摸索的过程充满焦虑又不乏兴奋。我从交了订金开始每天刷抖音和B站,看别人分享的低温续航,到现在快一个月了,终于认识到很多焦虑真的是社交媒体给的。像政治抑郁一样。我把车子开回老家哪天晚上,零下11度。老妈把炕烧太热我睡不着,不断用手机看车的电量、续航,到早上它整整掉了7KM续航。第二天晚上,我困得要死,一觉到天亮,它就只掉了2KM。 在村里跑步也是从前没有的体验,看到很多逝去的时光,荒芜的田地,破败的房屋,阳光明媚,被路边晒太阳聊天的人盯着看,被狗追。 今年你有什麼新獲得的身心平衡小訣竅?這些習慣或訣竅如何改變你的生活?认命,妥协。一度不知如何安置父母,很焦虑。后来送去养老院,不到一个月又进了重症室。再度接回家后,反而放松下来。这几个月,和哥姐轮流在家陪伴照顾,重拾年少时光。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生活既艰难又简单。刚冬天,手裂了几道口子,钻心疼。最近,随时戴手套,做饭是做饭的手套,洗碗是洗碗的手套,洗衣服又有洗衣服的手套,擦屎接尿还有专用的。 并且,决定就当个农村糙汉,尿完尿不洗手又能怎滴?伤就渐渐好了。分享一個今年最好或最糟糕的時刻。回憶那個當下,你有什麼感受? 九月兄弟姐妹陪着父母在老家待了一个多月,老爷子死里逃生,事情反而变得棘手。这是人生很多荒唐和悲凉的时刻之一。很多很多年来最接近“团圆”的时间段,每天一起开荒,一起砍柴,一起重建破败的家园。白天一起吃饭,晚上一起在院子里生火,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听起来有些美好,是不是?然而像很多典型中国式家庭一样,大家各怀心事,顾左右而言它。到事情接近尾声时,争吵便接二连三。那天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在那里大吵一架,一哄而散。真惨。今年對你具有意義的一段話、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場表演、一張照片(等),分享它的內容以及為你帶來的瞬間深刻時光,又或是啟發。在2024年参加的最后一场马拉松比赛中跑了4小时40分,离我的PB还有半个小时的距离,但却是2020年以来的最好成绩。我觉得像经历了大病的人,在漫长的恢复当中于有点气馁之时,突然看到罅隙间透进来的一丝光亮。今年透過什麼事情,讓你更認識了自己或他人?今年两次面对如何安置父母的重大决策,当大哥的都选择了逃避。我也是很后来才知道,二十几年前,大姐病故,他也没有回家帮忙料理后事。相比去年,今年你與自己的身體相處愉快嗎?小的问题依然困扰,但庆幸没增加大的问题,基本愉快吧。選一個時刻/當下/場景來代表 2024 年,你會選哪一個?有次开车回家,错过了计划加油的服务区,下一个服务区的距离和里程表显示的剩余续航相差无几。不敢踩油门,跟在大货车后面,以低于八十公里的速度跑高速。再下一次离家,雨刮因为冰冻问题烧了保险,高速路上突然下起雨,看不清路,也是只敢跟着大货车龟速前行。四个月跑了八千公里,而此前八个月,不到五千。 寫一段很想對某個人說,但到了年末都還未能說出來的話。想和我哥大醉一场,但他不喝酒。請填空:2024,少喝点酒 Matters.@蒟蒻魚 来吧,趁农历年还没过,你也来玩吧。 日报|美出台AI新规管政策;“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港警要钟剑华妻儿助查 2025-01-14T21:28:00+08:00 2025-01-14T21:28:00+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itium/2025/01/14/INITIUM-%E6%97%A5%E6%8A%A5-%E7%BE%8E%E5%87%BA%E5%8F%B0ai%E6%96%B0%E8%A7%84%E7%AE%A1%E6%94%BF%E7%AD%96-tiktok%E9%9A%BE%E6%B0%91-%E6%B6%8C%E5%85%A5%E5%B0%8F%E7%BA%A2%E4%B9%A6-%E6%B8%AF%E8%AD%A6%E8%A6%81%E9%92%9F%E5%89%91%E5%8D%8E%E5%A6%BB%E5%84%BF%E5%8A%A9%E6%9F%A5 <blockquote><p><em>传TikTok或售马斯克;尹锡悦弹劾案庭审首场辩论结束;蓝绿再围绕陆配入籍年限争论</em></p></blockquote> <figure><img src="https://app.theinitium.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104/2025/01/63235/7f2c505afd6038087ee233d8b22da042-193632965_b969c1.jp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figcaption>2025年1月12日,印度阿拉哈巴德,人们在亚穆纳河畔观赏水上雷射表演。地球上规模最大朝圣集会、为期6周的印度教“大壶节”(Kumbh Mela)定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26日举行,吸引数百万信徒在恒河、亚穆纳河和神秘的萨拉斯瓦蒂河的交汇处进行沐浴仪式。2025年的节日与普通的大壶节相比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摄:Ritesh Shukla/Getty Images</figcaption> </figure>
<div id="block_fc1d3e5901dcf511b27c030e77b4a165" class="gutenberg-block block-explanation-note"><blockquote>
<p style="text-align: left">新年限时优惠:<a href="https://theinitium.com/plans#WkModal(checkout?subscription=1132&code=24EOYTOPBYKQocYx)">畅读会员首年9折</a>(US$57);<a href="https://theinitium.com/plans#WkModal(checkout?subscription=1139&code=24EOYTOPPY1R6O1q)">尊享会员首年75折</a>(US$96,赠《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可随时取消续订。</p>
</blockquote></div>
@@ -298,7 +404,18 @@
<p>大家樂總經理盧國輝向記者表示,是次計劃所提供的優惠券並未接受政府資助,成本由集團承擔。</p>
<p><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5932609_7dd978a5ee_b.jpg" alt="盧國輝 陳國基" /><br /><em>大家樂總經理 盧國輝(左)、政務司司長 陳國基(右)</em></p>
<p>陳國基稱,長者一般缺乏人際支援網絡,希望透過派發餐飲優惠劵表達社區對長者的關心,計劃現屬試驗性質,希望未來有更多餐飲集團參與。</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1月14日)在政總主持「愛心食肆 賞你惠食」啓動禮,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等出席。計劃將透過全港津助長者中心向約五萬名受惠人,派發由五間飲食集團提供的餐飲優惠券,當中包括25元大家樂焗豬扒飯及麥當勞魚柳包餐。 立法會議員 張宇人(左) 參與的五間飲食集團包括大快活、大家樂、太興飲食集團、美心集團及香港麥當勞,由張宇人邀請參與。計劃透過214間津助長者中心向約五萬名長者,包括獨居長者、雙老住戶和隱蔽長者派發五間餐飲集團的餐飲優惠券。每位受惠長者將獲發一套共五張優惠券,由年初一到三月底可憑券到五大集團以25元優惠價享用指定菜式。 大快活提供的菜式為咕嚕肉白飯及無味精老火湯,大家樂的菜式為一哥焗豬扒飯。太興則是叉燒煎蛋飯連飲品,長者亦可按需要選擇其他價值較高的食品。美心快餐的菜式則為無骨海南雞飯,麥當勞則有魚柳包餐。 大家樂總經理盧國輝向記者表示,是次計劃所提供的優惠券並未接受政府資助,成本由集團承擔。 大家樂總經理 盧國輝(左)、政務司司長 陳國基(右) 陳國基稱,長者一般缺乏人際支援網絡,希望透過派發餐飲優惠劵表達社區對長者的關心,計劃現屬試驗性質,希望未來有更多餐飲集團參與。 版權: 禁止衍生 樹仁研究指三成「Z世代」焦慮 在各年齡層中最高 2025-01-14T16:41:04+08:00 2025-01-14T16:41:0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4/INMEDIA-%E6%A8%B9%E4%BB%81%E7%A0%94%E7%A9%B6%E6%8C%87%E4%B8%89%E6%88%90-z%E4%B8%96%E4%BB%A3-%E7%84%A6%E6%85%AE-%E5%9C%A8%E5%90%84%E5%B9%B4%E9%BD%A1%E5%B1%A4%E4%B8%AD%E6%9C%80%E9%AB%98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4_1636-01.jp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你有焦慮我有焦慮,樹仁大學今日公布的一項有關心理創傷的跨世代研究顯示,香港的「Z世代」年輕人是焦慮、抑鬱和創傷後壓力徵狀最嚴重的群體,抗逆能力也較其他世代低,研究結果符合國際趨勢。</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1月14日)在政總主持「愛心食肆 賞你惠食」啓動禮,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等出席。計劃將透過全港津助長者中心向約五萬名受惠人,派發由五間飲食集團提供的餐飲優惠券,當中包括25元大家樂焗豬扒飯及麥當勞魚柳包餐。 立法會議員 張宇人(左) 參與的五間飲食集團包括大快活、大家樂、太興飲食集團、美心集團及香港麥當勞,由張宇人邀請參與。計劃透過214間津助長者中心向約五萬名長者,包括獨居長者、雙老住戶和隱蔽長者派發五間餐飲集團的餐飲優惠券。每位受惠長者將獲發一套共五張優惠券,由年初一到三月底可憑券到五大集團以25元優惠價享用指定菜式。 大快活提供的菜式為咕嚕肉白飯及無味精老火湯,大家樂的菜式為一哥焗豬扒飯。太興則是叉燒煎蛋飯連飲品,長者亦可按需要選擇其他價值較高的食品。美心快餐的菜式則為無骨海南雞飯,麥當勞則有魚柳包餐。 大家樂總經理盧國輝向記者表示,是次計劃所提供的優惠券並未接受政府資助,成本由集團承擔。 大家樂總經理 盧國輝(左)、政務司司長 陳國基(右) 陳國基稱,長者一般缺乏人際支援網絡,希望透過派發餐飲優惠劵表達社區對長者的關心,計劃現屬試驗性質,希望未來有更多餐飲集團參與。 版權: 禁止衍生 孫玉菡稱將舉行「武林大會」 與建造業界共商優化搭棚安全、工作流程 2025-01-14T17:23:42+08:00 2025-01-14T17:23:42+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4/INMEDIA-%E5%AD%AB%E7%8E%89%E8%8F%A1%E7%A8%B1%E5%B0%87%E8%88%89%E8%A1%8C-%E6%AD%A6%E6%9E%97%E5%A4%A7%E6%9C%83-%E8%88%87%E5%BB%BA%E9%80%A0%E6%A5%AD%E7%95%8C%E5%85%B1%E5%95%86%E5%84%AA%E5%8C%96%E6%90%AD%E6%A3%9A%E5%AE%89%E5%85%A8-%E5%B7%A5%E4%BD%9C%E6%B5%81%E7%A8%8B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4vhvhvj.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本港連續兩日發生工業事故,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今午表示,政府將與建造業界不同持分者共商,將舉行「武林大會」就搭棚安全、工地及施工流程進行優化,並探討利用科技加強棚架的安全:「將相關嘅所有唔同人士召埋一齊,盡量搵到個方法提升安全。」</p>
+<p>啟德新急症醫院地盤棚架昨日倒塌,造成11人受傷,藍田連德道今日有挖泥機墮坡壓毀垃圾車,導致3人受傷。孫玉菡今日出席活動後見傳媒,稱對事件非常關注,並向受傷的工人致以最深切慰問。</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x864A9W51J"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5707508_bdb2eec82b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資料圖片</em></p>
+<p>針對大型棚架安全,孫玉菡稱當局已循四大方向跟進,包括已對昨日事故的地盤發出停工通知書,並對全港性棚架展開大型巡查,及通過網頁、職安健手機應用程式向業界警示,並與業界包括承建商代表、棚業、玻璃幕牆公司進行共商:「一齊集思廣益,你可以視之為『武林大會』咁樣嘅形式。」</p>
+<p><strong>被問是否監管不足 孫玉菡:最重要是按安全守則作業</strong></p>
+<p>被問到接連發生意外,本港地盤現時是否存在監管不足的問題。孫玉菡就稱,地盤有不同工作流程,及清晰的工作守則,最重要是按安全守則作業,並建立安全文化。</p>
+<p>勞工處去年10月完成修訂及實施《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當時亦曾表示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加強地區巡邏的力度,記者追問具體數字。孫玉菡稱現時手上沒有相關統計資料,將後補予記者,惟重申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均想辦法加強巡查:「但人手資源唔係無限,我哋好多時候都要集中精力做風險高嘅地方。」</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5R45Bsm478" title=" "><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5913898_f3138a264c_b.jpg" width="1024" alt=" " /></a></p>
+<p><strong>孫玉菡:巡查是要加強業界防範及安全意識</strong></p>
+<p>《獨媒》則問孫玉菡,勞工處在完成調查後,會否公開昨日及今日的事故調查報告,並指在去年2月啟德塌棚後,勞工處亦曾進行全港巡查,相關巡查能否確保不再有同類型意外。</p>
+<p>孫玉菡強調,巡查是要加強業界防範及安全意識:「有時候有啲意外,未必係我哋意料之中,有巡查係希望盡量減低。」至於調查報告,孫玉菡就稱在法庭程序未完結前,當局不適宜披露相關資料。</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本港連續兩日發生工業事故,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今午表示,政府將與建造業界不同持分者共商,將舉行「武林大會」就搭棚安全、工地及施工流程進行優化,並探討利用科技加強棚架的安全:「將相關嘅所有唔同人士召埋一齊,盡量搵到個方法提升安全。」 啟德新急症醫院地盤棚架昨日倒塌,造成11人受傷,藍田連德道今日有挖泥機墮坡壓毀垃圾車,導致3人受傷。孫玉菡今日出席活動後見傳媒,稱對事件非常關注,並向受傷的工人致以最深切慰問。 資料圖片 針對大型棚架安全,孫玉菡稱當局已循四大方向跟進,包括已對昨日事故的地盤發出停工通知書,並對全港性棚架展開大型巡查,及通過網頁、職安健手機應用程式向業界警示,並與業界包括承建商代表、棚業、玻璃幕牆公司進行共商:「一齊集思廣益,你可以視之為『武林大會』咁樣嘅形式。」 被問是否監管不足 孫玉菡:最重要是按安全守則作業 被問到接連發生意外,本港地盤現時是否存在監管不足的問題。孫玉菡就稱,地盤有不同工作流程,及清晰的工作守則,最重要是按安全守則作業,並建立安全文化。 勞工處去年10月完成修訂及實施《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當時亦曾表示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加強地區巡邏的力度,記者追問具體數字。孫玉菡稱現時手上沒有相關統計資料,將後補予記者,惟重申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均想辦法加強巡查:「但人手資源唔係無限,我哋好多時候都要集中精力做風險高嘅地方。」 孫玉菡:巡查是要加強業界防範及安全意識 《獨媒》則問孫玉菡,勞工處在完成調查後,會否公開昨日及今日的事故調查報告,並指在去年2月啟德塌棚後,勞工處亦曾進行全港巡查,相關巡查能否確保不再有同類型意外。 孫玉菡強調,巡查是要加強業界防範及安全意識:「有時候有啲意外,未必係我哋意料之中,有巡查係希望盡量減低。」至於調查報告,孫玉菡就稱在法庭程序未完結前,當局不適宜披露相關資料。 版權: 禁止衍生 樹仁研究指三成「Z世代」焦慮 在各年齡層中最高 2025-01-14T16:41:04+08:00 2025-01-14T16:41:0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14/INMEDIA-%E6%A8%B9%E4%BB%81%E7%A0%94%E7%A9%B6%E6%8C%87%E4%B8%89%E6%88%90-z%E4%B8%96%E4%BB%A3-%E7%84%A6%E6%85%AE-%E5%9C%A8%E5%90%84%E5%B9%B4%E9%BD%A1%E5%B1%A4%E4%B8%AD%E6%9C%80%E9%AB%98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14_1636-01.jp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你有焦慮我有焦慮,樹仁大學今日公布的一項有關心理創傷的跨世代研究顯示,香港的「Z世代」年輕人是焦慮、抑鬱和創傷後壓力徵狀最嚴重的群體,抗逆能力也較其他世代低,研究結果符合國際趨勢。</p>
