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923 lines (3176 loc) · 160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923 lines (3176 loc) · 160 KB

React学习笔记

目录

  1. react

    1. JSX

    2. 组件

      1. 通信
      2. 元素渲染
    3. 生命周期

    4. Hook

    5. 与第三方库协同

    6. Virtual DOM(fiber、调和)

    7. React性能优化

    8. React18新增

  2. create-react-app

  3. redux

    1. redux工具
    2. dva
    3. rematch
  4. mobx

  5. umi

  6. react-native

    1. 核心概念
  7. Vue与React对比


JSX

(TS转译.tsx成为.jsx或.js,)Babel转译.jsx成为.js。

  1. JSX是一个表达式

    iffor不是表达式。

  2. return 组件,若多行,则( )包裹组件

  3. <组件名称>

    1. <组件名称>必须以大写字母开头。

      大写字母表示用户定义组件,小写字母表示HTML标签。

    2. .

      <对象.属性名>(不要求大写字母开头

      e.g.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myComponents = {
       datePicker: function datePicker (props) {
         return <div>传值data:{props.data}</div>;
       }
      };
      
      export default (props) => {
       return <myComponents.datePicker data={props.data} />;
      }
    3. 不能是表达式

      e.g.
      // 错误!不能是一个表达式。
      return <components[props.storyType] story={props.story} />;
      
      // 正确!大写字母开头的变量(不能是小写字母开头)
      const SpecificStory = components[props.storyType];
      return <SpecificStory story={props.story} />;
  4. 插入HTML的值都会自动进行HTML的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y)转义,避免XSS。

  5. Props

    1. 采用小驼峰式(camelCase)定义标签的属性名称

      类似DOM对象的properties名。属性名称可以用任何命名方式(大驼峰式PascalCase、-短横线隔开式kebab-case、等),只是react都是约定用小驼峰式(事件名仅支持小驼峰式camelCase)。属性名称传递进子级,不会做转化(如:-变大写

      任何标准的或自定义的DOM属性都是完全支持。

      1. class是保留字,)className替代class

        若在React中使用Web Components(这是一种不常见的使用方式),则使用class属性替代。

      2. htmlFor替代for

      3. 受控组件的:valueonChangeselectedchecked

      4. 非受控组件的:defaultValuedefaultChecked

      5. style

      6. 事件名

      7. 针对<svg>等有带:的属性,采用小驼峰式(camelCase)替换

        e.g. xlink:actuate -> xlinkActuatexlink:arcrole -> xlinkArcrolexlink:href -> xlinkHrefxlink:role -> xlinkRolexlink:show -> xlinkShowxlink:title -> xlinkTitlexlink:type -> xlinkTypexml:base -> xmlBasexml:lang -> xmlLangxml:space -> xmlSpacexmlns:xlink -> xmlnsXlink

      • 特殊情况用-短横线隔开式(kebab-case)的属性名:

        1. 无障碍属性aria-*
        2. data-*
      • 特殊属性

        1. dangerouslySetInnerHTML={{ __html: 'innerHtml内容' }}

          为浏览器DOM提供innerHTML的替换方案。不会进行HTML的字符实体(character entity)转义,有XSS风险。

        2. suppressContentEditableWarning

        3. suppressHydrationWarning

    2. 赋值

      1. {}包裹JS表达式赋值给Props:

        某prop={JS表达式}

      2. 字符串字面量:

        某prop="某字符串"

      3. 若没有给Props赋值,则默认值是true

        某prop

    3. {...某对象}展开元素

      很容易将不必要的props传递给不相关的组件,或者将无效的HTML属性传递给DOM。需要谨慎的使用该语法,如:const {children, xx, otherProps} = props; return <组件名 {...otherProps} />

      e.g. <组件名 {...某对象} /><组件名 {...{ key: value, }} />

    4. 包含在开始和结束标签之间的表达式内容将作为特定属性:props.children

      1. 可插入内容:

        1. 字符串字面量

        2. 组件、HTML标签

        3. {JS表达式}

          1. &&||
          2. condition ? true : false
          3. Array方法
          1. 任何数据类型(传递给组件的props.children使用)

            e.g. 函数、引用数据类型

          2. HTML标签间可返回:

            组件、HTML标签、String类型、Number类型、数组

            其他数据类型可能导致报错。

            • 渲染空白的返回:falsetruenullundefined、Symbol类型、BigInt类型
      2. 对空白的处理:

        1. 移除行首尾的空格以及空行
        2. 与标签相邻的空行均会被删除
        3. 文本字符串之间的新行会被压缩为一个空格
  6. 元素组成的数组,会按顺序渲染(注意添加key

  7. 注释

    {/* 单行注释 */}
    
    {/*
      多行注释
    */}
  • 实现
    • 使用JSX语法前提(React16及之前):

      1. 打包工具:需要import React from "react";

      2. <script>加载:需要把React挂载到全局变量。

        • 非构建工具(未使用JSX预处理器)处理的<script>,添加JSX支持:

          1. 添加<script src="https://unpkg.com/babel-standalone@6/babel.min.js"></script>
          2. 在使用JSX的.js文件引用加上type="text/babel"
    1. (React16及之前)Babel会把JSX转译成React.createElement函数调用,生成React元素

      • React.createElement创建ReactElement对象:

        export type ReactElement = {|
          // 用于辨别ReactElement对象
          $$typeof: any,
        
          // 内部属性
          type: any, // 决定了节点的种类,值可以是:①字符串(代表div、span等dom节点);②函数(代表function、class等节点);③react内部定义的节点类型(portal、context、fragment等)
          key: any,
          ref: any,
          props: any,
        
          // ReactFiber 记录创建本对象的Fiber节点, 还未与Fiber树关联之前, 该属性为null
          _owner: any,
        
          // __DEV__ dev环境下的一些额外信息, 如文件路径, 文件名, 行列信息等
          _store: {validated: boolean, ...},
          _self: React$Element<any>,
          _shadowChildren: any,
          _source: Source
        |};

      (React16及之前)JSX是React.createElement(type或element[, props[, ...children]])函数的语法糖(已废弃:React.createFactory(type或element))。因此必须显式引入react: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g.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element = (
        <h1 className="greeting">
          Hello, world!
        </h1>
      );
      
      
      // 等价于: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element = React.createElement(
        'h1',
        {className: 'greeting'},
        'Hello, world!'
      );
      
      
      // => 创建React元素
      const element = {   // 简化后的结构
        type: 'h1',
        props: {
          className: 'greeting',
          children: 'Hello, world!'
        }
      };
    2. (React17及之后)JSX无需引入React

      e.g.
      function App() {
        return <h1>Hello World</h1>;
      }
      
      
      // => 编译结果:
      // 由编译器引入(禁止自己引入!)
      import {jsx as _jsx} from 'react/jsx-runtime';
      
      function App() {
        return _jsx('h1', { children: 'Hello world' });
      }

组件

组件:它接受任意的入参(Props),并返回用于描述页面展示内容的React元素。

  1. 组件类型:

    1. class组件(class components)

      e.g.
      class 组件名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或 React.PureComponent
       render() {
         return (
           <div className="m-div" onClick={this.props.onClick}>
             {this.props.value}
           </div>
         );
       }
      }
    2. 函数组件(function components,FC)

      不能包含State(Hook弥补),没有生命周期(Hook弥补),没有this

      e.g.
      function 组件名 (props) {
       // 没有this
      
       function handleClick (e) {
         console.log(e, e.preventDefault);
       }
      
       return (
         <div
           onClick={props.onClick}
           onClick={(e) => {props.onClick(e);}} // 匿名函数
           onClick={handleClick}
           onClick={(e) => {handleClick(e);}}   // 匿名函数
         >
           {props.value}
         </div>
       );
      }

      函数组件每次渲染,都执行一遍函数。要注意每次执行时,内部的所有变量(除了被hooks或方法返回的不一定),都会重新创建一遍。

  2. 限制

    1. Props不能被修改(只读)。
    2. 组件只能显性接受传入的Props内容(在外层传styleclassName等,需要在组件内接受并处理)。
    3. 组件需要以default方式导出。
  3. State

    State是私有的,并且完全受控于当前组件,其父、子组件均不可见。

    1. 初始化:

      class 组件名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 覆盖class的实例属性
          super(props)
      
          this.state = {
            value1: 1,
            value2: 2
          }
        }
      
        // 或
        state = {
          value2: 22,
          value3: 3
        }
      }
      
      
      // 结果:初始化的State为`{value1: 1, value2: 2}`
    2. 不要直接修改State,仅用setState(或forceUpdate)修改

    3. 调用setState之后的代码,大部分情况下(react18的concurrent模式是必然)是异步更新到最新的State值(取不到期望的最新值)

      同一周期内会对多个setState进行批处理,浅合并。

      1. this.propsthis.state可能会异步更新,利用setState以下传参保证代码按期望逻辑执行:

        原因讨论

        1. setState的第一个参数:传递一个函数,而不是一个对象,可以确保每次的调用都是使用最新版的stateprops

          e.g.
          // 错误
          this.setState({
           counter: this.state.counter + this.props.increment
          });
          
          
          // 正确
          this.setState((state, props) => ({  // 第一个参数是上一个State,第二个参数是此函数运行时的Props
           counter: state.counter + props.increment
          }));
          incrementCount() {
           // 错误:调用一次 handleSomething 只能导致 + 1
           this.setState({count: this.state.count + 1});
          
          
           // 正确:调用一次 handleSomething 导致 + 3
           this.setState((state) => {
             return { count: state.count + 1 }
           });
          }
          
          handleSomething() {
           this.incrementCount();
           this.incrementCount();
           this.incrementCount();
          }
        2. 若要确保更新State之后执行方法,则使用componentDidUpdatesetState的第二个回调函数参数。

      • 同步/异步原理

        setState是同步还是异步?

        讨论的同步和异步并不是指setState是否异步执行,而是指调用setState之后this.state能否立即更新。

        1. 同步情况

          1. legacy模式下

            • 在执行上下文为空(react源码的executionContext)时去调用setState(绕开react内部触发更改executionContext的逻辑)

              e.g.
              // 伪逻辑
              isBatchingUpdates = true
              
              setTimeout(() => {
                 this.setState({
                     count: this.state.count + 1
                 })
              }, 0)
              
              isBatchingUpdates = false

              react 会在执行前加一个“锁”来标记是否需要批处理,如上,react加了锁之后立刻就释放了,然后才会执行setTimeout里的setState,也就是说setTimeout和原生事件会脱离react的控制。只有在react控制下才会存在批处理,setState才会有“异步”效果。

            1. 异步调用setState,如setTimeoutPromise、AJAX、MessageChannel
            2. 原生事件的回调函数中执行setState(注意不是合成事件)
        2. 异步情况:

          1. legacy模式下

            • 在执行上下文不为空(react源码的executionContext)时去调用setState
            1. 合成事件中的回调。
            2. 生命周期函数。
          2. concurrent模式下都为异步

    4. setState设置相同的值:

      根据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的值决定是否更新真实DOM(是否触发render)。

      1. React.ComponentshouldComponentUpdate默认返回true:总会更新DOM。
      2. React.PureComponentshouldComponentUpdate默认实现(修改实现会Warning提示):浅比较propsstate,若相同则返回false不更新,若不相同则返回true更新。
    5. 若父组件重新渲染,则会导致所有子组件也重新渲染,但子组件可以根据shouldComponentUpdate(class组件)或React.memo(函数组件)来跳过(相同props的)重新渲染。

    6. 属性值改变的策略

      1. 模板中渲染相关的属性(如:要在模板内展示的属性 或 Props传值、style取值等),需要放到State中被观测(或放到store中被观测,如:redux、mobx),才能在这些值改变时通知视图重新渲染(this.setState)。

        使用函数组件的话,放在useState等里效果相同。

        this.setState(对象或函数, (/* 无参数 */) => {/* 更新后的回调 */})函数是唯一能够更新this.state.属性的方式。

        • 不可变性(引用数据类型)

          stateprops、store、等,都建议遵循不可变性。

          可以用immer处理(与react组件配合方式:React & Immer)。

          e.g.

          import produce from "immer"
          
          const baseState = [
             {
                 willDo: "Learn typescript",
                 done: true
             },
             {
                 willDo: "Try immer",
                 done: false
             }
          ]
          
          const nextState = produce(baseState, draftState => {
             draftState.push({willDo: "Tweet about it"})
             draftState[1].done = true
          })

          上面的示例中,对draftState的修改都会反映到nextState上,并且不会修改baseState。而immer使用的结构是共享的,nextState在结构上与currentState共享未修改的部分。

          不直接修改数据(或改变底层数据),而是用新值替换旧值。(对需要修改的State内容浅复制一层,对新值进行修改后覆盖原State)

          优势:

          1. 简化复杂的功能,方便切换历史数、time-travel。
          2. 跟踪数据的改变,方便确定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
      2. 不在模板内展示的值(如:仅作为事件触发修改的状态值 或 仅在JS逻辑中改变的值),直接放在class中的实例属性中。

        使用函数组件的话,放在useRef里效果相同。

        • 可以向组件中加入任意不参与数据流的额外字段,但是要在组件生命周期结束前清理(如:在componentWillUnmount中处理)。
      3. 所有这个组件的实例全部共用同一个值,不响应式更新,放在组件外部。

      e.g.
      let value = 0  // 该组件的所有实例共享
      
      class My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 (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cur: 0    // 需要放到模板内展示
         }
       }
      
       componentDidMount () {
         this.timerID = setInterval(
           () => {},
           1000
         );
       }
      
       componentWillUnmount () {
         clearInterval(this.timerID);
       }
      
       isLoading = false // 不需要在模板内展示
      
       render () {
         return (
           <View
             onClick={() => {
               this.setState({                  // setState修改
                 cur: this.state.cur + 1
               })
               this.isLoading = !this.isLoading // 直接赋值修改
               value = value + 1                // 直接赋值修改
             }}
             p1={this.state.cur}     // 能够响应式传递进去
             p2={this.isLoading}     // 不能响应式传递进去
             p3={value}              // 不能响应式传递进去
           >
             {this.state.cur}        {/* 值改变,能够响应式触发更新 */}
             {this.isLoading}        {/* 值改变,不能够响应式触发更新 */}
             {value}                 {/* 值改变,不能够响应式触发更新 */}
           </View>
         )
       }
      }
    7. forceUpdate

      跳过 shouldComponentUpdate,直接触发render

  4. Props

    可以把任何东西当做Props传递,如:组件、函数、JS的任意数据类型。只读的,不应以任何方式修改。

    1. 默认值

      class组件的静态属性添加defaultProps(用于props未赋值,但又不能为null的情况)。

      e.g.
      class 组件名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ic defaultProps = {
         属性1: "默认值1",
         属性2: "默认值2"
       };
      }
      
      // 或
      组件名.defaultProps = {   // 覆盖class内部的静态属性
         属性2: "默认值2_",
         属性3: "默认值3"
      }
      
