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從電腦autosave自動同步 2024/11/10 週日 21:47:49.90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kelvinlinkk committed Nov 10, 2024
1 parent be2f93a commit 8464a04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7 changed files with 136 additions and 285 deletions.
36 changes: 0 additions & 36 deletions home.html

This file was deleted.

103 changes: 6 additions & 97 deletions index.html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1,14 +1,13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Kelvin 林坤逸</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Security-Policy">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link rel="icon" href="首頁資料/logo/logo.png" type="x-icon">
<link rel="stylesheet" href="首頁資料/css/profile.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首頁資料/css/index.css">
<link rel="preload" href="首頁資料/logo/分頁.svg" as="image">
<link rel="preload" href="首頁資料/pic/profile.jpg" as="image">
<link rel="preload" href="首頁資料/background/background0.jpg" as="image">
Expand All @@ -18,105 +17,15 @@
</head>

<body>
<article id="intro">
<img src="首頁資料/background/background1.jpg" id="background-img" alt="Max Verstappen drving in the sunset">
<img src="首頁資料/pic/profile.jpg" id="profile" alt="Kelvin programming">
<h1><a href="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I-mBeJCEey_rrDJNzdfwVjtPlNdtdYk&si=kJTHqYwiNpPaFBgm" target="_self">Kelvin 林坤逸</a></h1>
<section>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9651581286"><img src="首頁資料/logo/facebook.png" alt="Kelvin's facebook"></a>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V9rH959eGiONgF675Jh6Q"><img src="首頁資料/logo/youtube.png" alt="Kelvin's youtube"></a>
<a href="https://www.instagram.com/kvl._.19"><img src="首頁資料/logo/instagram.png" alt="Kelvin's instagram"></a>
<a href="https://open.spotify.com/user/kjtyw7iaimedna4fnobopere4"><img src="首頁資料/logo/spotify.png" alt="Kelvin's spotify"></a>
</section>
<br>
</article>
<img src="首頁資料/background/background0.jpg" id="background-img">
<main>
<article id="about" class="content">
<h2>Profile -Who am I?</h2>
<section>
<img src="首頁資料/pic/me.jpg" alt="Kelvin's classmates">
<h3>1120315梯次全國高級中學小論文寫作比賽 獲得特優</h3>
<p>
&emsp;&emsp;在了解<span id="highlight">YOLO演算法運作原理</span>後,身為雲林人的我們覺得這項科技可以<span id="highlight">應用在農業上</span>,因此,我們<span id="highlight">結合了YOLO演算法和可以即時回傳影像的TELLO無人機</span>,並根據影像調控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建立了一個自動驅逐有害鳥類獼猴的的無人機系統,報告在小論文比賽中獲得特優。<br><br>
</p>
<h3>第64屆私立高級中等學校第四區科展 獲得優等</h3>
<p>
&emsp;&emsp;在瞭解到學校有學生家裡從事錦鯉魚產業後,我們將YOLO的應用的目光投向了錦鯉魚產業上。我們在深入了解後發現<span id="highlight">錦鯉魚是適合台灣發展的高附加價值產業</span>,因此我們建構了一個既適合賣家更適合買家使用的錦鯉魚辨識系統,讓對於該產業有興趣的初學者可以更深入的認識自己手上錦鯉魚的品種以及預估價格、疾病等相關資訊。<br><br>
</p>
<h3>2024 IEYI臺灣選拔賽 獲得銅牌</h3>
<p>
