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4 lines (20 loc) · 3.12 KB

999007.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4 lines (20 loc) · 3.12 KB

999007

Tags: Clan

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阅读文学名著算是浪费时间吗?

只要你喜欢看,除非影响学业,否则趁着自己喜欢尽量地看。

这么说吧,基本上少年、青年时期是阅读黄金期。一旦就业工作,小说类的浪漫作品一般都没心情也没条件大量阅读了,看的就都是文献、综述、手册这些“实用”的东西了。

这种好奇和开放的浪漫主义心态,往往只在无忧无虑的少年、青年时代才有。这段时间你胃口是啥,读的是啥,基本上你一生的主要素养也就差不多是这样了。

万幸你喜欢的是世界名著,很多没这么好运气的小朋友喜欢的却是地摊文学、短视频和论坛帖子。把最珍贵的一段阅读时间献给了一些“时尚性”胡闹,以至于读完留下的只是一堆模糊的快感记忆。

世界名著之所以称得上名著,当然是有道理的。它们本身就往往是一些经典的“标志性人生”。富含大量类似成语、典故一样的文化基因。

如果给你时间选,要么记住艾伦变巨人、鸣人当火影、伟大航路海贼王、赛亚人变身、女仆长加特林、五条悟大战新宿……要么记住俄狄浦斯弑父、美狄亚杀子、哈姆雷特的复仇、麦克白的癫狂、娜拉的出走、戈多的等待……

那么你如果有缘对后者有胃口,你要毫不犹豫的优先选后者。

知道前面这些,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们聊得愉快热闹,知道后面这些,你可以和更广大的跨越文化和时空的陌生人很容易建立共鸣。

因为后者是历史拣选出来的人类文明财富,基本上世界各国的精英都会共同涉猎。这自然而然使得这些名著里的问题成为“普遍问题”、其中的隐喻、意象成为公共知识。这会让你在与人进行复杂微妙的沟通时如虎添翼。

前者其实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你会发现都看过火影忍者的人很容易理解一些共同的梗。

问题是,这些流行文化把人群切得太过于细碎、并且信息密度也太低、时代超越性也太差。过不了几年,别的什么热门作品崛起,这些“老梗”就会过气,甚至反而被人避之不及——于是连同你在这些梗上所做的投资一起付之一炬。

这里面可以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的同龄人全都看过、玩过的东西,你有必要涉猎,因为“这个时期的人全都看过、玩过”,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拣选。

但是,后者肯定是更重要的资产,前者你往往可以抽点时间看点“一小时看完”之类的简介性的东西就赶上进度,耽误不了。

但你如果没这个缘分对后者感兴趣,那么对前者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多有涉猎总好过啥也不看。

青春莫留白,留白的意思当然不是指青春不要昏迷不醒、睡眠过多——这实际上基本是不可能的——而是指多做、多看、多接触将来自己会记得的东西。

若干年后,你不记得的那些,就会变成青春上的洞。

要活成999,不要活成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