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模型基本求解的是数据集,而非任务,所以数据显得异常重要。
更新:
-
由于tf版本间兼容较差,最近转成了torch,并且添加了基于bert、bart的生成,详细见bert_main_torch.py
,bart生成结果见input.augment.bart_augment
主要对中文SLU数据做数据增强,主要包括意图分类数据、槽位填充的数据。理论上分类数据也行。
- 下载预训练的bert,中文bert下载链接:https://github.com/InsaneLife/ChineseNLPCorpus#%E9%A2%84%E8%AE%AD%E7%BB%83%E8%AF%8D%E5%90%91%E9%87%8For%E6%A8%A1%E5%9E%8B
- 如果需要回译,可以注册百度的翻译账号,填写到back_translate.py中指定appid和key(28,29行) 运行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txt
python augmentor.py --bert_dir={bert下载地址} --input=${需要增强的文件路径,每行是一个句子}
支持的功能如下:
应该是最早的方法, 通过对于语句中的同义词替换,保证语义不变性,根据同义词的来源,又可以分为几种方案
通过WrodNet中的同义词召回相近似的词语,见
import nltk
from nltk.corpus import wordnet
nltk.download('omw')
word = "空调"
for each in wordnet.synsets(word, lang='cmn'):
print(each.lemma_names('cmn'), )
# ['冷气机', '空调', '空调器', '空调装置', '空调设备']
全量代码见:word_sim.py
synonyms是一个中文近义词工具包,见
import synonyms
word = "空调"
print(synonyms.nearby(word))
# (['空调', '冷气', '空调设备', '空调系统', '波箱', '用车', '制冷', '空调机', '空气调节', '巴士在'], [1.0, 0.75175405, 0.7452018, 0.6877022, 0.6544307, 0.62812567, 0.62259305, 0.59779996, 0.57414114, 0.5611771])
全量代码见:word_sim.py
A Lexical and Frame-Semantic Embedding Based Data Augmentation Approach2015
词向量召回主要通过将词语映射为低纬稠密向量,通过向量召回的方式来召回同义词。
- Context embedding方法。召回的可能和并非近义词,例如W2V主要是更具词语分布做的向量化,所以召回的可能是位置分布近似的词语,但是语义可能并不一样。所以也有人提出了
- Frame-Semantic Embeddings方法。
from gensim.models.keyedvectors import KeyedVectors
word = "空调"
# 词向量召回,词向量下载: https://docs.qq.com/sheet/DVnpkTnF6VW9UeXdh?tab=BB08J2
w2v_file = "./cn_bi_fastnlp_100d.txt"
w2v_model = KeyedVectors.load_word2vec_format(w2v_file)
print(w2v_model.similar_by_word(word)[:10])
# [('冷气', 0.832690954208374), ('暖气', 0.7806607484817505), ('电扇', 0.7694630026817322), ('电热', 0.7415034174919128), ('风扇', 0.7370954751968384), ('供暖', 0.7363734841346741), ('采暖', 0.7239724397659302), ('电暖', 0.7215089797973633), ('通风', 0.7174738645553589), ('隔音', 0.7118726968765259)]
全量代码见:word_sim.py
看过很多奇奇怪怪的生成方法,有seq2seq(shin2019utterance, kurata2016labeled, kurata2016labeled)、VAE(yoo2020variational,xie2019unsupervised)等方法,个人觉得和任务耦合,不太具备通用性,反倒是借助语言模型来做生成比较靠谱。
主要参考Context Augmentation,通过Bi-LSTM训练语言模型,并且加入了数据label来控制生成。
Conditional BERT Contextual Augmentation,在前文基础上引入了BERT。
针对分类问题,作者将BERT原来的segment embedding换成了label embedding,然后在数据上继续使用MLM任务继续finetune, 训练好之后预测过程输入包含:
- 原始query的token,不过会做一些随机mask,来预测mask掉的词语。
- 分类的类别标签,保证语义不变性。
针对中文数据,笔者认为其实还可以做基于此可以在做一些优化。
- mask策略可以改,可以使用分词方法,将随机mask改为词语mask。
- 同时也可以随机插入mask,同样,插入的位置是在词语之间而非其内部。
基于此咱们就来尝试一把,对于原始输入,使用了此方法之后增强的数据: 原始句子:
帮我查一下航班信息
查一下航班信息
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生成的句子:
帮我查看一下航班信息;帮我查询一下航班信息;帮忙帮帮我查一下航班信息;你可以帮我查一下航班信息;请大家帮我查一下航班信息
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的;附近有什么地方好玩的;附近有没有什么好玩的;附近有没有什么好玩的
代码见 bert_main.py
更多生成的结果查看bert_insert、./data/bert_replace
通过将目标句子翻译为外语,然后将外语翻译成中文,翻译一般会重新组织句子结构,所以增强后的数据具备一定的句式丰富性,下面是使用了百度翻译api的结果。
if __name__ == '__main__':
queries = '帮我查一下航班信息,查一下航班信息,附近有什么好玩的'.split(",")