      
      // 结果:默认的Props为`{属性2: "默认值2_", 属性3: "默认值3"}`
    2. 特殊属性

      1. key的取值和逻辑,与Vue中key的注意点(17.i)一致

        key不是Props(经过React特殊处理),无法传递给子节点。

        因为JSX的灵活,只要是能够切换或条件判断的都需要考虑key。包括:Array方法、数组、条件判断(switch-caseif)等。

      2. ref

        ref不是Props(经过React特殊处理),无法传递给子节点。

        不能在函数组件上使用ref属性,因为他们没有实例。e.g. <函数组件 ref={React.createRef()} />

        1. React.createRef()创建,.current获取DOM或子组件实例。

          createRef主要用在class组件(函数组件内基本没有 使用createRef的场景,都可以用useRef替代);useRef只能用在函数组件。

          1. 本组件内使用,获取DOM。

          2. 可以从父级传递React.createRef()实例到子组件:

            不能在函数组件中传入ref(因为函数组件没有实例)。

            1. 引用子组件ref=React.createRef(),父组件获取子组件(不是子组件内部节点)。

            2. 引用子组件参数=React.createRef(),父组件获得子组件内部节点的ref

            3. 引用子组件ref=React.createRef(),子组件是Refs转发(React.forwardRef((props, ref) => {})),父组件获取子组件内部节点的ref

              • 在HOC中使用,获取HOC传入组件内部节点的ref
        2. 回调Refs

          传递函数给ref属性。组件挂载时,会调用ref回调函数,并传入DOM元素,当卸载时调用它并传入null

          1. 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触发前,React会保证回调Refs一定是最新的;

          2. 可以在组件间传递;

          3. 若回调Refs的函数是以内联函数的方式定义的,在更新过程中它会被执行两次,第一次传入参数null,然后第二次会传入参数DOM元素。

            这是因为在每次渲染时会创建一个新的函数实例,所以React清空旧的ref并且设置新的。通过将ref的回调函数定义成class的绑定函数的方式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无关紧要的。

        3. this.refs.值(已废弃)

        e.g.
        // father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Son1 from "./Son1";
        import Son2 from "./Son2";
        import Son3 from "./Son3";
        import Son4 from "./Son4";
        export default class Fath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divRef = React.createRef();
           this.sonRef = React.createRef();
           this.sonDomRef = React.createRef();
           this.sonForwardRef = React.createRef();
           this.funcRef1 = null;
           this.funcRef2 = null;
         }
         render() {
           return (
             <div onClick={() => { console.log(this.divRef, this.sonDomRef, this.sonRef, this.sonForwardRef, this.funcRef1, this.funcRef2); }}>
               <div
                 className="m-ref"
                 ref={this.divRef} // 本组件内使用,获取DOM
               >
                 this.divRef
               </div>
        
               <Son1
                 ref={this.sonRef} // 获取子组件(不是子组件内部DOM)
               />
        
               <Son2
                 refData={this.sonDomRef} // 获取子组件内部节点的`ref`
               />
        
               <Son3
                 ref={this.sonForwardRef} // 获取子组件内部节点的`ref`,要求子组件是Refs转发
               />
        
               <div
                 className="m-ref-func"
                 ref={(dom) => { // 节点更新则触发2次,一次null一次dom
                   console.log(dom, "m-ref-func");
                   this.funcRef1 = dom;
                 }}
               >
                 this.funcRef1
               </div>
        
               <Son4
                 funcRef={(dom) => { // 节点更新则触发2次,一次null一次dom
                   console.log(dom, "Son4");
                   this.funcRef2 = dom;
                 }}
               />
             </div>
           );
         }
        }
        
        
        // Son1
        <div className="m-son-1">Son1</div>
        
        // Son2
        <div className="m-son-2">
         <div className="m-son-2-ref" ref={this.props.refData}>
           Son2
         </div>
        </div>
        
        // Son3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React.forwardRef((props, ref) => {
         return (
           <div className="m-son-3">
             <div className="m-son-3-ref" ref={ref}>
               Son3
             </div>
           </div>
         );
        });
        
        // Son4
        <div className="m-son-4">
         <div className="m-son-4-ref" ref={this.props.funcRef}>
           Son4
         </div>
        </div>
        • 适用场景

          避免使用ref来做任何可以通过声明式实现来完成的事情。

          1. 管理焦点,文本选择或媒体播放。
          2. 触发强制动画。
          3. 集成第三方DOM库。
    3. 把DOM或React元素传入子组件

      1. children

        传入子组件内的内容(开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的内容),都会在子组件的props.children中。

      2. 传参

      e.g.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Father () {
       return (
         <Son1
           aa={<Son2 />}             // 传参
           bb={<p>from Father 2</p>} // 传参
         >
      
           {/*children*/}
           <p>from Father 3</p>
           <Son2 />
      
         </Son1>
       );
      }
      
      function Son1 (props) {
       return (
         <div className="m-son-1">
           {props.children}
           {props.aa}
           {props.bb}
         </div>
       );
      }
      
      function Son2 (props) {
       return (
         <div className="m-son-2">Son2</div>
       );
      }
      • 插槽(类似Vue)

        若父子组件的结构有耦合,则需要用插槽。

        e.g.
        // Father.tsx
        import Son from "./Son";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SlotCompoment() {
         return (
           <Son
             Slot={({ children }) => {
               return (
                 <div>
                   ②father's Slot 父组件数据
                   {children}
                 </div>
               );
             }}
             children={({ children }) => {
               return (
                 <div>
                   ④father's children 父组件数据
                   {children}
                 </div>
               );
             }}
           />
         );
        }
        // Son.tsx
        interface Props {
         Slot: React.FC<{ children: React.ReactNode }>;
         children: React.FC<{ children: React.ReactNode }>;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Son(props: Props) {
         // children需要换个变量名才可以<组件名>
         const { Slot, children: Children } = props;
        
         return (
           <>
             ①slot son 子组件数据
             <Slot>
               <div>③slot son's Slot 子组件数据</div>
             </Slot>
             <Children>
               <div>⑤slot son's children 子组件数据</div>
             </Children>
           </>
         );
        }
        ->
        ①slot son 子组件数据
        ②father's Slot 父组件数据
        ③slot son's Slot 子组件数据
        ④father's children 父组件数据
        ⑤slot son's children 子组件数据
        
    • 组合、继承

      用组合(import和Props)的方式、而不是 继承(extends 的方式构建新组件。

      • 特例关系(specialization)

        一个组件是其他组件的特殊实例(special case)。

        e.g.
        function Dialog(props) {
         return (
           <FancyBorder color="blue">
             <h1 className="Dialog-title">
               {props.title}
             </h1>
             <p className="Dialog-message">
               {props.message}
             </p>
           </FancyBorder>
         );
        }
        
        // WelcomeDialog 可以说是 Dialog 的特殊实例
        function WelcomeDialog() {
         return (
           <Dialog
             title="Welcome"
             message="Thank you for visiting our spacecraft!" />
         );
        }
  5. 书写方式

    1. render函数中事件触发组件方法时传递this的绑定事件方式:

      非React提供的事件监听回调函数的this绑定也同理。

      1. 仅一次声明(推荐)

        class 组件名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 (props) {
            super(props);
        
            // 关键代码:
            this.handleClick =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
        
          handleClick () {
            console.log(this, arguments) // 组件实例this, [事件回调参数]
          }
        
          render () {
            return (
              <button onClick={this.handleClick} />
            );
          }
        }
        class 组件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关键代码:
          handleClick = (..._arguments) => {  // 注意: 这是 *实验性* 语法(默认启用此语法)
            console.log(this, _arguments); // 组件实例this, [事件回调参数]
          };
        
          render () {
            return (
              <button onClick={this.handleClick} />
            );
          }
        }
      2. 组件render时会创建不同回调函数(不推荐)

        若这种写法作为Props传入子组件,则父级每次render都会导致传入子组件的这个Props变化,导致子组件重新渲染(性能问题)。

        e.g.
        class 组件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handleClick () {
           console.log(this, arguments); // 组件实例this, [事件回调参数]
         };
        
         render () {
           return (
             <button
               // handleClick的this指向组件实例
               onClick={this.handleClick.bind(this)}
               onClick={(e) => {this.handleClick(e);}}
        
               // onClick={this.handleClick}  // handleClick的this指向undefined
             />
           );
         }
        }
    2. this.会取到最新值,注意异步操作后的取值

      可以用解构的方式在方法顶部先固定this.当前的值,之后异步时使用。

  6. 样式

    1. style

      style={[ 对象1, 判断 ? 对象2 : ''或null或undefined ]},空不能用{}

      1. style在React应用中多用于在渲染过程中添加动态计算的样式。

        通常不推荐将style属性作为设置元素样式的主要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应使用className属性来引用外部CSS样式表中定义的class。

      2. 样式不会自动补齐前缀。若需要,则需要手动补充。

        e.g.
        const divStyle = {
         transition: 'all',
        
         MozTransition: 'all',
         OTransition: 'all',
         WebkitTransition: 'all',
         msTransition: 'all'      // 'ms' is the only lowercase vendor prefix
        };
      3. React会自动添加px后缀到内联样式为数字的属性后。

        1. 如需使用px以外的单位,请将此值设为数字与所需单位组成的字符串。
        2. 并非所有样式属性都转换为像素字符串。有些样式属性是没有单位的,完整列表见:react: isUnitlessNumber
    2. className

      在其他地方全局引入.css文件(import './x.css' 或 html的css引入),className="类名"className={变量或类名字符串}

  7. 事件处理

    1. 小驼峰式(camelCase)定义事件名

      其他写法(大驼峰式PascalCase-短横线隔开式kebab-case、等)无效

    2. 事件处理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合成事件(synthetic event)e)。

      React应用中,元素绑定的事件并不是原生事件,而是React合成的事件(如:onClick是由click合成,onChange是由blur、change、focus等多个事件合成),它符合与底层DOM事件相同的标准,但修复了一些浏览器不一致性。

      1. 参数只能同步使用,异步不保存。

      2. 阻止默认行为、阻止冒泡,必须显式调用:e.preventDefault()e.stopPropagation()

      3. 触发流程:dom原生捕获事件 -> dom原生冒泡事件 -> document(render的根元素)react捕获事件、react冒泡事件 -> document(render的根元素)原生冒泡事件

        1. e.stopPropagation阻止react事件冒泡、捕获
        2. e.nativeEvent.stopPropagation阻止dom原生冒泡、捕获
        3. e.nativeEvent.stopImmediatePropagation阻止dom原生冒泡、捕获 并且 阻止当前DOM剩余的事件处理程序执行。
    • 原理
      1. react自身实现了一套自己的事件机制,包括事件注册、事件的合成、事件冒泡、事件派发等,虽然和原生的是两码事,但也是基于浏览器的事件机制下完成的:

        react的所有事件并没有绑定到具体的dom节点上而是事件委托绑定在了document上(react17绑定在render的根元素,因为之前绑到document,多应用、微服务容易出问题,在多版本并存的情况下,e.stopPropagation()无法正常工作),然后由统一的事件处理程序来处理,同时也是基于浏览器的事件机制(冒泡),所有节点的事件都会在document(render的根元素)上触发。

        注意:react的事件体系,不是全部都通过事件委托来实现的。有一些特殊情况是直接绑定到对应DOM元素上的(e.g. scroll、load),它们都通过listenToNonDelegatedEvent函数进行绑定。

      2. “顶层注册,事件收集,统一触发”的事件机制

        1. 顶层注册:是在document(render的根元素)上绑定一个统一的事件处理函数(此函数并非我们写在组件中的事件处理函数)。
        2. 事件收集:事件触发时(上述被绑定的事件处理函数被执行),构造合成事件对象,按照冒泡或捕获的路径去组件中收集真正的事件处理函数。
        3. 统一触发:发生在收集过程之后,对所收集的事件逐一执行,并共享同一个合成事件对象。
      3. 事件被存储在React.createElement的props中,也就是fiber的属性(并不是真的DOM事件)

      4. 实现步骤

        1. 监听原生事件:对齐DOM元素和fiber元素
        2. 收集listeners:遍历fiber树,收集所有监听本事件的listener函数
        3. 派发合成事件:构造合成事件,遍历listeners进行派发
      • 设计原因

        1. 减少内存消耗,提升性能,不需要注册那么多的事件,一种事件类型只在document(render的根元素)上注册一次。方便事件统一管理和事务机制。

        2. 统一规范,进行浏览器兼容,实现更好的跨平台

        3. 避免垃圾回收

          事件对象可能会被频繁创建和回收,因此React引入事件池,在事件池中获取或释放事件对象。即React事件对象不会被释放掉,而是存放进一个数组中,当事件触发,就从这个数组中弹出,避免频繁地去创建和销毁(垃圾回收) 。

    • debounce/throttle事件处理

      1. class组件

        // 不随渲染而改变的函数
        debounceFunc = debounce((e, otherValue) => {
         // do something...
        }, 500);
        
        <input onChange={(e) => debounceFunc(e, 其他响应式数据)}>
      2. 函数组件

        // 不随渲染而改变的函数(随依赖项而改变)
        const debounceFunc = useCallback(   // 或:useRef
          debounce((e, otherValue) => {
            // do something...
          }, 500),
          [依赖项]
        );
        
        <input onChange={(e) => debounceFunc(e, 其他响应式数据)}>
  8. 特殊组件

    1. 高阶组件(higher order component,HOC)

      是一种设计模式。高阶函数 (Higher-Order Function,HOF):以函数为参数或/和返回值的函数。

      参数为组件,返回值为新组件的函数。

      1. HOC不应该修改和继承传入的组件,而应该使用组合的方式,通过将组件包装在容器组件中实现功能。

      2. 是纯函数,没有副作用。

      3. 约定:

        1. 将不相关的Props传递给被包裹的组件。

          特殊属性无法传递:ref(可以利用Refs转发传递)、key

        2. 最大化可组合性。

      4. 注意事项:

        1. 不要在render方法中使用

          e.g.
          render() {
           // 每次调用 render 函数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EnhancedComponent
           // EnhancedComponent1 !== EnhancedComponent2
           const EnhancedComponent = enhance(MyComponent);   // 应该在非render处仅创建一次
           // 这将导致子树每次渲染都会进行卸载,和重新挂载的操作!
           return <EnhancedComponent />;
          }
        2. 务必复制静态方法

          hoist-non-react-statics

          e.g.
          import hoistNonReactStatic from 'hoist-non-react-statics';
          
          function enhance(WrappedComponent) {
           class Enhanc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hoistNonReactStatic(Enhance, WrappedComponent);  // 把所有WrappedComponent的静态方法(不包括react原生静态方法)拷贝到Enhance
           return Enhance;
          }
        3. ref(和key一样)不会被传递,需要使用React.forwardRef

      e.g.
      // 高阶组件 HOCComponent.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WrappedComponent) =>
       class Wrapper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
           console.log(this.props, 'HOCComponent')
           return <WrappedComponent {...this.props} />;
         }
       }
      
      
      // 利用高阶组件生成的新组件 WrappedComponent.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HOC from "./HOCComponent";
      export default HOC(
       class Wrapped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
           return <div>WrappedComponent</div>
         }
       }
      );
      
      
      // 使用组件
      <WrappedComponent a='aa' b='bb' />
    2. <React.Fragment>

      1. 仅支持key属性。
      2. 短语法:<>子节点</>(不支持所有属性,包括不支持key属性)。
    3. 表单

      1. 受控组件(controlled components)

