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60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Your Name
committed
Jan 28, 2025
1 parent
2fa9d48
commit 2b5a912
Showing
6 changed files
with
28 additions
and
8 deletions.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5 @@ | ||
<!--1738057624000--> | ||
[客座评论:通缩阴影下的蛇年新年](https://www.dw.com/zh/%E5%AE%A2%E5%BA%A7%E8%AF%84%E8%AE%BA%EF%BC%9A%E9%80%9A%E7%BC%A9%E9%98%B4%E5%BD%B1%E4%B8%8B%E7%9A%84%E8%9B%87%E5%B9%B4%E6%96%B0%E5%B9%B4/a-71424171) | ||
------ | ||
|
||
<div><i> 张俊华<br>2025-01-28T09:18:56.123Z</i></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71378225_303.jpg" width="100%"><div><small style="color: #999;">陷入通缩的中国经济是否能在蛇年走出困境(资料图片)</small></div><p>(德国之声中文网)笔者年轻打工时,曾给德国旅行社当领队。每次带着旅游团从德国去中国,都要给他们讲一些跟中国文化和历史有关的故事,比如有关“年”和“除夕”的传说,以及中国过新年的传统:每到除夕,家家都贴起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其中也必有年夜饭。而每到新年那天,访长辈、走亲戚,送礼品,送压岁钱,成了一种人间互往的重要形式。</p><p><strong>中共对春节的不同政策</strong></p><p>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往历史来看,过春节并非是理所当然的事。 1967年,毛泽东下面的造反派们根据“破四旧”“立四新”,发展生产的原则,提出春节不放假。于是中国国务院随后以“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下令春节不放假。此后中国13年没有春节放过假。当然也谈不上过春节了。 </p><p>好在这种非正常时期已经成为过去。过春节不仅是理所当然,而且中国官方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节日能带动消费。 但今天的中国面临的是另外一些头疼事。如同西方圣诞节前夕,商业界期待的是在春节前有一个消费高潮。 但这个高潮,在今年就是掀不起来。道理很简单,如果现在连<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69703428" rel="ArticleRef">国企和金融界都在减薪</a>的情况下,那些本来应该积极的消费人群,即年轻人和原来的那些中产阶层,在<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0019242" rel="ArticleRef">找不到工作</a>,或以报酬很低工作维持生活情况下, 或者在房贷、车贷压得无法喘气的困境下,当然不敢在过年时大手大脚了。当然,中国依然还有一些行业发展势头不错,而城市一部分老年群体的退休金也能使其感觉良好。 </p><p><strong>春节景气的两种叙述</strong></p><p>有意思的是,对上述情况的描述有着决然相反的模式。换言之,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在中国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的叙述。一种就是官方的。 这几天展示出的<span data-id="17452142" data-type="AUTO_TOPIC" title="Automatische Themenseite">习近平</span>去辽宁考察,在那里向当地百姓拜年的情景。那里展示的习近平走访的一个大商场,可说是人山人海,人们争前恐后购买年货。而在YouTube上,一些中国自媒体拍摄的商场场景,却远不是那么熙熙攘攘。不少商店抱怨,本来春节前应该是个销售旺季,可今年的销售额远不如以往。</p><p>中国今年的消费不可能摆脱通缩的怪圈,这一点官方再如何正能宣传,也无法否定。</p><iframe width="100%" height="259"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dpbo35JUfCY?wmode=transparent"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iframe><p><strong>干部带头能见效吗?</strong></p><p>这就是为什么重庆市荣昌区不久前举行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高洪波在会上号召与会干部买新衣、下馆子,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p><p>高洪波在发言时说,全区干部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希望在座的每一名与会干部,“春节前去买一套新衣服,给家人也买一套新衣服,给小孩也买一套新衣服”。</p><p>高洪波还说,希望在座的每一名与会干部,周末都带着家人出去吃个饭。