# 根据语言列表,可以翻译成多个句子, language: en,jp,kor,fra,spa,th,ara,ru,pt,de,it,el,nl,pl,bul,est,dan,fin,cs,rom,slo,swe,hu,cht,vie...
for query in queries:
out_arr = []
lan_list = "en,jp,kor".split(",")
for tmp_lan in lan_list:
for tmp_q in baidu_translate(query, tmp_lan):
out_arr.extend(baidu_translate(tmp_q, 'zh'))
print(list(set(out_arr)))
# ['帮我查一下航班信息', '请帮我查一下飞机的情报。', '帮我检查航班信息。', '检查我的航班信息。'...
# ['打听一下航班的信息。', '检查航班', '检查VOO信息', '查看航班信息', ...
# ['这里有什么有趣的?', '这里有什么有趣的', '这个地方有什么有趣的?', ...
完整代码见:back_translate.py
原始句子:
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增强的结果:
['这里有什么有趣的?', '这里有什么有趣的', '这个地方有什么有趣的?', '这里有什么好玩的?', '这里有什么好玩的', '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 '发生什么事了?', '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有什么有趣的?', '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吗?', '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附近有什麼好玩的', '附近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同义词替换已有,其他三个方法,说实话,可用性不高,里面会生成很多错误的query。 由于随机替换、交换、删除会让原本序列化的句子的序列变得不重要,模型更关注某些词语是否出现,增加模型误识别风险。
对原EDA针对中文做了一些修改,主要是修改为中文停用词,同义词召回使用WordNet/synonyms/词向量召回。
完整中文代码见:eda_chinese.py
eda的四种方法:
- synonym replacement(SR):随机选取句子中n个非停用词的词语。对于每个词语随机选取它的一个同义词替换该词语。
- random insertion(RI):随机选取句子中的一个非停用词的词语,随机选取这个词语的一个近义词,将近义词随机插入到句子中,做n次。
- random swap(RS):随机选取两个词语,交换他们的位置,做n次。
- random deletion(RD):对于句子中的每个词语,以概率p选择删除。
原始句子:
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增强的结果:
附近有什么自嘲的;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好玩有什么附近的;附近有什么好玩有的;附近有新奇什么好玩的;附近有什么好玩的;附近的什么好玩有;有什么好玩的;附近有什么好像的;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从结果来看,eda里面除了同义词替换,其他生成的真的不靠谱,建议对准确率要求较高的场景,只用同义词替换,避免模型误召回乱七八糟的句子。
与其生产句子,不如从已有的语料中挖掘可能相关的数据。
wang2015s从Twitter中挖掘日志,作者用聚类的方法标注出相似的数据,做一遍预标注,然后通过人工标注其中每个类簇的类别。
聚类方法中,聚类个数设置,聚类结果需要合并或拆分,之后结果再人工review。
这篇文章也提出了使用word2vec来召回同义词,做同义词替换。
python3,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txt
word embedding file: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bert_models/2018_11_03/chinese_L-12_H-768_A-12.zip https://ai.tencent.com/ailab/nlp/en/data/Tencent_AILab_ChineseEmbedding.tar.gz
- https://blog.csdn.net/shine19930820/article/details/107649344
- EDA: Easy Data Augmentation Techniques for Boosting Performance on Text Classification Tasks
- https://github.com/jasonwei20/eda_nlp
- https://ai.tencent.com/ailab/nlp/en/embedding.html
- https://mp.weixin.qq.com/s/qmJdioUgqcahc_9RLn9vjw
- Conditional BERT Contextual Aug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