<p>樹大聯同四間院校今日公布《香港首個大型縱向研究——四代香港市民的心理健康和抗逆力:對逆境和創傷的反應》第一階段研究報告。研究於2023至2024年進行,以街頭採樣和滾雪球取樣方法,並以全港網上問卷調查收集數據。受訪的約一萬名香港市民中,研究團隊根據他們受訪時的年齡劃分為四個世代群體作比較,分別為戰後嬰兒潮、X世代、Y世代及Z世代,年齡分布由18至74歲,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症狀及創傷和逆境的比率。</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Fyb9p60a6R" title="DSC07588"><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64534377_3e4c2b27c1_b.jpg" width="1024" alt="DSC07588" /></a></p>
<p>研究發現,兩成市民分別有壓力、焦慮及抑鬱症狀。樹大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袁穎忻指情況與國際相約,相信是受大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p>
@@ -2470,153 +2587,4 @@
<p>报导还指,美国制裁盟国的现任部长,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匈牙利官员则批评制裁是美国的“报复行为”。</p>
<figure><small>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a data-anchor=""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href="mailto:editor@theinitium.com" class="copyright-link">端传媒编辑部</a>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 </small></figure> 腾讯等被美列为涉军企业中国回应;台湾蓝绿放缓罢免主张;中国部分禁止受美制裁油轮靠港;法国极右翼元老去世;美国制裁匈牙利一部长 2025年1月7日,俄占乌克兰顿涅茨克,俄乌战争期间,一位信徒在严重受损的圣伊维隆修道院参加东正教圣诞节礼拜。摄:Alexander Ermochenko/Reuters/达志影像 新年限时优惠:畅读会员首年9折(US$57);尊享会员首年75折(US$96,赠《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可随时取消续订。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路透社摄影记者Alexander Ermochenko:2025年1月7日,俄占乌克兰顿涅茨克,俄乌战争期间,一位信徒在严重受损的圣伊维隆修道院参加东正教圣诞节礼拜。 今天是2025年1月8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8条新闻: 特朗普表示不排除武力获取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 连日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有关拓展美国领土的言论引起关注。 在先前多次表示加拿大可以和美国合并之外,他还表示希望美国获得格陵兰岛和重新恢复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据《金融时报》报导,在1月7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要“对丹麦征收非常高的关税”,以施压后者将格陵兰岛出售给美国。他还表示控制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都是为了“国家安全原因”。 报导还指在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还提议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利坚湾”。 同日,特朗普之子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抵达格陵兰进行私人访问。 Meta放弃第三方事实核查并委任特朗普盟友入董事局 1月7日,Facebook创始人及Meta董事长扎克伯格在一段影片中宣布,将大幅减少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等平台上的审查和事实核查。 他在影片中表示,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Meta将“优先考虑言论自由”,并表示下属平台将“摆脱事实核查,用类似于X的社区笔记取而代之”,他还称:“事实查核人员政治偏见太大,破坏的信任比他们创造的信任还要多。” 另据《卫报》报导,Meta还在近日任命了包括特朗普盟友Dana White在内的多人加入其董事会。此前几日,曾任职英国副首相的自由民主党人纪理历(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也自该公司全球事务总裁的位置上离职,取而代之的是小布什时代任美国总统期间的副幕僚长Joel Kaplan。报导引述分析认为,Meta的一系列活动是大幅向特朗普示好的举措。 尹锡悦律师团称尹将配合调查,在野党质疑其已潜逃 韩国戒严风波仍在继续,尹锡悦的法律代理人团1月8日表示,若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向法院起诉或提请逮捕,尹锡悦会配合司法程序。 据韩联社报导,尹锡悦的律师团称其“无法回应调查机关依据无效的拘留令进行侦查”,只会回应具有司法管辖权的法院的程序。 韩联社报导还指韩国警方正在确认在野党提出的“总统尹锡悦从官邸潜逃”的说法。总统办公室则否认上述说法,并表示尹锡悦目前仍在总统官邸。 腾讯、宁德时代等中企被美国列为涉军企业,北京回应 美国国防部在1月7日表示,已将包括科技巨头腾讯控股和宁德时代(CATL)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和中国军方合作的公司名单。 据路透社报导,这一名单不立即涉及禁令,但会影响相关企业声誉,并警告美国实体和公司同相关企业业务合作的风险。 中国外交部新发言人郭嘉昆在1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相关情况时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划设各类名目的歧视性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他还称“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正当发展权利。” 台湾立法院朝野对立,蓝绿双方放出放缓罢免主张 台湾立法院朝野对立持续,此前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要罢免立法院正副院长韩国瑜、江启臣和41席国民党立委。蓝营则有国民党立委赖士葆回呛要“全面罢免”民进党38席立委。 1月8日,蓝绿阵营则均出现放缓罢免主张声音。 据中央社报导,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1月8日表示,党内府院之间还没有具体讨论罢免主张。他指“总召跟个别立委意见都尊重”,但也表示,新任总统与新国会上任不满一年,如果罢免变成全面对抗,“接下来执政怎么办,这都要考量。” 立法院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则在同日表示,国民党团没要提起要罢免民进党立委。他还在记者会上指控柯建铭是“完全执行赖清德的想法”。 中国山东省港口集团推出限制受美制裁油轮停靠政策 路透社1月7日独家报导指,中国的山东港口集团已禁止被美国制裁的油轮停靠其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的港口。 报导指,山东是受制裁的美国、伊朗和俄罗斯石油通过“影子船队”出口到中国的重要目的地,每月达到超过数百万桶原油,甚至更高规模。 分析指,这一举措可能是规避拜登政府卸任前会将推出的,对相关油轮的最新制裁。 法国极右翼元老让-玛里·勒庞去世 法国极右翼大党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前身“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的创始人、让-玛里·勒庞(Jean-Marie Le Pen),于1月7日去世。 让-玛里·勒庞出生于1928年,1972年创建“国民阵线”,主张大幅限制移民进入法国,并反对欧洲联盟和欧元区的设立。在社会议题上,他和“国民阵线”也主张保守的反堕胎、反同性婚姻、恢复死刑等立场。 他曾多次竞选法国总统,并曾在2022年进入第二轮选举。 2011年,他卸任党魁,由小女儿玛琳·勒庞继任。玛琳·勒庞继任后,两人因反犹太主义政治立场产生冲突,让-玛里·勒庞在2015年被开除党籍。 美国以腐败为由制裁匈牙利欧尔班政府一名部长 1月7日,美国宣布因涉嫌腐败,根据《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匈牙利总理维克多·欧尔班 ( Viktor Orbán ) 的助手安塔尔·罗甘(Antal Rogán)。 《卫报》报导指这一制裁将禁止其进入美国,禁止美国公司与其开展业务,并冻结其在美国管辖范围内的资产。 报导指,罗甘掌管著欧尔班的媒体机器和竞选宣传,同时也涉足匈牙利的情报部门。 报导还指,美国制裁盟国的现任部长,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匈牙利官员则批评制裁是美国的“报复行为”。 七日書|第二天:我不幹了 2025-01-08T21:14:20+08:00 2025-01-08T21:14:20+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matters/2025/01/08/MATTERS-%E4%B8%83%E6%97%A5%E6%9B%B8-%E7%AC%AC%E4%BA%8C%E5%A4%A9-%E6%88%91%E4%B8%8D%E5%B9%B9%E4%BA%86 <p>第二天<br class="smart">記一次你想要大喊「我不幹了!」的時刻</p><p>第一個閃現在腦海中的畫面,其實是在北京做外媒的新聞助理時,我一個人在外交公寓的辦公室裡,幫老闆整理整沓整沓的報銷單,要把它們一張張拍下來、或截圖、按順序整理好、再規規矩矩變成PDF,標上數字,還要填好幾份給英國看的spreadsheet,我要處理的許多單據裡,大到包括辦公室水電費,去銀行拿的匯款(還要用什麼U盾,開幾個APP...)小到一個租用充電寶的費用,通常要耗上幾個小時。</p><p>起初,我在幫她處理一些生活上事宜諸如搬沙發、買WI-FI盒子、修手機、買禮物等,也並不會有強烈地不想幹的感覺,能幫到老闆儘量就幫嘛。但是當我發現我每個月都固定要花費大量時間搞報銷等工作,而且總不能令她滿意:諸如標記的數字為什麼不放在同一個位置,衛生間的毛巾為什麼不整整齊齊搭好。終於有天,當她在外出差,做著我曾做過也知道我無比想做的採訪工作時,而我在辦公室整理瑣碎事務,邊整理邊覺得這完全不是我喜歡和我擅長的事、我在內心吶喊:我不想幹了!我也想出差想採訪想寫自己的報導。</p><p>後來我就這件事和她交涉過多次。有時候她說,是出於保護我的原因,有時候是說,不做好一些小事,怎麼信任我做其他事。</p><p>現在回頭來看,我那時也太不會好好溝通了,也太只想著做自己喜歡的事了。一份工作,即使跟最初期待的有所出入,也應該把交到你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雖然這件事某種程度上也無解,這個工種,在中國這樣特定的環境裡,天然就有這樣的矛盾吧。(注:中國護照持有者在內地的外媒工作就只能通過和外事辦簽合同做新聞助理,而沒法做外媒記者~)如果我多一些耐心,是否時日漸多,我會有更多機會做自己想做的英文報導?</p><p>沒法知道這個可能性了,我換了份工作,它彌補了這份工作的缺憾:有了相當大的故事自主權。基本上,從選題到找受訪者到寫稿以及後期,都要由我經手,可以說就是在做自己的故事。儘管隨之而來的壓力和挑戰也更大, 但初期我覺得非常充實。</p><p>好像也真的沒有了「我不幹了」的時刻。更多的是:為甚麼我沒能把它做得更好?</p><p>可見,人如果是做自己認可的喜歡的,出於內在動機的事情,很難會「我不幹了」,在壓力最大的時候,我也完成了我的任務,只不過,我無數次遺憾,它從來不夠「完美」。也因為這個原因,以及對過去不夠長性的反思,我在這個公司一直待了好久...</p><p>但是,在很多時刻,我也很懷念在外媒的那段經歷,或者說,那份工作也有很多我現在這份工作所沒有的,比如相對充裕的生活,那時候我在北京可以算是過中產階級的日子,現在在香港是窮人。比如,更國際的視角和平台,更多的自由時間,更不壓榨的工作環境...也開始在想,「喜歡」到底意味著甚麼,很明確喜歡做那些的時候,不會「我不幹了」,但是人也會變,慾望也在變...</p><p>最近很喜歡一句話:所有的「得」裡都有「失」。</p><p><br class="smart"></p> 盖比徐 第二天記一次你想要大喊「我不幹了!」的時刻第一個閃現在腦海中的畫面,其實是在北京做外媒的新聞助理時,我一個人在外交公寓的辦公室裡,幫老闆整理整沓整沓的報銷單,要把它們一張張拍下來、或截圖、按順序整理好、再規規矩矩變成PDF,標上數字,還要填好幾份給英國看的spreadsheet,我要處理的許多單據裡,大到包括辦公室水電費,去銀行拿的匯款(還要用什麼U盾,開幾個APP...)小到一個租用充電寶的費用,通常要耗上幾個小時。起初,我在幫她處理一些生活上事宜諸如搬沙發、買WI-FI盒子、修手機、買禮物等,也並不會有強烈地不想幹的感覺,能幫到老闆儘量就幫嘛。但是當我發現我每個月都固定要花費大量時間搞報銷等工作,而且總不能令她滿意:諸如標記的數字為什麼不放在同一個位置,衛生間的毛巾為什麼不整整齊齊搭好。終於有天,當她在外出差,做著我曾做過也知道我無比想做的採訪工作時,而我在辦公室整理瑣碎事務,邊整理邊覺得這完全不是我喜歡和我擅長的事、我在內心吶喊:我不想幹了!我也想出差想採訪想寫自己的報導。後來我就這件事和她交涉過多次。有時候她說,是出於保護我的原因,有時候是說,不做好一些小事,怎麼信任我做其他事。現在回頭來看,我那時也太不會好好溝通了,也太只想著做自己喜歡的事了。一份工作,即使跟最初期待的有所出入,也應該把交到你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雖然這件事某種程度上也無解,這個工種,在中國這樣特定的環境裡,天然就有這樣的矛盾吧。(注:中國護照持有者在內地的外媒工作就只能通過和外事辦簽合同做新聞助理,而沒法做外媒記者~)如果我多一些耐心,是否時日漸多,我會有更多機會做自己想做的英文報導?沒法知道這個可能性了,我換了份工作,它彌補了這份工作的缺憾:有了相當大的故事自主權。基本上,從選題到找受訪者到寫稿以及後期,都要由我經手,可以說就是在做自己的故事。儘管隨之而來的壓力和挑戰也更大, 但初期我覺得非常充實。好像也真的沒有了「我不幹了」的時刻。更多的是:為甚麼我沒能把它做得更好?可見,人如果是做自己認可的喜歡的,出於內在動機的事情,很難會「我不幹了」,在壓力最大的時候,我也完成了我的任務,只不過,我無數次遺憾,它從來不夠「完美」。也因為這個原因,以及對過去不夠長性的反思,我在這個公司一直待了好久...但是,在很多時刻,我也很懷念在外媒的那段經歷,或者說,那份工作也有很多我現在這份工作所沒有的,比如相對充裕的生活,那時候我在北京可以算是過中產階級的日子,現在在香港是窮人。比如,更國際的視角和平台,更多的自由時間,更不壓榨的工作環境...也開始在想,「喜歡」到底意味著甚麼,很明確喜歡做那些的時候,不會「我不幹了」,但是人也會變,慾望也在變...最近很喜歡一句話:所有的「得」裡都有「失」。 【蘋果案】黎智英:若香港有政治犯則不認為有法治和自由 官提醒黎被捕非關政治 2025-01-08T20:42:29+08:00 2025-01-08T20:42:29+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8%98%8B%E6%9E%9C%E6%A1%88-%E9%BB%8E%E6%99%BA%E8%8B%B1-%E8%8B%A5%E9%A6%99%E6%B8%AF%E6%9C%89%E6%94%BF%E6%B2%BB%E7%8A%AF%E5%89%87%E4%B8%8D%E8%AA%8D%E7%82%BA%E6%9C%89%E6%B3%95%E6%B2%BB%E5%92%8C%E8%87%AA%E7%94%B1-%E5%AE%98%E6%8F%90%E9%86%92%E9%BB%8E%E8%A2%AB%E6%8D%95%E9%9D%9E%E9%97%9C%E6%94%BF%E6%B2%BB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116_2.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今(1月8日)於高院(移師西九龍法院)踏入第116日審訊,黎智英第24日作供。黎在2020年11月的網上節目中提到,《國安法》威嚇到社會各界,但他認為市民已沒有爭取自由的空間,不能再有任何示威。辯方引述《國安法》指應當保障法治和人權,黎則表示:「如果這裡有政治犯的話,我不認為有法治和自由。」他又指當時自己已經被捕,相信香港將會出現政治犯。法官杜麗冰則提醒黎,他是因為香港的刑事罪行而被捕,而不是因為政治,問黎:「你明白嗎?」黎聽罷僅表示:「我明白你所說的話。」</p>