荣昌区的人均用餐消费约在60元至100元。若能借此带动一万人消费,一个礼拜就能为全区的个体工商户和小老板们带来100万元的收入。</p><p>跟重庆的高洪波的“号召”对应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那个和网红搭档卖房的沈阳副区长了。 今年43岁的闫曦是沈阳市皇姑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了给区国资局销售这栋此前从外资企业收购的房产,他尝试与自媒体房产主播合作进行推荐。在13分48秒的视频中,闫曦详细介绍了面积、户型、价格、周边配套资源、附近楼盘价格以及认购情况。闫曦坦言,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处置国有资产成了区里的大事,他理应全力以赴。视频发出后,认购效果显著。</p><h3>相关图集:双十一购物节:中国消费者不再狂欢</h3><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70752863_303.jpg" width="100%"><b>“双十一”的由来</b>:双十一的前身“光棍节”,原本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单身大学生自创的一个抵制情人节的"人工节日",日期选为“11月11日”,意在调侃光棍们的单身生活。从年轻人对此的热情中,马云们嗅到了商机。2009年阿里巴巴旗下购物网站天猫在11月11日首次举办了“淘宝商城促销日”。(图为2015年资料图)</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41336626_303.jpg" width="100%"><b>从一天到一个月</b>:淘宝开头之后,其他各大电商平台都纷纷参与其中。这一大型促销活动迅速演变为全行业一年一度的购物节。时间也不再局限于11月11日这一天,而是从10月份就拉开帷幕,商家以各种预售机制吸引消费者提前加购。原本自嘲的"光棍节"成了全民网络购物的狂欢。</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51194344_303.jpg" width="100%"><b>黄金十年</b>:这段时期也被称为中国电商零售的“黃金十年”。双十一的天文数字销售额不断攀升。 2019年双十一购物狂欢创下电商销售新高。淘宝在24小时内创下了380亿美元的销售额。每年11月11日这一天,平台还举办规模盛大的晚会,并要请国际演艺明星参加助兴,包括妮可·基曼(Nicole Nidman)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图)等。</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70752885_303.jpg" width="100%"><b>Singles Day在海外</b>:中国“双十一”购物成交量超过了“黑色星期五”,其火爆对全球零售业都产生了影响。Singles Day扩展到了俄罗斯、南美、东南亚一些国家。阿里巴巴还借此吧自己的品牌推到了海外市场。图为2019年纽约街头,阿里速卖的双十一快闪店。</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51195722_303.jpg" width="100%"><b>清零政策冲击消费</b>:根据百度指数,双十一的热度在2016至2018年达到高峰后,从2019年开始持续下滑。之后在持续3年严格的封控清零政策下,商业信心遭到打击,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被削弱,购物情绪也深受其累。阿里2021年的天猫 “双11” 销售额5403亿元,京东销售额是3491亿元,这是两家电商巨头最后一次公布购物节的全部销售数据。</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46246753_303.jpg" width="100%"><b>不再贴喜报</b>:2022年,阿里巴巴和竞争对手京东都没有对外公开购物节的全部销售数据,而只是说和前一年持平。根据咨询公司贝恩(Bain)的一份报告,2022年“双十一”总销售额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63916280_303.jpg" width="100%"><b>平台和百姓,日子都不好过</b>:随着中国政府对网络平台的整治、对演艺界税务监督和对媒体言论的控制越发严格,平台的促销花样收敛、自我庆祝和媒体附和的声量变小。消费者也逐渐趋于理性,买到要“剁手”,似乎逐渐成为过去。十多年后的“双十一”已经不再那么“疯狂”。此外,人们也意识到海量网购对环境、交通、物流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70752795_303.jpg" width="100%"><b>经济下行 消费疲软</b>:新冠大流行之后,中国的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在房地产危机和通货紧缩压力的拖累下,中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和个人收入的信心缺乏,消费者在购物节期间也不再全力以赴购物。</div><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70752624_303.jpg" width="100%"><b>2024年更冷清?</b>: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的双十一活动将持续一个半月,刷新历史记录,成为“史上战线最长双十一”。但据媒体报道气氛冷清。