        事件:onChange。每当表单字段变化时,该事件都会被触发。

        表单数据由React组件来管理。渲染表单的React组件还控制着用户输入过程中表单发生的操作(表单的valueonChangeselectedchecked受组件控制)。React的State成为表单“唯一数据源”。

        1. <input type="text"><textarea type="text">

          e.g.
          constructor (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value: "初始化值" };
          
           this.handleChange = this.handleChange.bind(this);
          }
          
          handleChange (event) {
           this.setState({ value: event.target.value });
          }
          
          render () {
           return (
             <input或textarea type="text" value={this.state.value} onChange={this.handleChange} />
           );
          }
        2. <input type="checkbox">

          e.g.
          function Checkbox() {
           const [checked, setChecked] = React.useState(true);
          
           return (
             <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checked={checked}
                 onChange={() => setChecked(!checked)}
               />
               Check Me!
             </label>
           );
          }
        3. <input type="radio">

          e.g.
          function Radio() {
           const [radioValue, setRadioValue] = useState<"chooseA" | "chooseB">("chooseB");
          
           return <>
             <label htmlFor="chooseA">
               <input
                 type="radio"
                 name="choose"
                 id="chooseA"
                 value="chooseA"
          
                 checked={radioValue === "chooseA"}
                 onChange={(e) => {
                   setRadioValue(e.target.value as "chooseA");
                 }}
               />
               选中A
             </label>
             <label htmlFor="chooseB">
               <input
                 type="radio"
                 name="choose"
                 id="chooseB"
                 value="chooseB"
          
                 checked={radioValue !== "chooseA"}
                 onChange={(e) => {
                   setRadioValue(e.target.value as "chooseB");
                 }}
               />
               选中B
             </label>
           </>
          }
        4. <select>

          e.g.
          // 单选
          constructor (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value: "coconut" };
          
           this.handleChange = this.handleChange.bind(this);
          }
          
          handleChange (event) {
           this.setState({ value: event.target.value });
          }
          
          render () {
           return (
             <select value={this.state.value} onChange={this.handleChange}>
               <option value="grapefruit">葡萄柚</option>
               <option value="lime">酸橙</option>
               <option value="coconut">椰子</option>
               <option value="mango">芒果</option>
             </select>
           );
          }
          // 多选
          constructor (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value: ["coconut", "mango"] };
          
           this.handleClick =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
          
          handleClick (event) {
           const value = event.target.value;
          
           this.setState((state) => {
             const oldValue = state.value.slice();
             if (oldValue.includes(value)) {
               oldValue.splice(oldValue.indexOf(value), 1);
             } else {
               oldValue.push(value);
             }
             return { value: oldValue };
           });
          
          }
          
          render () {
           return (
             <select multiple={true} value={this.state.value} onChange={this.handleClick}>
               <option value="grapefruit">葡萄柚</option>
               <option value="lime">酸橙</option>
               <option value="coconut">椰子</option>
               <option value="mango">芒果</option>
             </select>
           );
          }
        • 在受控组件上写死value会阻止用户输入(除了 null/undefined)。

          e.g.

          1. 无法输入改变表单:<input value="hi" />
          2. 可以输入改变表单:<input value={undefined} /><input value={null} /><input />
      2. 非受控组件(uncontrolled components)

        表单数据将交由DOM节点来处理。

        • 默认值defaultValuedefaultChecked

          e.g. <input defaultValue="默认值" type="text" ref={this.input} />

        • <input type="file" />始终是一个非受控组件

        • <input type="checkbox">

          e.g.
          function Checkbox() {
           const [checked, setChecked] = React.useState(true);
          
           return (
             <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checked={checked}
                 onClick={() => setChecked(!checked)}
               />
               Check Me!
             </label>
           );
          }
        e.g.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handleSubmit = this.handleSubmit.bind(this);
         this.fileInput = React.createRef();
        }
        handleSubmit(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alert(
           `Selected file - ${this.fileInput.current.files[0].name}`
         );
        }
        
        render() {
         return (
           <form onSubmit={this.handleSubmit}>
             <label>
               Upload file:
               <input type="file" ref={this.fileInput} />
             </label>
             <br />
             <button type="submit">Submit</button>
           </form>
         );
        }
    4. 错误边界(error boundaries)

      若一个class组件中定义了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ErrorcomponentDidCatch任意一个(或两个),则它就变成一个错误边界,可以当做常规组件去使用,如:<错误边界组件名>其他UI组件</错误边界组件名>

      任何未被错误边界捕获的 渲染过程中抛出的非异步错误 将会导致整个React组件树被卸载。没有阻塞渲染的报错(事件处理、异步代码)仅在控制台报错,不会导致组件树被卸载、也不会被错误边界捕获。

      • 无法捕获错误的场景:

        因此还需要在在异步代码内try-catch,或在代码最外层全局捕获错误兜底(效果不好),如:errorunhandledrejection

        1. 事件处理

        2. 异步代码

        3. 服务端渲染

        4. 该错误边界它自身抛出的错误

          若一个错误边界无法渲染错误信息,则错误会冒泡至最近(就近原则)的上层错误边界。

      支持所有React渲染器:react-error-boundary(函数组件没有错误边界,可以直接用这个第三方库的class组件错误边界)

    5. 严格模式<React.StrictMode>

      仅在开发模式下运行;它们不会影响生产构建。

      在开发模式中,对所有孙辈组件运行严格模式检查。

      1. 识别不安全的生命周期

      2. 关于使用过时字符串ref API的警告(this.refs.值

      3. 关于使用废弃的findDOMNode方法的警告

      4. 检测意外的副作用

        • 故意重复调用以下函数来实现检测:

          1. class组件的constructorrendershouldComponentUpdate
          2. class组件的生命周期方法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3. 函数组件体
          4. 状态更新函数 (即setState的第一个参数)
          5. 函数组件通过使用Hook:useStateuseMemouseReducer
      5. 检测过时的context API

    6. React.memo(函数组件[, 对比props的方法]);

      对比props的方法(接收2个参数:前props、现props)默认用Object.is浅比较每个props,若相同则返回true不重新渲染。类似React.Component实现浅比较shouldComponentUpdateReact.PureComponent默认。

      若函数组件在相同props的情况下渲染相同的结果,则可以通过将其包装在React.memo中调用,以此通过记忆组件渲染结果的方式来提高组件的性能表现。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React将跳过渲染组件的操作并直接复用最近一次渲染的结果(不执行第一个参数——函数组件方法,而是用上一次的缓存值)。

      e.g.
      function MyComponent(props) {
       /* 函数组件,使用 props 渲染 */
      }
      
      function areEqual(prevProps, nextProps) {
       /*
       默认是浅比较props。
       自定义,若返回`true`则不触发重新渲染。否者触发重新渲染。
       (与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值相反)
       */
      }
      
      export default React.memo(MyComponent[, areEqual]);
    7. ReactDOM.createPortal(组件, 挂载去的DOM节点)

      节点渲染挂载到存在于父组件以外的DOM节点。

      1. 除了挂载到其他DOM之外,其他特性均没有改变,视作其父组件引用的子组件。

        事件冒泡、context等所有行为,也在组件的父级-子级间进行,不会与挂载到的DOM节点有联系。

    8. <Profiler id="id值" onRender={回调函数}>

      生产构建默认会被禁用。

      测量渲染一个React应用多久渲染一次以及渲染一次的“代价”。它的目的是识别出应用中渲染较慢的部分。

    9. <React.Suspense>React.lazy

      代码分割(动态加载)。

  9. 命名规范

    1. 事件监听Props命名为:on[Event];事件监听处理函数命名为:handle[Event]
  10. displayName

    React DevTools使用该字符串来确定要显示的名字。

    1. class组件的静态属性displayName函数组件名.displayName 赋值 新组件名

      e.g.
      class 组件名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ic displayName = '新组件名'
      }
      
      // 或
      组件名.displayName = '新组件名'   // 覆盖class内部的静态属性
      
      
      // 结果:显示为:`新组件名`

      默认显示:class组件名或函数组件名。

    2. React.createContext()的对象.displayName = 「context名」

      显示为:「context名」.Provider「context名」.Consumer

      默认显示:Context.ProviderContext.Consumer

    3. React.forwardRef的匿名函数.displayName = 「Refs转发组件名」

      显示为:「Refs转发组件名」 ForwardRef

      默认显示:Anonymous ForwardRef「匿名函数名」 ForwardRef

通信

  1. 父子组件间的通信

    1. 父级(Props) -> 子级。其中Props包括:数据(可以是父级的State) + 父级的方法。

      单向数据流: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传递props,但子组件不能修改父组件传递来的props,子组件只能通过触发父组件传递下来的方法导致父组件进行数据更改。

      e.g.
      // 父级
      <子组件
       必要属性1='你好'
       可选方法1={this.父级方法} // 父级方法的参数:子级调用时传入
      />
      // 子级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View } from "react-native";
      
      // 可选Props
      interface 组件PropsOptional {
       可选属性1?: boolean,
       可选属性2?: number,
       可选方法1?: () => void
      }
      
      // +必要Props
      interface 组件Props extends 组件PropsOptional {
       必要属性1: string
      }
      
      // State
      interface 组件State {
       本地属性1: number
      }
      
      export default class 组件 extends React.Component<组件Props, 组件State> {
       public static defaultProps: 组件PropsOptional = {
         可选属性1: false,
         可选属性2: 123
       };
      
       public readonly state: 组件State = {
         本地属性1: this.props.可选属性2 || 0
       };
      
       public constructor (props: 组件Props) {
         super(props);
       }
      
       public render () {
         const { 本地属性1 } = this.state;
         const { 必要属性1, 可选属性1, 可选方法1 } = this.props;
      
         return(
             <View
               onClick={() => {
                 this.setState({
                   本地属性1: 本地属性1 + 1
                 });
                 可选方法1 && 可选方法1(子级参数);
               }}
             >
               <View>{本地属性1}</View>
               <View>{必要属性1}</View>
               <View>{可选属性1 ? '可选属性1: true' : '可选属性1: false'}</View>
             </View>
         );
       }
      }
    2. 父 -> 子:触发子组件的方法

      1. 父级引用子级的方法

        1. 子组件是class组件

          父级ref引用子级实例,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e.g. <Son ref={a}>,a(或a.current)为子级实例,.实例属性方法

        2. 子组件是函数组件

          子级利用useImperativeHandle(可配合forwardRef等)导出方法,父级ref引用子级暴露的方法。

          e.g. <Son ref={a}>,a(或a.current)为对象,包含子级主动暴露的方法,.主动暴露的方法

      2. 子级通过观察父级修改的数据后触发(利用props或redux等)

  2. 非父子组件通信

    1. 祖孙组件间的通信

      1. Props逐层往下传递

      2. 从祖辈向所有孙辈传递

        Context提供了一种直接访问祖先节点上的状态的方法,避免了多级组件层层传递props。

        实现原理:

        1. 在消费状态时,ContextConsumer节点调用readContext(MyContext)获取最新状态。
        2. 在更新状态时,由ContextProvider节点负责查找所有ContextConsumer节点,并设置消费节点的父路径上所有节点的fiber.childLanes,保证消费节点可以得到更新。

        兄弟节点间通信,可以通过在公共的祖先组件设置Provider并且value传递能够修改value值的方法,兄弟节点设置Consumer,进行通信。

        1. const MyContext = React.createContext(默认值)

          返回{ Provider, Consumer }

        2. 祖辈组件设置:<MyContext.Provider value={/* 某个值 */}>

          可以嵌套不同context的Provider。

          Providervalue值发生变化时,它内部所有孙辈节点的this.contextConsumer组件都会重新渲染。

        3. 孙辈组件使用的2种方式:

          从组件树中离自身最近(就近原则)匹配Provider中读取到当前的context值。

          1. contextType

            class组件的静态属性添加contextType

            e.g.
            class 组件名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ic contextType = MyContext;
            }
            
            // 或
            组件名.contextType = MyContext   // 覆盖class内部的静态属性

            孙辈组件中通过this.context使用。

          2. <MyContext.Consumer>{(data) => { return 组件 }}</MyContext.Consumer>

            孙辈组件中通过props.children传入函数使用。

            Provider及其内部Consumer组件都不受制于shouldComponentUpdate函数,因此当Consumer组件在其祖辈组件退出更新的情况下也能更新。

        e.g.
        // 使用 Provider、Consumer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 MyContext1 } from "../../context";
        import TheContextSon from "./TheContextSon";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TheContext() {
         const [data, setData] = useState({ a: 10 });
        
         return (
           <>
             <MyContext1.Provider value={{ state: data, dispatch: setData }}>
               {/* 子组件1、兄弟组件,正常工作 */}
               <TheContextSon />
        
               {/* 子组件2、兄弟组件,正常工作 */}
               <TheContextSon />
             </MyContext1.Provider>
        
             {/* 非子组件,无效,不变化 */}
             <TheContextSon />
           </>
         );
        }
        
        
        // ../TheContextSon.tsx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MyContext1 } from "../../contex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TheContextSon() {
         return (
           <MyContext1.Consumer>
             {({ state, dispatch }) => {
               return (
                 <div
                   onClick={() => {
                     dispatch({ a: state.a - 1 });
                   }}
                 >
                   {JSON.stringify(state)}
                 </div>
               );
             }}
           </MyContext1.Consumer>
         );
        }
        
        
        // ../../context.t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const MyContext1 = React.createContext({
         state: { a: 1 },
         dispatch(data: { a: number }) {}
        });
    2. 通用

      1. 状态管理(redux、mobx)
      2. 开发人员维护事件订阅机制(事件总线,event bus)
      3. 其他能被任意地方调用的全局属性(如:cookie、Web Storage、window、等)
      4. postMessage(或MessageChannel
  1. 若多个组件需要反映相同的变化数据,则将共享状态提升到最近的共同父组件中去。

    应当依靠自上而下的数据流,而不是尝试在不同组件间同步State。

  2. 若某些数据可以由Props或State推导得出,则它就不应该存在于State中

元素渲染

ReactDOM.render对根DOM组件开始初始化-渲染,随着引入的子组件再以树状结构对子组件进行初始化-渲染。

  1. ReactDOM.render

    渲染到根DOM(可多次调用)。

  2. React DOM

    1. 管理根DOM内所有内容。
    2. 将React元素和它的子元素与它们之前的状态进行比较,并只会进行必要的更新来使DOM达到预期的状态(调和,reconcile)。
  3. React元素(React elements)

    1. 不可变对象(immutable
    2. 创建开销极小的普通对象
  4. 组件渲染

    组件渲染完成后返回React元素。

    1. render方法(或函数组件)返回null,组件会正常运行和执行生命周期函数,只是不渲染出任何DOM(因为渲染空内容)。
  • API

    1. React.cloneElement(element[, props[, ...children]])(已废弃:React.addons.cloneWithProps

      克隆并返回新的React元素。

      几乎等同于:<element.type {...element.props} {...props}>{children}</element.type> + 原element上的keyref。添加的props的属性会覆盖element原本的属性。

      e.g.