-<p><strong>黎稱對談節目前不會商討話題 「所有東西都是即興發生」</strong></p>
-<p>辯方大律師關文渭繼續主問,圍繞2020年11月的事件。2020年11月13日,黎在網上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與嘉賓、前港督彭定康對談。</p>
-<p>在辯方提問下,黎確認所有節目嘉賓均是經其私人助手 Mark Simon 或朋友介紹。辯方問到,在對談節目開始之前,黎有否跟另一名主持人 Mark Clifford 商量將會討論什麼話題,或者閱讀任何文件或資料。黎則表示沒有,又指:「所有東西都是即興發生。」辯方接著問,黎怎樣確保節目嘉賓不會利用這個平台來犯罪?黎表示當時沒有想過這個問題。</p>
-<p>黎在節目中指,港英政府雖然未有給予香港人民主,但是留下了一些自由的慣例(freedom institution),包括法治和言論自由等,當香港人意識到這些自由慣例被奪去,他們便因而上街抗爭。(“And that's why when we sense that our freedom and rule of law were about to be taken away, we all rose up and fight in the street.”)黎指若果200萬市民上街的話,會使政權感到害怕,所以他們推出《國安法》以鎮壓示威。(“If 2 million people went out and all that and that made them very scared and that's why they have to make their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ey have to now clamp down on us.”)辯方問黎是否在這裡意圖煽惑其他人上街?黎否認,稱只是道出事實。</p>
-<p><strong>黎自稱為政治犯 官:你是因為香港的刑事罪行而被捕</strong></p>
-<p>黎繼續在節目中稱,《國安法》威嚇到社會各界,但是強調要繼續爭取法治和自由,但他不認為市民還有這樣的空間,因為《國安法》已完全威嚇到人們,他們不能再有任何示威。(“But I'm afraid, yes, we have to go on and fight for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freedom. But I don't think we still have the space to do that beca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has totally intimidated people here that we can't have any demonstration.”)</p>
-<p>辯方提及,《國安法》第4條指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第5條指應當堅持法治原則,問黎是否知道。黎則表示:「如果這裡有政治犯的話,我不認為有法治和自由。」辯方追問,在節目播出當日、即2020年11月中的時候,香港是否有任何政治犯?黎稱:「我相信將會有,而當時我亦已經被捕。」</p>
-<p>法官杜麗冰向黎說:「你說你是一名政治犯,但是你不明白你是因為香港的刑事罪行而被捕的嗎?不是因為政治,而是被指控干犯罪行。」黎表示:「OK、OK。」杜官問黎:「你明白嗎?」黎僅表示:「我明白你所說的話。」杜官其後未有追問下去。</p>
-<p><strong>黎節目引述蓬佩奧說「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推測中美角力升級</strong></p>
-<p>辯方另展示2020年11月19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對話謄本。黎在節目中說,他愈是身陷險境,便愈能引起外界注意香港,又形容「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若入獄可能甚至更好」。他認為自己應該留在香港、令人們關注香港,尤其是當香港新聞在世界視野中愈來愈少。黎庭上解釋,街頭上沒有了示威、立法會中也沒有人抗爭,所以他更應該到處發聲,引起人們對香港的關注,即是透過進行網上對談節目。</p>
-<p>辯方問黎口中的「險境」是什麼。黎表示「迫害(persecution)」,辯方要求黎澄清是「檢控(prosecution)」還是「迫害(persecution)」,黎回答意思是檢控,但是:「我會說是『迫害』。」</p>
-<p>就「若入獄可能甚至更好」一句,辯方問黎是否打算刻意犯案來使自己入獄。黎否認並說:「我並不是瘋狂的。」</p>
-<p>黎亦在節目中引述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過「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份」(“You know like Pompeo says, that you know, Taiwan is never part of China.”),並指美國這樣說是利用台灣來使中美角力升級(“They say this (because) it's using Taiwan to raise up the bar of rivalry.”)。</p>
-<p>被問到上述言論意思,黎指台灣一直是敏感的議題,他認為美國會利用台灣作為焦點,提升與中國之間的角力標準,這是他的推測和分析。辯方追問黎有什麼基礎作出這樣的推測。黎表示乃基於美國提升台灣的地位,加上蓬佩奧說「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而他從未聽聞蓬佩奧說過類似言論,因此認為美國使中美角力升級。</p>
-<p>辯方追問:「透過說出不實的言論嗎?(蓬佩奧說)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黎則回答:「台灣是否中國的一部份,我認為歷史學家能夠回答你⋯⋯但我不能夠回答你。」</p>
-<p><strong>黎稱拜登政府應利用美國人對中國不滿情緒</strong></p>
-<p>黎續在節目表示,美國人對於中國有什麼概念或看法,很視乎拜登釋出什麼訊息。黎在庭上解釋,美國人因為疫情而對中國有怨恨情緒,他認為拜登政府應該利用美國人這種情緒。被問到是否鼓吹拜登政府針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黎否認,因為政治一向都是關乎人們的情緒。</p>
-<p>黎亦在節目中稱,特朗普不採取多邊主義,而是採取單邊主義(“Trump did not try to be multilateral, but unilateral.”)。黎庭上解釋,他的意思是指出特朗普採取單邊主義做法。辯方問黎主張採用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黎則稱,他當時只是想說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做法很有效。</p>
-<p>黎在節目中稱,特朗普使西方自由國家知道,若然他們沒有美國,他們便不能與中國產生槓桿作用(“... without the US they will have no leverage against China.”),因此只能向特朗普的政策靠攏。辯方問黎是否鼓吹外國針對中國進行敵對行為。黎否認,強調自己在陳述事實,解釋為什麼其他國家支持特朗普的政策,因為他們不能各自單獨地與中國交涉。</p>
-<p>黎在節目中指「我們最大的鎮壓者是中國,如果美國與中國能有效地交涉,我們會更加安全。我們會更自由,以及能夠更好地維持法治」。黎在庭上表示,他只是陳述中共的壓力,至於「安全」則意指免受國安法。</p>
-<p><strong>黎指現時市民不能自在地說出心中所想 屬「迫害」</strong></p>
-<p>辯方向黎出示2020年11月20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對話謄本,當日嘉賓為以色列前副總理、俄羅斯異見人士夏蘭斯基(Natan Sharansky)。</p>
-<p>黎在節目中稱,在如此高壓的迫害及對自由法治的打壓之下,「無可避免地我們的希望會被破滅,我們愈使希望破滅,我們便會愈弱勢。」(“Under such a high pressure of persecutions and clampdown on our freedom and rule of law, it's inevitable that our hope will be dashed, and the more we dash our hope, the weaker we get.”)</p>
-<p>被問到「高壓的迫害」是指什麼,黎說:「我認為政治壓力就是迫害」,他解釋:「我認為,如果你說了不當的言論,便會遭到拘捕」,可是以往市民有言論自由,可以自在地說出心中所想,如今卻不能這樣說,他認為這就是「迫害」。</p>
-<p>黎否認上述言論意圖引起對政府的憎恨,並強調只是向夏蘭斯基說出香港的實際情況。黎亦否認有意激使他人非法改變香港的既有制度,又指當時他們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有人認為他能激使別人的話是想法「天真」。</p>
-<p><strong>黎稱一旦入獄 全世界便會注意香港</strong></p>
-<p>黎接著在節目中稱,「我愈是身處險境,我便愈有效地使外界留意香港人。」(“The more dangerous (situation) I am in, the more effective I can br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outside world's people to Hong Kong.”)</p>
-<p>被問到「險境」的意思,黎表示:「我正在處於被人送入監獄的險境。」他提到自己正時已在監獄之中。辯方則著黎集中在2020年11月的時候,而非今日的情況。黎表示,當時人們亦肯定他會入獄,「因為我總是經常發聲,參與示威和爭取自由運動,總是處於示威的前線。」黎認為,一旦他入獄,新聞便會鋪天蓋地,那麼全世界便會注意香港。</p>
-<p>辯方問黎是否打算故意觸犯法律,以圖使外界注意香港?黎否認,並重申他只是談論當時的狀況。</p>
-<p><strong>黎稱不憎恨中共 惟中共使他自由受到威脅</strong></p>
-<p>黎在節目中說,西方過去20多年來模糊了道德界線,並且讓中國蓬勃發展,而中國卻利用經濟實力來向其他人加諸其價值,這種行為冒犯了全世界人民的體統。(“They let China flourish, you know, (and China) impose their value with their economic power, you know, the behaviour that's really offend(ed) the sense of decency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p>
-<p>辯方追問,為何當一個國家向其他國家加諸價值觀,而該價值觀與其他國家不一致的時候,就被形容為「冒犯了全世界人民的體統」?黎指遵守禮儀、做出恰當的行為才是符合世界的體統,但是中國以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交涉、不遵守規則,便會冒犯全世界的體統。</p>
-<p>辯方問黎是否意圖引起別人憎恨中央政府。黎否認,他稱雖然他有敵人,但是他不會有仇恨;他亦不會仇恨中共,並強調:「我就是無法仇恨。」辯方追問,黎既然沒有仇恨,那為何中共是敵人?黎僅說:「我交由法庭作出裁斷。」</p>
-<p>法官李素蘭追問黎,誰是他的敵人。黎指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的敵人,他在個人層面上亦有很多敵人。李素蘭問:「那麼中共呢?」黎回答,中共可以是他的敵人。</p>
-<p>辯方問黎認為中共憎恨他嗎?黎不認為中共憎恨他。辯方又問,那黎憎恨中共嗎?黎表示沒有。辯方問,那為何黎形容中共是他的潛在敵人(potential enemy)?黎回答:「因為中共,我的自由總是受到威脅。」</p>
-<p><strong>黎指政府害怕內地人擁有自由 杜官問若是如此為何寫入《基本法》?</strong></p>
-<p>黎在節目中稱,英國殖民政府雖然未有給予香港人民主,但是給予了法治、私有產權、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宗教自由等,「中國很害怕我們,因為我們與西方共同擁抱的價值對中國而言是很危險⋯⋯所以他們想打壓我們。」</p>
-<p>辯方問黎為何說中共「想鎮壓我們」,黎稱因為中共害怕中國人會因為香港的價值而受到影響。法官李素蘭問黎是否有意使中共成為人民的敵人?黎否認。</p>
-<p>法官杜麗冰提到,《基本法》保障香港有言論、集會及宗教自由等,「我們的確有這些」,問黎為何會在節目中說中國害怕中國人受到香港的價值影響?黎則指香港的確有這些自由,可是中國內地的人沒有這些自由,因政府害怕內地人擁有這些自由,他們也不想香港人影響到內地人。</p>
-<p>杜官追問,如果政府不想香港人擁有的自由會影響到中國內地人,那為什麼他們將這些自由寫入《基本法》?黎僅表示:「那麼問他們吧,不要問我。」他接著反問杜官:「你認為中國裡的中國人有言論自由、有宗教自由嗎?」</p>
-<p>杜官指現在不是談論中國內地,而是香港,並重申她的根本問題是,若然中國政府害怕香港擁有的自由,為何中國政府允許將言論自由等寫入《基本法》之中。黎僅重申,根本的問題是中國不容許人民有言論、宗教和集會自由,而中國害怕人民看到香港擁有自由,會受到影響。杜官聽罷表示仍然感到困惑,不過她不打算追問下去,著辯方律師繼續。</p>
-<p><strong>黎指中國投放大量金錢監控人民 否認煽惑內地人憎恨中央政府</strong></p>
-<p>黎在節目中稱,中國在監控系統及控制人民方面投放大量金錢,控制愈大,人民反抗便會愈大,用於監控的金錢便會愈多。辯方問黎是否有意煽惑中國內地人憎恨中央政府。黎失笑並反問:「我怎樣煽惑中國內地的人?當他們根本不知道我說過什麼,因為他們不被容許。」</p>
-<p>夏蘭斯基提到,希望美國總統能夠將科技方面與中國的合作,與新疆的維吾爾族、香港人和黎的命運扣連;黎表示贊同,並指這種扣連是很重要。黎庭上否認在這裡鼓吹美國針對中國實施制裁或敵對行動,又指如果認為上述言論能夠煽惑到人是很天真。辯方追問為何黎在節目中認同這種扣連很重要。黎表示,若美國能夠扣連的話,他及其他異見人士便會安全。</p>
-<p>案件明日續審。</p>
-<p>案件編號:HCCC51/2022</p>
-<p>第115天審訊:<br /><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105386/">Mark Simon曾支付1萬美元研究拜登兒子醜聞 黎智英:事前不知情</a></p>
-<p>第114天審訊:<br /><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105374/">黎智英節目稱台灣若跟隨美國政策將成「獨特國家」 庭上否認鼓吹台獨</a></p>
-<p>第113天審訊:<br /><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105273/">黎智英帖文指「中共同謀迫害香港人的惡行將會有後果」 官質疑意指制裁</a></p>
-<p>第112天審訊:<br /><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105264/">黎智英:言論自由包括保障說錯話的人 官質疑應先查核事實才發帖作指控</a></p>