自2022年之后,阿里巴巴今年第二次没有举办双十一晚会。澎湃新闻报道指,近年来双十一促销预热期越来越早,但热度却越来越淡了,从销售增速上可以看出明显放缓的趋势。</div><p><strong>主要问题不在认知</strong></p><p>现在看来,为了推动消费,干部们竟然也亲自上阵,“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使得人们想起中国改革刚开始时,处于改革前哨的深圳市。80年代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股票,也不知什么房产也许会增值,所以根本没有炒股买房的愿望。于是,深圳市政府便强制性让政府官员们带头购买股票和房产。而后来,这些官员们最后满载而归。</p><p>问题是,中国目前百姓的认知水平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而人们不积极消费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并没有认知上的障碍,所以,也不是一个榜样的作用就解决问题。 且不说,共产党干部带动消费本身是否会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就如同习近平决定给政府公务员在当前<span data-id="19083937" data-type="AUTO_TOPIC" title="Automatische Themenseite">经济不景气</span>的情况下涨薪一样,弄不好,会使得百姓更不满。 </p><p>解决消费疲沓、经济紧缩的问题关键是对现有的社会保险进行根本的改革,并能够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同时又能按照现有的劳动法,让劳工劳有所得,而且不是那种“低人权的收入“,而是得体的收入。 而目前的现实是,对农民工欠薪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p><p>很难想象,今年春节会给对实体商业和服务业带来比以往更令人兴奋的消息。 </p><p><em>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德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em></p><p><em>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em></p><p><em>©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em> </p>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5 @@ | ||
<!--1738057624000--> | ||
[朝鲜对特朗普2.0采取“观望”态度](https://www.dw.com/zh/%E6%9C%9D%E9%B2%9C%E5%AF%B9%E7%89%B9%E6%9C%97%E6%99%AE2.0%E9%87%87%E5%8F%96%E2%80%9C%E8%A7%82%E6%9C%9B%E2%80%9D%E6%80%81%E5%BA%A6/a-71431320) | ||
------ | ||
|
||
<div><i> Julian Ryall<br>2025-01-28T09:17:50.380Z</i></div><img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static.dw.com/image/66368027_303.jpg" width="100%"><div><small style="color: #999;">眼下金正恩似乎正处于一个有利的“战略窗口期”,等待美国释放更明确的信号,以决定未来的应对策略</small></div><p>(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最近于平壤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最高人民会议上,朝鲜确认了多项常规事项——包括未来一年的国家预算和增加国防开支,但对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并未表明立场。</p><p><strong>“观望”美国立场</strong></p><p>在过去几年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常是其公开国际雄心的机会。然而,今年,<span data-id="17456127" data-type="AUTO_TOPIC" title="Automatische Themenseite">朝鲜</span>最高领导人<span data-id="40877540" data-type="AUTO_TOPIC" title="Automatische Themenseite">金正恩</span>在会议上并未提及美国,这似乎表明他正<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1397080" rel="ArticleRef">等待特朗普对平壤的态度</a>明朗化。 </p><p>分析人士认为,金正恩可能在等待特朗普先采取行动,以重新恢复两人此前的“兄弟情谊”。特朗普上次入主白宫时,两人曾三次会面。</p><p>另一方面,由于2019年朝美<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47722992" rel="ArticleRef">河内峰会以失败告终</a>,平壤也可能是在故意忽视美国的存在。当时金正恩寄希望于峰会能取得积极成果,不欢而散令其陷入尴尬境地。