&emsp;&emsp; 在課堂上,我們學習到了有關於SDGS的相關理念,我們也希望能夠為永續能源盡一份心力。此外,我們想要<span id="highlight">解決在我們鄉下,因夜晚照明不足導致事故頻傳的問題</span>,所以我們想到可以利用<span id="highlight">農田水圳的微水力的概念結合簡便的照明裝置</span>,將防撞桿變成能夠自主發電的照明工具。過程中,我第一次正式接觸到了Arduino開發板,並了解藍牙傳輸及紅外線感應器的工作原理。<br><br>
</p>
</section>
</article>
<article id="about" class="content">
<h2>About - 那些關於我的事</h2>
<section>
<img src="首頁資料/pic/gept.jpg" alt="Kelvin's classmates">
<h3>樂於探索的性格</h3>
<p>
&emsp;&emsp;我出生在雲林縣虎尾鎮的一個小家庭,父親在六輕工作,母親在我出生後擔任全職家庭主婦。我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研究、探討抽象的事物。小時候居住在公寓沒辦法跑跑跳跳,卻因此培養了對於閱讀的熱愛,喜歡翻閱家中的各種報章雜誌、繪本圖書,引燃了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童年時期的每逢放假時鮮少去遊樂園,而是前往台灣的各種科學、歷史博物館參觀,沉浸在自然數理的世界之中。而我的母親也會盡可能的為我創造自由探索的環境,讓我可以親手作各種自然實驗,如自製石蕊試紙、直流馬達,或是用家中的簡易顯微鏡製作標本觀察生活周遭的生物。<br><br>
</p>
<h3>英文表達能力的培養</h3>
<p>
&emsp;&emsp;我的家庭相當注重英文能力的養成,國小的我已經培養了基本的英語能力,可以自然閱讀基礎的英文書籍,並使用英文和外籍人士進行會話,而高中時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複試。此外,為了改善我先天膽怯怕生的性格,我在國小到高中的學習歷程中時常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演講或說故事比賽,校內比賽曾獲得英文演講比賽第一名、英文說故事比賽第一名、國文演講第二名,校外比賽曾獲得英文說故事第六名、英語讀者劇場第五名。<br><br>
&emsp;&emsp;學習英文的過程,我會善用資訊科技輔助學習,如使用Anki背單詞、用podcast練習聽力,並利用字根表幫助我更加容易記憶單字。英文能力很大程度的幫助了我在準備科展查找資料、在大型比賽用英文發表作品的過程。<br><br>
</p>
<h3>圍棋與邏輯分析</h3>
<p>
&emsp;&emsp;圍棋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學習圍棋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並逐漸養成理性思維。從圍棋中,我開始養成分析事情來龍去脈的能力,學習再攻防之中從對手的棋路推斷對方的動機。因此,當我看到物理化學的公式時,也會嘗試著去推測公式是如何推導演變,從而對於一個方程式也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在圍棋的攻防中,也培養了我抽象思考的能力,讓我更能夠在腦海中圖像化思考,對於我學習抽象的電腦科學增益匪淺。<br><br>
</p>
</section>
</article>
<article id="coding" class="content">
<h2>Coding - 鍵盤為琴、滑鼠為筆</h2>
<section>
<h3>對於電資領域的興趣</h3>
<img src="首頁資料/pic/chess.png" alt="cardpool">
<script async src="//www.instagram.com/embed.js"></script>
<p>
&emsp;&emsp;對我來說,小時候接觸到的樂高機器人最先引起我對於電資領域的興趣。我曾經利用樂高機器人建立了一台自動避障車,我仿效了科研撰寫了一本實驗日誌紀錄設計時遇到的問題以及測試的結果,並上網學習齒輪差速器與傳動軸的原理,並下載專用軟體進行程式設計,讓我在機械、資訊領域收穫良多。<br><br>
&emsp;&emsp;另外個讓我深愛資訊科技的啟蒙者是MIT開發的Scratch軟體。小學時,我用Scratch撰寫了許多遊戲以及計算工具。我曾經用Scratch寫出一個自動下棋機器人,AI會根據棋子連線長度自動給予加權分數計算出最佳下法。<br><br>
&emsp;&emsp;在電機領域,我將樂高機器人的伺服馬達當成轉動傳感器,並連接兩個觸碰感應器連上筆記型電腦。國小時的我還不會開發Windows應用程式,便使用了Scratch撰寫一個賽車遊戲,搭配自製手柄進行遊玩。以上的經驗讓我對於電機合資訊領域通滿了濃厚的興趣。<br><br>
</p>
</section>
</article>
<article id="living" class="content">
<h2>Living - 我的學習歷程專區</h2>
<section>
<img src="首頁資料/pic/code.png" alt="Kelvin's classmates">
<h3>線上教學與網路資源</h3>
<p>
&emsp;&emsp;國中時COVID-19意外的襲來徹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許多人的學習狀況因而大受影響。然而,在國中時,我卻依然考出了5A++的成績,我認為其中一大部分必須歸功於網路資源的活用。網路化的教學模式非但沒有中斷我的學習,反而因為我可以是用電腦查找資料、藉由影片學習,並利用專門背單字的軟體和規劃時間的工具提升學習彈性、效率。從那時候,我也培養了用電腦軟體規劃工作的排程能力,以更有效率的運用時間。我相信這個能力也能讓我在往後的大學學習能夠有更好的成效。<br><br>
</p>
<h3>課業與競賽並重的學習生涯</h3>
<p>