-<p>第111天審訊:<br /><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105244/">黎智英:林卓廷7.21保護市民反被捕 國安法後運用法律更嚴</a></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今(1月8日)於高院(移師西九龍法院)踏入第116日審訊,黎智英第24日作供。黎在2020年11月的網上節目中提到,《國安法》威嚇到社會各界,但他認為市民已沒有爭取自由的空間,不能再有任何示威。辯方引述《國安法》指應當保障法治和人權,黎則表示:「如果這裡有政治犯的話,我不認為有法治和自由。」他又指當時自己已經被捕,相信香港將會出現政治犯。法官杜麗冰則提醒黎,他是因為香港的刑事罪行而被捕,而不是因為政治,問黎:「你明白嗎?」黎聽罷僅表示:「我明白你所說的話。」 黎稱對談節目前不會商討話題 「所有東西都是即興發生」 辯方大律師關文渭繼續主問,圍繞2020年11月的事件。2020年11月13日,黎在網上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與嘉賓、前港督彭定康對談。 在辯方提問下,黎確認所有節目嘉賓均是經其私人助手 Mark Simon 或朋友介紹。辯方問到,在對談節目開始之前,黎有否跟另一名主持人 Mark Clifford 商量將會討論什麼話題,或者閱讀任何文件或資料。黎則表示沒有,又指:「所有東西都是即興發生。」辯方接著問,黎怎樣確保節目嘉賓不會利用這個平台來犯罪?黎表示當時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黎在節目中指,港英政府雖然未有給予香港人民主,但是留下了一些自由的慣例(freedom institution),包括法治和言論自由等,當香港人意識到這些自由慣例被奪去,他們便因而上街抗爭。(“And that's why when we sense that our freedom and rule of law were about to be taken away, we all rose up and fight in the street.”)黎指若果200萬市民上街的話,會使政權感到害怕,所以他們推出《國安法》以鎮壓示威。(“If 2 million people went out and all that and that made them very scared and that's why they have to make their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ey have to now clamp down on us.”)辯方問黎是否在這裡意圖煽惑其他人上街?黎否認,稱只是道出事實。 黎自稱為政治犯 官:你是因為香港的刑事罪行而被捕 黎繼續在節目中稱,《國安法》威嚇到社會各界,但是強調要繼續爭取法治和自由,但他不認為市民還有這樣的空間,因為《國安法》已完全威嚇到人們,他們不能再有任何示威。(“But I'm afraid, yes, we have to go on and fight for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freedom. But I don't think we still have the space to do that beca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has totally intimidated people here that we can't have any demonstration.”) 辯方提及,《國安法》第4條指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第5條指應當堅持法治原則,問黎是否知道。黎則表示:「如果這裡有政治犯的話,我不認為有法治和自由。」辯方追問,在節目播出當日、即2020年11月中的時候,香港是否有任何政治犯?黎稱:「我相信將會有,而當時我亦已經被捕。」 法官杜麗冰向黎說:「你說你是一名政治犯,但是你不明白你是因為香港的刑事罪行而被捕的嗎?不是因為政治,而是被指控干犯罪行。」黎表示:「OK、OK。」杜官問黎:「你明白嗎?」黎僅表示:「我明白你所說的話。」杜官其後未有追問下去。 黎節目引述蓬佩奧說「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推測中美角力升級 辯方另展示2020年11月19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對話謄本。黎在節目中說,他愈是身陷險境,便愈能引起外界注意香港,又形容「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若入獄可能甚至更好」。他認為自己應該留在香港、令人們關注香港,尤其是當香港新聞在世界視野中愈來愈少。黎庭上解釋,街頭上沒有了示威、立法會中也沒有人抗爭,所以他更應該到處發聲,引起人們對香港的關注,即是透過進行網上對談節目。 辯方問黎口中的「險境」是什麼。黎表示「迫害(persecution)」,辯方要求黎澄清是「檢控(prosecution)」還是「迫害(persecution)」,黎回答意思是檢控,但是:「我會說是『迫害』。」 就「若入獄可能甚至更好」一句,辯方問黎是否打算刻意犯案來使自己入獄。黎否認並說:「我並不是瘋狂的。」 黎亦在節目中引述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過「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份」(“You know like Pompeo says, that you know, Taiwan is never part of China.”),並指美國這樣說是利用台灣來使中美角力升級(“They say this (because) it's using Taiwan to raise up the bar of rivalry.”)。 被問到上述言論意思,黎指台灣一直是敏感的議題,他認為美國會利用台灣作為焦點,提升與中國之間的角力標準,這是他的推測和分析。辯方追問黎有什麼基礎作出這樣的推測。黎表示乃基於美國提升台灣的地位,加上蓬佩奧說「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而他從未聽聞蓬佩奧說過類似言論,因此認為美國使中美角力升級。 辯方追問:「透過說出不實的言論嗎?(蓬佩奧說)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黎則回答:「台灣是否中國的一部份,我認為歷史學家能夠回答你⋯⋯但我不能夠回答你。」 黎稱拜登政府應利用美國人對中國不滿情緒 黎續在節目表示,美國人對於中國有什麼概念或看法,很視乎拜登釋出什麼訊息。黎在庭上解釋,美國人因為疫情而對中國有怨恨情緒,他認為拜登政府應該利用美國人這種情緒。被問到是否鼓吹拜登政府針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黎否認,因為政治一向都是關乎人們的情緒。 黎亦在節目中稱,特朗普不採取多邊主義,而是採取單邊主義(“Trump did not try to be multilateral, but unilateral.”)。黎庭上解釋,他的意思是指出特朗普採取單邊主義做法。辯方問黎主張採用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黎則稱,他當時只是想說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做法很有效。 黎在節目中稱,特朗普使西方自由國家知道,若然他們沒有美國,他們便不能與中國產生槓桿作用(“... without the US they will have no leverage against China.”),因此只能向特朗普的政策靠攏。辯方問黎是否鼓吹外國針對中國進行敵對行為。黎否認,強調自己在陳述事實,解釋為什麼其他國家支持特朗普的政策,因為他們不能各自單獨地與中國交涉。 黎在節目中指「我們最大的鎮壓者是中國,如果美國與中國能有效地交涉,我們會更加安全。我們會更自由,以及能夠更好地維持法治」。黎在庭上表示,他只是陳述中共的壓力,至於「安全」則意指免受國安法。 黎指現時市民不能自在地說出心中所想 屬「迫害」 辯方向黎出示2020年11月20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對話謄本,當日嘉賓為以色列前副總理、俄羅斯異見人士夏蘭斯基(Natan Sharansky)。 黎在節目中稱,在如此高壓的迫害及對自由法治的打壓之下,「無可避免地我們的希望會被破滅,我們愈使希望破滅,我們便會愈弱勢。」(“Under such a high pressure of persecutions and clampdown on our freedom and rule of law, it's inevitable that our hope will be dashed, and the more we dash our hope, the weaker we get.”) 被問到「高壓的迫害」是指什麼,黎說:「我認為政治壓力就是迫害」,他解釋:「我認為,如果你說了不當的言論,便會遭到拘捕」,可是以往市民有言論自由,可以自在地說出心中所想,如今卻不能這樣說,他認為這就是「迫害」。 黎否認上述言論意圖引起對政府的憎恨,並強調只是向夏蘭斯基說出香港的實際情況。黎亦否認有意激使他人非法改變香港的既有制度,又指當時他們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有人認為他能激使別人的話是想法「天真」。 黎稱一旦入獄 全世界便會注意香港 黎接著在節目中稱,「我愈是身處險境,我便愈有效地使外界留意香港人。」(“The more dangerous (situation) I am in, the more effective I can br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outside world's people to Hong Kong.”) 被問到「險境」的意思,黎表示:「我正在處於被人送入監獄的險境。」他提到自己正時已在監獄之中。辯方則著黎集中在2020年11月的時候,而非今日的情況。黎表示,當時人們亦肯定他會入獄,「因為我總是經常發聲,參與示威和爭取自由運動,總是處於示威的前線。」黎認為,一旦他入獄,新聞便會鋪天蓋地,那麼全世界便會注意香港。 辯方問黎是否打算故意觸犯法律,以圖使外界注意香港?黎否認,並重申他只是談論當時的狀況。 黎稱不憎恨中共 惟中共使他自由受到威脅 黎在節目中說,西方過去20多年來模糊了道德界線,並且讓中國蓬勃發展,而中國卻利用經濟實力來向其他人加諸其價值,這種行為冒犯了全世界人民的體統。(“They let China flourish, you know, (and China) impose their value with their economic power, you know, the behaviour that's really offend(ed) the sense of decency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辯方追問,為何當一個國家向其他國家加諸價值觀,而該價值觀與其他國家不一致的時候,就被形容為「冒犯了全世界人民的體統」?黎指遵守禮儀、做出恰當的行為才是符合世界的體統,但是中國以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交涉、不遵守規則,便會冒犯全世界的體統。 辯方問黎是否意圖引起別人憎恨中央政府。黎否認,他稱雖然他有敵人,但是他不會有仇恨;他亦不會仇恨中共,並強調:「我就是無法仇恨。」辯方追問,黎既然沒有仇恨,那為何中共是敵人?黎僅說:「我交由法庭作出裁斷。」 法官李素蘭追問黎,誰是他的敵人。黎指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的敵人,他在個人層面上亦有很多敵人。李素蘭問:「那麼中共呢?」黎回答,中共可以是他的敵人。 辯方問黎認為中共憎恨他嗎?黎不認為中共憎恨他。辯方又問,那黎憎恨中共嗎?黎表示沒有。辯方問,那為何黎形容中共是他的潛在敵人(potential enemy)?黎回答:「因為中共,我的自由總是受到威脅。」 黎指政府害怕內地人擁有自由 杜官問若是如此為何寫入《基本法》? 黎在節目中稱,英國殖民政府雖然未有給予香港人民主,但是給予了法治、私有產權、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宗教自由等,「中國很害怕我們,因為我們與西方共同擁抱的價值對中國而言是很危險⋯⋯所以他們想打壓我們。」 辯方問黎為何說中共「想鎮壓我們」,黎稱因為中共害怕中國人會因為香港的價值而受到影響。法官李素蘭問黎是否有意使中共成為人民的敵人?黎否認。 法官杜麗冰提到,《基本法》保障香港有言論、集會及宗教自由等,「我們的確有這些」,問黎為何會在節目中說中國害怕中國人受到香港的價值影響?黎則指香港的確有這些自由,可是中國內地的人沒有這些自由,因政府害怕內地人擁有這些自由,他們也不想香港人影響到內地人。 杜官追問,如果政府不想香港人擁有的自由會影響到中國內地人,那為什麼他們將這些自由寫入《基本法》?黎僅表示:「那麼問他們吧,不要問我。」他接著反問杜官:「你認為中國裡的中國人有言論自由、有宗教自由嗎?」 杜官指現在不是談論中國內地,而是香港,並重申她的根本問題是,若然中國政府害怕香港擁有的自由,為何中國政府允許將言論自由等寫入《基本法》之中。黎僅重申,根本的問題是中國不容許人民有言論、宗教和集會自由,而中國害怕人民看到香港擁有自由,會受到影響。杜官聽罷表示仍然感到困惑,不過她不打算追問下去,著辯方律師繼續。 黎指中國投放大量金錢監控人民 否認煽惑內地人憎恨中央政府 黎在節目中稱,中國在監控系統及控制人民方面投放大量金錢,控制愈大,人民反抗便會愈大,用於監控的金錢便會愈多。辯方問黎是否有意煽惑中國內地人憎恨中央政府。黎失笑並反問:「我怎樣煽惑中國內地的人?當他們根本不知道我說過什麼,因為他們不被容許。」 夏蘭斯基提到,希望美國總統能夠將科技方面與中國的合作,與新疆的維吾爾族、香港人和黎的命運扣連;黎表示贊同,並指這種扣連是很重要。黎庭上否認在這裡鼓吹美國針對中國實施制裁或敵對行動,又指如果認為上述言論能夠煽惑到人是很天真。辯方追問為何黎在節目中認同這種扣連很重要。黎表示,若美國能夠扣連的話,他及其他異見人士便會安全。 案件明日續審。 案件編號:HCCC51/2022 第115天審訊:Mark Simon曾支付1萬美元研究拜登兒子醜聞 黎智英:事前不知情 第114天審訊:黎智英節目稱台灣若跟隨美國政策將成「獨特國家」 庭上否認鼓吹台獨 第113天審訊:黎智英帖文指「中共同謀迫害香港人的惡行將會有後果」 官質疑意指制裁 第112天審訊:黎智英:言論自由包括保障說錯話的人 官質疑應先查核事實才發帖作指控 第111天審訊:黎智英:林卓廷7.21保護市民反被捕 國安法後運用法律更嚴 版權: 禁止衍生 巴塞表演賽主辦單位稱申請場地被拒 籲啟德重新審視 2025-01-08T20:35:08+08:00 2025-01-08T20:35:08+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5%B7%B4%E5%A1%9E%E8%A1%A8%E6%BC%94%E8%B3%BD%E4%B8%BB%E8%BE%A6%E5%96%AE%E4%BD%8D%E7%A8%B1%E7%94%B3%E8%AB%8B%E5%A0%B4%E5%9C%B0%E8%A2%AB%E6%8B%92-%E7%B1%B2%E5%95%9F%E5%BE%B7%E9%87%8D%E6%96%B0%E5%AF%A9%E8%A6%96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banbnbvh.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有傳媒早前報道,西甲勁旅巴塞隆拿將在今年暑假來港,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進行表演賽。該場表演賽的主辦單位宏美廣告娛樂集團今日發新聞稿,稱不會向當局申請任何資助,在上月曾向啟德申請7月27日進行比賽,遭對方拒絕,呼籲園方重新審視場地申請。啟德體育園回覆傳媒查詢時稱,曾收到宏美集團租用啟德體育園場地的查詢,其後向宏美集團要求提交申請文件,但至今尚未收到。園方強調,一般不會評論任何有關園區場地租賃安排的查詢,由於今次情况特殊,所以決定回應。</p>
-<p>有媒體報道早前指,英超球會利物浦有意到啟德體育園主場館進行表演賽,巴塞與其撞期,更引述消息稱主辦單位曾提出兩隊在該場地一起作賽。宏美廣告娛樂集團(Winman Group)今日向傳媒,以「萬眾期待巴塞隆拿7.27 擬在港作賽卻遇場地阻滯」為題發新聞稿,稱啟德體育園拒絕申請,令該項萬眾期待的足球盛事受阻。</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0ceTJH15Bg"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43598634_91167044c0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資料圖片</em></p>
-<p><strong>稱拒絕申請令盛事面臨不確定性</strong></p>
-<p>在新聞稿中,宏美廣告娛樂集團稱,啟德體育園舉辦的願景是成為「香港人的體育園」,並致力成為舉辦大型體育及娛樂活動的理想目的地,為香港「盛事之都」形象增添色彩,但園方拒絕申請,令該場盛事面臨不確定性。</p>
-<p>在比賽方面,宏美廣告娛樂集團表示正積極構思,邀請本地足球員參賽對戰,「讓他們有機會與世界頂級球員較量,從中吸取經驗,提升本地足球技術水平」,並「能激發香港青少年對足球的熱愛,為本地體育注入新動力」。</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j09d5cEf0t" title="465218330_1113813190100703_8096331008726689225_n"><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198237_961d7bbd38_b.jpg" width="1024" alt="465218330_1113813190100703_8096331008726689225_n" /></a><br /><em>巴塞隆拿Facebook圖片</em></p>
-<p><strong>主辦單位:一半練習門票免費派發 十分一門票80元</strong></p>
-<p>該公司又表示,已計劃在7月26日即巴塞隆拿練習環節中,安排一半的門票免費派發予基層家庭學童及弱勢社群,「讓他們親身感受國際級足球訓練」。至於比賽當中,亦會將10%的門票定價為每張港幣80元,「讓來自不同階層的市民也能負擔得起,親身參與盛事,共同感受足球的熱情與感染力」。</p>
-<p>在支出方面,宏美廣告娛樂集團就提到,「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將不會向當局申請任何資金資助,活動所有成本由主辦單位全額承擔,並透過與贊助商的合作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啟德體育園回覆傳媒查詢時稱,曾收到宏美集團租用啟德體育園場地的查詢,其後向宏美集團要求提交申請文件,但至今尚未收到。園方強調,一般不會評論任何有關園區場地租賃安排的查詢,由於今次情况特殊,所以決定回應。</p>
