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31
-0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31
-0
lines change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1
+ ---
2
+ title : 在非標準的道路上
3
+ date : 2025-01-12 23:03:17
4
+ categories :
5
+ - 雜七雜八
6
+ tags :
7
+ ---
8
+
9
+ 或多或少,小時候總是會幻想著自己能成就一番大事,或許是引領人類技術的企業家、創造偉大作品的藝術家、又或者是發現新理論的科學家。然而,學校和社會所給予的教育大多數是讓我們走向標準化的的道路。它們使用了共同的評量指標來衡量人的成就,學生時期是成績和排名、出社會後是金錢和地位。這樣的系統並非沒有價值,它能夠訓練人們成為社會運作所需要的小齒輪。儘管齒輪是有功用的,但是也可以輕易被其他齒輪替代。
10
+
11
+ 不僅如此,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這個過程,社會還發展出了各種方法。為了得到好的成績,因此有了補習班的存在;為了升遷或是加薪,坊間充斥著各種提昇工作技能、如何跳槽等等的書籍和課程。社會鼓勵著人們為這段已知的旅程做好事先規劃,考上好的大學、加入優秀的公司、透過跳槽或升遷提昇待遇、買房子、生孩子、並且讓孩子得到比自己更好的教育環境。每個階段都押上了截止日,透過社會的壓力以及與同齡者的比較,讓人不得不跟隨這樣的洪流前進。
12
+
13
+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常常會懷疑人生真的只是這樣而已嗎?
14
+
15
+ 最近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書或文章,包括黑馬思維、[ 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劃] ( /2024/10/06/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 ) 、知名創投 Paul Graham 的[ 如何做出偉大成就] ( https://www.paulgraham.com/greatwork.html ) 等等。其中有個同樣被反覆提及的論點,那就是不需要事先去設定目標,依據自己的特質,跟隨內心的好奇心不斷去探索。在探索的路上不是跟著外在價值行動,而是傾聽心中的聲音,保持彈性隨時轉向最適合自己的機會。原本按照社會標準化的流程只會產生出標準化的個體。可是由於每個人都不一樣,感興趣的東西也不同,追尋個人價值反而更能抵達前所未見的目的地。
16
+
17
+ 我想,往自己好奇的方向前進,雖然不一定真的能成就偉大的事業——那需要有運氣的加成——但是至少內心是滿足的。當能夠非常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能獲得自我實現的充實感。
18
+
19
+ 不過跟隨好奇心走,堅持在非標準化的道路,也並不那麼容易。特別當見到他人在典型社會期望下達成一個個人生目標的時候,會不斷迷惘自己是否走錯了路。** 「我是不是應該跟大家一樣比較好」這樣的疑惑時不時會浮現在心中** 。
20
+
21
+ 我自己是先嘗試忽略別人的目光,也不要和別人比較。當疑惑產生時,先問問:** 目前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我想做的?** 畢竟做想做的事情才能產生出滿足感。除此之外,這也能幫助我們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適當與人比較雖然可以協助定位自己,但更多的時候是消耗寶貴的內心能量。
22
+
23
+ 通常我也會把過去的經歷整理起來,這有兩個好處,第一是給予自己信心,原來我也已經成就了那麼多事情。第二則是從這些經歷中更加認識自我。現在的我是由過去的我做了種種決定而來的,從這些決策中可以看清心中真正的價值觀與動力。
24
+
25
+ 接下來,我會思考要怎麼往前進。人有追求自我成長的天性,同樣的工作做上千百次也是會感到煩膩。因此基於目前的位置持續往前進是有必要的。這點其實蠻困難的,特別有時候會覺得已經走到死胡同,一切都卡住了。這時能做的只有把所有潛在選項(或可能感興趣的事情)列出來,一一去嘗試看看。重點是不要停下來,不要害怕失敗。** 比起坐在那邊空想,唯有透過實際的行動才會知道某些選項可不可行,親身的經驗可以提供我們很多無法口語表達的資訊** 。
26
+
27
+ 和自己佩服的人共事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根據我的經驗,很多我很欽佩的技術大神,實際接觸後才會發現他們都是只是凡人。大多數時候,我們會遇到的困難,他們也會遇到,差別只是在他們肯花時間堅持下去,遵循內心對解決問題的渴望。這個認知會帶給自己極大的信心,** 人與人的差距在天份之前,更多是差在看待問題的態度上** 。
28
+
29
+ 最後,** 不要有只要某個事情達成了,一切都會變好的想法** 。這個事情可能是某個工作變化、學會某個技能、看完某本書。就我的經驗來說,任何事情的完成,個人本身並不會有什麼劇烈的變化。我還是我,我還是繼續期望著下個事情的完成能帶來改變。與其用著功利心投入目前做的事情,不如享受在當下。投入某個專案不是為了虛榮心,而是發自內心對這個專案有興趣。學習某個技術不是為了方便面試找工作,而是可以用這個它解決想解決的問題。雖然只是些微的動機差異,但是對最後成果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的巨大。
30
+
31
+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種開放式遊戲,那為什麼一定要按照被定義好的攻略來玩呢?或許有些人會追求能最快速地破關,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找出遊戲中能讓自己投入的元素才能帶來最大的娛樂價值吧!
You can’t perform that action at this time.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