      把接受到的参数传递给props.children渲染:

      const { children, ...otherProps } = props;
      
      return (
       <>
         {React.Children.map(children, (child) => {
           return React.cloneElement(child, {...otherProps, 新增参数: '值'});
         })}
       </>
      )
    2. React.isValidElement(对象)

      验证对象是否为React元素。返回:true/false

    3. React.Children + .map/.forEach/.count/.only/.toArray

      处理this.props.children


生命周期

来自:React: React.Component

  1. constructor(props)

    1. 执行其他语句之前,必须先调用super(props)

    2. 作用

      1. 通过给this.state赋值对象来初始化内部state(不能用 this.setState)。
      2. 为事件处理函数绑定实例this
    3. 避免将props的值复制给state

    避免引入任何副作用或订阅。

  2.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props, state)

    this指向类名,不指向实例

    1. 调用render方法之前调用。

    2. 唯一作用:让组件在props变化时更新statestate的值在任何时候都取决于props(需要开发者自行判断)。

      返回一个对象来更新state,若返回null则不更新state

      e.g.
      class Example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state 或 使用属性初始化器
       state = {
         isScrollingDown: false,
         lastRow: null
       };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props, state) {
         if (props.currentRow !== state.lastRow) {
           return {
             isScrollingDown: props.currentRow > state.lastRow,
             lastRow: props.currentRow
           };
         }
      
         // 返回 null 表示无需更新 state
         return null;
       }
      }

    此方法无权访问组件实例(this返回undefined)。

React:你可能不需要使用派生 state

  1.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this.propsthis.state都是当前值(未改变的,不是 nextPropsnextState)。调用组件方法this.func,组件方法用当前值,若需要用next值,要用传参的方式this.func(nextProps, nextState)其他方法(nextProps, nextState)

    1. 重新渲染前被触发。

      1. 返回true,更新真实DOM(触发componentWillUpdate+render+componentDidUpdate);
      2. 返回false,(可能)跳过本次更新DOM(不触发 componentWillUpdate+render+componentDidUpdate)。
    2. 首次渲染 或 调用forceUpdate时不执行。

    3. 不建议进行深层比较或使用JSON.stringify。这样非常影响效率,且会损害性能。

    应该仅作为性能优化的方式而存在。不要企图依靠此方法来“阻止”渲染,因为这可能会产生bug。应该考虑使用内置的PureComponent组件。

  2. render()

    不可省略。应该为纯函数。

  3. getSnapshotBefore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1. render触发之后、DOM真实渲染之前触发。
    2. 返回的值传递给componentDidUpdate的第三个参数。
  4. componentDidMount()

    组件已经装载。

    执行有副作用的操作。依赖DOM的初始化操作、网络请求、订阅。

  5.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snapshot)

    更新后会被立即调用。首次渲染时不执行。

    getSnapshotBeforeUpdate返回的值作为第三个参数。

  6. componentWillUnmount()

    1. 卸载组件。
    2. 注意内存泄漏(全局副作用):手动绑定的事件(如:addEventListener)、订阅、定时器、http连接、以及任何需要手动关闭的内容,需要在componentWillUnmount手动清除。

    render返回null时不会触发componentWillUnmount,只有组件被卸载才会触发。不应该调用 this.setState,将永远不会重新渲染。

  7. UNSAFE_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1. props发生变化时执行;若父组件导致组件重新渲染,即使props没有更改,也会执行。
    2. 首次渲染时不执行。
    3. 此函数可以通过调用this.setState()来更新组件状态。
  8. 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componentWillUpdate

    1. 当组件收到新的propsstate时,会在渲染之前执行。
    2. 首次渲染时不执行。

    不可调用this.setState;在componentWillUpdate返回之前,你也不应该执行任何其他操作(例如,redux的store.dispatch(某个action))触发对React组件的更新。

  9. 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componentWillMount

    唯一会在服务端渲染时调用的生命周期。避免引入任何副作用或订阅。

由于reconciliation阶段是可中断的,一旦中断之后恢复的时候又会重新执行,所以很可能reconciliation阶段的生命周期方法会被多次调用,所以在reconciliation阶段的生命周期的方法是不稳定的,这也是 React 为什么要废弃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componentWillUpdatecomponentWillMount的原因(用getDerivedStateFromProps替代)。

  1. 错误边界

    仅捕获子组件树中的错误(所有情况下、渲染过程中抛出的非异步错误:构造函数执行、渲染期间、生命周期方法),但该错误边界它自身抛出的错误无法捕获(再向上抛出)。

    1.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Error(error)

      1. 若后代组件抛出错误则被调用。返回一个对象以更新state
      2. 参数:error,抛出的错误(与componentDidCatch第一个参数相同)

      必须是纯函数。

    2. componentDidCatch(error, info)

      1. 若后代组件抛出错误则被调用。无返回值。
      2. 参数:error,抛出的错误(与getDerivedStateFromError参数相同);info,带有componentStack key 的对象,其中包含有关组件引发错误的栈信息。
      3. 应该用于记录错误之类的情况。

      允许执行副作用。

    e.g.
    // MyErrorBoundary.tsx
    export default class MyErrorBoundary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hasError: false };
      }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Error(error) {
        // 更新state使下一次渲染能够显示自定义降级后的UI
        return { hasError: true };  // 返回内容被设置为state
      }
    
      componentDidCatch(error, errorInfo) {
        // 应该用于记录错误之类的情况
        console.log(error, errorInfo);
      }
    
      render() {
        // 捕获子组件树中的错误,自定义降级后的UI
        if (this.state.hasError) {
          return <h1>Something went wrong!!!</h1>;
        }
    
        // 未捕获子组件树中的错误,展示子节点
        return this.props.children;
      }
    }
    
    
    // App.jsx
    <MyErrorBoundary >
      子级展示内容,会被父级错误边界捕获错误
    </MyErrorBoundary>

生命周期图谱(生命周期、hooks 都是先子组件再父组件的顺序,vue也是)。

react生命周期图

Hook

Hook是一些可以在函数组件里“钩入”React state及生命周期等特性的函数

  • 使用规则(eslint-plugin-react-hooks):

    1. 只能在函数组件内的最外层调用Hook。不要在循环、条件判断或嵌套函数中调用。

      若想要有条件地执行一个effect,可以将判断放到Hook内部。

      在条件语句中有return的语句之后调用也不可以。

    2. 只能在React的函数组件 或 自定义Hook 中调用Hook。

      不能在class组件中使用;不要在其他JS函数中调用。

    原因

    由于React Hook的实现设计导致:在源码中Hook是无环的单向链表,函数组件的业务代码是从上到下执行,每执行到一个hook都从单向链表中获取之前保存的值,如果条件语句跳过了某些hook执行,但单向链表没法跳过,这样会导致获取之前储存的对应hook值出错。因此每次渲染触发的调用顺序必须完全一致(只能在函数组件内的最外层调用Hook),以便正确地管理状态和更新。

    // https://github.com/facebook/react/blob/main/packages/react-reconciler/src/ReactFiberHooks.js#L184-L190
    export type Hook = {
      memoizedState: any,       // 内存状态, 用于输出成最终的fiber树
      baseState: any,           // 基础状态, 当Hook.queue更新过后, baseState也会更新.
      baseQueue: Update<any, any> | null,   // 基础状态队列, 在reconciler阶段会辅助状态合并.
      queue: UpdateQueue<any, any> | null,  //  指向一个Update队列(更新队列)
      next: Hook | null         // 指向该function组件的下一个Hook对象, 使得多个Hook之间也构成了一个链表
    };
    
    type Update<S, A> = {
      lane: Lane,
      action: A,
      eagerReducer: ((S, A) => S) | null,
      eagerState: S | null,
      next: Update<S, A>,
      priority?: ReactPriorityLevel
    };
    
    type UpdateQueue<S, A> = {
      pending: Update<S, A> | null,
      dispatch: ((A) => mixed) | null,
      lastRenderedReducer: ((S, A) => S) | null,
      lastRenderedState: S | null
    };
    // e.g. 模拟实现
    let hookStates = [];    // 放着此组件的所有的hooks数据
    let hookIndex = 0;      // 代表当前的hooks的索引
    
    function useState(initialState){
      // 如果有老值取老值,没有取默认值
      hookStates[hookIndex] = hookStates[hookIndex] || initialState;
      // 暂存索引
      let currentIndex = hookIndex;
      function setState(newState){
        hookStates[currentIndex] = newState;
        render();
      }
      return [hookStates[hookIndex++], setState];   // 用类数组形式保存所有使用的Hooks,调用一次hook就使索引加1
    }

    Hook与fiber的关系:使用Hook最终也是为了控制fiber节点的状态和副作用,使用Hook的任意一个api,最后都是为了控制以下fiber属性:

    export type Fiber = {
     // 1. fiber节点自身状态相关
     pendingProps: any, // 本次渲染需要使用的 props
     memoizedProps: any, // 上次渲染使用的 props
     updateQueue: mixed, // 用于状态更新、回调函数、DOM更新的队列
     memoizedState: any, // 上次渲染后的 state 状态
     // 多个Hook对象构成一个链表结构, 并挂载到fiber.memoizedState之上
    
     // 2. fiber节点副作用(Effect)相关
     flags: Flags, // 记录更新时当前 fiber 的副作用(删除、更新、替换等)状态
     nextEffect: Fiber | null, // 下一个有副作用的 fiber
     firstEffect: Fiber | null, // 指向第一个有副作用的 fiber
     lastEffect: Fiber | null, // 指向最后一个有副作用的 fiber
    }

    fiber树更新阶段,把current.memoizedState链表上的所有Hook按照顺序克隆到workInProgress.memoizedState上,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 hook解决的问题(相对class组件的优势)
    1. class组件的不足

      1. 状态逻辑难复用:

        在组件之间复用状态逻辑很难,可能要用到render props(渲染属性)或HOC(高阶组件),都会在原先的组件外包裹一层父容器(如:<div>),导致层级冗余。

        Mixin已被证伪,HoC被认为props来源不明,render props被诟病嵌套地狱。

      2. 趋向复杂难以维护:

        在生命周期函数中混杂不相干的逻辑,类组件中到处都是对状态的访问和处理,导致组件难以拆分成更小的组件。

      3. this实例绑定

        开发人员理解难度大,编译器优化不友好(如:不能很好的压缩class组件,热重载不稳定)。

    2. hook优势

      1. 能优化class组件的上面三大问题

        1. 更好的可复用性:

          可以更容易地将组件逻辑封装为自定义的Hooks以复用。

        2. 简化组件逻辑:

          1. 可以将组件的状态(state)和副作用(side effects)分离,使组件的逻辑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2. 可以将相关的逻辑聚合在一起(而不用像class组件那样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方法中进行分散编写)。
        3. 无需关注this

      2. 函数式编程:

        Hooks鼓励使用函数式编程的风格编写组件,这有助于组件的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由于Hooks是纯函数,不依赖于组件实例,因此更易于进行单元测试和模块化开发。

  • 函数组件每次渲染,都执行一遍函数,包含传入hook的参数也会执行一遍。注意尽量不要传递引用类型作为hook的参数。

    // 每次渲染,若父级传参不变,则传入的props不变
    console.log(props);
    
    
    // 每次渲染,func()都会执行(虽然某些原生hook实现了不会再使用初始值)
    const ref = useRef(func());
    const [value,setValue] = useState(func());
    func();
    const a = func();
    
    
    // 每次渲染,都会创建新的引用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也是新创建,只是相同值一般相同)
    const [value,setValue] = useState({ a:1 }); // 虽然只会使用一次初始值,但是每次渲染都会产生{ a:1 }
  1. useState

    const [变量名, 修改变量的方法名] = useState(初始值 或 初始方法)

    1. 变量名

      值:一开始是初始值(或初始方法返回的值),后续是传入修改变量的方法名的新值(或函数返回的新值)。

    2. 修改变量的方法名(返回空)

      1. 可传入:新值 或 函数((旧值) => 新值

      2. 修改变量的方法名的返回值和当前的值完全相同,则不会产生渲染、effect不会执行、也不会运行整个函数组件(子组件也跳过)。

        使用Object.is进行浅比较。

      3. this.setState不同点:不会把新的state和旧的state进行合并,而是用新的state整个替换旧的state。

    3. 初始值可以是:值 或 函数(仅在初始渲染时调用)

  2. useReducer

    useState的替代方案。

    const [变量名, 修改变量的方法名] = useReducer(reducer函数, 初始值或传入初始函数的值[, 初始函数])

    1. 修改变量的方法名的返回值和当前的值完全相同,则不会产生渲染、effect不会执行、也不会运行整个函数组件(子组件也跳过)。

      使用Object.is进行浅比较。

    e.g.
    function init(initialCount) {
     return { count: initialCount?.count || initialCount || 0 };
    }
    
    function reducer(state, action)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increment':
         return {count: state.count + 1};
       case 'decrement':
         return {count: state.count - 1};
       case 'reset':
         return init(action.payload);
       default:
         throw new Error();
     }
    }
    
    function Counter({initialCount}) { // props传入作为初始化数据
     // <Counter initialCount={数字}/>
     const [state, dispatch] = useReducer(reducer, initialCount, init);   // 若有最后一个初始化方法,则init(initialCount)为初始state
    
     // <Counter initialCount={{ count: 数字 }}/>
     // const [state, dispatch] = useReducer(reducer, initialCount);  // 若没有最后一个初始化方法,则第二个参数直接为初始state
    
     return (
       <>
         Count: {state.count}
         <button
           onClick={() => dispatch({type: 'reset', payload: initialCount})}>
           Reset
         </button>
         <button onClick={() => dispatch({type: 'decrement'})}>-</button>
         <button onClick={() => dispatch({type: 'increment'})}>+</button>
       </>
     );
    }
  3. useEffect

    类似生命周期的效果: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componentWillUnmount。接收一个包含命令式、且可能有副作用代码的函数。

    useEffect(() => {
      /* 副作用逻辑 */
    
      return () => {
       /* 清除副作用逻辑 */
      }
    }[, 依赖项数组])
    1. React会在每次渲染完成后调用副作用函数,包括第一次渲染时。

      虽然useEffect会在浏览器绘制后延迟执行,但会保证在任何新的渲染前执行。

      e.g. 第一次渲染展示useRef某个值,若在useEffect里修改这个值(useRef值修改不触发重新渲染),则在没有其他触发重新渲染的情况下,页面会继续展示旧的useRef值,尽管此时这个值已经更新,需要触发重新渲染才能把新值上屏。

    2. return的清除方法,会在下一次effect触发之前调用,也会在组件卸载前调用。

    3. 依赖项,仅当依赖项内的值都变化才触发执行。

      依赖项数组的每一项进行浅比较Object.is判断是否变化(数组顺序和长度不能变化)。

      1. 确保数组中包含了所有外部作用域中会发生变化在effect中使用的变量(包括要用到的stateprops),否则代码会引用到先前渲染中的旧变量

        变量一般是其他hook方法产生的变量,也可以是任意变量。

      2. 若想执行只运行一次的effect(仅在组件挂载和卸载时执行),可以传递一个空数组([])作为第二个参数。

        这就告诉React你的effect不依赖于props或state中的任何值,所以它永远都不需要重复执行。

        此时,effect内部的propsstate就会一直保持其初始值。

      • 依赖项中没有包含所有需要的项时,会有eslint警告:React Hook useEffect has a missing dependency。去除警告方式:

        1. 添加到依赖项
        2. useMemouseCallback返回memoized值后加入依赖项
        3. eslint-disable
        4. 需要依赖的变量/函数 移进useXX内部(不再成为依赖项)
        5. 需要依赖的变量/函数 移出组件(不会随渲染变化,可以理解为静态的变量/函数)
    4. 可以把引用的函数放到effect内部,方便确认使用了哪些props和state。

    5. 使用async-await

      useEffect应该返回一个方法(有其特别的意义:清除方法)。async方法返回的是Promise实例。

      // 不可以
      useEffect(async () => {},)
      
      // 可以
      useEffect(() => {
        async function func1 () {}
        func()
      
        const func2 = async function () {}
        func2()
      
        (async function(){}())
      },)
执行时机
  1. useEffect

    1. 首次渲染:

      函数组件执行 -> React渲染 -> DOM修改 -> useEffect执行 -> 浏览器渲染

    2. 非首次渲染:

      函数组件执行 -> React渲染 -> DOM修改 -> 浏览器渲染 -> 上一个useEffect清除执行(使用上次useState产生值) -> useEffect执行

    3. 卸载组件:

      函数组件执行 -> React渲染 -> DOM修改 -> 浏览器渲染 -> 上一个useEffect清除执行(使用上次useState产生值)

  2. useLayoutEffect

    1. 首次渲染:

      函数组件执行 -> React渲染 -> DOM修改 -> useLayoutEffect执行 -> 浏览器渲染

    2. 非首次渲染:

      1. 函数组件执行 -> React渲染 -> DOM修改 -> 上一个useLayoutEffect清除执行(使用上次useState产生值) -> useLayoutEffect执行
      2. -> 若导致函数组件需要再次执行,则再次 a. 执行一遍逻辑,直到没有JS代码执行
      3. -> 浏览器渲染
    3. 卸载组件:

      函数组件执行 -> React渲染 -> DOM修改 -> 上一个useLayoutEffect清除执行(使用上次useState产生值) -> 浏览器渲染

  • useEffect + useLayoutEffect,同时执行,会按照useLayoutEffect微调执行useEffect时机
  1. useLayoutEffect

    useEffect函数签名一致。

    依赖项数组的每一项进行浅比较Object.is判断是否变化(数组顺序和长度不能变化)。

    • 区别:

      1. useEffect

        DOM更新完、浏览器渲染完毕之后,异步调用useEffect函数。

      2. useLayoutEffect

        DOM变更之后同步执行useLayoutEffect函数,阻塞浏览器渲染(useLayoutEffect执行完毕之后线程才会去执行浏览器绘制)。

  2. 自定义Hook

    通过自定义Hook,可以将组件逻辑提取到可重用的函数中。和使用官方hook一样的使用方式。

    1. 与React组件不同的是,自定义Hook不需要具有特殊的标识。我们可以自由的决定它的参数是什么,以及它应该返回什么(若需要的话)。换句话说,它就像一个正常的函数。但是它的名字应该始终以use开头。

    2. 自定义Hook更像是一种约定而不是功能。

    3. 若函数的名字以use开头并紧跟一个大写字母 且 调用其他Hook,则我们就说这是一个:自定义Hook。

      useSomething的命名约定可以让我们的linter插件在使用Hook的代码中找到bug。

    4. 每次使用自定义Hook时,其中的所有state和副作用都是和其他自定义Hook以及其他组件完全隔离。

    可参考使用:react-use

  3. useContext

    const 变量名 = useContext(React.createContext的返回值),返回该context的当前值

    useContext(MyContext)相当于class组件中的static contextType = MyContext<MyContext.Consumer>
    1. 因此,使用useContext之后,就不需要使用<MyContext.Consumer>static contextType = MyContext
    2. useContext(MyContext)只是让你能够读取context的值以及订阅context的变化。你仍然需要在上层组件树中使用<MyContext.Provider>来为下层组件提供context
    1. 当前的context值由上层组件中距离当前组件最近(就近原则)的<MyContext.Provider>value属性决定。

    2. 调用了useContext的组件总会在context值变化时重新渲染

      当组件上层最近的<MyContext.Provider>更新时,该Hook会触发重渲染,并使用最新传递给<MyContext.Provider>的value属性值。

      即使祖先使用(函数组件)React.memo或(class组件)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false,也会在组件本身使用useContext时重新渲染。

    e.g.
    // 祖先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 MyContext2 } from "../../context";
    import TheContextHook from "./TheContextHook";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TheHooks() {
     const [data, setData] = useState({ b: 10 });
    
     return (
       <>
         <MyContext2.Provider value={{ state: data, dispatch: setData }}>
           <TheContextHook />  {/* 子组件1、兄弟组件,正常工作 */}
           <TheContextHook />  {/* 子组件2、兄弟组件,正常工作 */}
         </MyContext2.Provider>
    
         <TheContextHook />    {/* 非子组件,无效,不变化 */}
       </>
     );
    }
    
    
    // ./TheContextHook.tsx
    import React, { useContext } from "react";
    import { MyContext2 } from "../../contex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TheContextHook() {
     const { state, dispatch } = useContext(MyContext2);
    
     return (
       <div
         onClick={() => {
           dispatch({ b: state.b + 1 });
         }}
       >
         {JSON.stringify(state)}
       </div>
     );
    }
    
    
    // ../../context.t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const MyContext2 = React.createContext({
     state: { b: 1 },
     dispatch(data: { b: number }) {}
    });
  4. useRef

    const 带current属性的变量 = useRef(current属性的初始值);

    1. useRef创建的是一个普通JS对象({ current: 值 }),它和自建一个{ current: 值 }对象的唯一区别是:useRef会在每次渲染时返回同一个ref对象。
    2. ref对象内容发生变化时,useRef并不会发起通知。变更.current属性不会引发组件重新渲染
    1. DOM或子组件实例

      e.g.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UseRefDemo() {
       const inputEl = useRef(null);    // 类型:HTMLElement 或具体 HTMLInputElement(HTMLXxElement)
       const onButtonClick = () => {
         // `current` 指向已挂载到 DOM 上的文本输入元素
         inputEl.current.focus();
       };
      
       return (
         <>
           <input ref={inputEl} type="text" />
           <button onClick={onButtonClick}>Focus the input</button>
         </>
       );
      }
    2. 方便地保存任何可变值

      1. 类似于一个class的实例属性。
      2. 除非正在做 懒加载,否则避免在渲染期间设置refs(可能导致意外的行为),通常应在事件处理器useEffect中修改。
      e.g.
      1. 事件处理器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UseRefDemo() {
          const xx = useRef(123);
        
          return (
            <>
              <button onClick={() => { xx.current = xx.current + 1; }}>修改xx</button>
              <button onClick={() => { console.log(xx); }}>打印xx</button>
            </>
          );
        }
      2. useEffect

        function Timer() {
          const intervalRef = useRef(0);
        
          useEffect(() => {
            const id = setInterval(() => {
              // ...
            });
            intervalRef.current = id;
            return () => {
              clearInterval(intervalRef.current);
            };
          });
        
          // ...
        }
    • 作为依赖项(如:useEffectuseCallbackuseMemo、等的依赖项)

      e.g. const ref = useRef()

      1. useRef创建ref后将保持其永远返回同一个对象,因此不能把ref作为依赖项。
      2. ref.current改变不会触发重新渲染,就算放在依赖项里面也不会因为值变化而触发重新渲染;但是,若放在依赖项里,则其他情况触发本组件重新渲染后,判断 本次和上次ref.current是否同一个值,若不是同一个值则触发方法体执行(但方法体内的ref.current永远是最新值)。
      // e.g.
      
      const ref = useRef()
      
      // 第一次渲染触发一次,之后不会再触发,等效于依赖项:[]。避免这样做,没有意义
      useEffect(() => {}, [ref]);
      
      // 第一次渲染触发一次;其他情况触发本组件重新渲染后,判断:若ref.current和上次渲染时的ref.current不同,则再次触发(但方法体内的ref.current永远是最新值)
      useEffect(() => {}, [ref.current]);
      
      // 第一次渲染触发一次,之后不会再触发
      useEffect(() => {}, []);
      
      // 每次渲染触发一次
      useEffect(() => {});
useStateuseRef等,与Promise数据配合要注意在初始化时处理Promise实例可能导致的问题(有触发条件,暂不明确),建议初始化和赋值分开来
  1. useState

    1. 建议写法:

      const res0 = useRef<Function>(() => {});
      
      const [pro0, setPro0] = useState<Promise<any>|null>(null);
      
      useEffect(() => {
        setPro0(
          new Promise((resolve) => {
            res0.current = resolve;
          })
        );
      }, []);
      
      useEffect(() => {
        pro0 && pro0.then((data)=>{
          // do sth.
        })
      }, [pro0])
      
      // 执行:res0.current()
    2. 可能出问题写法:

      const res1 = useRef<Function>(() => {});
      
      const [pro1] = useState(
        new Promise((resolve) => {
          res1.current = resolve;
        })
      );
      
      useEffect(() => {
        pro1.then((data)=>{
          // do sth.
        })
      }, [])
      
      
      // 执行:res1.current()
  2. useRef

    1. 建议写法:

      const resolveFunc1 = useRef<Function>(() => {});
      
      const promiseAll = useRef<Promise<any>|null>(null);
      
      useEffect(() => {
        // 不能把这个赋值,直接放在 useRef 初始化里面,可能导致问题
        promiseAll.current = 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1) => {
            resolveFunc1.current = resolve1;
          })
        ]);
      
        promiseAll.current.then((data) => {
          // do sth.
        });
      }, []);
      
      // 执行:resolveFunc1.current()
    2. 可能出问题写法:

      const resolveFunc1 = useRef<Function>(() => {});
      
      // 直接初始化,里面赋值的resolveFunc1可能无法达到预期
      const promiseAll = useRef<Promise<any>>(
        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1) => {
            resolveFunc1.current = resolve1;
          })
        ])
      );
      
      useEffect(() => {
        promiseAll.current.then((data) => {
          // do sth.
        });
      }, []);
      
      // 执行:resolveFunc1.current()
  • 上面的2种写法可以简化为:

    const resolveFunc1 = useRef<Function>(() => {});
    
    useEffect(() => {
      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1) => {
          resolveFunc1.current = resolve1;
        })
      ]).then((data) => {
        // do sth.
      });
    }, []);
    
    // 执行:resolveFunc1.current()
  1. useMemo

    const memoizedValue = useMemo(
      () => computeExpensiveValue(a, b),
      [a, b]    // 依赖项数组
    );

    返回一个memoized值。

    1. 仅会在某个依赖项改变时才重新计算memoized值。

      依赖项数组的每一项进行浅比较Object.is判断是否变化(数组顺序和长度不能变化)。

    2. 若没有提供依赖项数组(第二个参数为undefined),则useMemo在每次渲染时都会计算新的值。

      若提供空数组[],则仅计算一次,之后渲染不会再改变值。

    3. 传入useMemo的函数会在渲染期间执行。

      不要在这个函数内部执行与渲染无关的操作。诸如副作用这类的操作属于useEffect的适用范畴,而不是 useMemo

    4. useMemo第一个参数返回的computeExpensiveValue返回的是Promise实例,则useMemo返回的是Promise实例

      e.g.
      const memoizedValue = useMemo(
        () =>
          (async function (show)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1000)
            })
            return show
          }(props.show)),
        [props.show]
      )
      
      
      memoizedValue   // Promise实例

    函数组件可以直接返回useMemo(() => (组件内容), [依赖项]),这样仅依赖项变化才会重新整个组件。

useMemo(() => fn, deps)相当于useCallback(fn, deps),均返回fn

  1. useCallback

    const memoizedCallback = useCallback(
      (props) => {  // 传入 memoizedCallback 的参数会到达 props
        doSomething(a, b, props);
        // 方法内调用 memoizedCallback() 是旧的自己(不随依赖项改变)
      },
      [a, b]        // 依赖项数组
    );

    返回一个memoized回调函数。

    依赖项数组的每一项进行浅比较Object.is判断是否变化(数组顺序和长度不能变化)。

    1. 必须传2个参数。具体逻辑查看useMemo

    2. useCallback第一个参数方法返回Promise实例,则useCallback返回的是返回Promise实例的方法

      e.g.
      const memoizedCallback = useCallback(
        async (data) =>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1000);
          });
          console.log(props.show, data);
        },
        [props.show]
      );
      
      
      memoizedCallback(123)    // 返回Promise实例
    3. 引用自己会引用旧的自己(没有随依赖项变化)

      可以写一个自定义Hook解决:usePersistCallback

    4. 与debounce/throttle等配合使用方式,搜索本文上面内容

    当想要useEffect限制执行次数,但依赖一些不变化的props或state时,很有用:const a = useCallback(方法,[依赖1]); useEffect(()=>{执行},[a])

  • useMemouseCallback辩证看待:

    1. 缓存使用有成本(首次渲染的负担,增加程序的复杂性,缓存、闭包等开销),避免滥用

    2. useCallback设计初衷并非解决组件内部函数多次创建的问题,而是 减少子组件的不必要重复渲染

    3. useMemo主要作用是 避免重复进行复杂耗时的计算,而不是 单纯缓存变量

    4. 子组件不会重新渲染(re-render)需要满足的条件:

      1. 子组件自身被缓存(React.memouseMemo等)
      2. 子组件所有的prop都被缓存
      e.g.