-<p><strong>文體旅局早前稱研設機制 避免令香港形象再受損</strong></p>
-<p>本港去年曾舉辦多場表演賽,包括阿根廷球王美斯率領美職球隊國際邁阿密訪港,但他未有上場,弄至滿城風雨。而上月舉行的皇馬巴塞傳奇球星表演賽,皇馬球星見面會亦被質疑貨不對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早前已表示,當局將研究設立機制,避免令香港形象受損事件再發生。</p>
-<p>中國香港足球總會昨日亦舉行記者會,特別釐清足總在表演賽中的角色,重申是支持者。有記者關注外隊暑假訪港的詳情,總幹事張炎有只表示,有「歐洲聯賽頂級隊伍」或會訪港。</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有傳媒早前報道,西甲勁旅巴塞隆拿將在今年暑假來港,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進行表演賽。該場表演賽的主辦單位宏美廣告娛樂集團今日發新聞稿,稱不會向當局申請任何資助,在上月曾向啟德申請7月27日進行比賽,遭對方拒絕,呼籲園方重新審視場地申請。啟德體育園回覆傳媒查詢時稱,曾收到宏美集團租用啟德體育園場地的查詢,其後向宏美集團要求提交申請文件,但至今尚未收到。園方強調,一般不會評論任何有關園區場地租賃安排的查詢,由於今次情况特殊,所以決定回應。 有媒體報道早前指,英超球會利物浦有意到啟德體育園主場館進行表演賽,巴塞與其撞期,更引述消息稱主辦單位曾提出兩隊在該場地一起作賽。宏美廣告娛樂集團(Winman Group)今日向傳媒,以「萬眾期待巴塞隆拿7.27 擬在港作賽卻遇場地阻滯」為題發新聞稿,稱啟德體育園拒絕申請,令該項萬眾期待的足球盛事受阻。 資料圖片 稱拒絕申請令盛事面臨不確定性 在新聞稿中,宏美廣告娛樂集團稱,啟德體育園舉辦的願景是成為「香港人的體育園」,並致力成為舉辦大型體育及娛樂活動的理想目的地,為香港「盛事之都」形象增添色彩,但園方拒絕申請,令該場盛事面臨不確定性。 在比賽方面,宏美廣告娛樂集團表示正積極構思,邀請本地足球員參賽對戰,「讓他們有機會與世界頂級球員較量,從中吸取經驗,提升本地足球技術水平」,並「能激發香港青少年對足球的熱愛,為本地體育注入新動力」。 巴塞隆拿Facebook圖片 主辦單位:一半練習門票免費派發 十分一門票80元 該公司又表示,已計劃在7月26日即巴塞隆拿練習環節中,安排一半的門票免費派發予基層家庭學童及弱勢社群,「讓他們親身感受國際級足球訓練」。至於比賽當中,亦會將10%的門票定價為每張港幣80元,「讓來自不同階層的市民也能負擔得起,親身參與盛事,共同感受足球的熱情與感染力」。 在支出方面,宏美廣告娛樂集團就提到,「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將不會向當局申請任何資金資助,活動所有成本由主辦單位全額承擔,並透過與贊助商的合作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啟德體育園回覆傳媒查詢時稱,曾收到宏美集團租用啟德體育園場地的查詢,其後向宏美集團要求提交申請文件,但至今尚未收到。園方強調,一般不會評論任何有關園區場地租賃安排的查詢,由於今次情况特殊,所以決定回應。 文體旅局早前稱研設機制 避免令香港形象再受損 本港去年曾舉辦多場表演賽,包括阿根廷球王美斯率領美職球隊國際邁阿密訪港,但他未有上場,弄至滿城風雨。而上月舉行的皇馬巴塞傳奇球星表演賽,皇馬球星見面會亦被質疑貨不對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早前已表示,當局將研究設立機制,避免令香港形象受損事件再發生。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昨日亦舉行記者會,特別釐清足總在表演賽中的角色,重申是支持者。有記者關注外隊暑假訪港的詳情,總幹事張炎有只表示,有「歐洲聯賽頂級隊伍」或會訪港。 過去兩年免試簽發駕照增至近七萬宗 內地佔近六萬 2025-01-08T18:10:32+08:00 2025-01-08T18:10:32+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9%81%8E%E5%8E%BB%E5%85%A9%E5%B9%B4%E5%85%8D%E8%A9%A6%E7%B0%BD%E7%99%BC%E9%A7%95%E7%85%A7%E5%A2%9E%E8%87%B3%E8%BF%91%E4%B8%83%E8%90%AC%E5%AE%97-%E5%85%A7%E5%9C%B0%E4%BD%94%E8%BF%91%E5%85%AD%E8%90%AC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_1801-01.jp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有議員提出質詢,問及本地駕駛考試及駕駛執照情況。目前根據法例,持有32個國家或地區駕駛執照的人士,可申請免試簽發本港駕駛執照。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數字顯示,2023年及2024年(截至11月)分別有67,471宗及68,231宗,當中內地(包括台灣及澳門)分別有59,679及61,477宗,佔88%及90%。近七萬宗的數字,比疫情前的2019年的近五萬宗增加逾三成。</p>
-<p>現時持有《道路交通(駕駛執照)規例》附表4所列國家或地區簽發的駕駛執照的人士,可向運輸署申請,免試簽發香港正式駕駛執照,駕駛私家車、輕型貨車、電單車及機動三輪車。過去三年,數字由2022年的28,868宗,增至2023年及2024年(截至11月)的67,471宗及68,231宗。當中以持中國內地執照者最多,佔近九成,其次為美國及英國,分別約千宗。</p>
-<p>近兩年接近七萬宗的數字,比疫情的數字有所增加。2019年免試簽發駕照的數字為49,819宗,而2014至2018年由46,685至49,867宗不等。</p>
-<p>提問的民建聯陳仲尼亦問及本港駕駛考試安排,運輸署指輪候路試時間已較高峰明顯改善,私家車合併試及輕型貨車合併試的平均輪候日數,由2022年超過300日回落至2024年12月底約190日,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0o378K49m2"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939559179_9f1098b72d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陳仲尼(資料圖片)</em></p>
-<p>署方在回覆中重申,公眾對駕駛考試需求持續上升,以接獲的駕駛考試表格數目計算,申請駕駛考試數目由2010年的11萬宗增加至2024年的約19萬宗,在15年間增幅逾七成。署方強調,在疫情後已竭力調撥資源補考,包括在可行情況下安排考牌主任在周六額外工作。運輸署又指,過去10年完成四輪招聘考牌主任的工作,將繼續透過招聘或延長聘用已退休的考牌主任填補空缺。</p>
-<p>申訴專員公署去年便曾就駕駛考試進行主動調查,建議靈活調配人力資源、增加考試場地等。運輸署則指,考試地點必須適合進行駕駛考試,包括能測試考生是否掌握所需駕駛技巧、有適當交通流量以觀察考生對不同道路情況的處理,同時亦要考慮有關地點附近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等,要覓得合適的土地有相當的難度。</p>
-<p>對於會否引入「電子化自動考車系統」的建議,運輸署未正面回應,只稱會研究在駕駛考試引入新科技協助評核。惟署方指大部分路試均在公共道路進行,而考試車輛屬私人擁有,須仔細考慮詳細安排,平衡有關科技是否能確切考量考生的駕駛技巧、保護考生私隱、具成本效益及持份者意見等因素。</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有議員提出質詢,問及本地駕駛考試及駕駛執照情況。目前根據法例,持有32個國家或地區駕駛執照的人士,可申請免試簽發本港駕駛執照。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數字顯示,2023年及2024年(截至11月)分別有67,471宗及68,231宗,當中內地(包括台灣及澳門)分別有59,679及61,477宗,佔88%及90%。近七萬宗的數字,比疫情前的2019年的近五萬宗增加逾三成。 現時持有《道路交通(駕駛執照)規例》附表4所列國家或地區簽發的駕駛執照的人士,可向運輸署申請,免試簽發香港正式駕駛執照,駕駛私家車、輕型貨車、電單車及機動三輪車。過去三年,數字由2022年的28,868宗,增至2023年及2024年(截至11月)的67,471宗及68,231宗。當中以持中國內地執照者最多,佔近九成,其次為美國及英國,分別約千宗。 近兩年接近七萬宗的數字,比疫情的數字有所增加。2019年免試簽發駕照的數字為49,819宗,而2014至2018年由46,685至49,867宗不等。 提問的民建聯陳仲尼亦問及本港駕駛考試安排,運輸署指輪候路試時間已較高峰明顯改善,私家車合併試及輕型貨車合併試的平均輪候日數,由2022年超過300日回落至2024年12月底約190日,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陳仲尼(資料圖片) 署方在回覆中重申,公眾對駕駛考試需求持續上升,以接獲的駕駛考試表格數目計算,申請駕駛考試數目由2010年的11萬宗增加至2024年的約19萬宗,在15年間增幅逾七成。署方強調,在疫情後已竭力調撥資源補考,包括在可行情況下安排考牌主任在周六額外工作。運輸署又指,過去10年完成四輪招聘考牌主任的工作,將繼續透過招聘或延長聘用已退休的考牌主任填補空缺。 申訴專員公署去年便曾就駕駛考試進行主動調查,建議靈活調配人力資源、增加考試場地等。運輸署則指,考試地點必須適合進行駕駛考試,包括能測試考生是否掌握所需駕駛技巧、有適當交通流量以觀察考生對不同道路情況的處理,同時亦要考慮有關地點附近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等,要覓得合適的土地有相當的難度。 對於會否引入「電子化自動考車系統」的建議,運輸署未正面回應,只稱會研究在駕駛考試引入新科技協助評核。惟署方指大部分路試均在公共道路進行,而考試車輛屬私人擁有,須仔細考慮詳細安排,平衡有關科技是否能確切考量考生的駕駛技巧、保護考生私隱、具成本效益及持份者意見等因素。 順豐速運贊助A巴 設寧靜室供自閉症人士紓緩情緒 2025-01-08T17:07:07+08:00 2025-01-08T17:07:07+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9%A0%86%E8%B1%90%E9%80%9F%E9%81%8B%E8%B4%8A%E5%8A%A9a%E5%B7%B4-%E8%A8%AD%E5%AF%A7%E9%9D%9C%E5%AE%A4%E4%BE%9B%E8%87%AA%E9%96%89%E7%97%87%E4%BA%BA%E5%A3%AB%E7%B4%93%E7%B7%A9%E6%83%85%E7%B7%92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_1659-01.jp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自閉症人士感官反應大,對環境轉變較敏感,在外出時會遇到不少困難。全港首架專為自閉症社群而設的藝術巴士「順豐速運A巴」今日起至2月16日在友邦嘉年華展出,巴士內設聲音體驗及展覽,讓公眾了解自閉症人士的需要和挑戰,上層則設寧靜室,為自閉症社群提供安靜環境,助他們調節情緒。</p>
-<p>「順豐速運A巴」為一架以共融為主題、專為自閉症群體設計的巴士,它以紫色為主,由退役巴士改裝而成。「A巴」由順豐速運贊助、藝術共融團體Q+A Art Foundation策劃。</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FR2H7473g7"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2612692_9fb9f0f2ba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strong>寧靜室內設軟墊 不設使用時間限制</strong></p>
-<p>「A巴」下層設聲音體驗及展覽,讓公眾了解自閉症人士的需要和挑戰,其中「等你的明信片」展出了100張由自閉症孩子(星兒)手繪的明信片,參觀者亦能為星兒創作明信片作交流。上層則設寧靜室,而房間內有軟墊,當自閉症人士遇到感官過載(Sensory Overload)時,寧靜室能減少對他們的刺激,使其更容易調節情緒。展出期間,「A巴」內亦會舉行多項藝術共融活動,如講座、真人圖書館及工作坊等,費用全免,加深大眾對自閉症的認識。</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8P17q19175"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511956_54e8dc37c4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3fR7FfMY82"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943105_e38cac4aeb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9G82PL209X"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521166_0a5269728b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405311w7Af"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521491_95925eeeb1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VusB397088"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2621962_59356947ff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UQ2xHp2881"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749274_61ae920285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p>
-<p>Q+A Art Foundation創辦人臧傲珊表示,「順豐速運A巴」中的「A」代表「Accessibility (無障礙)」、「Autism(自閉症社群)」、「Art(藝術)」、「All(共融)」。她望「A巴」能自閉症社群提供無障礙的配套,同時透過藝術實踐共融,將來可走到社區各處。</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39348oAy9r"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944325_d352ac02a7_b.jpg" width="1024" alt="無標題" /></a><br /><em>Q+A Art Foundation創辦人臧傲珊</em></p>
-<p>臧傲珊指,寧靜室沒有限制使用時間,也能多人同時使用,容許照顧者及自閉症人士一同進內,「你需要去靜嘅時候,你需要去有情緒嘅時候,你入一入嚟,我哋支持(support)你。It’s okay to be emotional. 」</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自閉症人士感官反應大,對環境轉變較敏感,在外出時會遇到不少困難。全港首架專為自閉症社群而設的藝術巴士「順豐速運A巴」今日起至2月16日在友邦嘉年華展出,巴士內設聲音體驗及展覽,讓公眾了解自閉症人士的需要和挑戰,上層則設寧靜室,為自閉症社群提供安靜環境,助他們調節情緒。 「順豐速運A巴」為一架以共融為主題、專為自閉症群體設計的巴士,它以紫色為主,由退役巴士改裝而成。「A巴」由順豐速運贊助、藝術共融團體Q+A Art Foundation策劃。 寧靜室內設軟墊 不設使用時間限制 「A巴」下層設聲音體驗及展覽,讓公眾了解自閉症人士的需要和挑戰,其中「等你的明信片」展出了100張由自閉症孩子(星兒)手繪的明信片,參觀者亦能為星兒創作明信片作交流。上層則設寧靜室,而房間內有軟墊,當自閉症人士遇到感官過載(Sensory Overload)時,寧靜室能減少對他們的刺激,使其更容易調節情緒。展出期間,「A巴」內亦會舉行多項藝術共融活動,如講座、真人圖書館及工作坊等,費用全免,加深大眾對自閉症的認識。 Q+A Art Foundation創辦人臧傲珊表示,「順豐速運A巴」中的「A」代表「Accessibility (無障礙)」、「Autism(自閉症社群)」、「Art(藝術)」、「All(共融)」。她望「A巴」能自閉症社群提供無障礙的配套,同時透過藝術實踐共融,將來可走到社區各處。 Q+A Art Foundation創辦人臧傲珊 臧傲珊指,寧靜室沒有限制使用時間,也能多人同時使用,容許照顧者及自閉症人士一同進內,「你需要去靜嘅時候,你需要去有情緒嘅時候,你入一入嚟,我哋支持(support)你。It’s okay to be emotional. 」 九龍灣車禍家屬路祭 電單車友駛過悼念 2025-01-08T16:18:26+08:00 2025-01-08T16:18:26+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4%B9%9D%E9%BE%8D%E7%81%A3%E8%BB%8A%E7%A6%8D%E5%AE%B6%E5%B1%AC%E8%B7%AF%E7%A5%AD-%E9%9B%BB%E5%96%AE%E8%BB%8A%E5%8F%8B%E9%A7%9B%E9%81%8E%E6%82%BC%E5%BF%B5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7.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九龍灣日前發生致命車禍,一名27歲電單車司機被交通警員追截,沿宏基街行駛期間,被一名休班海關關員阻擋去路,電單車失控硬撼防撞柱,司機當場傷重死亡。死者家屬及親友今午到事發現場路祭,有電單車車友獻花及駕車駛過悼念。</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Bj91Dq67Ys"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732851_d5ca77c00d_c.jpg" width="800"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0rQ2m5Hh81"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2833267_d52a225a5e_c.jpg" width="800" alt="無標題" /></a></p>