&emsp;&emsp;從國小到高中,我不間斷的參與各種比賽,如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科學比賽等,在許多的比賽中獲得佳績。與此同時,我認為課業學習是參加這些比賽的基礎,學習可以讓我在比賽中有更多的知識可以靈活運用。因此,在國小與國中我皆以縣長獎的成績畢業,迄今每學期的成績也都保持在1%之內。<br><br>
</p>
<h3>自學程式語言的過程</h3>
<p>
&emsp;&emsp;我的程式語言能力仰賴自學而成,我會撰寫C++和Python兩種程式語言,也能大概看懂前端網頁的Javacript腳本。我在學習程式的過程以書本為主、影片為輔。我會將書中的重點整理成一本筆記本,再配合影片的相關說明與習題重複加深函數或語法的印象,並藉由實做題目內化知識。<br><br>
</p>
</section>
</article>
<article id="dreaming" class="content">
<h2>🎧循環播放中~</h2>
<article class="apps">
<section>
<h3>spiral - Longman</h3>
<iframe src="https://open.spotify.com/embed/track/6xAIVrhyFQaHwPVWfUvWvE?utm_source=generator" allow="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picture-in-picture" loading="lazy"></iframe>
<p>&emsp;&emsp;其實,我們都知道要前進改變並非如此困難。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契機、或是三秒鐘的勇氣,便足以讓曾經犯錯的我們重新開始。</p>
<p class="lyrics"><br>
作詞:Longman<br>
作曲:Longman<br><br>
描いた地図は引き裂いた 曾經描繪的地圖已然撕裂<br>世界はあの日のまま 世界依舊是那日的模樣<br>僕はまた 而我仍然<br>誰かのせいにした 將錯誤歸咎於他人<br>嫌になっちゃうな 開始討厭起自己啊<br><br>このまま何かを待ち続けるフリするの 就這樣裝作持續等待著什麼嗎<br>ここから僕はやりなおせますか 我能夠從此再度重新開始嗎<br><br>どこまでも行ける気がした 曾感覺能夠去到任何地方<br>あの時の僕はどこだ 當時的我身在何處呢<br>きっと大人になったとか 「已經長大成人了」<br>そういうことじゃなくてさ 答案肯定並非如此啊<br><br>あと少しだけの勇気で 再稍微多一分勇氣<br>変えられた明日はあった 便能夠改變的明天存在著<br>それさえ気づけなかったんだ 而我甚至沒能察覺到<br>そんな瞬間は何度あったんだろう 那樣的瞬間曾有過多少次了呢<br><br>結んだ糸は解いた 綁繫的線解開了<br>世界はあの日のまま 世界依舊是那日的模樣<br>僕はまた 而我仍然<br>繰り返してばかり 不斷重蹈覆轍<br>嫌になっちゃうな 開始討厭起自己啊<br><br>身勝手な夢を抱いて自ら砕いて 抱持著任性的夢想卻又親自將其粉碎<br>何がしたいの 我究竟想要怎麼做呢<br>いつかこの闇を切り裂いてくれないか 總有一天能否劈開這片黑暗呢<br>Oh My Life 我的人生啊<br><br>僕たちの正義はきっと 我們的正義肯定<br>誰かには邪魔なものさ 是他人眼中的阻礙<br>きっと仕方なかったとか 「這是無可奈何的啊」<br>そういうことじゃなくてさ 答案肯定並非如此啊<br><br>あと少し強くなれば 倘若再稍微更加堅強<br>守られる明日があって 便能夠守護的明天存在著<br>全て変わった夜も 即使是那全然改變的夜晚<br>またここからと 也能從此重新出發<br>笑えたらな 若是還能如此笑道<br><br>捻くれた感情 乖僻的感情<br>出てこないでね 別再出現啦<br>きっと変われたんだもう 肯定已能做出改變了啊<br>君にサヨナラ 向你道別<br>僕は君にとって 我想成為對你來說<br>誰かにとって 對某個人來說<br>明けない夜の 不明之夜的<br>消えない星に 不滅之星<br>なりたかった 渴望如此<br>なれなかった 卻沒能成為<br>僕らはこのまま 我們就這樣……<br><br>あと少しだけの勇気で 再稍微多一分勇氣<br>変えられた明日はあった 便能夠改變的明天存在著<br>それさえ気づけなかったんだ 而我甚至沒能注意到<br>そんな日はもうたくさんだ 那樣的日子已經有過太多了<br><br>いつまでもなんてないんだ 所謂的「永遠」並不存在<br>終わりゆくその前に 在走向結束之前<br>一歩踏み出してみた 試著邁出一步<br>受け入れながら 將其接納<br>祈りながら 並祈禱著
</p><br>
<br>
<div class="infos"><a href="portfolio.html"><span>Portfolio</span><img src="首頁資料/logo/portfolio.png" alt="portfolio.png"></a></div>
<div class="infos"><a href="profile.html"><span>KELVIN</span><img src="首頁資料/pic/profile.jpg" alt="profile.jpg"></a></div>
<div class="infos"><a href="https://github.com/kelvinlinkk/genshin-card-simulator"><span>Gacha</span><img src="首頁資料/logo/genshin.webp" alt="genshin.webp"></a></div>
</section>
</article>
<script src="首頁資料/js/profile.js"></script>
</main>
<footer>
<h3><a href="#about">Kelvin Lin</a> 的首頁 | 技術支援:<a href="https://pages.github.com/">github pages</a></h3>
</footer>
</body>
</html>
Loading

0 comments on commit 8464a04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