      <Child prop1={data1} prop2={data2}>,此子组件不重新渲染需要:<Child>被缓存,data1data2被缓存。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CountButton = React.memo(function ({ onClick, count }) {
       console.log("子级渲染", count);
       return <button onClick={onClick}>{count}</button>;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Demo() {
       const [count1, setCount1] = React.useState(0);
       const increment1 = React.useCallback(() => setCount1((c) => c + 1), []);
      
       const [count2, setCount2] = React.useState(0);
       const increment2 = React.useCallback(() => setCount2((c) => c + 1), []);
      
       console.log("父级渲染");
      
       return (
         <>
           <CountButton count={count1} onClick={increment1} />
           <CountButton count={count2} onClick={increment2} />
         </>
       );
      }
  1. useImperativeHandle

    useImperativeHandle(ref, createHandle, [deps])

    依赖项数组的每一项进行浅比较Object.is判断是否变化(数组顺序和长度不能变化)。

    在使用ref时自定义暴露给父组件的实例值,与forwardRef一起使用。

    e.g.
    // 子
    import { useImperativeHandle, forwardRef } from "react";
    function _Son(props: any, ref: any) {
     function _func() {
       console.log("son3 func");
     }
     useImperativeHandle(ref, () => ({
       func: () => {
         _func();
       }
     }));
     return <div>son</div>;
    }
    const Son = forwardRef(_Son);
    export default Son;
    
    
    // 父
    <Son ref={a} />
    a.current.func()

若指定了一个依赖项数组作为useEffectuseLayoutEffectuseMemouseCallbackuseImperativeHandle的最后一个参数,它必须包含回调中的所有值,并参与React数据流。这就包括propsstate,以及任何由它们衍生而来的东西。

  1. useDebugValue

    useDebugValue(value[, 格式化函数]),在React开发者工具中显示自定义Hook的标签

  2. useDeferredValue

  3. useTransition

  4. useId

  5. useInsertionEffect

  6. useSyncExternalStore

  7. useMutableSource

  8. useCacheRefresh

从class迁移到Hook
  1. constructor

    函数组件不需要构造函数。你可以通过调用useState来初始化state。若计算的代价比较昂贵,则可以传一个函数给useState

  2.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改为 在渲染时 安排一次更新。

  3. shouldComponentUpdate

    React.memo

  4. render

    这是函数组件体本身。

  5. 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componentWillUnmount

    useEffect可以表达所有这些(包括 不那么 常见 的场景)的组合。

  6. getSnapshotBeforeUpdatecomponentDidCatchgetDerivedStateFromError

    目前还没有这些方法的Hook等价写法,但很快会被添加。

  • 例子

    1. 强制刷新函数组件(也可改成强制防抖动)

      const [show, setShow] = useState(true);
      
      useEffect(() => {
          !show && setTimeout(() => setShow(true))
      }, [show])
      
      // 重新渲染触发。或其他时机触发。注意可能会导致子组件的`useEffect`等有依赖项的钩子多次执行
      const doRefreshShow = () => setShow(false)

与第三方库协同

React不会理会React自身之外的DOM操作。它根据内部虚拟DOM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新,而且若同一个DOM被另一个库操作了,则React会觉得困惑而且没有办法恢复。

  1. 协同而避免冲突的最简单方式就是防止React组件更新。

    1. 渲染无需更新的React元素(如:一个空的<div>),用于第三方库操作;
    2. 利用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WillUnmount对React不会更新的React元素进行第三方库的挂载和清理。

Virtual DOM(fiber、调和)

  1. Virtual DOM是树形结构[虚拟DOM1, 虚拟DOM2, ...]

    虚拟DOM主要参数:DOM类型DOM参数子节点列表(每个项也是虚拟DOM)

    e.g. 虚拟DOM的数据结构
    // 组件:
    const Greet = ({ name }) => (
      <div onClick=(()=>{})>
        <h2>Hello, {name}</h2>
      </div>
    );
    // 单个虚拟DOM类似:
    {
      // element 对应的 DOM node
      dom: divNode,
      // element 数据
      element: {
        type: 'div',    // 类型(函数组件的type就是函数组件的方法)
        props: { onClick: ()=>{} }       // 参数
      },
      // 子节点列表
      children: [
        {
          dom: h2Node,
          element: {
            type: 'h2',
            props: {}
          },
          children: [
            {
              dom: textNode,
              element: {
                type: 'text',
                props: { nodeValue: 'Hello, xxx' }
              }
            }
          ]
        }
      ]
    }
虚拟DOM系统的辩证思考:理解 Virtual DOM尤雨溪回答

Virtual DOM的优势不在于单次的操作,而是在大量、频繁的数据更新下,能够对视图进行合理、高效的更新。

  1. 在牺牲部分性能的前提下,增加了可维护性,性能(↓)vs.可维护性的取舍(↑),这也是很多框架的通性。

    框架的意义在于为你掩盖底层的DOM操作,让你用更声明式的方式来描述你的目的,从而让你的代码更容易维护。

  2. 实现了对DOM的集中化操作,在数据改变时先对虚拟DOM进行修改(JS操作比DOM操作便宜很多),再反映到真实的DOM中,用最小的代价来更新DOM,提高效率。

  3. 打开了函数式UI编程的大门。

  4. 可以渲染到DOM以外的端,如:ReactNative、SSR。

  1. diff

    传统递归diff时间复杂度O(n^3),React实现O(n):①按tree层级diff:分层求异,仅比较同层;②按类型diff:不同组件类型type产生不同的树结构,不同组件类型type也不比较、直接删除新建;③列表diff:唯一key策略,对element diff进行算法优化(插入、移动、删除)。

    差异查找算法。是React实现原理的核心之一,优化Virtual DOM更新的算法。

  2. 调和(reconciliation)

    一个比较函数,(当一个组件的propsstate变更,)在fiber对比更新过程中对 旧fiber节点新reactElement 进行比较,判定旧fiber节点是否可以复用,最终生成新的fiber节点。仅是fiber树构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主要作用:①给新增、移动、删除节点设置fiber.flags(新增、移动:Placement;删除:Deletion),②如果是需要删除的fiber,除了自身打上Deletion之外,还要将其添加到父节点的effects链表中(正常副作用队列的处理是在completeWork函数,但是该节点被删除会脱离fiber树,不会再进入completeWork阶段,所以在beginWork阶段提前加入副作用队列)。

    1. 调和:当前节点

      e.g. 模拟来自:codesandbox
      let rootInstance = null;
      
      // element: 虚拟DOM,类似 { type, props, children }。container: DOM
      function render(element, container) {
        const prevInstance = rootInstance;
        const nextInstance = reconcile(container, prevInstance, element);
        rootInstance = nextInstance;
      }
      
      function reconcile(parentDom, instance, element) {
        // 如果没有对应的之前虚拟 DOM 节点实例,
        // 则创建一个实例(包括 DOM 节点、传入的 element 数据、子实例列表等),并添加到页面 DOM 中。这也是第一次执行 render 时的逻辑
        if (instance === null) {
          // Create instance
          const newInstance = instantiate(element);   // 初始化
          parentDom.appendChild(newInstance.dom);
          return newInstance;
        }
        // 如果已经有虚拟 DOM 节点实例,但是本次渲染传入的 element 数据为空,
        // 则意味着新 UI 中不再需要该节点,因此从 DOM 中删除之前的 DOM 节点,并返回空结果
        else if (element === null) {
          // Remove instance
          parentDom.removeChild(instance.dom);
          return null;
        }
        // 如果当前虚拟 DOM 实例和新的 element 类型是一致的,说明节点类型没有变化,例如之前是一个 div,现在仍然是一个 div,
        // 则只检查是否有对应的节点属性需要变更,并递归处理所有子节点实例
        else if (instance.element.type === element.type) {
          // Update instance
          updateDomProperties(instance.dom, instance.element.props, element.props);
          instance.childInstances = reconcileChildren(instance, element);         // *调和子节点
          instance.element = element;
          return instance;
        }
        // 最后一种情况是当前虚拟 DOM 实例和新的 element 类型不一致,
        // 则创建新实例并进行替换
        else {
          // Replace instance
          const newInstance = instantiate(element);   // 初始化
          parentDom.replaceChild(newInstance.dom, instance.dom);  // 不进行调和,直接替换
          return newInstance;
        }
      }
    2. 调和:子节点

      以fiber为例:

      1. 新节点是单节点(reconcileSingleElement)

        旧的fiber子节点进行1次遍历:若找到key不一样的,则标记为删除;若key一样,type不一样的,则把这个节点和剩下的兄弟节点都标记为删除;若找到key一样type一样,则复用这个fiber节点,更改里面的属性,指向新的workInProgress tree。

      2. 新节点是多节点

        新旧节点对比,从前往后新旧节点相同的保留,变化或新增的打上标记(Placement)、需要删除的放到待删除数组(deletions)。可能需要经历2次遍历。最后commit阶段操作DOM:先删除不需要的节点,然后保持从前往后顺序 移动、新增(DOM移动只能按顺序后移)。

        1. 第一轮遍历

          1. let i = 0,遍历newChildren,将newChildren[i]oldFiber比较,判断DOM节点是否可复用。

            1. 若可复用,i++,则继续比较newChildren[i]oldFiber.sibling,可以复用则继续遍历。

            2. 若不可复用,分两种情况:

              1. key不同导致不可复用,立即跳出整个遍历,第一轮遍历结束。
              2. key相同type不同导致不可复用,会将oldFiber标记为Deletion,并继续遍历
          2. newChildren遍历完(即i === newChildren.length - 1)或者oldFiber遍历完(即oldFiber.sibling === null),跳出遍历,第一轮遍历结束。

        2. 第二轮遍历

          1. newChildrenoldFiber同时遍历完,则不需要第二轮遍历

          2. newChildren没遍历完,oldFiber遍历完,则剩下的newChildren全部标记Placement新增

          3. newChildren遍历完,oldFiber没遍历完,则剩下的oldFiber全部标记Deletion删除

          4. 若都没有遍历完

            处理移动的节点-标记节点是否移动。详情看:React技术揭秘

    当组件产生比较大的变更时,React需要做更多的动作,来构建出新的fiber树,因此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若从性能优化的角度考虑,尤其要注意的是:

    1. 节点不要产生大量的越级操作:因为React是只进行同层节点的对比,若同一个位置的子节点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动,则只会舍弃掉之前的fiber节点,从而执行创建新fiber节点的操作;React并不会把之前的fiber节点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相应的,之前的JSX节点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后,在进行前后对比后,同样会执行更多的创建操作。
    2. 不修改节点的keytype类型,如使用随机数做为列表的key,或从<div>标签改成<p>标签等操作,在diff对比过程中,都会直接舍弃掉之前的fiber节点及所有的子节点(即使子节点没有变动),然后重新创建出新的fiber节点。
  3. Fiber/ˈfaɪbər/React16新增的调和引擎)

    1. 产生原因

      • React15架构

        1. Reconciler(调和器):(Stack Reconciler)负责找出变化的组件
        2. Renderer(渲染器):负责将变化的组件渲染到页面上

        fiber未出现时(在react16之前),react的一系列执行过程(虚拟DOM创建和diff、渲染到页面)都是同步的(Stack Reconciler),一旦开始执行就不会中断,直到所有的工作流程全部结束为止。当应用组件树比较庞大时,一旦状态开始变更,组件树层层递归开始更新,若工作时间超过了16ms,js主线程就不得不停止其他工作(渲染)。用户的点击输入等交互事件、页面动画等都不会得到响应,体验就会非常的差。

      • React16+架构

        1. *Scheduler(调度器):调度任务的优先级(lane车道模型),高优任务优先进入Reconciler
        2. Reconciler(调和器):(Fiber Reconciler)负责找出变化的组件,更新工作从递归变成了可以中断的循环过程。Reconciler内部采用了Fiber的架构,被称为render阶段(因为在该阶段会调用组件的render方法。)
        3. Renderer(渲染器):负责将变化的组件渲染到页面上,被称为commit阶段

        为了解决react15的同步调和问题,react16引入了fiber这种数据结构(Fiber Reconciler),将更新渲染耗时长的调和大任务,分为 多个原子性(不可中断)的任务 在 许多的小片循环执行(时间切片,Time Slicing),实现了 原本完整的组件的更新流程可以被中断与恢复(类似系统协程)。每个小片的任务执行完成后,回到Scheduler判断 “是否还有空闲时间” 或 “是否有更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从而决定是否让出主线程。这就叫做并发渲染模式(Concurrent Mode:React在渲染组件时更有效地利用浏览器的资源,

        • 关键点

          1. 时间切片
          2. 让出主线程:把控制权归还浏览器,浏览器可以处理UI绘制、用户输入,就显得不会卡顿
          3. 浏览器空闲时间执行:Scheduler模拟requestIdleCallback判断浏览器渲染一帧的空闲期
          4. 优先级调度:Scheduler优先执行高优先级的任务,如:用户点击输入事件、动画、等。所有操作都被分了优先级,调和流程优先级最低,用户操作、浏览器一帧渲染优先级最高
          5. 过渡api设置低优先级任务
      1. Stack Example: https://claudiopro.github.io/react-fiber-vs-stack-demo/stack.html
      2. Fiber Example: https://claudiopro.github.io/react-fiber-vs-stack-demo/fiber.html
    2. fiber数据结构:(兄弟节点间的单向)链表结构

      e.g. fiber的数据结构FiberNode
      // 存储dom信息
      tag、key、elementType、type、stateNode(真实dom节点)等信息
      
      // 用于连接其他Fiber节点形成Fiber链表树
      return: Fiber | null, // 父 fiber(树)
      child: Fiber | null, // 第一个子 fiber(树)
      sibling: Fiber | null, // 下一个兄弟 fiber(单向链表)
      index: number, // 在父 fiber 下面的子 fiber 中的下标
      
      ref,
      
      // 副作用相关
      flags: Flags, // 记录更新时当前 fiber 的副作用(删除、更新、替换等)状态
      subtreeFlags: Flags, // 当前子树的副作用状态
      deletions: Array<Fiber> | null, // 要删除的子 fiber
      effectTag,      // 表示当前 fiber 要进行何种更新(更新、删除等)
      nextEffect: Fiber | null, // 下一个有副作用的 fiber
      firstEffect: Fiber | null, // 指向第一个有副作用的 fiber
      lastEffect: Fiber | null, // 指向最后一个有副作用的 fiber
      
      // 工作单元,用于计算 state 和 props 渲染
      pendingProps: any, // 本次渲染需要使用的 props
      memoizedProps: any, // 上次渲染使用的 props
      updateQueue: mixed, // 用于状态更新、回调函数、DOM更新的队列
      memoizedState: any, // 上次渲染后的 state 状态
      dependencies: Dependencies | null, // contexts、events 等依赖
      
      mode,
      
      // 优先级相关(react枚举用户交互优先级)
      lanes: Lanes,           // 车道模型(大量使用位运算)
      childLanes: Lanes,
      expirationTime,         // 过期时间,代表任务在未来的哪个时间点应该被完成
      childExpirationTime,    // child 过期时间
      
      // currentFiber tree 和 workInProgress tree之间的相互引用
      alternate: Fiber | null
    3. 实现更新过程可控

      • Scheduler任务调度循环

        它是react应用得以运行的保证,它需要循环调用,控制所有任务(task)的调度。

        • fiber构造循环

          控制fiber树的构造,整个过程是一个深度优先遍历。是其中一项任务。

          注册调度任务:react-reconciler收到更新需求之后,并不会立即构造fiber树,而是去调度中心scheduler注册一个新任务task,即把更新需求转换成一个task。

      1. 任务拆分

        将调和阶段(Reconciler)递归遍历虚拟DOM这个大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每个任务只负责一个节点的处理。

      2. 任务具备优先级

        fiber数据结构中包含,如:每个任务分配一个到期时间(expirationTime)。

      • 双缓冲技术(double buffering):2颗Fiber树

        1. workInProgress tree:代表当前正在执行更新的Fiber树

          在render或者setState后,会构建这颗Fiber树,这棵树在构建每一个节点时会收集当前节点的副作用,整棵树构建完成后,会形成一条完整的副作用链。

        2. currentFiber tree:表示上次渲染构建的Fiber树

          在每一次更新完成后workInProgress会赋值给currentFiber。

      1. 任务挂起、恢复、终止

        在新workInProgress tree的创建过程中,会同currentFiber tree的对应节点进行Diff比较,收集副作用。同时也会复用和currentFiber tree对应的节点对象,减少新创建对象带来的开销。无论是创建还是更新、挂起、恢复以及终止操作都是发生在workInProgress tree创建过程中的。workInProgress tree 构建过程其实就是循环的执行任务和创建下一个任务。

        1. 挂起

          当第一个原子性任务完成后,先判断这一帧是否还有空闲时间(超时监测,模拟RequestIdleCallback),没有就挂起下一个任务的执行,记住当前挂起的节点,让出控制权给浏览器执行更高优先级的任务。

        2. 恢复

          在浏览器渲染完一帧后,判断当前帧是否有剩余时间(模拟RequestIdleCallback),如果有就恢复执行之前挂起的任务。如果没有任务需要处理,代表调和阶段完成,可以开始进入渲染阶段。

        3. 终止

          其实并不是每次更新都会走到渲染阶段(commit)。当在调和过程中触发了新的更新,在执行下一个任务的时候,判断是否有优先级更高的执行任务,如果有就终止原来将要执行的任务,开始新的 workInProgressFiber 树构建过程,开始新的更新流程。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更新操作。

          导致Fiber副作用:分 调和阶段 和 渲染阶段(commit) 两个阶段,调和阶段可以被打断,执行到一半下次渲染线程抢回主动权时,重新执行一遍遍历任务;commit是同步的,commit阶段运行副作用修改dom。所以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componentWillUpdatecomponentWillMount可能重复执行(所以这些方法不安全,用getDerivedStateFromProps替代)。

  • ReactElement、Fiber、DOM 三者的关系
    1. ReactElement对象

      所有采用JSX语法书写的节点,都会被编译器转换,最终会以React.createElement()的方式,创建一个与之对应的ReactElement对象。

    2. fiber对象

      通过ReactElement对象进行创建,多个fiber对象构成了一棵fiber树,fiber树是构造DOM树的数据模型,fiber树的任何改动,最后都体现到DOM树.