-<p>路祭在下午兩時開始,以道教儀式進行,約50名親友到場拜祭。地上放滿祭品,身穿黃袍的道士唱南音及吹號角招魂,親友及後陸續上前獻花,有人拿出紙巾拭淚,有人神情哀傷,需要旁人撐扶,儀式歷時約一小時結束。</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Da9cU5342g"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4157620_0d9f98fb3f_c.jpg" width="800" alt="無標題" /></a></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82f1G639Qg" title="無標題"><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2832792_ef7c2da603_c.jpg" width="800" alt="無標題" /></a></p>
-<p>涉事休班海關關員在當日被警方拘捕,涉嫌觸犯干預汽車罪,現正保釋候查。</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九龍灣日前發生致命車禍,一名27歲電單車司機被交通警員追截,沿宏基街行駛期間,被一名休班海關關員阻擋去路,電單車失控硬撼防撞柱,司機當場傷重死亡。死者家屬及親友今午到事發現場路祭,有電單車車友獻花及駕車駛過悼念。 路祭在下午兩時開始,以道教儀式進行,約50名親友到場拜祭。地上放滿祭品,身穿黃袍的道士唱南音及吹號角招魂,親友及後陸續上前獻花,有人拿出紙巾拭淚,有人神情哀傷,需要旁人撐扶,儀式歷時約一小時結束。 涉事休班海關關員在當日被警方拘捕,涉嫌觸犯干預汽車罪,現正保釋候查。 健康曲: 游詠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 2025-01-08T16:02:53+08:00 2025-01-08T16:02:53+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matters/2025/01/08/MATTERS-%E5%81%A5%E5%BA%B7%E6%9B%B2-%E6%B8%B8%E8%A9%A0-%E5%94%B1-a-i-%E6%9B%B2-%E8%A9%9E-%E4%BA%BA%E5%B7%A5%E6%99%BA%E8%B1%86 <figure class="embed embed-video" data-provider="youtube"><div class="iframe-container"><iframe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_yWrSiJDCq8?rel=0" loading="lazy"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iframe></div><figcaption>健康曲: 游詠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figcaption></figure><h2>健康曲: 游詠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h2><p>我的生活寫作課 - 健康與詩詞:</p><p>游詠 歌詞</p><p>晨曦微露霧蒙蒙,</p><p>湖面波光映日紅,</p><p>鍛鍊筋骨除病痛,</p><p><br class="smart"></p><p>破曉時分躍水中,</p><p>寒風拂面心不動,</p><p>水波潮來意更濃,</p><p><br class="smart"></p><p>*數載春秋勤練功,</p><p>像個健兒顯神通,</p><p>擁抱泳灘央水中,</p><p>身心舒泰樂無窮。</p><p><br class="smart"></p><p>晨泳好,身體壯,天天遊,病痛忘。</p><p>筋骨強,心情暢,四季水,都無恙。</p><p>泳友多,眾樂樂,晨泳人,樂趣多。*</p><p>重唱 *</p><p><br class="smart"><strong>隨筆文章: “游詠 “</strong></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5.html">tonkabean2016.blogsp...</a></p><p><br class="smart"><strong>健康曲:</strong></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PS_92Yoiw&list=PLWeR7IEFtxlrHbmNr3BcA-_Za5xQAKe55">www.youtube.com/watc...</a></p><p><br class="smart">我除了製作健康曲,也有製作故事曲和寫微故事, 有聲書等,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p><p>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me//">tonkabean.me/支</a><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me/%E6%94%AF%E6%8C%81%E8%88%87%E9%BC%93%E5%8B%B5/">持與鼓勵/</a></p><p>關於我:<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tonkabean.me/">tonkabean.me/</a></p><p><strong>故事選集</strong></p><p><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href="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matters.town/@tonkab...</a></p><p><br class="smart"></p> 東加豆 健康曲: 游詠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健康曲: 游詠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我的生活寫作課 - 健康與詩詞:游詠 歌詞晨曦微露霧蒙蒙,湖面波光映日紅,鍛鍊筋骨除病痛,破曉時分躍水中,寒風拂面心不動,水波潮來意更濃,*數載春秋勤練功,像個健兒顯神通,擁抱泳灘央水中,身心舒泰樂無窮。晨泳好,身體壯,天天遊,病痛忘。筋骨強,心情暢,四季水,都無恙。泳友多,眾樂樂,晨泳人,樂趣多。*重唱 *隨筆文章: “游詠 “tonkabean2016.blogsp...健康曲:www.youtube.com/watc...我除了製作健康曲,也有製作故事曲和寫微故事, 有聲書等,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關於我:tonkabean.me/故事選集matters.town/@tonkab... 「舉報濫用公屋獎」下周實施 成功舉報最多可獲三千元 2025-01-08T15:59:50+08:00 2025-01-08T15:59:50+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8%88%89%E5%A0%B1%E6%BF%AB%E7%94%A8%E5%85%AC%E5%B1%8B%E7%8D%8E-%E4%B8%8B%E5%91%A8%E5%AF%A6%E6%96%BD-%E6%88%90%E5%8A%9F%E8%88%89%E5%A0%B1%E6%9C%80%E5%A4%9A%E5%8F%AF%E7%8D%B2%E4%B8%89%E5%8D%83%E5%85%83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bjhggvhgv.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政府強調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今日就表示將於下周三(15日)實施「舉報濫用公屋獎」,舉報者必須以實名舉報,並由專責人員進行初步評審及面見。如最終成功向濫用公屋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委會將會向舉報人提供感謝狀及最高港幣3,000元現金獎勵。房委會亦特別設立「評審委員會」,審理每宗成功舉報的個案,以及多於一人向某一戶舉報的情況。</p>
-<p><strong>必須實名舉報 有專員評審面見</strong></p>
-<p>房委會表示,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去年12月31日已通過設立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並命名為「舉報濫用公屋獎」。其中舉報者資格為任何能提供真實確切資料令致房屋署成功向濫用公屋單位的人士發出遷出通知書的16歲或以上人士,但不能為房委會或房屋署的直接僱員,包括由房委會或房屋署直接聘任的公務員、合約員工以及透過顧問公司聘用執行房委會或房屋署職務的「個體聘用人員」。</p>
-<p>舉報人必須以實名舉報,並同時提出參與計劃﹐之後須由專責人員進行初步評審及面見,以確保資料真確。房委會強調,舉報人士的身份會絕對保密,房委會與房屋署亦不會向舉報人士透露調查的詳情及結果。</p>
-<p><strong>五種舉報途徑</strong></p>
-<p>舉報途徑有五種,舉報郵柬、房委會/房屋署網頁的電子表格、舉報熱線、電郵及通知屋邨辦事處等方式舉報。房委會稱,不論是否以指定格式表格舉報的人士,均會收到確認收悉舉報通知。房委會表示會透過派發舉報郵柬、屋邨張貼海報、房屋資訊台播放動畫錄像和文字訊息,以及房委會與房屋署網頁,宣傳有關計劃傳,並設立多種渠道方便及鼓勵市民舉報懷疑個案。</p>
-<p>至於在計劃實施前已實名向房屋署舉報的濫用公屋個案,房委會就稱若有關個案的調查尚未完結,在查明屬實並於計劃實施後,成功向濫用公屋的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屋署會主動聯絡有關人士,徵詢是否參與計劃。</p>
-<p><strong>設評審委員會 處理舉報爭議</strong></p>
-<p>早前有聲音質疑如何界定舉報者,或同一戶被多人舉報時是否要平分獎金。房委會指為免有關計劃被濫用,將設立由首長級人員擔任主席並作出最終決定的「評審委員會」。每宗可獲奬勵的舉報會由「評審委員會」審核,並審理性質複雜或有爭辯的個案,例如多於一人聲稱向某公屋單位發出「遷出通知書」是基於其提供的資訊。</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政府強調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今日就表示將於下周三(15日)實施「舉報濫用公屋獎」,舉報者必須以實名舉報,並由專責人員進行初步評審及面見。如最終成功向濫用公屋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委會將會向舉報人提供感謝狀及最高港幣3,000元現金獎勵。房委會亦特別設立「評審委員會」,審理每宗成功舉報的個案,以及多於一人向某一戶舉報的情況。 必須實名舉報 有專員評審面見 房委會表示,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去年12月31日已通過設立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並命名為「舉報濫用公屋獎」。其中舉報者資格為任何能提供真實確切資料令致房屋署成功向濫用公屋單位的人士發出遷出通知書的16歲或以上人士,但不能為房委會或房屋署的直接僱員,包括由房委會或房屋署直接聘任的公務員、合約員工以及透過顧問公司聘用執行房委會或房屋署職務的「個體聘用人員」。 舉報人必須以實名舉報,並同時提出參與計劃﹐之後須由專責人員進行初步評審及面見,以確保資料真確。房委會強調,舉報人士的身份會絕對保密,房委會與房屋署亦不會向舉報人士透露調查的詳情及結果。 五種舉報途徑 舉報途徑有五種,舉報郵柬、房委會/房屋署網頁的電子表格、舉報熱線、電郵及通知屋邨辦事處等方式舉報。房委會稱,不論是否以指定格式表格舉報的人士,均會收到確認收悉舉報通知。房委會表示會透過派發舉報郵柬、屋邨張貼海報、房屋資訊台播放動畫錄像和文字訊息,以及房委會與房屋署網頁,宣傳有關計劃傳,並設立多種渠道方便及鼓勵市民舉報懷疑個案。 至於在計劃實施前已實名向房屋署舉報的濫用公屋個案,房委會就稱若有關個案的調查尚未完結,在查明屬實並於計劃實施後,成功向濫用公屋的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屋署會主動聯絡有關人士,徵詢是否參與計劃。 設評審委員會 處理舉報爭議 早前有聲音質疑如何界定舉報者,或同一戶被多人舉報時是否要平分獎金。房委會指為免有關計劃被濫用,將設立由首長級人員擔任主席並作出最終決定的「評審委員會」。每宗可獲奬勵的舉報會由「評審委員會」審核,並審理性質複雜或有爭辯的個案,例如多於一人聲稱向某公屋單位發出「遷出通知書」是基於其提供的資訊。 版權: 禁止衍生 羅淑佩出席立法會回覆質詢 連番咳嗽至打斷發言 2025-01-08T15:43:58+08:00 2025-01-08T15:43:58+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7%BE%85%E6%B7%91%E4%BD%A9%E5%87%BA%E5%B8%AD%E7%AB%8B%E6%B3%95%E6%9C%83%E5%9B%9E%E8%A6%86%E8%B3%AA%E8%A9%A2-%E9%80%A3%E7%95%AA%E5%92%B3%E5%97%BD%E8%87%B3%E6%89%93%E6%96%B7%E7%99%BC%E8%A8%80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water_0.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日出席立法會,回覆兩條口頭質詢。她回答第二條質詢時,剛開始發言便連番咳嗽至無法繼續發言,並要求熱水。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稱「慢慢嚟,唔緊要」,羅在飲水後再停頓一會才能繼續發言。</p>
-<p>她回應的第二條質詢由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提出,問及發展演唱會經濟,提出邀請「四大天王」在啟德體育園的開幕典禮上舉辦大型演唱會打響頭炮。</p>
-<p>羅淑佩指啟德體育園大受歡迎,已與逾200個本港及海外機構接觸並進行商業洽談,具體詳情由主辦方公布。至於第一季的開幕活動,她指會有多名本港體藝明星帶來一連串精彩活動,未正面回應是否「四大天王」。</p>
-<p>吳傑莊指近日劉德華演唱會「遍地黃牛」,問及有否新對策,羅淑佩指會研究是否透過立法或刑事化處理,並與持份者保持溝通。李浩然稱在啟德體育園舉行活動,需先申請「臨時娛樂場所牌照」。羅淑佩指牌照有其必要,但會研究縮短申請所需時間。</p>