</p><p>此外,分析人士指出,与上一次特朗普执政时相比,朝鲜现在的经济和军事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在与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后,金正恩对与美国建立更好的关系也就显得不再那么急切。</p><p><strong>对美施加“最大压力”</strong></p><p>尽管此次会议并未明确阐述朝鲜对美立场,但在特朗普宣誓就职总统的几日后,朝鲜于1月25日试射了一系列海对地巡航导弹,这已经传递了重要信号。</p><p>次日,朝鲜发表声明谴责美韩联合空中演习,宣称只要美国无视朝鲜的主权和安全要求,朝鲜就将对美国保持“最强烈的反击”。</p><p>韩国延世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文正仁(Moon Chung-in)表示:“金正恩两周前曾表示,将<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0178431" rel="ArticleRef">对美国采取极限施压政策</a>,但他并未详细说明具体包括哪些措施。”</p><p>他对德国之声表示:“金正恩在与美国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思维转变,现在的立场是,他们无法履行之前所承诺的内容。”</p><p>文正仁进一步指出,金正恩于2023 年 12 月表示美国的政策仍然是推翻朝鲜政权,因此他对与华盛顿达成持久协议不抱希望。这种认识是金正恩于2024年1月宣布朝鲜政策发生根本转变背后的原因,即与美国的关系不再是平壤的首要任务。</p><p><strong>对韩政策彻底转变</strong></p><p>同样在这次最高人民会议上,金正恩表示,与<span data-id="40364866" data-type="AUTO_TOPIC" title="Automatische Themenseite">韩国</span>和平统一已不可能实现。他称韩国是朝鲜的“<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0525906" rel="ArticleRef">头号敌人和不变的首要对手</a>”,此前已撤销了负责朝韩关系以及统一事务的相关机构。</p><p>金正恩下令朝鲜军队做好准备占领韩国。此外,朝鲜还<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0446626" rel="ArticleRef">炸毁了象征两国联系道路和铁路</a>,并在<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0404284" rel="ArticleRef">边境地区新建防御工事</a>。</p><p><strong>最高人民会议:审时度势</strong></p><p>据朝鲜官方媒体朝中社(KCNA)报道,上周举行的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二次会议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但会议内容较以往低调,少了很多夸夸其谈的言辞。甚至不清楚金正恩是否亲自出席,因为朝中社并未提及他的出席情况。 </p><p>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内基(Stephen Nagy)表示:“我认为会议没有提到美国或特朗普,是因为金正恩不想在朝美关系的新阶段率先出牌。”</p><p>他告诉德国之声:“通过在言辞上显得不那么好战,金正恩为特朗普提供了一个开口,或许可以采用某种非正统的外交手段”</p><p>内基教授补充道,金正恩当前可以耐心等待,因为他的对手及其他东北亚关键利益相关方目前都忙于自身问题。</p><p>特朗普刚上任,有一大堆问题需要处理,主要是美国国内问题。韩国国内<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1301701" rel="CommentRef">陷入政治混乱</a>也无暇顾及其他;中国<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71350331" rel="ArticleRef">有经济问题需要解决</a>,并且仍在权衡美国新政府立场;日本领导层较为薄弱;俄罗斯还在与乌克兰打仗,另一边还要维持自身经济稳定。</p><p><strong>地缘政治的“最佳点”</strong></p><p>“金正恩目前处于地缘政治的‘最佳点’(sweet spot),他周围的所有人都在忙于自身问题,让他可以有时间耐心等待,看看美国愿意提供什么,”内基教授说道。</p><p>此外,与上一次特朗普执政时期相比,金正恩现在手里握着的牌更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建立了牢固的关系,俄罗斯正在向朝鲜提供因国际制裁而无法获得的军事技术。</p><p>如果特朗普真心希望<a href="https://api.dw.com/api/detail/article/56648919" rel="ArticleRef">恢复与金正恩的关系</a>,并推动解决朝鲜问题,金正恩会听取。但文正仁认为,金正恩可能需要更多的说服力。</p><p>“上一次特朗普未能兑现承诺,让金正恩感到被背叛,”文正仁说:“除非特朗普提出非常明确且可行的计划,否则我认为金正恩不会重回谈判桌。”文正仁指出,金正恩已意识到,与俄罗斯关系的加强对其生存策略更为有利。</p><p><em>©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em></p> |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