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date |
---|---|
002 🕷 Web 3.0、关于好品味的商业模式 |
2022-01-27 05:44:08 +0800 |
欢迎打开第 002 期 tech letter,这是由 lcomplete 每周发送的 newsletter,它分享简短实用的效率方法、技术文章、实用工具等,文章主要有三块内容:摘要分享、我的一周(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或启发的内容)和本周引用(经典名句),感谢你的阅读!
原本用 flomo 记录了本周准备写的东西,但在写的时候却改变了想法,下面这些可能要留到后面几期了。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 Web 3.0 和信息大爆炸背景下关于内容推荐的商业模式。
- 我眼中的 Web 3.0
- 内容推荐者是新的内容创造者,具有好的品味是能赚钱的?
Web 1.0 是网站主单方面输出信息,Web 2.0 是由用户介入到信息创造,相当于是电商领域由 B2C 到 C2C 的转变,那什么是 Web 3.0 ?关于这点,有些众说纷纭了,有人说它跟人工智能有关,有人跟说它跟区块链有关,也有人说它跟 2.0 一样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手法,虽然说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我相信它跟 2.0 一样,迟早会形成一种质变,最后使得人们逐渐习惯它。
关于这些争论中,我最喜欢的一个 Web 3.0 的含义是 将互联网转化为数据库
。
在 Airtable 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将表格转换为数据库的威力,在 Notion 中我们看到了将文档转换为数据库的能力,如果将整个互联网转化为数据库,那是何等的壮观。
我们以前听到过互联网就是一个超大的数据库的比喻,但是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是标准化的,也没有一套使用标准,信息的检索、使用、互联都是受限的,如果这些限制被打破呢?其实许多限制已经被打破,开放 API 和开放数据格式几乎是所有互联网独角兽产品的标准配置,我们可以轻松地连接两个产品,让它们的数据互通,这是 Web 3.0 的一部分,它还在发展中,我相信未来会发明出更多的标准协议让这些互联互通更加普遍。
不用等到 Web 3.0 时代,我们早已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 Web 3.0 时代爆炸会加速吗?刚才提及的将互联网转化为数据库,其实是对这部分的一个铺垫。
数据库对于我们后端开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如何优化数据库的查询性能,第一个想到的大概率会是加索引,如果互联网本身是个超大型的分布式数据库,那给它建索引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这方面最成功的自然是 Google 了,那对于个人或者小团体来说,能不能维护一份内容索引来赚钱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商业模式也是被经过验证的,比如说少数派、各类做知识付费加广告赞助的「技术大牛」,其实他们的很多文章都是内容推荐类的,国外一般称这群人为 Curators(图书馆馆长、内容推荐者)
,也就是说全世界都有通过内容推荐来赚钱的人。
通过内容推荐来赚钱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但也是有前提的:
首先,必须足够深入并精通某一领域。
作为个人来说,精力有限,能精通一两个领域已经非常厉害,所以个人做内容推荐基本上是在某一垂直领域,作为程序员,我们接触的这类推荐者非常多,因为程序员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掘金上充斥着许多 GitHub 项目推荐、IDE 插件推荐类的文章,这类文章也比较容易成为热门,我自己也写过一篇,只花了一点点写作的时间,却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其实在我自己看来这是一篇水文。
[10 倍程序员系列] ⭐51W+ 的终端命令行工具助你成为 10 倍程序员 - 掘金
说它是一篇「水文」,只是由于我写作这篇文章的难度低,那些工具都是我平常使用或收集的,我只需要罗列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那些喜欢使用命令行的人来说却很可能具有价值。一篇文章写作的难度跟它的价值并非成比例关系,如果作者熟悉某一领域,内容推荐的质量也较高。
其次,必须有足够好的「品味」。
掘金上的内容推荐类的文章一开始我是比较反感,因为上面推荐的大多数东西要么我已经知道了,要么就是价值不大的,要做好内容索引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品味」,并且持续不断地发现和过滤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大抵算的上是内容创造。
想通了这些后,我不再反感掘金上内容推荐类的文章,只是那些不太符合我的「口味」罢了。
这一小节所使用标题的原文:
-
完成了《架构组2021年度工作汇报》
我的 ppt 被评价为是比较专业的,但实际上在 ppt 的外观上我并没有花什么时间,这其中用到以下几个工具帮助我快速制作 ppt。
- PPT 设计灵感,用于自动设计。
- Kinopio,绘制规划。
- ScreenToGif,用于录制 Gif 进行展示。
- Awesome Screenshot 插件,截取浏览器使用视频用于展示。
- Excel 数据分析图,制作图表。
列完后发现似乎没有必要单独再写一期如何高效制作 PPT 了。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
译:未来已来,只是还没有平均分布。
—— [William Gibson]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