-<iframe width="315" height="560"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vSr4MrozMp8?si=j5k-eyikmVVyeqqt"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 allowfullscreen=""></iframe></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日出席立法會,回覆兩條口頭質詢。她回答第二條質詢時,剛開始發言便連番咳嗽至無法繼續發言,並要求熱水。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稱「慢慢嚟,唔緊要」,羅在飲水後再停頓一會才能繼續發言。 她回應的第二條質詢由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提出,問及發展演唱會經濟,提出邀請「四大天王」在啟德體育園的開幕典禮上舉辦大型演唱會打響頭炮。 羅淑佩指啟德體育園大受歡迎,已與逾200個本港及海外機構接觸並進行商業洽談,具體詳情由主辦方公布。至於第一季的開幕活動,她指會有多名本港體藝明星帶來一連串精彩活動,未正面回應是否「四大天王」。 吳傑莊指近日劉德華演唱會「遍地黃牛」,問及有否新對策,羅淑佩指會研究是否透過立法或刑事化處理,並與持份者保持溝通。李浩然稱在啟德體育園舉行活動,需先申請「臨時娛樂場所牌照」。羅淑佩指牌照有其必要,但會研究縮短申請所需時間。 版權: 禁止衍生 【港超聯】陳志康接任北區主教練 10年前曾執教太陽飛馬 2025-01-08T15:33:44+08:00 2025-01-08T15:33:4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6%B8%AF%E8%B6%85%E8%81%AF-%E9%99%B3%E5%BF%97%E5%BA%B7%E6%8E%A5%E4%BB%BB%E5%8C%97%E5%8D%80%E4%B8%BB%E6%95%99%E7%B7%B4-10%E5%B9%B4%E5%89%8D%E6%9B%BE%E5%9F%B7%E6%95%99%E5%A4%AA%E9%99%BD%E9%A3%9B%E9%A6%AC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hhgg.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em>北區提供圖片</em></p>
-<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港超聯球隊北區今日宣布易帥,由陳志康接替鮑家耀出任主教練,後者將轉任技術總監。翻查資料,陳志康對上一次成為球隊主教練,已要數到2015年出任太陽飛馬暫代主教練。</p>
-<p><strong>早前與冠名贊助商分手 北區今季港超聯未響勝鼓 </strong></p>
-<p>北區去季捲入「打假波」醜聞,原任主教練梁志榮疑涉案,球隊今季改聘鮑家耀任主教練,但成績未見理想,在10場港超聯賽事中仍未打開勝利之門。在剛過去的周日,<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9%AB%94%E8%82%B2/%E3%80%90%E6%B8%AF%E8%B6%85%E8%81%AF%E3%80%91%E5%8C%97%E5%8D%80%E9%A0%98%E5%85%88%E4%B8%89%E7%90%83%E9%81%AD%E6%B5%81%E6%B5%AA%E8%BF%AB%E5%92%8C-%E6%9C%B1%E6%B5%A9%E8%B3%A2%E5%9B%9E%E6%87%89%E8%88%87%E8%B4%8A%E5%8A%A9%E5%95%86%E5%88%86%E6%89%8B%EF%BC%9A%E6%9C%89%E6%88%91%E5%96%BA%E5%BA%A6%E4%B9%9C%E9%83%BD%E6%AD%A3%E5%B8%B8">北區更在領先三球的情況下,遭流浪迫和4:4</a>。此外,北區亦與冠名贊助商均業建築分手,主席朱浩賢指對方未有履行贊助承諾,將會自資七位數承擔餘下班費。</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2D9h8vg376" title="DSC_7109"><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920003520_24734b2dcb_b.jpg" width="1024" alt="DSC_7109" /></a></p>
-<p>該支地區球隊今日宣布易帥,由陳志康「復出」接替鮑家耀任主教練。現年48歲的陳志康,在球員年代曾效力南華、愉園等球隊,退役後曾任南華助教,在2012至2014年的兩個球季,曾任太陽飛馬主教練,更在2013/14年球季贏得香港足球明星選舉最佳教練,2015年重返太陽飛馬任暫代主教練。</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2f18m9FeZ3" title="DSC_2887"><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525657907_78bd55c98f_b.jpg" width="1024" alt="DSC_2887" /></a></p>
-<p><strong>曾任足總董事 牽頭成立香港職業足球員協會</strong></p>
-<p>陳志康在2019年曾任足總董事,成為歷來首名球員出身的董事,並牽頭成立香港職業足球員協會。在2021年12月,陳志康與現任澳門代表隊主教練的郭嘉諾,成立香港西甲足球學校,近年不時參與足球評述工作,去年亦有參與賀歲盃獻技。</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218Y40Ws27" title="DSC04641"><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700586_5792fc7998_b.jpg" width="1024" alt="DSC04641" /></a><br /><em>北區提供圖片</em></p>
-<p>陳志康今早已到京士柏運動場,出席及主持北區的操練,並與球隊主席朱浩賢、秘書長姚銘、副總監何國泉及助教洗家裕等合照。陳志康表示,當務之急是要提升球隊在港超聯的排名,認為是「壓力中一個明確的目標」。</p>
-<p>此外,陳志康稱初步感覺,北區中前場有不錯的創造力,惟近期成績欠佳導致信心不足,從而影響球員的發揮,現時需要加強防守,亦會繼續給予年輕球員上陣機會,希望營造北區成為「有獨特風格並富感染力的球隊」。</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北區提供圖片 【獨媒報導】港超聯球隊北區今日宣布易帥,由陳志康接替鮑家耀出任主教練,後者將轉任技術總監。翻查資料,陳志康對上一次成為球隊主教練,已要數到2015年出任太陽飛馬暫代主教練。 早前與冠名贊助商分手 北區今季港超聯未響勝鼓 北區去季捲入「打假波」醜聞,原任主教練梁志榮疑涉案,球隊今季改聘鮑家耀任主教練,但成績未見理想,在10場港超聯賽事中仍未打開勝利之門。在剛過去的周日,北區更在領先三球的情況下,遭流浪迫和4:4。此外,北區亦與冠名贊助商均業建築分手,主席朱浩賢指對方未有履行贊助承諾,將會自資七位數承擔餘下班費。 該支地區球隊今日宣布易帥,由陳志康「復出」接替鮑家耀任主教練。現年48歲的陳志康,在球員年代曾效力南華、愉園等球隊,退役後曾任南華助教,在2012至2014年的兩個球季,曾任太陽飛馬主教練,更在2013/14年球季贏得香港足球明星選舉最佳教練,2015年重返太陽飛馬任暫代主教練。 曾任足總董事 牽頭成立香港職業足球員協會 陳志康在2019年曾任足總董事,成為歷來首名球員出身的董事,並牽頭成立香港職業足球員協會。在2021年12月,陳志康與現任澳門代表隊主教練的郭嘉諾,成立香港西甲足球學校,近年不時參與足球評述工作,去年亦有參與賀歲盃獻技。 北區提供圖片 陳志康今早已到京士柏運動場,出席及主持北區的操練,並與球隊主席朱浩賢、秘書長姚銘、副總監何國泉及助教洗家裕等合照。陳志康表示,當務之急是要提升球隊在港超聯的排名,認為是「壓力中一個明確的目標」。 此外,陳志康稱初步感覺,北區中前場有不錯的創造力,惟近期成績欠佳導致信心不足,從而影響球員的發揮,現時需要加強防守,亦會繼續給予年輕球員上陣機會,希望營造北區成為「有獨特風格並富感染力的球隊」。 版權: 禁止衍生 羅淑佩稱知悉有球迷將赴韓看東亞盃 盼發展港足應援會 2025-01-08T13:37:03+08:00 2025-01-08T13:37:03+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7%BE%85%E6%B7%91%E4%BD%A9%E7%A8%B1%E7%9F%A5%E6%82%89%E6%9C%89%E7%90%83%E8%BF%B7%E5%B0%87%E8%B5%B4%E9%9F%93%E7%9C%8B%E6%9D%B1%E4%BA%9E%E7%9B%83-%E7%9B%BC%E7%99%BC%E5%B1%95%E6%B8%AF%E8%B6%B3%E6%87%89%E6%8F%B4%E6%9C%83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20250108ggvgvjh.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font color="#e4692b">【獨媒報導】</font>啟德體育園今年開幕,不少立法會議員關注如何推動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早(8日)在回答口頭質詢時就提到剛勝出東亞足球錦標賽外圍賽、7月到南韓參與決賽周的港隊,並指知悉有球迷已開始準備買作客球衣到韓國觀賽:「將來港隊喺香港打波嘅時候,中國香港代表隊我哋個球迷群,甚至會唔會去到一個應援會呢一類發展?」</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P5LFG4yNVb" title="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6.09"><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803713_74e4cbc88a_b.jpg" width="1024" alt="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6.09" /></a><br /><em>立法會截圖</em></p>
-<p><strong>稱港需按自身情況發展體育</strong></p>
-<p>新民黨何敬康提出口頭質詢,指內地及新加坡近年銳意發展體育產業,反觀香港的體育產業發展就遠遠落後,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增加價值的年均增長只有百分之2.35,詢問政府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措施,以及會否為體育產業化訂立績效指標。</p>
-<p>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強調政府一直透過「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及產業化」五大政策目標推動香港體育,並指2024至2025年度用於體育發展的預算開支為約79億元。她解釋,不同地區的條件及政策不盡相同,需要按自身情況完善香港體育「五化」政策,例如提高市民參與運動的意欲、舉行大型盛事吸引海外人士來港。她又提到啟德體育園即將開幕,香港代表隊將有更多機會於主場出賽,有助培育觀眾群及銷售紀念品。</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Np2u2XBcQB" title="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6.50"><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803708_89b994ae2c_b.jpg" width="1024" alt="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6.50" /></a><br /><em>立法會截圖</em></p>
-<p><strong>盼發展港足應援會</strong></p>
-<p>民建聯鄭泳舜及後發言,指「自己好喜歡支持港隊賽事」,但認為局方可以做得更好,問及香港隊伍是否可以在今年全運會後參加內地的聯賽或亞洲的聯賽,甚至在本港舉辦亞洲區聯賽,讓更多球迷有機會來港。</p>
-<p>羅淑佩以剛在港舉行的東亞足球錦標賽外圍賽為例,指港足成功晉身決賽周,並將於7月到南韓作賽:「見到除咗入場之外,我知道球迷已經開始準備買定作客波衫去南韓睇決賽周賽事。」她認為此舉可帶動出境旅遊及體育周邊產品:「將來港隊喺香港打波嘅時候,中國香港代表隊我哋個球迷群,甚至會唔會去到一個應援會呢一類發展?」</p>
-<p>她續稱,除了體育產業化,體育發展亦是市民對中國香港身份的「好大認同」,指港隊將會於會全運會上與各省市競技,「我哋喺全國裡面排第幾,相信大家都好關注,相信同鄭議員提嘅非常一致。」</p>
-<p>翻查資料,港足去年共有21場賽事,其中更有兩名球迷「全勤」跟隨港隊每一場比賽,早前獲香港足總致送紀念品表揚。現時本港已不乏由球迷自發組成的打氣團,包括香港力量及波台黐線佬。</p>
-</div></div></div><div class="field field-name-taxonomy-vocabulary-20 field-type-taxonomy-term-reference field-label-above"><div class="field-label">版權: </div><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a href="https://www.inmediahk.net/taxonomy/term/5068">禁止衍生</a></div></div></div>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啟德體育園今年開幕,不少立法會議員關注如何推動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早(8日)在回答口頭質詢時就提到剛勝出東亞足球錦標賽外圍賽、7月到南韓參與決賽周的港隊,並指知悉有球迷已開始準備買作客球衣到韓國觀賽:「將來港隊喺香港打波嘅時候,中國香港代表隊我哋個球迷群,甚至會唔會去到一個應援會呢一類發展?」 立法會截圖 稱港需按自身情況發展體育 新民黨何敬康提出口頭質詢,指內地及新加坡近年銳意發展體育產業,反觀香港的體育產業發展就遠遠落後,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增加價值的年均增長只有百分之2.35,詢問政府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措施,以及會否為體育產業化訂立績效指標。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強調政府一直透過「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及產業化」五大政策目標推動香港體育,並指2024至2025年度用於體育發展的預算開支為約79億元。她解釋,不同地區的條件及政策不盡相同,需要按自身情況完善香港體育「五化」政策,例如提高市民參與運動的意欲、舉行大型盛事吸引海外人士來港。她又提到啟德體育園即將開幕,香港代表隊將有更多機會於主場出賽,有助培育觀眾群及銷售紀念品。 立法會截圖 盼發展港足應援會 民建聯鄭泳舜及後發言,指「自己好喜歡支持港隊賽事」,但認為局方可以做得更好,問及香港隊伍是否可以在今年全運會後參加內地的聯賽或亞洲的聯賽,甚至在本港舉辦亞洲區聯賽,讓更多球迷有機會來港。 羅淑佩以剛在港舉行的東亞足球錦標賽外圍賽為例,指港足成功晉身決賽周,並將於7月到南韓作賽:「見到除咗入場之外,我知道球迷已經開始準備買定作客波衫去南韓睇決賽周賽事。」她認為此舉可帶動出境旅遊及體育周邊產品:「將來港隊喺香港打波嘅時候,中國香港代表隊我哋個球迷群,甚至會唔會去到一個應援會呢一類發展?」 她續稱,除了體育產業化,體育發展亦是市民對中國香港身份的「好大認同」,指港隊將會於會全運會上與各省市競技,「我哋喺全國裡面排第幾,相信大家都好關注,相信同鄭議員提嘅非常一致。」 翻查資料,港足去年共有21場賽事,其中更有兩名球迷「全勤」跟隨港隊每一場比賽,早前獲香港足總致送紀念品表揚。現時本港已不乏由球迷自發組成的打氣團,包括香港力量及波台黐線佬。 版權: 禁止衍生 梁熙倡限移民者「回流醫病」食窮政府 促政府「刀口向外」 2025-01-08T12:46:04+08:00 2025-01-08T12:46:04+08:00 https://agora0.github.io/post/inmedia/2025/01/08/INMEDIA-%E6%A2%81%E7%86%99%E5%80%A1%E9%99%90%E7%A7%BB%E6%B0%91%E8%80%85-%E5%9B%9E%E6%B5%81%E9%86%AB%E7%97%85-%E9%A3%9F%E7%AA%AE%E6%94%BF%E5%BA%9C-%E4%BF%83%E6%94%BF%E5%BA%9C-%E5%88%80%E5%8F%A3%E5%90%91%E5%A4%96 <img src="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column_images/1280-327.png" /><div class="field field-name-body field-type-text-with-summary field-label-hidden"><div class="field-items"><div class="field-item even"><p><em>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em></p>
-<p><font color="red">(獨媒報導)</font>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在立法會提出質詢,指有移居海外人士「回流醫病」,倡設離港限制。梁熙在會上稱,政府財赤下討論削減兩元乘車優惠,認為「對自己人呢就非常之嚴苛,對外人呢就非常之慷慨」、「食窮我哋既特區政府」,促政府「刀口向外」。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不同意「外人」的說法,指該些市民同持有香港身份證。</p>
