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es: 5 comments 14 replies
-
根据 @xgdyp 的反馈 @longyanz 在 OpenDigger 中的贡献偏低,对 11 月份数据做了一些细化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也是引入 OpenRank 算法的一个优化点:
看大家怎么看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首先关于活跃度策略评判我理解的是先活跃度成为一个初始值,然后再pagerank加权转移。活跃度的初始值是按不同事件类型统计加权。这有一些问题:
一般从开发者角度来看一些问题确实通过及时通讯或者直接当面会议的方式会更方便,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然后将结果存档留存,例如以代码或者文档的方式留存结果。这就导致了一些OpenRank的价值导向与一些开发者行为的理念导致冲突,因为一些开发者行为会将一些工程师自我的思想当导向,比如说工具是为了提升效率,而不是减少效率。 我们认为这个讨论的过程也是价值表现的一种,但是我认为每双周 @xgdyp 组织的opendigger会议也是一种很好的讨论价值,这个怎么算进去呢? 我这边有一些建议是可以XOSI可以提供一系列接口,可以自定义一些事件由项目维护者统计进去。比如说雨雀文档的数量和行数,腾讯会议的次数和发言时常。然后项目维护者对这些事件打分值标签,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记录和实验。然后我们每个月通过项目各个事件的统计给维护者或者委员会共同打个排名,通过这些分值标签和排名就可以训练每个项目或者组织的权重,这些权重在项目中可以有占比,在全域数据中还是按之前的方案来划分影响力,在局部数据按标签学习的行为划分影响力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我有个关于OpenDigger的小疑惑,我和 @longyanz 在实现指标的过程中,chaoss给出的定义其实很简略,更多地是从业务上的考量出发,而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细节上的实现,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在初步实现的过程中才会发现其中需要考量的一些问题,就比如我们昨天讨论的unresponsed issue的issue response time该如何设定。我们如果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会立刻围绕此展开讨论,这里也的确是我们不足的地方,这也是在指标的定义阶段没有考虑到的事情。但是因为讨论的都是细节,如果采用异步的方式来做可能会使讨论的前后的认知成本提升很多,从而效率低很多(因为我的感觉是一天过去,之前的细节都忘了。。);二是我认为在OpenDigger的指标实现中,我们没有一个规范,导致交流起来很困难(不仅是线上,在线下也一样),更别说要把解释不清的东西在用英文表达出来了,这个是我认为OpenDigger后续要改进的地方。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十一月的数据暂时不会再更新了~指标变更也需要一定的成本,短期内可能较难完成,会从十二月数据开始生效。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对于上面提到的 PR 如果作者先分 50%,后续其他人分 50%,那么结果会有如下变化 @longyanz 的分配价值会从 28% 增长到 59%,我的会从 49% 降低到 24%。 目前策略中,open 的开发者先分 50%,后续 comment 1 分,review 只占 2 分,close 占 1 分,然后大家按比例分配即可。而开发者向 Issue 和 PR 分配时,依然是 open 占 2 分的方式和其他所有事件统一统计分配,这与 Issue 和 PR 向外分配是不一致的。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接 XSOSI 计划
11 月份数据新鲜出炉,感谢 @frank-zsy ~
本月继续在 Hypercrx 和 OpenDigger 的拉动下,整体继续有 12.3% 的增长,奖金池达到了 15500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