    3. DOM对象(文档对象模型)

      JS可以访问和操作存储在DOM中的内容(操作DOM对象),进而触发UI渲染。

    开发人员通过编程只能控制JSX(ReactElement树的结构) -> ReactElement树驱动fiber树 -> fiber树再驱动DOM树,最后展现到页面上。

    jsx2ReactElement2dom

React性能优化

  1. 使用生产版本、使用最新版

  2. 长列表考虑虚拟列表

    如:react-window

  3. 注意render函数内属性的写法,避免父级重新渲染总是触发子级重新渲染(避免子级的Props变化)

  4. 渲染前的diff,class组件 可利用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false,函数组件 可利用React.memo浅比较props,跳过(相同props的)重新渲染。

  5. useMemouseCallback辩证看待、合理使用

  6. 遵守React不可变对象的不可变性

  7. 代码分割(动态加载)(<React.Suspense>React.lazy

  8. 避免过深层级的结构

    1. <React.Fragment>减少无效节点
  9. 列表使用key优化diff,避免不要的DOM操作。

  10. 合理使用redux

  11. SSR

React18新增

  1. 新的客户端和服务端渲染APIs

    用react18方法渲染,才能开启concurrent mode并发渲染模式。

    3种模式:

    1. legacyReactDOM.render(<App />, rootNode)
    2. blockingReactDOM.createBlockingRoot(rootNode).render(<App />)
    3. concurrentReactDOM.createRoot(rootNode).render(<App />)
    1. 渲染组件API变化

      // react17(不使用并发渲染模式)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App from 'App';
      
      cons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ReactDOM.render(<App />, app);
      
      
      // react18(使用并发渲染模式)
      import {createRoot}from 'react-dom/client';
      import App from 'App';
      
      cons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创建根节点
      const root = createRoot(app);
      
      // 将 app 渲染到 root
      root.render(<App />);
    2. Hydration

      // react17(不使用并发渲染模式)
      import * as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App from 'App';
      
      cons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ReactDOM.hydrate(<App tab="home" />, app);
      
      
      // react18(使用并发渲染模式)
      import {hydrateRoot} from 'react-dom/client';
      
      import App from 'App';
      
      cons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const root = hydrateRoot(app, <App tab="home" />);
    • Render Callback

      // react17
      import * as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App from 'App';
      
      cons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ReactDOM.render(app, <App tab="home" />, function() {
        // 在初始渲染或任何更新后调用。
        console.log('Rendered or Updated').
      });
      
      
      // react18
      import {createRoot} from 'react-dom/client';
      
      function App({ callback }) {
        // 第一次创建 div 时将调用 callback
        return (
          <div ref={callback}>
            <h1>Hello World</h1>
          </div>
        );
      }
      
      cons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const root = createRoot(app);
      root.render(<App callback={() => console.log("Rendered or Updated")} />);
  2. 自动批处理更新state变化,减少渲染次数

    // react17
    // 只有 React 事件会被批处理。
    setTimeout(() => {
      setCount(c => c + 1);
      setFlag(f => !f);
      // React 会渲染两次,每次更新一个状态(没有批处理)
    }, 1000);
    
    
    // react18
    // 超时,promise,本机事件处理程序
    // 原生应用时间处理程序或者任何其他时间都被批处理了
    setTimeout(() => {
      setCount(c => c + 1);
      setFlag(f => !f);
      // 最终,React 将仅会重新渲染一次(这就是批处理!)
    }, 1000);
  • flushSync(回调)强制React刷新整个树结构,并同步渲染DOM,然后执行回调,非常谨慎、尽量少用。
  1. 过渡(transition)更新,区分紧急(直接的交互,如:输入、点击、按压)和非紧急(过度更新:UI从一个视图过渡到另一个)的更新

    startTransitionuseTransitionuseDeferredValue更新可以中断,可以跟踪挂起的更新,并且它会立即执行。意味着他们可以被其他紧急渲染所抢占。这种渲染优先级的调整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性能伪瓶颈,提升用户体验。

    import { startTransition } from 'react';
    // 或hook:const [isPending, startTransition] = useTransition();
    
    // 紧急更新: 显示输入的内容
    setInputValue(input);
    
    // 将任何内部的状态更新都标记为过渡更新(非紧急)
    startTransition(() => {
      // 过渡更新: 展示结果
      setSearchQuery(input);
    });
    import { useState, useDeferredValue } from 'react';
    
    function SearchPage() {
      const [query, setQuery] = useState('');
      // 延迟值
      const deferredQuery = useDeferredValue(query);
      // ...
    }
  2. <Suspense>允许你声明式地为一部分还没有准备好被展示的组件树指定加载状态

    react17的<Suspense>主要是配合React.lazy进行组件层面的code spliting。react18希望<Suspense>用于所有异步场景(异步代码+过渡更新)

    <Suspense fallback={<Spinner />}>
      <Comments />
    </Suspense>
  3. 新的Hook

    1. useId

      用于生成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两侧都独一无二的 id,避免 hydrate 后两侧内容不匹配。它主要用于需要唯一 id 的,具有集成 API 的组件库。这个更新不仅解决了一个在 React17 及更低版本中的存在的问题,而且它会在 React18 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新的流式服务端渲染响应 HTML 的方式将是无序的,需要独一无二的 id 作为索引。

    2. useSyncExternalStore

      允许使用第三方状态管理来支持并发模式,并且能通过对 store 进行强制更新实现数据同步。对第三方数据源的订阅能力的实现上,消除了对 useEffect 的依赖,推荐任何 React 相关的第三方状态管理库使用这个新特性。

    3. useInsertionEffect

      允许 CSS-in-JS 库解决在渲染中注入样式的性能问题。除非你已经建立了一个 CSS-in-JS 库,否则我们不希望你使用它。这个 hook 将在 DOM 变更发生后,在 layout effect 获取新布局之前运行。这个功能不仅解决了一个在 React17 及以下版本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而且在 React18 中更加重要,因为 React 在并发渲染时会为浏览器让步,给它一个重新计算布局的机会。

    4. useTransitionuseDeferredValue

  4. SSR

  • 放弃对IE的支持
  • 移除一些警告和抛错

代码分割(动态加载)

添加一个动态引入,就会新增一个chunk、不会把动态引入的代码加入bundle。策略:基于路由进行代码分割。

  1. import()

    webpack提供的支持。require和非动态import不会进行代码分割。

    e.g. import("./math").then(math => { console.log(math.add(16, 26)); });

  2. <React.Suspense>渲染React.lazy

    不支持服务端渲染。

    e.g.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OtherComponent = React.lazy(() => import('./OtherComponent'));
    
    function MyComponent() {
     return (
       <React.Suspense fallback={<div>懒加载前展示的组件</div>}>
         多个懒加载组件
         <OtherComponent />
       </React.Suspense>
     );
    }

类型检查

  1. PropTypes

    利用:prop-types

    类名.propTypes = { props名: 类型 }

  2. TypeScript

    当出现.js使用正常(说明功能正常),但是换成.tsx就类型报错的情况,除了检查自己是否写错之外,也可能是框架bug,只能用设置为any来绕过。

测试

  1. react-dom/test-utils
  2. react-test-renderer

  1. 模板:

    1. 搜索:cra-template-*

    2. 创建:npx create-react-app 「文件夹名」 --template 「模板名」

      e.g. npx create-react-app my-app --template typescript

  2. 必要文件

    1. public/index.html:页面模板

      1. 仅能使用public/内的文件。

      2. webpack不会处理public/内的文件。

      3. 引用public/路径:

        1. public/内使用%PUBLIC_URL%
        2. src/内使用process.env.PUBLIC_URL
    2. src/index.js:入口文件

      1. 业务文件仅能放到src/
      2. webpack仅处理src/内的文件。
  3. scripts

  4. 模块的导出引入

    1. 支持ES6 Module(推荐)、CommonJS。
    2. 支持import()
    • 建议:仅导出单个内容时使用export default 表达式
  5. 环境变量

    若要改变环境变量,则需要重启应用。

    1. 内容:

      1. NODE_ENV
      2. REACT_APP_开头的环境变量(不是以REACT_APP_开头的均无法获得)
    2. 使用:

      1. src/process.env.「名字」

      2. public/index.html%「名字」%

        只有public/index.html可以使用环境变量,public/其他文件都不编译解析、直接拷贝到根目录供引用。

    3. 设置:

      1. 根目录下的.env等文件
      2. 临时:REACT_APP_「变量」=「值」 npm start(macOS)
      3. 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变量」=「值」
      • 高级环境配置

        小部分可以在代码中使用,大部分只是配置、无法在代码中输出。


支持:前端、服务端、客户端。

Web应用是一个状态机,视图与状态是一一对应的。让state的变化变得可预测。

  1. 核心概念

    1. store

      通过传入reducer(作为root reducer)来创建。

      若root reducer包含多个键-值(利用combineReducers组合),则把root reducer的任意一个键-值区域称为一个'切片'(slice),同时我们使用"切片 reducer"(slice reducer)这个术语,去形容负责更新该切片状态的reducer函数。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redux'
      import reducers对象 from './reducers'  // reducers对象 === combineReducers({ reduce1: reduce函数1, reduce2: reduce函数2 })。root reducer
      
      // store 是通过传入一个reducer(root reducer)来创建的
      let store = createStore(reducers对象[, state初始状态])    // store === { getState, dispatch, subscribe }
      
      
      // react中的使用
      import { Provider } from 'react-redux'
      <Provider store={store}>
        子节点通过connect或useStore、useDispatch等来使用
      </Provider>
      1. 提供store.getState()获取当前最新state(全局)

        若想要非组件的地方获得最新state(又不愿意通过thunk或传递dispatch的方式),则可以导出store或仅导出store.getState。

      2. 提供store.dispatch(某个action)更新state

        dispatch一个action可以形象的理解为“触发一个事件”。

        触发后,store将执行所有reducer函数(root reducer)并计算出更新后的state,之后调用getState()可以获取当前最新state(全局)。

        更新state的唯一方式。

        • 返回值

          1. store.dispatch(某个action)返回:某个action

          2. (若使用thunk,则)store.dispatch(thunk函数)返回:thunk函数()(可返回Promise实例)

            thunk函数:(dispatch, getState) => {/* 具体实现,可返回Promise实例 */}

      3. 通过store.subscribe(监听函数)注册监听器,并返回注销监听器方法,store变化后会触发监听函数

        在react中使用react-redux替代手动书写store.subscribe监听逻辑。

      4. store.replaceReducer(nextReducer)

        设置store会使用的下一个reducer(替换store当前用来计算state的reducer)。

    2. state

      来自服务端的state可以在无需编写更多代码的情况下被序列化并注入到前端(JSON.stringify/parse)。

      普通对象。store的当前值,不能被其他代码修改。

      1. Selector函数

        可以从store状态树中提取指定的片段。随着应用变得越来越大,会遇到应用程序的不同部分需要读取相同的数据,selector可以避免重复这样的读取逻辑。

        e.g.
        const selectXx = state => state.Xx
        const currentXx = selectXx(store.getState())
        import { connect } from 'react-redux'
        
        `connect`的第一个参数
        import { useSelector } from 'react-redux'
        
        useSelector(Selector函数)
    3. action

      普通对象。{ type: 「字符串」[, 多个参数(payload): 值 ]},描述已发生事件,store数据的唯一来源。

      可以将action视为描述应用程序中发生了什么的事件。

      1. type描述性的名字,会被定义成字符串常量

        通常把type写成域/事件名称,其中第一部分是这个action所属的特征或类别,第二部分是发生的具体事情。

        当应用规模越来越大时,建议使用单独的模块或文件来存放action的type。e.g. import { 常量1, 常量2 } from '../actionTypes'

      2. 应该尽量减少在action中传递的数据(payload)

      3. action的创建函数(action creator):

        返回action的函数,作用是让你不必每次都手动编写action对象。

        (若使用thunk,则)thunk函数的创建函数(thunk creator): 返回thunk函数的函数,作用是让你不必每次都手动编写thunk函数。

      4. 调用store.dispatch(某个action)将执行所有reducer函数(root reducer)并计算出更新后的state

    4. reducer

      函数。接受当前state和发送来的action,(仅基于state和action)返回新的state。

      可以将reducer视为事件侦听器,该事件侦听器根据接收到的事件类型(action的type)来处理事件,当收到关注的action后,更新state。

      1. 不要进行

        1. 修改传入的参数(state、action)

        2. 执行有副作用的操作。e.g. API请求或路由跳转、异步逻辑

          reducer是纯函数:当传入参数相同时(state、action),返回的state也相同,没有副作用。

        3. 调用非纯函数。e.g. Data.now()Math.random

      2. 默认情况 或 遇到未知的action时,返回旧的state

        e.g.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XXX:
           return Object.assign({}, state, action.data)
         default: // 默认情况 或 遇到未知的action时,返回旧的state
           return state
        }
      3. 拆分reducer再合成:combineReducers(生成root reducer)

        e.g.
        import { combineReducers } from 'redux'
        import reduce函数1 from '../xxSlice'
        
        const rootReducer = combineReducers({
         属性名1: reduce函数1,         // 只能一级对象,不能:属性名1: { 属性名2: reduce函数1, }
         属性名2: (state, action) =>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xxx:
               return Object.assign({}, state, action.data)
             default:
               return state
           }
         }
        })
        
        export default rootReducer;
        
        // state的类型
        export type RootState = ReturnType<typeof rootReducer>;
      • 一个reducer函数的一般流程:

        1. 检查reducer是否关心这个action

          1. 若是,则复制state,使用新值更新state副本,然后返回新state
          2. 否则,返回原来的state不变

      redux流程

  2. 三大原则

    1. 单一数据源

      整个应用的state被储存在一棵object tree中,并且这个object tree只存在于唯一一个store中:store -> object tree -> 众多state。

    2. state是只读的,不可变的

      更新state的唯一方式:store.dispatch(某个action)

    3. reducer是纯函数

  3. api

    1. createStore(reducer[, 初始state][, 中间件方法])

    2. combineReducers(reducers)

    3. applyMiddleware(...middlewares)

      e.g. createStore(reducer, applyMiddleware(thunk, 其他中间件))

    4. bindActionCreators(action creators或value是action creator的对象, dispatch)

      唯一会使用到的场景是当需要把action creator往下传到一个组件上,却不想让这个组件觉察到Redux的存在,而且不希望把dispatch或Redux store传给它。

      若第一个参数是对象,则返回把这个value为不同action creator的对象,转成拥有同名key的对象。若第一个参数是方法,则返回一个方法。同时使用dispatch对每个action creator进行包装,以便可以直接调用它们。

    5. compose(...functions)

      e.g. createStore(reducer, compose(applyMiddleware(thunk), DevTools.instrument()))

  4. redux风格指南

redux工具

  1. 与React配合使用:react-redux

    为什么应该使用React-Redux?