-<p>梁熙在質詢中引述「意見」指,容許已移民者「回流醫病」「做法衍生額外及不必要的公帑開支,不符合本地社會最大利益」。他指目前只有部分福利政策如長者生活津貼設有離港限制,認為按政策一致性角度出發,應為所有福利政策及資助公營服務也設立離港限制,避免已移居海外人士繼續享有。</p>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shyWrS4OLK0?si=pHksZGdNCHnhiyxI"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 referrerpolicy="strict-origin-when-cross-origin" allowfullscreen=""></iframe><p>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本港人口自由流動,有助提升本港競爭力。他指政府在制訂社會福利措施需考慮多項複雜因素,而限制持有香港身份證人士使用福利「係一個好複雜嘅題目」。</p>
-<p>他又提到公營醫療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約3.9%,醫管局每年約900億撥款便服務全港市民約九成市民,在全球而言屬高效率。盧寵茂重申醫療服務有偶發及急切性,暫無意設立離港限制。</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97A1wTaRy3" title="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03.22"><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900540_c1f9b0405a_b.jpg" width="1024" alt="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03.22" /></a></p>
-<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p><em>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em></p>
-<p><strong>梁熙促政府「刀口向外」</strong></p>
-<p>梁熙指政府面臨財赤,社會討論是否應削減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對自己人呢就非常之嚴苛,對外人呢就非常之慷慨,津貼佢哋返嚟回流香港醫病,食窮我哋既特區政府。」他問當局能否「刀口向外」,將資源用於香港市民而非已移民的市民身上。</p>
-<p>盧寵茂回應稱,「我對於外人嗰個定義會有一個疑問喺度,因為呢啲梁議員提到嘅(市民),都仲係攞住香港身份證。點樣釐定一個攞住香港身份證嘅人係外人呢?特別係用『刀口向外』呢似乎重咗一啲,我哋都係希望照顧好曾經喺香港嘅市民。」他重申其他涉及福利金的社會福利,按年度計算及申請,醫療則有很多偶發性。</p>
-<p>民建聯陳克勤指公帑緊絀下,資源應集中服務「住喺香港」的市民,理解盧寵茂「醫者父母心」,但認為財赤下不應「慷納稅人之慨」。</p>
-<p><a data-flickr-embed="true" href="https://www.flickr.com/gp/inmediahk/v3ay2pN3Jz" title="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04.05"><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253478666_9bb69c479a_b.jpg" width="1024" alt="螢幕截圖 2025-01-08 下午12.04.05" /></a></p>
-<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p><em>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em></p>
-<p><strong>盧寵茂:回流醫療後亦可重新居港</strong></p>
-<p>盧寵茂再次重申,醫療服務屬連續性,「任何人、全香港750萬市民,有一日都可能會病,咁係咪大家想每一次你去睇醫生嘅時候,都問你,你過去一年係香港住咗幾耐呢?」他指市民「有咗病佢可以返嚟香港,既然佢都有身份證,佢可以回流之後呢,佢再住返喺度。」故考慮後認為如設相關限制,會對全港市民享用醫療服務構成阻滯,對醫護人員及全港市民皆是沉重壓力。他又指目前沒有「回流醫病」的數字,質疑「係咪好似坊間講到咁沉重呢?我哋有一個問號喺度。」</p>
-<p>選委界陳凱欣指沒有數字不等於不沉重,倡增設「彈性收費」,向非長居香港者收取半私家醫院的費用,並在住院服務先行。盧寵茂只重申所有持身份證的市民,除非進行年度審批資格,否則難以逐一向求診者查問居港日數。</p>
-<p>工聯會鄧家彪稱,特區政府亦支持市民回內地養老,如醫療設離港限制會否與其他政策有違背?盧寵茂回應稱「同意」。新民黨黎棟國認為如查核求診者是否居港屬「廢時失事」,阻礙前線醫護人員工作。</p>
-<p>民建聯陳勇問及英美例子,盧寵茂稱本港醫療系統特別,所有市民在無須醫療供款下獲97%資助,認為屬「優勢」及安全網。他指其他地方大多要求居住者購買保險,才可使用當地醫療服務,承認此同時為本港的缺點,難以確認求診者是否長居本港。</p>
-</div></div></div> 獨媒報導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 (獨媒報導)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在立法會提出質詢,指有移居海外人士「回流醫病」,倡設離港限制。梁熙在會上稱,政府財赤下討論削減兩元乘車優惠,認為「對自己人呢就非常之嚴苛,對外人呢就非常之慷慨」、「食窮我哋既特區政府」,促政府「刀口向外」。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不同意「外人」的說法,指該些市民同持有香港身份證。 梁熙在質詢中引述「意見」指,容許已移民者「回流醫病」「做法衍生額外及不必要的公帑開支,不符合本地社會最大利益」。他指目前只有部分福利政策如長者生活津貼設有離港限制,認為按政策一致性角度出發,應為所有福利政策及資助公營服務也設立離港限制,避免已移居海外人士繼續享有。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本港人口自由流動,有助提升本港競爭力。他指政府在制訂社會福利措施需考慮多項複雜因素,而限制持有香港身份證人士使用福利「係一個好複雜嘅題目」。 他又提到公營醫療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約3.9%,醫管局每年約900億撥款便服務全港市民約九成市民,在全球而言屬高效率。盧寵茂重申醫療服務有偶發及急切性,暫無意設立離港限制。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 梁熙促政府「刀口向外」 梁熙指政府面臨財赤,社會討論是否應削減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對自己人呢就非常之嚴苛,對外人呢就非常之慷慨,津貼佢哋返嚟回流香港醫病,食窮我哋既特區政府。」他問當局能否「刀口向外」,將資源用於香港市民而非已移民的市民身上。 盧寵茂回應稱,「我對於外人嗰個定義會有一個疑問喺度,因為呢啲梁議員提到嘅(市民),都仲係攞住香港身份證。點樣釐定一個攞住香港身份證嘅人係外人呢?特別係用『刀口向外』呢似乎重咗一啲,我哋都係希望照顧好曾經喺香港嘅市民。」他重申其他涉及福利金的社會福利,按年度計算及申請,醫療則有很多偶發性。 民建聯陳克勤指公帑緊絀下,資源應集中服務「住喺香港」的市民,理解盧寵茂「醫者父母心」,但認為財赤下不應「慷納稅人之慨」。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盧寵茂:回流醫療後亦可重新居港 盧寵茂再次重申,醫療服務屬連續性,「任何人、全香港750萬市民,有一日都可能會病,咁係咪大家想每一次你去睇醫生嘅時候,都問你,你過去一年係香港住咗幾耐呢?」他指市民「有咗病佢可以返嚟香港,既然佢都有身份證,佢可以回流之後呢,佢再住返喺度。」故考慮後認為如設相關限制,會對全港市民享用醫療服務構成阻滯,對醫護人員及全港市民皆是沉重壓力。他又指目前沒有「回流醫病」的數字,質疑「係咪好似坊間講到咁沉重呢?我哋有一個問號喺度。」 選委界陳凱欣指沒有數字不等於不沉重,倡增設「彈性收費」,向非長居香港者收取半私家醫院的費用,並在住院服務先行。盧寵茂只重申所有持身份證的市民,除非進行年度審批資格,否則難以逐一向求診者查問居港日數。 工聯會鄧家彪稱,特區政府亦支持市民回內地養老,如醫療設離港限制會否與其他政策有違背?盧寵茂回應稱「同意」。新民黨黎棟國認為如查核求診者是否居港屬「廢時失事」,阻礙前線醫護人員工作。 民建聯陳勇問及英美例子,盧寵茂稱本港醫療系統特別,所有市民在無須醫療供款下獲97%資助,認為屬「優勢」及安全網。他指其他地方大多要求居住者購買保險,才可使用當地醫療服務,承認此同時為本港的缺點,難以確認求診者是否長居本港。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small></figure> 腾讯等被美列为涉军企业中国回应;台湾蓝绿放缓罢免主张;中国部分禁止受美制裁油轮靠港;法国极右翼元老去世;美国制裁匈牙利一部长 2025年1月7日,俄占乌克兰顿涅茨克,俄乌战争期间,一位信徒在严重受损的圣伊维隆修道院参加东正教圣诞节礼拜。摄:Alexander Ermochenko/Reuters/达志影像 新年限时优惠:畅读会员首年9折(US$57);尊享会员首年75折(US$96,赠《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可随时取消续订。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路透社摄影记者Alexander Ermochenko:2025年1月7日,俄占乌克兰顿涅茨克,俄乌战争期间,一位信徒在严重受损的圣伊维隆修道院参加东正教圣诞节礼拜。 今天是2025年1月8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8条新闻: 特朗普表示不排除武力获取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 连日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有关拓展美国领土的言论引起关注。 在先前多次表示加拿大可以和美国合并之外,他还表示希望美国获得格陵兰岛和重新恢复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据《金融时报》报导,在1月7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要“对丹麦征收非常高的关税”,以施压后者将格陵兰岛出售给美国。他还表示控制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都是为了“国家安全原因”。 报导还指在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还提议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利坚湾”。 同日,特朗普之子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抵达格陵兰进行私人访问。 Meta放弃第三方事实核查并委任特朗普盟友入董事局 1月7日,Facebook创始人及Meta董事长扎克伯格在一段影片中宣布,将大幅减少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等平台上的审查和事实核查。 他在影片中表示,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Meta将“优先考虑言论自由”,并表示下属平台将“摆脱事实核查,用类似于X的社区笔记取而代之”,他还称:“事实查核人员政治偏见太大,破坏的信任比他们创造的信任还要多。” 另据《卫报》报导,Meta还在近日任命了包括特朗普盟友Dana White在内的多人加入其董事会。此前几日,曾任职英国副首相的自由民主党人纪理历(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也自该公司全球事务总裁的位置上离职,取而代之的是小布什时代任美国总统期间的副幕僚长Joel Kaplan。报导引述分析认为,Meta的一系列活动是大幅向特朗普示好的举措。 尹锡悦律师团称尹将配合调查,在野党质疑其已潜逃 韩国戒严风波仍在继续,尹锡悦的法律代理人团1月8日表示,若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向法院起诉或提请逮捕,尹锡悦会配合司法程序。 据韩联社报导,尹锡悦的律师团称其“无法回应调查机关依据无效的拘留令进行侦查”,只会回应具有司法管辖权的法院的程序。 韩联社报导还指韩国警方正在确认在野党提出的“总统尹锡悦从官邸潜逃”的说法。总统办公室则否认上述说法,并表示尹锡悦目前仍在总统官邸。 腾讯、宁德时代等中企被美国列为涉军企业,北京回应 美国国防部在1月7日表示,已将包括科技巨头腾讯控股和宁德时代(CATL)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和中国军方合作的公司名单。 据路透社报导,这一名单不立即涉及禁令,但会影响相关企业声誉,并警告美国实体和公司同相关企业业务合作的风险。 中国外交部新发言人郭嘉昆在1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相关情况时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划设各类名目的歧视性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他还称“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正当发展权利。” 台湾立法院朝野对立,蓝绿双方放出放缓罢免主张 台湾立法院朝野对立持续,此前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要罢免立法院正副院长韩国瑜、江启臣和41席国民党立委。蓝营则有国民党立委赖士葆回呛要“全面罢免”民进党38席立委。 1月8日,蓝绿阵营则均出现放缓罢免主张声音。 据中央社报导,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1月8日表示,党内府院之间还没有具体讨论罢免主张。他指“总召跟个别立委意见都尊重”,但也表示,新任总统与新国会上任不满一年,如果罢免变成全面对抗,“接下来执政怎么办,这都要考量。” 立法院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则在同日表示,国民党团没要提起要罢免民进党立委。他还在记者会上指控柯建铭是“完全执行赖清德的想法”。 中国山东省港口集团推出限制受美制裁油轮停靠政策 路透社1月7日独家报导指,中国的山东港口集团已禁止被美国制裁的油轮停靠其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的港口。 报导指,山东是受制裁的美国、伊朗和俄罗斯石油通过“影子船队”出口到中国的重要目的地,每月达到超过数百万桶原油,甚至更高规模。 分析指,这一举措可能是规避拜登政府卸任前会将推出的,对相关油轮的最新制裁。 法国极右翼元老让-玛里·勒庞去世 法国极右翼大党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前身“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的创始人、让-玛里·勒庞(Jean-Marie Le Pen),于1月7日去世。 让-玛里·勒庞出生于1928年,1972年创建“国民阵线”,主张大幅限制移民进入法国,并反对欧洲联盟和欧元区的设立。在社会议题上,他和“国民阵线”也主张保守的反堕胎、反同性婚姻、恢复死刑等立场。 他曾多次竞选法国总统,并曾在2022年进入第二轮选举。 2011年,他卸任党魁,由小女儿玛琳·勒庞继任。玛琳·勒庞继任后,两人因反犹太主义政治立场产生冲突,让-玛里·勒庞在2015年被开除党籍。 美国以腐败为由制裁匈牙利欧尔班政府一名部长 1月7日,美国宣布因涉嫌腐败,根据《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匈牙利总理维克多·欧尔班 ( Viktor Orbán ) 的助手安塔尔·罗甘(Antal Rogán)。 《卫报》报导指这一制裁将禁止其进入美国,禁止美国公司与其开展业务,并冻结其在美国管辖范围内的资产。 报导指,罗甘掌管著欧尔班的媒体机器和竞选宣传,同时也涉足匈牙利的情报部门。 报导还指,美国制裁盟国的现任部长,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匈牙利官员则批评制裁是美国的“报复行为”。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docs/index.html b/docs/index.html
index 1f6a79c0f..bbd179900 100644
--- a/docs/index.html
+++ b/docs/index.html
@@ -36,6 +36,86 @@
+
+
+
+
+
+
+
+
+
+
+
+
+
+
+
+
+
+
+
+
省港盃實為川港盃?
2025-01-15 09:52
@@ -68,6 +148,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