    Redux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库,可以与任何UI层或框架一起使用,包括React、Angular、Vue、Ember和vanilla JS。虽然Redux和React通常一起使用,但它们是相互独立的。

    Redux与任何类型的UI框架一起使用时,通常会使用“UI绑定”库将Redux与UI框架绑定在一起,而不是直接在UI代码里与store进行交互。

    React-Redux是React的官方Redux UI绑定库。如果想要同时使用Redux和React,你也应该使用React-Redux来绑定这两个库。

    虽然可以手动编写Redux store的订阅逻辑,但这样做会有很多重复工作。此外,优化UI性能包含复杂的逻辑。

    订阅store、检查更新数据和触发重新渲染的过程可以变得更加通用和可复用。像React-Redux这样的UI绑定库会处理store的交互逻辑,因此你不必手动编写该代码。

    1. 访问store

      1. Provider

        <Provider>的所有孙辈的容器组件都可以访问store,而不必显式地传递它。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ender } from 'react-dom'
        import { Provider } from 'react-redux'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redux'
        import xx from './reducers'
        import App from './components/App'
        
        let store = createStore(xx)
        
        render(
          <Provider store={store}>
            <App />
          </Provider>,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2. 手动监听store.subscribe

    2. 函数组件内使用(hooks)

      也可以用connect,但是不推荐。以下hooks更推荐。

      import { useSelector, useDispatch, useStore } from 'react-redux'

      1. useSelector

        const state切片值 = useSelector((state: RootState) => { return state.slice名 }[, 浅比较函数])

        浅比较函数可以直接用import { shallowEqual } from 'react-redux',作用:浅比较前后state切片值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不触发更新。

      2. useDispatch

        const dispatch = useDispatch()
        
        dispatch(createSlice实例.actions.方法名(参数));
      3. useStore

        // `{store.getState()}`不会随着state更新而触发视图更新
        const store = useStore()        // store === { dispatch, getState, replaceReducer, subscribe }
    3. class组件内使用

      import { connect } from 'react-redux'
      
      export default connect(
        (state, ownProps) => { props某属性: state相关内容, },        // mapStateToProps:redux的store 映射到 组件的props。默认方法返回:state: state
        (dispatch, ownProps) => { props某方法: dispatch相关内容, }   // mapDispatchToProps:redux的dispatch 映射到 组件的props。默认方法返回:dispatch: dispatch
      )(class组件)
  2. 简化逻辑的最佳实践:redux-toolkit(包含:reduxredux-thunkreselectimmer、等)

    e.g.
    // ./index.js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import { Provider } from 'react-redux';
    import Counter from '../features/counter/Counter';
    
    ReactDOM.render(
     <Provider store={store}>
       <Counter />
     </Provider>,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 ./store.ts
    import { configureStore, ThunkAction, Action, combineReducers } from '@reduxjs/toolkit';
    import counterReducer from '../features/counter/counterSlice';
    
    // 默认启用了 redux-thunk 中间件
    const store = configureStore({
     reducer: {   // 或 reducer: combineReducers({ counter: counterReducer, 其他: 其他Reducer })
       counter: counterReducer,
       其他: 其他Reducer
     }
    });
    
    export default store;
    
    export type AppDispatch = typeof store.dispatch;
    export type RootState = ReturnType<typeof store.getState>;
    export type AppThunk<returnType = void> = ThunkAction<
     returnType,
     RootState,
     unknown,
     Action<string>
    >;
    // ../features/counter/counterSlice.js
    import { createSlice } from '@reduxjs/toolkit';
    
    const counterSlice = createSlice({
     name: 'xx',      // 被用于生成的action type的前缀(不是切片名)
     initialState: {  // reducer的初始状态值
       value: 0,
     },
     reducers: {      // 其中的键会成为action type,而函数是当action type被分发时调用的reducer(有时候它们也会被称为"case reducers",因为它们类似于switch语句中的case)。默认开启immer
       increment: state => {  // state仅自己切片的,不是全局的
         state.value += 1;
       },
       decrement: state => {
         state.value -= 1;
       },
       incrementByAmount: (state, action) => {
         state.value += action.payload;
       },
       // yyy: { reducer (state, action) {}, prepare回调函数 }
     }
    });
    
    // action creator
    export const { increment, decrement, incrementByAmount } = counterSlice.actions;
    // createSlice会自动生成与我们编写的reducer函数同名的action creator,参数会成为action的payload,e.g. incrementByAmount(参数) -> {type: 'xx/incrementByAmount', payload: 参数}
    
    // thunk creator(action creator)
    export const incrementAsync = amount => // 用法:dispatch(incrementAsync(数字))
     // thunk函数
     dispatch => {
       setTimeout(() => {
         dispatch(incrementByAmount(amount)); // 也可以继续触发thunk函数
       }, 1000);
     };
    export const incrementAsync2 = (amount) => {
     return async (dispatch, getState) => {   // getState()获取当前最新state(全局)
       try {
         await sleep(1000);
         dispatch(incrementByAmount(amount));
       } catch (err) {
       }
     };
    };
    
    // selector
    export const selectCount = state => state.counter.value;
    
    // reducer
    export default counterSlice.reducer;
    // ../features/counter/Counter.js
    import { useSelector, useDispatch } from 'react-redux'
    import {
     increment,
     incrementByAmount,
     incrementAsync,
     incrementAsync2,
     selectCount
    } from './counterSlice'
    
    export function Counter() {
     const count = useSelector(selectCount)
     const dispatch = useDispatch()
    
     return (
       <div
         onClick={() => {
           // `increment()`和`dispatch(increment())`都返回:`{type: 'xx/increment', payload: undefined}`
           dispatch(increment())
           // `incrementByAmount(1)`和`dispatch(incrementByAmount(1))`都返回:`{type: 'xx/incrementByAmount', payload: 1}`
           dispatch(incrementByAmount(1))
    
           // thunk creator返回thunk函数的函数,看起来是一个 返回特殊函数 的特殊函数:`(参数) => (dispatch, getState)=> {/* 使用 参数、dispatch、getState,可返回Promise实例 */}`
           // `dispatch(thunk函数)`和`thunk函数()`返回一致
           dispatch(incrementAsync(2))
           dispatch(incrementAsync2(3))
         }}
       >
         {count}
       </div>
     )
    }
    1. configureStore

      包装createStore以提供简化的配置选项和良好的默认预设。自动组合切片的reducer,添加你提供的任何Redux中间件。

      1. 默认启用了redux-thunk中间件;默认启用redux-devtools扩展。

      2. 中间件默认开启序列化检查(开启后违背会提示:A non-serializable value was detected in an action, in the path: `xxx`.

        原因

        export default configureStore({
          reducer: rootReducer,
          middleware: (getDefaultMiddleware) => {
            return getDefaultMiddleware({
              // 关闭序列化检查
              serializableCheck: false
            });
          }
        });
    2. createReducer

      生成reducer。

      const counter1 = createReducer(0, { // 初始状态值、action type的查找表。创建一个reducer来处理所有这些action type
        [INCREMENT]: state => state + 1,
        [DECREMENT]: state => state - 1
      })
      
      // 等价于:
      
      function counter2(state = 0, action)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INCREMENT:
            return state + 1
          case DECREMENT:
            return state - 1
          default:
            return state
        }
      }

      自动启用immer

    3. createAction

      生成action creator、action的type。

      1. createAction(「type值」)(「payload值」) 等于 { type: 「type值」, payload: 「payload值」 }
      2. createAction(「type值」).toString() 等于 createAction(「type值」).type 等于 「type值」
      3. createAction(「type值」, prepare回调函数)
    4. createSlice

      自动启用immer

    5. createAsyncThunk

      接受一个action type和一个返回Promise实例的函数,并生成一个发起基于该Promise实例的pending/fulfilled/rejected的action类型的thunk函数。

    6. createEntityAdapter

    7. createSelector

      记忆化selector。

      来自:reselect

  3. 开发者工具:redux-devtools

  4. 中间件(Middleware)

    把原本只能同步的store.dispatch(某个action)变成异步或更多功能。

    • 可实现

      1. store.dispatch(参数)时执行额外的逻辑(例如打印action的日志、状态)
      2. 暂停、修改、延迟、替换或停止dispatch的action
      3. 编写可以访问dispatch和getState的额外代码
      4. 教dispatch如何接受除普通action对象之外的其他值(e.g. 函数、Promise实例),通过拦截它们并dispatch实际action对象来代替

    redux中间件

    1. redux-thunk

      store.dispatch(thunk函数 或 thunk函数生成器(参数)),其中thunk函数的参数是dispatchgetState,可返回Promise实例。

      thunk函数生成器也是action creator。

基于redux和redux-saga的精简封装数据流方案。然后为了简化开发体验,还额外内置了react-router和fetch,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轻量级的应用框架。

没有样板文件的Redux最佳实践。没有多余的action types,action creators,switch语句或thunks。简单、易用。


  1. computed

    (?某些情况下:)用到才去计算。每一次用到都会跑一遍计算的方法(类似vuex的getters返回一个函数的情况)。

路由+antd+dva等阿里系封装框架,类似next.js。


  1. 排版引擎:yoga

  2. 样式

    Stack Overflow: flex vs flexGrow vs flexShrink vs flexBasis in React Native?

  3. Dimensions

    Dimensions.get('window')尽管尺寸信息立即就可用,但它可能会在将来被修改(譬如设备的方向改变),所以基于这些常量的渲染逻辑和样式应当每次 render 之后都调用此函数,而不是将对应的值保存下来。

核心概念

  1. React Native = JavaScriptCore + ReactJS + Bridges

    1. JavaScriptCore负责JS代码解释执行

      iOS自带,Android没有,所以RN打包后Android的包比iOS大。

    2. ReactJS负责描述和管理VirtualDom,指挥原生组件进行绘制和更新,同时很多计算逻辑也在JS里面进行

      ReactJS自身是不直接绘制UI的,UI绘制是非常耗时的操作,原生组件最擅长这事情(,Flutter则自绘渲染)。

    3. Bridges用来翻译ReactJS的绘制指令给原生组件进行绘制,同时把原生组件接收到的用户事件反馈给ReactJS

      要在不同的平台实现不同的效果就可以通过定制Bridges来实现。


Vue与React对比

  1. 相似

    虚拟DOM,diff逻辑(仅同级比较);基于组件开发;专注于视图,像路由、状态管理等独立部分都由其他库完成。

  2. 不同

    1. 组件书写方式

      1. Vue的单文件组件
      2. React的JSX
    2. 模板渲染方式(如:查值、条件、循环)

      1. vue使用指令
      2. react利用(JSX内)原生JS语法。
    3. 组件组合复用

      1. vue的实例属性extendsmixins
      2. react的Mixin(已被证伪) -> HOC(props来源不明) & render props(嵌套地狱) -> Hook。
    4. 数据响应式原理

      1. vue直接修改原数据属性,渲染系统自动更新。

        利用数据劫持(Vue 2:defineProperty;Vue 3:Proxy),属性变化后触发属性setter方法,通知订阅者,驱动视图变化。

      2. react手动触发state设置为新的不可变对象(如:setState),明确告知渲染系统更新。

    5. 渲染过程不同

      1. vue可以更快地计算出Virtual DOM的差异,这是由于它在渲染过程中,会跟踪每一个组件的依赖关系,不需要重新渲染整个组件树。

      2. react在应用的状态被改变时,全部子组件都会重新渲染。

        可以通过(class组件)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false 或 (函数组件)React.memo浅比较,进行控制不更新,但vue将此视为默认的优化。

    6. diff算法实现

      1. react

        1. 主要使用diff队列保存需要更新哪些DOM,得到patch树,再统一操作批量更新DOM。

        2. 列表比对,采用从左到右依次比对的方式。当一个集合,只是把最后一个节点移动到了第一个:react会把前面的节点依次移动。

          React的diff算法不采用Vue的双端对比原因

          https://github.com/facebook/react/blob/main/packages/react-reconciler/src/ReactChildFiber.js#L841-L858

          React 不能通过双端对比进行 Diff 算法优化是因为目前 Fiber 上没有设置反向链表,而且想知道就目前这种方案能持续多久,如果目前这种模式不理想的话,那么也可以增加双端对比算法。 即使是双端对比算法,我们也要对这种情况进行优化,我们应该使用 Map 这种数据结构方案去替代原来那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也进行暴力比较的方案。它第一次搜索循环是通过 forward-only 这种模式(就是只从左向右查找),(第一次循环可能还没有结束,还有节点没有比对的时候)如果还要继续向前循环查找那么就要通过 Map 这种数据类型了。(就目前这个单向链表的数据结构,如果采用)双端对比查找算法比较难控制它反向查找的,但它确实是一种成功的算法。此外,双端对比算法的实现也在我们的工作迭代当中。我们不想用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的方式去优化性能。

          第一次迭代,我们就先将就使用这种不好的方案吧,每次新增/移动都要添加所有的数据到一个 Map 的数据类型对象中。

        3. 只比较节点类型和key,对同类型节点修改属性。

        • 属于应用级更新。因为先天的不足(无法精确更新),所以需要react fiber把组件渲染工作 切片。
      2. vue

        1. 基于snabbdom库,它有较好的速度以及模块机制。Diff使用双向链表,边对比,边更新DOM。
        2. 列表比对,采用从两端到中间的比对方式。当一个集合,只是把最后一个节点移动到了第一个:vue只会把最后一个节点移动到第一个。
        3. 比较节点类型和key,还有属性(若className不同,则认为是不同类型元素,删除重建)
        • 属于组件级更新。基于数据劫持,更新粒度很小,没有更新耗时压力,不需要fiber
    7. 数据流

      1. vue父子组件间单向数据流,组件与DOM间利用v-model实现双向绑定(语法糖)。
      2. react父子组件间单向数据流,不支持双向绑定
    8. 状态管理方案

      1. vue强绑定专门的vuex。
      2. react使用通用的第三方库redux、mobx等。
    9. 核心思想

      1. Vue的核心思想是尽可能的降低前端开发的门槛,是一个灵活易用的渐进式双向绑定的MVVM框架(由MVC发展而来)。
      2. React的核心思想是声明式渲染和组件化、单向数据流,前端组件化框架,不属于MVC或MVVM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